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五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五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五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五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五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五校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近代報紙是外國人首先辦起來的。19世紀50年代起,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開始辦報,1895年以后,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辦報,鼓吹變法。《時務報》最多時日銷達一萬七千份,成為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一份報紙。材料主要反映A.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C.中國辦報深受西方的影響D.報紙具有宣傳政治主張的功能2.有學者指出,中國軍民以巨大的傷亡為代價,消耗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遲滯了其西進步伐.打破了“日軍大本營摧毀蔣政權的最后統一中樞.完成黃河和長江中間的壓制圈”、逼蔣求和并占領中國的戰略企圖。此次抗戰A.使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被粉碎B.推動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C.是中國軍隊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D.導致國民政府開辟緬甸戰場3.為避免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禁軍將領篡奪皇位的歷史教訓,宋朝推行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文官體制 D.行省制度4.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反復論辯“天下”,按我們今天的視角,“天下”可理解為A.王朝 B.中國 C.世界 D.宇宙5.公元659年武后頒布《姓氏錄》,完全以官員品級和聲望為基礎。武后去世后,無論是官方還是私家的族譜編寫活動都被重申以大族聲望而不以唐朝官階為基礎。這說明當時A.社會階層趨于固化 B.宗法制度根深蒂固C.武后政治改革失敗 D.門閥政治影響深遠6.由于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下列發明,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格拉姆制成電動機②西門子第臺大功率發電機③愛迪生發明鎢絲燈泡④紐約珍珠街發電廠的建立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7.明末清初,學者余起霞說:“吾鄉習尚日異月新,余幼時見親朋宴集,所用不過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魚蝦雞豕……自后,宋碗變為宮碗,宮碗又變為冰盤,冰盤又變為五簋十景九云鑼。其中所陳,窮極水陸。一席所費,可作貧家終歲需矣。”這反映了明清時期A.民間手工業部門生產日益發達 B.商品經濟發展引發奢侈風尚盛行C.奢侈性消費導致社會走向貧困 D.社會習俗逾越禮制現象日趨普遍8.1958年《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大規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論,由此,一個聲勢浩大的“采風運動”在全國迅速掀起來。下列民歌不屬于這一時期的是A.玉米稻子密又濃,鋪天蓋地不透風,就是衛星掉下來,也要彈回半空中B.揮舞鋼釬當紅筆,豪情更比鋼水急,滿天鋼花滿天詩,獻給領袖毛主席C.吃飯不要錢,想了幾千年,如今實現了,快活似神仙D.(鳳陽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著十塊頭,又娶媳婦又蓋樓9.毛澤東在給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要求各地各級政府發布命令。規定“過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別人不得侵犯……田中出產,除交土地稅于政府外,均歸農民所有;吃不完的,任憑自由買賣”。這一指示A.為大革命贏得了農民的廣泛支持B.沿襲了太平天國的土地分配制度C.保護了農民自由支配土地的權利D.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迅速確立10.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出來以后,本杰明·富蘭克林說:“我承認我對這部憲法中的好幾個部分并不認同,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永遠都不應該同意讓其通過,我認為這個系統已經接近完美,而且我認為它也會讓我們的敵人感到震驚。”材料表明A.美國制憲主要是為了一致對外B.在制憲過程中各州存在著沖突C.該憲法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D.各州對制定憲法存在嚴重分歧11.西周建立后,周天子經常將刻有銘文的青銅器分發給各地諸侯。類似的青銅銘文不僅在黃河中下游有大量出土,在南方的楚或吳、越之地也多有發現。這說明當時A.禮樂制得到普遍接受 B.周天子直接控制各地C.出現了深人的技術交流 D.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認同12.1975年歐共體與46個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區)國家簽訂《洛美協定》,消除以往雙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歐共體與經互會相互承認并建立了正式關系;2003年77個非加太集團成員國與歐盟15國簽訂《科托努協定》取代《洛美協定》。這系列活動表明西歐A.在國際合作中彰顯自主意識 B.拉攏發展中國家以擴大影響C.戰略爭奪重點轉向第三世界 D.放棄冷戰思維維護世界和平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下列幾種史學觀點,回答問題。①現代化(近代化)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實現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包括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②全球史觀(整體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一個整體,是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演進的歷史;③文明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縱向看,包括采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④革命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通過不斷的革命斗爭推動社會演進的歷史;⑤社會史觀認為:人類歷史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歷史,更是與平民百姓,蕓蕓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件的歷史,包括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等。請回答:案例一:多元史觀,解讀歷史人物。對孫中山的評價結論ZXXK]

