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浙版科學例題_第1頁
七年級上冊浙版科學例題_第2頁
七年級上冊浙版科學例題_第3頁
七年級上冊浙版科學例題_第4頁
七年級上冊浙版科學例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科學入門

第一節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例題:

1、下列不屬于自然現象的是:()

拉克大沙漠B、伊拉克戰爭C、伊拉克氣溫高降水少D、伊拉克石油儲藏量豐富

2、科學家之所以有許多發明和創造,首要工作是:()

A、關注現象,提出問題B、收集資料,考察驗證

C、記錄結果,分析論證D、寫論文報告,資源共享

3、下列有關科學技術作用似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科學技術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和舒適

B、科學技術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C、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奧秘

D、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只有積極作用,沒有負面影響

4、在潛水艇沉浮過程中起作用的結構,與魚的什么結構相似?()

A、鰭B、鰥C、鱗D、鰻

5、“月有陰晴圓缺"。根據你平時對月亮的觀察,你發現哪些問題?(至少寫出三個)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實驗和觀察

例題:

1、下列不屬于定量觀察的是()

A、用天平稱物體質量B、用刻度尺測一本書的長和寬

C、用體溫計量人體的體溫D、用手摸桌面的光滑度

2、酒精燈是給物體加熱的儀器,天平是稱量物體質量的儀器,顯微鏡可以讓我們看到微小的物

體,天文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遙遠的星體。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秒表是測量時間間隔的

工具。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3、在實驗室做實驗時,首先要明確的是:()

A、實驗儀器B、實驗操作C、實驗觀察和記錄D、實驗目的

4、夜雁的生活習性是白天休息、晚上覓食,到了秋天從北方飛到南方越冬。根據你的觀察,影

響夜雁這兩種生活習性的因素分別是()

A、陽光與陽光B、溫度與溫度C、陽光與溫度D、水分與溫度

5、用“方格法”測得一片樹葉的面積,這種觀察屬于間接觀察,樹葉的形狀呈橢圓形,這種觀

察屬于直接觀察。

6、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A、應用火柴點燃酒精燈,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

B、酒精燈熄滅時,應用燈帽蓋火,不能用嘴吹滅

C、加熱燒杯中的液體時,應墊上石棉網

D、用酒精燈加熱時,應先用火焰的內焰加熱,再用外焰加熱,這樣才可以受熱均勻

7、觀察雞蛋的沉浮”實驗時

⑴除了雞蛋、食鹽、清水、角匙、燒杯外,還要用到玻璃棒;

⑵為了加快食鹽在水中溶解,應使用玻璃棒攪拌,在攪拌過程中盡量避免玻璃棒與燒杯底和壁接

觸;

⑶新鮮的生雞蛋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現象是沉到水底;在燒杯中溶解較多的食鹽后,生雞蛋會浮

起來。

第三節長度和體積的測量

例題:

1、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所記錄的數據由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三部分組成。

2、卷尺的最小刻度是厘米,米尺的最小刻度是0.5厘米,三角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你認為最好

的尺是由待測物體長度決定。

3、長度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

A、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的B、刻度尺的測量范圍決定的

C、測量者的估計能力決定的D、測量時所選用的長度單位決定的

4、某同學測得一物體的長度是1.240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米B、估計值是4

C、測量結果的準確值是1.24米D、測量結果精確到1毫米

5、一位同學用最小分度值是毫米的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先后3次用正確的方法測量的數值

分別是12.41厘米、12.42厘米、12.44厘米。測量結果應為。

6、用塑料卷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若用力拉長尺子進行測量其結果會比實際長度偏小.

7、準確量取45毫升食鹽溶液,所選用的量筒的量程是()。

A、50毫升B、10毫升C、100毫升D、200毫升

8、用量筒量水的體積,某同學仰視讀數為80毫升,則量筒實際體積()。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響D、很難確定

某同學測得自己步行時的步幅是75厘米,他從操場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142步,那么操場的

距離約米。107

9、地球半徑R=6.4X1()6米,原子核半徑匚1X10小米,地球半徑是原子核半徑的()。

A、6.4X10-9倍B、6.4X10-12倍c6.4X1。"倍D、1.6X1()22倍

10、長度測量中的一些特殊方法;

替代法滾輪法累積法輔助工具法

11、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B、250米=250米X100厘米=25000厘米

C、4000厘米=4000/100米=40米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13、一本書的厚度約為18.5...........;一支鋼筆的長度約為0.13................;

一瓶娃哈哈礦泉水約有595_____;一間教室約200__________

25分米=.......米;2.IX103微米=..........米;

