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2015-2016學年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宜春市2015-2016學年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宜春市2015-2016學年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宜春市2015-2016學年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宜春市2015-2016學年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宜春市2015-2016學年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一、填空題(共20分每空1分)1.烈日炎炎的夏季,中午海灘上的沙子熱得燙腳,海水卻非常涼爽,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子的比熱容.質量為2kg的水溫度升高10℃時,吸收的熱量是______J.[(c水=4.2×103J/(kg?℃)].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走進很多家庭.小汽車的發動機是汽油機,汽油機工作時,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是______沖程.小汽車用汽油做燃料.加油時能聞到汽油的氣味,這是______現象.3.“摩擦生熱”是通過______方式使物體內能增加的.“烤火取暖”是通過______方式使物體增加內能的.4.石墨炸彈是一種用來破壞敵方供電設施的武器,這種炸彈爆炸時不會造成人員傷亡,而是在空中散布大量極細的石墨絲,這些石墨絲是______(選填“導體”或“絕緣體”),飄落到供電設備上會造成電路______(選填“開路”或“短路”),從而使供電系統癱瘓.5.小聰發現家里電風扇葉片上容易布滿灰塵,是因為葉片轉動時與空氣______,帶有______的葉片會把空氣中的灰塵吸著不放,以致葉片上特別容易臟.6.一個導體兩端電壓為6伏時,通過導體的電流是0.3安,導體的電阻是______歐,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是______歐,通過導體的電流是______安.7.燈Ll標有“8V16W”的字樣,燈L2標有“12V36W”的字樣.兩燈串聯后接在電壓為U的電路中,要保證兩燈不損壞,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是______A,電壓U的最大值應是______V.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L標有“3V0.9W”、滑動變阻器R上標有“20Ω1A”的字樣,電壓表量程為0~3V,則燈L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______A.若電源電壓為4.5V,為了保證電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是______Ω.9.如圖所示,當S閉合,甲、乙兩表為電壓表時,兩表示數比為U甲:U乙=5:3;當S斷開,甲、乙兩表為電流表時,兩表示數比為I甲:I乙=______,此時R1和R2消耗的功率之比P甲:P乙=______.10.如圖所示,一盞電燈接在家庭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燈不亮,用測電筆分別接觸A、B、C、D時,發現A、B、C三點處測電筆的氖管發光,D點處測電筆的氖管不發光,則電路中的故障原因是______;導致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有______和電路短路.二、選擇題(共20分,第11-14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第15,16小題為不定項選擇.每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全部選擇正確得4分.不定項選擇正確但不全得2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11.如圖所示,將肉片直接放入熱油鍋里爆炒,會將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鮮味.廚師預先將適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熱油鍋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鮮嫩味美又營養豐富,對此現象說法不正確的是()A.附近能聞到肉香體現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B.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發C.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熱傳遞實現的D.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不變12.如圖是研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乙兩次實驗都應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B.甲實驗通電一段時間后,左側容器內空氣吸收的熱量更多C.乙實驗是為了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D.甲實驗是為了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13.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變的電阻B.當乙兩端電壓為2V時,R乙=5ΩC.甲、乙串聯在電路中,當電路電流為0.2A時,電源電壓為2VD.甲、乙并聯在電路中,當電源電壓為2V時,電路總功率為1.2W1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流表A1讀數變大;電壓表V讀數變小B.電壓表V讀數與電流表A2讀數的比值變小C.電流表A2讀數變小;電壓表V讀數變大D.電壓表V與電流表A1的比值變大15.在如圖所示的研究電與磁的關系的四個實驗中,下列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實驗現象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B.乙通電螺線管右端為S極C.丙實驗研究的是電磁感應現象D.丁實驗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16.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移到b端,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隨滑動變阻器R2阻值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源電壓為6VB.R2=20Ω時,電壓表示數為4VC.該電路的最大功率為3.6WD.P在b端時,電阻R1的功率為0.5W三、作圖、簡答與計算題(共20分,第17題4分,第18、19、題各5分、第20題6分.)17.(1)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常見的電源插座板,當開關閉合時,指示燈發亮,插孔正常通電,若指示燈壞了,開關閉合,插孔也能正常通電,請你按照上述情況,將圖中插線板的開關、指示燈、插孔連接起來,并將它們接入家庭電路中,使其符合如上描述的工作情況.(2)根據你所學過的物理知識和生活中見到的實際情況,總結如何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請至少寫出兩點.18.燃氣灶燒水時,把質量為2kg、初溫為20℃的水加熱到100℃,共燃燒了0.02m3天然氣(假設天然氣完全燃燒).