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2024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4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通市2024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從人類進入工業文明起,大自然就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向人類發出種種警示。近年來,極端天氣頻起、物種多樣性喪失加劇、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暴發,直接促使我們思考并回到那個古老而常新的問題境遇之中:人與自然究竟是何種關系?人與自然究竟該如何相處?“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價值遵循與實踐方案。自然孕育了人類,人類是自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自然。同時,人類的實踐活動也給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從而使得自然成為人化的自然。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這一理念科學、系統地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共生、共存、共榮的關系。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人類的生存發展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須轉變傳統發展方式,樹立新發展理念,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穩固支撐。“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人類的發展要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在此基礎上充分滿足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轉變以往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模式,堅持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們才能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加各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團結協作,堅持公平正義、共同但有區別、多邊主義的原則,言而有信。特別是在疫情肆虐的時代,更要科學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凝心聚力共謀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在全球環境治理的課題中,中國從未缺席。比如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達峰主要表現為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峰值后不再增長,開始逐步下降。碳中和則需要在特定時期內實現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去除量達到平衡。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過渡期少則45年,長則70年。而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的發展中國家,則要力爭用3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這無疑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同時也向世界釋放出中國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積極信號。以上基于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提出的價值遵循與實踐方案,不僅是中國未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而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為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摘編自趙建軍趙若璽《建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價值觀》)材料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能夠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看到,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生態環境質量尚未根本好轉,部分地區和領域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嚴重,生態環境新增壓力仍然很大。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尚須進一步捋順和完善,治理能力亟須全面加強。