500立方分米=_________立方米;240立方米=______________立方厘米。

第四節溫度的測量

例題:

1、24°C讀作二十四攝氏度,三十七攝氏度的示數為型C。—18°C讀作零下十八攝氏度。

2、?支不準的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一2。C,沸水中示數為98°C,放在教室示數為

20°C,則教室實際溫度為18°C。

3、體溫計的構造特點是:①大的玻璃泡,使溫度的微小變化就能導致水銀柱長度顯著變化:②

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變曲的玻璃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溫度忽然下降,水銀快速

收縮,水銀柱在這里斷開,上面的玻璃管內的水銀就退不回來了,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

數。

4、測量液體溫度時,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溫度計的玻璃泡應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B測量前應先估計待測物體的溫度,以選擇適當的溫度計

C讀數時應該讓溫度計離開待測物體

D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內液柱的液面相平

1、一組同學在讀溫度計示數時,有的仰視來讀,有的俯視來讀,還有的將溫度計從液體中取出

來讀,他們感到奇怪:同一杯水的溫度為什么會不同呢?請你幫助他們分析總結一下,應如

何正確使用溫度計?

6、使用液體溫度計測量溫度時,為防止脹破玻璃管,必須注意()

A、溫度計的長度B、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

C、溫度計的最小刻度D、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最低溫度

7、比較溫度計和體溫計,相同的是()

A、量程B、準確程度C、構造D、原理

8、用一支原來示數為38°C的體溫計,未經甩下,便去測量一個正常人的體溫,如果當天氣溫是

35°C,那么體溫計的示數為()

A、37°CB、36.50CC、38°CD、350C

9、一只未刻好度數的溫度計,將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4厘米,將他插入標

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24厘米,當將此溫度計插入某液體中時,水銀柱長度

為15厘米,則此液體溫度是。

第五節質量的測量

例題:

1、一個1元硬幣的質量約5克,合5000毫克:將一個質量為30千克的物體加熱到80°C時它

的質量為他千克,將該物體轉移到太空中它的質量將為獨千克。

2、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相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棉花所含物質多B、鐵塊所含物質多C、棉花和鐵塊所含物質一樣多D、無法比較

3、某同學稱木塊質量時,錯把木塊放在天平右盤,他在左盤家80克祛碼,再將游碼移到0.5克

處天平正好平衡。則木塊質量為克。79.5

4、托盤天平稱固體的質量時,某同學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的右側,認為天平已經平衡了,

這時測得的固體質量比固體實際質量小。

5、小明在調節天平平衡時,忘記了將游碼歸零,結果用這架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時()

A、測量值大于真實值B、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C、測量值等于真實值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6、用天平稱物體質量時,發現在右盤中加1克的祛碼時,指針偏右;減去這個1克祛碼時,指

針偏左,若這時祛碼盒中無更小的祛碼,則應該()

A、調節衡量左邊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讀數:

B、移動游碼適當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讀數;

C、將被測物體移動天平右盤,再進行測量;

D、在左盤家1克祛碼,設法使天平平衡后讀數。

7、托盤天平的橫梁上都有標尺和游碼,移動:()

A、調節橫梁的平衡B、代替指針指示的位置

C、相當于向左盤加小祛碼D、相當于向右盤加小祛碼

8、有16顆外形相同、型號一樣的鋼珠,其中有一顆因質量偏小而不合格。為了找出不合格的鋼

珠,現用實驗室中的托盤天平來測量,那么至少需要稱量的次數是()

A、2次B、3次C、4次D、5次

9、用?架準確的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在放物體的盤內放?個20克的祛碼時,稱其質量正好是500

克,則此物體的質量應該是()

A、500克B、480克C、520克D、540克

10、王介同學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完成了如下兩項實驗:①刻度尺測細銅絲的直徑:把細銅絲在

鉛筆上緊密排繞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線圈的總長度再除以50;②測一枚郵票的質量:先用

天平測得100枚郵票的總質量再除以100。上述兩個實驗的實驗思路是相同的,這兩項實驗的共

同問題是什么?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點?

