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素描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素描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素描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素描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素描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素描課程編號90900011

總學時64周學時16

學分3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間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無

使用教材石鵬翔:《設計素描》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8年5月

主要參考資料1、劉虹:《素描色彩》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年1月

素描課程是藝術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教學課程.本課程

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學生掌握良好的造型能力,空間感,層次感,透視關系等.為今后從事

的藝術設計專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學習方法指導

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1、整體觀察概念,相互比較概念;2、以線帶調子式素描,體面式素描;

知識重點提示3、形與體,形體與體面,線與面,結構與形體等概念;4、起稿,塑造形

體,邊緣線與背景。

1、特征意識概念,節奏意識概念;2、結構式素描,光彩式素描;3、“三

學習難點提示大面”的觀察與把握,光彩“五調子”的分析運用;4、深入刻畫與整體

調整。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重、難點

章節內容作業

講討實提示

授論驗

第1章對設計素描的認識12

隨堂作業及

課程總結性作

第1節設計素描與設計素描課4

業(老

師按照其教學

第2節設計素描的形成與展望4

方式進行作業

設計素描教學的任務、要求與教學設要求)

第3節4

第2章設計素描中的造型訓練16重點

第1節從觀察起步感受造型4

第2節從畫面進入思考造型4

第3節從表現展開研究造型4

第4節從推敲進一步體驗造型的美感4

第3章設計素描中的語言訓練20重、難點

第1節認識形象語言5

第2節形象語言的來源5

第3節形象語言的提煉與組織5

第4節形象語言的進一步加工5

第4章設計素描中的創新能力培養16重、難點

第1節創新意識的滋生從設計素描課開始4

平面設計對創新的要求與設計素描

第2節5

的關系

立體設計對創新的要求與設計素描

第3節7

的關系

色彩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色彩課程編號90900021

總學時64周學時16

學分3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間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素描

使用教材趙金秋:《設計色彩》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8年5月

1、周至禹:《色彩寫生》湖北美術出版社2008年9月

主要參考資料2、宮六朝:《設計色彩》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3月

3、李躍、李凌鵬:《色彩》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年8月

培養學生對色彩的觀察方法和觀察能力,對色彩的手繪能力、模仿能力,

課程教學目的對空間色彩變化的認識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色彩的整合、

抽象能力及在設計中的應用能力。

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學習方法指導

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1、了解水粉色不透明的性能;2、色環、色彩三要素,冷暖色、互補色、

復色的概念掌握;3、干畫法,干濕結合畫法、厚畫法;4、基本常識、

知識重點提示

學會運用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以及四種關系(冷暖、明度、

純度、色相):5、構圖起稿、明暗造型、鋪大體色

1、工具材料準備,裱紙的正確方法;2、白粉的使用及調色問題在實踐

學習難點提示中的運用;3、濕畫法、薄畫法;4、如何創造色彩空間,以正確的色彩

寫生觀察方法的培養;5、深入塑造,整體調整。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章節內容講討實訓作業重、難點提示

授論驗練

第1章生活中的色彩4隨堂作業及

色彩感覺——大課程總結性作業

第1節2

自然中的色彩(老師按照其教

色彩體驗——生學方式進行作業

第2節2

活中的人工色彩要求)

第2章設計色彩概述4重、難點

第1節認識沒計色彩2

設計色彩與其他

第2節2

色彩理論的關系

第3章色彩基本知識16重、難點

第1節色彩起因4

第2節色彩分類4

色彩三要素和色

第3節4

相環

第4節色彩混合4

色彩關系及其變

第4章16重、難

化規律

第1節色彩關系4

色彩變化的主要

第2節4

因素

第3節色調變化的規律4

寫生色彩觀察方

第4節4

第5章水粉畫表現技法24重、難點

水粉畫的特點及

第1節繪畫工具、材料3

介紹

水粉畫基本著色

第2節3

技法

水粉畫常見用筆

第3節3

技法

第4節水粉畫特殊技法3

水粉靜物寫生構

第5節3

圖與步驟

不同質感物體的

第6節3

表現技法

建筑裝飾設計各

第7節種材質的水粉表3

現技法

水粉風景寫生技

第8節3

平面構成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平面構成課程編號90900031

總學時48周學時16

學分4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

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素描、色彩

使用教材吳天麟朱輝球:《平面構成及應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

1、濮禮建:《平面構成》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

主要參考資

2、李槐清:《平面構成設計》河北美術出版社2008年4月

3、夏鏡湖:《平面構成》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1、通過構成方法的練習,建立學生對形態的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觀念。

