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本單元教材分析: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六課傳承核心思想理念6.1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第八課踐行中華傳統美德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8.2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單元導語思考并回答:本單元學習目標是什么?答案與解析:本單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引領同學們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形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總體性認識,并用蘊含其中的精髓精華滋養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強文化自信。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7.2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課程目標分析:新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新課標已經發布,要求本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我們應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來制定教學目標!道德與法治課程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七下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政治認同】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美德;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參見2022版新課標P10、11)品讀經典: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閱讀并回答:上述故事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你還知道哪些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品讀經典: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閱讀并回答:上述故事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你還知道哪些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負荊請罪”的故事體現了藺相如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大局觀,展現了廉頗知錯即改、知恥而后勇的風范。這個故事蘊含著以禮義廉恥為標準的榮辱觀。“聞雞起舞”的故事體現了祖逖、劉琨關心時局、胸懷大志,以報效國家為己任的擔當精神。這個故事充分展現了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程門立雪”的故事彰顯了楊時、游酢尊敬師長、遵守禮儀規范的良好素養,他們是尊師重道的模范。這個故事蘊含著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流傳已久、膾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們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岳母刺字黃香溫席張良拾履孟母三遷蘇武牧羊孔融讓梨曾子殺豬三顧茅廬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1.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P66

①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③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國無德不威”——《戰國策》“人而無德,行之不遠”——《論語》“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左傳》

探究與分享:

梨雖無主,我心有主閱讀并思考:?談談你對“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的理解。?想一想,還有哪個經典故事也傳達了“慎獨”精神?答案與解析:(1)這句話從字面上看的意思是:“梨子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內心也沒有主人嗎?”在更深層次上,許衡說明內心的主人就是自己的道德觀念和原則。這句話表達了一種自律、自我約束的精神。在面對誘惑和選擇時,堅持自己的道德底線和原則,對于是非、善惡、榮辱有明確的標準,而不是無原則地追求個人利益或隨波逐流。(2)許衡的言行是古人提倡的“慎獨”“慎微”的生動寫照。這一故事與東漢楊震“四知卻金”的故事都是光明磊落、修心養性、自省慎獨的典型。2.★中華傳統美德具體道德理念和規范的內涵?P66-68

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

a.判斷一切是非、善惡、榮辱,都需要明確的標準。“由義為榮,背義為辱。”中華民族一貫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b.這一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P66

“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

為榮,背義為辱。”——南宋思想家·陸九淵《與郭邦逸書》

釋義: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以道義作為其為人處世之根本。有道義的人會受到世人的尊重,喪失道義的人會讓世人看不起,遭循道義是光榮之事,背信棄義則是令人恥辱之事。

相關鏈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內涵。P67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合稱“八德”,是對諸多德目的概括總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①孝,指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和愛戴;②悌,本義指對兄長的敬愛和恭順,也泛指對同輩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③忠,指盡心竭力、盡職盡責,常指為國盡忠;④信,指講誠信;⑤禮,指為人處世懂禮貌、講規矩;⑥義,指做事情符合道義;⑦廉,指廉潔奉公;⑧恥,指自尊自重,有羞恥之心。討論:有人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已經過時了,你怎么看?“修其孝弟(悌)忠信”——《孟子》“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中華典故:

墨悲絲染閱讀故事并分組討論:墨子的思想強調了什么作用?這對于今天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有怎樣的啟示?答案與解析:墨子認為“染缸"與“素絲”的關系就像后天的環境與人的關系。人的天性如同待染的素絲,把素絲放入什么顏色的染缸就能染成什么顏色的絲,即人處于什么樣的環境,受到怎樣的影響,就會被塑造成什么樣的人。由此可見,他強調人的品德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會改變或形成,肯定了社會環境的教育作用。墨子的“染絲說”啟示我們要通過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升個人道德修養。2.★中華傳統美德具體道德理念和規范的內涵?P66-68

②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

a.“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P67出自《禮記》,原意是道德是治國的根本出自《孟子》,意思是:對君子來說,最偉大的就是與別人一起來行善品讀詩詞:

中華民族愛國情懷品讀詩歌并回答:陸游和林則徐借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你還知道哪些精忠報國的愛國英雄?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執節不使命”

—蘇武“精忠報國”

—岳飛“拒倭寇于海外”—戒繼光“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秋瑾2.★中華傳統美德具體道德理念和規范的內涵?P66-68