分析解答:這兩個實驗中所需測量的物理量都太小,普通刻度尺最小刻度一般是毫米,無法用它直接測量出

細銅絲直徑;而普通托盤天平的游碼的最小感量是1/10或2/10克,所以無法直接用它測出一枚郵票的質量。該

同學在實驗時,采用了化零為整,測多算少的實驗思路來解決問題。

11、實驗要用50克酒精,你能用托盤天平稱出50克酒精嗎?說明稱量的方法。

分析解答:液體具有流動性,需要存放在容器中,因此測量液體的質量要先測出空容器的質量,再測出容器和酒

精的總質量,兩個質量之差就是酒精的質量。測量的操作步驟: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調節天平,使天平平衡;

(2)把空燒杯放在天平左盤上,測得燒杯的質量M|;

(3)在右盤上再加50克祛碼;

(4)往左盤的燒杯中緩緩倒入酒精,直至天平橫梁再次平衡;

(5)取下盛有酒精的燒杯,祛碼放回盒中

在往空燒杯中倒酒精時要盡量緩慢,當天平指針開始擺動時就停止倒入,改用滴管一滴一滴地往下滴,盡

快使天平橫梁平衡。

12、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時,向托盤內增加硅碼的正確做法應是()

A、先加最大的祛碼,再加小的B、先加最小的祛碼,再加大的

C、按估計情況,先加接近物體質量的大祛碼,再加小的祛碼

E、當指針偏角不大,若沒有足夠小的祛碼時,就將游碼右移

第六節時間的測量

例題:

1、某學生每天早晨6時從家騎車出發,6時30分到達學校,這里所指的時刻是6時和6時30

分,時間間隔是30分。

2、周期性運動可作為測量時間的標準。在①脈搏②日落II出③地球繞太陽公轉④小雞的出生這

四項中,可用來粗略地測量時間的是①②③。

3、100米世界記錄最接近是()

A、5秒B、10秒C、20秒D、40秒

4、機械停表是用來測時間間隔常用儀器。停表大表盤一周量度的時間是獨登,最小分度1S;

小表盤一周量度的時間是巨分,最小分度L分。

5、18次列車在22:07從哈爾濱出發到次日9:43到達北京,K18次列車全程運行的時間是一

6、倒計時廣告牌比開始時減少了469805秒,這廣告牌已做了_____天--......時......分___

一秒。

第七節科學探究

例題:

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①設計實驗方案;②提出問題;③獲取事實與證據;④建立猜測和

假設;⑤合作交流;⑥檢驗與評價。其中正確探究的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面琵鷺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數百只,可能是人類濫殺的結果。”此敘述屬于()

A、推論B、觀察C、假設D、實驗

4、根據下列敘述回答有關問題:

(甲)小民發現池水中有小白點在浮動,仔細看很久。

(乙)心想這是什么生物呢?

(丙)于是取出?滴池水,做成玻片標本,用顯微鏡觀看。

(T)原來是草履蟲。

(1)以上敘述那一個是屬于問題(乙)o

(2)以上敘述那一個是屬于實驗(丙)o

5、小可在看電視時認識了?種體育娛樂活動:一個人把自己懸吊在一根很長的橡皮繩下,自由

地在空中上下振動。下可發現,不管這人運動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時間似乎總是相等

的。小李想證實這個觀察結果的普遍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想他提出意見。

甲、多問幾個人,以人多的意見為準。

乙、問問老師。

丙、直接打電話問問節目主持人。

丁、用?根橡皮繩吊一個沙袋做實驗,測量不同幅度情況下來回依次所用的時間。

以上四途徑在科學探究中屬于檢驗假設,如果以上四途徑的結論存在分歧,你最想信那一種?

簡要說明理由。

6、王老師在課堂上發現一位同學精神不振且很疲勞、臉色緋紅,同時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計該

同學可能發燒,要求該同學測量體溫。上述信息中,老師的“估計”屬于猜測,要求該同學測量

體溫的目的是收集資料。

第二章觀察生物

第一節生物與非生物

例題:

1、為了更仔細地觀察,往往要借助工具。以下工具能使我們仔細地觀察蝸牛的是()

A、放大鏡B、顯微鏡C、望遠鏡D、反光鏡

2、春蕾學校的科學興趣小組為觀察蝸牛的形態,決定到野外捕捉蝸牛。甲、乙、丙三位同學結

伴同行,途中對捕捉地點有分歧而單獨行動,甲向背陰潮濕的田城邊走去,乙向陽干燥的高地上

行走,丙走進了水草叢聲的淺水中捕捉。經過近?小時的捕捉后,回學校將蝸牛交給指導老師,

老師發現某位同學捉到的蝸牛特多,詢問后給予表揚。

(1)你認為得到表揚的同學是()

A、甲B、乙C、丙D無法確定

(2)據你掌握的知識,三位同學出行捕捉時間是()

A、上午B、下午C、晚上D、一天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

(3)據你掌握的知識,捕捉蝸牛的出行時間和捕捉地點確定的依據是()

