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教案設計_第1頁
2025年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教案設計_第2頁
2025年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教案設計_第3頁
2025年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教案設計_第4頁
2025年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25年新教材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教案設計第13課我們小點兒聲【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小點兒聲。2.在通過情景創設、故事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時候應該小點兒聲,逐步養成文明的說話習慣。3.自覺在公共場合說話小聲,不影響其他人。【教學重點】知道在公共場所小聲說話是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教學難點】逐步養成文明的說話習慣。【教學準備】收集相關圖片、故事等,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新課師: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認識一位小朋友,(課件出示一個小男孩的圖片)大家看,他叫聰聰。和他打個招呼吧!學生回答。師:聰聰和我們一樣,也是二年級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點問題,特別苦惱。你們愿意幫幫他嗎?生答。師:有一天,聰聰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學,于是聰聰就大聲地喊:“你好,我們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師經過這里,老師對他說:“請不要大聲說話!”聰聰記住了。上課了,老師叫聰聰回答問題,聰聰想起了老師的話——不要大聲說話,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又說:“請你大聲一點。”聰聰有些糊涂了,到底該大聲說話,還是小聲說話?誰來告訴他?師:看來,說話時有時要大聲,有時要小聲,那到底什么時候要大聲說話?什么時候要小聲說話?今天我們先來研究一下“什么時候需要小聲說話”?揭示課題《我們小點兒聲》。二、創設情境,主動交流(一)教室里面有點吵(出示情景視頻,學生重重的關門,大聲喧嘩,挪動桌椅,下課跑鬧……)1.這樣的教室給你什么感覺?2.你覺得怎樣做才是對的,為什么?3.我們班級里有沒有這樣的現象?請你說一說我們班級里讓你討厭的聲音。4.教師總結:出示書頁下小故事風聲小了……雨聲小了……我們的聲音小了……(二)做個小小調音師1.班級里的大聲現象確實有點讓人煩惱,你想怎么做來減少這樣的大聲呢?(從自己做起,做個警示牌提示自己)2.這樣的做法對不對?(1)就我一個人大聲沒關系的,不會影響大家。(2)他們大聲說話,我要大聲告訴他們不許說了。(3)大家都在學習呢,我們不要說話了,噓!(三)這里也要小點兒聲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小聲點?情景1:師:(課件出示圖書館的情境)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圖書館吧!在圖書館里應該大聲說話還是小聲說話呢?師:你能表演一下圖書館中的對話嗎?和你的同桌練習一下吧!學生回答。師:真好,這兩位同學不但知道在圖書館要小聲地說話,不影響其他人讀書,而且還知道運用禮貌用語,真是懂禮貌的好孩子。情景2:師:(課件出示小朋友講故事的情境和課間與老師交流的情境)同學們看這兩幅圖,小組合作討論一下如果你是圖中人,該怎么做?總結:同學們說得都不錯,都能說清自己的理由。老師覺得,課間在教室里說話要小聲一點,不然會影響別人休息,也會影響班級的紀律,我們要做文明學生。提問:你覺得還有那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聲音?學生回答。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在公共場所我們要保持安靜,這樣既不影響他人,也是自身文明的一種提現,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像大家說的那樣,做一個文明的好孩子,同時也監督身邊的人,做好小小調音師,讓我們的世界充滿美好的聲音,而不是擾人的噪音。三、總結收獲,拓展延伸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四、拓展師:請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請他們也和我們一起用最合適的聲音說話,做最文明的人。【教學反思】14.人人愛護公物【教學目標】1.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他們的責任感,關心集體、熱愛校園。2.讓學生了解公物的概念,認識到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并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3.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學會尊重和保護公共資源。【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到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并掌握愛護公物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如何幫助學生將愛護公物的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并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學準備】1.收集關于愛護公物的圖片、新聞報道、視頻資料等,用于課堂討論和情景模擬。?2.制作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課件,輔助教學。【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情境創設?:播放一段校園美景的視頻,展示整潔的校園環境和完好的公物。?2.提問引導?:視頻中的校園漂亮嗎?你喜歡這樣的校園嗎?為什么?二、認識公物(?1.展示圖片?:展示一些校園及生活中的公物圖片,如桌椅、黑板、圖書、垃圾桶等。?2.討論交流?:請學生說一說這些公物的作用。三、不文明行為的危害?1.案例展示?:展示一些不文明行為對公物造成破壞的圖片,如亂涂亂畫、損壞桌椅、亂扔垃圾等。2.?組織討論?:這些不文明行為會帶來哪些危害?四、愛護公物的方法?1.講述一些愛護公物的小故事,如小朋友主動撿起垃圾、愛護圖書等。2.?經驗分享?: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可以怎樣愛護公物。五、實踐活動?1.組織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清理校園垃圾、整理圖書等實踐活動。2.?安全引導?: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安全,互相合作。六、總結與拓展?1.教師總結?: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和方法。2.?布置任務?: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愛護公物的小使者,監督身邊的人愛護公物。【教學反思】15.我們不亂扔【教學目標】1了解中小學生守則里提倡我們要保持公共衛生;2.初步知道我們不應該亂扔垃圾和樹立保護身邊環境的意識,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3.