同時,發展環境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給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合作帶來更多挑戰。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要堅定不移地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制度建設是迎接挑戰的保障。要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強化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全面實現部門間充分配合協作,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合力。加強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新技術手段運用,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要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重要抓手,深入推進結構調整,培育綠色新動能,全面推動綠色生產生活與綠色消費方式形成。繼續抓好PM2.5和O?協同控制,解決好突出環境問題。統籌考慮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把握好推進節奏和力度,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積極參與和引領應對氣候變化等生態環保國際合作,深化“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多邊合作,完善全球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就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久久為功,持續打好藍天、綠水、凈土保衛戰,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摘編自董戰峰《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與自然究竟是何種關系,這個問題雖古老卻常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就直接促使人們重新審視這個問題的答案。B.自然孕育了人類,人類的實踐活動也給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C.建設良好生態環境既要團結協作,又要無條件地平均分擔責任,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在國際上作出的承諾要言而有信。D.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諸多問題,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相沖突,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其加以解決。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作用,有力論證了樹立新發展理念的必要性。B.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久久為功。C.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要審時度勢,把握好推進節奏和力度,不可人為割裂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D.要達成“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的偉大目標,就要通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3.材料一中說“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下列各項中,最能表現其含意的一項是(3分)A.根據岷江洪澇規律和地形水勢特點修建都江堰,既造福當時又澤被后世。B.在荒漠地區開挖人工湖,引入黃河水,可以增加旅游資源,吸引游客。C.在山區砍伐叢林,種植經濟作物,可以幫助當地居民脫貧致富。D.在草原開墾農田,可以增加糧食產量,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4.如何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4分)5.有人說,材料一中基于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而提出的“中國方案”沒有普適性。你是否同意?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采蒲臺孫犁越過平原,越過一條大堤,就是白洋淀水鄉了。這里地勢低下,云霧很低,風聲很急。淀水清澈,蘆葦萬頃,俯仰吐穗。自從敵人在白洋淀修起炮樓,安上據點,搶光人民賴以活命的糧食,魚米之鄉就變成了餓殍世界。正二月間,正是環境殘酷的時候,縣里派我到這一帶組織漁民斗爭,我就住在采蒲臺。采蒲臺是水淀中央的一個小村莊,一家家的小院落,飄著各色各樣的破布門簾,院里門前,留下一塊地方,碾葦和編席。支部書記把我領到曹連英家住下。每天天不明,這一家人就全起來了。曹連英背上回子,沿著冰上的小路,到砸好的冰窟窿那里去掏魚。小紅穿一件破花布棉襖,把葦放在院里,推動大石磙子來回碾軋。她娘把軋完的葦用鞋尖破開。