A、蝸牛夜間活動,棲于陰暗潮濕處B、蝸牛白天活動,棲于陰暗潮濕處

C、蝸牛夜間活動,棲于向陽干燥處D、蝸牛夜間活動,棲于近水處或水中

3、蝸牛爬行時會留下痕跡,主要是因為什么器官能分泌黏液()

A、殼B、眼C、觸角D、足

4、通過觀察實驗,你能說說蝸牛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縮進殼里去嗎?受到外界的刺激,這說明

了蝸牛的殼有保護的作用。同時也說明蝸牛對外界的刺激會產生相應的反應。通過進一步的實驗,

蝸牛具有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覺。

5、蝸牛有對觸角,它的眼睛在長觸覺。野生的蝸牛是農業的害蟲。

6、我們周圍的物體,可分為()

A、動物和植物B、生物體和非生物體C、生命和非生命D、人類和生物

7、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是()

A、是否有生命B、是否能運動C、是否是綠色的D、是否能發生變化

8、動物與植物的主要區別的()

A、動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植物不能

B、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動物不能

C、動物會動,植物不會動

D、植物都是綠色的,動物不是綠色的

9、下列都屬于動物的是()

A、蠶蝙蝠蛇地錢B、鯉魚鯨君子蘭青蛙

C、娃魚草履蟲螳螂蜻蜓D、桃蘋果紅松側柏

10、下列不屬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的是()

A、生物對刺激有反應,非生物對刺激沒有反應

B、生物能運動,非生物不能運動

C、生物能生長發育,非生物不能生長

D、生物能繁殖,非生物不能繁殖

11、下列有關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運動是生命現象之一,因而能運動的物體是生物

B、凡是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的過程,都是呼吸過程

C、工廠生產的產品是一模一樣的,這是遺傳現象之一

D、向日葵的花盤能跟著太陽轉動,這是對刺激產生的反應

12、下列具有生命現象的是()

A、彩云B、制成標本的青蛙C、恐龍化石D、仙人掌

13、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A、變異性B、適應性C、應激性D、遺傳性

14、生物體不會因個體死亡而導致物種絕滅,這是因為生物體具有()

A、生長特征B、遺傳特征C、繁殖特征D、適應特征

15、含羞草對刺激作出反應與下列哪一生理現象相同()

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手被針刺后縮回

C、子女長得不象父母D、母雞下蛋

16、植物的葉一般都是綠色的,但有些植物的葉不是這樣,如紅楓的葉呈紅色、橙黃或黃綠色,

但我們仍說它是植物,這是由于紅楓()

A、不能動B、能利用陽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養料

C、沒有呼吸作用D、能生長

17、洞穴中的魚類,終年不見陽光,則它那種器官很可能退化()

A、觸覺器官B、嗅覺器官C、視覺器官D、鰭

18、吃蟲的都是動物嗎?你聽說過吃蟲的植物嗎?這類植物叫食蟲植物,它們具有捕食小蟲的邊

形葉。常見的食蟲植物有豬籠草、茅膏菜等。這些植物的捕蟲葉能分泌消化液消化被捕獲的

小蟲,另外還有一些葉具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下面我們以豬籠草為例來看看食蟲植

物是如何捕食和消化小蟲的。

豬籠草長有奇特的捕蟲葉,葉卷須的頂端長著一具長圓形的“捕蟲瓶”,瓶口有蓋,能

開能關,因外形如豬籠而得名。捕蟲瓶內壁上約有100萬個消化腺,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消

化昆蟲。同時,在瓶蓋內側和邊緣都有許多蜜腺,能分泌出許多香甜的蜜汁,誘惑昆蟲。當

小蟲掉進瓶里,瓶蓋即自動關閉,小蟲很快死亡并被消化吸收。接著瓶蓋又重新開啟,繼續

捕獲上當的昆蟲。

(1)根據短文內容,請你添加一個恰當的題目:“二

(2)吃蟲的都是動物嗎?答不是。

(3)豬籠草是植物(填“動物”或“植物”)。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光合作用

19、閱讀下列材料后回答問題:

1648年,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樹苗種到一個木桶里,其內事先稱過

重量的土壤,然后每天澆水并防止灰塵落入,5年后發現樹苗重量增加了80千克,而土壤

只減少100克。

從所給的材料分析,樹苗增加的重量其成分可能來1'1光合作用制造養料逐漸成長。

第二節常見的動物

例題:

1、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最大區別是()

A卵生還是胎生B、水生還是陸生C、有無脊椎骨D、用腮呼吸還是用肺呼吸

2、下列動物中屬于體溫恒定、卵生、體內受精的是()

A、青蛙B、蛇C、兔D、家鴿

3、下列屬于環節動物的是()

