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房山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庖丁解牛》這篇寓言中的“庖丁”一詞,多個版本的《莊子》及《辭源》《辭海》等工具書皆注為“廚師”。“廚”謂廚房烹調,“師”為對擁有知識技能者的尊稱。釋為廚師,既可以指寓言中的廚房技師,也可以在比喻之義上與學問藝術的“大師”接軌。在這個意義上,該注釋可謂順理成章。然而該寓言中“庖丁”所展示的分明是宰割牛體的技藝活動,而完全未及廚房烹調之事。牛為龐然大物,對其宰割的活動也顯然不宜在廚房內進行。至少就該寓言的敘事而言,“庖丁”之義更接近現代漢語的“屠夫”。唐代成玄英疏“庖丁”曰:“謂掌廚丁役之人,今之供膳是也。”其中“丁役”指為官府服勞役的壯丁,可見成玄英疏的意思是說,庖丁是為官府承擔廚房供膳職事的勞役者。現代注本與辭書多以“廚師”解釋“庖丁”,所據當主要是成玄英之疏。然而成玄英之疏可疑,因為“掌廚”與“供膳”令人想到的首先和主要是廚房烹飪工作,而與宰割牛體等牲畜動物并無直接關系。當代日語中的漢字詞匯“庖丁”,其義指宰割用的刀具;而日語的漢字詞匯多源自古漢語,這也印證了先秦“庖丁”所從事的勞役主要是宰割牲畜動物。事實上,整篇“庖丁解牛”故事的敘述也完全沒有提到廚房烹調意義上的“供膳”之事。“庖丁”之“丁”指丁役,丁役者,既指園丁、畦丁之類從事具體役事之“丁”,也指仆役、役夫等供人使“役”者,所以,“庖丁”應是指直接從事宰割牲畜動物的勞役者,而且是社會底層的勞役者。“庖丁”不是官,因而與“庖人”或“庖正”這類擔任官職者不同;“庖丁”的勞役不是在廚房內烹調,因而與“膳夫”之類職事也不同。“庖丁”之所以被成玄英疏為“掌廚丁役之人”,而非宰割牲畜之丁役,原因在于需要強調其“技藝高超”,否則該寓言的“比喻”之義就沒有根基。從觀賞庖丁解牛的文惠君開始,古代人就已經形成一種社會性觀念,即認為宰割牲畜的勞動并不需要特別技藝。這種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即便在庖丁的高超技藝打破它后,后人注解該寓言時依然習慣于將他視為一名廚房內供膳的“廚師”,而不是擅長宰割牲畜之技能的“庖師”。(取材于陸曉光的相關文章)材料二:最早對《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作解的是唐代成玄英。《莊子·養生主》成玄英疏:“庖丁,謂掌廚丁役之人,今之供膳是也。亦言:丁,名也。”又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釋曰:“庖丁,庖人,丁其名也。”清代宣穎《南華經解》依從陸德明注曰:“庖人名丁。”現代學者釋“庖丁”,基本上從以上古注,但稍有不同。如曹礎基《莊子淺注》:“庖丁,廚工。”廚工即廚師或幫廚者。曹礎基此解乃據成玄英,即將“庖丁”釋為“掌廚丁役之人”,“丁”并非人名。又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庖丁:一說名叫丁的庖人,一說掌廚丁役之人。”諸如此類的注解尚有很多,茲不贅言。綜合以上各家對“庖丁”的識讀,理解有所不同,可歸納為兩種觀點:1.庖丁意為廚師,是一個名叫丁的廚師;2.庖丁指“掌廚丁役之人”,“丁”非人名,而是指從事某些專門職業或者說某種勞動的人,如同園丁、家丁、鄉丁等。除了這兩種觀點,是否還有其他解釋呢?筆者認為,“庖”是廚師,這點并無疑義;但“丁”不是人名,也不是指從事某些專門職業或者說某種勞動的人,而是指姓氏。“庖丁”意為姓丁的廚師。春秋戰國時期,社會下層人物有姓而無名者屢見不鮮。在某一領域有特長的人,因為有姓無名,史書記載他們的事跡,其稱謂往往采用“職業(特長)+姓氏”的形式,“庖丁”(廚師丁)即屬此類。為佐證此說,下面再略舉幾例:“師襄”是姓襄的音樂大師,“優孟”是姓孟的宮廷藝人,“伯樂”是姓樂的識馬專家。考之文獻記載,古人“職業(特長)+姓氏”的稱謂例證尚有很多,茲不一一贅舉。上述這種稱謂方式極具文化個性,凸顯了個人或者家族的職業或技藝特長,叫起來響亮且言簡意明。所以,在當今社會,此類稱呼也很流行,久而久之便成為文化品牌、老字號,如剪刀張、泥人張、鐵匠李、鼓手劉、爆肚馮、餛飩侯等;這也同樣可以佐證“庖丁”就是指姓丁的廚師。據上,“庖丁”當是一個姓丁的廚師。(取材于朱鳳祥的相關文章)1.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辭源》依照《莊子》把“庖丁”注為“廚師”。