之后,小紅提上籃子去挖地梨,直等到天晚了才同一群孩子沿著冰回來,嘴唇連餓帶凍,發青發白,手指頭叫冰凌扎得滴著血。娘抬頭看見,眼里含著淚說:“孩子餓了,先吃塊糠餅子吧!開了凌,我們拿上席到端村去賣,換些糧食。”小姑娘嚼著冰硬的餅子說:“糧食,糧食,什么時候我們才有糧食吃呀!”說完,她望著我。娘笑著說:“對,他是咱們的一個指望,他來了,我們就又快過好日子了!”我看在眼里,也酸酸地難過,就說:“開了凌,我們去弄些吃喝來!”曹連英說:“淀里起風了,凌就要開!”這一晚上,我聽見小紅在外間屋地上一邊編席,一邊編著歌兒唱:眉子細,席子白,八路同志走了你還要來。你們遠出在外,敵人,就上咱的臺階!你快快打回來,你快快打回來!風整整刮了一夜。第二天,淀里的凌一絲也不見,全蕩開了,一片汪洋大水,打得岸邊劈劈啪啪地響。這天正是端村大集。小紅和她母親,帶著編好的席、織好的網,到集上去換糧食,我也跟著到集上看看。趕集的人很多,那些老鄉們都是驚驚惶惶的,鬼子漢奸在街上橫行亂撞。過了木橋,便是網市。小紅坐在里面。一個青年漁夫翻翻看看,就又放下了,苦笑著說:“網是好網,也能撈大魚。可是有什么用啊,糧食比金子還難,白費那個力氣去干什么!想些別的辦法活命吧!”隨后過來兩個老年漁夫,一個老人看了看說:“喂!真是一副好網。”另一個老人說:“天好,現在也不買那個。能安安生生打魚嗎?”“你以為他們要在這里呆一輩子嗎,這里是我們的家,不是他們的家。這里是,這里是——”小紅低聲說,“是他們的墳塋地!不出今年!我看你還是買了這副網吧,好日子總歸不遠!”兩個老人笑一笑,說:“好,聽你的,孩子。現在糧食困難,我給你量半斗米的票!”我看著小紅賣了網,就到席市去。席一捆一捆地并排放著,賣席的婦女們眼巴巴望著南邊大梢門那里,很久不見有人出來。人們等得極不耐煩了,那個收席的大官員,本街有名的地主豪紳馮殿甲家的大少,外號“大吉甲”,才前呼后擁地出來。梢門口邊頭一份席,那是小紅的娘的。她彎著腰一張一張掀開席,叫收席的人過眼看成色、量尺丈。收席的像員大將,站在席邊,把尺丈一拋,抓起印板就說:“五百!”小紅的娘吃了一驚,嘆口氣說:“先生,你說小米子多少錢一斗啊?”“我買的是你的席,我管你小米子多少錢一斗?”收席的楞著眼說,“不賣?好,看第二份!”他從她的席上踏過,就來看第二家的席。小紅的娘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席上。那些圍上來探聽的人們,都垂頭喪氣地回到自己席子那里去了,一路唉聲嘆氣。背席進去的人,手里捏著一沓票出來換葦或是換米去了。小紅的娘許是想起家里等著她弄糧食回去,就用力站起來,一步一步挪到收席的那里說:“你收了我那一份席吧!”收席的白著眼說:“你剛才不是不賣嗎?怎么樣,肚子里說話了吧,生成的賤骨頭!”小紅的娘賣了席,背進去換了一沓票出來。我到梢門口那里一望,看見院里和河碼頭上,敵人收的葦席,垛得像一座座的山。我無比憤怒:這一捆捆的、一張張的席都是這一帶的男女老幼,不分晝夜,忍饑挨凍,一尺一寸織成了的。敵人收買席子的辦法是多么霸道,這還不如明搶明奪!晚上,我就召集人們開會。支部書記說:“我們這里村子不大,卻是個出魚米的富庶地方。自從敵人在我們這兒安上據點炮樓,扒大堤破壞了稻田,人們就沒有糧食吃。端村大街,過去是多么繁華熱鬧?現在一天要餓死幾口人!”我說:“我們要組織一個水上游擊隊,先弄敵人的糧食,有了糧食,什么也就好辦了。”游擊小隊組織起來后,我們就在去年沒有收割的大葦塘里駐扎,每天拂曉和黃昏演習。有一天,小紅在淀里收魚簍,看見敵人的大船過來,她繞著彎飛快地來告訴我們。我們在大葦塘附近,襲擊了敵人,奪回一大船糧食,分給采蒲臺的人們吃。直到現在,白洋淀還流行著這首描寫了真實戰斗情況的歌:隊長下命令,弟兄往前沖,不怕流血,不怕犧牲。打得他們見了閻王,盒子大槍斂了一大艙,嘿!一大船糧食送進大葦塘!(有刪改)6.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敘述曹連英一家三口每天繁重的勞動,不僅表現出白洋淀百姓的勤勞能干,還突出了在日寇入侵后民眾生活的艱難。B.小說通過描寫端村集市中百姓驚惶和敵人囂張的場景,反映了市場秩序因日偽政府壟斷控制而遭到嚴重破壞的社會現狀。C.小說中“我”對日偽欺壓百姓的行為感到憤怒,對受苦受難百姓充滿同情,因而認識到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取得抗戰勝利。D.小說敘寫白洋淀百姓從忍受生活困苦到積極投入斗爭的過程,表現了在黨的領導下普通民眾的成長和抗日力量的壯大。7.下列對這篇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中“我”是線索人物,通過“我”的視角展現出的白洋淀的生存環境和人物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方色彩。B.小說從肖像、語言、動作等方面重點描寫了“小紅”這個人物,塑造了一位能吃苦、有覺悟、機智勇敢的優秀女性形象。C.小說將“收席大少”的丑惡嘴臉與賣席百姓的無奈痛苦對比,突出日偽的趾高氣昂和貪婪兇殘,為下文寫群眾的斗爭做鋪墊。D.小說中兩處充滿詩情畫意的歌謠,分別表達了民眾對八路軍到來的期盼和對伏擊戰取得勝利的贊美之情,情感真摯質樸。8.文中兩處畫線句子分別表現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9.作家孫犁曾說:“在現實主義的作品里,作家的豐盛的情感含蘊在描寫中。”請結合本文的環境描寫,試舉兩例談談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向子諲,字伯恭,臨江人,欽圣憲肅皇后再從侄也。元符三年,以后復辟恩,補假承奉郎。豪民席勢犯法,獄具上,尹盛章方以獄空覬賞,卻不受。子諲以聞,詔許自論決,章大怒,劾以他事勒停。宣和初,復官。淮南仍歲旱,漕不通,有欲浚河與江、淮平者,內侍主其議,無敢可否,發運司檄子諲行。子諲言:“曩有司三日一啟閘,復作澳儲水,故水不乏。今復故制,嚴禁約,則無患。”使者用其言,漕復通,進秩一等。建炎元年,金人犯亳州,子諲自勤王所以書遺金人,言兵勢逆順,令退保河外。張邦昌僭位,使其甥劉達貴手書來,子諲不啟封焚之,械系達于獄。時康王次濟州遣子澹請康王率諸將渡河出其不意以救二帝遣將王儀統勤王兵至城下。