課程教學目

2、通過研究構成的形態和構成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3、通過研究構成的元素和元素間的相互作用,培養學生特有的形象思維規律。

學習方法指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導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知識重點提

平面構成設計要注意對工具的熟練掌握,注意繪圖工具的制約性與便捷性。

學習難點提在學習平面構成時,既要注意二度空間視覺造型的豐富,又要注意并研究在

示二度空間中圖形所產生的空間感與透視感。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重、難點

章節內容作業

講討實訓提示

授論驗練

第1章設計從構成開始4隨堂作業及

第1節構成的理解和相關背景1課程總結性

第2節平面構成學習的內容和訣竅2作業

平面構成是構成和設計教育的基礎(老師按照

第3節1

環節其教學方式

第2章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4進行作業要重點

第1節點的特征和設計中的應用1求)

第2節線的形態特征和設計中的應用2

第3節面的形態特征和設計中的應用1

第3章平面構成的基本形式12重、難點

第1節形態之間的關系2

第2節重復構成及在設計中的應用2

第3節特異構成及在設計中的應用3

第4節漸變構成及在設計中的應用3

第5節射構成及在設計中的應用2

第4章豐富構成語言的方法16重、難點

第1節材料、肌理和質感4

第2節分割和構圖4

第3節錯覺和視知覺現象和應用4

第4節形式美法則和應用4

第5章圖像時代的視覺文化和設計12重、難點

第1節圖像時代和視覺文化的總體特征4

第2節角色異化和獨自狂歡的時代4

第3節圖像時代的設計實踐和學習4

色彩構成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色彩構成課程編號90900041

總學時48周學時16

學分4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間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

馮四東朱輝球吳天麟《色彩構成及應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7

使用教材

年8月

1、李莉婷:《色彩構成》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年10月

主要參考資料

2、胡心怡:《色彩構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4月

從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學、色彩心理學的高度為各種專業的藝術設

計提供色彩設計的理論依據和理論指導。通過對色彩構成基本理論知

課程教學目的識的學習,掌握色彩在構成關系上的科學原理,明確使用色彩的目的

性和功能性,以及了解相關色彩組合,變化的基本規律。為設計專業

主干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學習方法指導

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1、色彩構成的概念;2,色彩產生的條件、原理,光源色、物體色、

知識重點提示透明色、復合光;3、色料的三原色混合;4、色相,明度,純度;5、

明度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6、同一調和;7、色彩與心理

1、構成的意義、目的、作用及學習方法;2、光源色、透明色、復合

學習難點提示光;3、色料的三原色混合;4,色相,明度,純度;5、冷暖對比,

面積對比;6、面積調和;7、色彩與情感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重、難點提

章節內容作業

講:實驗訓示

授練

第1章4重點

色彩構成的概念

第1節色彩構成的概念2

色彩構成的意義、目的、作用

第2節2

及學習方法

色彩的產生和色彩與視覺的關

第2章4重點

第1節色彩產生的條件、原理1

第2節光譜;可見光譜和不可見光譜1

光源色、物體色、透明色、復

第3節1

合光

第4節色彩與視覺的關系1

第3章光的三原色和色料的三原色4重、難點

第1節光的三原色混合2

隨堂作業及

第2節色料的三原色混合2

課程總結性

第4章色彩的三要素4重、難

作業

第1節色相1

(老師按照

第2節明度1

其教學方式

第節純度1

3中井彳〒作威

第4節色立體1

求)

第5章色彩的對比8重、難點

第1節明度對比1

第2節色相對比2

第3節純度對比1

第4節冷暖對比2

第5節面積對比2

第6章色彩的調和8重、難點

第1節同一調和1

第2節類似調和2

第3節秩序調和1

第4節無彩色調和2

第5節面積調和2

第7章色彩的心理和情感8

第1節色彩與心理4

第2節色彩與情感4

中國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中國工藝美術史課程編號90900051

總學時30周學時2

學分2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

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

使用教材尚剛:《中國工藝美術史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東方出版中心年月

主要參考資120079

2、卞宗舜:《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9月

中國工藝美術史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講解,能夠使學生

課程教學目了解中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歷史,通過對工藝美術作品的欣賞,

的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他們熱愛祖國民族藝術傳統,熱愛生活的思想情

感和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更好地把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設計思維當中

