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江蘇省徐州市六縣區中考歷史一模試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本部分共26題,每題2分)1.(2分)周人小國寡民,僻居西部,面對東部的廣大民眾,不得不設計一套統治機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套統治機制是()A.分封制 B.郡縣制 C.郡國并行制 D.行省制2.(2分)“民無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國富者強”、“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上述材料體現了商鞅變法()A.推行縣制 B.獎勵軍功 C.重視農業 D.統一度量衡3.(2分)下表為中國古代一位歷史人物年譜(部分),對此歷史人物的補充說明正確的是()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18年公元前106年公元前87年即皇帝位統一鑄造五銖錢推行刺史制度崩,葬茂陵A.誅滅秦朝,擊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 B.休養生息,寬減刑罰,開創治世局面 C.平定叛亂,發展經濟,延續治世局面 D.尊崇儒術,北擊匈奴,進入鼎盛時期4.(2分)下圖情境反映的是()A.秦始皇實行郡縣制 B.漢武帝實施“推恩令” C.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 D.明太祖設立“三司”5.(2分)唐詩《涼州行》中描述:“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詩句反映了當時社會()A.經濟繁榮 B.民族交融 C.政治清明 D.文教昌盛6.(2分)如圖描繪的是()A.太平軍北伐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2分)“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以上材料出自哪一文獻()A.《資政新篇》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民國約法》 D.《資治通鑒》8.(2分)如圖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刊物,據此可知,中國共產黨從開始就()A.成立人數眾多的政黨 B.注重對工人階級的宣傳 C.建立起革命統一戰線 D.形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9.(2分)讀圖學史,觀察下列一組圖片,據此判斷該組圖片研究的主題應是()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石柱釋迦牟尼像四羊方尊A.古代的亞非文明 B.古代的歐洲文明 C.封建時代的歐洲 D.封建時代的亞洲10.(2分)學習歷史要區分歷史敘述中的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權利法案》通過使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 B.美國聯邦政府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1921年蘇維埃政府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 D.1919年協約國與德國簽訂《凡爾賽條約》11.(2分)觀察世界經濟增長周期表,④處經濟迅速增長的政治原因是()A.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延續 B.一戰后相對穩定的政治格局 C.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D.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推動12.(2分)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全國工業復興法》,鼓勵雇主自愿達成協議,每周工作改為35至40小時,并支付每周12至15美元的最低工資,由此正式確立每周五天工作制。該法案的實施()A.導致失業問題加劇 B.加重政府財政負擔 C.助推經濟危機消除 D.體現生產關系調整13.(2分)以下是兩幅反映當今國際關系的漫畫,該漫畫表明()A.世界多極格局已形成 B.大國霸權加劇世界動蕩 C.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D.地區宗教沖突愈演愈烈二、非選擇題14.(6分)《本草綱目》材料一①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李時珍《本草綱目》③李時珍紀念郵票②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極的著作《本草綱目》。——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材料二1578年,李時珍著成《本草綱目》52卷。全書約190萬字,以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16部為綱,部下設類,共有62類,首次用綱目體系分類藥物,這種編寫體例,開本草著作之先河。該書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醫方11096個,比前人收錄的藥方增加4倍;書中還繪制了1160余幅精美的插圖。《本草綱目》雖為中藥學專書,但涉及范圍廣泛,對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農學等內容亦有很多記載。《本草綱目》各種翻刻本至今已多達五十種以上,該書先傳入日本、朝鮮,陸續被譯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流傳世界各地。達爾文在其著作中曾引用《本草綱目》的內容證明其進化論的觀點,稱《本草綱目》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3分)材料一中哪則材料是研究明朝醫藥學的一手史料(寫序號)?寫出材料一中李時珍的主張。(2)(3分)據材料二,概括《本草綱目》的特點。綜合材料一二,分析其影響。15.(8分)香料貿易材料公元前20世紀數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就從印度購買香料。5﹣15世紀在中世紀歐洲的飲食中,儲存和烹制肉類需要大量香料。但香料產自遙遠的東方。阿拉伯商人控制了香料貿易,他們從印度購買香料,輾轉陸路和海路,最后抵達歐洲。一路上,香料需要轉手多次,每次轉手都會使其價格飆升。16世紀達?