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單元測試(含解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單元測試(含解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單元測試(含解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單元測試(含解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單元測試(含解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單元測試一、單選題1.在波斯帝國最為繁盛的時期,它實行的是(

)A.君主專制制度 B.貴族寡頭政治 C.公民直接民主制 D.共和制度2.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以下不屬于文明出現標志的是(

)A.文字產生 B.原始農業出現 C.階級對抗 D.國家形成3.讀公元前6世紀印度的社會結構表。由此可以推知,印度(

)社會結構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成分及職責宗教祭祀統治和保衛國家普通勞動者服務于前三種不可接觸者A.佛教對種姓制度推波助瀾 B.當時社會矛盾較為尖銳C.在刻意宣揚君權神授觀念 D.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4.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實現第一次生產力大飛躍。這主要得益于(

)A.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 B.國家開始形成C.私有制的逐漸產生 D.早期城市的出現5.與羅馬共和制比較,羅馬帝國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

)A.設立檢察官 B.皇帝(元首)掌控國家權力C.實行封君封臣制 D.君主有權解散議會6.公元前后,興起于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帝國分別是(

)A.夏朝和埃及新王國 B.秦朝和波斯帝國C.漢朝和羅馬帝國 D.唐朝和大食帝國7.下圖是人類文明產生的過程。據此可知,人類文明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階級、國家和城市的出現 B.社會分工日益精細C.人類定居生活方式的形成 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8.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西亞孕育了小麥文明,東亞和東南亞孕育了稻米文明,美洲的印第安人則創造了獨特的玉米文明。這表明(

)A.西亞是世界上最早產生文明的地區 B.農業文明都源于大河流域C.人類文明早期農業的多元發展格局 D.地理環境決定了地域文明9.西方人認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東方人卻從拜占庭帝國的文化中看出希臘羅馬文化的身影。這表明拜占庭文化的特點是A.獨具一格 B.輝煌燦爛 C.東西交融 D.開放包容10.到公元前6世紀,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該地區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地區是(

)A.古代西亞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臘11.古代西亞有輝煌的文化成就,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 B.創作了《摩訶婆羅多》C.希羅多德被認為是“史學之父” D.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12.公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國家各級官職向公民開放,通過選舉產生,由全體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是雅典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這體現了雅典的突出特點是(

)A.小國寡民 B.民主政治 C.重視農業 D.對外擴張13.亞歷山大在埃及拜謁阿蒙神廟,為女神伊西絲建廟;在巴比倫向當地的主神馬都克獻祭,下令重建被薛西斯毀掉的馬都克神廟。這些做法(

)A.加強了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 B.加強了君主的權力C.削弱了地方的權力 D.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4.《后漢書·西域傳》記載:“至恒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微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貢,并無珍異,疑傳者過焉。”關于漢朝與羅馬帝國交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雙方通過官方進行直接往來 B.雙方通過絲綢之路進行交往C.東漢時期班超曾經出使大秦 D.雙方一直進行直接經貿交流15.“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戰略成為社會熱點。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收集了希波戰爭、羅馬征服東地中海、絲綢之路、馬可·波羅來華等素材,他們研究的主題是()A.中華文明的吸引力 B.中外經濟文化交流C.帝國的擴張與崛起 D.文明的沖突與融合16.現有史料表明我國用鐵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河北省曾出土商代的鐵刃銅鋮;人們曾在蘇美爾人所建的古烏爾城(約前3500年)的古墓中,發現一把西方已知最早的小鐵斧。據此可得出的合理認識是(

)A.商代已經大規模使用鐵器 B.冶鐵技術可能起源于西亞C.中國可能最早發明了鐵器 D.中國農耕技術源自蘇美爾17.墓葬考古對歷史研究有重要意義。墓葬中的骸骨也反映了古代文明中嚴酷的生命不平等。對公元第一個千年中危地馬拉梯克沃(Tikal)墳墓中的骨骼的研究表明,雖然普通瑪雅男人的身高只有五英尺一英寸,但少數獲得精美墓葬的瑪雅男人卻平均身高五英尺七英寸。他們的骨骼實質上也更為粗壯,他們的壽命顯然也更長。這一現象主要表明(