③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

a.“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興衰、民族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盡心竭力報效國家。b.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P67-68“中華民族之復活”——▲精忠報國是中華民族愛國情懷的最高體現;振興中華是中華民族愛國情懷的時代表達國禮故事:

“四海升平”觀看并思考:這件國禮向世界傳達了中華民族一種怎樣的精神境界?答案與解析:中華民族歷來強調“明倫”“盡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國禮故事: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總書記選定了一件名為“四海升平”的景泰藍賞瓶作為國禮,贈予參會的各經濟體領導人。這件國禮的細節蘊含巧思:瓶身最大直徑21厘米,代表APEC的21個經濟體。器型四面開窗,周圍以浮雕吉祥水紋環繞,既象征“四海”也代表環太平洋。“四海升平”寄意世界和平、共同發展。2.★中華傳統美德具體道德理念和規范的內涵?P66-68

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a.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b.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P68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明末思想家·顧炎武《日知錄》

?

梁啟超將之提煉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當今世界還蘊含著為全人類的發展擔當盡責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

....本課小結:▲本課重難點:重點:明確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內容,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難點:正確理解中華民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中華傳統美德具體道德理念和規范的內涵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1.下面圖片體現的中華傳統美德是(

)A.悌、賢 B.禮、和 C.誠、孝 D.悌、孝【答案與解析】D

本題考查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孔融讓梨的故事是說孔融小的時候就知道把大個的梨給哥哥吃,教育我們要謙讓,體現了“悌”,悌的意思是敬愛兄長。黃香溫床的故事是說黃香為父母溫床,體現的是“孝”,故D符合題意;本題選D。3課堂練習3課堂練習2.史書萬卷,字里行間都是“家國”二字。“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以下名言詩句中能體現這種家國情懷的有(

)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②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與解析】D本題考查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①:描寫的是自然景物,故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②體現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統一,強調在有能力時心系家國,符合家國情懷;③體現魯迅毫不保留地奉獻自我的愛國之情;④體現文天祥以死明志,彰顯對國家忠誠的至高境界,故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3課堂練習3.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主題為“重建信任”。中國在發言中指出,中國是重信守諾的國家,不管世界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持續為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機遇創造良好條件。這表明中國(

)①有兼濟天下的博大胸懷和擔當②推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③將擔起推動各國經濟發展的重擔④積極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貢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與解析】B本題考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①②④說法正確;③:“擔起推動各國經濟發展的重擔”說法錯誤,中國積極推動國際合作與發展,但各國經濟發展的主體責任在于各國自身,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4.2024年9月,黃宗德獲得“共和國勛章”。黃宗德同志先后參加渡江戰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在多場戰役戰斗中沖鋒在前、屢立戰功,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是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斗英雄。黃宗德以實際行動(

)①詮釋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②體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③彰顯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④展現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與解析】B本題考查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①②④:黃宗德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說明他以實際行動詮釋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體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展現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材料未體現出誠信守法、見利思義,故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3課堂練習3課堂練習5.對崇德向善價值理念的追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主題,中國將“德善”作為一切道德的本源,以下詞句能體現“崇德向善”的是(

)A.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C.位卑未敢忘憂國

D.由義為榮,背義為辱【答案與解析】A

本題考查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A:“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的意思是對君子來說,最偉大的就是與別人一起來行善,體現要崇德向善,故A正確;BCD:B體現的是向榜樣看齊,C體現愛國情懷,D指做人做事要遵循道義,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3課堂練習6.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

)A.中華人文精神

B.中華傳統美德

C.核心思想理念

D.自尊自信自強【答案與解析】B本題考查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B:根據教材知識,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故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3課堂練習7.總書記善于用“中國風格”的表達方式,引經據典、融情于理。以下用典與其蘊含的思想對應正確的是(

)①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追求和諧美好②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堅持做符合道義的事③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④言必信、行必果——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與解析】C

本題考查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③④說法正確;①:比喻積少成多,體現了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重要性,故①說法錯誤;②:寓意單一之美難以構成春日之絢爛,這體現了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課堂練習8.中國科學院院士、機械工程專家楊叔子放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國。他帶領團隊攻克了鋼絲繩斷絲定量檢測等國際難題,為我國機械工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楊叔子身上集中體現的中華傳統美德有(

)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②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④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