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壯族舊稱僮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少數民族介紹PPT講解人:稻小殼目錄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壯族的名稱及歷史ZHUANGZUDEMINGCHENGJILISHI壯族人口的分布與經濟發展ZHUANGZURENKOUDEFENBUYUJINGJIFAZHAN壯族的文化與科技常識ZHUANGZUDEWENHUAYUKEJICHANGSHI壯族的藝術形式及習俗ZHUANGZUDEMINGCHENGJILISHI壯族的名稱及歷史壯、布壯,原是壯族自稱。在漢文史書中譯寫為“撞”、“徸”等,讀音“壯”,最早見于宋代文獻中。新中國成立后統一寫為“僮”。壯族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壯、布壯,原是壯族自稱在漢文史書中譯寫為“撞”、“徸”等,讀音“壯”,最早見于宋代文獻中。新中國成立后統一寫為“僮”。965年10月12日,把僮族的“僮”改為強壯的“壯”字。“壯”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會誤讀。從此以后,僮族一律改寫為壯族。布壯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儂布央布曼布饒布傣“布”,在壯語中是“人”的意思,以上是.壯族人的自稱壯族壯族的歷史發展壯族源于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派尉屠睢率領50萬大軍,分兵五路,進軍嶺南,在越城嶺一帶曾遇到西甌人的強烈抵抗。到公元前214年,秦國統一了嶺南地區,并在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將該地區正式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據考古資料和史書記載,戰國時期的西甌、駱越人已經使用銅鐵器,開始步入了文明時代。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嶺南地區的土著民族,被稱為“烏滸”、“俚”、“僚”或“俚僚”,他們是西甌、駱越的后裔。東漢末年,中原戰亂,社會動蕩不安,不少大姓豪族為避亂而遷居嶺南,從而促進了嶺南地區封建化的發展。唐五代時期宋代時期元明時期明清時期壯族先民仍被稱為俚、僚、烏滸(烏武)等,但也出現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稱,如“西原蠻”、“黃洞蠻”、“儂洞蠻”或泛稱“洞蠻”、“洞氓”等。宋代以后,壯族族稱又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撞”、“布土”、“土人”等稱謂。元明以后,被侮譯為“獞”,另外還有自稱壯、儂、郎、土、沙等。這些稱謂原來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明、清時期,“壯”的稱呼已廣泛見于整個廣西和廣東西部,成為壯族最普遍的一種族稱。壯族的內外抗爭歷史上,壯族人民為了反抗中央王朝和當地土官、流官的黑暗統治,曾經發動了無數次反封建、反壓迫的起義斗爭。唐代西原州(左江流域)黃乾曜、潘長安、黃少卿領導的起義宋代廣源州首領儂智高領導的“南天國”大起義宋代宜州(宜山、南丹一帶)的土兵起義、撫水州(環江縣等)的農民暴動明代壯族農民韋銀豹領導的古田縣(永福縣地)農民起義,以及府江起義、八寨起義等。壯族人們還曾經多次和各族人民一起奮起反擊交趾(后稱安南)封建統治者和倭寇的武裝侵略,擔負起了保衛祖國邊疆神圣領土的重任。壯族人口的分布與經濟發展壯族在中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壯族人口的分布壯族在中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共有1420.71萬人(2000年),占壯族總人口的87.81%,主要聚居于南寧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來賓市、貴港市等地。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萬人(2000年),散居在云南省其他地區的有12.9萬人(2000年)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有4.2萬人(2000年),另有4000余人(2000年)居住在與連山毗鄰的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有1.6萬人(2000年)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有5000余人(2000年)。壯族人口壯族是跨境民族,除中國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與中國相鄰的地區。壯族居住的地方,基本上連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當一部分和漢、瑤、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雜居。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總人口數為16926381人。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國境內壯族的人口數為19568546人。根據在越南居住時間的不同,識別為岱依族和儂族,統稱為岱儂族,語言為岱儂語,文化、習俗、語言與中國境內壯族基本相同。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相邀。《同根生的民族》有越南岱依族和儂族的相關記載。