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結構設計核心原則與實戰要點_第1頁
產品結構設計核心原則與實戰要點_第2頁
產品結構設計核心原則與實戰要點_第3頁
產品結構設計核心原則與實戰要點_第4頁
產品結構設計核心原則與實戰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產品結構設計核心原則與實戰要點演講人:日期:目錄01020304材料選擇原則模具優化設計塑膠件結構設計規范設計驗證與缺陷預防05高級設計技巧01材料選擇原則電子行業要求材料具有電絕緣性、耐高溫、阻燃、化學穩定性好等特點,常用的材料有聚碳酸酯(PC)、尼龍(PA)、聚苯乙烯(PPS)等。食品行業要求材料無毒、無味、耐高溫、易清洗等特點,常用的材料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不銹鋼等。按應用場所選材(電子/食品行業示例)按市場定位選材(高/中/低檔產品策略)高檔產品選材要注重品質、手感、外觀等方面,常用的材料有金屬、玻璃、皮革等。中檔產品選材要注重性價比、實用性,常用的材料有塑料、橡膠、木材等。低檔產品選材要注重成本控制,常用的材料有紙板、塑料薄膜、低價木材等。具有良好的韌性、強度、耐熱性和加工性能,成本相對較低,適用于制作要求較高的電子產品外殼等。PC+ABS具有更高的透明度、耐熱性、抗沖擊性,但成本較高,適用于制作高端電子產品、醫療器械等。純PC材料性能與成本平衡(PC+ABSvs純PC案例)02模具優化設計結構簡化原則(不影響功能的簡化方案)零件數量減少在滿足產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零件數量,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和復雜度。壁厚均勻圓角設計確保模具零件的壁厚盡可能均勻,避免出現過厚或過薄的情況,以提高模具的強度和耐用性。在模具設計中盡量采用圓角過渡,減少銳角,以降低模具在注塑過程中的磨損和應力集中。123常見脫模問題(粘模/斜頂/公模解決方案)粘模解決方案合理設計模具表面粗糙度,增加模具與塑料之間的粘附力,同時考慮增加脫模角度,使模具更容易從產品中脫出。030201斜頂解決方案針對斜頂機構容易磨損和卡死的問題,可以采用耐磨材料制作斜頂,并優化斜頂的設計,減少運動過程中的摩擦和阻力。公模解決方案對于公模側壁難以脫模的問題,可以考慮增加側壁的角度,或者設計特殊的脫模機構,如彈簧頂針等。模仁類加強方案對于大型或受力較大的模具零件,可以采用鑲塊式設計,將模仁分成多個小塊進行加工和熱處理,以提高模具的整體強度和耐磨性。斜頂類加強方案斜頂是模具中常見的機構,為了增強其強度,可以采用增加斜頂導向柱、加粗斜頂桿等措施,同時需注意斜頂與模仁的配合間隙,避免運動時的摩擦和卡死。模具強度設計(模仁類/斜頂類加強方案)03塑膠件結構設計規范扣合量范圍卡扣的扣合面應設計為斜面或曲面,以便于裝配時卡扣能夠順利導入并扣緊。扣合面設計材質選擇卡扣設計的扣合量一般控制在0.8-1.2mm之間,這個范圍既能保證卡扣的牢固性,又能避免因為扣合過緊導致的拆卸困難或損壞。在產品設計階段,應進行多次扣合測試,以確保卡扣在實際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卡扣部分應選擇較硬的塑膠材料,以保證卡扣的強度和耐用性。卡扣設計標準(0.8-1.2mm扣合量應用場景)扣合測試在設計塑膠件的定位結構時,應盡量采用中心定位的方式,這樣可以保證裝配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在定位結構的基礎上,應設計60度導向角,以便于塑膠件在裝配時能夠順利導入定位位置,減少裝配誤差。定位結構的精度應控制在±0.1mm以內,以保證塑膠件在裝配后的精度和穩定性。在產品設計階段,應進行多次導向測試,以確保塑膠件在裝配時能夠順利導入定位位置。定位與導向設計(中心定位+60度導向角)中心定位導向角設計定位精度導向測試止口配對在塑膠件的裝配結構中,應盡量采用止口配對的方式,以保證裝配的牢固性和穩定性。裝配順序在設計裝配結構時,應考慮塑膠件的裝配順序,確保每個部件都能夠順利安裝到位。裝配力控制在裝配過程中,應控制裝配力的大小,避免因裝配力過大導致的塑膠件變形或損壞。同時,也要保證裝配后的塑膠件能夠牢固地連接在一起,不會出現松動的情況。間距控制塑膠件之間的間距應控制在15mm以內,以避免因間距過大導致的裝配松動或變形。裝配結構優化(止口配對/間距<15mm原則)04設計驗證與缺陷預防建模檢查流程(拔模/干涉/特征三重檢查)拔模檢查檢查拔模角度是否合理,避免模具脫模時產生拉傷、粘模等問題。干涉檢查檢查各零件之間的干涉情況,確保裝配后無干涉,保證裝配精度。特征三重檢查對零件的關鍵特征進行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三重檢查,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外觀缺陷預防(深色件注塑問題規避)壁厚均勻設計時注意壁厚均勻,避免產生縮痕、氣泡等外觀缺陷。圓角設計采用圓角設計,減少應力集中,提高零件的抗沖擊能力。脫模斜度合理設置脫模斜度,避免脫模時拉傷零件表面。排氣設計合理設計排氣系統,避免注塑過程中氣體無法排出,導致零件表面出現燒焦、氣紋等缺陷。咬花深度控制針對咬花工藝,合理控制咬花深度,避免深度過大導致零件表面質量下降。加工變形預測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變形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預防,如預留加工余量、合理安排加工順序等。表面粗糙度考慮加工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合理設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確保零件表面質量符合要求。加工極限了解并掌握加工工藝的極限,確保設計零件能夠加工出來,避免過度設計。工藝限制考量(加工極限/咬花深度控制)05高級設計技巧建模規范(拔模→倒角→圓角順序)拔模角度根據產品材料、壁厚和成型工藝等因素,合理設置拔模角度,以便于模具制造和產品脫模。倒角處理圓角順序在產品邊緣處進行倒角處理,以減小應力集中,提高產品的強度和美觀度。在多個圓角相交時,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圓角處理,以避免過度切削和產生不必要的廢料。123先橫向倒角在進行圓角處理時,先進行橫向倒角,使產品更加飽滿、圓潤。圓角處理原則(先橫后豎倒角法)后縱向倒角在橫向倒角的基礎上,再進行縱向倒角,使產品更加立體、流暢。避免過度切削在進行圓角處理時,要注意避免過度切削,以免破壞產品的結構和強度。鏡像操作禁忌(草繪鏡像優于特征鏡像)草繪鏡像在進行對稱設計時,優先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