A、蝗蟲B、蚯蚓C、河蚌D、蛔蟲

4、下列每組動物中,均屬于脊椎動物的是()

A、渦蟲、鯽魚B、青蛙、蝴蝶C、牛、蝸牛D、龜、魚

5、動物世界中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一類動物是()

A、哺乳類B、兩棲類C、節肢動物D、環節動物

6、草履蟲、蚯蚓、海星、水母分別屬于()

A、原生動物、環節動物、棘皮動物、扁形動物

B、原生動物、扁形動物、節肢動物、腔腸動物

C、原生動物、環節動物、棘皮動物、腔腸動物

D、原生動物、扁形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

7、下列昆蟲中,屬于農業害蟲的是()

A、蜜蜂B、甥蟲C、河蚌D、蜻蜓

8、下列動物中,生長過程會發生“蛻皮”現象的是()

A、河蟹B、蝸牛C、河蚌D、海參

9、在海洋中生活著海蟄和海參,它們屬于無脊椎動物但不同類的依據是()

A、生活環境B、運動器官C、生殖特征D、體表特征

10、填表

脊椎動物生活習性呼吸體表代表動物(兩種)

終生水生

兩棲類

揚子鱷、變色龍

身體表面有羽毛

哺乳動物

11、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類的共同特征是()

A、生活在陸地上B、體溫恒定C、體內受精,幼體發育擺脫了水的限制D陸地產卵

12、下列哪一個特征是區分毒蛇和無毒蛇的主要特征()

A、毒腺和毒牙B、頭部呈三角形、尾聚細C、體色鮮艷D、咬的齒痕

13、小明對學校一窩螞蟻做了三天的觀察,計算離開蟻窩的螞蟻數目,每次觀察五分鐘,其結果

如表:

時間螞蟻數目(1)通過觀察結果可得下列哪一組推論?()

A、第一天覓食活動旺盛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B、上午7:00前螞蟻并不活動

7:00819

C、11:00—15:00螞蟻活動頻繁

9:0027426

D、螞蟻的上午活動情況比下午好

11:009817110

(2)該項研究最關鍵的個步驟是()

13:0010121118

A提出問題B作出結論C仔細觀察D仔細實驗

15:0010427107

(3)①假設②實驗和觀察③得出結論④提出問題是科

17:00661560

學研究中的重要環節,按順序排列應

19:00427

7Eo

第三節常見的植物

例題:

1、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根B、莖C、葉D、果實

2、藻類、苔葬、蕨類植物的繁殖大多通過什么繁殖()

A、種子B、細胞分裂C、袍子D、原子體

3、松樹往往能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這主要得意于其具有()

A、高大的植株B、發達的根系C、針化的葉子D、裸露的種子

4、對水環境依賴程度最強的植物是()

A、種子植物B、蕨類植物C、藻類植物D、苔解植物

5、在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

A、水綿B、蕨C、地錢D、銀杏

6、地錢、胎生狗脊喜歡生活的環境是()

A、干燥B、向陽C、陰濕D、水生

7、下列有關果實對被子植物的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果實具有保護種子的作用B、果實可以食用

C、果實具有傳播種子的作用D、果實是被子植物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原因之一

8、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

A、界、門、綱、目、科、屬、種B、界、門、綱、目、屬、科、種

C、界、綱、目、門、科、屬、種D、界、門、屬、目、綱、科、種

9、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會發綠,這是因為()

A、池塘的水溫升高B、水中藻類植物由于條件適宜而大量繁殖

C、水受到綠色工業廢水污染D、周圍的景色倒影在水中產生的

10、海金沙是一種觀賞植物,它有羽狀復葉,地下莖、不定根,葉片背面有抱子囊群,由此

推斷它屬于蕨類植物,你的判斷依據是有根、莖、葉分化,用泡子繁殖符合蕨類作物的特征。

11、五類植物類群比較。(有打“J”,沒有的打“X”。種子、抱子選一種)

植物類別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抱子)一種植物名稱

被子植物VV種子玫瑰

裸子植物VXX種子鐵樹

蕨類VVVXX泡子蕨

苔葬類XVVXX抱子葫蘆薛

藻類XXXXX抱子海帶

12、同學在野外看到一株高大的落葉喬木。它的主干挺拔,全樹呈寶塔形,從脫落的葉子看,葉

扁平,略呈針形,羽狀排列。種子倒卵形,無果皮包被。根據以上資料進行科學探究:該植物是

被子植物還是裸子植物?

⑴提出問題:該植物是被子植物還是裸子植物?