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天然氣的熱值為8.4×107J/m3.求:(1)水吸收的熱量;(2)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3)燃氣灶燒水時的效率.19.半導體的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其電阻受溫度影響較大,如圖甲所示是某種半導體材料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圖象.根據這種半導體材料電阻的特性,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用來測量某一環境的溫度,已知定值電阻R0=10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1)當環境溫度為20℃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A,電源電壓是多少?(2)電流表的示數為0.4A時,當時的環境溫度是多少?2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10V.當開關S1閉合、S2接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A;當開關S1斷開、S2接B時,電流表的示數是0.2A.求:(1)R1、R2的阻值各是多少?(2)當開關S1閉合、S2接A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是多少?四、實驗題(共16分,每題8分)21.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物質質量/g初始溫度/℃加熱時間/min最后溫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從表中數據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質量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熱結束時,食用油的溫度比水溫度______(選填“高”或“低”).(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3)實驗表明,______(選填“水”或“食用油”)吸熱的能力更強.22.(1)小麗要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什么因素有關”,現有線圈匝數分別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電磁鐵,她先后將兩個電磁鐵接入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經多次實驗,記錄如下:50厘米電磁鐵100匝電磁鐵實驗次數123456電流表示數(A)0.81.21.50.81.22.0吸引大頭針數目(枚)5810101625①實驗中,小麗是通過比較電磁鐵______的多少來判斷其磁性強弱的.②分析第1、2、3次的實驗記錄,會發現當電磁鐵的______相同時,通過的______,磁性越強.③進一步分析所得的實驗數據,還會發現當通過電磁鐵的電流相同時,______,磁性越強.(2)如圖2所示,是“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實驗裝置.銅棒ab、電流表、開關組成閉合電路.①閉合開關后,使銅棒ab上下運動,電流表指針______(填“能”或“不能”)發生偏轉.②要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銅棒ab應______運動,這是一種______現象,利用這一原理可制成______.五、探究題(共24分,每題8分)23.在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的實驗中,選用電壓恒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3.8V”的小燈泡.如圖甲是未連接完整的實驗電路.(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動時小燈泡變暗,連線不能交叉)(2)在連接電路時,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調至______,這是為了______;(3)正確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S,發現燈L不發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A.電流表處有開路B.電壓表與燈泡相連接的導線接觸不良C.導線接觸不良D.小燈泡L的燈絲斷了(4)閉合開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示數為______V時,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燈泡正常發光的電阻是______Ω.(5)若實驗時,上述電路中僅電壓表上標有“15V”的接線柱已損壞,且暫無條件修復在不更換器材的情況下為了能繼續完成實驗,你的方法是______.(6)在燈絲中的電流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燈絲的電阻變大,原因是:______.24.小紅和小清在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實驗(1)小明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該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除了保護電路外,其作用主要是______.(2)實驗中,所測的數據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數據可得:在______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______比.表一:R=10Ω電壓U/V1.522.5電流I/A0.150.20.25表二:U=2V電阻R/Ω51020電流I/A0.40.20.1(3)小強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所測的數據如表二所示:①請依據表格和電路圖分析,將AB間電阻由5Ω換成10Ω,閉合開關S進行實驗時,應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保持______V不變;②由表二數據可得:在______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______比.(4)綜上所述,歐姆定律的表達式為:______.25.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燈絲電阻約為10Ω.(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______.(2)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1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3)閉合開關前,圖1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位于______(選填“A”或“B”)端.(4)小葉同學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一點時,電壓表示數(如圖2所示)為______V,若他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圖1中滑片P向______(選填“A”或“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5)小向同學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圖3所示的I﹣U圖象,根據圖象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W.