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崗教師化學易錯100道_第1頁
云南特崗教師化學易錯100道_第2頁
云南特崗教師化學易錯100道_第3頁
云南特崗教師化學易錯100道_第4頁
云南特崗教師化學易錯100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下列關于海水綜合利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海水制純NaCl,海水提取溴、碘都涉及化學變化B.從海水中提取溴可以直接用萃取劑進行萃取,然后分液即得到純度較高的溴C.利用石灰、鹽酸從海水中得到氯化鎂,電解熔融的氯化鎂可制得金屬鎂D.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能耗是直接決定其成本高低的關鍵2.氫氟酸是一種弱酸,可用來刻蝕玻璃。已知25℃4.時:①HF(ag)+OH-(ag)=F-(aq)+H2O(1),△入VmL0.1kJ·mol-1NaOH溶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氫氟酸的電離方程式及熱效應可表示:為:HF(aq)=F-(aq)+H+(ag);△H=+10.4kJ·mol-1B.當V=20時,溶液中:c(OH-)=c(HF)+c(H+)C.當V=20時,溶液中:c(F-)<c(Na+)=0.1mol·L-1D.當V>0時,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3.下列關于除去物質中雜質的方案設計,所選除雜試劑合理的是()4.下列有關離子共存的說法或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中,正確的一組是()①加入NaOH溶液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NH4+、Al3+、Cl-、SO42-②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Fe3+、Mg2+、Cl-、SO42-③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K+、CO32-、Na+、S2-④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共熱:NH4++OH—=NH3↑+H2O⑤用食醋溶解水垢:CaCO3+2H+=Ca2++CO2↑+H2O⑥向硫酸氫鈉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鋇溶液至pH=7:Ba2++2OH—+2H++SO42—=BaSO4↓+2H2O⑦用FeCl3溶液腐蝕銅電路板:2Fe3++Cu=2Fe2++Cu2+A.①③⑤⑦B.②③⑥⑦C.②④⑤⑦D.③④⑥⑦5.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EQ\*jc3\*hps12\o\al(\s\up5(-),3)B.Na2S2O3溶液與稀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2OEQ\*jc3\*hps13\o\al(\s\up5(2),)-+6H+=2S+3H2OC.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過量CO2,COEQ\*jc3\*hps13\o\al(\s\up5(2),3)-+CO2+H2O=2HCOEQ\*jc3\*hps13\o\al(\s\up5(-),3)D.AgNO3溶液與過量濃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g++NH3.H2O=AgOH+NH6.下列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A.AB.BC.CD.D7.下列有關(NH4)2Fe(SO4)2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EQ\*jc3\*hps13\o\al(\s\up5(),3)B.和新制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2++Cl2=Fe3++2Cl一C.加入NaOH溶液至Fe2+剛好沉淀完全的離子方程式:Fe2++2OH一=Fe(OH)2EQ\*jc3\*hps13\o\al(\s\up6(2),4)8.離子交換法凈化水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陽離子的總數不變B.水中的NOEQ\*jc3\*hps10\o\al(\s\up5(),3)、SOCl-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后被除去C.通過凈化處理后,水的導電性降低D.陰離子樹脂填充段存在反應H++OH-===H2O9.硫酸鋁銨[NH4Al(SO4)2]是一種重要的分析試劑,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硫酸鋁銨中Al3+的水解程度比明礬中Al3+的水解程度大B.該物質的水溶液中Na+、K+、Cl一、S2一都可大量共存C.向該物質的溶液中滴加同濃度的NaOH溶液的體積與生成沉淀的關系如圖D.向該物質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EQ\*jc3\*hps13\o\al(\s\up5(2),4)恰好完全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NH+Al3++2SOEQ\*jc3\*hps13\o\al(\s\up4(2),4)+2Ba2++4OH=2BaSO4+Al(OH)3+NH3.H2O10.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A.甲圖曲線表示向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別加入足量鎂粉產生H2的物質的量的變化B.乙表示將0.01mol·L-1NaOH溶液滴入稀鹽酸中的滴定曲線C.丙為水的電離曲線,從z點到x點,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適量NaOH固體的方法D.丁中曲線表示將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鹽酸稀釋相同倍數時,兩者pH的變化11.已知常溫下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為Ka。常溫下,向20mL0.1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其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溫度變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A點表示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0×10-11mol·L-1B.B點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D.當加入20mLNaOH溶液時,c(CH3COO-)+c(CH3COOH)=c(Na+)=0.05mol·L-1(忽略混合時溶液體積的變化)12.高爐煉鐵過程中發生的主要反應為:Fe2O3(s)+CO(g)Fe(s)+CO2(g);在1000℃時,平衡常數為4.0;在1300℃時,平衡常數為3.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衡常數的表達式為:K=B.在1000℃時,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Fe、Fe2O3、CO、CO2各1mol,10min達到平vCOmol·L-1·min-1C.一段時間以后,鐵的量不再變化,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D.下圖表示不同溫度下,CO的轉化率與時間的關系圖像13.溫度為T1時,在三個容積均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僅發生反應:2NO2(g)2NO(g)+O2(g)(正反應吸熱)。實驗測得:v正=v(NO2)消耗=k正c2(NO2),v逆=v(NO)消耗=2v(O2)消耗=k逆c2(NO)·c(O2),k正、k逆為速率常數,受溫度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容器編號物質的起始濃度/(mol·L-1)c(NO2)c(NO)c(O2)c(O2)Ⅰ0.6000.2Ⅱ0.30.50.2Ⅲ00.50.354∶5③達平衡時,容器Ⅲ中NO的體積分數小于50%④當溫度改變為T2時,若k正=k逆,則T2>T1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微型實驗裝置.實驗時,先斷開K2,閉合K1,兩極均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斷開K1,閉合K2,發現電流表A指針偏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斷開K2、閉合K1時,石墨電極附近溶液變紅DK、閉合K2時,石墨電極作正極15.