金人破江西,移兵湖南,子諲聞警報,率軍民以死守。金人圍八日,登城縱火,子諲率官吏奪南楚門遁,城陷。坐敵至失守落職罷。初,邦昌為平章軍國事,子諲乞致仕。紹興元年,移鄂州,主管荊湖東路安撫司。劇盜曹成據攸縣,子諲軍于安仁,遣使招之,成聽命。子諲又遣將西扼衡陽,南守宜章,成逡巡不敢南向者百余日,諸郡遂得割獲。成忿子諲扼己,擁眾而南,子諲率親兵拒之。會官軍潰,度不可遏,單騎入賊中,諭以國家威靈。成不服,執子諲歸。會宣撫司都統制馬擴遣人持吳敏檄諭成,成許受招,始釋子諲。詔提舉江州太平觀。胡安國方避地湖南,以書抵秦檜,言:“子諲忠節,可以扶持三綱,愿憐其無救而陷于賊,復加收用。”起知廣州。時恐賊度嶺,故就用子諲守之。又以言者罷,遂致仕。尋起知江州,進徽猷閣待制。金使議和將入境,子諲不肯拜金詔,乃上章言:“自古人主屈己和戎,未聞甚于此時,宜卻勿受。”忤秦檜意,乃致仕。子諲相家子,能修飭自見于時。友愛諸弟,置義莊,贍宗族貧者。退閑十五年,號所居曰“薌林”。卒,年六十八。(選自《宋史·向子諲》,有刪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時康王次濟州/遣子澹請康王率諸將/渡河出其不意以救/二帝遣將王儀統勤王兵至城下B.時康王次濟州/遣子澹請康王率諸將渡河/出其不意以救二帝/遣將王儀統勤王兵至城下C.時康王次濟州/遣子澹請康王率諸將/渡河出其不意以救二帝/遣將王儀統勤王兵至城下D.時康王次濟州/遣子澹請康王率諸將渡河/出其不意以救/二帝遣將王儀統勤王兵至城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侄,文中指向子諲是欽圣憲肅皇后的堂兄弟的兒子;按輩分,向子諲應稱皇后為姑媽。B.漕,從水從曹聲,“水”指“水運”,“曹”意為“糧草”,合起來表示通過水道轉運糧草。C.勤王,盡力于王事的意思。文中是指宋代徽欽二帝被金人俘虜,向子諲起兵希望救援皇帝。D.戎,即北戎,與南蠻、東夷、西狄同為我國古代對華夏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的稱呼。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向子諲通曉水利治理。淮南大旱時,他反對疏通黃河與江、淮的治水建議,提出恢復舊制的主張,使淮河漕運暢通。B.向子諲堅決主張抗金。面對金人的入侵,他不僅寫信勸金人退兵,遣將勤王,而且親自參加作戰,有力抗擊了金兵。C.向子諲為國奮不顧身。面對強盜曹成招安后再次叛亂,他抗擊失敗后,不顧個人安危,單騎入賊營對其曉知國家大義。D.向子諲注重修身自守。他不愿與奸臣張邦昌、秦檜為伍,對兄弟友愛,并置辦田莊贍養救助家族中貧窮困苦的人家。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豪民席勢犯法,獄具上,尹盛章方以獄空覬賞,卻不受。(4分)(2)子諲忠節,可以扶持三綱,愿憐其無救而陷于賊,復加收用。(4分)14.向子諲反對“金使議和”的理由是什么?結果如何?(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赴職西川過便橋書懷寄同年吳融①平門橋下水東馳,萬里從軍一望時。鄉思旋生芳草見,客愁何限夕陽知。秦陵無樹煙猶鎖,漢苑空墻浪欲吹。不是傷春愛回首,杏壇恩重馬遲遲。【注】①吳融(850~903):字子華,晚唐詩人。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標題交代了創作的緣由,詩人將要前往西川任職,經過便橋時有感而發,寫詩寄贈友人。B.在平門橋頭,俯看滔滔東流的河水,想到自己將遠赴萬里從軍,詩人內心充滿無限感慨。C.詩人運用擬人手法抒發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思鄉之情,以及想到未來客居他鄉的無盡的愁苦。D.尾聯不僅表達對春光流逝的傷感,還通過緩馬前行的動作,流露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16.頸聯如何借“秦陵”“漢苑”表達深沉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僧人志南《絕句》中“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江南是一種時光無法磨滅的詩意;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_▲_,_▲_”的江南則又是一種藏在心靈角落深處的惆悵。(2)《師說》通過“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比,贊揚了前者“_▲_,_▲_”的正確學習態度。(3)歷史是一面鏡子,鑒古可以知今,學史可以明智。蘇洵在《六國論》中用“_▲_”一句告誡統治者不要被強敵的積威脅迫;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則用“_▲_”的反問指出興亡成敗本乎人事。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黃河,奔騰不息,長驅萬里。自河口鎮急轉南下至禹門口,黃河將黃土高原分割為兩半,構成大峽谷,河床垂直而下,潺潺的水流不斷匯聚,到此狂瀾猛落,遠聞似雷聲震耳轟鳴,臨岸即見濤飛霧布,映成天宇中的七色彩虹,幻化成人間的霓裳羽衣。黃河,歷經五千多公里的曲折行程,(▲),更有當今民族復興朝暉日上的御風而行。畫作《黃河朝暉》,寫實與寫意相諧,抽象與具象共融,近觀有滔天激浪的質感之美,遠看有震撼心靈的磅礴之勢;通過畫作展示黃河不僅發現了我們民族屹立不倒的歷史,而且顯現了中華民族復興不可阻擋的力量。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如同我們民族五千年發展歷程,有過平和的流淌,有過奔騰的咆哮B.如同我們民族五千年發展歷程,有過奔騰的咆哮,有過平和的流淌C.有過平和的流淌,有過奔騰的咆哮,如同我們民族五千年發展歷程D.