B.作者認為《庖丁解牛》應該涉及到廚房烹調之事。C.現代注本對“庖丁”的解釋與成玄英之疏相違背。D.“庖丁”與“庖人”“膳夫”的身份或職責不同。2.根據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代宣穎認可唐代陸德明對“庖丁”的解釋。B.各家對“庖丁”的解釋五花八門,難以辨識。C.據材料所述,“弈秋”應是姓秋的圍棋大師。D.庖丁是其所處時代有姓無名的社會下層人物。3.下列有關兩則材料作者對“庖”和“丁”的理解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兩位作者對“庖”的理解不同,對“丁”的理解也不同。B.兩位作者對“庖”的理解相同,對“丁”的理解也相同。C.兩位作者對“庖”的理解不同,對“丁”的理解相同。D.兩位作者對“庖”的理解相同,對“丁”的理解不同。4.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的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觀點之前,都有先列出自己不夠認可的說法之舉。B.兩則材料的作者都引用了成玄英對“庖丁”所做的疏,但材料一作者沒有全引。C.兩則材料都有借當代語言進行分析的內容,不同的是一個借日語、一個借漢語。D.材料二的內容是對材料一中的說法的批駁,相比之下,材料二中的觀點更準確。5.上述兩則材料的作者對“庖丁”各給出了怎樣的解釋?其理由分別是什么?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英雄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物尚有之,況于人乎?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于此。文以“英”為名,武以“雄”為號。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此其大體之別名也。英有聰明,須膽而后成;雄有膽力,須知而后立。何以論其然?夫聰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膽,則說不行。智而無膽,不能正言。膽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則事不立。勇而無謀,不能立事。是故英以其聰謀始,以其明見機,智以謀事之始,明以見事之機;待雄之膽行之,不決則不能行。雄以其力服眾,以其勇排難,非力,眾不服,非勇,難不排;待英之智成之,智以制宜,巧乃可成。然后乃能各濟其所長也。必聰能謀始,明能見機,膽能決之,然后可以為英,張良是也。氣力過人,勇能行之,智足斷事,乃可以為雄,韓信是也。體分不同,以多為目,故英雄異名,張良英智多,韓信雄膽勝。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為相,制勝于近;雄可以為將,揚威于遠。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以致智,智能役雄,何可少也?英分少,則智者去之。故項羽氣力蓋世,明能合變,膽烈無前,濟江焚糧;而不能聽采奇異,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陳平之徒皆亡歸。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歸之,兩得其用;雄既服矣,英又歸之,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然則英雄多少,能自勝之數也。勝在于身,則能勝物。徒英而不雄,則雄材不服也;內無主于中,外物何由入?徒雄而不英,則智者不歸往也;無名以接之,智者何由往?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兕虎自成群也;英能得英,不能得雄,鸞鳳自相親也。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與雄。能役英與雄,故能成大業也。武以服之,文以綏之,則業隆當年,福流后世。(取材于劉邵《人物志·英雄》)6.下列對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人之文武茂異