用Pt電極電解含有各0.1molCu2+和X3+的溶液,陰極析出固體物質的質量m(g)與溶液中通過電子的物質的量n(mol)的關系見圖示.則離子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確()A.Cu2+>X3+>H+B.H+>X3+>Cu2+C.X3+>H>Cu+2+D.Cu2+>H+>X3+16.常溫下體積相同的下列四種溶液:①pH=3的鹽酸②pH=3的醋酸溶液③pH=11的氨水④pH=11的NaOH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②和④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大于7B.將四種溶液分別稀釋到體積為原的100倍,溶液pH大小順序③>④>②>①C.③和④分別與足量稀硫酸中和,消耗硫酸的體積③=④D.①和③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c(H+)+c(NH4+)=c(Cl-)+c(OH-)17.X、Y、M、N四種金屬片兩兩相連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組成原電池,X、Y相連時,外電路電流從Y流向X;X、M相連時,M為正極;Y、N相連時,Y上有氣泡逸出;M、N相連時,M的質量減少.據此判斷這四種金屬活動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X>M>Y>NB.X>M>N>YC.M>N>Y>XD.M>X>Y>N18.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分別放在甲、乙兩燒杯中,各加等質量的鋁,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5:7,則甲、乙兩燒杯中的反應情況可能分別是()A甲、乙中都是鋁過量B.甲中鋁過量,乙中堿過量C.甲中酸過量,乙中鋁過量D.甲中酸過量,乙中堿過量19.下列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違反了能量最低原理的是________,違反洪特規則的是________.①Ca2+:1s22s22p63s23p6③④Cr:1s22s22p63s23p63d44s2⑥Mg2+:1s22s22p6⑦20.已知1~20號元素中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中,質子數為A<B<C<D,A元素的原子最外BML;C元素的原子試推斷:(1)元素的名稱:C________,D________.(2)原子結構示意圖:A________,B________.(3)工業上由A元素的單質制取B元素的單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4)若沒有“質子數為A<B<C<D”的限制,C還可以是________元素.21.Na、Mg、S、Cl是第三周期的四種元素,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堿性NaOH>Mg(OH)2B.原子半徑r(Mg)<r(S)C.離子半徑r(Na+)>r(Mg2+)D.氧化性Cl2>S2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導人們進行規律性的推測和判斷。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若X+和Y2-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原子序數:X>Y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斷元素的非金屬性:Cl>SC.硅、鍺都位于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都可以作半導體材料23.根據中學化學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K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K層電子數相等B.L層電子為偶數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L層電子數相等C.L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L層電子數相等D.M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M層電子數相等24.下列曲線分別表示元素的某種性質與核電荷數的關系(Z為核電荷數,Y為元素的有關性質).把與下面的元素有關性質相符的曲線的標號填入相應括號中:(1)ⅡA族元素的價電子數________________.(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價________.ⅠA族元素金屬單質熔點________.(5)第二、三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遞增原子半徑的變化________25.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Y、Z兩種元素的單質是空氣的主要成分,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Ne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差1。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四種元素的元素符號: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2)四種元素的所有化合價中,最低負化合價為________價,最高正化合價為________價。(3)甲和乙分別是由W、X、Y、Z四種元素中的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化合物,化合物甲具有消毒殺菌作用,其化學式為________;化合物乙是一種常見的化肥,其化學式為________。(4)HYO3的酸性比HWO強,有人據此認為Y的非金屬性強于W,你認為這種看法是否正確,說明理由:________。26.下列圖象及對應說法正確的是()A.圖1表示恒溫恒壓條件下,向2HI(g)=H2(g)+I2(g),△H>0的反應達到平衡的容器中充入HI,甲表示正反應速率,乙表示逆反應速率B.圖1表示恒容條件下,向2HI(g)=H2(g)+I2(g),△H>0的反應達到平衡的容器加熱,甲表示正反應速率,乙表示逆反應速率gOgHSO量的變化,乙表示的SO3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D.圖2表示恒容條件下,對于2SO3(g)=2S02(g)+O2(g),△H>0反應平衡體系,甲表示升高溫度SO3物質的量的變化,乙表示增加O2后SO3物質的量的變化27.以下物質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的是()A.HCl→Cl2→HCIO→NaCIOB.Na→Na2O2→Na2CO3→NaHCO3C.Si→SiO2→H2SiO3-→Na2SiO3D.Al→NaAlO2→Al(OH)3→A2O328.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下列敘述完全正確的組合選項是()①0.1molKI與0.1molFeCl3在溶液中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CgSSS物中含有硫原子數為0.1NA④1molCnH2n+2分子中含有共價鍵數目為(3n+1)N⑤3.0g由葡萄糖和冰醋酸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總數為0.4N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⑤29.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常溫常壓下,20g氖氣所含有的原子數目為0.5NA②常溫時,1L0.1mol·L-1的硝酸銨溶液中,N和H+總數為0.1NA③3.1g白磷(P4)中含有的P—P鍵數為0.1NA④13g乙炔溶于52g苯所得溶液中的碳原子數為5NA⑤標準狀況下,0.56L丙烷中含有共價鍵的數目為0.2NA⑥標準狀況下,2.24L甲醛含有的原子數目為0.4NA⑦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28gN2與6gH2充分反應,生成NH3的分子數為2NA⑧標準狀況下,22.4LCCl4含4NA個C—Cl共價鍵⑨在反應KIO3+6HIKI+3H2O+3I2中,每生成3molI2,轉移的電子數為6NA⑩0.1molNa218O2與足量H216O反應,生成的氧氣中含有0.9NA個中子A.④⑥B.①③④⑥⑨C.②⑦⑩D.①②⑤⑧30.