有過奔騰的咆哮,如同我們民族五千年發展歷程,有過平和的流淌19.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相同修辭手法的一項是(3分)A.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B.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C.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D.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20.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三處語病,請修改。(3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我是祝融,預計明天開始進入火星大氣,擇機降落。這一刻終于來了,我現在是大考前的心情,_(1)_!登陸火星最大的難點在于全自動軟著陸,著陸過程中沒有地面信號,跟地球完全“失聯”,要依靠我自己完成。整個過程,我必須冷靜專注,隨機應變!_(2)_,迎接我的將是火星最大的平原——烏托邦平原。師父們為什么讓我去這里呢?一是因為工程風險低。火星南部為古老高地,坑多,60%的面積遍布隕石坑;而烏托邦平原所在的火星北部,是被火星熔巖填平的低矮平原,地形平緩,隕石坑較少。二是因為_(3)_。師父們分析,烏托邦平原很可能是遠古火星海洋的所在地,我著陸的地點在古海洋和古陸地的交界處。最新的科學探測發現,在火星烏托邦平原距離地面1~10米的淺表底層下方,存在大量地下水冰。想知道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烏托邦平原是一個絕佳的探測點。好了,這幾天我要全神貫注執行任務。祝我順利!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22.請根據上述文字寫一段新聞報道。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5分)四、作文(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有一種回味叫“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令人見識到中國美食特有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使觀眾了解到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有一種意蘊叫“詩詞大會”,參賽選手聲情并茂的吟誦固然讓人動容,而他們身上所體現的詩書氣質和文化內涵更令人敬佩。有一種浪漫叫“給航天器取名”,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統叫“北斗”、載人空間站叫“天宮”……每一個響亮的名字都是一張閃亮的中華文化名片。……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請綜合以上材料,以“文化自信”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3分)C2.(3分)D3.(3分)A4.(4分)①秉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②加強制度建設,解決好突出環境問題;③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評分建議:一點1分,答到三點給4分;意思對即可。5.(6分)示例一:同意。①國家的經濟實力、發展水平以及產業結構不同,各國要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治理環境的方案;②國家制度不同,不少國家缺乏中國的制度優勢,未必有實施“中國方案”的執政能力。③有些發達國家治理環境的經驗已非常成熟,無需借鑒“中國方案”。示例二:不同意。①環境生態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在治理環境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他國家可以借鑒“中國方案”;②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揭示了人與自然的本質關系,基于此的“中國方案”具有最普遍的意義;③“中國方案”是治理理念而不只是具體的治理方法,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具有普適性。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6.(3分)C7.(3分)D8.(4分)第一處:表現小紅對“我”能帶給他們糧食的期待,對八路軍充滿信賴。第二處:表現小紅的娘聽聞席子價格低賤后的驚愕,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茫然。評分建議:每處2分,意思對即可。9.(6分)示例一:小說開頭“云低”“風急”的環境描寫,暗示著白洋淀百姓在敵人統治下生活的壓抑、緊張,表達了作者對白洋淀百姓生存狀態的同情和對日偽政府的深切痛恨。示例二:“淀水清澈”“蘆葦俯仰吐穗”,描寫白洋淀獨特的自然美景,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土地的深沉的愛以及保家衛國的抗敵決心。示例三:小說中寫端村大街上驚惶的老鄉們和橫行的鬼子漢奸的這一社會環境,表現當時白洋淀的混亂和動蕩,表達了作者對百姓的同情和對敵人的痛恨。評分建議:每例3分,環境1分,情感2分;意思對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3分)B11.