伽馬遠航印度的成功,為香料大量傳入歐洲開創了條件。16世紀后期,歐洲市場75%以上的香料由葡萄牙輸入,該國由此獲得巨額利潤。與此同時,西班牙通過“大帆船貿易”把香料運往美洲獲利頗豐。17世紀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直接參與亞洲香料貿易,并逐漸控制了部分香料產地,香料價格開始下降。18世紀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壟斷香料貿易,并通過殖民印度等地,控制了香料的主要產地。香料進口量相較于17世紀增長了數倍。19世紀隨著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香料在英國逐漸成為中產階級的日常消費品。改變了英國人的烹調方式和飲食口味。——摘編自[英]安德魯?達爾比《危險的味道——香料的歷史》(1)(4分)據材料,指出香料對外傳播的路徑,并說明香料得以傳播的原因。(2)(4分)據材料,指出17﹣18世紀英國香料進口量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香料貿易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16.(10分)救亡圖存和思想啟蒙某校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救亡圖存和思想啟蒙”微型展館,以圖片展現其歷程。請依據要求,完成展館設計。展館主題展示事件展品陳列器物館自強與求富①制度館變法與革新共和與動蕩戊戌變法②思想文化館③新文化運動(1)(3分)結合所學,根據展品完善表中的“展館主題”和“展示事件”。(2)(3分)請說明制度館中的戊戌變法與器物館展示事件之間的聯系。任選制度館中的一件展品,撰寫展品說明。(3)(4分)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既是救亡圖存的時代,也是思想啟蒙的時代”,請根據展館展示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中國近代是思想啟蒙的時代”。(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表達順暢。)
2025年江蘇省徐州市六縣區中考歷史一模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3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ACDCBDBBAAB題號1213答案DB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部分共26題,第1至13題為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4至26題為歷史試題。每題2分,共52分)1.(2分)周人小國寡民,僻居西部,面對東部的廣大民眾,不得不設計一套統治機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套統治機制是()A.分封制 B.郡縣制 C.郡國并行制 D.行省制【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分封制,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據題干信息“周人小國寡民,‘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王朝,為了控制東部的廣袤土地和眾多民眾,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A項正確;秦朝在全國范圍推行實行郡縣制,排除B項;郡國并行制是西漢初期實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排除C項;行省制是元代實行的,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以分封制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2.(2分)“民無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國富者強”、“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上述材料體現了商鞅變法()A.推行縣制 B.獎勵軍功 C.重視農業 D.統一度量衡【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商鞅變法,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解答】A.題干強調的是商鞅變法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推行縣制是政治上的措施,與材料經濟不符,排除A項;B.獎勵軍功是軍事方面措施,材料是經濟方面的,排除B項;C.據題干“民無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國富者強”“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大意是“百姓不逃避糧食生產,郊野沒有荒草,那么國家就會富裕,國家富裕就會強大”“致力于農業生產,耕田織布生產糧食和絲帛多的人免除自身的徭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經濟上,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一措施,提高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C項正確;D.統一度量衡是統一長度、重量單位和容量單位,與材料農業不符,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以商鞅變法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3.(2分)下表為中國古代一位歷史人物年譜(部分),對此歷史人物的補充說明正確的是()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18年公元前106年公元前87年即皇帝位統一鑄造五銖錢推行刺史制度崩,葬茂陵A.誅滅秦朝,擊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 B.休養生息,寬減刑罰,開創治世局面 C.平定叛亂,發展經濟,延續治世局面 D.尊崇儒術,北擊匈奴,進入鼎盛時期【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漢武帝,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解答】A.