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行文平易,但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本文在表現人物時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3.學習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高尚品德。

4.體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感受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行,努力培養良好的品德。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領會本文行文平易、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深入理解課文的主旨,體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學習葉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嚴的高尚品德。

2.教學難點:學習本文以小見大,通過若干小事,寫出人物特點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教學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略讀,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能簡要復述事件。

2.初步了解葉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教師獨白:(出示課件1、2)

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臧克家

我們提倡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該怎樣去踐行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我們要做一

個怎樣的人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張中行的《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了解一下葉圣陶先生,看看他的

為人處世原則。

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

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1)課本知識(出示課件5)

教師講解涉及這課的重要知識,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文內容做準備。

預設:(出示課件5)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作家、編輯家、

教育家。1921年參與組織文學研究會。曾發表童話集《稻草人》和小說集《隔膜》《火災》

等。1928年創作長篇小說《倪煥之》。九一八事變后,他積極參加愛國抗日活動,發表了《多

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說。有《葉圣陶集》《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等。

(2)寫作背景(出示課件6)

教師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文內容做準備。

預設:作者和葉圣陶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師亦友。1988年葉圣陶先生辭世,三

個月后,作者就寫下了這篇文章,表達了自己對葉圣陶先生的懷念與贊美之情。

(3)走進作者

教師展示作者“張中行”相關知識,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

預設:(出示課件7)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璇,學名張璿。學者、散文家。主

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參加編寫《漢語課本》《古代散文選》等,代表作

品有《負暄瑣話》等。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

老”。

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

(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8、9)

(2)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課件10)

(3)釋一釋重點詞。(出示課件11、12、13)

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

教師:請同學們略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文中寫了葉圣陶先生的哪些事?簡單歸納和

概括。(出示課件14)

(學生略讀文章,分析歸納回答)

學生:修改文章寫文章用寫話風格

學生:恭送客人文風方面重視簡潔

學生:真誠復信重視語文力求完美

教師:同學們,讀完課文,說說葉圣陶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出示課件15)

(學生討論,分析搶答)

學生搶答:寬以待人

學生搶答:嚴于律己

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

教師:同學們,根據敘寫的事例,說說葉圣陶先生是怎樣的人。找出最能表現他品德的

語句,簡要分析。(出示課件16)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語句分析)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17)有一天到葉先生屋里去,見葉先生伏案執筆改什么,走

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標點。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描”這個字的解釋為“依照原樣摹畫或重復地畫”,“描”與“改”不同,“改”

是直接變換更改,這一個“描”字體現葉圣陶先生的嚴謹認真,絕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態度,

同時也顯示了他對作者的尊重。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18)其時他剛到北方來,跟家鄉人說蘇州話,跟其他地方人

說南腔北調話。可是他寫文章堅決用普通話。他對普通話生疏,于是不恥下問,讓我幫他修

潤。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跟家鄉人說蘇州話,跟其他地方人說南腔北調話”一句話反映他生活上隨和,易

于相處。

學生:“他寫文章堅決用普通話”一句話反映他工作認真嚴謹。

學生:“不恥下問,讓我幫他修潤。”一句話反映他為學謙虛,一絲不茍。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19)有人到東四八條他家去看他,告辭時,客人攔阻他遠送,

無論怎樣說,他一定還是走過三道門,四道臺階,送到大門外。告別,他鞠躬,口說謝謝,

看著來人上路才轉身回去。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從他送人一定要送得很遠,還鞠躬,說謝謝,可見他和藹可親,待人真誠。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20)他說他非常悔恨,真不該到天壇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

是公寓,以為公寓必是旅店一類,想到我在京城工作這么多年,最后淪為住旅店,感到很悲

傷。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先生以為“我”住旅店,心里特別悔恨,甚至很悲傷,表現出先生待人的真誠和

對朋友的關懷。

教師:同學們,通過品析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葉圣陶先生是什么樣的人?(出示課件

21)

(學生討論,分析歸納)

學生:待人厚,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對待他人都謙虛真誠、彬彬有禮、寬厚溫

和的人;

學生:律己嚴,在文字方面對自己要求嚴格、追求完美、一絲不茍、以身作則、鞠躬盡

瘁、令人敬仰的人。

教師:同學們,(出示課件22)葉圣陶先生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小事,作者卻給予極高的

評價。找出文中評價的語句,反復朗讀,對照所敘事件,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23)《左傳》說不朽有三種,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這方面,

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輩說,葉圣陶先生總當排在最前列。葉圣陶先生是單一的儒,思想是這樣,

行為也是這樣。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高度評價了葉老先生總是將立德放在第一位,表達了作者對葉圣陶先生的敬仰之

情。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24)葉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所以確

是人之師表。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這是對葉老先生品德的過人之處的總的評價,也是對葉老熱情的贊頌。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24)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樣是一以貫之,寬厚待人。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通過送客、回信這兩件事來表現葉老先生的待人寬厚。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25)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贊揚了葉老先生事事躬行,嚴于律己。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26)在我認識的一些前輩和同輩里,重視語文,努力求完美,

