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附件4:輻射安全許可證附件6:本項目擬配備人員名單1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內科樓心臟中心一層改建DSA導管室5、導管室6立項審批部門//應用類型/2兩間DSA導管室及相關輔助用房,將新購置2臺醫用血管造影用X射線裝置(以下簡稱年版)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2021修訂版)),大學總醫院內科樓心臟中心新增2臺醫用血管造影用X射線裝置(DSA)核技術利用類別項目名稱建設內容備注主體工程改建DSA導管(1)建筑規模改建區域總建筑面積209m2,心臟中心一樓層高3.4m;DSA導管室5凈面積:48m2,東西長8m,南北寬6m,吊頂后高3.0m;DSA導管室6凈面積:48m2,東西長8m,南北寬6m,吊頂后高3.0m;(2)輻射防護設計擬改建3DSA導管室5四周墻體:擬均采用鍍鋅方管龍骨+4mmPb鉛板;DSA導管室6四周墻體:南墻利舊,依托原導管室3北墻采用鍍鋅方管龍骨+4mmPb鉛板其余三面墻擬采用鍍鋅方管龍骨+4mmPb鉛板。DSA導管室5、導管室6頂面:利舊:180mm現澆混凝土層,新增:擬在手術室頂部增加1mmPb鉛板;DSA導管室5、導管室6地面:利舊:200mm厚現澆混凝土層,地下無建筑,未設計補充屏蔽措施;DSA導管室5觀察窗:新增:擬在南墻安裝4mmPb鉛玻璃觀察窗;DSA導管室6觀察窗:新增:擬在東墻安裝4mmPb鉛玻璃觀察窗;DSA導管室5新增4樘防護門:分別為擬安裝在西墻的4mmPb的與設備間相連的手動單開防護門;擬安裝在南墻操作室與操作室相連的4mmPb的手動單開防護門;擬安裝在南墻與緩沖間相連的4mmPb的電動雙開防護門以及擬安裝在東墻的與污物通道相連的4mmPb的手動單開防護門;DSA導管室6新增3樘防護門,分別為擬安裝在西墻的與污物通道相連的4mmPb的手動單開防護門,擬安裝在東墻與操作室相連的4mmPb的手動單開防護門,擬安裝在東墻與緩沖間相連的4mmPb的電動雙開防護門;設備擬新增2臺DSA設備型號、參數待定,類比市面同類型設備最大參數參數:125kV,1250mA,屬于Ⅱ類射線裝置。擬新購置輔助工程操作室DSA導管室5操作室:位于擬改建DSA導管室5南側,面積約13.6m2,東南角與談話室相連;DSA導管室6操作室:位于擬改建DSA導管室6西側,擬改建設備間DSA導管室5設備間:位于擬改建DSA導管室5西側,面積約7.7m2;面積約11m2。擬改建緩沖區DSA導管室5緩沖間:位于擬改建DSA導管室5南側,分兩級緩沖,一級緩沖與南側患者走廊相連,面積約6.3m2,二級緩沖間與導管室5相連,面積約6.0m2;DSA導管室6緩沖間:位于擬改建DSA導管室6東側,與原潔凈走廊相連,面積約8m2。擬改建污物通道位于DSA導管室5東側,DSA導管室6西側,與DSA導管室3共用,面積約12.2m2。擬改建其他配套區域換鞋間、更衣間、淋浴間衛生間等區域總面積約24m2。擬改建公用工程供配電系統用電來源于市政供電。依托給水系統依托醫院給水管網,供工作人員生活用水。依托排水系統依托醫院污水排水管網。依托環保工程輻射防護墻體、室頂、采用鉛板、混凝土等防護材料,防護門、擬改建4防護窗采取鉛防護,保證擬改建DSA導管室屏蔽防護滿足要污水處理生活污水依托醫院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依托排風系統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均按照Ⅰ級層流手術室進行設計,頂部各設計2組送風口和2組排風口,采用“上送上排”的方式進行通風。導管室及設備間設置機械通風,導管室換氣次數10次/h,設備間換氣次數15次/h,衛生間換氣次數10次/h,無窗房間換氣次數為3次/h。導管室內產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從頂部排風口沿排風管道排放至導管室北墻外部。擬改建固體廢物生活垃圾依托醫院生活垃圾收集系統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醫療廢物統一收集交由有資質單位統一處依托醫用血管造影X射線系統(DSA)待定待定類比市面同類型設備最大參數:管電壓:125kV管電流:1250mA改建DSA導管室5介入診斷/輔助治療改建DSA導管室6本項目擬沿用醫院現有相關放射工作人員,共45人展約2000臺手術,主要開展的手術類型有冠狀動脈造影術(占比約60%)、支架+球囊擴根據上述信息可知,本項目新增兩臺DSA設備的工作負荷見表1-3所示。為保守起見,單臺手術最長攝影時間按照1min進行估算。手術透視時間根據本項目5表1-3本項目新增兩臺DSA設備不同手術類型手術使用情況手術類型年預計最大單臺手術出束時間(min)年出束時間(h)透視攝影透視攝影調查均值文獻取值環評取值環評取值冠狀動脈造影術24003.173.54140支架+球囊擴張術14.4520.01333.3射頻消融術4004.071133.36.7其他類型手術200/13.3合計4000-676.666.7注:本項目手術量是根據相關科室2024年心內科介入手術量進行預估;為保守起見,單臺手術的實際曝光時間類比建設單位既往手術時間調查水平和相關文獻中同類型手術時間的基礎上稍有增加。根據上述內容計算可知,本項目涉及手術人員分為14組,則新增兩臺DSA設組手術醫師在DSA設備透視模式下(同室操作)平均年受照時間約為48.3h,在攝影模式下平均受照時間約為4.8h。管理規定的審批提供依據,為建設單位項目建設和輻射安全日6綜合考慮,本項目對受照個人或社會所帶來的利益足以彌補其可能引起的輻射危害,7北內科樓、內鏡中心及心臟中心均為四層地上建筑,中間為十層地上建筑,地下無建筑。等區域改建成兩間DSA導管室及相關輔助機房,擬改建區域現狀布局詳見圖1-4,89利舊情況說明:本次改建室頂和地面利用原有混凝土結構,并在此基礎上增擬將心臟中心一層導管室原值班室、資料庫、UCG室等房間墻體拆除,拆除前各區域現狀見圖1-6所示。采用龍骨+巖棉+硅酸鈣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周圍50m范圍內主要為醫院內部建筑、空地、綠建設單位原有核技術利用活動已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證書編號:寧環輻序號核素類別總活度(貝可)/活度(貝可)×枚數活動種類用途11.11E+9*1使用敷貼器2Sr-901.11E+9*1使用敷貼器3Ir-192Ⅲ類3.7E+11*2使用后裝治療機4Ge-683.5E+6*1使用刻度/校準源5Ge-685.55E+7*2使用刻度/校準源6Cs-1373.7E+4*1使用刻度/校準源7Cs-1373.33E+6*2使用其他序號工作場所名稱場所等級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貝年最大用量(貝可)活動種類用途1核醫學科C-119.25E+74.44E+11使用核醫學診斷2核醫學科F-183.7E+87.4E+12使用核醫學診斷3核醫學科I-1257.40E+52.22E+10使用粒子植入4核醫學科I-125(粒子源)9.25E+64.44E+11使用粒子植入5核醫學科I-1311.85E+95.55E+12使用核醫學診斷6核醫學科N-131.11E+82.22E+12使用核醫學診斷7核醫學科Sm-1531.11E+93.33E+12使用核醫學診斷8核醫學科Sr-897.40E+72.22E+12使用核醫學診斷9核醫學科Tc-99m1.85E+85.55E+13使用核醫學診斷序號裝置名稱規格型號類別用途場所1雙能骨密度測定儀OSTEOCREⅢ類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骨密度室2DRDigitaldiagnostⅢ類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3雙能骨密度測定儀OSTEOC0REⅢ類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體檢中心4BrillianceCT16Ⅲ類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5口腔頭顱全景X光機OC2000Ⅲ類口腔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6口腔X線高頻牙片機THOPHYⅢ類口腔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7口腔牙科全景機OC200DⅢ類口腔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8口腔CT(口腔X射線體層攝影設備)VGIⅢ類口腔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9口內X射線機FCOUSⅢ類口腔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口內X光機FCOUSⅢ類口腔X射線診斷口腔醫院放射科64排CTDiscover750HD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16排螺旋CTBrightspeed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雙能骨密度測定儀IDXA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DRDiscoveryXR650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1樓鉬靶乳腺機SenoGrapheDS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1樓DRDiscoveryXR650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1樓數字胃腸機SONIALVISIONsafirel17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1樓BIPLANAR500+