選擇對應的史學觀點

甲說:“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說:“他是中國現代化的推動者。”

丙說:“他是移風易俗的倡導者。”

丁說:“他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填充說明:只需在答題紙上填寫對應的史學觀點的序號

案例二:多元史觀,解讀歷史現象。歷史史實

評價較高

評價較低

示例:“圈地運動”

①③

A:中國近代通商口岸的開放

B:“扶清滅洋”口號

填充說明:運用不同的史學觀點可能會對同一歷史現象作出不同的評價,參考示例,請將對應的典型的史學觀點序號填在答題紙上,可以單選或多選。

案例三:多元史觀,解讀歷史事件的影響。請運用全球史觀,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4.(20分)材料晁錯力主振興漢室經濟,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晁錯上了一篇《論貴粟疏》,疏中他細致地分析了農民與商人之間的矛盾,導致農民流亡、糧食匱乏的嚴重狀況,提出重農抑商、入栗于官等主張,被文帝接受。晁錯接著又給文帝上了一疏,勸文帝務農桑,薄賦斂,廣蓄積,號令有時。晁錯對匈奴的態度比較強硬,開始主張武力平定,此議不為文帝所接受,之后他仍主張積極備戰,提出移民實邊的策略。對晁錯提出的移民實邊、寓兵于農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諸實施。晁錯的削藩主張是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繼承,晁錯不僅有削藩的言論,而且參與了削藩的行動。在晁錯的策劃下,景帝“削吳會稽、豫章郡”。吳楚等七國既反,漢景帝接受袁盎獻策“今計獨斬錯”,為平定叛亂,誅殺了晁錯。吳楚七國叛亂平息后,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班固曾評價晁錯說:“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錯雖不終,世哀其忠。”——摘譯自班固《漢書·袁盎晁錯傳》等(1)根據材料,慨括晁錯的治國思想主張。(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晁錯治國思想主張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根據“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辦報,鼓吹變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時務報》成為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一份報紙,主要是因為《時務報》宣傳變法圖存的思想,因此,報紙具有宣傳政治主張的功能,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反映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項排除;報紙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創辦,而19世紀末民族工業才有了初步發展,故B項排除;材料中無法體現出辦報受西方的影響,故C項排除。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理解題干的關鍵信息:《時務報》銷量增長迅速主要與救亡圖存運動有關,運用所學知識逐一排除選項即可。2、B【解析】

“中國軍民以巨大的傷亡為代價,消耗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遲滯了其西進步伐。打破了‘日軍大本營摧毀蔣政權的最后統一中樞。完成黃河和長江中間的壓制圈’、逼蔣求和并占領中國的戰略企圖”表明此次抗戰推動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故B正確;A是淞滬會戰,C是臺兒莊戰役,都是在中國抗戰戰略防御階段,排除;D不符合題意,排除。3、C【解析】

為了避免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禁軍將領篡奪皇位的歷史教訓,宋朝實行文官體制,防止武將篡權,故選C項;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官制,排除A項;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時出現的中央官制,排除B項;行省制度出現于元朝,排除D項。故選C。4、B【解析】顧炎武提出“亡天下”是指民族危機下中國,“亡國”是指改朝換代,B正確;A錯誤;當時中國士大夫思想中還沒有世界和宇宙的概念,C和D錯誤。5、D【解析】

