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自考核心知識點考試復(fù)習(xí)題(附答案)單選題1.在下列四句中,用作兼詞(=于是)的焉字句是()A、姜氏欲之,焉辟害?B、萬鐘于我何加焉?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D、制,巖邑也,虢叔死焉。參考答案:D2.在古漢語中有許多謙詞,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謙詞的有()A、不谷B、惠C、令D、陛下參考答案:A3.在“是誰之過與”中,“是”的語法分析是()A、指示代詞作主語B、判斷詞,表肯定判斷C、指示代詞作定語D、指示代詞作謂語參考答案:A4.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侍鬻耳。”鬻與粥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5.以下四個字中造字法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一項A、問B、聞C、間D、閩參考答案:C6.下列疑問代詞中指人的是哪一個?A、奚B、曷C、誰D、胡參考答案:C7.下列疑問代詞中指人的是哪一個?A、何B、奚C、安D、孰?yún)⒖即鸢福篋8.下列疑問代詞中指人的是哪一個?A、安B、誰C、焉D、惡參考答案:B9.下列疑問代詞中不是指物的是哪一個?A、何B、奚C、胡D、安參考答案:D10.下列疑問代詞中不是指物的是哪一個?A、何B、惡C、奚D、曷參考答案:B11.下列疑問代詞中不是指處所的是哪一個?A、胡B、焉C、安D、惡參考答案:A12.下列疑問代詞中不是指處所的是哪一個?A、安B、焉C、孰D、惡參考答案:C13.下列疑問代詞中不是指處所的是哪一個?A、安B、焉C、曷D、惡參考答案:C14.下列疑問代詞中不是指處所的是哪一個?A、安B、焉C、何D、惡參考答案:C15.下列疑問代詞中不是指處所的是哪一個?A、安B、誰C、焉D、惡參考答案:B16.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置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B、昔者晉獻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C、馬有上中下輩。D、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參考答案:A17.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予我數(shù)萬眾。B、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C、趙成侯以為不慈,D、若見費人,寒者衣之,饑者食之,參考答案:A18.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于是東諸侯之師。B、然而,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權(quán),C、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D、季孫將以成與之。參考答案:C19.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先生舉手出狼。B、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C、問之民所疾苦。D、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參考答案:C20.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先生舉手出狼。B、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C、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D、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參考答案:D21.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昔者晉獻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B、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C、馬有上中下輩。D、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參考答案:B22.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太后盛氣而揖之。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C、抑八州而朝同列。D、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參考答案:D23.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太后盛氣而揖之。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C、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fù)為之下乎。D、抑八州而朝同列。參考答案:C24.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B、于是忌進孫子于威王。C、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D、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參考答案:C25.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孫子度其行。B、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C、乃使荀息以屈產(chǎn)之乘為庭實,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D、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參考答案:B26.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生莊公及共叔段。B、公賜之食。C、姜氏何厭之有?D、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參考答案:B27.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若受吾幣而不吾假道,將奈何?B、孫子度其行。C、乃使荀息以屈產(chǎn)之乘為庭實,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D、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參考答案:A28.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猶取之內(nèi)府而藏之外府。B、伯夷辭之以為名。C、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D、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參考答案:A29.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齊威王欲將孫臏。B、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C、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D、暮見火舉而俱發(fā)。參考答案:B30.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齊景公問政于孔子。B、予我數(shù)萬眾。C、趙成侯以為不慈,D、若見費人,寒者衣之,饑者食之,參考答案:B31.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后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于齊。B、置諸橐以與之。C、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fù)為之下乎。D、威王問兵法。參考答案:C32.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后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于齊。B、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C、置諸橐以與之。D、威王問兵法。參考答案:B33.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伯夷辭之以為名。B、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猶取之內(nèi)府而藏之外府。C、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D、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參考答案:B34.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豹往到鄴,會長老,B、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C、賜其舍人卮酒。D、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參考答案:C35.下列屬于雙賓語的是()A、豹往到鄴,會長老,B、吾能為之足。C、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D、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參考答案:B36.下列是謙詞的有()A、君B、子C、公D、仆參考答案:D37.下列是謙詞的有()A、不谷B、惠C、令D、陛下參考答案:A38.下列是謙詞的有()A、陛下B、朕C、我D、臣參考答案:D39.下列是敬詞的是A、愚B、寡人C、不轂D、子參考答案:D40.