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5樓移動式X光機(移動DR)Mux-100DJ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1樓DSAInnova3100介入診斷及治療心腦血管病醫院心內科1樓DSAInnova3100-IQ介入診斷及治療心腦血管病醫院心內科5樓DSAFD-10介入診斷及治療心腦血管病醫院心內科1樓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PRECISE放射治療腫瘤醫院放療科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Clinac-IX放射治療腫瘤醫院放療科TOMO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RadixactTreatmentDeliverySystes放射治療腫瘤醫院放療科OECfluorostarCompact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手術室64排螺旋CTDefinitionⅢ類X射線診斷心腦血管病醫院放射科16排螺旋CTLightspeedⅢ類X射線診斷腫瘤醫院放射科DRFX-plusAxiomaritosⅢ類X射線診斷腫瘤醫院放射科1樓鉬靶X射線機XRsenoDSⅢ類X射線診斷腫瘤醫院放射科1樓大孔徑模擬定位CT機SomatomSensationOPENⅢ類放射治療模擬定位裝置腫瘤醫院放射科1樓骨密度儀OSTEOC0REⅢ類X射線診斷腫瘤醫院放射科2樓單光子發射斷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SymbiaTⅢ類核醫學診斷總醫院核醫學樓三樓PET/CTDiscoveryVCTⅢ類核醫學診斷總醫院核醫學樓一樓單光子發射斷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NM670ProⅢ類核醫學診斷總醫院核醫學樓三樓回旋加速器HM-10正電子放射性藥品制備總醫院核醫學樓一樓RevolutionCTES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急診樓放射科1樓DRDigitaldiagnost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急診樓放射科OptimaXR220amx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急診樓放射科3樓40DRGMM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急診樓放射科41ERCPEasydiagnostEleva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內科樓ERCP室1樓42DSAInnova3100-IQ介入診斷及治療總醫院內科樓心臟中心一樓43DSADTAFD20介入診斷及治療總醫院內科樓心臟中心一樓44DSAAzurion7M12介入診斷及治療總醫院內科樓心臟中心一樓45DSAAzurion7M12介入診斷及治療總醫院內科樓心臟中心一樓46DSADTAFD20介入診斷及治療總醫院外科樓放射介入科1樓47DSAAritisdta介入診斷及治療總醫院外科樓放射介入科1樓48256排CTBrilianceict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4916排螺旋CTBrightspeed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512層CTRevolutionCT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1樓64排(128層)CTIncisiveCT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OptimaXR220amx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5樓DRRevolution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2樓數字胃腸機Sonialvision8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2樓DRDigitaldiagnost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BIPLANAR50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數字胃腸X光機AXIMICONOSR20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2樓DR飛天600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2樓BIPLANAR50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60DRDigitaldiagnost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2樓61德國奇目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62德國奇目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63HMC-10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64HMC-10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65PLX-112E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66BIPLANAR500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67移動DROptimaXR240MX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呼吸科68DRDRX-RevolutionⅢ類X射線診斷總醫院外科樓放射科3樓建設單位已為現有輻射工作人員配備了個人劑量計,委托寧夏回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監測,并按要求建立個人劑量檔案,由預防保健科統一管理,監建設單位每年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放射工作場所及周邊環境年度監測,根據建建設單位已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制定了《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預訂)》《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環境監測方案》《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工作《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方案》《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安全管理制度》《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安全管理制度》《醫學裝備維修保養制度》《核醫學科輻射安全制度》等制度,并按照上述制度落實了各項沿用原科室個人防護用品及移動式鉛防護屏風等防護設施,擬新購置的DSA設備自本項目擬配備的45名放射工作人員中,所有人員均已委托進行個人劑量監測,醫院預防保健科已建立健康檔案,本項目相關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情況匯總詳見序號核素名稱總活度(Bq)/活度(Bq)×枚數類別活動種類用途使用場所貯存方式與地點備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對其要說明是何種核素以及產生的序號核素名稱理化性質活動種類實際日最大年最大用量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場所貯存方式與地點///////////序號名稱類別數量型號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劑量率(Gy/h)用途工作場所備注///////////序號名稱類別數量型號最大管電壓(kV)最大管電流(mA)用途工作場所備注1醫用血管造影X射線系統(DSA)待定介入治療和診斷內科樓心臟中心一層導管室5、導管室6固定式序號名稱類別數量型號最大管電壓最大靶電流中子強度用途工作場所氚靶情況備注活度(Bq)貯存方式數量//////////////名稱狀態核素名稱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總量排放口濃度暫存情況最終去向臭氧(O3)氣體//極少量極少量極低濃度不暫存經大氣擴散稀釋,其影響可不考慮。氮氧化物(NOX)氣體//極少量極少量極低濃度不暫存經大氣擴散稀釋,其影響可不考慮。放射性廢棄物///無無無//),),6.關于發布《射線裝置分類》的公告(公告2017年第66號原環境保護);8.《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程序規定》,生態環境9.《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生態環境部令第14.《關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輻射事故分級處理和報告制度的通);15.