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古
詩
三
首課時1寒食人教統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初步感知自由朗讀古詩《寒食》,注意讀準字音。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xiámù聽老師示范朗讀,邊聽邊給古詩劃分朗讀節奏。初步感知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走近作者
韓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詩人。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賞識,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題仙游觀》《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等初步感知理解詞語寒食:寒食節,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節前12天,節日期間不能生火做飯。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指皇城里的柳樹。初步感知漢宮:這里用漢朝皇宮來指唐朝皇宮。傳蠟燭:指宮中傳賜新火。五侯:這里泛指豪門權貴。理解古詩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點名了暮春時節皇城里的柳樹譯文:春天的京城處處柳絮飛舞、落花遍地,寒食節的東風吹拂著皇城的柳樹。前兩句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理解古詩這兩句詩寫了春季的京都長安寒食節的景色。暮色臨近,京城處處花絮紛飛。寒食節里東風吹過,皇城里的柳樹隨風飄拂。前兩句詩中,你認為哪一個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理解古詩“飛”字用得好“飛”字動態感極強,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飛花”明寫柳絮和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蘊意深遠。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夜晚的長安又是何景象呢?理解古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指宮中傳賜新火。皇帝賜予的榮耀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譯文:寒食節是禁火的,可是豪門權貴們卻可以破例點蠟燭,此處表達了詩人對腐敗政治現象的諷刺。譯文: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賜新火,裊裊青煙散入權貴豪門的家中。理解古詩《寒食》這首詩寫了什么傳統習俗?
(課后選做題)課后習題寒食節家家禁火,只能吃冷食。主題領悟《寒食》這首詩表面上描寫的是寒食節長安城內的景象,實際上借古諷今,暗含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諷刺之情。小結你知道寒食節有哪些習俗嗎?迢迢牽牛星課時2自由朗讀古詩《迢迢牽牛星》,注意讀準字音。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初步感知初步感知迢迢皎皎擢札札杼盈盈脈脈tiáotiáojiǎojiǎozhuózházházhùyíngyíngmòmò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初步感知聽老師示范朗讀,邊聽邊給古詩劃分朗讀節奏。初步感知《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蕭統的《文選》,是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后世于是作為組詩看待。《迢迢牽牛星》是其中的一首,寫作年代大約在東漢末年。初步感知理解詞語素:白皙皎皎:明亮的樣子河漢女:指織女星。河漢:銀河。擢:伸出札札:織機發出的聲音。盈盈:清澈的樣子。理解古詩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遙遠明亮譯文: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兩顆星相距那么遙遠,卻那么明亮理解古詩朗讀第二、三行詩句,說一說這兩行詩句表達了以后怎樣的心情?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伸出白皙擺弄譯文:織女伸出細長而白皙的手,擺弄著織機(織著布),發出札札的織布聲。理解古詩織女雖然伸出纖纖素手,但心不在機織,用擺動著機杼的動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內心。理解古詩理解古詩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淚如雨下落下譯文:織女一整天也沒有織成一匹布,哭泣的眼淚如同雨水一般落下。點明了織女“終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如雨”的神態描寫點明她心里終日的悲傷愁悶。認真讀最后兩行詩句,想一想詩人是怎樣表達織女怎樣的情感?理解古詩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相距不遠反問譯文:銀河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不能與相愛的人互訴衷腸。譯文:只隔一條清澈的河,相視而不能相互說話。理解古詩結合牛郎織女的故事,說說《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課后第二題)《迢迢牽牛星》表面上寫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不得相見的故事,實則抒發人世間思婦對遠在他鄉戀人的離愁別緒。課后習題《迢迢牽牛星》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而不得會面的悲劇,抒發了女子的離別相思之情,寫出了人間夫妻不得團聚的悲哀。主題領悟初步感知自由朗讀古詩《十五夜望月》,注意讀準字音。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qī初步感知聽老師示范朗讀,邊聽邊給古詩劃分朗讀節奏。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767830):唐代詩人,字仲初。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當時社會現實有所反映。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謠》《羽林行》《射虎行》《古從軍》等。走近作者初步感知十五夜:理解詞語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夜晚。中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樣子。冷露:初步感知秋天的露水。盡:都秋思:秋天的情思,這里指懷人的思緒。理解古詩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樹上棲息著烏鴉,秋天的露水無聲的打濕了庭院中的桂花。譯文:體現了夜晚的寧靜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理解古詩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理解古詩都秋天的情思,這里指都懷人的思緒。譯文: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后兩句詩中,作者是如何表達情感的?作者將感情寄托于月亮,表達了作者思念故鄉之情。理解古詩《十五夜望》中的“不知秋思落誰家”委婉地表達了思念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課后第二題)課后習題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
——袁枚《隨園詩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寫了哪些傳統習俗?還有一些古詩也寫到了傳統習俗,查找資料了解一下。(課后選做題)課后習題《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別描寫了我國傳統的寒食節、中秋節的習俗。重陽登高——遙知兄弟登高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運營管理流程再造考核試卷
- 音頻變壓器在音頻信號轉換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會展金融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考核試卷
- 云服務性能評估標準制定考核試卷
- 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策略考核試卷
- 產業升級與能源結構優化考核試卷
- 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癥
- 污染防治宣傳活動方案
- 河源咖啡活動方案
- 檢察院低碳體驗活動方案
- 跨學科實踐調研橋梁建筑中的力平衡-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 DB31T 1564-2025企業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范
- 學生公寓維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2024年生活方式酒店研究報告
- 電影院放映設備安全操作與維護
- (高清版)DB11∕T2274-2024水務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導則
- 2024年貴州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中學高中部教學樓及食堂建設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
- 2022肝癌晚期病人肺栓塞護理學習學習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行管專科《行政組織學》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種衣劑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