下列是敬詞的是A、臣B、妾C、仆D、君參考答案:D41.下列是第一人稱代詞的是A、之B、予C、彼D、他參考答案:B42.下列是第一人稱代詞的是A、余B、爾C、而D、之參考答案:A43.下列是第二人稱代詞的是A、若B、余C、吾D、他參考答案:A44.下列是第二人稱代詞的是A、男B、女C、他D、余參考答案:B45.下列全部屬于指事字的是A、上旦甘B、抗洗部C、術(shù)(術(shù))居外D、澡筆吮參考答案:A46.下列全部屬于形聲字的是A、分羊城B、們益刃C、勇型貸D、武抗穎參考答案:C47.下列全部屬于象形字的是A、指點汗B、日月風(fēng)(風(fēng))C、月雨口D、義(義)蔥森參考答案:C48.下列全部屬于會意字的是A、拿尖歪B、楷鍋刷C、甭涉越D、敞雞優(yōu)參考答案:A49.下列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晁)錯卒以被戮。B、忠而被謗,能無怨乎?C、以萬盛之國被圍于趙。D、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澤。參考答案:D50.下列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晁)錯卒以被戮。B、(寡人)沉于諂諛之臣,開罪于君。C、以萬盛之國被圍于趙。D、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參考答案:B51.下列句子,屬于雙賓語句的一句是()A、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為魯衛(wèi)請。C、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D、盍各言爾志?參考答案:C52.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B、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C、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D、焉用亡鄭以陪鄰?參考答案:A53.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fù)為之下乎!B、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C、荊州之民附曹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D、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參考答案:C54.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fù)為之下乎!B、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C、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D、智伯滅于晉陽之下。參考答案:D55.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若憚之以威,懼之以怒,民疾而叛,為之聚也。B、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C、溫人之周,周不納客。D、鄰之厚,君之薄也。參考答案:B56.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汝可疾去矣,且見禽。B、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C、我醉,汝道苦我,何故?D、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參考答案:A57.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秦西巴以有罪益信。B、夫田子將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C、小臣有晨夢負(fù)公以登天,及日中,負(fù)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D、公(晉成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參考答案:A58.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B、攻之不可,達之所不及,C、亡國破家相隨屬。D、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參考答案:A59.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豈有為人之臣而又為之客哉?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C、智伯滅于晉陽之下。D、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參考答案:C60.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豈有為人之臣而又為之客哉?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D、荊州之民附曹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參考答案:D61.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B、樂羊以有功見疑,C、我醉,汝道苦我,何故?D、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參考答案:B62.下列劃線句子是被動句的是A、夫田子將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B、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C、小臣有晨夢負(fù)公以登天,及日中,負(fù)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D、公(晉成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參考答案:B63.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庾亮子被蘇俊害。B、信而見疑,C、寡人不祥,被于宗廟之祟,D、必為新圣笑矣。參考答案:C64.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庾亮子被蘇俊害。B、信而見疑,C、必為新圣笑矣。D、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于當(dāng)今之世者,參考答案:D65.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魏惠王兵數(shù)破于齊秦,國內(nèi)空,B、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C、行衢道者不至,D、適為虞人逐,其來甚速,幸先生生我。參考答案:C66.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B、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C、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D、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參考答案:C67.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隨亡于荊,吳并于越,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D、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參考答案:B68.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是狼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實生之。B、日以削,恐。C、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D、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參考答案:C69.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是狼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實生之。B、行衢道者不至,C、日以削,恐。D、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參考答案:B70.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事兩君者不容。B、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于當(dāng)今之世者,C、有獨知之慮者,必見訾于民。D、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參考答案:B71.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fù)于世,B、無忌曰,王且見禽于是。C、吾屬今為之虜矣。D、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dāng)秦。參考答案:D72.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fù)于世,B、無忌曰,王且見禽于是。C、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D、吾屬今為之虜矣。參考答案:C73.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B、隨亡于荊,吳并于越,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D、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參考答案:A74.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寡人不祥,被于宗廟之祟,B、事兩君者不容。