⑵建立假設:可能是裸子植物。

⑶收集資料:有莖、葉;種子倒卵形,無果皮包被。

⑷比較事實、檢驗假設:裸子植物特征:有根、莖、葉和種子,種子外無果皮包被。從收集資料

上來看,該植物符合裸子植物特征。

⑸結論:該植物是裸子植物。

13、有些水生植物的名稱帶有“藻”字。如金魚藻、黑藻、獨藻等。它們都有根、莖、葉的分化,

并且都開花,種子有果皮包被。由此推斷它們屬于被子植物,判斷依據六大器官齊全符合被子植

物特征。

14、閱讀《植物的起源與演化》一文,回答下列問題:

約在20億年前,地球母親孕育出了最古老的植物——藍藻,它們既渺小,又偉大。它像真正

的植物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氣,這樣能使地球變得更適于萬物的生存。

藍藻在大海的搖籃里生長,海洋中,各種各樣的A相繼出現。大概在4億多年前,陸生植物B

就成為了地球上的“統治者”,它們樹干高大,如鱗木、蘆木、封印木、種子蕨等覆蓋著地球表

面,高20—40米的大樹比比皆是。恐龍也是這一時代的主宰者,攙搬就是它們的美食之一。A、

B、C植物繁殖后代必須在有水的條件下進行。后來,由于氣候的變化(約1.5億年前),D植物

成了陸地上最繁盛的植物,比如銀杏、蘇鐵等;同時E植物出現了。D和E都能用種子繁殖后代。

在植物進化中新的物種不斷產生,老的物種被淘汰。植物逐漸擴大自己的空間,最終讓綠色充滿

地球。綠色是生命的象征。

(1)A、B、C、D、E分別代表哪一類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解植物、藻類

植物)?

A——藻類作物B——蕨類植物C——苔薛植物D-裸子作物E一被子植物

(2)根據文章信息你能歸納出哪些規律呢?

①最古老的植物是藍藻;②植物的進化受氣候的影響;

③植物由低等向高等進化;④越低等植物對水的依賴性越強。

15、在探究種子萌芽的外界條件實驗中,根據下列處理分析回答:

1號瓶2號瓶3號瓶4號瓶

處10粒種子10粒種子10粒種子10粒種子

理擰緊瓶蓋適量水擰較多水擰適量水擰

方緊瓶蓋緊瓶蓋緊瓶蓋

法室溫室溫室溫低溫

(1)表中有工組對照實驗,分別是2和1;2和3;2和4。

(2)2號瓶的作用是對照作用,原因是2號瓶的試驗條件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3)如果實現就知道2號瓶里具備種子萌發所需的外界條件,那么,還有沒有必要設置2號瓶

呢?有必要;是檢驗其他條件的參照條件。

16、某同學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分別培養不同植物種子各400粒,數天后統計萌發情況列表如下

數目條件光黑

照暗

煙草3820

范菜0368

小麥378381

(1)種子萌發受光照抑制的是寬菜;不受光照與黑暗影響的是小麥;只有在光下才能萌發的是

煙草。

(2)填寫圖表中缺少的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種子的萌發率

數目萌發條件光照黑暗

煙草95.5%

竟菜92.0%

小麥953%

(3)小麥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平均萌發率為0

(4)為該實驗下一個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據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此植物根、莖、吐的分化,葉片背面的這些斑點表示

此植物生有大量的抱子囊,用抱子繁殖下一代,山此可見,

此植物屬于蕨類植物。

18、對下列生物,請采用“檢索框架圖”方法進行分類。

血吸蟲、蛔蟲、貓、油菜、蕨、蘇鐵、蛇、蚯蚓、葫蘆薛、紫菜、草二口…、海蟄

第四節細胞

例題:

1、世界上第一位看到細胞的科學家是羅伯特?胡克。

2、有一臺顯微鏡,其物鏡是40X,要使物鏡放大為所觀察物體的400倍,那么應選用

目鏡」

3、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主要區別在于有無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4、人體與許多生物都來自一個受精卵。它們的復雜結構是受精卵不斷分裂、

生長和分化的結構。

5、“細胞學說”是十九世紀科學三大發現之一。另外兩大發現是進化論和能量守恒定律。

6、一個母細胞在開始分裂時,細胞核內會出現染色體,分裂時它會壬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剛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大小只有母細胞的一半,其子細胞會不斷吸收營養物質和水分,合成自身的

物質,并不斷地長大。有的細胞會發生變化形成不同形態、結構、功能的細胞,這個過程叫做細

胞分化。

7、在細胞生長過程中,細胞分裂的意義使單細胞生物個體數目增多;使多細胞生物的細胞數目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使用的生理鹽水的濃度是0.9%。