《關于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和考核有關事項的公告》(生態16.《關于進一步優化輻射安全考核的公告》(生態環境部公告2021年第9););););4.《放射工作人員健康要求及監護規范》(G);););););3.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提供的輻射安全培訓證、個人劑量檢測報告和其他資4.《介入放射學患者受照劑量水平研究》(山東省醫););6.《輻射防護手冊》(第一分冊—輻射源與屏蔽李德平、潘自強主編);(HJ10.1-2016)中“射線裝置應用項目的評價范圍通常取裝置所在場所實體屏蔽物邊界管室屏蔽墻體外50m區域,本次環境影響圖7-1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示意圖場所周圍50m范圍內活動的公眾人員。本項目環境保護目標如表7-1所示。保護方位場所主要保護目標與屏蔽體距離人口規模年劑量約束值職業人員/導管室5、導管室6介入手術醫護人員機房內0.5~3)m計41人≤5mSv南側導管室5操作室操作室技師毗鄰,距離(3.3~6)m技師4人東側導管室6操作室操作室技師毗鄰,距離(2.0~5.7)m技師4人公眾人員北側綠化景觀及空地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1~50)m流動人員≤0.1mSv南側更衣室醫護人員(2.4~6.5)m約50人/天導管室3醫護人員及1~6.5m約30人次走廊醫護人員及(6.5~8.7)m流動人員綜合病房醫護人員及(8.7~50)m西側設備間醫護人員(1~2)m院內道路患者及患者家屬(2~38)m流動人員中心配電室工作人員(38~54)m約20人/天西北側患者食堂患者及患者家屬(38~58)m約2000人/天東側導管2室及相關輔助區域醫護人員及(5.7~15.2)m約50人/天潔凈走廊醫護人員(15.2~16.7)m約50人/天樓梯間醫護人員、患者及患者家屬(16.7~20.7)m流動人員走廊醫護人員、患者及患者家屬(20.7~23.4)m流動人員收費大廳工作人員(23.4~30)m約20人/天樓外空地患者及患者家屬(30~50)m流動人員導管樓上CCU病房1醫護人員及毗鄰,距球管約(3.1~4.8)m約5人/天導管樓上CCU病房2醫護人員及毗鄰,距球管約(3.1~4.8)m約5人/天一、《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②B款應對任何工作人員的職業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劑量,50mSv(但不可作任何B1.2.1款實踐使公眾中有關關鍵人群組的成員所受到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應超過下②特殊情況下,若5個連續年的年平均劑量不超過1mSv,則某一單一年份的有效劑公眾年管理劑量約束值不超過0.1mSv。(a)具有透視功能的X射線機在透視條件下檢測時,周圍劑量當量率控制目標值應北內科樓、內鏡中心及心臟中心均為四層地上建筑,中間為十層地上建),(8)監測儀器:該儀器在檢定有效期內,相關參數見表8-1。儀器名稱智能化X-γ輻射儀RJ38-3602型生產廠家上海仁機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儀器編碼NXBOLT-YQ-05-03能量范圍:30keV~3MeV:<±30%(相對于137Cs);劑量率測量范圍:0.01uSv/h~1.5mSv/h;響應時間:100ms。檢定信息檢定單位: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檢定證書編號:2024H21-20-5333842001;有效期:2024年6月28至2025年6月27日。(7)現場監測嚴格按照規定的監測點位、方法、記錄內容等進行,按照統計學原則(8)建立完整的文件資料。儀器校準說明書、檢測方案、檢測布點圖、測量原始數表8-2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環境輻射本底監測結果檢測點檢測地點1擬建導管室5西側(UCG一室)104.8±1.791.8±1.72擬建導管室內(UCG二室)105.9±1.693.0±1.63擬建導管室5內(UCG三室)104.5±2.591.5±2.54擬建導管室5內(走廊)104.9±3.692.0±3.65擬建導管室5控制室(UCG動態血壓檢測室)103.2±2.790.2±2.76擬建導管室5緩沖區(UCG心臟彩超室)100.6±1.787.6±1.77擬建污物通道(男值班室)78.2±3.365.2±3.38擬建導管室6(女值班室)76.3±2.963.4±2.99擬建導管室6(資料庫)75.1±2.762.1±2.7擬建導管室6(醫護通道)75.5±2.562.5±2.5擬建導管室6控制室(茶歇室)75.4±1.762.4±1.7擬建導管室6南側(導管室3)62.7±3.849.7±3.8擬建導管室6東南側(導管室3操作室)62.9±3.249.9±3.2擬建導管室5樓上(二樓CCU病區)81.8±2.268.8±2.2擬建導管室6樓上(二樓CCU病區)80.5±1.067.6±1.0擬建導管室6北側(室外空地)70.3±2.154.1±2.1擬建導管室5北側(室外空地)71.5±1.255.3±1.2擬建導管室5西側(室外道路)73.9±1.757.7±1.7注:1.儀器在該測量點對宇宙射線的響應值為16.2nGy/h(寧夏沙湖N38°48′43.9″,E106°21′29.8″,海拔1099m測點處經緯度N38°26′48″,E106°16′20″,海拔1054.9m;由于測點處經緯度、海拔高度與湖庫水面相差不大(海拔高度差別≤200m,經度差別≤5°,緯度差別≤2°)可以不進行Xc修正,即Xc′=Xc;2.取值說明:本項目檢測設備校準因子k1=0.93,設備無檢驗源,效率因子k2=1.0,檢測點位(1-15)建筑物對宇宙射線的屏蔽修正因子k3取0.8,檢測點位(16-18)建筑物對宇宙射線的屏蔽修正因子k3取1,檢測儀器使用137Cs作為檢定輻射源,根據(HJ1157-2021)中5.5的要求,本項目換算系數取1.20Sv/Gy;3.每個檢測點測量10個數據取平均值并計算。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環境輻射本底監測結果對比分析詳見表8-3。序號參考文獻文獻中的參考劑量率(nGy/h)本次監測結果(nGy/h)對應點位說明1《全國環境天然貫穿輻射水平調查研究(1983-1990》室內:62.3~137.8(49.7±3.8)至(93.0±1.6)扣除宇宙射線響應值道路:34.7~104.1(54.1±2.1)至(57.7±1.7)16-182《2023年全國輻射環境質量報告》寧夏地區:80~120(62.7±3.8)至(105.9±1.6)未扣除宇宙射線響應值注:8號點位為急診樓外東側道路,路面材料為大理石材料。DSA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高壓發生器、X射線球管、平板探測器、電子計算系統、操作臺、干式激光相機、導管床及專用機架組成。常見DSA設備外觀結構圖如圖⑨手術結束后,治療完畢,手術/檢查醫師應及時書寫手術記錄,技師應及時處理圖DSA手術中的產污因子和工作流程詳見圖9-4所示。圖9-4手術中僅使用DSA時的工作流程本項目DSA進行出束曝光時分為兩種情況:a)攝影:操作人員一般采取隔室操作的方式(即操作技師或醫師在操作室內對病人b)透視:病人需進行介入手術治療時,為更清楚的了解病人情況時會有間歇或連續根據前述表1-3所示,本項目兩臺DSA年預計最大手術量4000臺,透視模式下年最使用DSA手術時,注入的造影劑不含放射性,DSA采用先進的數字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人流、物流路徑詳見圖9-5所示。②DSA導管室6:患者從心臟中心一層東門進入,經東側緩沖區與潔凈走廊后,通過導管室6東側防護門進入接受介入手術治療或檢查,手術結束后原路返回。綜上,本項目擬改建的DSA導管室為不同人員與污物分別設置獨立通道,潔凈走廊通1250mA。DSA包括透視和采集(攝影)兩種工作模式序號透視模式攝影模式管電壓(kV)管電流(mA)管電壓(kV)管電流(mA)18428433884388566990668891769984868984988699889091367453368475669568688836996898236484456699367平均值983246根據ICRP33《醫用外照射源的輻射防護》P55圖2,當管電壓為90kV時,2.5mmAl式9-1進行計算,則攝影和透視時的1m處空氣比釋動能率詳見表9-2。I是管電流,單位是mA;射線裝置模式評價工況濾過材料距靶1m處的發射率-1-1)1m處空氣比釋動能率DSA透視90kV30mA1mmCu+2.5mmAl0.59×105攝影90kV520mA0.51.56×107鉛防護吊簾、床側防護簾、床側防護屏等)DSA設備運行產生的X射線照射下,空氣吸收輻射能量并通過電離作用可產生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內空氣中產生的非放射性有害氣體,主要靠機房的通風換氣來控制。充足的通風和自然分解會使這些氣體降低在非常低的濃紗布、手套等醫用輔料,每臺手術約產生0.5kg醫療廢物,本項目每年約進行4000臺介入手術,醫療廢物年產生量為2000kg/a,工作人X射線裝置只在開機并處于出束狀態時才會發出X射線。在開機出束時,有用束和漏射、蔽設施進入外環境,將對操作人員及機房周圍人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工作時的管電壓、管電流較小,因此產生③曝光過程中,因警示燈失效或其他情況下其他人員誤入曝⑤同室近臺工作人員未按要求正確地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可能⑥因預置條件不當,發生誤操作事件,可能會導致相關人序號機房名稱北側西側南側東側樓上樓下1導管室5室外空地設備間操作室緩沖間污物通道CCU病房1無建筑2導管室6室外空地污物通道導管室3操作室緩沖間CCU病房2無建筑結合本項目的設計情況,本項目布局對照GBZ130-2表10-2本項目符合手術室對照GBZ130-202序號標準要求本項目設計情況評價1應合理設置X射線設備、機房的門、窗和管線口位置,應盡量避免有用線束直接照射門、窗、管線口和工作人員操作位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的門、窗和管線口位置設置合理,DSA有用線束主要向上照射,未直接照射門、窗、管線口和工作人員操作位。