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北宋
的政治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5?璧山區校級一模)《宋會要?職官》記載:“天子耳目,寄與臺諫。”王安石變法期間,時任御史
中丞的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疏中不乏“大奸似忠,大詐似信”“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驕騫慢上,陰
賊害物”等言。這一現象表明()
A.臺諫制度出現異化B.臺諫勢力迅速膨脹
C.權力制衡局面形成D.監察制度趨于完善
2.(2024春?五華縣期末)下面是張相承同學做的學習筆記,依據筆記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目的:防止武將專橫跋扈
內容:①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②注重發展文教事業
影響:①扭轉了尚武輕文的風氣②有利于政權的穩定
A.諸侯爭霸B.尊崇儒術C.藩鎮割據D.重文輕武
3.(2023秋?西城區期末)“書中自有黃金屋”“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等俗語都出自北宋。這主要是
由于北宋()
A.經濟重心南移完成B.實現了國家大一統
C.實行重文輕武政策D.對外文化交流頻繁
4.(2024?城中區模擬)宋代應舉人參加考試時,均由監門按姓名引入考場,按座位就坐,不準點燃蠟燭
夜試,不準扶書、傳義、代筆。試卷經封彌、錄之后,才由考試官評定等第。這突出了宋代科舉考試注
重()
A.思想教化B.公開平等C.擇優錄取D.格式規范
5.(2024春?太和縣期中)北宋初期,由于土地買賣兼并已久,地籍紊亂,富者田產日增而田賦并未隨之
增加,貧者田產日少而田賦并不隨之減少。據《宋史》載,當時納稅者才十之三,甚而有私田百畝者,
只納四畝的稅。針對這一問題,王安石采取的應對舉措是()
A.方田均稅法B.保甲法
C.農田水利法D.募役法
6.(2024春?涼州區期中)趙匡胤解除禁軍將領石守信等人的兵權,提拔一些資歷淺的年輕人,并由文宜
主持的樞密院掌管軍隊等軍政,他還將一半的禁軍部署在京城附近。這從根本上反映出()
A.禁軍將領試圖謀權篡位
B.趙匡胤重視武將作用
C.京城缺乏安全需要禁軍
D.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
7.(2024春?太和縣期中)太宗一朝,文臣成為政事堂和樞密長官的主要人選,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
部為文官……兩宋共有樞密使、副樞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約占百分之九十一。這反映了宋朝
()
A.文臣才能略高于武將B.社會階層的流動加強
C.輕視軍隊建設和武備D.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
8.(2024春?南寧期末)“嘗考五代之際,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日腹心之患,即禁兵;日肢體之患,即藩鎮。”
為解決“腹心之患”,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創設三省六部制度B.解除禁軍將領兵權
C.取消節度使收稅權D.設錦衣衛監視百官
9.(2024春?競秀區期中)杰出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下列歷史人物與其事跡及作用搭配不
正確的是()
A.隋煬帝一一開通大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B.唐太宗一一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開創了“貞觀之治”
C.玄奘一一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
D.趙匡胤一一統一全國,杯酒釋兵權
10.(2024?湖南一模)宋朝文化空前繁榮,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層出不窮,音樂、舞蹈、繪畫各個領
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科技堪稱世界一流,后人贊譽“宋朝是文人的樂園”。這與宋朝()
A.開創科舉取土制度有關
B.實行文化專制政策有關
C.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有關
D.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有關
11.(2024?綠園區模擬)北宋王安石變法涉及經濟、軍事、教育領域,下列措施屬于經濟方面的是()
①方田均稅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農田水利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2024春?江漢區期中)如表為王安石變法中的部分措施。由此可知,王安石變法()
措施內容
募役法征收役錢,雇人到官府服役,對原先不服役的官僚征收役錢
方田均稅法核實土地,要求官僚、大地主也要均按土地的多少、好壞征稅
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興修水利,擴大生產
A.重在增加政府收入B.全力縮減了朝廷開支
C.改變重文輕武政策D.限制了官僚機構膨脹
13.(2024?玄武區校級模擬)為使宋王朝能長治久安,而不致成為繼五代之后的第六個短命的王朝,宋代
皇帝做出“與士大夫治天下”的決策。宋太祖一再強調“宰相須用讀書人”“不以武人為大帥,專制一
道。必以文臣為經略,以總制之”。材料反映了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
A.原因B.經過C.影響D.內容
14.(2024?大同模擬)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甚至使用文臣統兵。當時的文官地位與待遇高于
武將,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宋代實行這種政策主要是為了()
A.穩定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
B.防止武將專橫跋扈弊端重現
C.促進全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
D.加強全國各地軍隊戰斗能力
15.(2024?東營三模)趙普給宋太祖的治國建議是“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為了“制其錢谷”,
宋太祖()
A.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
B.知州三年一換
C.設置通判
D.設置轉運使
16.(2024?高密市模擬)皇帝的詔書,在唐代歸宰相中書省擬定,皇帝親覽后經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
對于某事提出幾項意見,由皇帝決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見正式擬旨。這反映了唐至宋()
