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縣2016年高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測試(生物高考等級考二模)生命科學試題 含答案_第1頁
上海市崇明縣2016年高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測試(生物高考等級考二模)生命科學試題 含答案_第2頁
上海市崇明縣2016年高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測試(生物高考等級考二模)生命科學試題 含答案_第3頁
上海市崇明縣2016年高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測試(生物高考等級考二模)生命科學試題 含答案_第4頁
上海市崇明縣2016年高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測試(生物高考等級考二模)生命科學試題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崇明縣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高三年級質量調研考試

生命科學試卷2016.4

考生注意:

1.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本考試分設試卷和答題紙。

3.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上用鋼筆、圓珠筆或簽字筆將學校'姓名及準考證號填

寫'涂清楚。作答必須涂或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I卷

一、單選題(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

1.生物細胞內的下列物質中,既含N元屬又屬于生物大分子的一組是..........()

A.核昔酸和糖原B.血紅蛋白和核酸

C.氨基酸和葡萄糖D,膽固醇和纖維素

2.下列細胞結構中肯定不存在糖類物質的是..................................()

A.染色體B,核糖體C.細胞壁D.中心體

3.下列關于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骨髓細胞、肝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屬于原核細胞

B.骨髓細胞內最多含有23對同源染色體

C.肝細胞內不一定有Y染色體

D.三種細胞的呼吸代謝產物中都有CO?

4.下列能感受水溶性化學分子或水溶性氣味化學分子的作用并將之轉化成神經沖動的細胞

有..........................................................................()

①視細胞②味細胞③嗅細胞④耳蝸

A.一種B.二種C,三種D.四種

5.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基質中進行的化學反應的描述錯誤的是....................()

A.葉綠體基質中可以合成葡萄糖B.細胞質基質中可以合成mRNA

C.線粒體基質中可以將丙酮酸氧化分解D.核基質中可以產生ADP

6.下列有關乳酸桿菌和產甲烷細菌具有的特征描述錯誤的是....................()

A.遺傳物質都是DNAB.都能進行分裂生殖

C.轉錄過程對青霉素敏感性不同D.都進行無氧呼吸

7.某同學用小麥幼苗根尖為材料進行“植物細胞分化的觀察”實驗,在高倍鏡(10X40倍)

視野中用顯微測微尺測量到一個細胞的面積為8格X20格=160格2,下列關于該細胞描

述正確的是.............................................................()

A.該細胞可能是伸長區細胞,細胞內可以觀察到葉綠體

B.該細胞若是成熟區細胞,細胞內一定可以觀察到大液泡

C.該細胞在低倍鏡(10倍目鏡和10倍物鏡)視野中測得的面積是1。格2

D.該細胞所在的視野范圍內看到最多的是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

8.與有性生殖相比,無性生殖的優越性表現在.................................()

A.子代不可能發生遺傳物質的變異B.子代可保持與親本在遺傳性狀上的差異

C.產生的子代不會通過有性生殖產生后代D.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子代數量

9.運動時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滲透壓與血漿相等,在流經汗腺導管排出體外過

程中大部分Na十、C「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出汗可使血漿滲透壓升高B.出汗的作用是使人體散熱量大于產熱量

C.汗腺導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出汗會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10.圖1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HO)+02W二二三CO2+HO+能量

2②2

圖1

A.過程①和②只能分別發生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B.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全部儲存在ATP中

C.過程①和②均能產生[H]但二者還原的物質不同

D.過程②產生的(CH2。)中的氧全部來自HzO

11.某課題小組成員在觀察某生物體(2N=6)的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

行為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圖2的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此圖中著絲點已經分裂且有同源染色體為有絲分裂后期

B.此圖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

C.此圖所示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數目的整倍化變化

D.此圖是因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著絲粒分裂造成的圖2

12.下列能正確表示人體胃蛋白酶作用規律的曲線有...........................()

-—IV(酶含量>a)

-----酶含量=a(已知條件)

---------III(酶含量Va)

底物濃最

A.H、IV、VB.U、IV、VIIC.I、IV、VIID.I、皿、VI

13.在真核細胞中,細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啟動細胞DNA復制的必需蛋白,

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復制前復合體”形成,進而啟動DNA復制。參照如圖3

所示的細胞周期,"復制前復合體”組裝完成的時間點是...........()

A.1B.2

C.3D.4

14.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結構上的一種抗原,人體接種該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患乙