異:怪異B.氣力過人
過:超過C.是以陳平之徒皆亡歸
徒:一類人D.文以綏之
綏:使安定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夫草之精秀者為英
乃可以為雄B.取名于此
然英之分以多于雄C.武以“雄”為號
雄以其力服眾D.若一人之身
故群雄服之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因此聰明智慧超乎常人叫做“英”B.然后乃能各濟其所長也這樣之后才能各自得到自己長久地推崇的事物C.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所以能夠吞并秦國擊破楚國,擁有天下D.徒雄而不英,則智者不歸往也只有膽力而沒有智慧,那么世上擁有智慧的人不會前來歸附9.根據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事業,需要同時具有“英”的智慧和“雄”的膽力。B.韓信雖同時有“英”之智和“雄”之膽,但卻偏于一方,只能為人臣。C.項羽有“雄”無“英”,但是如果能用范增之智,就一定能夠成就大業。D.只有“英”“雄”兼備的人,才能同時役使天下的有智之人和有力之人。10.請依據原文,用自己的話概括劉邦成就大業有哪些自身的原因。三、古代詩歌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①張孝祥雪洗虜塵靜,風約楚云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②,剪燭看吳鉤。剩喜③燃犀處④,駭浪與天浮。憶當年,周與謝⑤,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勛業故優游。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注釋:①1161年冬,宋將虞允文在采石磯大敗金軍,閑居中的詞人聞訊作此詞。②風景:西晉末年,士人為避亂而南渡,悲嘆“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③剩喜:甚喜。④燃犀處:史載溫嶠奉命平亂,到采石磯時,發現水中多怪物,溫嶠點燃犀角照射水面,終見奇形異狀的水怪相繼覆滅。⑤謝:東晉名將謝玄,“少好佩紫羅香囊”,指揮了淝水之戰。11.下列對詞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雪洗”可以理解為“洗雪”,即戰爭的勝利洗刷了昔日的恥辱。B.“剪燭看吳鉤”,指詞人夜看吳鉤,回憶白天戰場上殺敵的場景。C.詞人以“燃犀處”點明了大戰的地點,又以燃犀照妖喻抗金勝利。D.下闋中“未解”與“初嫁”對舉,表明了謝玄和周瑜的年少得志。1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風約楚云留”是說風云都在挽留詞人,詞人以此表達對楚地的不舍之情。B.“駭浪與天浮”句,運用夸張的手法,描繪出了采石磯鏖戰時的驚心動魄。C.“勛業故優游”句,詞人借用典故贊頌虞允文從容不迫地建立了不朽勛業。D.本詞從采石磯戰場,寫到赤壁磯頭、淝水橋邊,內容充實,思路十分開闊。13.有人說這首詞情感復雜,“壯中帶悲”,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1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字跡清晰。(1)古代詩人常用簡潔的語言描摹別具特色的景物。杜甫在《登岳陽樓》中,以“,”寫出了洞庭湖的恢弘氣象;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懷古》中,以“,”寫出了晚秋時金陵山水的壯美;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則是以“,,表里俱澄澈”描繪出了洞庭月夜的空靈之美。(2)春水初融,春風拂面,讓人不禁想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為我們描繪的情景:“,,詠而歸。”五、整本書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15.根據要求,回答問題。