(3分)D12.(3分)B13.(1)(4分)豪民依仗勢力觸犯法律,被定案上報,府尹盛章正因為獄中沒有囚犯覬覦獎賞,拒絕(案件)不接受(犯人)。評分建議:“席”“獄具”“卻”,語句通順,各1分。(2)(4分)向子諲忠誠有節操,可以幫助推行三綱,希望同情他因為沒有救援而使城陷于賊手,重新加以錄用。評分建議:“扶持”“憐”“收用”,語句通順,各1分。14.(3分)理由:金人提出的條件超出自古以來帝王議和的屈辱;結果:違背了秦檜的心意,被逼辭官回家。評分建議:理由,2分;結果,1分。意思對即可。(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3分)D16.(6分)融情于景(2分),通過描寫煙霧籠罩著下孤寂的秦陵和波浪拍打中荒廢的漢苑(2分),抒發對前朝滅亡的悲嘆,寄寓了詩人的滄桑之感和對晚唐社會衰亡的憂慮(2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6分)(1)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2)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3)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18.(3分)A19.(3分)C20.(3分)(1)“寫實”與“寫意”對調(或“具象”與“抽象”對調);(2)在“通過”前加“畫家”;(3)將“發現”改為“見證”。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21.(6分)(1)緊張又興奮;(2)著陸成功后;(3)科研價值高。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22.(5分)祝融將采用全自動軟著陸的方式登陸火星(2分),為降低工程風險并探測火星是否存在生命(2分),登陸點選擇在火星北部的烏托邦平原(1分)。四、作文(60分)23.(60分)根據2020年全國卷作文評分細則賦分。高三練習卷語文補充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4分)2.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3.如何理解材料二畫橫線句子的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畫橫線句子: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參考答案】1.①舉例論證,以自然界出現的問題為例,引出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探討;又以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的年限為例,證明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②比喻論證,把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比喻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通俗明白,便于讀者理解。③引用論證,引用(荀子《天論》中的)“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證明人類要遵循自然規律。④對比論證,將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的時間與發達國家對比,突出了中國治理環境的決心。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2.①首先提出問題,引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以及內涵;②接著闡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對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指導價值;③最后表明基于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提出的價值遵循與實踐方案是中國重大的戰略部署。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3.①作者借這句話表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②作者引用這句話是要告誡有關人員要把民生放在心上,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③運用了排比修辭,節奏感強,有氣魄,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1.文中賣席的故事情節有波瀾,這樣寫有什么用意?(4分)2.文中小紅與兩位老人的對話描寫,表現了小紅怎樣的心情?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3.以孫犁為代表的“荷花淀派”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的文學流派之一,其作品一般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請結合本小說談談你的理解。(6分)【參考答案】1.①寫小紅的娘從開始賣席,到得知價格后不愿賣席,最后迫于生計不得不賣席,表現小紅的娘內心掙扎、痛苦,使情節生動曲折;②通過寫同時賣席的其他人,展現更廣泛的生活場景,表現出當時人們生活的苦難;③敵人的壓價、嘲諷等言行,突出敵人的貪婪兇殘,讓后文寫群眾的斗爭順理成章。