)A.瑪雅文明產生階層分化 B.瑪雅文明早于其他文明產生C.瑪雅文明的生產力低下 D.瑪雅文明中墓葬規格等級分明18.下表內容反映了波斯帝國的文化現象。這些現象反映出波斯文化的突出特點是()歷法使用略加變動的埃及太陽歷建筑模仿流行于巴比倫尼亞的月臺和階梯式建筑,仿制帶翼的公牛、色彩鮮艷的玻璃磚A.具有很強的模仿性 B.體現出鮮明的創新性C.注重保持民族傳統 D.不擅長區分文化優劣19.在波斯帝國,居有波斯人、埃及人、亞述人、印度人等眾多民族。居魯士一世曾下詔,允許各個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并保護各民族的信仰自由。如允許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建立圣殿,波斯國王親自參加巴比倫和埃及本土的宗教祭祀活動等。這說明當時的波斯帝國(

)A.最早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B.積極改革不同民族的文化C.摒棄了君主專制的制度 D.實行較為寬松的統治模式20.考古學家在圖斜線區域發掘出大批紅繪陶瓶,其制作年代為公元前5-前3世紀,瓶畫主題多取材自《荷馬史詩》《俄狄浦斯王》等文學作品。與這批文物相互印證的史實是(

)A.克里特人的海洋貿易 B.古希臘人的海外移民C.羅馬共和國的軍事征服 D.希臘文化對羅馬的影響《2025年高中歷史統編版必須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同步訓練》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ABDABCDCC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BDBAADB1.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可知,這是推斷類題目,時空是波斯帝國。根據所學可知,波斯帝國是位于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其政治體制是君主專制制度,A項正確;羅馬共和國實行貴族寡頭政治,排除B項;雅典城邦實行公民直接民主制,排除C項;在奴隸制度下,曾出現過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民主共和制和貴族共和制,排除D項。故選A項。2.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反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金屬工具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和國家的形成是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三大標志,原始農業出現不屬于文明出現的標志,B項符合題意;文字產生屬于文明出現的標志,排除A項;階級對抗是國家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文明出現的標志,排除C項;國家形成屬于早期文明出現的標志,排除D項。故選B項。3.D【詳解】材料信息顯示,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已出現不同的社會階層,且不同階層之間界限明顯,因而可知印度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D項正確;佛教的出現沖擊了印度的種姓制度,排除A項;等級制度的嚴格不意味著社會矛盾的尖銳,排除B項;僅從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印度是否在刻意宣揚君權神授觀念,排除C項。故選D項。4.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實現第一次生產力大飛躍,A項正確;國家的開始形成、私有制的產生以及早期城市的出現都是在農業和畜牧業產生之后,排除B、C、D項。故選A項。5.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帝國不同于羅馬共和國的最突出的特征為權力的高度集中,即元首或皇帝掌控國家權力,B項正確;檢察官在羅馬共和國時期就存在,排除A項;羅馬帝國滅亡后的中古時期的西歐實行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項;羅馬帝國并不存在議會,排除D項。故選B項。6.C【詳解】根據材料“公元前后,興起于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帝國”可知,公元前后,在亞歐大陸的東方是中國,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在亞歐大陸的西方,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C項正確;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埃及新王國建立于約公元前1553年,排除A項;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波斯帝國建立于公元前550年,排除B項;唐朝建立于618年,大食帝國建立于632年,排除D項。故選C項。7.D【詳解】據材料可知,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原始農業的產生,原始農業農業產生之后,出現了社會分工,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余產品和階級,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就是國家,此外還出現了文字和城市,文明產生,所以推動文明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D項正確;階級、國家和城市的出現是文明產生的標志,而非原因,排除A項;社會分工日益精細和人類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現的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排除BC項。故選D項。8.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新石器時代的世界。據材料可知,西亞、東亞和東南亞、美洲各自培育了不同的農作物,形成不同的農業生產結構,這種不同地區農業發展的差異性造成一種多元發展格局,C項正確;材料只能看出西亞是農業起源的中心之一,未提及西亞農業起源最早,也不能得出西亞文明產生最早,排除A項;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生活在雨林地帶而非大河流域,“農業文明都源于大河流域”說法絕對,排除B項;地理環境影響而非決定地域文明,排除D項。