《紅樓夢》中,“黛玉葬花”這一情節感人至深。請結合“黛玉葬花”的相關情節及她所作的《葬花吟》,簡要分析她的情感世界與性格特點。葬花吟(節選)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閣,忍踏落花來復去。……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愿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六、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題。西柵的梆聲①烏鎮是一枝蓮,東柵、西柵、南柵、北柵是它張開的花瓣。東柵因為天光和煙火氣盛,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銀粉色的。西柵呢,它被不絕的流水環繞著,那層層疊疊的樓臺水閣,迷宮似的灰街長巷,也就有了舟楫的氣象,似乎你輕輕一推,它們就會起航。這片輕靈的花瓣,在我眼里就是燭白色的了。燭白色不像銀白那么耀眼奢華,也不像乳白那么溫柔平淡。燭白色,它高貴樸素,充滿激情而又深沉內斂。因為燭白色里,摻雜著天堂的色彩。②來烏鎮的,不僅僅是人,還有白鷺、云朵、晨霧。白鷺來,乘著清風,扇動著絲綢一樣的翅膀,倏忽間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們思念身下這片枕河入夢的人家了,從天宇的某個角落出發,且歌且舞,飄飄灑灑,也是說到就到了。比起白鷺和云朵,晨霧不是遠客,它們就棲息在烏鎮縱橫交織的水澤深處。只要它們起了頑皮,就一哄而起,縛住太陽,把人間幻化為海市蜃樓,霸氣十足地做這世界早晨的皇帝。③我在烏鎮,住在西柵。西柵由十二座小島組成,所以進出西柵,須乘坐渡船。到烏鎮時已是晚上九點,江南的雨淅淅瀝瀝下著,好像烏鎮這個素服女子忙活了一天,正在做安寢前的沐浴。從西柵的碼頭登船,去通安客棧,大約一刻鐘。西柵的渡船是我喜歡的那種,帶篷的木船,梭形,人工搖櫓,至多坐六人,既不像大船那樣笨拙少情調,又不像只能容一兩個人坐的小舟,在水波上活躍得像條魚一樣,讓人心生不安。④船家是個女子,烏鎮人對她們有個親切的稱謂:船娘。而我覺得,女子的性情,最適合在西柵擺渡。因為這兒不是荒涼的海域,需要頂天立地的男人披荊斬棘,西柵是一個寧靜的港灣,是個聽槳聲的地方,由性情溫婉的女子做“掌門人”,再妥帖不過了。船娘戴著斗笠,不緊不慢地搖著櫓。雖然落著雨,但岸上投下的燈影,依然盛開在河面上。沒有月亮的夜晚,那一團團濕漉漉的橘黃的燈影,看上去像是月亮生出的金發嬰孩,是那么地鮮潤明媚。帶著一身的水汽,船停靠在客棧的碼頭上了。簡單吃了點東西,洗漱后躺下,已是深夜了。旅途的勞頓,并沒有使我立刻入睡。不過在西柵,失眠是幸福的,因為你在靜得出奇的夜里,能聽見淙淙的流水聲。⑤來烏鎮的次日,是茅盾文學獎頒獎的日子。我醒來的時候,西柵還沒醒,因為它被濃霧包裹著,所以到了天亮的時辰,它卻亮不起來。早飯后,我出了客棧散步。上了一座灰白的石拱橋,站在橋上,只見河兩岸的房屋,好像晾曬著一匹匹白色的絲綢,被霧氣緊緊纏繞。你想看遠一點的河道,看不清楚;想看近處房屋的飛檐,也是看不清楚的。霧中的西柵,也就有了如夢似幻的感覺。上午十點多,霧小了,雨又來了,所以那個白天的太陽和那個夜晚的月亮,是逃跑的新娘,芳蹤難覓。如果說烏鎮是一朵靜靜的蓮的話,那么茅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在我眼里就是曇花。那個夜晚的頒獎盛典結束后,第二天,與會人員紛紛離去了。客棧的小碼頭忙碌起來,船娘忙碌起來,被槳攪起的水波,也忙碌起來了。⑥我也乘渡船出去,但奔赴的不是飛機場,而是東柵。太陽終于露出了芳容,天地間變得亮堂起來了。東柵游人如織,每一座石橋、每一條小巷、每一座古老的牌樓下,都有駐足觀望和拍照的人。導游帶著我們,先是參觀了一個專門展覽雕花木床的博物館,然后去了烏鎮名酒——從清朝就開張了的三白酒的釀造地。在烏鎮這樣的水鄉,如果沒有酒,老百姓的日子,無疑是少了魂兒。⑦從東柵回來,小憩片刻,導游又帶著我們游西柵,看了由白蓮塔、通濟橋和仁濟橋所形成的著名的“橋里橋”景觀、蠶絲廠以及醬坊。西柵最有趣的景觀,是三寸金蓮館。那里展覽的,是歷朝歷代形形色色的小鞋。有研究者說纏足始于隋唐,也有人說由五代興起。這種病態的審美和風習,在中國流傳了近千年,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些小巧玲瓏的鞋子,多有斑斕刺繡,花色妖嬈,可我卻看不出絲毫的美來,因為它們是女人的腳鐐啊。