(6)小勇同學在實驗中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P,發現小燈泡始終不亮,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原因可能是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2015-2016學年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填空題(共20分每空1分)1.烈日炎炎的夏季,中午海灘上的沙子熱得燙腳,海水卻非常涼爽,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子的比熱容.質量為2kg的水溫度升高10℃時,吸收的熱量是8.4×104J.[(c水=4.2×103J/(kg?℃)].【考點】水的比熱容的特點及應用;熱量的計算.【分析】(1)水的比熱容大于沙子的比熱容,所以在吸收相同熱量的情況下,初溫相同的水和沙子,沙子的溫度升高的快.(2)知道水的質量和比熱容、溫度的變化量,根據Q吸=cm△t求出水吸收的熱量.【解答】解:(1)水的比熱容大于沙子的比熱容,沙子的溫度升高的快,沙子的末溫高,水的末溫低,所以光腳走在海灘上會感覺到沙“燙腳”,走進海水中卻感覺到海水很涼.(2)水吸收的熱量為:Q吸=c水m△t=4.2×103J/(kg?℃)×2kg×10℃=8.4×104J故答案為:大于;8.4×104.【點評】本題考查了水比熱容較大的特點以及吸熱公式的應用,熟練掌握公式是解題的關鍵.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走進很多家庭.小汽車的發動機是汽油機,汽油機工作時,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是壓縮沖程.小汽車用汽油做燃料.加油時能聞到汽油的氣味,這是擴散現象.【考點】內燃機的四個沖程;擴散現象.【分析】(1)在內燃機的四個沖程中做功沖程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沖程壓縮氣體的過程中,將機械能轉換為內能.(2)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解答】解:(1)壓縮沖程活塞向上運動,壓縮燃料混合物對其做功,所以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2)小汽車用汽油做燃料.加油時能聞到汽油的氣味,是因為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這是擴散現象.故答案為:壓縮;擴散.【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內燃機的四個沖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以及擴散現象,是一道基礎性題目.3.“摩擦生熱”是通過做功方式使物體內能增加的.“烤火取暖”是通過熱傳遞方式使物體增加內能的.【考點】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分析】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它們的主要區別是:做功是能量的轉化,而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解答】解:“摩擦生熱”是克服摩擦做功,通過做功方式使物體內能增加的;“烤火取暖”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內能的.故答案為:做功;熱傳遞.【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分析解答.4.石墨炸彈是一種用來破壞敵方供電設施的武器,這種炸彈爆炸時不會造成人員傷亡,而是在空中散布大量極細的石墨絲,這些石墨絲是導體(選填“導體”或“絕緣體”),飄落到供電設備上會造成電路短路(選填“開路”或“短路”),從而使供電系統癱瘓.【考點】導體;電路的三種狀態.【分析】根據石墨是導體和短路的危害分析.【解答】解:石墨絲中含有石墨,它是導體,飄落到供電設備上時,會造成短路,從而使電源損壞,供電系統癱瘓.故本題答案為:導體;短路.【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導電性和短路現象在軍事上的應用.5.小聰發現家里電風扇葉片上容易布滿灰塵,是因為葉片轉動時與空氣摩擦,帶有電荷的葉片會把空氣中的灰塵吸著不放,以致葉片上特別容易臟.【考點】摩擦起電.【分析】不同物體相互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電,這種現象叫做摩擦起電.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解答】解:風扇葉轉動時,與空氣摩擦而起電,而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帶有電荷的葉片會把空氣中的灰塵吸著不放,所以葉片特別容易臟.故答案為:摩擦;電荷.【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摩擦起電現象及解釋.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是一道很好的題目.6.一個導體兩端電壓為6伏時,通過導體的電流是0.3安,導體的電阻是20歐,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是20歐,通過導體的電流是0安.【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電阻.【分析】(1)知道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導體的電阻;(2)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解答】解:根據歐姆定律可得,導體的電阻:R===20Ω,∵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仍為20Ω不變,此時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A.故答案為:20;20;0.【點評】本題考查了歐姆定律的簡單應用,關鍵是知道導體的電阻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是一道基礎題目.7.燈Ll標有“8V16W”的字樣,燈L2標有“12V36W”的字樣.兩燈串聯后接在電壓為U的電路中,要保證兩燈不損壞,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是2A,電壓U的最大值應是16V.【考點】電功率與電壓、電流的關系;歐姆定律的應用.【分析】燈Ll和燈L2是串聯后接在電路中的,因此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為了保證兩燈不損壞,因此取兩燈正常發光時通過電流較小的為電路中的電流,先利用公式I=計算出電流,再利用公式R=計算出電阻,最后利用公式U=IR計算出電壓.【解答】解:I1===2A,I2===3A,因為I1<I2,所以電路中的電流為2A,R1===4Ω,R2===4Ω,由I=可得,電壓U的最大值U=IR=I(R1+R2)=2A×(4Ω+4Ω)=16V.故答案為:2;16.【點評】本題考查了利用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的公式變形,求出電流、電阻和電壓,以及可以根據題意選擇出合適的電流.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燈L標有“3V0.9W”、滑動變阻器R上標有“20Ω1A”的字樣,電壓表量程為0~3V,則燈L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0.3A.若電源電壓為4.5V,為了保證電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是5Ω.【考點】電功率的計算;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歐姆定律的應用;電阻的串聯.