C、有獨知之慮者,必見訾于民。D、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參考答案:A75.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B、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C、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澤。D、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參考答案:C76.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B、樂羊以有功見疑,C、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D、國一日見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參考答案:C77.下列劃線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A、(寡人)沉于諂諛之臣,開罪于君。B、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C、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D、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參考答案:A78.下列各組句子中,“諸”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寘諸橐以與之。B、殺之,寘諸畚,C、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D、子聞諸?參考答案:D79.下列各組句子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左右以君賤之也,B、從左右,皆肘之。C、而為之簞食與肉,D、姜氏何厭之有?參考答案:D80.下列各組句子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以何市而反?B、何以知其然也?C、船載以入。D、夜以繼日參考答案:C81.下列各組句子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使婦人載以過朝。B、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庭斥之。D、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參考答案:C82.下列各組句子中,“為”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B、既而與為公介C、許子奚為不自織?D、豈不谷是為?參考答案:C83.下列各組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過而能改,善莫大焉,B、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C、既而與為公介D、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參考答案:A84.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B、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C、漢王授我上將軍印,D、后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于齊。參考答案:D85.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豈有為人之臣而又為之客哉。B、齊景公問政于孔子。C、君常為晉君賜矣。D、為之令主。參考答案:B86.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豈有為人之臣而又為之客哉。B、君常為晉君賜矣。C、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D、為之令主。參考答案:C87.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B、對曰,受之待詔者東郭先生。C、秦亦不以城予趙。D、奪之璽而免之令。參考答案:C88.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B、對曰,受之待詔者東郭先生。C、奪之璽而免之令。D、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參考答案:D89.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公語之故,且告之悔。B、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C、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D、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參考答案:B90.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公語之故,且告之悔。B、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C、后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于齊。D、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參考答案:C91.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夫田子將有大事,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B、太宰迺言之王,王見之。C、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D、厚為之禮,而歸之。參考答案:C92.下列不屬于雙賓語的是()A、楚有祠者,B、吾能為之足。C、然足下卜之鬼乎?D、問之安所受計策,參考答案:A93.是無定代詞的是A、莫B、彼C、夫D、此參考答案:A94.是旁指代詞的是A、他B、奚C、茲D、斯參考答案:A95.竊載與之齊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到B、代詞、他C、助詞、表示提賓標(biāo)志D、代詞、這參考答案:A96.春秋時期的五大戰(zhàn)役不包括A、晉楚城濮之戰(zhàn)B、晉楚邲之戰(zhàn)C、齊晉鞌之戰(zhàn)D、淝水之戰(zhàn)參考答案:D97.表示遠指指示代詞的是A、茲B、斯C、此D、彼參考答案:D98.表示近指指示代詞的是A、彼B、夫C、此D、然參考答案:C99.鞌之戰(zhàn)中齊侯的御者和車右分別是A、邴夏、逢丑父B、逢丑父、邴夏C、解張、鄭丘緩D、鄭丘緩、解張參考答案:A100.鞌與鞍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C101.“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比與庀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02.“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助詞、的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助詞、表示提賓標(biāo)志D、助詞、無意義參考答案:B103.“逐之,三周華不注。”周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04.“寘諸畚”寘與置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05.“之二蟲又何知?”句中劃線的“之”詞性、詞義是A、指示代詞、這B、代詞、他C、代詞、不翻譯D、動詞、到參考答案:A106.“趙主之子孫侯者”侯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07.“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對于“何以”的結(jié)構(gòu)分析正確的是A、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前置B、否定代詞作介詞賓語前置C、疑問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D、肯定句賓語前置參考答案:A108.“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句中劃線的“其”詞性、詞義是A、代詞、它的B、代詞、我的C、代詞、你的D、代詞、那參考答案:A109.“欲隱勿見。”隱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110.“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輕銳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形容詞活用作名詞D、動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C111.“余姑翦滅此而朝食。”翦與剪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12.“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齊兵乃出。”質(zhì)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形容詞活用作名詞D、動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13.“于是乃以田忌為將。”以,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認(rèn)為B、介詞,把、用C、介詞,憑借D、連詞,來參考答案:B114.“應(yīng)侯因讓之曰,子嘗宣言欲代我相秦,寧有之乎?”句中劃線的“之”詞性、詞義是A、指示代詞、這B、代詞、他C、代詞、不翻譯D、動詞、到參考答案:A115.