⑧游過西柵,天色已昏。我們就近在一處臨河的餐館吃晚飯。飯后,回到客棧,清理完旅行箱,想想明天就要離開西柵了,心中似乎還有什么割舍不下的。九點一刻,我獨自出了門,看夜下的西柵。⑨石板路上,幾乎看不見行人了。西柵靜起來,而另一種光明,卻升起來。點綴著夜晚的燈光,以乳黃為主,但也有幽藍的光帶,裹著石橋,使橋有了閃電的氣象。那一盞盞古樸的風燈,在蒼灰的屋檐下,隨著晚風輕輕搖蕩,像戀人溫柔的眼。我跨上橋,剛好看見有一只載客的船從遠處蕩來。我聽見客人在問:“岸上是什么樹呀?”船娘答:“香樟樹。”之后再無人語,有的只是水聲。我看著這只船漸漸接近石橋,然后魚似的從橋下躍過,不見了蹤影。⑩正當我要走下石橋的時候,一陣梆聲石破天驚地響起,這是打更的人在報時了。打更的人穿行在哪一條巷子,我并不知曉。但這寂寥而空靈的梆聲,與教堂的鐘聲一樣,讓我身心頓時為之一爽。是啊,這禪意深厚的梆聲讓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榮耀,不過是一季的盛花,會轉瞬間化為流水。那些相識的和不相識的人,包括我自己,不過是這世界的過客而已。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在脫離了燈火璀璨、人語喧囂的環境后,懼怕一個人走夜路。這復古的梆聲,讓西柵的夜,白了。(取材于遲子建的同名散文)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充滿激情而又深沉內斂
內斂:不外露B.倏忽間就翩然而至了
倏忽:一轉眼,很快地C.需要頂天立地的男人披荊斬棘
披荊斬棘:比喻在前進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D.一陣梆聲石破天驚地響起
石破天驚:指梆聲像震破石頭那樣驚悚可怕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中,翩然的白鷺、飄灑的云朵與頑皮的晨霧,使人感覺如在夢幻之中。B.第④段中,作者把燈影比作是月亮生出的金發嬰孩,寫出了燈影的鮮潤明媚。C.第⑦段中,作者認為西柵不應保留三寸金蓮館,因為三寸金蓮是女人的腳鐐。D.本文融敘述、描寫、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于一體,語言清新自然,細膩生動。18.作者在文章第⑤段中寫到了參加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之事,請簡要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19.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結尾處畫線句的內涵及表達效果。七、語言文字運用(本大題共1小題)20.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2025年春晚舞臺上,一群機器人演員以精準的舞步、整齊的動作驚艷全場。②這場表演甲一場視覺盛宴,乙一個值得深思的文化現象。③這些機器人能夠精確執行每一個動作,完成復雜的隊形變換,其背后是先進的運動控制算法和精密的機械設計。④當科技與藝術在春晚這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舞臺上相遇時,不僅我們看到的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人類文明演進的一個縮影。⑤通過科技手段,使傳統文化元素得以用新的形式呈現,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的關注。⑥這種創新不僅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還賦予其時代特色,為文化傳承開辟了新途徑。(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句中“甲”“乙”兩處應填入的關聯詞依次是:不僅是、更是。B.第③句中的“變換”一詞可改為“變幻”。C.第④句中的“不僅”應移到“我們看到的”后面。D.第⑥句中的“其”指代的是“傳統文化”。