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名人之林徽因介紹模板_第1頁
近代史名人之林徽因介紹模板_第2頁
近代史名人之林徽因介紹模板_第3頁
近代史名人之林徽因介紹模板_第4頁
近代史名人之林徽因介紹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史名人介紹教學通用PPT模板林徽因壹貳叁肆人物生平人物貢獻人物評價出版圖書目錄contents人物生平人物生平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林長民的大女兒。5歲,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蒙;8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民國三年(1914年),林徽因與祖父來京,與父親同住在前王公廠。人物生平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1924年9月,兩人一起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均從三年級課程讀起。民國十七年(1928年),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婚禮后同往歐洲游歷,考察歐洲建筑。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筑系。人物生平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筑,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筑之幾個特征》《平郊建筑雜錄》《晉汾古建筑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筑的論文和調查報告1930-1945年15年間,林徽因、梁思成對190個縣2738處古建筑進行了調查,很多古建筑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全國以及國際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如河北趙州石橋、山西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人物生平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臺山地區發現中國最古老的一座木結構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盧溝橋事變后,林徽因、梁思成隨營造學社先遷長沙,后于1938年1月到昆明,住在巡津街一所名為“止園”的宅院里。1938年10月至11月,經林徽因、梁思成調查的有圓通寺,土主廟、建水會館、東寺塔、西寺塔、真慶觀大殿、金殿等約50余處昆明主要的古建筑。1948年5月,她在《文學雜志》發表了《病中雜詩》9首。同年底,清華大學所在的北平郊區解放,解放軍包圍古都北平。壹貳叁肆伍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參加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并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墻公園”設想。人物生平1953年10月1954年6月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當選為建筑學會理事;并任《建筑學報》編委。被邀參加第二屆全國文代會。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林徽因病逝于同仁醫院,享年51歲人物貢獻人物貢獻建

筑新中國國徽設計1949年9月下旬,林徽因和建筑系的10名教師一起參加了國徽的圖案設計工作,她將自己的心血和學識全部傾注于這項設計。他們的設計方案于1950年6月被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大會選定為國徽。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1951年,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筑委員會委員,承擔了設計碑座飾紋和花圈浮雕的任務。后來人們將她設計的花圈圖案草稿(一小塊碑石)放在八寶山她自己的墓碑前紀念她。人物貢獻建

筑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1949年,政協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向全國征求紀念碑設計方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致主張,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應以碑的形式為主,以碑文為中心主題。1952年5月,參加設計工作的林徽因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筑委員會(以下簡稱碑建會)委員。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中,林徽因不僅承擔美術設計方面的任務,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成為整個設計小組的實際領導者,對于紀念碑的整體造型、結構都提出了原則性的意見。人物貢獻建

筑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筑格局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將八寶山的護國寺改建為公墓,并遵照周恩來的意見,將公墓定名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處。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筑格局由中國著名建筑師林徽因設計,分為墓區和骨灰堂兩部分。公墓內遍植蒼松翠柏,莊嚴肅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棲之所。出版圖書出版圖書林徽因亦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中的才女,但其文學成就不如廬隱、蕭紅。作為新月派詩人,林徽因的作品注重新詩的格律,注重“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遵循“理性節制感情”的主張,是為藝術而藝術派。同時,由于專業的原因,林徽因也寫了大量的有關古建筑的文章,和呆板的、公式化的學術報告比較起來,顯示了文學家學者文筆的不同凡響。本書選編了林徽因大部分作品,基本上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和藝術取向。林徽因文集出版圖書林徽因小說《九十九度中》是早期運用現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選取北京夏季炎熱的一天,以挑夫流動的腳步,將貌似互不往來的社會各階層不同的生活場景連綴在一起。小說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讓這些片段帶著生活本身的空間廣延性與時間連續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國都市生活的樣態,以其相當的整體性具備了現代中篇小說的格局,同時處處體現出悲憫的情感和對底層的人道主義關懷。九十九度中人物評價林徽因,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筑師。她與夫婿梁思成將一生獻給摯愛的中國建筑與藝術事業,共同開創了中國古建筑研究體系,一起創辦了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兩個建筑系,是中國建筑史體系研究的思想先行者與奠基人。林徽因不僅在建筑領域成就非凡,同時具有令人驚嘆的文學造詣——她的著述文章別具一格,充滿詩意又不失科學嚴謹;她的散文充滿靈性,詩歌更是膾炙人口。她一生執著于對美的追求,對美學理論體系有其深刻的解析,在工藝美術等領域開拓創新,成果卓著。人物評價“梁思成、林徽因的生活就從來不是‘打發日子’的生活,對于他們,日子總是不夠用的。”(哲學家金岳霖評)“一位了不起的中華第一女建筑師,才華橫溢的學者,她(林徽因)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如此的造詣,她在建筑方面和梁先生并駕齊驅,共同作出卓越的貢獻。”(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評)“一代才女”(中國現代文學家胡適評)人物評價近代史名人介紹教學通用PPT模板人物評價稻殼兒PPT模板使用說明(本頁為說明頁,用戶使用模板時可刪除本頁內容)01字體說明中文|漢儀旗黑漢儀旗黑-55簡中文|漢儀勁楷簡漢儀勁楷簡英文|漢儀旗黑漢儀旗黑-55簡【說明】模板中使用的字體為【漢儀勁楷簡】和【漢儀旗黑-55簡】,僅限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目的使用,如需商用請您自行向版權方購買、獲取商用版權。02素材說明03母版說明使用本套PPT模板時,若在操作界面鼠標不可選取的內容,可以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