由14CO和12CO組成的混合氣體與同溫同壓下空氣的密度相等(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混合氣體中,12CO占有的體積等于14CO占有的體積O31.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標準狀況下22.4L氯氣通入足量冷的石灰乳中,轉移電子的數目為2NAB.8.7g二氧化錳與含有0.4molHCl的濃鹽酸加熱反應,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2NAC.1mol金剛石中含有C—C鍵的數目為2NAD8LHF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與足量SiO2粉末反應,生成SiF4分子的數目為0.05NA32.AR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表示為________或________(2)在500mL0.2mol/LNa2SO4中含有Na+數目為________個,從中取出10mL,取出的Na2SO4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mol/L,其中SO4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若將這10mL溶液用水稀釋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mol/L.VLMg?mol﹣l.若阿伏加德羅常數用NA表示,則:①該氣體所含原子總數為________個.②該氣體完全溶于1L水后(不與水反應),所得溶液的密度為dg/cm3,其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L33.現有CO和CO2的混合氣體20克,其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L。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該混合氣體總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其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2)混合氣體中碳原子的個數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3)若將該混合氣體全部通過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則:①氣球中收集的氣體是________,其質量為________克②從A瓶中獲得沉淀質量的操作是________、稱量。③若要證明A瓶溶液中的陽離子是否沉淀完全,其方法為________。34.天津是我國研發和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基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含鋰的二氧化鈷(LiCoO2),充電時LiCoO2中Li被氧化,Li+遷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電池負極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電池反應為LCoO2+C6?Co02+LiC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充電時,電池的負極反應為LiC6-e-=Li++C6B.放電時,電池的正極反應為CoO2+Li+e+-=LiCoO2C.羧酸、醇等含活潑氫的有機物可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D.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單位質量釋放的能量)低35.已知部分弱酸的電離常數如下表:弱酸HCOOHHCNH2CO3電離常數K=1.77×10-4K=5.0×10-10K1=4.3×10-7K2=5.6×10-1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發生的離子反應為CN-+H2O+CO2===HCN+HCOEQ\*jc3\*hps10\o\al(\s\up5(),3)B.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COONa溶液和NaCN溶液中所含陰離子總數:前者大于后者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c(Na+)>c(OH-)>c(HCOEQ\*jc3\*hps10\o\al(\s\up5(),3))>c(COEQ\*jc3\*hps10\o\al(\s\up5(2),3)-)>c(H+)D.中和等體積、等pH的HCOOH溶液和HCN溶液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三種酸的電離常數關系:KHA>KHB>KHDB.滴定至P點時,溶液中:c(B-)>c(Na+)>c(HB)>c(H+)>c(OH-)C.pH=7時,三種溶液中:c(A-)=c(B-)=c(D-)D.當中和百分數達100%時,將三種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37.下列關于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正確組合為()A.AB.BC.CD.D38.25℃時,0.1molNa2CO3與鹽酸混合所得的一組體積為1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與pH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B.b點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OH-)+c(Cl-)+c(HCO3-)C.25℃時,碳酸的第一步電離常數Ka1=10-7D.溶液呈中性時:c(HCO3-)>c(CO32-)>c(H2CO3)39.已知K、Ka、KW、Ksp分別表示化學平衡常數、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水的離子積常數、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1)有關上述常數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它們都能反映一定條件下對應變化進行的程度b.它們的大小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下,CH3COOH在水中的Ka大于在飽和CH3COONa溶液中的KaaNHHO離平衡常數Kb=________濃度為________,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________的FeCl3、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堿液,要使Fe3+完全沉淀而Mg2+不沉淀,應該調節溶液pH的范圍40.下列各組微粒,中心原子均采用sp2雜化方式的是()41.根據雜化軌道理論和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判斷下列分子或者離子的空間構型正確的是()選項分子式中心原子雜化方式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分子或離子的立體構型ASO2直線形直線形BHCHO平面三角形三角錐形CNF3四面體形平面三角形DNH4+正四面體形正四面體形A.AB.BC.CD.D42.下列各組晶體物質中,化學鍵類型相同,晶體類型也相同的是()①SiO2和SO3②晶體硼和HCl③CO2和SO2④晶體硅和金剛石⑤晶體氖和晶體氮⑥硫黃和碘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43.有關晶體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NaCl晶體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體B.在晶體中,每個晶胞平均占有4個C.在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與碳碳鍵個數的比為1:2D.該氣態團簇分子的分子式為EF或FE44.下列關于分散系的說法錯誤的是()A.溶液、膠體、濁液屬于不同的分散系B.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C.可利用丁達爾現象鑒別溶液和膠體D.利用過濾的方法可以分離膠體和溶液45.將質量分數a%的氨水與質量分數b%的氨水等質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為X1,將質量分數a%的氨水和質量分數b%的氨水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為Y1。