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五單元檢測_第1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五單元檢測_第2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五單元檢測_第3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五單元檢測_第4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三:第五單元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歷史高效課堂教學設計:(授課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級)授課題目高二歷史第五單元測試三維目標通過通過單元測試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訓練學生閱讀材料、提煉有效信息、知識遷移、對比分析、綜合理解等能力.重點鞏固基礎知識、審題、找有效信息、知識的遷移難點移審題、找有效信息、知識的遷課型□講授□習題□復習□討論□其它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設計因材施教1。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這說明以他為代表的部分早期維新派已經A.與儒家學說的傳統文化決裂B。最先倡導學習西方的工商業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進性D。力主實行政治改革2.“(它)畢竟使中國人看到了另一個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個世界的部分,并設法把這部分引進到中國來,而成為中西文化頻繁接觸后的當時兩者可能結合的一種形式……給僵化的封建文化打開了缺口。”材料評述的是()A.經世致用B.“中體西用”C.維新思想D.“兼容并包”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主其事者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零零碎碎的。是零買的,不是批發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洋務運動 B.維新變法運動C。義和團運動 D.新文化運動4、17~18世紀發生在歐洲的啟蒙運動和19世紀發生在中國的維新運動都是宣揚民權民主的思想解放運動,但兩者的社會影響差別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資本主義發展的程度不同B.運動領導者的學識水平和宣傳力度不同C。宣揚民權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徑不同D.倡導者思想的豐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5.“維新派與保守派比的不是誰更‘新',而是誰更‘舊’。只有更舊的學問,才能在理論上吻合‘孔子’的思路。”下列符合這一論斷的是()A.《海國圖志》B.《新學偽經考》C.《變法通議》D.《天演論》6.“作為這場革命指導理論的康有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義為主導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設計因材施教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過這一個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現在()A.否定君主統治的權威性B.要求實行近代民主政治C.將維新思想付諸了實踐D.借助儒學宣揚革命理論7.譚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學》中說,幸虧清朝的兵不夠強,假如其海軍如英法,陸軍如俄德,那么君主專制的禍害會更大.此話主要()A.體現譚嗣同的漢奸賣國思想B.強調君主專制的禍害C.提出學習英法德俄民主政體D.指出清朝軍事的落后8.“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這是對下列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9.新文化運動把反對儒家傳統道德作為斗爭矛頭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的理論依據B.當時北洋軍閥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資產階級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10、梁啟超在1923年撰寫的紀念《申報》創辦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認為,中國人從鴉片戰爭以后開始學西方,第一階段是學器物;第二階段是學制度;第三階段是學精神文化.以下各項中,屬于第二階段的代表性主張是()A.“師夷長技以制夷”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今日策中國者,必曰興民權”D.“三綱五常”乃“奴隸之道德”11、孫中山說:“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占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材料中的觀點主要體現了()A.自由主義B.民族主義C.民權主義D.民生主義12、歷史學家楊天石在《帝制的終結——簡明辛亥革命史》一書中對孫中山的定性問題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認為,孫中山不是“資產階級革命家",可以把孫中山定性為“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簡稱“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