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內嵌視頻_第1頁
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內嵌視頻_第2頁
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內嵌視頻_第3頁
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內嵌視頻_第4頁
統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8.1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課件 內嵌視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8課《踐行中華傳統美德》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教學重點:體會中華傳統美德強調的“明倫”“盡責”,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教學難點: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做人處世的根本準則,養成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政治認同:體會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知道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做人處世的根本準則,養成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健全人格:體會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責任意識:體會中華傳統美德強調的“明倫”“盡責”,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核心素養目標】1、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P66)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主要包括(P66-68)3、如何理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P66)4、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的體現和作用。(67)5、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的體現和作用。(P6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的體現和作用。(P68)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本節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運用好這些寶貴資源,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華傳統美德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八課第一節《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教材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

|

下冊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一)

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生活觀察負荊請罪的故事蘊含了以下傳統美德:寬宏大量、知錯能改、團結協作、以大局為重、勇于承認錯誤。這些美德不僅在古代社會中受到推崇,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觀看下面的故事,想一想里面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生活觀察把握機會:祖逖與劉琨共同立志報國,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堅持不懈:故事強調了持之以恒地努力是成功的關鍵,只有通過不斷的奮斗才能實現夢想。聞雞起舞觀看下面的故事,想一想里面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聞雞起舞》的故事蘊含了以下傳統美德:勤奮自律:故事中的主人公祖逖聽到雞鳴就起床練劍,展現了勤奮和自律的精神。珍惜時間:雞鳴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祖逖抓住這個時刻勤奮練習,體現了對時間的珍視。這些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鼓勵人們珍惜時間、勤奮努力,并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生活觀察程門立雪觀看下面的故事,想一想里面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程門立雪的故事蘊含的傳統美德是尊師重道。這個成語源自《宋史·楊時傳》,講述了楊時和游酢在嚴寒的冬天,為了向老師程頤請教問題,不顧嚴寒和辛苦,在門外等待直到程頤醒來。他們的行為體現了對老師的尊敬和對知識的渴望,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典范。1、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P66)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筆記新教材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

|

下冊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二)

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主要包括(P66-68)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1234探究與分享談談你對“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的理解。“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這句話出自元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學家許衡的故事。這句話的核心意義在于強調內心的道德準則和自律精神。?許衡的行為體現了他堅守內心的道德標準,即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不因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動搖自己的原則?。這種自律精神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堅守,也是對社會道德風氣的維護?。探究與分享談談你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理解。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出自《論語·學而》,是孔子的核心德育思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做人處世的根本準則。探究與分享談談你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理解。孝:指的是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報答養育之恩。悌:指的是兄弟間的友愛和相互幫助,強調兄弟間的和諧忠

:即忠誠,指的是對國家、對事業、對朋友的忠誠和盡心盡力。信:即信用,指的是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守信用。探究與分享談談你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理解。禮:指的是遵守禮節,尊重他人,講究行為舉止的得體。義:指的是正義感,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公正無私。廉:即廉潔。廉潔的人不貪贓枉法,不謀私利。廉潔是為官之本,也是社會公正的基礎。恥:指的是知恥,對違背道德的行為感到羞愧,有自尊自重的意識。判斷一切是非、善惡、榮辱,都需要明確的標準。“由義為榮,背義為辱。”中華民族一貫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這一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3、如何理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P66)筆記探究與分享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原文為:“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其意思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后來,與人為善的語意有所拓展,多指以善意的態度對待他人,為人著想,樂于助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意思是,見到有德行或才干的人要向之學習,見到不道德的人要自我反省。這句話鼓勵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尋求進步,通過觀察他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并通過他人的錯誤來警示自己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閱讀下面的古語,想一想里面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體現:“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優良傳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作用: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4、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的體現和作用。(67)筆記探究與分享位卑未敢忘憂國。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位卑未敢忘憂國”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病起書懷》,這句詩的完整句式為:“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病起書懷》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和對前途仍然充滿著希望的堅毅之心。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名言,說的是當國家民族危難之時,應該不考慮自身的安危禍福,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不論生死。這是每一個炎黃子孫應該具有的愛國情懷!閱讀下面的古語,想一想里面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體現:“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祖國興衰、民族存亡緊緊聯系在一起,盡心竭力報效國家。作用: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5、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的體現和作用。(P67)筆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顧炎武的一句名言,這句話出自于《日知錄》。這句話的意思是:國家的繁榮和衰敗,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責任。這是因為,國家的發展和穩定,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如果每個人都能盡職盡責,那么國家就能繁榮昌盛;反之,如果每個人都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關心國家的發展,那么國家就會陷入衰敗。這句話強調了個人在國家發展中的責任,倡導每個人都應該關心國家的命運,為國家的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探究與分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閱讀下面的古語,想一想里面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探究與分享“明倫”指的是明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和倫理道德。儒家文化認為,通過學習和實踐可以明確人倫關系,即家庭、社會中的各種角色和相互之間的責任與義務。“盡責”在明確了人倫關系之后,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身份和責任去履行自己的職責。儒家文化鼓勵人們根據社會角色去行動,各盡其責,以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秩序。中華傳統美德強調“明倫”“盡責”它提醒我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明確各自的角色和責任,尊重他人的身份和權利。同時,也要積極履行自己的責任,幫助他人,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體現: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作用: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的體現和作用。(P68)筆記同學們,我們要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傳承文明,踐行美德更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使命與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任,讓青春煥發更加絢麗的光彩。8.1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1、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P66)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2、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主要包括(P66-68)3、如何理解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P66)4、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的體現和作用。(67)5、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的體現和作用。(P6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的體現和作用。(P68)1.中國文化年是我國在海外舉辦的旨在傳播中華文化的品牌活動,在此活動中,我們應當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有()①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②崇德向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