9、某同學用下列四臺顯微鏡分別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請分析回答:

同學目鏡物鏡(1)觀察到細胞最多的是2號同學,原因其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低。

110X40X(2)觀察到細胞最大的是二號同學,原因是其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大。

25X10X

315X10X

420X40X

10、普通光學顯微鏡使用時須注意:

(1)安放:一般置體前略偏左,12]鏡筒向前,

[13]鏡臂向后。

(2)對光:轉動I31轉換器,使

低倍物鏡正對準通光孔,轉動⑺遮光器,讓最大的

光圈對準通光孔,用眼通過目鏡觀察,并調節191反光鏡,

直到看見一個明亮圓形視野。

(3)觀察:放好裝片,先向前

轉動"1]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卜降到靠近載玻片,然后

左眼朝目鏡注視,并反方向調節”1I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

上升,看到物像,再來回轉動「121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為止。

11、構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單位是()

A、細胞B、組織C、器官D、系統

12、使用顯微鏡的高倍鏡觀察到的細胞比用低倍鏡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大小和視野的明亮情況依

次為()

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小、暗D、少、大、暗

13、若要使位于視野右上角的圖象移到視野中間,玻片應移向()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

14、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細胞質中出現染色體B、生成兩個子細胞C、細胞核中出現染色體D、母細胞增大

15、一個細胞經過4次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數目()

A、4個B、8個C、16個D、32個

16、植物細胞一般呈立方體或多面體的形狀,這是因為它具有()

A、葉綠體B、液泡C、細胞膜D、細胞壁

17、能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是()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

18、從細胞結構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現象,主要決定于()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

第五節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

例題:

1、下列生物中哪一組屬于原核()

A、草履蟲和大腸桿菌B、酵母菌和乳酸桿菌C、肺炎鏈球菌和結核桿菌D、衣藻和青霉菌

2、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生物是()

A、草履蟲B、衣藻C、面包霉D、細菌

3、蘑菇、木耳、銀耳、靈芝都屬于()

A、食用真菌B、食用植物C、苔薛植物D、細菌

4、以下關于草履蟲攝食和消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食物由口溝進入細胞B、食物在食物泡內消化

C、殘渣從身體后部胞肛排出D、伸縮泡也參與食物的消化

5、下列關于細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沒有葉綠體B、無細胞核C、有三種形態D、一個菌落就是一個細菌

6、將糧食妥善儲藏的環境條件應是()

A、低溫、潮濕B、低溫、干燥C、高溫、潮濕D、高溫干燥

7、顯微鏡下草履蟲的運動方式是旋轉運動,草履蟲由食物泡消化食物。

8、植物、動物和真菌具有而細菌細胞沒有的結構是通胞核。

9、顯微鏡結構中,能使鏡筒升降的是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

10、葉片中部的葉肉細胞屬于()

A、保護組織B、分生組織C、營養組織D、機械組織

11、下列哪項是神經組織的功能()

A、保護和分泌B、連接、保護、支持、營養等

C、能收縮和舒張D、接受刺激,能產生并傳導興奮

12、血管中流動的血液屬于()

A、上皮組織B、結締組織C、肌肉組織D、神經組織

13、胃的蠕動可以幫助消化,這種蠕動主要是以下那種肌肉的作用()

A、骨骼肌B、平滑肌C、心肌D、以上都不對

14、蘋果的果肉屬于澧丘組織,果柄輸送營養的細胞是輸導組織。

15、肌腱和軟骨在結構上的共同特點是細胞間隙比較大,有較多細胞間質。

16、下圖是在顯微鏡下看到人體組織,請你填上名稱。

A上皮組織B結締組織C神經組織D肌肉組織

17、卜八世紀瑞典分類學家林奈把生物分為植物和動物兩大界。現行的分類系統中比較流行的是

五界系統,該系統首先根據細胞內有無細胞核,把生物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兩大類。

18、巴斯德消毒法能使食物消毒保鮮,主要原因是()

A、快速高溫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B、慢速高溫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快速低溫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D、慢速低溫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19、將成熟的番茄果實用開水燙過,然后撕下表皮,這層批是()

A、細胞壁B、機械組織C、營養組織D、保護組織

20、如果你完成某個動作,起作用的主要是()

A、上皮組織和肌肉組織B、結締組織和肌肉組織

C、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D、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

21、下列哪組細胞的結構比較相似()

A、桂樹果實細胞和鯽魚的體細胞B、衣藻細胞與洋蔥表皮細胞

C、肌肉細胞與葉肉細胞D、草履蟲細胞與衣藻細胞

22、小民不慎擦傷了皮膚,但沒有出血,只滲出了些透明的液體,說明他損傷了皮膚的()