A.中央權力機構的發生改變
B.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C.宰相的意見愈發受到重視
D.中央決策實現了民主
17.(2024春?三元區期中)“陳橋兵變成君主,黃袍加身顯威風”反映的是宋太祖()
A.杯酒釋兵權B.加強中央集權
C.建立北宋D.結束分裂割據局面
18.(2024春?三元區期中)王安石變法措施之一的方田均稅法內容為:“核實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壞
平均征稅。”這項措施觸犯了()
A.農民的利益B.官僚地主的利益
C.國家的利益D.手工業者的利益
19.(2024?涼州區二模)《募役法》規定:征收役錢,用來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也要交
錢服役。《方田均稅法》規定:核實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壞平均征稅。這說明王安石變法的主要目
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B.增強軍事力量
C.抑制土地兼并D.減輕農民負擔
20.(2024?永昌縣三模)獎勵各地開墾荒田,興修水利,修筑堤防玨岸,由受益人戶按戶等高下出資興修,
形成“四方爭言農田水利”的熱潮。王安石變法的這一措施()
A.限制了官僚等的特權
B.解決了土地兼并現象
C.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實力
D.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北宋
的政治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題號1234567891011
答案ADCBADDBDcc
題號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ABDBCBAD
—.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5?璧山區校級一模)《宋會要?職官》記載:“天子耳目,寄與臺諫。”王安石變法期間,時任御史
中丞的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疏中不乏“大奸似忠,大詐似信”“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驕騫慢上,陰
賊害物”等言。這一現象表明()
A.臺諫制度出現異化B.臺諫勢力迅速膨脹
C.權力制衡局面形成D.監察制度趨于完善
【分析】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臺諫本應是作為“天子耳目”,起到監督和進諫的作用,以維護朝廷的正常運轉和政治清明。
但在王安石變法期間,御史中丞呂誨彈劾王安石時使用了諸如“大奸似忠,大詐似信”“外示樸野,中
藏巧詐,驕騫慢上,陰賊害物”等帶有強烈主觀色彩和攻擊性的言語,這說明臺諫官員可能并非是基于
客觀事實和正常的監察職責來進行彈劾,而是可能出于個人或集團的利益等其他因素,將臺諫制度作為
打擊政敵的工具,體現了臺諫制度出現了異化。故A符合題意;題干中只是提到了呂誨對王安石的一
次彈劾,沒有體現出臺諫勢力迅速膨脹,排除B;題干中僅體現了臺諫官員對王安石的彈劾,沒有顯示
出其他權力機構與臺諫之間、臺諫與王安石所代表的權力之間有相互制衡的關系,排除C;從呂誨的彈
劾內容來看,不能體現出監察制度在各個方面都趨于完善,反而顯示出可能存在的問題,排除D。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現象表明臺諫制度出現
異化。
2.(2024春?五華縣期末)下面是張相承同學做的學習筆記,依據筆記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目的:防止武將專橫跋扈
內容:①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②注重發展文教事業
影響:①扭轉了尚武輕文的風氣②有利于政權的穩定
A.諸侯爭霸B.尊崇儒術C.藩鎮割據D.重文輕武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重文輕武政策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圖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A.諸侯爭霸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材料反應的是宋朝重文輕武政策。排除A項。
B.漢武帝時為加強思想控制采取了“罷黜百家,尊崇儒術”,使儒學成為正統思想。材料沒有體現尊崇
儒術。排除B。
C.宋朝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情況
發生。避免了唐末藩鎮割據的出現。排除C項。
D.宋太祖推行重文輕武政策,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
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土名額,提高進土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
遷迅速。北宋的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
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據題干圖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相承同學學習的內容是重文
輕武,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重文輕武政
策的相關史實。
3.(2023秋?西城區期末)“書中自有黃金屋”“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等俗語都出自北宋。這主要是
由于北宋()
A.經濟重心南移完成B.實現了國家大一統
C.實行重文輕武政策D.對外文化交流頻繁
【分析】本題側重于考查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解題關鍵信息是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好男不當兵,
好鐵不打釘”。
【解答】根據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分析可知,材料觀念與宋代重文輕武
的政策相關,C正確;
ABD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選:Co
【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4.(2024?城中區模擬)宋代應舉人參加考試時,均由監門按姓名引入考場,按座位就坐,不準點燃蠟燭
夜試,不準扶書、傳義、代筆。試卷經封彌、錄之后,才由考試官評定等第。這突出了宋代科舉考試注
重()
A.思想教化B.公開平等C.擇優錄取D.格式規范
【分析】本題考查科舉制,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據題干信息“均由監門按姓名引入考場,按座位就坐,不準點燃蠟燭夜試,不準扶書、傳義、