“螾無爪牙之利”,螾與蚓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C116.“以何市而反?”反與返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17.“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句中劃線的“其”詞性、詞義是A、代詞、他的B、代詞、我的C、代詞、你的D、語氣助詞、表示委婉的語氣參考答案:D118.“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C119.“楊子過于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句中劃線的“者”詞性、詞義是A、代詞,……的人B、代詞,……的事物C、助詞,表示提示語氣D、助詞,表示轉(zhuǎn)折語氣參考答案:A12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助詞、的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助詞、表示提賓標(biāo)志D、代詞、這參考答案:A121.“焉用亡鄭以陪鄰?”陪與倍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22.“項王然其言,乃赦外黃當(dāng)阬者”坑與阬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23.“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介與芥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24.“魏文侯過段干木之閭而軾之。”的“軾”屬于A、使動用法B、意動用法C、處動用法D、名詞活用作普通動詞參考答案:D125.“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畔與叛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26.“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禮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形容詞活用作名詞D、動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27.“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奉與俸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28.“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風(fēng)”的意思是A、牝牡相誘B、放逸、走失C、刮風(fēng)D、放牧參考答案:A129.“亡不越竟。”竟與境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30.“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的“以”用法是A、連詞,表轉(zhuǎn)折B、連詞,表承接C、介詞,把D、連詞,表遞進參考答案:C131.“田忌信然之。”然的詞性、詞義是A、代詞、這樣B、形容詞、正確的C、代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然,認(rèn)為……是這樣D、代詞、那樣參考答案:C132.“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去的詞性、詞義是A、動詞、去B、動詞、來C、動詞、離開D、動詞、距離參考答案:C133.“太后之色少解。”少的詞性、詞義是A、通稍,稍微B、形容詞、少量C、副詞、稍微D、副詞、慢慢地參考答案:C134.“太后盛氣而揖之。”揖與胥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35.“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句中劃線的“其”詞性、詞義是A、代詞、他的B、代詞、我的C、代詞、你的D、代詞、那參考答案:B136.“祟”按照造字法分類屬于A、象形字B、指事字C、會意字D、形聲字參考答案:C137.“雖我之死,有子存焉。”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助詞、的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代詞、我D、代詞、這參考答案:B138.“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形容詞活用作名詞D、動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A139.“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孫臏?zhǔn)褂玫氖鞘裁从嫴逜、反間計B、疑兵之計C、美人計D、圍魏救趙參考答案:B140.“食之,舍其半。”舍與捨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41.“師進,次于陘。”“次”的意思是A、臨時駐扎B、其次C、排在第二位D、差一等級參考答案:A142.“甚于婦人。”于的詞性、詞義是A、介詞、引出處所B、助詞、無意義C、介詞、表示被動D、介詞、表示比較參考答案:D143.“商君欲之他國。”句中劃線的“之”詞性、詞義是A、指示代詞、這B、代詞、他C、代詞、不翻譯D、動詞、到參考答案:D144.“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利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A145.“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共與供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46.“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句中劃線的“其”詞性、詞義是A、代詞、他的B、代詞、我的C、代詞、你的D、語氣助詞、表示委婉的語氣參考答案:D147.“日三四里,少益耆食。”耆與嗜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48.“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到B、代詞、他C、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D、助詞、的參考答案:D149.“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難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A150.“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免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151.“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闕與缺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52.“券徧合,”徧與遍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53.“頃之,煙炎張?zhí)欤笋R燒溺死者甚眾。”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音節(jié)助詞、無意義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代詞、我D、代詞、這參考答案:A154.“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魚肉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形容詞活用作名詞D、動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55.“且懼奔辟而忝兩君”忝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156.“且懼奔辟而忝兩君”忝是A、象形字B、指事字C、會意字D、形聲字參考答案:D157.“齊威王欲將孫臏,”將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B158.“齊軍既已過而西矣。”西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59.“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善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A160.“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客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A161.“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到B、代詞、他C、助詞、表示提賓標(biāo)志D、代詞、這參考答案:B162.“批亢擣虛,形格勢禁,”擣與搗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63.“龐涓果夜至斫木下,”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A164.“諾,恣君之所使之。”劃線的“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到B、代詞、他C、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D、助詞、的參考答案:B165.“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白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166.“乃知爾醜;”醜與丑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D167.“孟嘗君客我。”