肝疾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接種的乙肝疫苗通過激活人體二次免疫反應產生記憶細胞

B.接種的乙肝疫苗可在內環境中儲存使人體保持持久免疫力

C.人體接種乙肝疫苗后產生的相應抗體可被蛋白酶水解失活

D.接種乙肝疫苗后產生的記憶細胞可識別入侵人體的甲肝病毒

15.圖4表示一種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膜中載體也能運輸蔗糖

B.碘以該方式進入海帶細胞

C.該方式不會出現飽和現象

D.該方式發生在被運輸物質從高濃度到低濃度時

16.高的動脈血壓引起降壓反射。健康人體在發生降壓反射時不可能發生的是......()

A.壓力感受器傳入沖動頻率升高B.腎上腺素的作用減弱

C.心率減慢導致外周阻力升高D.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加強

17.果實在成熟之后發生的細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現象

稱為呼吸躍變,是果實成熟達到可食程度的標志。

二氧化碳乙烯量

圖5為香蕉成熟后細胞中CO2釋放量和乙烯含量釋放量(mg/L)

(ul/gh)

變化曲線,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圖5

A.呼吸躍變導致乙烯含量劇增

B.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誘導呼吸酶的合成量里加

C.呼吸躍變是果實成熟的標志

D.乙烯的增加促進了果實的發育

18.實驗室在適宜條件下培養了一個只有Bb一種基因型的、雌雄個體數目相等的果蠅種群,

讓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發現,子一代中只有Bb和bb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若不

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讓子一代再隨機交配,則子二代果蠅中Bb和bb基因型

個體數量的比例為............()

A.1:1B.2:1C.1:2D.1:4

19.圖6所示為治療性克隆流程,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個體A

卵(母)細胞移植

個體

B囊胚

體細胞細胞核

圖6

A.過程①和②分別采用的是細胞融合技術和動物細胞培養技術

B.胚胎干細胞來自于囊胚中具有全能性的C細胞

C.圖中獲得的組織器官移植給個體B不易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D.如果克隆過程中需進行基因改造則應選擇c細胞為受體細胞

20.下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分析該人體內不可能發生的是.............()

項目測定值參考范圍單位

甲狀腺激素10.03.1?6.8Pmol/L

胰島素1.75.0?20.0mIU/L

A.細胞代謝速率減慢B,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C.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D.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減慢

21.一條由39個氨基酸形成的環狀多肽,其中有4個谷氨酸(R基為—CH?-CH?-COOH),

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有2種。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該多肽合成過程中至少可以形成38個肽鍵

B.該多肽的合成至少有37種tRNA參與

C.該多肽最多有39個氮原子

D.該多肽至少有4個游離的竣基

22.圖7為一個母親(圖甲)和她女兒(圖乙)體細胞中含有血友病("一為

和紅綠色盲(E-e)基因的示意圖,現母親欲生育二胎,若不考慮基因突

變,下列不可能出生的孩子是.......()

A.兩病男孩B.色盲女孩

C.無病男孩D.兩病女孩

23.下列育種方法利用的遺傳學原理相同的是)

①將雜種水稻的花藥離體培養獲得能穩定遺傳的抗病新品種

②抗蟲小麥與矮稈小麥雜交獲得穩定遺傳的抗蟲矮稈小麥

③將含抗病基因的重組質粒導入玉米細胞后培養獲得抗病玉米植株

④用射線照射大豆種子后播種并篩選獲得具有抗病性狀的大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4.Ca2+能消除突觸前膜內的負電荷,利于突觸小泡和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若瞬間增

大突觸前膜對組織液中Ca?+的通透性,不可能出現的效應是..................(》

A.神經沖動的傳遞加速B.突觸前膜內ATP快速增多

C.突觸后膜的興奮性受到抑制D.突觸前膜的面積增大

25.相對細菌和植物細胞而言,動物細胞離體培養更需關注培養基的滲透壓,這是因為動物細胞

()

A.滲透壓遠高于細菌或植物細胞的滲透壓

B.沒有成熟大液泡,滲透壓調節能力差

C.沒有細胞壁,對培養基的滲透壓更敏感

D.生長緩慢,各生長階段對環境的滲透壓要求不同

26.圖8顯示了人體內能源物質的代謝途徑,大寫字母代表|脂肪

物質,其中物質Z直接參與了過程①,下列敘述不正批而PQ

.徹底jj

確的是........................()|糖原憐??X—Y-/ATP

A.X是葡萄糖圖8

B.Y是丙酮酸

C.Q是甘油

D.Z可以是氨基酸脫去氨基的碳鏈

27.假設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噬菌體DNA由5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喋吟占全部堿