A、表皮B、真皮C、皮下組織D、脂肪

23、下列屬于構成植物體的組織的是()

A、上皮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B、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營養組織

C、保護組織、結締組織、輸導組織D、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24、平滑肌分布在()

A、體內各種管腔壁的內表面B、體表

C、胃、腸等器官和管壁里D、心臟

25、細菌的結構是具有()

A、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B、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壁

C、細胞膜、細胞核、細胞壁D、細胞核、細胞壁、細胞質

26、請在右圖的空格內,草履蟲有關結構的名稱。

①遺傳小核;②營養大核;

③口溝;④食物泡;

⑤纖毛;⑥伸縮泡。

27、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酸奶是在鮮奶中加入那種物質經過發酵后制成的()

A、細菌B、霉菌C、酵菌D、營養

28、池水中微生物多聚集在水面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微生物()

A、水面上方的溫度高B、微生物在水面上容易逃避敵害

C、微生物喜歡光線,需要氧氣D、水面上的食物較多

29、大面積燒傷的病人,要住進嚴格消毒的病房里,起主要原因是()

A、皮膚失去了調節體溫的功能B、皮膚失去了感覺功能

C、皮膚失去了保護功能D、皮膚失去了分泌功能

第六節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例題:

1、從植物體的構成來看,我們食用的梨是()

A、組織B、細胞C、營養器官D、生殖器官

2、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植物是指下列哪一種?()

A、平菇B、桃C、松D、柏

3、人體能成為統一的整體,各系統密切配合協調地活動,起調節作用的是()

A、血液和消化系統調節B、大腦、心臟和神經調節

C、神經和體液調節D、大腦、肌肉和骨骼調節

4、下列關于消化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消化系統是由多個功能相近的器官有順序地排列在一起執行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的系統

B、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構成

C、消化系統中的唾液腺和肝臟都是器官

D、消化系統獨立完成消化和吸收,不受任何控制

4、在胃壁、腸壁和動脈管壁中分布的主要肌肉組織是()

A、平滑肌B、骨骼肌C、心肌D、以上三項都是

5、人體劇烈運動時,除運動系統外還參與活動的系統有()

A、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

B、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

C、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

D、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

6、肝臟分泌的消化液叫()

A、唾液B、胃液C、腸液D、膽汁

7、試分辨下述結構屬于生物體什么結構層次:

①雞蛋黃:②切斷蓮藕的絲;③根毛;④耳朵;⑤手:⑥葉片

細胞:雞蛋黃、根毛組織:藕絲器官:耳朵、手、葉片

第七節生物的適應性和多樣性

例題:

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2、在地球上、物種最多的自然環境是熱帶雨林、珊瑚礁和熱帶湖泊。

3、刺猬背部布滿硬刺,遇到敵害時,身體卷縮成團,使硬刺豎起,以保護自己,但有時卻被狐

貍拋向空中,使其落下伸展身體時偏被吃掉,這個例子說明適應性并不是絕對的。

4、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則此生物可能生活在()

A、草原地帶B、沙漠地帶C、溫暖地帶D、寒冷地帶

5、為了探究沙漠中蝎子在白天為什么把自己的身體藏在數厘米深的沙里這一現象。某同學模擬

沙漠的環境做了一個實驗,并測得以下數據:

沙的深度干沙的溫度(°C)濕沙的溫度(°C)

表面2624

2厘米處2423

4厘米處2222

6厘米處2021

根據所測的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①表層溫度高,內層溫度低;②干沙的表層溫度比濕沙的表層溫度高;

③干沙的表層溫度與內層溫度之間的溫差大;④濕沙的表層溫度與內層溫度之間的溫差小;

⑤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體藏在沙里,是由于沙中的溫度低些

第三章地球與宇宙

第一節我們居住的地球

例題:

1、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6米,地球的赤道半徑為6378丁米。由

于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空千米左右,僅差0.33%,所以地球看上去是很圓的。

2、某探險家計劃從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出發,乘熱氣球在赤道上方做環球探險,估計平均航速為

每小時25千米,他成功回到新加坡起碼需要立天。

3、分析粉筆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遠去的現象:

(1)粉筆在水平板上由近及遠移動時,你看到的現象是粉筆長度沒有變化;

(2)粉筆在球面上由近及遠移動時,你看到的現象是粉筆長度逐漸減小;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離岸遠去,觀察到的現象與上述(2)相似,說明大洋面是球面。

4、人類現在已知道地球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球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