將質量分數a%的硫酸與質量分數b%的硫酸等質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為X2,將質量分數a%的硫酸與質量分數b%的硫酸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A.B.C.D.46.現有硫酸鈉溶液VmL,它的密度是ρg?mL-1,其中鈉離子的質量分數是a%,則有關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溶質的質量分數是%B.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mol?L-1C.溶質和溶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9a:(1000-142a)D.硫酸根離子的質量分數是%47.溫度下,VmL不飽和NaNO3溶液ag,蒸發掉bg水或加入bgNaNO3固體(恢復到原溫度)均可使溶液達到飽和,則下列量的計算結果正確的是()A.該溫度下NaNO3的溶解度為100gB.原不飽和溶液中NaNO3質量分數為%C.原不飽和溶液中NaNO3物質的量濃度為D.原不飽和溶液的密度為g·mL-148.質量分數為a的某物質的溶液mg與質量分數為b的該物質的溶液ng混合后,蒸發掉p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質量為qg,物質的量濃度為c。則溶質的分子量(相對分子質量)為()A.AC.CB.D.49.下列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結果錯誤的是()A.密度為0.91g/cm3的氨水,質量分數為25%。該氨水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12.5%B.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如其中Al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4mol/L,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7mol/L,則此溶液中K+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mol/Lmol/L則此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50.(1)某溫度下,向2mg16%的CuSO4溶液中加入mgCuSO4?5H2O,溶液恰好達到飽和,該飽和溶液中CuSO4的質量分數為_____。(2)標準狀況下,1體積水可溶解V體積HCl氣體,所得溶液的密度為ρg/cm3,則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為_____,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表示為_____。amolLbmolL酸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且知2a=b,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硫酸溶液的密度比純水的大)_____(填序號)2,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純水的小)_____(填序號)A.2a=bB.2a<bC.2a>bD.a<b<2a.51.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確的是()A.[Co(H2O)(NH3)3Cl2]Cl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鈷(Ⅲ)B.[Cr(NH3)6][Co(CN)6]六氰合鈷(Ⅲ)酸六氨合鉻(Ⅲ)C.K[Co(NO2)3Cl3]三硝基·三氯合鈷(Ⅲ)酸鉀D.H2[PtCl6]六氯合鉑(Ⅳ)酸52.命名下列配合物[Cu(NH3)4]2+[Fe(en)3]Cl3[Ag(NH3)2]OHPtClCoNHenClNHCoNONH2]NHCrNCSNH3)2]沒有外層的配合物,中心原子的氧化值可不必標明,如:[Ni(CO)4]53.寫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學式:(1)六氟合鋁(Ⅲ)酸鈉;(2)六氰合鐵(Ⅱ)酸銨;(3)硫酸三(乙二胺)合鈷(Ⅲ);(5)四(異硫氰酸根)·二氨合鉻(Ⅲ)酸銨;54.實驗室從含碘廢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實驗過程如下:(1)向含碘廢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2SO3溶液,將廢液中的I2還原為I-,其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該操作將I2還原為I-的目的是________。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控制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儀器b中盛放的溶液為________。實驗方案(實驗中可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①取適量含碘廢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層用淀粉溶液檢驗不出有碘單質存在;②________;③另從水層中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鹽酸酸化后,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變藍說明廢水中含有IO3-;否則說明廢水中不含有IO3-。(5)二氧化氯(ClO2,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劑和水處理劑?,F用氧化酸性含廢液回收碘。完成ClO2氧化I-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ClO2+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6)“碘量法”是一種測定S2-含量的有效方法。立德粉ZnS·BaSO4是一種常用的白色顏料,制備過程中會加入可溶性的BaS,現用“碘量法”來測定立德粉樣品中S2-的含量。稱取mg樣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mL0.1000mol/L的I2-KI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閉,置暗處反應5min,有單質硫析出。以淀粉為指示劑,過量的I2用0.1000mol/LNa2S2O3滴定,反應式為出表達式)55.硫及其化合物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完成下列填空:(1)寫出工業上以硫磺為原料生產硫酸的第一步反應方程式________(2)工業上用過硫酸鉀(K2S2O8)測定鋼鐵中的錳含量,主要反應如下:________Mn2++________S2O82﹣+________H2O→________MnO4﹣+________SO42+________H+配平該反應方程式,氧化產物是________(3)用電解硫酸氫鉀的方法制取過硫酸鉀:HSO4﹣在________(填:“陽極”或“陰極”)反應lSOg在0.1mol/L的硫酸氫鉀溶液中大約有30%的HSO4﹣電離,則該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排列第2位的離子是________,第4位的離子是________.往該溶液中加入硫酸氫鉀固體并保持溫度“增大”、“減小”或“不變”)往亞硫酸氫銨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鋇溶液,可能發生的反應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選填編號).56.下列有關硅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硅酸鈉屬于鹽,不屬于堿,所以硅酸鈉可以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試劑瓶中B.反應①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應②Na2CO3+SiO2NaSiO3+CO2↑,兩反應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都發生C.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水泥等均屬于硅酸鹽材料D.祖母綠的主要成分為Be3Al2Si6O18,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為3BeO?Al2O3?6SiO2答案及解析:A.硅酸鈉屬于粘性的物質,能將玻璃塞和試劑瓶粘結在一起而打不開,故A錯誤;B.