基的20%。用這個噬菌體侵染只含31P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

A.該過程至少需要3x10、個鳥喋吟脫氧核昔酸

B.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與只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49

D.該DNA發生突變,其控制的性狀即發生改變

28.綠色植物葉綠體中光合色素的種類及含量與植物葉片的顏色變化密切相關。綠色葉片的

葉綠體中葉綠素的含量通常比類胡蘿卜素的含量高;黃綠色葉片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

b,而不含葉綠素a;黃色葉片的葉綠體中含有類胡蘿卜素而不含葉綠素;秋天葉片變

紅是由于葉綠素不夠穩定,逐漸分解而使葉肉細胞內積累的花青素的顏色顯現了出來。

圖9是某植物葉綠體色素提取分離實驗中得到的紙層析結果,其中甲圖實驗材料為綠

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甲圖)圖9

A.①為黃葉,②為黃綠葉B.③為黃綠葉,⑤為黃葉

C.③為黃綠葉,④為秋天紅葉D.④為秋天紅葉,⑤為黃葉

29.下左圖中曲線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所釋放的CO?總量的變化,曲線b表示

有氧呼吸釋放的CO?量的變化。則表示無氧呼吸釋放的CO?量的變化是下圖中的()

C

O

2

A.B.c.D.

30.某種植物的高度受二對基因(M、m和N、n)控制,這二對基因分別位于二對同源染

色體上。每個基因對高度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現將兩種高度相同的純合植株雜

F2植8o

交得到Fl,再用Fl代與甲植株雜交,對產生的株

數6o

⑺4o

及生長狀況的統計結果如圖10所示。則甲植

2O

株可能的基因型為.................()10

25456585105植株高度(c?i)

A.MmNnB.mmNN

C.MMNnD.mmNn

二、綜合分析題(共90分)

(-)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與多樣性的問題。(10分)

研究者對某保護區內鳥類資源調查過程中,發現保護區內有MG、CE、DP、DW四個

地雀種群,其中只有地雀MG與地雀CE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后代,其余地雀之間不能互相交

配。在不同生活季節中,地雀數量有很大差異。圖⑴所示為三年間地雀DW種群越冬個體

某種基因頻率的調查結果。

00OoOo0Q>0QQO>\

00OoOc0o00ooG0^k

000oQo0o00ooO0OxALX7

00OcJQo0o0J0ooO0OoJ

一00-TALX1一MG

00Oo0Oo0o0ooOOO。o

00o

。o

00OoOOC?oOo*o2O0ooOOoO

0二0

OoO。

00OtO。o00ooOOoT—"'j-------<—,--CE

Oe0Q0

L一o00oo

00Oo00O

90OoOe0o0ooO

0型0Q

00OoQo0o0ooO

冬0

S體0

00OoOo0o0ooO?-DW

--^

3%

-0

圖⑵

第一年夏季?基因頻率為2%第二年夏季?基因頻率為3%第三年夏季?基因頻率為0%

圖⑴

31.DW種群是否發生進化?,理由是。

研究顯示,保護區內地雀喙的形態與ALX1基因高度相關。圖2顯示MG、CE、DP、

DW四種地雀ALX1基因的核甘酸序列多樣性。

32.造成地雀ALX1基因的核昔酸序列多樣性的本質是。以下分析錯誤的

是o

A.與MG親緣關系最近的是CEB.與DP親緣關系最遠的是DW

C.DP和DW之間存在生殖隔離D.地雀喙的形態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研究者發現,保護區內很多地雀都愛捕食某種蛾,這種娥因具有多種體色而被捕率不同。

對該種娥的兩個種群進行種群密度調查結果如下表。

基因型A種群(只)B種群(只)

ab

ww2000

aa

ww50120

bc

ww100200

cc

ww15050

ac

ww10080

33.調查保護區內娥的種群密度采用法。由于地雀的捕食,B種群中

WbW。的個體明顯增多。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人工選擇B.適者生存C.用進廢退D.定向變異

34.以下對A種群和B種群的分析比較正確的有(多選)

A.W,基因在A種群中的頻率為33%

B.B種群中具有W'Wb的物種已經滅絕

C.地雀對娥的選擇性捕食決定了娥的進化方向

D.就W基因而言,A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高于B種群

35.已知上述A和B種群中每個個體有I。'對基因,每個基因的突變幾率都是10一1則種群

A中出現突變的基因數是o

(二)分析有關人體內環境調節的資料,回答問題。(11分)