【分析】已知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根據公式I=可求燈L正常工作時的電流;根據公式R=可求燈泡的電阻;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小時,電路電流最大,最大為燈泡的額定電流;已知電源電壓,根據歐姆定律可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解答】解:燈L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I===0.3A;燈泡電阻RL===10Ω;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當電路電流最大時為0.3A,此時電路總電阻R===15Ω;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為R小=R﹣RL=15Ω﹣10Ω=5Ω.故答案為:0.3;5.【點評】本題考查電流、電阻的計算,關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要知道串聯電路電流和電阻的規律.9.如圖所示,當S閉合,甲、乙兩表為電壓表時,兩表示數比為U甲:U乙=5:3;當S斷開,甲、乙兩表為電流表時,兩表示數比為I甲:I乙=2:5,此時R1和R2消耗的功率之比P甲:P乙=3:2.【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電功率的計算.【分析】分別畫出兩種情況下的等效電路圖,電阻關系不變,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關系和并聯電路的分流關系求解.【解答】解:(1)當S閉合,甲、乙兩表是電壓表時(如下左圖),兩個電阻串聯,電壓表甲測總電壓,電壓表乙測量的是R2兩端的電壓,U:U2=U甲:U乙=5:3;所以,U1:U2=R1:R2=2:3;(2)當S斷開,甲乙兩表是電流表時(如圖右)R1和R2并聯,M為分流點,N為合流點,∵R1:R2=2:3,∴P甲:P乙=I1:I2=R2:R1=3:2又因為電流表甲測量的是R2中的電流,電流表乙測量的是干路的電流,∴I甲:I乙=I2:I=2:5故答案為:2:5,3:2.【點評】本題關鍵有二:一畫等效電路圖,二理清串聯電路的分壓關系(U1:U2=R1:R2)和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功率的關系(P1:P2=I1:I2=R2:R1)10.如圖所示,一盞電燈接在家庭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燈不亮,用測電筆分別接觸A、B、C、D時,發現A、B、C三點處測電筆的氖管發光,D點處測電筆的氖管不發光,則電路中的故障原因是CD之間出現開路現象;導致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有用電器總功率過大和電路短路.【考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測電筆的使用.【分析】家庭電路的兩根線分別是火線和零線,測電筆和火線接觸時,氖管會發光,接觸零線時,氖管不會發光.家庭電流中電流過大總共有2個原因:短路和總功率過大.【解答】解:當開關S閉合時,電燈不亮,用測電筆分別接觸A、B、C、D時,發現A、B、C、D四點處測電筆的氖管發光,即A、B、C點之間與火線相連,D點處測電筆的氖管不發光,說明CD之間出現開路現象.家庭電流中電流過大總共有2個原因:短路和用電器總功率過大.故答案為:CD之間出現開路現象;用電器總功率過大.【點評】本題考查了用測電筆檢測電路的故障.在正常情況下,測電筆測火線應亮,測零線時不亮.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二、選擇題(共20分,第11-14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第15,16小題為不定項選擇.每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全部選擇正確得4分.不定項選擇正確但不全得2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11.如圖所示,將肉片直接放入熱油鍋里爆炒,會將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鮮味.廚師預先將適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熱油鍋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鮮嫩味美又營養豐富,對此現象說法不正確的是()A.附近能聞到肉香體現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B.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發C.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熱傳遞實現的D.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不變【考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分子的熱運動;物體內能的改變;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分析】(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據此判斷;(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等,據此判斷;(3)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做功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4)一定質量的物體,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加.【解答】解:A、在附近就能聞到肉香,體現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故A正確;B、附著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控制了液體的蒸發面積,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發,故B正確;C、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內能增加主要通過熱傳遞實現的,故C正確;D、在炒肉片過程中,肉片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故D錯誤.故選D.【點評】以炒肉片為內容,考查了與熱學有關的多個知識點,體現了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要求我們要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難度不大.12.如圖是研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乙兩次實驗都應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B.甲實驗通電一段時間后,左側容器內空氣吸收的熱量更多C.乙實驗是為了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D.甲實驗是為了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考點】焦耳定律.