越南共有54個民族,其中岱儂族人口總共270萬(2013年),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隨著中越壯族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和深入,諸如天琴等民族藝術形式逐漸在兩國發揚光大。壯族的經濟發展情況唐宋時期唐宋時候的壯族先民,社會經濟有了新的發展。農業以稻田為主,已大量使用牛耕,耕作技術已發展到“深耕溉種,時耘時籽,卻牛馬之踏履,去螟螣之戕害,勤以朝夕,滋以糞土”的程度。明清時期到明清時期,壯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又有所提高。稻田的耕作也較細致,播種育秧,中耕除草一二次,使上田每畝達到2石。坡地則開為畬地種植旱禾,種后也除草一二次,產量與水田不相上下。畜牧業也有很大發展,豬、牛、羊、馬的飼養很普遍,其發展水平,大致和相鄰的漢族地區接近。壯族的文化與科技常識壯族民間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樹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靈等。壯族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發達,稻米也自然成為壯族人民的主食。壯族的信仰壯族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壯族民間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樹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靈等。師公道公佛教其他宗教魏晉以后,隨著道教和佛教先后傳入壯族地區,壯族宗教信仰體系在其影響下發生了變異,形成以原始的麼教為主,融道教和佛教為一體,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現了半職業性神職人員——師公。漢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壯族地區也有所流行,其神職人員壯語稱道公,因其專事念經符咒而少解經文,故民間又稱“喃嗼先生”。道公對道教的教義和教規雖有遵從,但也已經過壯族本土宗教文化的改造而具有方士性質。佛教由于其教義教規,如極樂世界、禁欲素食等,與壯族價值觀念和生活習俗相牴牾,故對壯族社會的影響并不大。壯族地區雖有零星佛寺,但規模及住持僧尼人數均遠在中原一般寺廟之下,其信徒也多是南居的漢族人。19世紀中葉以后,基督教、天主教等也相繼傳入壯族地區,并在壯族地區的一些城鎮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發展教徒,但影響主要局限于部分城鎮居民。壯族的飲食文化壯族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發達,稻米也自然成為壯族人民的主食。居住在干旱山區的壯族,由于不宜種植水稻,則以玉米為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種多樣,有蒸、煮、炒、燜、炸等,各種米飯、米粥、粽子、湯圓等,是壯族人民日常喜愛的食品。如果摻和其他材料,還可以制成許多更加味美營養的食品,如八寶飯、八寶粥、竹筒飯、南瓜飯、“彩色糯米飯”等。壯族人民喜食水產,魚蛤螺蚌,皆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蟬、蛇、禽、獸,也是壯族人民的日常佳肴。嚼檳榔是壯族的傳統習俗,今廣西龍州等地的壯族婦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檳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壯族的服飾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保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如廣西西北部,中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繡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繡花圍腰,下身穿褶裙和繡花鞋,喜戴銀首飾;廣西西南部龍州、憑祥一帶的壯族婦女,至今仍穿著無領、左衽的黑色上衣,頭上包成方塊形狀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寬腳褲子。古代壯族曾流行過文身、鑿齒等習俗。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就曾提到柳州峒民(壯族古稱之一)盡是文身人。宋代史書《太平寰宇記》也記載說今貴港市一帶的婦女出嫁時要鑿去一顆牙齒,古稱“鑿齒”。現在,這些風俗只在偏遠的局部地區有零星流傳。壯族語言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南北兩個大方言,但語法結構、基本詞匯大體相同。南北兩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為分界線,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廣南、硯山一帶。北部方言約占壯族人口的2/3,劃分為8個土語區,即邕北土語、右江土語、桂邊土語、柳江土語、桂北土語、紅水河土語、邱北土語、連山土語;南部方言約占壯族人口的1/3,劃分為5個土語區,即邕南土語、左江土語、德靖土語、硯廣土語和文麻土語。邕北土語右江土語桂邊土語柳江土語桂北土語紅水河土語邱北土語連山土語邕南土語左江土語德靖土語硯廣土語文麻土語壯族的紡織技術壯錦是壯族婦女獨創的手工藝品。以棉紗為經,絲絨為緯。經線一般為原色,緯線用各種彩色,織成各種美麗的花紋圖案。壯錦色澤鮮艷、織工精巧、質地松軟、結實耐用。壯族人民喜愛象征吉祥的鳳,因此,“十件壯錦九件鳳”,壯錦上的鳳各個鮮活生動,別具特色。根據歷史記載,唐、宋時已有生產。明、清時,壯族婦女曾因善于織錦而聞名全國。