設計可行2X射線設備機房(照射室)的設置應充分考慮鄰室(含樓上和樓下)及周圍場所的人員防護與安全。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充分考慮鄰室及周圍場所的人員防護與安全,無婦產科、兒科等敏感人員。設計可行3每臺固定使用的X射線設備應設有單獨的機房,機房應滿足使用設備的布局要求。本項目擬安裝的兩臺DSA設備均為固定式設備,分別安裝于不同導管室內,滿足設備的布局要求。設計可行4機房應設有觀察窗或攝像監控裝置,其設置的位置應便于觀察到受檢者狀態及防護門開閉情況。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均設有觀察窗,觀察窗設置的位置便于觀察到受檢者狀態及污物門、操作室防護門開閉情況,但兩間機房的患者出入防護門觀察視角受限,醫院擬在兩間導管室合適位置設置監控攝像裝置,操作臺設置監控界面。設計可行5機房名稱最小單邊長度要求最小使用面積要求設計最小單邊長度設計最小有效使用面積設計可行導管室53.5m20m25.6m44.8m2導管室63.5m20m25.6m44.8m2本項目改建DSA導管室擬設于心臟中心一層導管室,整個導管室自成一區,有利于防止其他部門人流、物流的干擾,有利于創造和保持其環境質量,降低感染風險;導管室入口處設置了換鞋區和更衣區等衛生通過區域,功能流程合理,潔污流線分明,有利于減少交叉感染并便于疏散。潔凈走廊的寬度滿足病人手推車輛的通行,射線裝置與建筑之間的通道暢通無阻,方便治療。同時,改建兩間導管室擬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產生的X射線經屏蔽后對周圍環境輻射影響全的角度考慮,本項目輻射工作場所產生的電離輻射經屏蔽后,對周圍輻射環境影響是根據《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第6.4條款規定,輻射工作場所可分為控制區、監督區,其劃分原則如下:控制區是指需要和可能需要專門防護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區域;監督區是指通常不需要專門的防護手段或安全措施,但序號場所控制區監督區1導管室5導管室5機房內設備間、走廊、操作室、緩沖間、談話間、污物通道、樓上CCU病房1、污物間、開水間2導管室6導管室6機房內操作室、緩沖間、污物通道、樓上CCU病房2、衛生間②制定職業防護與安全管理措施,包括適用于控③運用行政管理程序(如進入控制區的工作許可制度)和實體屏障(包括門鎖)限④定期審查控制區的實際狀況,以確保是否有必要改變該區的防護手段、安全措施③定期檢查該區的條件,以確定是否需要采取防護措施和做出安全規定,或是否需表10-4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輻射屏蔽設計方案機房防護部位利舊設施建設單位屏蔽設計情況導管四周墻體無擬均采用鍍鋅方管龍骨+4mmPb鉛板室頂180mm現澆混凝土層擬在手術室頂部增加1mm鉛板地面200mm厚現澆混凝土層地下無建筑,未設計補充屏蔽措施觀察窗無擬采用4mmPb鉛玻璃觀察窗尺寸:1500mm×900mm(寬×高)操作室防護門無擬采用4mmPb手動平開鉛防護門尺寸:1000mm×2100mm(寬×高)患者出入防護門無擬采用4mmPb電動雙開鉛防護門尺寸:1500mm×2100mm(寬×高)設備間防護門無擬采用4mmPb手動平開鉛防護門尺寸:1000mm×2100mm(寬×高)污物通道防護門無擬采用4mmPb手動平開鉛防護門尺寸:1000mm×2100mm(寬×高)導管四周墻體無擬均采用鍍鋅方管龍骨+4mmPb鉛板室頂180mm現澆混凝土層擬在手術室頂部增加1mm鉛板地面200mm厚現澆混凝土層地下無建筑,未設計補充屏蔽措施觀察窗無擬采用4mmPb鉛玻璃觀察窗尺寸:1500mm×900mm(寬×高)操作室防護門無擬采用4mmPb手動平開鉛防護門尺寸:1000mm×2100mm(寬×高)患者出入防護門無擬采用4mmPb電動雙開鉛防護門尺寸:1500mm×2100mm(寬×高)污物通道防護門無擬采用4mmPb手動平開鉛防護門尺寸:1000mm×2100mm(寬×高)根據《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對于給定兩種屏蔽物質的厚度,計算鉛當量:查表得到內層屏蔽物質的相當于外部屏蔽物質的當量厚度,加上外部屏蔽物質厚度,得到總的外部屏蔽物質的總當量根據醫院提供的屏蔽防護方案及設備最大參數,擬改建兩間DDSA(125kV條件下)的評價分析見機房防護部位屏蔽防護設計情況折合鉛當量(mmPb)標準要求(mmPb)評價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四周墻體擬采用鍍鋅方管龍骨+4mmPb鉛板4.02.0符合標準室頂180mm現澆混凝土層,擬在導管室頂部增加1mm鉛板3.352.0符合標準地面200mm厚現澆混凝土層2.792.0符合標準觀察窗擬采用4mmPb鉛玻璃觀察窗4.02.0符合標準操作室防護門擬采用4mmPb手動平開鉛防護門4.02.0符合標準患者出入防護門擬采用4mmPb電動推拉鉛防護門4.02.0符合標準污物通道防護門擬采用4mmPb手動平開鉛防護門4.02.0符合標準注:根據《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附錄C表C.6,125kV(有用線束)條件下,180mm混凝土防護能力相當于2.35mmPb;125kV(非有用線束)條件下200mm混凝土防護能力相當于2.79mm鉛當量。根據表10-5,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擬采取的屏蔽防護設計方案符合《放射①本項目擬配備的DSA設備具有可調限束裝置,使射線裝置發射的線束照射面積盡量減小,以減少泄漏輻射。透視曝光開關為常斷式開關③采用光譜過濾技術:在X射線管頭或平板探測器的窗口處設置合適鋁、銅等濾過材料,以消除軟X射線以及減少二次散射,優化有用X射線譜。設備提供適應DSA不同④采用脈沖透視技術:在透視圖像數字化基礎上實現脈沖透視,改善圖像清晰度;⑤采用圖像凍結技術:每次透視的最后一幀圖像被暫存并保留于監視器上顯示,即稱之為圖像凍結,充分利用此方法可以明顯縮短總透視時間,達⑥配備輔助防護設施:設備配備輔助防護設施,包括鉛懸掛防護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與操作室操作臺之間擬安裝4mmPb鉛玻璃觀察窗,便于醫護人員觀察患者和受檢者狀態;擬在兩間改建導管室內設置監控設施,在操作室可觀察患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與操作室之間擬設置雙向對講裝置,便于機房內外工作人員本項目擬改建導管室5設置4扇防護門,導管室6護門設計為電動雙開門,設置紅外防夾裝置;污物通道防護門、設備間防護門及操作室本項目在心臟中心導管室入口處,擬改建兩間導管室患者進入防護門外、操作室防護門外、污物通道防護門外均擬設置電離輻射警告標志;患者出入防護門上方安裝醒目的工作狀態指示燈,燈箱上設置“射線有害、燈亮勿入”的可視警示語句,提醒周圍人員盡量遠離該區域,同時在心臟中心一層導管室家屬等候(1)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患者出入口防護鉛門和污物防護門上方擬設置醒目的手術工作指示燈和紅色安全警示標志燈,指示燈與防護門有效聯鎖,在防護門關閉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穿墻管線室內在地下敷設,上面覆蓋2.5mm厚鋼板,從操作室地面斜穿出,出口處覆蓋2mm鉛板,不影響墻體的屏蔽防護效果。穿墻管線示意如圖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送、排風管道設計走向詳見圖10-6所示,風管穿墻方計,頂部各設計2組送風口和2組排風口,采用“上送上排”的方式進行通風。導管室及設備間設機械通風,導管室換氣次數10次/h,設備間換氣次數15次/h,衛生間換氣次沿排風管道排放至導管室北墻外部。綜上,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的通風設計滿足標準《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范圍內墻面使用4mmPb鉛板進行包裹,對穿墻孔處進行屏蔽補償。表10-6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防護用品及輔助防護設施配備一覽表人員種類類別標準要求應配備的防護用品及輔助防護設施種類數量鉛當量放射工作人員個人防護用品鉛防輻射裙45件0.5mmPb鉛防輻射圍領45件0.5mmPb鉛防輻射帽45件0.5mmPb鉛防護衣45件0.25mmPb鉛眼鏡0.5mmPb介入防護手套0.025mmPb輔助防護設施鉛懸掛防護屏/鉛防護吊簾設備自帶0.5mmPb床側防護簾/床側防護屏設備自帶0.5mmPb受檢者個人防護用品鉛橡膠性腺防護圍裙(方形)或方巾0.5mmPb鉛橡膠頸套0.5mmPb注:1.個人防護用品不使用時,應妥善存放,不應折疊放置,以防止斷裂;2.考慮到防護用品在潔凈手術室使用,應定期消毒,降低感染風險。),必須佩戴。