圖A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體溫、水和電解質及血糖平衡的部分調節機制,a、b、c、d、

e表示不同的調節過程。圖B為水和電解質調節過程中某種靶器官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靶細胞V---激素Y----

血糖調節

靶細胞|一

水和電解質調節

圖A

圖B

36.結合圖A中信息,分析下列屬于下丘腦在體溫調節過程中分泌的物質有。

A.促甲狀腺激素B,抗利尿激素

C.神經遞質D.促腎上腺激素釋放激素

37.當人處在炎熱環境,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會作出相應的調節,結合已有知識,用箭頭

圖形式寫出與此調節機制有關的反射弧,及其相應的靶細胞作出的效應o

38.在圖B的1—5結構中不能重吸收水的部位和藥物毒物進入腎小管的部位分別

是O

A.1、2B.2、3C.3、4D.5、4

39.當血糖濃度上升時,下丘腦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作用于胰島發揮調節

作用。使胰島B細胞分泌活動增強,血糖濃度下降,此過程屬于調節。I型

糖尿病由胰島B細胞損傷引起,患病率具有種族差異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島B細

胞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據此對I型糖尿病的推測錯誤的是o

A.I型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B.I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

C.胰島B細胞的損傷是機體通過特異性免疫導致的

D.I型糖尿病存在胰島素抵抗

研究證明,腎上腺素和迷走神經(可以支配心臟的感覺、運動的混合神經)都參與兔血

壓的調節,實驗過程及現象如下:實驗I:給實驗兔靜脈注射0.01%的腎上腺素0.2mL后一

心臟活動加強、加快―血壓升高一一段時間后血壓恢復;實驗II:剪斷實驗兔的迷走神經并

刺激其靠近心臟的一端一迷走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一心臟活動減弱減慢、血壓降低,停止

刺激后一段時間血壓恢復。

40.根據已有知識分析實驗I和實驗n,在血壓調節過程中起作用的是迷走神經中的

神經;關于腎上腺素和乙酰膽堿在血壓調節過程中所具有的特點分析正確的有

(多選)。

A.在血壓調節中腎上腺素起供能作用,乙酰膽堿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B.腎上腺素和乙酰膽堿都需要與心肌細胞上相應的受體結合后才能發揮作用

C.實驗后一段時間血壓恢復的原因之一是腎上腺素和乙酰膽堿都會被降解滅活

D.腎上腺素和乙酰膽堿在血壓調節過程中的作用相互拮抗但互相協調

E.實驗兔體內腎上腺素的分泌不受神經調節

F.實驗II過程中心臟活動的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三)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問題。(1。分)

【研究背景】鳴禽是鳥類中最善于鳴叫的一類。鳴禽的鳴唱也是一種條件反射活動,是

在腦中若干功能區(如圖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過鳴管和鳴肌來完成的。研究發現雄

鳥的HVC區體積明顯大于雌鳥。

鳴管和鳴肌

圖甲嗚禽發聲控制和學習通路示意圖圖乙不同日齡鳥腦中HVC區神經元數量

41.甲中的HVC等功能區是鳴禽鳴唱反射弧結構中的,該反射的效應器

是。

【提出疑問】造成雄鳥的HVC區體積明顯大于雌鳥的原因是什么?

【形成假設】雄鳥和雌鳥腦的HVC區差異與日齡增長有關,神經元數量變化存在差異。

【實驗設計】為有效證明上述假設是否成立實驗者設計實驗方案及實驗記錄表。

42.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A.雄鳥組為實驗組,雌鳥組為對照組

B.每天同一時間取同一實驗鳥的腦進行實驗觀察

C.培養實驗雌鳥和雄鳥的飲食、環境等可隨機應變

D.觀察計錄的是神經元的細胞核或細胞體數量

43.實驗者以不同日齡的雌鳥和雄鳥的鳥腦為材料進行實驗,所選材料是鳥腦而不是鳥骨

髓的原因是。

【數據處理】實驗得到了圖乙所示的結果。

44.圖乙的結果顯示,10?15日齡時,雄鳥和雌鳥腦的HVC區神經元的數量出現顯著性差

異從第日齡時開始;根據圖乙分析可知,之后隨日齡增長,雄鳥的HVC區體積明顯

大于雌鳥的原因是o

【進一步探究】研究者發現雄鳥腦中HVC區體積較大是與新生神經元所占比例較高有關,

進一步推測新生神經元數量差異可能與雄鳥體中的雄性激素量有關。以下是

實驗方案:

實驗對象實驗組別實驗處理方法一段時間后檢測兩組

雌性幼鳥實驗組在幼鳥皮植入含有___________的包埋物鳥腦中HVC區新生

若干對照組在幼鳥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神經元的數量

45.實驗組的處理方法是在幼鳥皮下植入含有的包埋物。

46.【實驗結論】實驗組鳥腦中新生神經元的數量多于對照組鳥,上述觀點成立。本實驗設

置對照組的目的包括(多選)。

A.排除植入手術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排除包埋物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C.排除激素濃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D.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動物的數據作為參照

(四)回答下列有關植物生長與激素調節的問題。(9分)

植物的開花不僅受內在基因和激素的調控,同時還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

赤霉素對植物的開花具有調節作用,其作用機制見下圖⑴所示。

SOC編碼基因]轉錄',翻譯AROC蛋白F通A|植物開花

激活Y--------1阻止

SPL蛋白||DEL蛋白卜--赤霉素

I

------A表示赤霉素的作用l降解

圖⑴

47.以下與赤霉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是

A.曝噪乙酸B,蔡乙酸C.脫落酸D,細胞分裂素

48.檢測植物體內是否產生蛋白是預測植物開花的先決條件,結合SPL蛋白的

功能,描述赤霉素對植物開花的調節機制(關鍵詞:

促進、解除)。

某些植物必須經過春化作用(用低溫誘導促使植物開花)才能開花結實。下表是對冬小

麥進行春化處理的研究結果。

處理方式未經低溫處理經低溫處理先低溫處理后高溫處理

出現某些特殊蛋白質,高溫處理

檢測結果沒有某些特殊蛋白質有某些特殊蛋白質

后這些蛋白質消失

現象不能抽穗開花抽穗開花不能抽穗開花

49.以下對研究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多選)

A.決定冬小麥抽穗開花的環境因素是溫度

B.高溫可以解除小麥的春花作用

C.春花產生的特定蛋白質是低溫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

D.北方春季補種的冬小麥只會長苗不會開花結果

圖(2)所示為光周期(日照長短)誘導植物開花激素的產生以及影響開花的實驗。圖中植

物去掉了頂端的全部葉子,A、D植株分別接受長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內為受短

K

_

a照長短誘導植物開花激素的產生實驗

圖⑵日照長度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50.結合圖(2)和圖(3),運用已有知識分析下列選項中借誤的是圖⑶

A.該植物屬于短日照植物B.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頂端花蕾

C.接受誘導產生開花激素的部位是葉D,開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頂端花蕾

51.根據圖⑶信息可知,人為地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長度,可以使植物的開花期提前或延

遲。菊花是一種短日照植物,若想延遲菊花的開花時間,你的建議

是。

(五)回答下列有關細胞分裂與細胞分化的問題。(10分)

下圖⑴是基因型為BbVv的果蠅進行某種細胞分裂示意圖,圖(2)表示該果蠅進行此次細

胞分裂過程中處于四個不同階段的細胞(I-IV)中遺傳物質或其載體(①一③)的數量。

請回答:

0①

0②

B

貿

1_

52.圖⑴是分裂過程,該果蠅細胞分裂產生的丙細胞有種基因型。若圖中

丁是果蠅細胞分裂過程中部分染色體的示意圖,則該圖應該在(填①或②)的位

置。

53.關于圖⑵的分析,正確的是

A.II所處階段可能發生交換行為B.②代表染色體

c.m與圖⑴中的乙細胞對應D.I:u:m:iv的數量比是2:4:4:1

54.已知果蠅的眼色為伴性遺傳。若圖⑴的a與一只紅眼果蠅的配子受精后發育成一只白眼

雄果蠅,則b與該紅眼果蠅的配子受精后發育成的果蠅表現型為。

55.某同學在觀察果蠅染色體形態時,發現細胞中染色體形態與圖⑵中①②③顯示的數量關

系不符,該同學所觀察的細胞是

A.初級精母細胞B,次級卵母細胞

C.唾液腺細胞D.精巢中的體細胞

-------66B

-------68C

------71C-E

------74EF

------75B

------75C-D

------78D

圖⑶

在果蠅唾液腺染色體上可觀察到膨泡(如圖(3)中左圖箭頭所指)。研究證明,膨泡是

基因的活化區,即正在轉錄mRNA的區域。圖(3)右圖為果蠅唾液腺染色體(第3號)左臂

上膨泡化隨著幼蟲生長的變化情況示意圖。

56.細胞分化是指同一來源的細胞逐漸發生形態、結構和的差異,造成這

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下列關

于圖3的分析正確的有(多選)