【分析】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Q與I、R及t有關,故應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解答】解:A、甲、乙兩次實驗中用到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故A正確.B、甲實驗兩電阻絲串聯,則通過電阻絲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右側電阻阻值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右側電阻產生熱量多;則右側容器內空氣吸收的熱量多,故B錯誤;C、乙實驗,右側電阻絲與另一電阻絲并聯,故左右空氣盒中電阻絲的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但通過電阻的電流不同,所以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故C錯誤;D、甲實驗兩電阻絲串聯,則通過電阻絲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其電阻值不同,所以是研究電熱和電阻的關系,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焦耳定律、串聯電路的電流關系以及控制變量法和轉化法的了解和掌握,突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性強.13.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變的電阻B.當乙兩端電壓為2V時,R乙=5ΩC.甲、乙串聯在電路中,當電路電流為0.2A時,電源電壓為2VD.甲、乙并聯在電路中,當電源電壓為2V時,電路總功率為1.2W【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電功率的計算.【分析】A、根據圖中信息讀出對應的電壓和電流,結合歐姆定律即可判斷出電阻甲和電阻乙的變化;B、從圖象中讀出當電阻乙兩端的電壓為2V時對應的電流值,然后根據R=即可求出此時的電阻;C、從圖象中讀出當甲、乙電阻中的電流為0.2A時對應的電壓值,再根據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求出電源電壓;D、從圖象中讀出當甲、乙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V時對應的電流,然后根據P=UI即可求出電路中的總功率.【解答】解:A、因為甲圖象為正比例函數,因此圖象中對應電壓和電流值的比值不變,故甲為定值電阻;而乙圖象中的電壓和電流值的比值時刻在發生變化,故電阻乙不是定值電阻;B、從圖象中可以看出,當乙電阻兩端電壓為2V時,對應的電流為0.2A,因此此時乙的阻值:R===10Ω;C、當通過甲、乙中的電流為0.2A時,從圖形中可以看出,此時甲、乙兩端的電壓值分別為1V、2V,由于甲、乙為串聯,因此電源電壓為3V;D、當甲、乙兩端的電壓為2V時,從圖象中可以看出,此時通過甲、乙的電流分別為0.4A、0.2A,由于甲、乙并聯,因此電路總功率:P=UI=2V×(0.4A+0.2A)=1.2W.故選D.【點評】本題的關鍵是會從圖中讀出相關信息,并會結合歐姆定律以及電功率的知識進行簡單計算.1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流表A1讀數變大;電壓表V讀數變小B.電壓表V讀數與電流表A2讀數的比值變小C.電流表A2讀數變?。浑妷罕鞻讀數變大D.電壓表V與電流表A1的比值變大【考點】電路的動態分析;歐姆定律的應用.【分析】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R2支路的電流;根據電源的電壓可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讀數的變化,根據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可知滑片移動時通過R1的電流不變,根據滑片的移動可知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該支路電流的變化,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干路電流的變化,進一步求出電壓表V讀數與電流表A2讀數的比值和電壓表V與電流表A1的比值變化.【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R2支路的電流.因電源的電壓恒定,所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故AC錯誤;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所以,滑片移動時,通過R1的電流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的過程中,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由I=可知,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A2讀數變大,因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干路電流變大,即電流表A1讀數變大,因電壓表的示數不變,電流表A2讀數變大,電流表A1讀數變大,所以,電壓表V讀數與電流表A2讀數的比值變小,電壓表V與電流表A1的比值變小,故B正確,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電路的動態分析,涉及到并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電路串并聯的辨別和電表所測電路元件的判斷.15.在如圖所示的研究電與磁的關系的四個實驗中,下列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實驗現象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B.乙通電螺線管右端為S極C.丙實驗研究的是電磁感應現象D.丁實驗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考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安培定則;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電磁感應.【分析】(1)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2)利用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極性.(3)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有感應電流產生.(4)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解答】解:A、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是電流的磁效應.故A正確.B、根據圖中電源的正極在左側,可知螺線管中電流方向是由左側進入右側流出,故利用安培定則可知通電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故B錯誤;C、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有感應電流.這是發電機的原理圖,故C正確.D、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根據這個原理制成電動機.故D正確.故選ACD.【點評】電動機的原理圖和發電機的原理圖的重要區別:電動機的電路中有電源;發電機的電路中沒有電源.16.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移到b端,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隨滑動變阻器R2阻值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源電壓為6VB.R2=20Ω時,電壓表示數為4VC.該電路的最大功率為3.6WD.P在b端時,電阻R1的功率為0.5W【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電功率的計算.【分析】由圖甲所示電路圖可知,定值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2串聯,電壓表測定值電阻R1兩端電壓.