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1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2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3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4頁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課標內容】本節課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體現的內容為:2.8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能結合自己的經驗,理解、欣賞和初步評價語言文字作品,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世界。3.7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本文講述了梁國一戶姓家中的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接觸的文言文不多,很多學生覺得文言文難讀、難懂。但本文簡短、易懂,語言幽默,學生會容易理解。【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詣、禽”并理解字義。正確讀寫“聰惠、應聲”等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重點難點】1.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教學策略】講授課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1.我們學過很多神童在故事,比如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王戎不取道旁李等,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少年英才──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學生齊讀課題。2.理解題目: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楊”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二、初讀感知1.初讀感受。(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2)再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3)指名讀。相機評價。重點指導朗讀:“孔指以示兒曰”“為設果”“兒應聲答曰”(兩個多音字:為、應)“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2.指導學生讀準節奏。(1)學生試讀。(2)教師范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3)學生練讀。(4)比賽朗讀: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5)教師評議并小結:讀文言文不但要讀正確、讀流利,還要讀出它的節奏來,這樣才有古文的韻味。3.再指名讀,齊讀。指導學生讀得有滋有味,讀出文言文的韻味。三、探究交流,理解意思。(一)理解“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1.“甚”是什么意思?(很,非常。)“惠”是什么意思?(惠同“慧”,智慧的意思。)2.再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楊氏子的年齡只有九歲,比大家還要小,但是很聰明。)3.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的意思。(梁國有一個姓楊的孩子才九歲,非常聰明。)4.你覺得這段話中的哪個字用得好?(“甚”字用得好。一個“甚”字將楊氏子的聰慧表現得淋漓盡致。)5.指導朗讀,不僅讀出了楊氏子的聰明,還要讀出內心對楊氏子的喜愛。(二)研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1.談話過渡:課文中除了楊氏子,還有一個人。你知道是誰嗎?(孔君平)你知道孔君平是誰嗎?學生自由發言。2.孔君平來干什么呀?(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3.孔君平見到楊氏子的父親了嗎?(沒有。“父不在”)4.孔君平發現楊氏子的父親不在,他是怎么做的?(就把楊氏子叫了出來。)5.從孔君平的做法中你了解了什么?(孔君平經常來楊家玩,彼此比較熟悉。)6.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的意思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7.指導朗讀。(三)研讀“為設果,果有楊梅。”1.“設”是什么意思?(擺放,擺設。)2.“為設果”誰為誰設果?(楊氏子為孔君平擺出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氏子為孔君平設果。)3.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4.從這句話中,你還可以讀出什么?(楊氏子熱情招待客人,他是個懂禮貌的孩子。)5.指導朗讀:讀出楊氏子的熱情好客,讀出對楊氏子的贊美之情。(四)品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談話過渡:師:一個熱情好客的楊氏子不由讓孔君平心生喜愛之情。現在又見“果有楊梅”,于是——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師:兒應聲答曰——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2.讀一讀,了解他們之間在說些什么呢?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孔君平指著楊梅給楊家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有聽說過孔雀是您家的鳥。”)3.體會語言的巧妙。(1)理解孔君平的話.①你聽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嗎?(學生各抒己見。)②孔君平為什么單單指著楊梅說,不說其它水果呢?(孔君平拿楊梅和楊家的姓開玩笑,說楊梅是楊家的孩子。)③教師小結:孔君平是要誘導楊氏子——楊梅和楊氏子是一家人。④談話過渡:楊氏子是怎么回應孔君平的?(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2)理解楊氏子的回答.①自由讀一讀。想想楊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如果說楊梅是我楊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鳥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么楊梅又怎么會是我家的果呢?)②對比理解,感悟巧妙。孔雀是君家禽。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較這兩句話,你發現了什么?(第一句生硬,沒有禮貌;第二句委婉回應了對方的問話,又不失應有的禮貌。)③理解“應聲答曰”。a.這么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b.那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思維敏捷、機智,說話有禮貌。)4.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對話的巧妙,在朗讀中表現出楊氏子的機智敏捷,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楊氏子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四、贊“聰惠”。1.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后會是什么樣的神情?他又會做什么?想什么?說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說一說,也可以寫下來。2.學生獨立思考、書寫。3.小組交流。4.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師生評議,教師小結: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暗想:我原本是想借楊梅和姓楊的字一樣,來考考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非常聰明,沒想到,他居然拿孔雀和我的姓來反問,回答得又是那樣婉轉,真是了不得!于是他笑著說:“耳聞楊氏之子甚聰慧,今日一談,果然名不虛傳哪!真是可喜可賀!”五、熟讀成誦1.談話過渡:課文中,劉義慶用了短短的五句話留給我們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把一個聰慧、禮貌的楊氏子展現在我們面前。老師覺得,像這們的文章,我們應該把它給背誦下來。2.學生自由練習背誦。3.指名背誦,師生評議。【作業設計】1.解釋劃線字詞的意思(1)楊氏之子。_________________。(2)甚聰慧。___________________。(3)孔君平詣其父。_____________。(4)乃呼兒出。_________________。2.寫出句子的意思。(1)楊氏之子。_________________。(2)甚聰慧。___________________。(3)孔君平詣其父。______________。(4)乃呼兒出。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課文,回答問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書設計】楊氏之子楊氏楊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父子家禽【備課反思】本文出自《世說新語》,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世上有重要的地位。課文通過記述楊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時機敏而巧妙地對答,表現楊氏之子的“聰惠”。學習小古文朗讀是關鍵,我按照“讀通課文——讀好課文——理解課文”的程序讓學生自讀自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然后總結出正確的誦讀方法:讀古文時,要注意停頓,讀出節奏。并由教師演讀,重點在第四句“孔指以示兒曰”和第五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兩個難讀地方進行指導朗讀,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劃分文章的節奏,學生一邊讀一邊劃,這樣學生讀得有點韻味了。接下來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出體現楊氏子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