醫院定期將個人劑量計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存入個人劑量監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通過考核并取得相應的培訓合本項目擬配備1臺輻射檢測儀,本項目建成后,應定期對輻射場所周圍環境進行監環保設施投資估算(萬元)機房項目數量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屏蔽防護設施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輻射防護設施,包括新增四面墻體采用的鉛板,室頂增加鉛板進行補充防護,手術室防護門和鉛玻璃觀察窗/48消防設施含應急照明、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滅火裝置)/3輻射安全設施電離輻射警告標志、警示燈、防夾裝置,閉門裝置、門燈聯鎖、門機聯鎖、監控設施等/8通風設施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的通風系統/90防護用品和輔助防護用品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用品、患者防護用品利舊鉛懸掛防護屏、床側防護簾設備自帶監測設備便攜式輻射監測儀(建設單位共10臺,心內科配備1臺)利舊個人劑量計(介入醫師及護士共45人,每人2枚,技師4人,每人1枚)90枚利舊環境影響評價委托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報告等/合計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采用層流凈化機組進行通風,產生的臭氧由排風口連接的通風管道引至心臟中心一層北墻外排放,排風管出口處設置防雨百葉口和防蟲網,本項目運行后,廢水主要為輻射工作人員和患者產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醫非放射性固廢: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輻射工作人員和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以及介入手術過程中的醫療廢物,生活垃圾每天由保潔人員收集至垃圾收集點,然后由環衛本項目為改擴建項目,施工主要為墻體拆除、表面裝修、設備安裝和電路鋪設,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主要是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及配套功能用房裝修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產生量少,均在室內封閉施工,主要通過封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和配套功能用房建設工程量較少,施工期短,產生少量的工具清洗廢水,沉淀后用于灑水抑塵;施工人員所產生少量的生活污水依托醫院現有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最終排入市政管網,不會對周建筑垃圾主要來自改建導管室及配套功能用房裝修期間,產生量很少,由施工方統本項目施工量少,施工期短,施工人員數量一般在5人左右,故生活垃圾產生量也本項目設備安裝過程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操作,主要分為拆包和安裝兩部分,主要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及配套功能用房建設及裝修時產生一定的噪聲,本項目盡量采用優化的施工方法,尤其重視各種裝修板材切割方法選擇,選用低噪聲的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在夜間施工,可降低本項目施工時本項目工程量較小,項目簡單,無大型施工機械進出,施工期限短,采用管理措施后,對周圍聲環境影響很小,施工結束后,項目頂板、防護門及鉛玻璃窗,故各預測點僅受到病人體表散射輻射和泄漏輻射中給出的公式計算。透射因子的計算模式,參考《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R—靶點至關注點的距離,第一術者位取0.5m,);),管電壓參數90kV3.06718.830.7726需要透視時,一般情況下,護士退至操作室內。第一術者位醫生穿戴0.5mmPb),攝影模式下,醫護人員均進入操作室,不在手術室駐留,通過觀察窗觀察患者情況,技師在操作室內對患者進行圖像采集,故不對攝影狀態下手術位的輻射劑量的關注點。對于同室近臺操作人員,由于人員所處位置不固定,防護水平及距射線離受檢部位1米)作為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內關注區表11-2擬改建兩間DSA機房預測點位表1A2B3C4D5E6F7G8H9IJKLMNPQRSTαβγBABCDEFGHIJKLMNPQRSTABCDEFGHIJKLMNPQR00fBHA5BCDEFGHIJKLMNPQRSTA7BCDEFGHIJKLMNPQR點位sα0S2)0BHA5處BCDEF處GHIJ處KLMNPQRSTA7處BCDEF處GHIJ處KLMNPQR式ABCDEFGHIJKLMNPQRSTABCDEFGHIJKLMNPQR導管室外各關注點輻射劑量率最大為5.05-04μGy/h,攝影模式下擬透視模式下,第一術者位輻射劑量率為42.手術人員在工作期間需要做好防護,優化操作流程,調整T:居留因子,居留因子參考《放射治療放射防護要求》(GBZ121場所居留因子示例典型值范圍全居留11管理人員或職員辦公室、治療計劃區、治療操作室、護有人護理的候診室以及周邊建筑中的駐留區部分居留1/2~1/51/2:與屏蔽室相鄰的患者檢查室1/5:走廊、工作人員休息室偶然居留1/8~1/401/8:各治療機房房門外30cm處、相鄰的(共用屏蔽墻)放射診療機房1/20:公廁、自動售貨區、儲藏室、設有座椅的戶外區域、無人護理的候診室、病人滯留區域、屋頂、門崗室1/40:僅有來往行人車輛的戶外區域、無人看管的停車場、車輛自動卸貨區域、樓梯、無人看管的電梯根據建設單位往年手術量預估本項目的工作量,本項目新增兩臺DSA預計每臺每年開展約2000臺手術,主要開展的手術類型有冠狀動支架+球囊擴張術(占比約25%)、射頻消融術(占比約10組手術醫師在DSA設備透視模式下(同室操作)平均年受照時間約為676.6÷14≈),(1)DSA透視時,介入醫生在近臺同時操作時,在術者位受到照射,護士可能K11111根據表11-8,本項目中職業人員的最大年有效劑量為:①介入醫生的年有效劑量最大為:3.06mSv;②手術護士年有效劑量最大為:0.893mSv;③技師的年有效劑量最大為:5.20E-05mSv。綜上,本項目職業人員的年有效劑量估算結果均符合本報KCDEFI處LMNPQR處X射線與空氣作用可以使氣體分子或原子電離、激發,產生臭氧和氮氧化物。臭氧和氮氧化物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氣體,消除有害氣體對擬改建兩間DSA導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均按照Ⅰ級層流手術室進行設計,頂部各設計2無窗房間換氣次數為3次/h。導管室內產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從頂部機房應設置動力通風裝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風。”項目運行后,工作本項目不使用廢顯影液和定影液,因此本項目無洗片廢水、廢定(顯)影液產生。本項目廢水處理工作人員由內部非輻射人員調配,醫療廢水及生活污水依托現本項目射線裝置采用計算機圖像存儲管理系統,電腦成像,激光打印,無洗片過程,打印出來的膠片由病人帶走。本項目不涉及洗片,不會產生廢棄X光片。本物暫存間,按照醫療廢物執行轉移聯單制度,由有回收醫療廢棄物資質的單位定期統一回收處理;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和辦公垃圾醫院進行統一集中回收并交由),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令第449號),輻射事故從重到輕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事故等級危害結果特別重大輻射事故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重大輻射事故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較大輻射事故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一般輻射事故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根據以往資料,本項目運營中可能出現概率較大或后果較嚴重的事故分列如表裝置環境風險因子可能發生輻射事故的意外條件DSAX射線①管理不善,運行期間人員誤入或未撤離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造成人員意外劑量照射。②介入手術醫生或護士未穿戴鉛圍裙、介入防護手套、防護帽和防護眼鏡等防護用具,而受到超劑量外照射。③控制設備出現故障或操作失誤,超劑量照射,造成手術醫生及病人額外的劑量照射。④警示標志不合理或DSA在運行時,由于門燈聯動安全裝置失效,防護門未完全關閉,X射線泄漏到防護門外,給周圍公眾人群造成不必要的照射。⑤維修期間,設備意外出束,造成維修人員受到意外劑量照射。假設有人員誤入或操作異常等事故情況下,相關人員在上述事故條件下每分鐘類型距球管1m處的劑量率(μGy/h)轉換系數每秒在距球管3m處的受到的劑量(mSv/s)公眾劑量限值(mSv)超過劑量限值需要時間DSA意外透視9×1050.9720.243137.0DSA意外攝影1.56×1070.9724.21212.1根據表11-12,在人員誤入或操作異常等事故情況下,在距球管3m處,DSA透視①及時停止、立即上報:立即切斷電源,停止X射線的產生,防止事故蔓延或擴大。并及時通知輻射防護安全應急領導小組,②啟動應急處理預案: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及時檢查并估算受照③減輕損失:盡快集中人力、物力,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處理,縮小事故影④及時總結,防微杜漸:事故處理后應整理資料。