(1)由圖甲所示電路可知,滑片在a端時,只有定值電阻接入電路,電壓表測電源兩端電壓,由圖乙所示圖象讀出電源的電壓;(2)根據圖象讀出R2=20Ω時電壓表的示數,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當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為20Ω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分別表示出電流,利用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建立等式即可求出定值電阻R1的阻值;(3)當滑片在a端時,電路中的電阻最小,電路的功率最大;再根據圖象讀出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利用P=求出電路的最大功率和在b端時定值電阻R1的功率.【解答】解:由圖甲所示電路圖可知,定值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2串聯,電壓表測定值電阻R1兩端電壓.(1)由圖甲所示電路可知,滑片在a端時,只有定值電阻接入電路,電壓表測電源兩端電壓,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電源電壓U=6V,故A正確;(2)由圖象可知,當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為20Ω時,電壓表的示數為2V,故B錯誤;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當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為20Ω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2=U﹣U1=6V﹣2V=4V,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由I=可得:=,即=,解得:R1=10Ω;(3)當滑片在a端時,電路中的電阻最小,電路的功率最大,P大===3.6W,故C正確;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V,則定值電阻R1的功率:P1===0.1W,故D錯誤.故選AC.【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關鍵是從圖象中讀出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和對應電壓表的示數.三、作圖、簡答與計算題(共20分,第17題4分,第18、19、題各5分、第20題6分.)17.(1)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常見的電源插座板,當開關閉合時,指示燈發亮,插孔正常通電,若指示燈壞了,開關閉合,插孔也能正常通電,請你按照上述情況,將圖中插線板的開關、指示燈、插孔連接起來,并將它們接入家庭電路中,使其符合如上描述的工作情況.(2)根據你所學過的物理知識和生活中見到的實際情況,總結如何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請至少寫出兩點.【考點】家庭電路的連接.【分析】(1)并聯電路中,干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中的用電器,支路開關控制支路中的用電器;并聯電路各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串聯電路的用電器互相影響.(2)根據自己對安全用電常識的積累,結合生活經驗,可逐一進行列舉.【解答】解:(1)插線板上的指示燈在開關閉合時會發光,插孔正常通電,說明開關同時控制燈泡和插座;當指示燈損壞時,開關閉合時插孔也能正常通電,說明燈泡和插座之間是并聯的;因此開關串聯在干路中,控制指示燈和插孔.如下圖所示:(2)由安全用電常識,我們日常生活中為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應注意:①不靠近高壓帶電體(室外、高壓線、變壓器旁),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用濕手扳開關,插入或拔出插頭;③安裝、檢修電器應穿絕緣鞋,站在絕緣體上,且要切斷電源;④禁止用銅絲代替保險絲,禁止用橡皮膠代替電工絕緣膠布;⑤在電路中安裝觸電保護器,并定期檢驗其靈敏度;⑥下雷雨時,不使用收音機、錄像機、電視機、且拔出電源插頭,拔出電視機天線插頭.暫時不使用電話,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健;⑦嚴禁私拉亂接電線,禁止學生在寢室使用電爐、“熱得快”等電器;⑧不在架著電攬、電線的下面放風箏和進行球類活動.(合理即可)【點評】(1)根據用電器之間是否相互影響是判斷用電器串聯和并聯的方法之一.家庭電路中,開關控制用電器,開關一定接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既能控制用電器,又能保證使用安全.(2)回答此題的關鍵是了解安全用電常識,這些常識的掌握對我們的生活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應引起重視.18.燃氣灶燒水時,把質量為2kg、初溫為20℃的水加熱到100℃,共燃燒了0.02m3天然氣(假設天然氣完全燃燒).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天然氣的熱值為8.4×107J/m3.求:(1)水吸收的熱量;(2)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3)燃氣灶燒水時的效率.【考點】熱平衡方程的應用;能量利用效率;熱量的計算.【分析】(1)知道水的質量、水的比熱容和水的初溫和末溫,利用吸熱公式求水吸收的熱量;(2)知道天然氣的體積和熱值,利用Q放=Vq計算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3)利用效率公式求燃氣灶燒水的效率.【解答】解:(1)在此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t﹣t0)=4.2×103J/(kg?℃)×2kg×(100℃﹣20℃)=6.72×105J;(2)天然氣完全燃燒放熱:Q放=Vq=8.4×107J/m3×0.02m3=1.68×106J,(3)燃氣灶燒水的效率:η=×100%=×100%=40%.答:(1)水吸收的熱量為6.72×105J;(2)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1.68×106J;(3)燃氣灶燒水時的效率為40%.【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吸熱公式、燃料燃燒放熱公式、效率公式的掌握和運用,因條件已給出,難度不大.19.半導體的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其電阻受溫度影響較大,如圖甲所示是某種半導體材料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圖象.根據這種半導體材料電阻的特性,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用來測量某一環境的溫度,已知定值電阻R0=10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1)當環境溫度為20℃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A,電源電壓是多少?(2)電流表的示數為0.4A時,當時的環境溫度是多少?【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半導體的特點.【分析】(1)由圖象得出20℃時半導體的電阻值R,然后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歐姆定律求出電源電壓.(2)由歐姆定律求出電流為0.4A是定值電阻電壓,由串聯電路的特點求出此時半導體電阻兩端的電壓,由歐姆定律求出半導體電阻的阻值,最后根據半導體電阻值由圖象求出環境溫度.