誅滅秦朝,擊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的是漢高祖劉邦,而非漢武帝,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與題目中“公元前141年即位”不符,排除A項;B.休養生息,寬減刑罰,開創治世局面的符合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文景之治”的政策特點,漢武帝即位后,轉而采取積極有為的統治策略(如加強中央集權、對外征伐),與“休養生息”不符,排除B項;C.平定叛亂”可對應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但漢武帝時期的經濟政策以“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等加強控制為主,雖推動經濟發展,但“延續治世”表述模糊,未突出漢武帝的獨特貢獻,排除C項;D.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18年統一鑄造五銖錢”正是漢武帝加強經濟集權的舉措,因此材料中的皇帝是漢武帝,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確立儒家思想為官方意識形態,派衛青、霍去病三次出擊匈奴,解除北方邊患,通過政治、軍事、經濟改革,推動西漢達到極盛(如“漢武盛世”),D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以漢武帝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4.(2分)下圖情境反映的是()A.秦始皇實行郡縣制 B.漢武帝實施“推恩令” C.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 D.明太祖設立“三司”【分析】本題考查北宋的政治,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根據題干情境對話“唐季以來,戰斗不息,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之計,其道何如”“設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權力,集權于中央”并結合所學可知,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等措施,削弱了地方藩鎮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結束了唐末以來的戰亂局面,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故C符合題意;秦始皇實行郡縣制是秦朝時期,與“唐季以來”不符,排除A;漢武帝實施“推恩令”發生在西漢時期,與“唐季以來”不符,排除B;明太祖設立“三司”是為了加強地方管理,與“宋太祖”無關,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北宋的政治,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圖片情境反映的是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5.(2分)唐詩《涼州行》中描述:“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詩句反映了當時社會()A.經濟繁榮 B.民族交融 C.政治清明 D.文教昌盛【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重點掌握唐朝的開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首領紛紛來長安朝見唐朝皇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解答】根據題干“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與交融進一步加強,體現了唐代周邊少數民族向漢族學習農業耕作技術,種植谷物,同時少數民族的音樂、飲食、服裝、騎馬等也在唐代廣為流傳,各民族相互影響、不斷交融,共同發展。B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的相關知識點。6.(2分)如圖描繪的是()A.太平軍北伐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分析】考查八國聯軍侵華的相關史實。【解答】A.太平軍北伐戰爭路線從揚州開始,途經江蘇、安徽、河南、山西,進入直隸,逼近北京,然后轉向天津,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A項。B.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由廣州沿海向北進犯,與圖片信息不符,排除B項。C.甲午中日戰爭主要戰役為平壤戰役、黃海海戰、遼東戰役和威海之戰,而材料描述了廊坊戰役和進攻大沽、天津和北京的路線,排除C項。D.根據材料“1900.6”“大沽”“天津”“北京”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0年,英、美、俄等八國組織聯軍2000多人,從天津向北京進犯,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其中,廊坊戰役正是八國聯軍進軍過程中的一次重要戰斗,與圖片信息相符,D項正確。故選:D。【點評】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掌握八國聯軍侵華的相關知識。7.(2分)“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以上材料出自哪一文獻()A.《資政新篇》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民國約法》 D.《資治通鑒》【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題干關鍵信息“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解答】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以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司法獨立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精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憲法,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據題干關鍵信息“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并結合所學,材料出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注重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能力,注意掌握《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相關知識。