學習方法指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導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知識重點提原始陶器工藝;青銅器;裝飾雕塑及裝飾畫;石窟藝術;建筑藝術、瓷藝;建筑、

示環境藝術、雕塑;明清建筑

新石器時代工藝美術文化;青銅器的裝飾紋樣;陶塑;佛教的起源以及對中國

學習難點提

工藝美術的影響;瓷藝對世界工藝美術的影響;陶瓷藝術對工藝美術的貢獻;

明清時期的民間工藝美術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早T內容講討實訓作業重、難點提示

授論驗練

隨堂作業及

第1章原始社會的工藝美術4

課程總結性作業

(老師按照其教學方

1日石器時代的工藝美術式進行作業要求)

第1節

文化0.5

新石器時代的工藝美術

第2節

文化0.5

第3節原始陶器工藝1

第4節原始雕琢工藝1

第5節原始工藝畫1

第2章昌商周時期的工藝美術4重點

第1節夏商周歷史背景1

第2節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工藝1

第3節夏商周時期的木雕工藝1

夏商周時期的其他工藝

第4節1

美術

第3章秦漢時期的工藝美術4重點

第1節秦漢時期的建筑工藝1

第2節秦漢時期的裝飾工藝1

第3節秦漢時期的工藝帛畫1

秦漢時期的其它工藝美

第4節1

第4章魏晉時期的工藝美術1重點

第1節魏晉時期的佛教石窟

0.5

第2節魏晉時期的裝飾工藝畫

0.5

第3節魏晉時期的雕塑工藝1

第4節魏晉時期的青瓷工藝1

魏晉時期的絲織繡染工

第5節1

第5章隋唐時期的工藝美術4重點

第1節隋唐時期的環境藝術

0.5

第2節隋唐時期的裝飾雕塑

0.5

第3節隋唐時期的裝飾畫

0.5

第4節隋唐時期的瓷器工藝

0.5

第5節隋唐時期的織染服飾1

隋唐時期的其它工藝美

第6節1

第6章宋元時期的工藝美術4重點

宋元時期的皇家裝飾

第1節

“文人畫”0.5

宋元時期的“畫中畫”

第2節

「.之0.5

第3節宋元時期的建筑、園林

0.5

宋元時期的彩塑雕刻工

第4節

藝0.5

第5節五大名窯的瓷藝成就1

宋元時期的其它工藝美

第6節1

第7章明清時期的工藝美術6難點

第1節明清時期的古典環藝

0.5

第2節明清時期的裝飾畫

0.5

第3節明清時期的宗教壁畫1

第4節明清時期的陶瓷工藝1

明清時期的絲織錦繡工

第5節1

第6節明清時期的服飾工藝1

明清時期的民間工藝美

第7節1

立體構成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立體構成課程編號90900061

總學時80周學時20

學分4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

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

使用教材朱輝球:《立體構成及應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

1、盧少夫:《立體構成》中國美術出版社2005年6月

主要參考資

2、金劍平:《立體構成》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年5月

掌握設計語言的基礎課程,是美術學專業的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通過本課

課程教學目

程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并掌握立體構成材料與技法的基本知識、規律及

其制作過程與方法,為以后的專業設計、創作實踐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習方法指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導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知識重點提對自然形態和經典圖式的抽象提取;立體形態的造型要素;立體造型的形式美

示法則;線材、面材、塊材的立體構成

學習難點提平面空間到立體空間的思維轉換;立體形態的材料要素;從平面到立體:綜合

示構成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早"P內容講討實作業重、難點提示

授論驗

第1章

基礎造型的立體構成20

第1節緒論7隨堂作業及

第2節立體構成要素6課程總結性作業

平面空間到立體空間的思維轉(老師按照其教學

第3節7

換方式進行作業要求)

第2章重、難點

立體形態研究20

第1節立體形態5

第2節立體形態的分類5

第3節立體形態的造型要素5

第4節立體形態的材料要素5

第3章重、難點

構成的邏輯20

第1節構成的法則5

第2節構成的邏輯5

第3節從平面到立體5

第4節平面布局5

第4章重、難點

立體形態要素的構成20

第1節點的立體構成4

第2節線的立體構成4

第3節面的立體構成4

第4節塊的立體構成4

第5節綜合構成4

圖形創意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圖形創意課程編號90900071

總學時80周學時20

學分5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

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素描、色彩、平面構成、立體構成

使用教材張鵬:《圖形創意》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

1、高亮:《圖形創意》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1月

主要參考資

料2、周宗凱:《圖形創意》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通過相關的學習和實踐,使學生掌握圖形造型的形式美和構圖本身的形式美