評分建議: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2.①“這里是我們的家,不是他們的家”表現小紅對家園的熱愛。②“是他們的墳塋地”表現小紅對敵人的憎恨,對敵人必將失敗的希望。③“好日子總歸不遠”表現小紅對美好生活必將到來的堅定信念。評分建議:一點2分,兩點3分,三點4分。意思對即可。3.①小說寫革命風云,卻不轟轟烈烈、慷慨激昂,而是通過獨特的水淀環境來寫戰爭給民眾帶來的影響,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寫游擊隊伏擊戰避開對殘酷戰爭畫面的敘寫,而是重點突出戰果斐然,充滿浪漫主義色彩)②“小紅”與兩位漁夫的對話,對革命勝利充滿了堅定的信念,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評分建議: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文中向子諲三次提出“致仕”?請分別概括其原因。(3分)【參考答案】1.第一次:不愿與奸賊為伍;第二次:沒有受到重用;第三次:反對議和,違背了秦檜的心意。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說說詩歌中包含哪些“客愁”。(6分)2.吳融認為寫詩“取非常語,語非常意,意又盡則為善”。試以頷聯為例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1.萬里從軍之悲,思鄉之苦,秦漢滅亡之哀,國家衰亡之憂,春光流逝之嘆,離別恩師之憾。評分建議:一點1分。2.頷聯運用擬人手法,鄉思只有芳草能見,客愁唯有夕陽可知,寫出了內心愁苦的深重和無人知曉的痛苦;“旋生”寫鄉思之強烈,“何限”寫客愁之深廣。語言別出心裁,將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評分建議:指出“非常語”2分,說出“非常意”2分,說出“善”2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馬遷才華杰出,意志不屈,信念堅定,《報任安書》中“_▲_”一句,表現他為了創作《史記》雖遭受極刑而不惱怒;“_▲_”一句,又表現他創作《史記》的目的是考察歷史興衰的規律。(2)愁是每個人都會體驗到的一種情緒,也是縈繞在詩詞文賦里的重要內容。詞人往往直抒胸臆,表達內心的苦悶之情。如宋詞中的“_▲_”和“_▲_”。(3)在古代文人筆下,“樽”常常與“月”相連,詩人舉“樽”借酒澆愁,對月抒懷。如李白《將進酒》中的“_▲_”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_▲_”,可見二人現實境遇和生命情懷的相似。(4)杜牧筆下曾繁華無比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在辛棄疾《永遇樂》中一變而為“_▲_”的動亂,在姜夔《揚州慢》中變成“_▲_”的荒蕪,可見戰爭之殘酷。(5)秋日西風起,木葉漸凋落。杜甫《登高》中的“_▲_”一句道盡急風摧殘下紛紛墜落的樹葉無所依托的凄涼之景。而黃庭堅《登快閣》中“_▲_”一句卻描寫由于落葉飄零,浩渺的天空顯得更加遼遠闊大的境界。【參考答案】(1)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稽其成敗興壞之理(2)怎一個愁字了得江晚正愁余(酒入愁腸/已是黃昏獨自愁/薄霧濃云愁永晝/試問閑愁都幾許/離愁漸遠漸無窮/憂愁風雨/而今識盡愁滋味……)(3)莫使金樽空對月一樽還酹江月(4)烽火揚州路盡薺麥青青(5)無邊落木蕭蕭下落木千山天遠大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傳》中,面對漁父的勸說,屈原用“_▲_,_▲_”兩句描述日常穿戴衣帽的習慣,表現他不愿以皎潔的身心,蒙受外界的垢污。(2)韓愈《師說》中“_▲_,_▲_”兩句,不僅解釋了老師未必比學生賢能的原因,也闡述了人各有所長的道理。(3)杜甫詩歌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抒發的是國家之恨、民生之艱、人民之痛,如《登岳陽樓》中“_▲_,_▲_”兩句,表現他眼看國家離散而又無可奈何的痛苦之情。(4)李賀的《李憑箜引》以形寫聲,不僅選取令人目不暇接的運動著的物象,而且選用靜物作進一步烘托,如“_▲_,_▲_”。(5)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_▲_,_▲_”兩句描寫了劉裕領軍北伐的氣勢,表達詞人馳騁沙場、報效國家的愿望。【參考答案】(1)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2)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3)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4)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5)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的“_▲_”,指出要向有道德的人學習的從師觀,韓愈的“_▲_”,指出要向多人學習的從師觀。(2)在詩人的世界里,許多植物是表情達意的載體,如周邦彥的“_▲_”寫出荷花亭亭玉立;白居易《琵琶行》里送別的江邊“_▲_”增添了離別的愁情;。(3)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里用比喻手法寫明過去做官出自無心,如今決意棄官歸田的兩句是“_▲_,_▲_”。【參考答案】(1)就有道而正焉圣人無常師(2)一一風荷舉楓葉荻花秋瑟瑟(3)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4.補寫出下列句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