8.(2分)如圖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刊物,據此可知,中國共產黨從開始就()A.成立人數眾多的政黨 B.注重對工人階級的宣傳 C.建立起革命統一戰線 D.形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勞動界”“勞動音”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刊物與工人階級的勞動有關,體現出一開始就重視提升工人階級的覺悟,注重對工人階級的宣傳,B正確;早期共產黨一開始并沒有成為隊伍龐大的革命政黨,成立人數眾多的政黨說法錯誤,排除A;建立起革命統一戰線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材料強調的是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排除C;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在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后,走井岡山革命道路,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9.(2分)讀圖學史,觀察下列一組圖片,據此判斷該組圖片研究的主題應是()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石柱釋迦牟尼像四羊方尊A.古代的亞非文明 B.古代的歐洲文明 C.封建時代的歐洲 D.封建時代的亞洲【分析】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代表;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佛教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四羊方尊是中國青銅文明的代表。圖片涉及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國,這些文明都屬于古代亞非文明,這說明圖片研究的主題是古代亞非文明。故A符合題意;圖片文物與歐洲無關,排除BC;金字塔是非洲的文明成果,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圖片研究的主題是古代亞非文明。10.(2分)學習歷史要區分歷史敘述中的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權利法案》通過使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 B.美國聯邦政府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1921年蘇維埃政府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 D.1919年協約國與德國簽訂《凡爾賽條約》【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什么是歷史事實,什么是歷史解釋,注意掌握區別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的方法。【解答】歷史事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選項A是對《權利法案》的分析或評判,屬于歷史解釋,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事實,排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什么是歷史事實,什么是歷史解釋的概念。11.(2分)觀察世界經濟增長周期表,④處經濟迅速增長的政治原因是()A.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延續 B.一戰后相對穩定的政治格局 C.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D.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推動【分析】本題考查了一戰后的世界秩序,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國際社會通過《凡爾賽條約》等協議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政治格局,這為經濟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B項正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延續主要是一個經濟和技術因素,而非政治原因,排除A項;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確實推動了經濟增長,但它更多是經濟制度層面的原因,而非直接的政治原因,排除C項;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雖然屬于政治因素,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廣大亞非拉國家還未獨立,影響世界經濟變化的主要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2.(2分)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全國工業復興法》,鼓勵雇主自愿達成協議,每周工作改為35至40小時,并支付每周12至15美元的最低工資,由此正式確立每周五天工作制。該法案的實施()A.導致失業問題加劇 B.加重政府財政負擔 C.助推經濟危機消除 D.體現生產關系調整【分析】本題考查了羅斯福新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該法案對企業生產(工時規定)、分配(最低工資設定)等方面進行干預,調整了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以緩和經濟危機下的階級矛盾和經濟矛盾,D正確;《全國工業復興法》通過規定工時和最低工資等措施,目的是保障工人權益,穩定就業市場,緩解失業問題,排除A;該法案主要是規范企業生產經營和勞資關系,不是由政府直接出資承擔費用,沒有直接涉及增加政府財政支出的內容,排除B;經濟危機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導致的,《全國工業復興法》只是羅斯福新政中的一項措施,新政雖對緩解經濟危機起到積極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3.