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所有涉及的事故責任人和受害者名單、對任何可能受到照射的人員所受的輻射劑量估算結果、所做的任何醫學檢查及結果、采取的任何糾正措施、事故發生的原以減少和控制事故的危害影響,并接受管理部門的處理,同時上報生態環境主意外(或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有兩大類:一類是物的不安全因素,另一類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從我國多年內所發生的放射事故來看,人為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占事故總數的80%以上。責任事故主要由管理不善、領導失職、安全觀念淡漠引起。建設提高安全文化素質,增強輻射防護意識,預防輻射事故發生。為減少事故發生,建①安全和防護:定期對射線裝置的安全和防護措施、設施的安全防護效果進行檢測或檢查,核實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立即進行整改,避②操作規程:凡涉及對醫用射線裝置進行操作,必須有明確的操作規程,張貼在操作人員可看到的顯眼位置。在放射診療操作時,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③維修保養:定期檢查門燈聯鎖裝置,確保安全聯鎖裝置正常運行;每月對使用射線裝置的安全裝置進行維護、保養,對可能引起操作失靈的關鍵零配件需及時④人員管理: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射線裝置開機前,必須確保無關人員全部撤離后才可開啟;加強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防止誤操作,以避免工作人員和公眾⑤兩區管理:加強控制區和監督區管理,在射線裝置運行期間,加強對監督區⑥調試維修:調試和維修必須解除安全聯鎖時,需經負責人同意并通告有關人員。調試結束后,應及時恢復安全聯鎖并經確認系統正常。調試和維修時,應保證⑧警示標志:機房門外明顯處應設置電離輻射警示標志,并安裝醒目的工作狀⑨持證上崗:操作人員需持證上崗,確保崗位責任制度的落實,嚴肅查處違規⑩運行記錄:每日做好設備運行記錄,認真填寫設備維護記錄表。任何人對設備部件進行更換、升級等操作時,都必須上報主管領導,得到回復后方可進行。操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使用Ⅱ類射線裝置及放射源的單位應設有專建設單位現有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委員會組成架構完善,職責明確,內容較全建設單位已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輻射安全管理制度,各部門根據制度要求落實各項輻射安全管理工作,執行情況良好。醫院的輻射安全管理制序號制度落實情況1《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預案》2《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委員會人員組成及工作職責(修訂)》3《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環境監測方案》4《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管理制度》5《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工作人員培訓及考核制度》6《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方案》7《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安全管理制度》8《醫學裝備維修保養制度》本項目建成后,建設單位還應補充擬改建兩間導管室DS檢測報告應作為《安全和防護狀況年度評估報告》的重要組成內容一并提交給發證B、監測布點及數據管理:監測布點應參考環評提出的監測計劃(表12-2)或驗收監測布點方案。監測數據應記錄完善,并將數據實時匯總,建立好監測數據臺監測對象監測內容監測范圍監測類別監測方式監測頻率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透視防護區周圍劑量當量率1.近臺同時操作時,第一術者位和第二術者位的足部、下肢、腹部、胸部和頭部驗收檢測委托監測竣工驗收年度監測委托監測工作場所周圍劑量當量率2.導管室四面墻體外30cm處距四面墻體、門、窗外30cm及其他人員可能到達處;3.導管室樓上距地面100cm驗收檢測委托監測竣工驗收年度監測委托監測常規檢測工作場所進行監測,隨時掌握輻射工作場所劑量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維護、整改。做好監測數據的審核,制定相應的報送程序,監測數據及報送情況存檔備查。場所名稱序號點位描述評價標準擬改建導管室5及周圍1操作室操作位≤2.52-6操作室觀察窗中間及窗框四周30cm處≤2.57導管室5南墻外30cm處(西側)≤2.58導管室5南墻外30cm處(中間)≤2.59導管室5南墻外30cm處(東側)≤2.510-14操作室防護門中間及門縫四周30cm處≤2.515-19導管室5患者出入防護門中間及門縫四周≤2.520-24導管室5污物通道防護門中間及門縫四周≤2.5導管室5東墻外30cm處(北側)≤2.5導管室5東墻外30cm處(中間)≤2.5導管室5東墻外30cm處(南側)≤2.5導管室5北墻外30cm處(東側)≤2.5導管室5北墻外30cm處(中間)≤2.5導管室5北墻外30cm處(西側)≤2.531-35導管室5設備間防護門中間及門縫四周≤2.5導管室5西墻外30cm處(北側)≤2.5導管室5北墻外30cm處(中間)≤2.5導管室5北墻外30cm處(南側)≤2.5導管室5樓上100cm處(西北側)≤2.540導管室5樓上100cm處(東北側)≤2.541導管室5樓上100cm處(中間)≤2.542導管室5樓上100cm處(西南側)≤2.543導管室5樓上100cm處(東南側)≤2.544-48導管室5第一術者位(足部、下肢、腹部、胸部和頭部)≤40049-53導管室5第二術者位(足部、下肢、腹部、胸部和頭部)≤400擬改建導管室6及周圍1’操作室操作位≤2.52’-6’操作室觀察窗中間及窗框四周30cm處≤2.57’導管室6東墻外30cm處(北側)≤2.58’導管室6東墻外30cm處(南側)≤2.59’-13’操作室防護門中間及門縫四周30cm處≤2.514’-18’導管室6患者出入防護門中間及門縫四周≤2.519’導管室6南墻外30cm處(東側)≤2.520’導管室6南墻外30cm處(中間)≤2.521’導管室6南墻外30cm處(西側)≤2.522’導管室6西墻外30cm處(南側)≤2.523’導管室6西墻外30cm處(中間)≤2.524’導管室6西墻外30cm處(北側)≤2.525’-29’導管室6污物通道防護門中間及門縫四周≤2.530’導管室6北墻外30cm處(西側)≤2.531’導管室6北墻外30cm處(中間)≤2.532’導管室6北墻外30cm處(東側)≤2.533’導管室6樓上100cm處(西北側)≤2.534’導管室6樓上100cm處(東北側)≤2.535’導管室6樓上100cm處(中間)≤2.536’導管室6樓上100cm處(西南側)≤2.537’導管室6樓上100cm處(東南側)≤2.538’-42’導管室6第一術者位(足部、下肢、腹部、胸部和頭部)≤40043’-47’導管室6第二術者位(足部、下肢、腹部、胸部和頭部)≤400注:監測點根據建設單位設計圖布置,項目建成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對監測點位進行調整。安排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已委托寧夏回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個人劑量監測,預防保健科建立個人劑量檢測檔案;在每年的輻射安全和防護狀況評估報告中,包含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檢測數據及輻射安全評估的內建設單位按照《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監測方案》落實本院輻射監測工作,每年定期委托有資質的機構對本院所有射線裝置和輻射工作場所進行年度輻射監為提高輻射事故處置應急響應能力,高效有序做好院內的輻射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輻射事故所造成的損害,保障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單位依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該預案中的輻射事故應急組織機構由分管副院長擔任組長,醫務處處長、后勤器械科、保衛科、宣傳統戰科、急診科、核醫學科、放療科和放射科負責人等擔任預案對該院可能發生的輻射事故情景,分別規定了具體的響應措施,內容較為輻射事故應急指揮辦公室負責輻射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普及輻射安全基本知識和輻射事故預防常識,增強公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和相關心理準備,提高公輻射事故應急指揮辦公室定期組織各相關科室、部門開展不同級別的輻射事故應急演習,提高防范和處置突發輻射事故的技能,增強實戰能力,并針對輻射事故第三章人員安全和防護,使用Ⅱ類射線裝置的單位,其輻安全和防護專業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和考核;考),組織新增輻射工作人員與原持有的輻射安全培訓合格證培訓平臺()報名并參加建議:建設單位應按照上述要求,組織本項目按照《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要求,放射工作人員在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后都要進行健康檢查,而且在崗期間要每兩年進行一次職業健康體檢。