新中國成立后,壯錦作為極富民族風格的手工藝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除繼續生產傳統的花紋圖案外,還創制了40多種新的花紋圖案。壯族的銅鼓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僅廣西出土和收藏的就有600多面,民間收藏和登記在冊的有1400多面。銅鼓的類型很多,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達1.63米。重量小者二三十公斤,大者近500公斤。銅鼓的用途歷來說法不一,有軍樂、民樂、祭樂,以及權力財富的象征等等說法。銅鼓不僅是一種實用器物,同時也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紋圖案,又有立體塑物,是雕刻藝術和立塑的綜合體,是綜合的藝術品,體現了壯族工匠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藝術水平。壯族的藝術形式及習俗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壯族的樂器與舞蹈壯族民間常用的樂器有嗩吶、蜂鼓、銅鼓、大鼓、銅鐃、銅鑼及笙、簫、笛、馬骨胡、天琴等。壯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繡球舞”、“撈蝦舞”、“采茶舞”、“扁擔舞”、“銅鼓舞”等等。天琴是壯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主要流傳于廣西西南部與越南交界的龍州、寧明和防城一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壯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傳說《媽勒訪天邊》中,壯族先祖媽勒就是彈著天琴去天邊尋找太陽的。舞蹈的特點是主題鮮明,舞步雄捷,詼諧活潑,感情逼真,時而激昂慷慨,時而纏綿悱惻,充分體現了壯族勞動人民的倔強和愛憎分明的性格。壯族的戲劇壯劇是壯族舞臺藝術形式,是壯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綜合性藝術。壯劇大體上可分為師公劇、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富寧壯劇、廣南壯劇、樂西土戲等六種。師公劇主要流傳于河池、柳州等地的壯族地區,是在“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傳唐代就有了。傳統劇目有《莫一大王》、《白馬姑娘》、《順知戽海》等。北路壯劇主要流行于百色市北部的西林、田林、隆林、凌云、樂業一帶,最早在西林舊州一帶的壯歌及民間雜耍“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約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間。北路壯劇主要流行于百色市北部的西林、田林、隆林、凌云、樂業一帶,最早在西林舊州一帶的壯歌及民間雜耍“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約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間。富寧壯劇、廣南壯劇、樂西土戲三種壯劇都是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壯族劇種,流行范圍不廣,分別流行于富寧、廣南八寶、文山一帶。壯族的節日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壯族一向以能歌著稱,早在漢代劉向的《說苑·善說篇》中,就有關于先秦時期壯族先民所唱的《越人歌》的記載。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于農歷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一天是牛王的誕辰。傳說牛王原來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農歷七月十四日的“中元節”,又稱“鬼節”、“敬祖節”,是僅次于春節的大節日,主要內容是祭祖和祀鬼。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蒸糕做饃,并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以備祭祀之用。中文|字體名稱漢儀漢黑簡稻殼兒PPT模板使用說明(本頁為說明頁,用戶使用模板時可刪除本頁內容)01字體說明02素材說明圖片:模板中使用的圖片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調度服務協議書范本
- 貸款房子出售合同協議
- 貨架合同協議書范本
- 購銷合同修訂補充協議
- 資產買賣意向合同協議
- 超市煙草采購合同協議
- 2025幼兒園數學學習方案試題及答案
- 樓盤項目并購協議書范本
- 微信支付服務合同協議
- 員工簽訂勞務合同協議
- 譯林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單詞默寫表
- 2024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區域發展戰略教學課件
- 《建筑工程概算》課件
- 年產16萬噸赤蘚糖醇項目建議書
- 基層綜合治理法律培訓課件
- 三軸攪拌樁驗收要求
- 2024年云南交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高大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 跨境數據傳輸與安全保護
- 制衣廠安全隱患排查項目清單及排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