(2分)以下是兩幅反映當今國際關系的漫畫,該漫畫表明()A.世界多極格局已形成 B.大國霸權加劇世界動蕩 C.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D.地區宗教沖突愈演愈烈【分析】本題考查了冷戰后美國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左圖體現出美國軍火商干涉其他國家之間的沖突,從而出售武器,而右圖體現出美國任意加征關稅,實施經濟制裁,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綜上材料體現的是美國實行霸權主義,加劇世界局勢的動蕩,也就是大國霸權加劇世界動蕩,B項正確;世界目前向著多極化的趨勢發展,尚未完全形成多級格局,而且材料強調的是美國霸權主義,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美國霸權主義,沒有設計經濟全球化,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任何關于宗教沖突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二、非選擇題(本部分6小題共48分。第27題至29題為歷史試題,24分;第30至32題為道德與法治試題,24分)14.《本草綱目》材料一①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李時珍《本草綱目》③李時珍紀念郵票②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極的著作《本草綱目》。——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材料二1578年,李時珍著成《本草綱目》52卷。全書約190萬字,以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16部為綱,部下設類,共有62類,首次用綱目體系分類藥物,這種編寫體例,開本草著作之先河。該書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醫方11096個,比前人收錄的藥方增加4倍;書中還繪制了1160余幅精美的插圖。《本草綱目》雖為中藥學專書,但涉及范圍廣泛,對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農學等內容亦有很多記載。《本草綱目》各種翻刻本至今已多達五十種以上,該書先傳入日本、朝鮮,陸續被譯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流傳世界各地。達爾文在其著作中曾引用《本草綱目》的內容證明其進化論的觀點,稱《本草綱目》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材料一中哪則材料是研究明朝醫藥學的一手史料(寫序號)?寫出材料一中李時珍的主張。(2)據材料二,概括《本草綱目》的特點。綜合材料一二,分析其影響。【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本草綱目》的內容及歷史地位。掌握基礎知識。【解答】(1)一手史料是直接、原始的證據,材料一中①“李時珍《本草綱目》”是李時珍本人著作,屬于一手史料;②是他人著作對《本草綱目》的評價,是二手史料;③是李時珍紀念郵票,非研究明代醫藥學內容,不屬于研究醫藥學的史料。所以研究明代醫藥學一手史料是①。從①“患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可以看出,李時珍的主張是治病時,病情緊急就先治療其外在表現出的癥狀(治標),病情緩和時再治療引發病癥的根源(治本)。(2)從材料二“全書約190萬字,以水、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16部為綱”等描述可得規模宏大;“部下設類,共有62類,首次用綱目體分類藥物,這種編寫體例,開本草著作之先河”可知體例創新;“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體現藥物種類多;“收載醫方11096個,比前人收載的藥方增加4倍;首次用綱目體系分類藥物,這種編寫體例,開本草著作之先河。”可知,收錄藥物種類繁多;圖文并茂;采用科學的分類方法。根據材料二“《本草綱目》雖為中藥學專書,但涉及范圍廣泛,對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農學等內容亦有很多記載。《本草綱目》各種翻刻本至今已多達五十種以上,該書先傳入日本、朝鮮,陸續被譯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種文字,流傳世界各地”可知,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對后世藥物學研究影響深遠。內容涉及植物、動物、礦物、物理、化學、農學等多領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達爾文曾引用其內容證明進化論觀點。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即藥物學巨著;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醫術的傳承;對世界醫藥學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促進生物學研究。故答案為:(1)序號:①;主張:病情嚴重,應該先治療病癥,確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如果病情不嚴重,就要找尋病因,從根本上切斷病原。(2)特點:規模宏大;收錄藥物種類繁多;圖文并茂;采用科學的分類方法;影響:藥物學巨著;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利于醫術的傳承;對世界醫藥學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促進生物學研究。【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本草綱目》的內容及歷史地位,考查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5.香料貿易材料公元前20世紀數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就從印度購買香料。5﹣15世紀在中世紀歐洲的飲食中,儲存和烹制肉類需要大量香料。