參照《放射工作人員健康要求》確定是否適合從事放射性工作,有效保護放射工作醫院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組織放射工作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預本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規定,組織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驗收期限一般不超過3個月要對該類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調試或者整改的,驗收期限可以適當延期,但最長不超序號項目設施(措施)驗收要求1輻射屏蔽措施防護措施按照設計要求實施,輻射防護屏蔽能力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2人員管理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考核操作人員接受安全防護教育和培訓。定期參加相關輻射防護知識培訓學習,取得合格后方可上崗個人劑量檢測應按要求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并建立檔案職業健康檢查輻射工作人員按要求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檔案3管理制度輻射防護管理制度根據報告表應該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要求,修改完善醫院相關規章制度,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以及《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中的相應防護標準的要求4輻射安全防護措施安全措施應在手術室門及場所外設立電離輻射標志,并設醒目的工作指示燈;門燈聯鎖的有效性;急停開關布置的合理性5防護用品、監測儀器個人劑量計配備與工作人員數量匹配的個人劑量計,DSA手術醫生、護士佩戴雙劑量計,操作技師佩戴單劑量計防護用品和輔助防護設施應參照表10-7為放射工作人員和受檢者配備鉛防護用品輻射環境監測儀配備符合要求的輻射環境監測儀,并定期進行校準。6分區管理工作場所劃分為監督區和控制區嚴格按照控制區和監督區相關要求進行管理,嚴格醫生和病人的分流。7監測實施個人劑量監測工作人員受到的年有效劑量應低于管理限值5mSv的要求工作場所監測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外周圍劑量當量率應不大于《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中規定的2.5μSv/h的要求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內科樓心臟中心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DSA)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新增的輻射性醫療設備、設施主要用于療水平,更好地開展放射診療工作,救治病人損害,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等環境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防護設計資料,經分析,本項目擬改建兩間DSA導管室的輻射年附加有效劑量均低于本項目規定的劑量約束值(職業人員年有效劑量眾人員年有效劑量不超過0.1mSv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血管造影用X射線裝置(DSA)核技術利用項目在落實本報告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1)認真落實環評提出的管理措施和輻射防護措施要求,更新完善、補充輻射管(2)接受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管理、監督及指導;取得批復后,應及時向省生(1)及時完善規章制度并保證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有效執行,在項目建設(2)按《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與防護管理辦法》(環保部18號令)要求(5)工程建設執行污染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附件2:事業單位法人證書附件3: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NingXiaBoltMedicalTestingInstituteCo.,Ltd本項目擬配備的心內導管室輻射工作人員名單及職業健康管理信息1男/2男/3男4男5男6男7女8女9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女/男男/女/男/男/男男/男/男/女/女女男女男/女/女托女托/女托/男/男/男/女托/男托/男托/附件7:輻射安全管理制度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文件寧醫大總院〔2023〕313號關于印發《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各處(科)室、各院區:《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經2023年8月17日第17次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為健全我院輻射事故應對工作機制,提高輻射事故處置應急響應能力,高效有序做好院內的輻射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輻射事故所造成的損害,保障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制定二、參考文件《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等專項應急預案的通知》(寧政辦發〔2022〕54號)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醫院使用的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質造成人員受到意外的異常照射或環境輻射污染后果事件,或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限定年劑量限值照射等事件的處置。四、工作原則規范有序;遵循科學、提高效能。五、輻射事故及應急響應分級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從重到輕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輻射事故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四個等級,依次分別對應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輻射事故。(一)特別重大輻射事故(Ⅰ級包括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或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二)重大輻射事故(Ⅱ級包括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含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或者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三)較大輻射事故(Ⅲ級包括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或者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小范圍輻射污染后果。(四)一般輻射事故(Ⅳ級包括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制的照射,或者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場所內或設施內局部輻射污染后果。六、組織機構及職責組長:分管副院長副組長:醫務處處長、后勤管理處處長、護理部主任成員:醫務處(應急辦)、護理部、預防保健科、器械科、保衛科、宣傳統戰科、急診科、核醫學科、放療科和放射科負責人。主要職責:傳達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相關部門指示、指令;指揮院內特別重大和重大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處置、救援、報告、信息發布和應急終止等工作;負責事故現場協調、指揮工作,做好應急物資的調配和受困人員故,決定采取有效的公眾防護和處置措施;負責向自治區相關部門及時報告應急信息。輻射事故應急指揮辦公室設在醫務處。主要職責:組織實施我院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決策和指令;承擔應急信息的接收、處理、報送工作;組織編制輻射事故報告和應急響應總結報告;制定和修訂我院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有關輻射事故的應急培訓和演習,管理輻射事故應急專家庫。領導小組下設應急專家庫,成員為核醫學科、放療科、放射科、導管室等相關科室抽調的專家組成。