代筆。試卷經封彌、錄之后,才由考試官評定等第”可知,宋朝時期科舉制進一步發展,更重視公開平
等,B項正確;科舉制反映的是選官制度,與思想教化無關,排除A項;題干主旨是強調科舉制注重
公開平等,與擇優錄取和格式規范不符,排除C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以科舉制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5.(2024春?太和縣期中)北宋初期,由于土地買賣兼并已久,地籍紊亂,富者田產日增而田賦并未隨之
增加,貧者田產日少而田賦并不隨之減少。據《宋史》載,當時納稅者才十之三,甚而有私田百畝者,
只納四畝的稅。針對這一問題,王安石采取的應對舉措是()
A.方田均稅法B.保甲法
C.農田水利法D.募役法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王安石變法。掌握基礎知識。
【解答】結合所學可知,王安石變法針對“當時納稅者才十之三,甚而有擁有私由百畝的人,只納四畝
的稅。”的問題,王安石采取的應對舉措實施方田均稅法,即對全國的土地進行清丈,核定各戶占有土
地的數量,井按照田地的地勢、肥瘠,把田地劃分等級,制定地籍,分別規定各等級的稅額,A項符合
題意;保甲法是把農村人戶編制起來,有兩個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戶,出一人為保丁;保丁平時種田,農
閑練兵,排除B項;農田水利法是北宋鼓勵農民興修水利、耕種土地的措施,排除C項;募役法征收
役錢,用來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繳納役錢,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6.(2024春?涼州區期中)趙匡胤解除禁軍將領石守信等人的兵權,提拔一些資歷淺的年輕人,并由文宜
主持的樞密院掌管軍隊等軍政,他還將一半的禁軍部署在京城附近。這從根本上反映出()
A.禁軍將領試圖謀權篡位
B.趙匡胤重視武將作用
C.京城缺乏安全需要禁軍
D.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趙匡胤解除禁軍將領兵權,提拔資歷淺的年輕人,用文官掌管樞密院軍事等,這些措施都是為
了削弱武將權力,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威脅中央統治。將一半禁軍部署在京城附近,也便于控制軍隊,
加強對全國軍事力量的掌控。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北宋王朝的統治,D項正確;
禁軍將領試圖謀權篡位,與題干反映的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不符,排除A項;趙匡胤重視武將作用,
說法錯誤,宋太祖是為了削弱武將的權力,排除B項;京城缺乏安全需要禁軍說法錯誤,使禁軍將領
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側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
7.(2024春?太和縣期中)太宗一朝,文臣成為政事堂和樞密長官的主要人選,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
部為文官……兩宋共有樞密使、副樞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約占百分之九十一。這反映了宋朝
()
A.文臣才能略高于武將B.社會階層的流動加強
C.輕視軍隊建設和武備D.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宋朝重文輕武政策,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材料沒有體現文官與武官素質的對比,不能看出文臣才能略高于武將,排除A項;
材料沒有體現科舉制的選拔,沒有反映階層的流動,排除B項;
宋朝時期任用文臣統兵,但沒有輕視武備,排除C項;
從材料中“文臣成為政事堂和樞密長官的主要人選”“兩宋共有樞密使、副樞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
人”可知,文官在這兩個中央核心部門長期處于主導地位,反映了北宋的重文輕武政策,D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宋朝重文輕武政策。
8.(2024春?南寧期末)“嘗考五代之際,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日腹心之患,即禁兵;日肢體之患,即藩鎮。”
為解決“腹心之患”,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創設三省六部制度B.解除禁軍將領兵權
C.取消節度使收稅權D.設錦衣衛監視百官
【分析】本題考查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據材料“日腹心之患,即禁兵”并結合所學知,為解決“腹心之患”,宋太祖解除禁軍將領兵
權,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禁軍將領石守信等人的兵權。AD兩項與北宋無關,
C項是為了解決“肢體之患”。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9.(2024春?競秀區期中)杰出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下列歷史人物與其事跡及作用搭配不
正確的是()
A.隋煬帝一一開通大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B.唐太宗一一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開創了“貞觀之治”
C.玄奘一一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
D.趙匡胤一一統一全國,杯酒釋兵權
【分析】本題考查趙匡胤,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解答即可。
【解答】本題是逆向選擇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趙匡胤并未統一全國,只是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
的局面,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隋煬帝統治時期,開通大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
化交流,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唐太宗統治時期,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開創了“貞觀之治”,
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玄奘西行天竺,10多年后,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
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