但香料產自遙遠的東方。阿拉伯商人控制了香料貿易,他們從印度購買香料,輾轉陸路和海路,最后抵達歐洲。一路上,香料需要轉手多次,每次轉手都會使其價格飆升。16世紀達?伽馬遠航印度的成功,為香料大量傳入歐洲開創了條件。16世紀后期,歐洲市場75%以上的香料由葡萄牙輸入,該國由此獲得巨額利潤。與此同時,西班牙通過“大帆船貿易”把香料運往美洲獲利頗豐。17世紀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直接參與亞洲香料貿易,并逐漸控制了部分香料產地,香料價格開始下降。18世紀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壟斷香料貿易,并通過殖民印度等地,控制了香料的主要產地。香料進口量相較于17世紀增長了數倍。19世紀隨著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香料在英國逐漸成為中產階級的日常消費品。改變了英國人的烹調方式和飲食口味。——摘編自[英]安德魯?達爾比《危險的味道——香料的歷史》(1)據材料,指出香料對外傳播的路徑,并說明香料得以傳播的原因。(2)據材料,指出17﹣18世紀英國香料進口量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香料貿易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分析】本題考查了新航路開辟,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1)路徑:據材料“數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就從印度購買香料”“在中世紀歐洲的飲食中,儲存和烹制肉類需要大量香料”“達?伽馬遠航印度的成功,為香料大量傳入歐洲開創了條件”“西班牙通過“大帆船貿易”把香料運往美洲獲利頗豐”可知,印度(亞洲)——歐洲或印度(亞洲)——美洲。原因:據材料“達?伽馬遠航印度的成功”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據材料“該國由此獲得巨額利潤”可知,利潤的驅動;據材料“儲存和烹制肉類需要大量香料”可知,人們對香料的需求;據材料“隨著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香料在英國逐漸成為中產階級的日常消費品”可知,工業革命(交通運輸技術)的推動。(2)變化:據材料“香料進口量相較于17世紀增長了數倍”可知,大幅度增加。影響:據材料“16世紀后期,歐洲市場75%以上的香料由葡萄牙輸入,該國由此獲得巨額利潤”可知,促進東西方的經濟交流,促進世界貿易發展,推動世界市場逐漸形成;據材料“由此獲得巨額利潤”可知,有利于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據材料“儲存和烹制肉類需要大量香料”可知,豐富人們的飲食結構,改變了英國等地區的烹調方式和飲食口味。故答案為:(1)路徑:印度(亞洲)——歐洲或印度(亞洲)——美洲;原因:新航路的開辟;利潤的驅動;人們對香料的需求;工業革命(交通運輸技術)的推動。(2)變化:大幅度增加。影響:角度一:促進東西方的經濟交流;促進世界貿易發展,推動世界市場逐漸形成;角度二:有利于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角度三:豐富人們的飲食結構;改變了英國等地區的烹調方式和飲食口味。【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6.救亡圖存和思想啟蒙某校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救亡圖存和思想啟蒙”微型展館,以圖片展現其歷程。請依據要求,完成展館設計。展館主題展示事件展品陳列器物館自強與求富①制度館變法與革新共和與動蕩戊戌變法②思想文化館③新文化運動(1)結合所學,根據展品完善表中的“展館主題”和“展示事件”。(2)請說明制度館中的戊戌變法與器物館展示事件之間的聯系。任選制度館中的一件展品,撰寫展品說明。(3)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既是救亡圖存的時代,也是思想啟蒙的時代”,請根據展館展示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中國近代是思想啟蒙的時代”。(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表達順暢。)【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救亡圖存的抗爭和思想啟蒙,要求學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出回答。【解答】(1)①洋務運動:據所學知識可知,“自強與求富”是洋務運動的口號。洋務派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發展近代海軍等,北洋水師的“平遠艦”等是洋務運動在軍事方面的成果體現,所以此處對應洋務運動。②辛亥革命:據所學知識可知,制度館中“共和與動蕩”體現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主共和政體以及之后社會的動蕩局面。“清帝退位詔書”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標志性事件成果之一,京師大學堂雖在戊戌變法時創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教育變革,與辛亥革命倡導的新思想等有一定關聯,所以此處對應辛亥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典型題)
- 2025工程主體鋼筋外包工合同
- 2025國內勞務合同范本
- 2025正規網約車買賣合同模板
- 2025金融借款合同模板
- 2025餐飲業雇傭合同模板
- 2025二手房購房合同協議書
- 2025年某合同段蘭渝鐵路高風險隧道施工實施細則
- 2025物流運輸合同樣本
- 2025華泰創新動力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
- 與幼兒園相關的法律知識及案例(課堂PPT)
- 《昆明機床企業財務造假的案例分析(論文)3200字》
- 液壓泵蓋夾具設計說明書(含毛坯圖)
- 玻璃水汽車風窗玻璃清洗劑檢驗報告單
- 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場地及其設施設置規范-
- DB37-T 2673-2019 醫療機構能源消耗定額標準-(高清版)
- 2023屆畢業論文格式要求(福建農林大學)
- 玻璃工藝學:第8章 玻璃的熔制
- 黃元御“下氣湯十二方”治諸多內科雜病疑難重癥
- 肝硬化-本科授課課件
- 《蔣勛眼中的宋詞》閱讀練習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