A.左圖顯示果蠅唾液腺染色體上橫紋很多說明每條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是不確定的

B.不同發育時期染色體上膨泡化位置不同說明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的轉錄是有序的

C.基因74EF和75B在蛹化前時間點3膨泡化程度達到最強,蛹化開始后不同轉錄

D.觀察基因71c?E的膨化程度變化說明基因的表達在一定時期內可以持續存在

E.幼時期時間點2之前的幼蟲期細胞中和蛹期的細胞中不存在66B基因的轉錄產物

(六)回答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問題。(11分)

如圖⑴所示反應過程發生在水稻葉肉細胞,圖(2)表示停止供給COZ時,圖⑴中某一反

應物質可能發生的變化(圖中箭頭所指表示改變條件的時間點)。

圖(1)()內為碳原子數(2)圖⑶

57.圖⑴所示反應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2)所示可能是哪種物質濃度的變化趨

勢。

A.ATPB.磷酸甘油酸C.二磷酸核酮糖D.NADP

58.請在圖⑶中嘗試畫出在CO2存在條件下,將植物從暗處移到明處后,磷酸甘油醛的濃

度變化趨勢。

59.圖⑴所示反應過程中需要的CO?來源于-分析?

圖(4)關于“水稻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隨外界CO2濃度變化”|

3.

的信息,其中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濃度CO2的植物是O至

研究者將玉米葉肉細胞中的PEPC酶基因導入水稻后,測得光照8

強度對轉基因水稻和原種水稻的氣孔導度及光合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4)

圖⑸和圖(6)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

c

S40

r<Z

0.,8?U30轉基因水%

期S

Z0.,64如I20

能Uo

I宋u

二0.10

o.in0oo-

rnu0.N)

)i原種水稻

OO心.....

72468101214

a

10

光照強度(xl02nmolm2s'')

圖⑹

60.根據圖(5)和圖(6)信息,下列分析正確的有(多選)

A.光照強度低于8(XlO^mol-m^-s-1)時,影響轉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氣

孔導度;

B.光照強度為10?14(XlOYmobm-^s-1)時,氣孔導度不影響原種水稻的光合速率;

C.光照強度為10?14(XlO^mobm-^s-1)時,原種水稻氣孔導度下降但實際利用

CO2量沒有改變

D.光照強度為10?14(XlO^mol-m^s1)時,轉基因水稻光合速率上升與PEPC酶

的功能有關

61.根據圖(5)分析,在光照強度為4和12(XlO^mol-m^s1)時,轉基因水稻合成的。2

與原種水稻合成的02的比值分別為、,因此轉基因水稻更適合栽種在

環境中.

(七)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的問題。(10分)

胡蘿卜素是一種常用的對人體有益、①微生物一微生物—菌體離心

的篩選的培養裂解沉淀由2g胡蘿卜素

色澤鮮艷的天然色素類食品添加劑,可,萃取一>過濾一濃縮一的鑒定

②胡蘿卜一粉碎一干燥/

分別從胡蘿卜或產生胡蘿卜素的微生物

體中提取獲得,流程如右圖:

62.根據你已有知識推測可用于分離胡蘿卜素的方法是o胡蘿卜素的工業化生產

多選用的流程①的最合理解釋是

A.微生物的篩選培養比胡蘿卜栽培好管理B.微生物產品的生物活性高

C.微生物菌體裂解比胡蘿卜粉碎破壁容易操作D.微生物發酵生產周期短

圖甲為篩選獲得高產紅酵母菌菌種的過程,下表為篩選培養過程中獲得的部分數據,表

中細胞生物量是指培養期間單位體積內所含的生物個體總量。

菌種培養基成分細胞生物類胡蘿卜素類胡蘿卜素

量(gL)耨(mgg)產t(mgl)

葡萄糖2.426.0162.4

②甘蔗汁9.21.917.5

③泥炭提取物481.2616.03

紅酵母在不同培養基中類胡蘿卜素產量

63.下列不可能是酵母菌具有的結構是(多選)

A.擬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