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是強酸制弱酸,反應②Na2CO3+SiO2NaSiO3+CO2↑,是在高溫條件下才能發生,兩者不相互矛盾的,都可發生,故B錯誤;C、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鹽,故C錯誤;D、祖母綠的主要成分為Be3Al2Si6O1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時書寫順序是:活潑金屬氧化物、較不活潑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故可以表示為:3BeO?Al2O3?6SiO2,故D正確;57.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g)+H2O(g)?CO2(g)+H2(g),其化學平衡常數Kt7008008300K1.70.60.4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該反應為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若改變條件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平衡常數________(填序號)①一定不變②一定減小③可能增大④增大、減小、不變皆有可能(2)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_______.(a)容器中壓強不變(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組數據:實驗組溫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H2OCOCO2COA650242.45B900120.43C900abcdt②通過計算可知,CO的轉化率實驗A________實驗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該反應的正反應為________(填“吸”或“放”)熱反應.表示).58.已知同溫同壓下,下列反應的焓變和平衡常數分別表示為SO(g)+O2(g)2SO3(g)ΔH1=-197kJ/molK1=a②2NO(g)+O2(g)2NO2(g)ΔH2=-144kJ/molK2=bNO(g)+SO2(g)SO3(g)+NO(g)ΔH3=mkJ/molK3=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26.52c=a-bB.m=-53c2=a/bC.m=-26.5c2=a/bD.m=-532c=a-b59.高中化學《化學反應原理》選修模塊從不同的視角對化學反應進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觀點中不正確的是()①放熱反應在常溫下均能自發進行;②電解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而“儲存”起來;③原電池工作時所發生的反應一定有氧化還原反應;④加熱時,化學反應只向吸熱反應方向進行;⑤鹽類均能發生水解反應;⑥化學平衡常數的表達式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無關.A.①②④⑤B.①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60.對于溫度與反應方向的關系,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H<0,△S>0,所有溫度下反應自發進行B.△H>0,△S>0,所有溫度下反應自發進行C.△H<0,△S<0,低溫下反應自發進行D.△H>0,△S<0,所有溫度下反應不能自發進行61.試判斷C5H12O的同分異構體的種數()A.8B.10C.13D.1462.有機物C4H8Cl2的結構中只含有一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有幾種(不考慮立體異構)()A.3B.4C.7D.863.以下四種基團:—CH3、—CH2—、可組合成烷烴分子。若某烷烴分子中時且只存在這四種基團,則該烷烴含有的碳原子數最少為()64.的系統命名的名稱是()65.現有兩種烯烴:CH2=CH2和含有如下四種物質中的()它們的混合物進行聚合反應,則聚合反應的產物中A.①③④B.③C.②③D.①②④66.下列關于炔烴的敘述正確的是()A.1mol丙炔最多能與2molCl2發生加成反應B.乙烯比乙炔的含碳量高C.相同質量的乙炔和甲烷完全燃燒后生成水的質量相同D.炔烴和烯烴都屬于不飽和烴,其性質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67.Diels-Alder反應為共軛雙烯與含有烯鍵或炔鍵的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六元環狀化合物的反應,最簡單的反應是。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A.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B.2,3-二甲基-l,3-丁二烯和丙烯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烯D.1,3-戊二烯和2-丁烯68.寫出下列兩組化合物在濃KOH醇溶液中脫鹵化氫的反應式,并比較反應速率的快慢。3-溴環己烯5-溴-1,3-環己二烯溴代環己烯69.完成以下反應。70.下列烴的溴代反應速率由快到慢的順序是()。A.乙烷B.丙烷C.丙烯D.異丁烷A.A>B>C>DB.D>C>B>AC.A>B>D>CD.C>D>B>A71.把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應速度從大到小排列。72.寫出下列反應的主要產物:濃H2SO4CCH3濃H2SO4CH2CH373.寫出下列反應的主要產物:74.寫出下列反應的主要產物:75.(CH3)2CHOH[O]AHCNBH3O+C76.CH3CHO+CH3OH(過量)干HCl2CHO40%NaOH2CHO77.加熱 50%KOH 50%KOH++NaOH熱79.CH3OCHO+CHNaOH熱79.80.81.82.83.用化學方法區別下列化合物:(A)2-丁醇(B)1-丁醇(C)2-甲基-2-丙醇(C)對乙基苯酚(D)對甲氧基甲苯85.按其堿性的強弱排列下列各組化合物。NH2aNH2bNO2NH2cCH386.按其堿性的強弱排列下列各組化合物。混酸aCH3CONH2bCH3NH2cNH3混酸CH3CH3Fe+HCl(CH3CO)2O? ???87.NO287.88.NHOH3C+H+CH2CHCOOEtH+H+CH2CHCOOEtH+? NO2 NO289.OSOCl2?CH2N2?Ag2O?90.Et2O,25H2O,50-6090.hNHCHPHNH92.圖是某高中化學教材中幫助學生理解有關電子遷移內容的類比圖像,下列選項不屬于類比圖像核心的教學功能的是()。A.迎合學生的認知規律B.降低認知難度C.解釋抽象知識D.開發學生的想象力93.有關科學探究表述正確的是()。A.科學探究既是學習內容又是學習方式B.探究教學要按照科學探究的8個要素依次開展教學活動C.科學探究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D.科學探究要在教室或實驗室完成94.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根據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既可以解釋又可以表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這說明了元素周期表的本質是()。A.假說B.定律C.理論D.模型95.概念圖可以用來組織和表征知識,圖是某高中教師構建的有關化學反應內容的概念圖,下列不屬于概念圖基本教學功能的是()。A.表征知識的內在聯系B.診斷學生知識掌握情況C.規定教學內容先后順序D.為教學設計提供參考96.下列不屬于當前高中化學課程基本理念的是()。A.設置多樣化的課程模塊,拓展學生選擇空間B.強化學生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式轉變C.倡導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關注學生個性發展D.加強與科學技術的結合,培養化學科技人才97.關于化學教學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講授法可分為講述、講解和講演B.演示法除教師的演示外,還包括學生的演示C.討論法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教師不需要參與D.引導一發現法是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過程98.按照一定的標準,可把化學學科專業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機化學反應的基本規律屬于陳述性知識B.物質的合成、分離和提純屬于程序性知識C.元素及化合物知識屬于陳述性知識D.無機化學的基礎理論以及有機反應的基本規律屬于策略性知識99.設計化學問題要合理把握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這種教學設計主要遵循的是()。