(2)第5句的畫線部分有語病,請在不改變句意的前提下對其作出修改,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八、作文(本大題共5小題)21.“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今天必須重新思考“閱讀”這個話題,請你就時下我們應怎樣閱讀提幾條建議。要求:語言簡練,言之成理,不超過150字。不透露學校及個人信息。22.春風拂面來,梨花香正濃。我區一年一度的“梨花節”即將拉開帷幕,請你為“梨花節”擬寫一則能夠彰顯景物特色與人文韻味的宣傳語,并作出闡釋。要求:語言簡潔,言之有物,不超過150字。不透露學校及個人信息。23.請以“暖”為題目,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不超過150字。不透露學校及個人信息。24.按要求作文。春節期間,電影《哪吒2》成為一匹黑馬,引發觀影熱潮。這部電影的制作耗時5年半,有超4000人參與,其鏡頭數達到2427個,特效鏡頭1948個。《人民日報》評論:“《哪吒2》的成功,不僅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也不僅僅是某一個人、某一個團隊的成功,而是一群長期主義者的勝利……長期主義者為什么總是令人動容?因為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里,他們肯下慢功夫、笨功夫。執著、專注、堅韌,不偷懶、不耍滑、不抄近路,踏踏實實付出,終能有所收獲,甚至走向完美和極致。”對“長期主義”,你有怎樣的認識?請以“長期主義”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學校及個人信息。25.按要求作文。面對挑戰,我們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出口;情緒不佳,我們需要找到排解郁煩的出口;心靈受縛,我們需要找到突破自我的出口……找到出口,有時需要自己積蓄能量、奮力沖擊;有時也需要他人幫助、適時托舉。尋找出口的過程,是實現生命蛻變的過程。請以“尋找出口”為題目,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體驗,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摯;內容充實合理,有典型事例和細節描寫;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700字。參考答案【答案】1.D2.B3.A4.D5.材料一作者對“庖丁”的解釋是,指宰割牲畜的(社會底層)勞役者:材料二作者的解釋是,指姓丁的廚師。材料一作者的理由是,(就《庖丁解牛》的敘事而言,)庖丁所展示的是宰割牛體的技藝,日語詞匯“庖丁”的含義也可印證庖丁所從事的勞役主要是宰割牲畜;材料二作者的理由是,“職業(特長)+姓氏”是春秋戰國時期對某一領域有特長的有姓無名之人的稱謂形式,當今社會該類稱呼的傳承現象(老字號)亦為明證。【答案】6.A7.A8.B9.C10.①劉邦自身是“英”與“雄”兼備的人,既有智慧,又有膽力,是能夠成就大業的英雄。②劉邦“英”的資質更突出,能夠吸引有智慧的人和有膽力的人為自己效命,兩種人才都能為他所用。③劉邦能夠合理駕馭、使用人才,以武略使人歸順,以文德安撫人心。參考譯文:草木中最精粹秀美的稱為“英”,獸類中最超群的稱為“雄”,萬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所以人類將文武才能卓絕的人,用這兩個名稱來命名。文才卓越者把“英”作為名,武略超群者把“雄”作為稱號。因此智慧超群者稱為“英”,膽識過人者稱為“雄”,這是兩者基本的區別。
“英”具備智慧,但需要膽識才能成就;“雄”具備膽力,但需要智慧才能立事。為何這樣說?智慧是“英”的本質,若沒有“雄”的膽識,其主張就無法推行。有智謀而無膽量,就不能堅持正確言論。膽力是“雄”的本質,若沒有“英”的智慧,事業就難以建立。有勇氣而無謀略,不能成就大事。因此“英”用聰慧謀劃開端,以明智洞察機宜,智慧用于籌劃事務的開端,明智用于察覺事物的契機;需要依靠“雄”的膽識來實行,若不能決斷就無法行動。“雄”因為力量使眾人信服,以勇氣排除困難,沒有力量,眾人不會服從,沒有勇氣,困難無法排除;需要依靠“英”的智慧來成就,智慧用于制定策略,巧妙才能成功。這樣才能各自發揮所長。