【解答】解:(1)當t=20℃時,由圖象知半導體的電阻R=50Ω,電路電流I=0.2A,U1=IR=0.2A×50Ω=10V,U2=IR0=0.2A×10Ω=2V,電源電壓U=U1+U2=10V+2V=12V.(2)當I'=0.4A時,定值電阻電壓U'1=I'R0=0.4A×10Ω=4V,此時半導體電壓U'1=U﹣U'2=12V﹣4V=8V,此時半導體電阻R'===20Ω,當半導體電阻阻值是20Ω時,由圖象知環境溫度是40℃.答:(1)電源電壓是12V.(2)電流表的示數為0.4A時,當時的環境溫度是40℃.【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與歐姆定律的應用;根據圖象獲取某溫度下的電阻值是解題的前提與關鍵.2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10V.當開關S1閉合、S2接B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A;當開關S1斷開、S2接B時,電流表的示數是0.2A.求:(1)R1、R2的阻值各是多少?(2)當開關S1閉合、S2接A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是多少?【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電功率的計算.【分析】(1)當開關S1閉合、S2接B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流表測通過R1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當開關S1斷開、S2接B時,R1、R2串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利用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總電阻,再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R2的阻值;(2)當開關S1閉合、S2接A時,R1、R2并聯,根據電阻的并聯求出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P=求出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解答】解:(1)當開關S1閉合、S2接B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流表測通過R1的電流,由I=可得,R1的阻值:R1===10Ω,當開關S1斷開、S2接B時,R1、R2串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50Ω,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R2的阻值:R2=R總﹣R1=50Ω﹣10Ω=40Ω;(2)S1閉合、S2接A時,R1、R2并聯,因并聯電路中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分電阻倒數之和,所以,電路中的總電阻:R===8Ω,電路消耗的總功率:P===12.5W.答:(1)R1、R2的阻值依次為10Ω、40Ω;(2)當開關S1閉合、S2接A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是12.5W.【點評】本題考查了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關鍵是開關閉合、斷開時電路串并聯的辨別.四、實驗題(共16分,每題8分)21.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物質質量/g初始溫度/℃加熱時間/min最后溫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從表中數據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質量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熱結束時,食用油的溫度比水溫度高(選填“高”或“低”).(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3)實驗表明,水(選填“水”或“食用油”)吸熱的能力更強.【考點】比熱容的概念;熱量的計算.【分析】(1)認真觀察表中數據即可得出結論.(2)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加熱時間多,放出的熱量就多,相應受熱物質吸收的熱量就多.(3)根據比熱容的概念和Q=cm△t進行分析,即△t和質量相等時,吸收的熱量越多的物質,比熱容越大(即吸熱的能力強).【解答】解:(1)從表中數據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質量都是60g.加熱結束時,食用油的溫度和水的溫度分別是68℃、45℃.故答案為:相同,高.(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因為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所以加熱時間長的吸收的熱量多.即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故答案為:大于.(3)由Q=cm△t知:質量相同的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多的物質比熱容大.因為水和食用油的質量相同,它們的初溫相同,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所以水的比熱容大,即水吸熱的能力更強.故答案為:水.【點評】此題考查了我們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我們要能夠根據相關的實驗數據得出我們需要的知識,并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于生活.22.(1)小麗要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什么因素有關”,現有線圈匝數分別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電磁鐵,她先后將兩個電磁鐵接入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經多次實驗,記錄如下:50厘米電磁鐵100匝電磁鐵實驗次數123456電流表示數(A)0.81.21.50.81.22.0吸引大頭針數目(枚)5810101625①實驗中,小麗是通過比較電磁鐵吸引大頭針個數的多少來判斷其磁性強弱的.②分析第1、2、3次的實驗記錄,會發現當電磁鐵的線圈匝數相同時,通過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③進一步分析所得的實驗數據,還會發現當通過電磁鐵的電流相同時,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2)如圖2所示,是“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實驗裝置.銅棒ab、電流表、開關組成閉合電路.①閉合開關后,使銅棒ab上下運動,電流表指針不能(填“能”或“不能”)發生偏轉.②要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銅棒ab應向右(向左、斜向上或斜向下)運動,這是一種電磁感應現象,利用這一原理可制成發電機.【考點】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分析】(1)①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電流大小、線圈匝數多少、是否有鐵芯.電流越大、匝數越多、有鐵芯電磁鐵的磁性越強.②③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2)①什么是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什么?