A.最近發展區理論B.嘗試錯誤理論C.圖式理論D.格式塔理論100.某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CH4中的C的sp3雜化,將四個同樣的氣球的封口處扎在一起,四個氣球便自然指向了四面體的四個頂點,且無論外力怎樣改變某個氣球的位置,一旦外力撤去,氣球會立即回復原樣。這種教學方法屬于()。A.實物比喻B.合作學習C.科學探究D.小組討論答案及解析: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新課程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共同學習,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茖W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它涉及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通常是以興趣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觀點。題干中用“氣球”模型來比喻甲烷的雜化方式,屬于實物比喻,故本題選A。參考答案【答案及解析】海水制純NaCl時,粗鹽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雜質,需加入氯化鋇、碳酸鈉、氫氧化鈉來除去,涉及化學變化;海水提取溴、碘時,通過氯氣將溴離子和碘離子氧化為溴單質和碘單質,涉及化學變化,A項正確;在海水中溴是以Br-的形式存在,不可以直接用萃取劑進行萃取,B項錯誤;利用石灰、鹽酸從海水中得到氯化鎂,電解熔融的氯化鎂可制得金屬鎂,C項正確;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能耗是直接決定其成本高低的關鍵,D項正確。故本題選B。2.【答案及解析】A項,利用蓋斯定律,①-②可得HF(aq)═F-(aq)+H+(aq)△H=-10.4kJ·mol-1,A項錯誤;B項,當V=20時,恰好反應生成NaF,溶液呈堿性,根據質子守恒可得c(oH-)=c(HF)+c(H+),B項正不同,濃度關系可能不同,溶液也可能呈酸性,D項錯誤。故本題選B。3.ASiOAlONaOH試劑不合理;B項,Si和C都可以與O2反應,除雜試劑不合理;C項,SO2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CO2不能與NaHCO3溶液反應,除雜試劑合理;D項,雖然一氧化碳可燃,但由于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所以根本無法點燃一氧化碳,D項錯誤。故本題選C4.【答案及解析】①加入NaOH溶液后NH4+、Al3+不能大量存在,錯誤;②pH=1的溶液呈酸性,離子相互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正確;③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呈堿性,離子相互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正確;④NaOH足量,NH4+、HCO3-都應該完全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NH4++HCO3-+2OH-ΔNH3↑+CO32-+2H2O,錯誤;錯誤;⑥向硫酸氫鈉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鋇溶液至pH=7,NaHSO4溶液中的H+與Ba(OH)2溶液中的OH-恰好完全反應,正確;⑦Cu將Fe3+還原為Fe2+,正確;正確的有②③⑥⑦;5.enHNOEQ\*jc3\*hps13\o\al(\s\up5(-),3)BNaSOH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2OEQ\*jc3\*hps13\o\al(\s\up5(2),)+2H+=S+SO2個+H2O,故B錯誤;C.因為Na2CO3溶液是飽和的,因為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比碳酸鈉溶解度小,所以生成的NaHCO3會析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COEQ\*jc3\*hps13\o\al(\s\up5(2),3)+H2O+CO2+2Na+=2NaHCO3,故C錯誤;D.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開始會生成氫氧化銀白色沉淀,但是氫氧化銀會溶于過量的氨水中,反應生成氫氧化二氨合銀溶液,因此反應后先出現沉淀,后沉淀消失,離子方程式為:Ag++2NH3.H2O=[Ag(NH3)2]++2H2O,故D錯誤;答案:A。6.【答案及解析】A.冰水混合物成分是H2O,是不同狀態的水,屬于純凈物,A錯誤;B.CuSO4?5H2O是膽礬,是結晶水合物,屬于化合物,是純凈物,B錯誤;C.純堿是碳酸鈉,不是堿,C錯誤;D.選項中各種物質分類正確無誤,D正確;項是D。7.【答案及解析】A.(NH4)2Fe(SO4)2在溶液中電離出亞鐵離子,H+、NO能夠氧化亞鐵離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選項A錯誤;B.離子方程式必須滿足電荷守恒,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選項B錯誤;C.加入NaOH溶液至Fe2+剛好完全沉淀時,銨根離子不參與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2OH=Fe(OH)2,選項C正確;D離子部分水解,溶液顯示酸性,則:c(SOEQ\*jc3\*hps13\o\al(\s\up5(2),4))>c(NH)、c(H+)>c(OH),由于銨根離子的系數為2,則:c(NH)>c(Fe2+),溶液中正確的離子濃度大小為:EQ\*jc3\*hps13\o\al(\s\up5(2),4)8.【答案及解析】離子交換樹脂凈化水的原理是:當含有Na+、Ca2+、Mg2+等陽離子及SOCl-、NOEQ\*jc3\*hps10\o\al(\s\up5(),)等陰離子的原水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時,水中的陽離子為樹脂所吸附,而樹脂上可交換的陽離子H+則被交換到水中,并和水中的陰離子組成相應的無機酸;當含有無機酸的水再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時,水中的陰離子也為樹脂所吸附,樹脂上可交換的陰離子OH-也被交換到水中,同時與水中的H+結合成水。根據電荷守恒可知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陽離子總數增加,A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水中的SOCl-、NOEQ\*jc3\*hps10\o\al(\s\up5(),)等陰離子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被除去,B正確;通過凈化處理后,溶液中離子的濃度降低,導電性降低,C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陰離子交換樹脂填充段存在反應H+ODA9.【答案及解析】A.硫酸鋁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顯酸性抑制鋁離子的水解,明礬溶液中鋁離子水解顯酸性,硫酸鋁銨中Al3+的水解程度比明礬中Al3+的水解程度小,故A錯誤;B.該物質的水溶液中S2-和鋁離子能夠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和硫化氫,不能大量共存,C.向該物質的溶液中滴加同濃度的NaOH溶液,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再和銨根離子結合生成一水合氨,沉淀量不變,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氫氧化鋁沉淀溶解,曲線變化為先沉淀,再出現平臺,最CD.向該物質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二者恰好按照NH4Al(SO4)2和Ba(OH)2,物質的量之比為1∶2,離子方程式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故10.【答案及解析】D醋酸是弱酸,鹽酸是強酸,因此在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情況下,鹽酸與鎂反應的反應速率快,A項錯誤;乙應該表示的是將稀鹽酸滴入0.01mol·L-lNaOH溶液中的滴定曲線,B項錯誤;丙為水的電離曲線,從z點到x點,水的離子積常數減小,因此不能采用在水中加入適量NaOH固體的方法實現,C項錯誤;鹽酸是強酸,完全電離,氯化銨是強酸弱堿鹽,N水解溶液顯酸性,因此在pH相同的條件下分別稀釋相同倍數時,鹽酸的pH變化大,D項正確。11.