并且以身作則,鞠躬盡瘁,葉圣陶先生應該說是第一位。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高度評價了葉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則,鞠躬盡瘁。

教師:同學們,再讀文章開頭和結尾部分,說說這兩部分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

有什么好處。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27)葉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記得那是舊歷丁

卯年除夕,晚上得知這消息,外面正響著鞭炮,萬想不到這繁碎而響亮的聲音也把他送走了,

心里立即罩上雙層的悲哀。

葉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業績。凡是拿筆的人,尤其或有意或無意而寫

得不像話的人,都要常常想想葉圣陶先生的寫話的主張,以及提出這種主張的深重的苦心。

(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首尾呼應,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葉圣陶先生深深的懷念之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以小事折射人物美德的寫法,感受人物精神品質。

2.品味文章平易質樸的語言,體會作者對葉圣陶先生的追思景仰之情。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課,導入新課(出示課件28)

上節課,我們通過幾件小事,感受到了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行,令人追思景仰。本節課

我們將從作者情感這一角度深入了解文章內容。

二、深讀課文,合作探究

教師:同學們,作者在記敘的同時也寫出了很多議論性語句,找一找你認為含義豐富的

句子。(出示課件29)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

學生:示例:

記得那是舊歷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這消息,外面正響著鞭炮,萬想不到這繁碎而響亮

的聲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雙層的悲哀。

教師:同學們,文章開頭寫葉圣陶先生的逝世,為何還要寫外面繁碎而響亮的鞭炮聲?

(出示課件30)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葉圣陶先生逝世的時間是除夕,我們有除夕放鞭炮的習俗。以樂景寫哀情,用繁

碎而響亮的鞭炮聲襯托“我”極度悲哀的心情。

教師追問:同學們,如何理解“雙層的悲哀”?(出示課件31)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葉圣陶先生是“我”的良師益友,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的逝

世,對于“我們”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僅是“我”的悲哀,也是全國人民的悲哀。

教師:同學們,一件件小事卻蘊含著先生的種種美德,作者是怎樣把人物的特點寫出來

的呢?這么寫有什么好處呢?(出示課件32)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本文記敘的都是葉圣陶先生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小事,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匠心

獨運,這些小事里面都蘊含著先生的種種高貴品質。越是平凡,越是令人敬仰,也越是值得

人們學習。

教師補充:作者選用這些小事,正是起到了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的作用。

教師:同學們,說一說:通過學習作者的寫法,你有哪些寫作心得?(出示課件33)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注意觀察寫作對象,觀察要細致而精確;

學生:可以選取一些瑣碎但是能夠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小事來寫文章,以小見大,四兩

撥千斤。

教師:同學們,作者在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述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這種風格具

體講的是什么?你認為這種主張有沒有道理?(出示課件34)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教師提示:結合寫作實際,言之成理即可。

學生:“寫話”。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

就是話。還特別重視“簡潔”。

三、課堂小結

1.這課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歸納一下主題。

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

預設:(出示課件35)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記述了一個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

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表達了作者對葉圣陶先生的景仰和深切的懷念之情。

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

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

預設1:(出示課件36)感悟一:葉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嚴的兩種過人品行,值得我們

認真學習,我們應以此指導未來人生,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預設2:(出示課件36)感悟二:葉圣陶先生關于語文的主張,對指導我們語言學習意義

深遠。如在寫文章方面,哪怕是小到一個字、一個標點,都容不得半點馬虎。

3.我們一起明晰一下這課的寫法,即體會它的寫作特色。

預設1:(出示課件37)?以小見大,展示人物全貌。本文在刻畫人物時,選取的都是生

活中的小事,如第3段寫呂叔湘先生看見葉圣陶先生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標點”,寫“我”

同葉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第4、5段寫到的“我”與葉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是日

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卻能集中體現葉圣陶先生待人厚的過人品行。還有第6—8段中的典型事

例,也都是小事,但卻很好地表現了葉圣陶先生律己嚴的過人品行。文章正是通過這些小事,

以小見大,展示了人物的全貌,表現了文章主題。

預設2:(出示課件38)?敘述平實,語言樸素而又雅致。本文敘述平實,語言樸素,所

用語言是簡明而有條理的口頭語,同時又不失其雅致。如“我當然表示同意,并且說:‘您看

怎么樣好就怎么樣,千萬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說:‘好,就這樣。’可是下次還是照樣來商量,

好像應該做主的是我,不是他”。因為作者并非空泛地議論,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來再

現人物的,所以仍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動人的情感力量。

板書設計:(出示課件39)

四、課堂檢測,當堂反饋

要求學生當堂做完下列題目,師生再共同訂正,看看還有那些知識沒有掌握,教師及時

再要求學生鞏固。(出示課件40-43)

五、知識遷移,拓展延伸(出示課件44-51)

1.葉圣陶名言名句

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

教師并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

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

對于一個有思想的人來說,沒有一個地方是荒涼地帶。

2.閱讀《很現代的葉圣陶》一文。回答下列問題。

六、布置作業,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