通過合作交流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樹立保護身邊環境的意識,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4.能從自己做起,為美化家園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教學重點】初步知道如何保護身邊環境,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教學難點】懂得合理妥善處理垃圾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教學準備】收集相關圖片、故事等,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一年級學的這首小詩《家》嗎?(大屏幕出示課文《家》)學生:記得教師:誰來讀一讀學生泛讀小詩之后請同學們齊讀。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首小詩寫的真好,你們想做一名小詩人嗎?課件出示:我們坐在教室里,()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就是我們的家;通榆縣是我們長大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下面大家就跟隨老師一起去看看我們美麗的實驗小學吧!(屏幕出示照片)學生說出這是我們實驗的哪些地方。請同學們說一說,在這樣的美麗的校園里你有什么感受呢?師生共同說出:我們生活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不亂扔》(出示課題)。二、學習新課活動一:我喜歡哪種情景1.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幅圖片,(大屏幕出示干凈整潔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請同學們對比,你更喜歡哪一幅,干凈整潔的環境給你什么樣的情緒?2.結合38頁圖片,請你把喜歡的圖片打上對號,引導學生說出:干凈整潔的環境人人愛,臟亂的環境使人不愉快。活動二:不只是為了干凈⑴小調查①提問:你會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呢?出示:亂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現場,教師出示觸目驚心的調查數字。⑵導行:當我們產生垃圾的時候我們要怎么做?出示39頁情境圖片讓學生分析:要怎么做才是正確的?三、總結每個人堅持做環保小衛士我們的生活環境會變得更加美好,公共場所環境衛生要靠大家來維護,我們要把自己的垃圾帶走,因為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們的一份責任。(出示《中小學生守則》:保持公共衛生。)第二課時一、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帶走是一種文明行為,同時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保護環境應該從我做起,那么我們具體該怎么做呢?二、新課活動三:這樣可不行1、觀察身邊不講公共衛生的現象,完成“我的觀察記錄”。(出示“我的觀察記錄”。)示例:2、全班交流,要怎么改變這些現象?你有沒有好的建議?(繼續填寫“我的觀察記錄”。)活動四:我能做到的1、制定環保行為規范小探究:為了保護和美化我們的家園我們還能做些什么?①小組探究: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請學生匯報②介紹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紙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導學生理解美化環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2、廢舊物品再利用(1)變廢為寶活動圖片欣賞。(2)(出示老師做的變廢為寶的小制作)請同學們說一說,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你有沒有更好的創意?(3)看了這么多變廢為寶的小創意,談談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師總結從今天起,讓我們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在學校里看到不合理的亂扔垃圾的現象我們要勇于向他們提出意見,在家里也要做父母身邊的小小環保監督員,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美化我們的家園做一份貢獻吧(小作業:做一朵文明花把你做到的涂上顏色,讓文明開花!)【教學反思】16.大家排好隊【教學目標】1.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學生了解排隊的基本行為規則。2.在活動中體驗集體排隊的快樂,懂得遵守排隊的規則。3.感受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養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教學重點】學會排隊,懂得遵守排隊的規則。【教學難點】感受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教學準備】課件、小紅花。【教學過程】一、導入談話開始:上節課有十名學生表現的非常好,老師決定要給他們獎勵小紅花,快來領取吧,教師和同學一旁觀察同學取小紅花時的秩序。說一說:剛才的場景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教師小結:剛才老師看到小朋友拿取小紅花時,特別擔心,就怕太擠了碰傷怎么辦,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取小紅花就可以不這么亂并且讓大家都能取到小紅花呢?學生通過討論想出排隊的點子。教師:正好我還要表揚剛剛討論中表現好的小朋友,這次我們一起排好隊再取小紅花吧。(出示課題《我們來排隊》)二、新課(一)還是排隊好活動一:新聞播報,視覺體驗1.出示課件,播放視頻。教師:這里是上海地標性建筑——東方明珠塔,可是在這座美麗的大城市里卻發生了一幕慘劇。(播放視頻“上海外灘踩踏事件”)2.播放視頻“昆明明通小學踩踏事件”。教師:圖片上的這些爸爸媽媽為什么哭的這么傷心?他們的孩子哪里去了?3.討論:踩踏事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危害?為什么會發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提示:不排隊,亂哄哄,不文明;不排隊,沒秩序;不排隊,不公平;不排隊,很危險……所以,還是排隊好!活動二:情景體驗,游戲《乘坐電梯》教師:老師原本以為這些踩踏事件離我們很遠,可是有一次在乘坐電梯的時候,那種擁擠的感覺忽然就讓我想到了這一幕。那天當電梯到了一樓,電梯門一打開,黑壓壓的人群不等我走出電梯就一擁而進。最后我是從很小的縫隙中使了很大的勁才擠出來。請小朋友幫忙解決如何安全上下電梯?引導學生知道在電梯門兩側有序排隊,兩隊中間留有空隙,方便電梯里的人出行。游戲玩法:四張拼接的泡沫地墊代表電梯,兩個小朋友充當電梯的兩扇門。部分小朋友站在“電梯”里面,部分幼兒扮演等電梯的乘客。引導幼兒有序的排隊站在電梯門兩側。老師發出“叮咚”的聲音,表示電梯到了一樓。電梯門打開(兩名扮演電梯門的幼兒先拉手并肩站立,然后松開手各向外側移動兩步,表示門開了)乘客先下后上。交換角色繼續游戲。活動三:故事感悟1.閱讀教材P42~45頁的小故事。2.思考:什么時候要排隊?什么時候要禮讓?提示:排隊是基本的規則,先來后到,保證公平;但有時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表示禮讓,也是文明的表現。(二)哪些地方需要排隊活動四:結合生活,鞏固認知1.出示圖片,了解生活環境中的排隊規則班級里:排隊喝水、排隊下樓、排隊出行……社會中:超市排隊收銀、排隊上下車……2.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為什么要排隊?說一說不遵守秩序不排隊會出現什么后果?(三)怎樣排隊好活動五:“找茬”游戲1.教師出示圖片,學生找出并改正圖中的錯誤做法,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