÷10-3mol·L-1=10-11mol·L-1=c(H+)水,A項正確;溶液中電荷守恒:c(Na+)+c(H+)=c(OH-)+c(CH3COO-),B點時,c(H+)>c(OH-),則有c(CH3COO-)>c(Na+),B項正確;CH3COOH與NaOH反應生成CH3COONa,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其水溶液呈堿性,當酸堿恰好反應時溶液應該呈堿性,但C點溶液呈中性,說明酸過量,C項錯誤;當加入20mLNaOH溶液時,根據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c(Na)+=0.05mol·L-1,D項正12.【答案及解析】反應容器的體積為10L;則Fe2O3(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數的lFe2O3(s)+CO(g)Fe(s)+CO2(g)起始量/mol變化量/mol平衡量/mol1n1-n1n1+nK==4.0,解得n=0.6,v(CO2)==0.006mol·L-1·min-1,B項正確;若反應不斷進行,則鐵的量就會發生變化,一段時間以后,鐵的量不再變化,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項錯誤;在1000℃時,平衡常數為4.0;在1300℃時,平衡常數為3.5,溫度升高,平衡常數減小,所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左移動,CO的轉化率應該降低,而圖示的結果正好13.【答案及解析】根據反應方程式和容器Ⅰ中O2的平衡濃度可知,平衡cNOmol·L-1,c(NO2)=0.2mol·L-1,c(O2)=0.2mol·L-1,則T1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0.8。平衡時,容器Ⅰ中氣體總物質的量為0.8mol,容器Ⅱ中,氣體起始總物質的量為1mol,此時<K,反應正向進行,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大,則達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大于1mol,容器Ⅰ與容器Ⅱ中的總壓強之比小于4∶5,故①錯誤;根據分析可知,平衡時,容器Ⅰ中=1。當容器Ⅱ中=11.38>K,反應應逆向進行,則<1,即達平衡時,容器Ⅱ中比容器Ⅰ中的小,故②錯誤;設容器=4.8>K,反應逆向進行,則NO的體積分數減小,因此反應達到平衡時,NO的體積分數小于50%,故③正確;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有k正EQ\*jc3\*hps10\o\al(\s\up5(2),c)(NO2)=k逆EQ\*jc3\*hps10\o\al(\s\up5(2),c)(NO)·c(O2),若k正=k逆,則=1>0.8,由于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且T2時平衡常數增大,因此溫度:T2>T1,故④正確。14.【答案及解析】A.斷開K2,閉合K1時,是電解池裝置,兩極均有氣泡產生,說明兩極產生的氣體分別是氫氣和氯氣;B.斷開K2,閉合K1時,是電解池裝置,兩極均有氣泡產生,石墨做陽極,溶液中氯離子離子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銅做陰極,氫離子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C.斷開K1,閉合K2時,發現電流表指針偏轉,證明是原電池反應,形成氫氯燃料電池,銅做負極氫氣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D.斷開K1,閉合K2時,形成原電池,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15.【答案及解析】通電后就有固體生成,當通過電子為0.2mol時,析出固體質量達最大,證明此時析出的固體是銅.如果是M3+析出,電子數應該是0.3mol,則氧化能力為Cu2+>M3+,當電子超過0.2mol時,固體質量沒變,說明這是陰極產生的是氫氣,即電解水,說明氧化能力H+故氧化能力為Cu2+>H+>M3+.故選:D.16.【答案及解析】A.②和④混合,因為醋酸為弱酸,醋酸的濃度遠遠大于0.001mol?L ̄1,而NaOH醋酸、氨水為弱酸、弱堿,加水稀釋能促進電離,故溶液pH大小順序為③>④>①>②,B不符合題意;C.因為氨水濃度大,所以消耗硫酸的體積③>④,C不符合題意;D.①和③混合,氨水過量,溶質為NH4Cl和HCl,含有的離子為:NH4+、Cl-、H+、OH-,根據電荷守恒可得:c(H+)+c(NH4+)=c(Cl-)+c(OH-),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7.【答案及解析】根據原電池反應中的正、負極判斷金屬的活動性,一般情況下金屬的活動性:負極>正極.X、Y相連時,外電路電流從Y流向X,Y為正極,所以活動性:X>Y;X、M相連時,M為正極,所以活動性:X>M;Y、N相連時,Y上有氣泡逸出,氫離子在此極得電子生成氫氣,為正極,所以活動性:N>Y;M、N相連時,M的質量減少,所以活動性:M>N,綜合上述可得活動性:X>M>N>Y,故選:B.18.【答案及解析】發生反應有: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討論:(1)若酸堿均過量,則產生的氫氣取決于鋁,鋁的質量相同,所以氫氣相等1:1;(2)若酸堿均不夠,產生的氫氣取決于酸堿,根據方程式,酸堿產生的比值為1:3(3)現在的比值是5:7,比值處于1:3和1:1之間,由于鋁消耗鹽酸量大于堿,此時鋁對于酸過量而對于堿不足鋁過量,19.【答案及解析】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電子先占有能量較低的軌道.然后依次進入能量較高的軌道;泡利不相容原理:每個原子軌道上最多只能容納2個自旋狀態相反的電子;洪特規則:在等價軌道(相同電子層、電子亞層上的各個軌道)上排布的電子將盡可能分占不同的軌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根據圖片知,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式正確的是①⑤⑥,違反能量最低原理的是②,違反洪特規則的是③④,違反泡利原理的是⑦,故答案為:①⑤⑥;②;③④.20.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層電子數比最外層電子數多1個,符合此條件的元素有鋰和氯,因為質子數B元素.(1)由以上推斷可知C為氯元素,D為鈣元素,故答案為:氯;鈣;子結構示意圖為:;故答案為:;;(3)高溫條件下碳可還原二氧化硅制取硅,反應方程式為:SiO2+2CSi+2CO↑;故答案為:(4)若沒有若沒有“質子數為A<B<C<D”的限制,C還可以是鋰,因鋰也滿足次外層比最外層多一個電子;故答案為:鋰.21.【答案及解析】A.同周期主族元素,核電荷數越大,金屬性越弱,則金屬性Na>Mg,對應堿的堿B.同周期主族元素,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r(Mg)>r(S),故B符合題意;C.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中,原子序數大的離子半徑小,則離子半徑:r(Na+)>r(Mg2+),故C不符合題意;D.S、Cl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電荷數越大,非金屬性越強,則氧化性Cl2>S,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2.【答案及解析】A.若X+和Y2-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則X處于Y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數:X>Y,故A不符合題意;B.不能根據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強弱來比較非金屬性,如酸性HCl>HF,但非金屬性F>Cl,故B符合題意;C.硅、鍺都位于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具有一定金屬性與非金屬性,都可以做半導體材料,故C不符合題意;D.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金屬性減弱,金屬性Cs>Ba,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故堿性CsOH>Ba(OH)2,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B23.【答案及解析】符合A答案的是氫元素.L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元素即Li、B、N、F所在族的序數與L層電子數相等.L層電子為偶數的所有元素即Be、C、O、Ne,其中Ne為“O”族不符合題意,C答案不符合題意.同樣分析,D答案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4.