2024-2025學年遼寧省錦州市實驗學校九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錦州市實驗學校九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錦州市實驗學校九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錦州市實驗學校九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錦州市實驗學校九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錦州市實驗學校九年級上學期10月考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1.中國科技:“神舟十九號”預計將在今年十月份發射,下列關于航空、航天研究中不屬于化學范疇的是

A.太陽能板電池B.雷達對接技術C.新型火箭燃料D.航天服的材料(★)2.在生產中使用特殊物質時,應規范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標識。酒精的包裝箱上需印制的圖標是

A.腐蝕品B.爆炸品C.易燃液體D.有毒物質(★)3.規范實驗操作是保障實驗成功的前提條件。下列圖示操作規范的是

A.取用固體藥品B.熄滅酒精燈C.傾倒液體D.滴加液體(★)4.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空氣中氮氣的質量分數為78%B.稀有氣體可用于制造電光源C.空氣是混合物D.植樹造林可以改善空氣質量(★)5.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下列模型可以用來表示“HgO”的是

A.B.C.D.(★)6.下列元素符號的書寫正確的是

A.銅一CUB.氖一HeC.銀一AgD.鋁一AL(★★)7.下列符號中,既表示一個原子,又表示一種元素,還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A.MgB.N2C.HD.2O2(★★)8.稀土是國家戰略資源。我國化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分離技術上做出了杰出貢獻,稀土中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4.9gB.鈥原子內中子數為67C.鈥原子中核外電子數為67D.鈥元素是非金屬元素(★★)9.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B.蒸餾水C.高錳酸鉀(KMnO4)D.礦泉水(★★)10.形成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微粒觀: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金屬B.分類觀: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因此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能量觀:化學變化伴隨能量改變,因此有能量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D.轉化觀: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因此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二、填空與簡答(★★★)11.經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化學實驗儀器,也知道了不少實驗操作的要求。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是實驗室常見儀器:圖1所示的儀器中: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______(填儀器名稱,下同),用酒精燈加熱時需要墊上陶土網的儀器是______。②在探究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含量的差異的實驗中,收集人體呼出氣體所用的儀器是______(填字母)。(2)如圖2所示是某化學小組部分實驗過程的裝置圖:①A圖所示,則實際稱取的食鹽質量是______g。②B圖量取20.0mL蒸餾水。若小明俯視讀數,則所取液體的實際體積應______20.0mL(填“>”、“<”或“=”)③C圖為鎂條燃燒實驗,夾持鎂條的儀器是______,煙花、照明彈中用到鎂粉作燃料,其原因是鎂燃燒時______(填字母)等。A.發出耀眼白光B.放出大量熱C.生成白色固體(3)進行“加熱少量的水”實驗操作:①選擇儀器:試管、試管夾、______(填儀器名稱)。②操作步驟:A.向試管中倒入約二分之一容積的水B.將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C.直接加熱試管D.將熱的試管立即放冷水中冷卻以上操作錯誤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可能會導致試管炸裂的操作步驟是______。(★★★)1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所示,圖1中①表示的是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氯化鈉是由______(填具體粒子的符號)構成的。(2)近日中國科學家研制出用納米催化劑催化分解水得到氫氣的技術,圖2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①方框A、B、C內的物質表示純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②水分子是由______構成。③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④由圖2可得到的微觀信息是______。(3)學習究“原子的構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變成一個進入原子內部的微粒,寫了如下短文。我想象中的原子結構進入氯原子,我發現①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較原子的體積竟然那么小,③核外電子按固定軌道圍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④我試著去搬動它們,發現電子的質量與原子核的質量差不多……我走出幻境,畫出了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小英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有些是錯誤的,指出文中有錯誤的是______(填句子前的序號),文中提到的氯原子共有______個電子層,x的數值為______。(4)同學們已經學會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下列變化中構成物質的微粒種類發生改變的是______(填字母)。a.食物腐爛b.冰雪融化c.酒精揮發d.紅磷燃燒(★★★)13.閱讀下面的科普短文。氨氣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極易溶于水。氨氣易燃,可以和酸反應生成銨鹽。工業上主要是利用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務件下合成氨氣。氨氣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氨氣與食品工業:黃曲霉毒素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廣泛存在于霉變的花生、玉米等糧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業生產中,常利用氮氣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黃曲霉霉素。該方法是利用氮氣(NH3)與食物中的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再與黃曲霉毒素反應,從而有效地降低黃曲霉的毒性。實驗人員通過實驗尋找氨氣熏蒸法的最佳條件。將50g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溫箱進行熏蒸。圖1是在相同熏蒸時間、NH3濃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條件下,熏蒸溫度對降解某種黃曲霉毒素的影響。氨氣與無機化工:近年來,CO2捕集與封存被認為是減少CO2排放的有效途徑。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劑。圖2為工業吸收(CO2的裝置示意圖。實驗研究表明,CO2的脫除率受到反應溫度、氨水流量、氨水濃度等多種因素影響。當噴霧塔內的反應溫度低于40℃時,CO2的脫除率隨著氨水流量和氨水濃度的增加而明顯升高,最高可達到85%,大大減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至此,你對NH3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學學習中你還會對NH3有更全面的認識!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一條氨氣的化學性質______。(2)氨氣(NH3)是由______組成的。(3)工業上主要合成氨氣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4)依據圖1回答:①當溫度為40℃和45℃時,降解率分別為84.34%和84.35%,考慮到經濟性原則,應選取的最佳熏蒸溫度為______。②在25℃~45℃的范圍內,隨著熏蒸溫度的升高,黃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漸______(填“增大”或“減小”)。(5)利用氮氣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黃曲霉毒素毒性的原理是______。(6)噴霧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霧狀噴灑的目的是______(7)下列關于氨水吸收CO2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從噴霧塔出氣口排放出的氣體中不含CO2B.吸收過程中,噴霧塔內的反應溫度對CO2脫除率沒有影響C.反應溫度低于40℃時,噴灑濃度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2的脫除率三、科學探究題(★★★)14.學習小組開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探究活動。資料:1.相同的溫度和體積下,氣體壓強與分子數成正比。2.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氣體體積與分子數成正比。3.鎂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在空氣中燃燒時可以與空氣中的氧氣氮氣(生成氮化鎂)發生反應。【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學家拉瓦錫利用汞能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原理,采用圖1裝置測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加熱時,曲頸甑內液態汞表面產生紅色粉末,玻璃鐘罩內的現象是______,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設計與實驗】設計并利用圖2裝置測空氣里氧氣含量。(2)主要步驟如下,正確的順序為______(填序號)。①彈簧夾夾緊膠皮管②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③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④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3)圖2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4)若紅磷量不足可能會造成______。(5)實驗結束,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優化與實驗】同學們利用圖2裝置多次實驗,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經討論后,分別取足量紅磷、白磷采用圖3裝置進行實驗,記錄并處理數據分別如圖4、圖5。(6)圖4中氧氣含量從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______。(寫一條即可)(7)圖5中BC段壓強增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