故選C項。9.C【詳解】依據材料“西方人認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東方人卻從拜占庭帝國的文化中看出希臘羅馬文化的身影”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既有東方色彩,又有希臘羅馬文化的身影,這說明拜占庭文化的特點是東西交融,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文化的特點是東西交融,不是“獨具一格”、“輝煌燦爛”,排除AB項;材料不能體現“開放包容”,排除D項。故選C項。10.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6世紀(印度)。據本題材料“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該地區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C項正確;因西亞主要位于兩河流域,與本題空間信息“恒河流域”不一致,排除A項;因埃及主要位于尼羅河流域,與本題空間信息“恒河流域”不一致,排除B項;因希臘文明發源于愛琴海地區,與本題空間信息“恒河流域”不一致,排除D項。故選C項。11.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上古時期(西亞)。大約5200年前,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出的楔形文字,是人類最早發明的文字,D項正確;東北非的古代埃及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排除A項;《摩訶婆羅多》是南亞古印度文化成就,排除B項;希羅多德是歐洲古希臘史學家,排除C項。故選D項。12.B【詳解】根據材料可知,雅典公民可以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體現了民主政治的特點,B項正確;ACD三項材料信息均無法體現,排除ACD項。故選B項。13.A【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亞歷山大帝國)。根據材料可知,亞歷山大在埃及拜謁阿蒙神廟,為女神伊西絲建廟,在巴比倫向當地主神馬都克獻祭并重建其神廟。通過這些舉動,亞歷山大向當地民眾表明他尊重他們的信仰和文化傳統,能夠獲得當地民眾在心理上的認同和接受,從而加強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A項正確;這些做法主要是針對被征服地區的宗教和民眾,沒有直接涉及君主權力加強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這些行為沒有涉及中央對地方權力結構的調整,無法得出地方的權力削弱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尊重宗教信仰與維護統治的關系,與經濟發展無必然聯系,排除D項。故選A項。14.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羅馬)。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朝和羅馬帝國分別興起于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兩大強國之間缺乏官方的直接往來,但通過絲綢之路,雙方有間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B項正確;漢朝與羅馬的往來并非官方的直接往來,而是間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排除A項;東漢的班超為經營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排除C項;漢朝和羅馬之間是間接的經貿聯系,并非直接交流,且“一直進行”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B項。15.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希波戰爭、羅馬征服東地中海、絲綢之路、馬可·波羅來華等史實反映的是文明之間的沖突與融合,也說明古代文明交往既有戰爭也有和平交往,D項正確;材料與中華文明的吸引力、帝國的擴張與崛起無關,排除AC項;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僅是材料的一方面,排除B項。故選D項。16.B【詳解】根據材料“我國用鐵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河北省曾出土商代的鐵刃銅鋮;蘇美爾人(約前3500年)的古墓中,發現一把西方已知最早的小鐵斧”可推知“冶鐵技術可能起源于西亞”,B項正確;“商代大規模使用鐵器”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中國可能最早發明了鐵器”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根據材料無法得出“中國農耕技術源自蘇美爾”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17.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美洲文明時期(美洲)。根據材料“普通瑪雅男人的身高只有五英尺一英寸,但少數獲得精美墓葬的瑪雅男人卻平均身高五英尺七英寸。他們的骨骼實質上也更為粗壯,他們的壽命顯然也更長。”可知,在瑪雅文明中,普通男性身高要低于在精美墓葬中男性的身高,且他們的骨骼實質上也更為粗壯,他們的壽命顯然也更長,說明此時的瑪雅文明已經產生了貧富分化以及階層分化,A項正確;材料中的信息,無法判斷瑪雅文明是否早于其他文明,排除B項;根據材料中信息,無法判定瑪雅文明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排除C項;瑪雅文明中墓葬規格等級分明是現象,而非本質,排除D項。故選A項。18.A【詳解】通過閱讀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波斯帝國使用略加變動的埃及太陽歷,模仿巴比倫尼亞的建筑樣式和裝飾風格等,反映出波斯帝國的文化具有很強的模仿性,A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波斯帝國文化的創新性,排除B項;注重保持民族傳統與“使用略加變動的埃及太陽歷”等不符,排除C項;材料不能說明波斯帝國不擅長區分文化優劣,排除D項。故選A項。19.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波斯帝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