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C項不符合題意,
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以趙匡胤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10.(2024?湖南一模)宋朝文化空前繁榮,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層出不窮,音樂、舞蹈、繪畫各個領
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科技堪稱世界一流,后人贊譽“宋朝是文人的樂園”。這與宋朝()
A.開創科舉取土制度有關
B.實行文化專制政策有關
C.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有關
D.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有關
【分析】本題考查宋代重文輕武政策,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為防止唐末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注重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
科舉制。故C正確;隋煬帝時開創科舉取土制度,排除A;明代八股取土,清代文字獄,實行文化專
制政策,排除B;唐代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排除D。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宋代重文輕武政策,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現象出現的原
因是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
11.(2024?綠園區模擬)北宋王安石變法涉及經濟、軍事、教育領域,下列措施屬于經濟方面的是()
①方田均稅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農田水利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的相關知識,關鍵信息是“經濟方面”。
【解答】據所學知,王安石變法經濟方面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等,故①
②④正確。保甲法屬于強兵措施,故③錯誤,故C項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對王安石變法的理財措施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
12.(2024春?江漢區期中)如表為王安石變法中的部分措施。由此可知,王安石變法()
措施內容
募役法征收役錢,雇人到官府服役,對原先不服役的官僚征收役錢
方田均稅法核實土地,要求官僚、大地主也要均按土地的多少、好壞征稅
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興修水利,擴大生產
A.重在增加政府收入B.全力縮減了朝廷開支
C.改變重文輕武政策D.限制了官僚機構膨脹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王安石變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根據所學解讀圖表可知,王安石變法中的募役法規定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納役錢,方田
均稅法在核實土地后可以增加稅收,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和興修水利,有利于農業的發展,進而提高政
府收入,由此可知王安石變法的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A項正確;王安石變法措施體現的是
“開源”,不是“節流”,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重文輕武政策,排除C項;圖表展示的是王安石變法
在經濟方面的措施,與官僚機構無關,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王安石變法,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3.(2024?玄武區校級模擬)為使宋王朝能長治久安,而不致成為繼五代之后的第六個短命的王朝,宋代
皇帝做出“與士大夫治天下”的決策。宋太祖一再強調“宰相須用讀書人”“不以武人為大帥,專制一
道。必以文臣為經略,以總制之”。材料反映了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
A.原因B.經過C.影響D.內容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朝重文輕武政策,解題的關鍵是識讀題干材料。
【解答】根據材料“為使宋王朝能長治久安,而不致成為繼五代之后的第六個短命的王朝”可知,這說
明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原因和目的是鞏固宋朝統治,使宋朝能夠長治久安,A項正確;宋朝實行重
文輕武政策的經過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
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等,材料未涉及,排除B項;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
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
定,材料未涉及影響,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重文輕武政策的具體內容,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宋朝重文輕武政策,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4.(2024?大同模擬)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甚至使用文臣統兵。當時的文官地位與待遇高于
武將,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宋代實行這種政策主要是為了()
A.穩定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
B.防止武將專橫跋扈弊端重現
C.促進全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
D.加強全國各地軍隊戰斗能力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以及影響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結合所學可知,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