根據題干“完全以官員品級和聲望為基礎”“都被重申以大族聲望而不以唐朝官階為基礎”可知,武后時期的《姓氏錄》威脅了世家大族的地位,武后去世后的族譜編寫活動再次以大族聲望為基礎,說明當時門閥政治影響深遠,故選D;題干沒有涉及社會階層的固化,A錯誤;此項不符合題干主旨,B錯誤;題干不能說明武后政治改革失敗,C錯誤。6、C【解析】

依據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可知,①1870年格拉姆發明了發電機,②1866年西門子制成發電機,③1906年愛迪生發明了鎢絲燈泡,④1882年愛迪生在紐約市珍珠街建立了第一座中心發電廠。按先后順序應為②①③④。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7、B【解析】

根據材料,明末清初時期,民間招待親朋的家宴,從原來使用“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魚蝦雞豕”,發展到使用“宮碗”、“冰盤”,“五簋十景九云鑼”,“一席所費,可作貧家終歲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奢侈風尚盛行起來,B選項符合題意。家宴使用的碗碟食物增加與手工業部門生產發達不符,A選項錯誤。招待親友使用的餐具和食物越來越講究,不能說明社會“走向貧窮”,C項錯誤;家宴使用的器物食品增加不能說明“逾越禮制現象日趨普遍”,D選項錯誤。8、D【解析】

1958年的采風運動與當時大躍進的社會氛圍有關,選項D反映了鳳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事情,符合題意;選項A、B、C是大躍進時期社會氛圍的反映,不符合題意,排除。9、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對農民土地所有權和產品支配權的肯定,保護了革命根據地農民的利益。C正確;這一指示是在土地革命期間發出的,時間不符,A排除;中共的土地革命不同于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方式,B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結束,中國才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D排除。故選C。10、B【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我承認我對這部憲法中的好幾個部分并不認同,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永遠都不應該同意讓其通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在制憲過程中各州存在著沖突,故B項符合題意。1787憲法具有對外意義,但材料無法體現這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加強中央政府權力的信息,排除C項;各州對憲法相關內容存在嚴重分歧,對制定憲法本身沒有分歧,排除D項。11、D【解析】

材料反映了西周王室的禮器和文字隨著分封制傳到了黃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區,故D正確;ABC不合史實,排除。【點睛】考查層次——理解;難度:中;考查目的:理解分封制,12、A【解析】

據題意可知,歐共體與世界多個國家和經濟組織簽訂經濟協議,消除了雙方間的不平等思想和建立正式關系,由此體現了歐共體的自主意識,故選A;歐共體是與其他國家和組織建立平等關系,不是為了擴大影響,排除B;CD與題意主旨不符,且無法體現,排除。故選A。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案例一:甲④乙①丙⑤丁②;案例二:A:評價高——①②③⑤評價低——④B:評價高——④評價低——①③案例三:(1)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加強各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2)世界由閉關自守到逐漸聯合為一個整體;(3)地域性歷史逐漸演變為統一的世界歷史;(4)客觀上沖擊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后制度,傳播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5)西歐各國走上了對亞非美洲的殖民統治道路,給這些地區的各個民族帶來空前浩劫,造成長期的貧困與落后。【解析】

(1)案例一依據““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可知革命史觀;依據““他是中國現代化的推動者”可知現代化史觀;依據“移風易俗”可知是社會史觀;依據“世界影響”可知是全球史觀。(2)案例二A依據評價高從①②③⑤回答;評價低從④回答;B依據評價高從④回答;評價低從①③回答。(3)案例三:依據全球史觀特點從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地域性歷史逐漸演變為統一的世界歷史、傳播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以及回答東西方差距等角度思考回答。14、(1)思想主張:重農抑商;減輕農民負擔,不影響農時;武力平定匈奴,移民實邊;力主削藩。(2)積極影響:促進了漢初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匈奴進攻起到防御作用,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鞏固了西漢王朝的中央政權,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為“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基礎。【解析】

(1)根據材料“晁錯上了一篇《論貴粟疏》……提出重農抑商……勸文帝務農桑,薄賦斂,廣蓄積”可知晁錯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