電路應該是閉合的,并且是部分導體,還要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解答】解:(1)①磁性的強弱是直接看不出來的,由于電磁鐵的磁性強弱不同,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不同.通過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來認識其磁性強弱,這就是一種轉換法.②實驗1、2、3的線圈匝數相同,電流增大,吸引的大頭針越多,說明線圈匝數相同時,通過的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③實驗1、4(或2、5)的電流相同,線圈匝數增多,吸引的大頭針越多,電磁鐵磁性增強.(2)①銅棒ab上下運動,正好和蹄形磁體中磁感線的方向一致,不能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所以不能產生感應電流,電流表的指針就不發生偏轉;②要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即要讓閉合電路中產生感應電流,就要讓銅棒ab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水平向左、向右,或者斜向上、斜向下都可以切割到磁感線,這種現象就是電磁感應現象,利用它人們發明了發電機;故答案為:(1)①吸引大頭針個數;②線圈匝數;電流越大;③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2)①不能;向右(向左、斜向上或斜向下);②電磁感應;發電機.【點評】本題考查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電磁感應現象.如何使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應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及所學知識進行分析.五、探究題(共24分,每題8分)23.在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的實驗中,選用電壓恒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3.8V”的小燈泡.如圖甲是未連接完整的實驗電路.(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動時小燈泡變暗,連線不能交叉)(2)在連接電路時,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調至阻值最大,這是為了保護電路;(3)正確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S,發現燈L不發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B;A.電流表處有開路B.電壓表與燈泡相連接的導線接觸不良C.導線接觸不良D.小燈泡L的燈絲斷了(4)閉合開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示數為3.8V時,小燈泡正常發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燈泡正常發光的電阻是10Ω.(5)若實驗時,上述電路中僅電壓表上標有“15V”的接線柱已損壞,且暫無條件修復在不更換器材的情況下為了能繼續完成實驗,你的方法是用電壓表0~3V量程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6)在燈絲中的電流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燈絲的電阻變大,原因是: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考點】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分析】(1)根據實驗原理連接實物電路圖.(2)為了保護電路閉合開關前,滑片在阻值最大處.(3)根據題目要求,針對各個選項分析即可判斷.(4)燈泡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為額定功率;由圖示電流表確定其量程與分度值,然后讀出其示數;最后由歐姆定律求出燈泡電阻.(5)可以把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然后進行實驗,(6)電流越大,燈絲溫度越高,可由表格中算出燈絲在通過不同電流時的電阻,從而得出燈絲電阻與溫度的關系.【解答】解:(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動時小燈泡變暗,滑動變阻器應接B接線柱,把滑動變阻器串聯接入電路,實物電路圖如圖所示:(2)為了保護電路閉合開關前,滑片在阻值最大處.(3)A、電流表處有開路,即電路斷路,所以燈泡不發光,故有可能;B、由于電壓表是并聯在燈泡兩端的,所以電壓表正負接線柱處開路,不影響燈泡的電流情況,故此時燈泡會仍然發光,故不可能;C、小燈泡L短路,即沒有電流通過小燈泡,故小燈泡不發光,故可能;D、小燈泡L的燈絲斷了,即電路斷路,所以燈泡不發光,故有可能;故閉合開關S,發現燈L不發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B;(4)當電壓表示數等于燈泡額定電壓3.8V時燈泡正常發光;由圖乙所示電流表可知,其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38A,燈泡電阻R===10Ω.(5)電源電壓為6V,燈泡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6V﹣3.8V=2.2V<3V,電壓表15V接線柱損壞,電壓表可以選擇0~3V量程,把電壓表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6)燈絲中電流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燈絲的溫度逐漸升高,而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為:(1)實物電路圖如圖所示;(2)阻值最大;保護電路;(3)B;(4)3.8;10;(5)用電壓表0~3V量程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6)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點評】本題考查了連接實物電路圖、故障分析、對電表讀數、求燈泡電阻、實驗電路設計,對電表讀數時,要先確定其量程與分度值,然后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電表刻度線垂直24.小紅和小清在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實驗(1)小明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該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除了保護電路外,其作用主要是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2)實驗中,所測的數據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數據可得: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表一:R=10Ω電壓U/V1.522.5電流I/A0.150.20.25表二:U=2V電阻R/Ω51020電流I/A0.40.20.1(3)小強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所測的數據如表二所示:①請依據表格和電路圖分析,將AB間電阻由5Ω換成10Ω,閉合開關S進行實驗時,應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保持2V不變;②由表二數據可得:在電壓一定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