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當時的文官擔任
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將。武將受到多方面的牽制,帶兵打仗要按照朝
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這嚴重束縛了統軍的指揮權。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
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故B符
合題意;穩定宋文教昌盛的文治局面屬于重文輕武政策的影響,不是目的,排除A;促進全社會文化素
養的提高是影響不是目的,排除C;重文輕武政策導致軍隊的戰斗力減弱,排除D。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以及影
響等知識。
15.(2024?東營三模)趙普給宋太祖的治國建議是“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為了“制其錢谷”,
宋太祖()
A.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
B.知州三年一換
C.設置通判
D.設置轉運使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政治,掌握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具體措施。
【解答】據題干“制其錢谷”結合所學可知,宋代陸續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消除
地方割據的經濟基礎,D項正確;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是軍事措施,排除A項;知州三年一換、
設置通判,對應“稍奪其權”,是為了集中地方行政權,排除BC項。
故選:D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北宋政治,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16.(2024?高密市模擬)皇帝的詔書,在唐代歸宰相中書省擬定,皇帝親覽后經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
對于某事提出幾項意見,由皇帝決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見正式擬旨。這反映了唐至宋()
A.中央權力機構的發生改變
B.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C.宰相的意見愈發受到重視
D.中央決策實現了民主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根據題干“皇帝的詔書,在唐代歸宰相中書省擬定,皇帝親覽后經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對
于某事提出幾項意見,由皇帝決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見正式擬旨。”可知,唐時詔書主要由丞相草
擬,皇帝最后批準通過,丞相有較大的提議參政權,而宋代雖然丞相草擬,但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見正
式擬旨,說明要完全按皇帝的要求才能發詔,體現皇帝在發詔中的決定權提高,這制約了宰相權力,君
主專制不斷強化,B項正確;材料主要闡釋的是皇帝詔書在唐宋時期不同的草擬與頒行,體現的是皇權
和相權之間的關系,未涉及到中央權力機構的是否發生改變的問題,排除A項;材料的主旨是皇權的
加強,而非相權加強,排除C項;材料主要闡釋的是皇帝詔書在唐宋時期不同的草擬與頒行,并不是
中央決策實現了民主,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的相
關史實。
17.(2024春?三元區期中)“陳橋兵變成君主,黃袍加身顯威風”反映的是宋太祖(
A.杯酒釋兵權B.加強中央集權
C.建立北宋D.結束分裂割據局面
【分析】本題考查北宋的建立,識記北宋的建立相關知識。
【解答】A.杯酒釋兵權是指宋初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酒宴威逼利誘高階軍官交出兵權的一次政治事件,材
料中沒有涉及,排除A項。
B.材料反映的是北宋建立,沒有體現加強中央集權的情況,排除B項。
C.結合所學可知,公元960年,趙匡義(趙匡胤之弟)和趙普等在陳橋驛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
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史稱“陳橋兵變”,北宋建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C項正確。
D.北宋只是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記北宋的建立相關知識。
18.(2024春?三元區期中)王安石變法措施之一的方田均稅法內容為:“核實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壞
平均征稅。”這項措施觸犯了()
A.農民的利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植物脂肪替代品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桌面秤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機械油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和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木工圓鋸片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有度數的墨鏡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智能電動窗簾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智慧出行行業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藥師備考綜合分析
- 2025-2030年中國無創血壓監護儀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機車檢修管理
- 輸煤棧橋安全施工方案
- 閘門維修施工方案
- 2024燃氣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與維護服務合同3篇
- 衛生院三基三嚴培訓計劃
- (工作總結)業擴報裝技術工作總結范文
- 2024-2030年中國對苯二甲酸工業市場發展前景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 《護理心理學》試題及參考答案(四)
- 中建全套雨季施工方案
- 三位數加減三位數豎式計算題100道及答案
- 北京工業大學《計量經濟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