必須聰慧能謀劃開端,明智能洞察契機,膽識能決斷,然后可以成為“英”,張良就是這樣的例子。氣力超越常人,勇敢能付諸行動,智慧足以決斷事務,才可以成為“雄”,韓信就是這樣的例子。本質不同,以優勢特征為名,所以“英”“雄”名稱不同,張良的英明智慧更多,韓信的雄武膽略更強。然而這些都是偏于某一方面的才能,屬于臣子的職責。因此“英”可以擔任宰相,在近處運籌帷幄;“雄”可以擔任將領,在遠方彰顯威勢。如果一個人兼具“英”“雄”特質,就能統領天下,漢高祖劉邦、楚霸王項羽就是如此。
但“英”的特質應多于“雄”,而“英”的要素不可欠缺。“英”帶來極致智慧,智慧能駕馭“雄”,怎能缺少?若“英”的特質不足,智者就會離去。所以項羽雖然勇力冠絕當世,明智能隨機應變,膽氣剛烈一往無前,渡江焚毀戰船糧草;卻不能采納奇謀妙計,有范增而不能重用,因此陳平等人紛紛逃離投漢。漢高祖“英”的特質更多,所以群雄臣服,英才歸附,兩者都能善用;“雄”既已臣服,“英”又前來歸順,因此能吞滅秦國、擊潰楚軍,擁有天下。由此可見,“英”“雄”特質的多少,是決定能否戰勝他人的關鍵。自身具備制勝條件,就能戰勝外物。
僅有“英”而無“雄”,雄武之才不會信服;內心缺乏決斷力,外界事物如何被接納?僅有“雄”而無“英”,智慧之才不會歸附;沒有智慧相承接,智者憑什么前來?所以“雄”能獲得同類雄者,不能獲得英才,如同犀牛老虎自成群體;“英”能獲得同類英才,不能獲得雄者,如同鸞鳳相互親近。因此只有兼具“英”“雄”特質的人,才能驅使英才與雄才。能驅使英才與雄才,所以能成就大業。用武力使人服從,用文治安撫人心,就能在當世建立偉業,讓福澤流傳后世。【答案】11.B12.A13.答案示例1:本詞抒發了詞人渴望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如“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寫出詞人想要乘風而去,做一個擊楫中流的英雄,慷慨激昂、壯志飛揚;同時,借“風約楚云留”流露出自己滯留楚地,不能親臨戰場殺敵立功的悲傷之情。答案示例2:詞人歌頌戰爭場面的聲勢浩大,情感激越雄壯,如“駭浪與天浮”一句,用“駭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程控交換機式緊急電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新疆新源縣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英語試題試卷(5)含答案
- 信陽市固始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甘肅省渭源縣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
- 廣東省廣州市石井新市學片2023-2024學年中考試題猜想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公司項目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AB卷
- 2024-2025公司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培優B卷】
- 2024-2025項目部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基礎題】
- 2024-2025企業員工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考試直接用】
- 2025年新進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1套
- 《PBR次世代游戲建模技術》(微課版)課件 邱雅慧 3 高模制作、4 UV展開
- 中醫經絡完整課件
- 基本養老金核定表(樣式)
- 量子儲能材料的探索
- 兼職教練合同協議書
- 2023年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考試卷(A4打印版)
- ESG信息披露、表現和評級綜合研究:國內外對比分析
- 氣象行業天氣預報技能競賽理論試題庫資料(含答案)
- 小學奧數等差數列經典練習題
- 2024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