主要職責:負責為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事故應急準備、應急響應、現場處置、現場防護及善后處理等提供技術咨詢;審定應急監測、處置技術方案;適時提出應急響應終止的建議;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科學評估并對防范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提出建議和意見。(二)安全保障組組長:后勤管理處處長成員:器械科、保衛科、事故發生部門負責人主要職責:負責追繳丟失、被盜放射源,對輻射事故原因和相關人員的現場調查取證,對案件進行研判;負責事故現場警戒與封控、安全保衛、交通管制、治安秩序維持、人員疏散轉移和救援工作。組長:醫務處分管副處長成員:醫務處(應急辦)、核醫學科、放療科、急診科等相關部門參加(必要時請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抽調主要職責:負責制定醫療衛生應急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對受輻射事故影響人員實施應急救援,對受輻射損傷的人員或受到放射性污染人員實施現場救護、醫學救治及心理干預;根據需要協調、調動醫療衛生資源給予援助;向輿情信息組反饋輻射事故對人員造成的影響。(四)監測處置組組長:醫務處分管副處長成員:器械科、事故發生部門負責人主要職責:負責制定輻射事故應急監測方案并組織實施;編制應急監測報告和總結報告;承擔輻射事故現場丟失放射源精確定位、確認工作,為事故的危害評價、影響范圍的劃定和應急處置行動后果預測提供數據支持;提供應急響應終止的監測指標;負責組織開展事故造成環境污染的處置;負責組織丟失放射源的收貯工作。(五)事故調查組組長:器械科負責人成員:保衛科、事故發生部門主要職責:負責輻射事故的調查分析、危害評價、影響范圍劃定與后果預測等工作,負責起草輻射事故影響評估報(六)輿情信息組組長:宣傳統戰科科長成員:醫務處、器械科、事故發生部門主要職責:負責網絡輿情管控和引導工作;收集匯總輻射事故相關應急資料信息,組織開展輿情監測及應對工作,編寫輿情監測分析報告,及時擬定輿情應對措施,向醫院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提出應對建議;組織事故發生部門編寫對外公開的信息文稿和有關輻射事故的新聞發布稿件;組織開展輻射事故應急期間的公眾宣傳和專家解讀,組織媒體采訪,協助相關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組織架構見下圖:圖1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組織架構總醫院輻射事故應急指揮辦公室電話工作日電節假日電話銀川市生態環境局電話自治區輻射事故應急24小時值班電話(自治區生態環境自治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電話七、預防預警非密封放射性物質、放射源、射線裝置使用部門(即核技術利用部門)要嚴格落實輻射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輻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輻射事故風險識別、評估、防控和隱患排查整治。器械科定期對核技術利用部門進行監督檢查,加強對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在生產、貯存和使用環節的監管,定期對全院輻射防護措施進行安全檢查和有效性確認,確保各項防護措施運行正常,預防和減少輻射事故(二)預警醫院輻射事故應急指揮辦公室,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測的突發輻射事故,根據預測事故大小、緊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進行預警。預警分為4級,分別對應四個事故等級,由高到低依次采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標識。根據事態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后的效果,預警可以升級、降級或進入預警狀態后,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當采取以下1.根據事件的波及范圍、嚴重程度和事件等級,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的輻射事故應急預案;2.發布預警公告。紅色和橙色預警報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布;黃色和藍色預警由醫院輻射事故應急指揮辦公室發布。信息公告包括輻射事故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防護措施等。預警信息及時通過醫院OA向所在院區發布,必要時上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決定是否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方式向本行政區域公眾發布。3.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4.指揮各輻射事故應急處置隊伍進入應急狀態,輻射環境監測部門立即開展應急監測,隨時掌握并報告事態進展情5.針對輻射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終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6.調集輻射事故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做好應急保障工八、應急響應(一)信息報告1.信息報告程序與時限發生輻射事故后,應立即啟動本預案,科室采取必要措施先期處置,并立即報告醫院輻射事故應急指揮辦公室,由指揮辦公室初步判斷事故情況和等級后,按照事故等級要求的報告時限通過自治區輻射事故應急24小時值班電話報告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并根據輻射事故的嚴重程度請求自治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立即派出救援隊伍趕赴現場,組織現場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開展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事故同時向公安部門報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超劑量照射的,同時向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報告。圖2總醫院輻射事故逐級報告流程2.信息報告方式與內容輻射事故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三類。(1)初報:填寫《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事故初始報告表》(見附件2采用書面報告的形式,緊急時也可電話直接報送,隨后書面補報。主要內容包括事故單位名稱、事故發生地點和時間、事故類型和人員受輻射照射或污染初(2)續報:須通過網絡或書面報告,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事故的確切數據,事故發生原因、過程及采取的響應措施等相關情況。(3)處理結果報告:填寫《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輻射事故處理結果報告表》(見附件3采用書面報告的形式,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處理事故采取的應急措施、處置過程及結果,事故潛在的或間接的危害、社會影響、遺留問題、事故教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南陽市淅川縣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數學三上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區三上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阿城市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公選《心理咨詢學派舉要》課件
- 八年級期中考試家長會課件
- 執業藥師考試解題技巧試題及答案
- 新時代中國文化的傳播方式與試題及答案
- 執業醫師考試強化訓練計劃試題及答案
- CJJ 61-2017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
- JT-T-1045-2016道路運輸企業車輛技術管理規范
- 大型客車維修保養服務合同樣本
- 健康膳食解碼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佳木斯大學
- 生物-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課沖刺題型考試押題
-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
- 2022巖棉薄抹灰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
- 浙江2024年01月高考:《信息技術》考試真題與參考答案
- JJF 2110-2024穩定同位素標準物質研制(生產)技術要求
- 反比例函數教材分析上學期浙教版
- 國家開放大學《Python語言基礎》實驗1:Python 基礎環境熟悉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