課程教學目法則,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培養思維的跳躍感與嚴謹性,做到同一個想

的法通過不同的載體、不同的表現方法、不同的圖形調整準確地傳達圖形所表

達的信息。

學習方法指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導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知識重點提

本課程的教學重點在于圖形創意表現形式及方法。

學習難點提

本課程的教學難點在于圖形制作與應用。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章節內容講討實訓作業重、難點提示

授論驗練

第1章圖形概述4難

第1節圖形定義1

隨堂作業及

第2節圖形的起源及變革1

課程總結性作業

第3節圖形價值的設計意義1

(老師按照其教學方式

第4節現代圖形設計觀念1

進行作業要求)

圖形創意的基本方法

第2章8難點

及形的分類

第1節創意詮釋4

第2節創意思維基礎4

第3章圖形創意與策略重、難點

12

第1節創意思維方式6

第2節創意與策略6

第4章圖形表述方式的創造重、難點

16

圖形表述方式之——

第1節

設計元素的尋找16

圖形創意表現形式及

第5章重、難點

組織方法20

圖識——形式結構的

第1節

組織與創造20

圖形的組織表現和應

第6章重、難點

用20

第1節擬仿之變4

第2節附體變化4

第3節漸變延異4

第4節異態變化處理4

第5節隨“臆”之變4

書法與國畫基礎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書法與國畫基礎課程編號90900081

總學時80周學時20

學分3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

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

使用教材黃惇莊熙祖:《書法篆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1、郭蓉:《書法》中南工商聯合出版社2007年1月

主要參考資

2、洪丕漠:《點擊中國書法》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1月

3、湯大民:《中國書法簡史》鳳凰出版社2001年5月

1、使學生正確把握書法篆刻藝術的發展概況、形式特點、方法步驟和審美規

律,培養學生對書法篆刻藝術的鑒賞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初步的創作

能力和勝任中等美術學校書法篆刻教育等基本能力。

課程教學目

2、對學生進行民族藝術審美教育的重要科目。在教學中,應以民族繪畫和地

域特色的審美意識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在專業基礎和創作基礎的課程中,作

循序漸進的學習。并啟發和提高學生中國畫方面的藝術修養,使國畫系的山

水畫教學更加富有傳統底蘊和時代氣息。

學習方法指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導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知識重點提

書法的概念和審美特性

學習難點提

書法的文化性和演變

教學基本內容、教學環節安排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

重、難點提

章節內容作業

講討實訓示

授論險練

隨堂作業及

第1章書法常識難點

40課程總結性作業

(老師按照其教學方式

第1節書法的概念和審美特性

10進行作業要求)

第2節書法的文化性和演變

10

第3節書法的學習方法

10

書寫工具材料和法帖的

第4節

選擇10

4

第2章國畫常識難點

0

第1節工具材料性能運用8

白描花卉線條用筆用墨

第2節在花鳥畫中的表現力和8

作用

第3節臨摹的方法、作用8

第4節構圖的基本規律8

第5節寫生基本技法8

裝飾畫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基本條件規定

課程名稱裝飾畫課程編號90900091

總學時80周學時20

學分4開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

大綱編寫人周賀大綱審核人周雅銘

大綱編寫時

2009年6月

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V)

課程性質

專業特色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跨專業同選課程()

先修課程素描、色彩、圖形創意

使用教材朱輝球吳天麟:《圖案裝飾及應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

、梁百庚:《裝飾畫》中國紡織出版社年月

主要參考資120041

2、遠宏:《裝飾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裝飾畫相關理論與表現技法的

課程教學目基本知識、規律及其制作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熟練地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

的識及專業技能的實際運用技能。為以后的設計課程、畢業創作和應用設計打

下良好的基礎。

學習方法指1、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導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正確理解“大裝飾”的概念;裝飾畫的藝術特征;構成與構圖;圖形與紋樣;

知識重點提裝飾畫的形式美構成;裝飾畫構圖的基本類型;自然形的變化構成及復合形

示的綜合構成;裝飾畫色彩的形式語言及裝飾畫色彩的視覺心理:裝飾畫的'

般繪制材料及技法及裝飾畫的特殊繪制技法及肌理制作

裝飾畫的發展、衍變:裝飾畫的概念理解;基本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