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課《文言文二則》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_第1頁
第25課《文言文二則》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_第2頁
第25課《文言文二則》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_第3頁
第25課《文言文二則》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_第4頁
第25課《文言文二則》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文言文二則【經(jīng)典永流傳】【錦書】

【微賞】道行不通時選擇變,變了之后就會豁然開朗,行得通則可以長久。這句話指事物發(fā)展到了極點,就要發(fā)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fā)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地發(fā)展。夯基厚積致遠兩小兒辯日1.字音曰()

盤盂()

滄滄涼涼()孰()

探湯()

多知乎()yuēyúcānɡshútànzhì2.重點詞語(1)孔子東游

東:____________________(2)見兩小兒辯斗

辯斗:__________(3)問其故

故:__________(4)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以:_____

去:_____(5)而日中時遠也

日中:_____(6)日初出大如車蓋

車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及日中則如盤盂

及:________

盤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爭辯,爭論緣故,原因認為距離正午古代車上的圓形篷蓋,像雨傘一樣到,到了盤和盂。用來盛食物和水的器皿(8)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為:___(9)日初出滄滄涼涼

滄滄涼涼:_____(10)及其日中如探湯

探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1)孔子不能決也

決:__________(12)孰為汝多知乎

孰:___

為:__________

汝:___

知:____________是寒涼把手伸到熱水里去。這里指天氣很熱。湯,熱水、開水分辨,判斷誰同“謂”,說你同“智”,智慧3.翻譯句子(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譯文: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2)孔子不能決也。譯文:孔子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3)孰為汝多知乎?(倒裝句)譯文:誰說你智慧多呢?

4.默寫(1)孔子東游,_________________,問其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日中時遠也。

(3)日初出大如車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兩小兒笑曰:“_________________?”

見兩小兒辯斗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滄滄涼涼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孰為汝多知乎5.劃分朗讀節(jié)奏(1)日初出大如車蓋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不能決也__________________6.文學文化常識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列子》舊題為列御寇著。據(jù)后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內(nèi)容多為_____________、寓言和神話傳說。列御寇,相傳是戰(zhàn)國時的_______家人物,鄭國人。

日初出/大如車蓋

孔子/不能決也

列子·湯問民間故事道曹沖稱象1.字音哀()

少聰()察

岐嶷()稱物()

載之()

校()āishàonìchēnɡzàijiào2.重點詞語(1)少聰察岐嶷

少:_______

岐嶷:_____________(2)智意所及

智意:_____(3)曾致巨象

致:________(4)訪之群下

訪:_____(5)咸莫能出其理

咸:___

出:_____

理:_____年少時形容年幼聰慧智謀送,送達詢問都說出方法(6)而刻其水痕所至

至:________(7)則校可知矣

校:_____(8)太祖大悅

悅:_____(9)即施行焉

即:__________

焉:_______到,到達計數(shù)喜悅立刻,馬上語氣詞3.翻譯句子(1)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譯文: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智謀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一個成年人。

(2)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譯文:當時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3)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譯文: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到達的船的位置做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到達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一下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4.劃分朗讀節(jié)奏(1)鄧哀王沖字倉舒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祖大悅即施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學文化常識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鄧哀王”是曹沖的謚號,曹沖字_________,是東漢末政治家_________之子。《三國志》編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西晉歷史學家。

鄧哀王/沖/字倉舒

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三國志·魏書·鄧哀王沖傳倉舒曹操陳壽承祚聚焦探本究源兩小兒辯日1.[概括觀點]用自己的話說明兩小兒的觀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說理角度]兩小兒的說理角度分別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判斷]“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說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兒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中午離人遠;另一兒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中午離人近。

一兒從大小角度(視覺)看問題。

另一兒從人對陽光的感受(觸覺)看問題。

不能。因為這是當時的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說明一個人懂得的知識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

4.[理解寓意]本文是一則寓言,你如何理解它的寓意?答:示例:(1)從“辯日”的角度,可以認為本文在寓示一個道理:即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事物、現(xiàn)象,也可能包含我們不知或不確知的道理、知識,需要關注、深思。

(2)從“小兒”和“孔子”的角度,本文可以這樣理解: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獨到的思考;學識淵博、名高望重的孔子能在兩個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認自己有所不知,貫徹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主張,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惱羞成怒,的確令人敬佩。

曹沖稱象1.[內(nèi)容理解]文中哪些話概括贊美了曹沖年幼卻聰明過人?答: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2.[理解概括]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答:

(1)趕象上船。(2)在船的水痕處做標記。(3)把大象趕上岸,朝船上裝其他物品。(4)物品重量到達標記處的時候,統(tǒng)計物品的重量。

3.[表現(xiàn)手法]為了突出曹沖的聰慧過人,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答:

(1)對比手法,太祖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群臣“咸莫能出其理”的不知所措,與曹沖陳述自己方法時的思路清晰相對比。

(2)正側(cè)面描寫相結合,群臣“咸莫能出其理”的不知所措屬于側(cè)面描寫,曹沖陳述出自己方法的思路清晰屬于正面描寫。

4.[拓展延伸]曹沖是歷史上著名的聰慧少年,我國古代歷史上這樣的少年還很多,請列舉出一個這樣的例子。答:示例:孔融讓梨;謝道韞詠雪。

基礎型積累與運用1.下列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孔子東游(出游)B.時孫權曾致巨象(送,送達)C.及其日中如探湯(熱水)D.即施行焉。(立刻,馬上)精練旗開得勝C2.下列加點字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問其故

太祖欲知其斤重B.我以日初出遠

稱物以載之C.有若成人之智

置象大船之上D.而刻其水痕所至

而日中時近也C3.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見/兩小兒辯斗B.太祖/欲/知其/斤重C.咸/莫能/出其理D.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D4.下列對文中人物性格特點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兩小兒善于觀察B.兩小兒說話有理有據(jù)C.曹沖雖然年齡小,但他善于思考分析問題,聰明過人。D.曹沖的聰明,反襯了群臣的蠢笨無知,面對問題時不知所措。D5.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的判斷有相同的地方,即認為一天之內(nèi),太陽離人有遠近之分。B.“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剛出來的太陽比作車蓋,說明此時的太陽大;把盤盂比作中午的太陽,說明此時的太陽小。C.《曹沖稱象》語言生動,層次分明,從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了曹沖的聰慧形象。D.“太祖大悅”是曹操被曹沖的稱象方法感染,為曹沖的聰明智慧而樂。B發(fā)展型閱讀與鑒賞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13分)

【甲】《兩小兒辯日》(略)

【乙】蔡勉旃堅還亡友財蔡璘,字勉旃,吳縣人。重諾責,敦風義。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歸之。愕然不受,曰:“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卒輦而致之。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敦風義

敦:重視B.其人亡

亡:逃跑C.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去:距離D.及日中則如盤盂

及:到,到了B7.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3分)(

)A.蔡璘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為了解蔡璘“重諾責,敦風義”。B.朋友的兒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為父親不曾把這件事告訴他。C.“券在心,不在紙”,意思是說,朋友之間的信任要銘記在心間,而不是寫在紙上。D.這則短文以具體的事例贊揚了蔡璘的誠實守信,重義輕財?shù)钠焚|(zhì)。B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哪里有寄存千兩白銀卻不立票據(jù)的人呢?

9.乙文的題目是“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文章哪里體現(xiàn)了“堅”字?(3分)答:蔡勉旃在友人死后,召他兒子來取白銀,友人之子“愕然不受”,但蔡勉旃仍“卒輦而致之”。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8分)晉明帝數(shù)歲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①消息,潸然②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③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④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