【答案及解析】(1)同一主族元素價電子數相等,與原子序數無關,第IIA族元素價電子數都是2,故答案為:B;(2)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隨著原子序數增大而增大,稀有氣體除外,所以化合價從+1升高故答案為:C;(3)IA族金屬元素單質的熔點與其原子半徑成反比,所以堿金屬族單質的熔點隨著原子序數增大而減小,故答案為:A;(4)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其離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增大而減小,則NaMgAlPSCl半徑依次減小,陰離子半徑大于陽離子半徑,故答案為:E;(5)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電子層數越大其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增大而減小,故G符合,故答案為:G.25.(2)-3;+7(4)不正確,HClO不是氯的最高價含氧酸而推知X為氫元素;r(W)>r(Z),原子序數W>Z,所以W只能是第三周期元素,W最外層有7個電子,故W是氯元素,故答案為ClHNO;(2)N的最低化合價為-3價,Cl的最高化合價為+7價,故答案為-3+7;(3)由H、N、O、Cl中的三種元素組成的具有消毒殺菌作用的化合物是次氯酸;化合物不是最高價含氧酸,故不能根據它的酸性強弱判斷非金屬性強弱,故答案為:不正確,HClO不是氯的最高價含氧酸:26.【答案及解析】A項,由于反應2HI(g)?H2(g)+I2(g)是前后氣體化學計量數不變的反應,恒溫恒壓條件下充入HI,容器的體積變大,反應物濃度增大的同時的生成物濃度減小,所以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最終平衡不移動,A項正確;B項,可逆反應加熱,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B項錯誤;C項,由于反應2S03(g)?2S02(g)+O2(g)是體積增大的反應,壓縮體系,平衡逆向移動,SO3物質的量增大,物質的量濃度增大,乙表示的SO3物質的量的變化,甲表示的SO3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C項錯誤;D項,由于反應2S03(g)?2S02(g)+O2(g)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SO3物質的量會減小,D項錯誤。27.【答案及解析】A項,濃鹽酸與強氧化劑如二氧化錳、高錳酸鉀、氯酸鉀反應生成Cl2,Cl2與水反應生成HClO,HClO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NaClO;B項,Na在氧氣中燃燒生成Na2O2,Na2O2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Na2CO3,Na2CO3可以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NaHCO3;C項,Si和氧氣反應生成酸性氧化物SiO2但SiO2不與水反應,SiO2不能一步生成H2SiO3,SiO2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Na2SiO3,再加入強酸得到H2SiO3;D項,Al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NaAlO2,NaAlO2與酸反應可以生成Al(OH)3,Al(OH)3加熱分解生成C28.【答案及解析】①0.1molKI與0.1molFeCl3在溶液中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徹底進行,故轉移gSSS8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原子數為0.1NA,故②正確;③因為不知道溶液的體積是多少,所以無法估計1mol/LNa2CO3溶液中CO2-的數目,故③錯誤;④CnH2n+2中含有n-1條C-C鍵,2n+2條C-H鍵,故1molCnH2n+2中含有(3n+1)NA條共價鍵,故④正確;⑤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最簡式CH2O;冰醋酸C2H4O2,冰醋酸最簡式CH2O.最簡式相同最簡式的摩爾質量30g/mol,最簡式物質的量0.1mol,原子物質的量0.1mol×4=0.4mol,故原子總數為0.4NA;故⑤正確;正確的選項有②④⑤,所以選D.29.【答案及解析】①中,氖Ne為單原子分子,20g氖氣為1mol,故原子數為NA,錯誤;②中,根據電荷守恒可知:n(N)+n(H+)=n(N)+n(OH-)=1L×0.1mol·L-1+n(OH-)>0.1mol,錯誤;③中,白磷為正四面體結PPgPP6=0.15mol,錯誤;④中,olCH分子中含有的共價鍵數為=10,標準狀況下0.56L為0.025mol,故0.56L丙烷中含有共價鍵的數目為0.25NA,錯誤;⑥中,標準狀況下,甲醛是氣體,2.24L為0.1mol,故0.1molHCHO含有的原子數目為0.4NA,正確;⑦中,根據反應N2+3H22NH3可知,若28gN2與6gH2完全反應,生成NH32mol,但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故生成NH3的分子數小于2NA,錯誤;⑧中,標準狀況下CCl4是液體,22.4L不等于1mol,錯誤;⑨中,在反應KIO3+6HIKI+3H2O+3I2中,每生成3molI2轉移的電子數為5NA,錯誤;⑩中,0.1molNa218O2與H216O反應,Na218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故應生成0.05mol18O2,則含有的中子數為0.05×(18-8)×2×NA=NA,錯誤。選A。30.【答案及解析】根據同溫同壓下,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14CO和12CO組成的混合氣體與同溫同壓下空氣的密度相等,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29,根據十字交叉法計算,同時根據質量數等于近31.【答案及解析】標準狀況下,氯氣為氣體,通入足量冷的石灰乳中會完全反應,但是發生的是歧化反應,1mol氯氣參與反應轉移電子1mol,A項錯誤;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與濃鹽酸反應:MnO2+4HCl(濃)MnCl2+Cl2↑+2H2O,隨著反應進行,濃鹽酸會變稀,濃度減小到一定程度后反應個C—C鍵,C項正確;標準狀況下,HF是液態,D項錯誤。選c。32.R故答案為:;bNA;(2)500mL0.2mol/LNa2SO4中含有硫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2mol/L×0.5L=0.1mol,含有Na+數目為:0.2mol×NA=0.2N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所以從中取出10mL,取出的Na2SO4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還L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mol/L×2×=0.04mol/L,故答案為:0.2NA;0.2;0.002;0.04;(3)①標況下VL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mol,該氣體為雙原子分子,含有原子的物質的量為mol×2=mol,含有的原子數為:×NA=,故答案為:;②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②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mol/L,故答案為:=33.【答案及解析】(1)0.5mol;40g/mol(2)0.5NA(3)CO;3.5克;過濾、洗滌、干燥;待A瓶中充分沉淀后,取上層清液少許于一支潔凈試管中,再滴加稀硫酸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Ba2+未沉淀完全;反之,則Ba2+已沉淀完全。(其它合理答案也給分)y=0.375mol。M(平均)=20g/0.5mol=40g/mol。合氣體中C原子數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5mol,既0.5NA。故答案為:0.5NA(3)根據圖示,混合氣體通過Ba(OH)2溶液后,CO2氣體被吸收生成BaCO3沉淀,再經CO沉淀可以先過濾分離出沉淀,再洗滌、干燥即可。A瓶中的陽離子是Ba2+,檢驗方法是取上層清液,加入Na2SO4,如果沒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Ba2+已經完全沉淀,如果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Ba2+沒有完全沉淀。故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