客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形容詞活用作名詞D、動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68.“沒死以聞”聞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169.“馬陵道陜,”陜與狹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70.“虜魏太子申以歸。”以,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認(rèn)為B、介詞,把、用C、介詞,憑借D、連詞,來參考答案:D171.“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以的詞性、詞義是A、動詞、認(rèn)為B、連詞、來C、介詞,拿、把D、介詞、憑借參考答案:A17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步的詞性、詞義是A、動詞、跑B、名詞、步數(shù)C、名詞、步子D、動詞、散步參考答案:D173.“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曾的詞性、詞義是A、副詞、竟然B、副詞、果然C、動詞、增加D、副詞、曾經(jīng)參考答案:A17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走的詞性、詞義是A、動詞、奔向B、動詞、行走C、動詞、散步D、介詞、行走參考答案:A175.“居輜車中坐為計謀。”為的詞性、詞義是A、代詞、為了B、動詞、制定C、介詞、為了D、介詞、表被動參考答案:B176.“拘于虛也;”虛與墟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77.“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鼃與蛙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C178.“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辯與辨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79.“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人。”句中劃線的“者”詞性、詞義是A、代詞,……的人B、代詞,……的事物C、助詞,表示提示語氣D、助詞,表示轉(zhuǎn)折語氣參考答案:C180.“今梁趙相攻,精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罷于內(nèi)。”罷與疲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81.“今媼尊長安君之位,”尊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182.“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羹”的意思是A、泛指所有蔬菜B、帶汁的肉湯C、冷菜湯D、熱菜湯參考答案:B183.“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為之所”是雙賓語句。B、“無”與“勿”是古今字。C、“何厭之有”是賓語前置句。D、兩個“之”用法不同。參考答案:B184.“見白書,乃鉆火燭之。”燭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形容詞活用作名詞D、動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85.“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刑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186.“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疾與嫉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87.“即患秦兵之來”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到B、代詞、他C、助詞、表示提賓標(biāo)志D、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參考答案:D188.“后朞年”朞與期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C189.“河濱之漁者爭坻,舜往漁焉。”句中劃線的“者”詞性、詞義是A、代詞,……的人B、代詞,……的事物C、助詞,表示提示語氣D、助詞,表示轉(zhuǎn)折語氣參考答案:A190.“韓厥執(zhí)縶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壁以進,”奉與捧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91.“韓厥俛定其右。”俛與俯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C192.“袞職有闕。”闕與缺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193.“扶而道苦之。”苦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194.“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shù)雖多,甚未足畏。”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助詞、的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助詞、表示提賓標(biāo)志D、代詞、這參考答案:A195.“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句中劃線的“者”詞性、詞義是A、代詞,……的人B、代詞,……的事物C、助詞,表示提示語氣D、助詞,表示轉(zhuǎn)折語氣參考答案:C196.“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以,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認(rèn)為B、介詞,把、用C、介詞,憑借D、連詞,來參考答案:A197.“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多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A198.“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郄與隙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199.“而觀其辟丸也”的“辟”與“避”是A、通假字B、古今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200.“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fā),魏軍大亂相失。”句中劃線的“其”詞性、詞義是A、代詞、他的B、代詞、我的C、代詞、你的D、代詞、那參考答案:D201.“從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是A、名詞作狀語B、名詞活用作動詞C、名詞活用作形容詞D、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參考答案:B202.“崇”按照造字法分類屬于A、象形字B、指事字C、會意字D、形聲字參考答案:D203.“陳涉者,陽城人也,字涉。”句中劃線的“者”詞性、詞義是A、代詞,……的人B、代詞,……的事物C、助詞,表示提示語氣D、助詞,表示轉(zhuǎn)折語氣參考答案:C204.“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劃線的“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音節(jié)助詞、無意義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語氣助詞、無意義D、助詞、的參考答案:A205.“臣辱戎士”辱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D206.“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動詞、到B、代詞、他C、代詞、我D、代詞、這參考答案:C207.“不介馬而馳之。”介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C208.“臏生阿、鄄之閒,”閒與間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209.“必勿使反。”反與返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A210.“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輕是A、意動用法B、處動用法C、為動用法D、使動用法參考答案:A211.“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句中劃線的“其”詞性、詞義是A、代詞,……的人B、代詞,……的事物C、助詞,表示提示語氣D、助詞,表示轉(zhuǎn)折語氣參考答案:C212.“豹視之,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句中劃線的“之”詞性、詞義是A、指示代詞、這B、代詞、他們C、代詞、不翻譯D、動詞、到參考答案:B213.“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劃線的“之”的詞性、詞義分別是A、助詞、的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C、助詞、無意義D、助詞、的參考答案:B214.“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趣與趨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異體字D、繁簡字參考答案:B215.“(汲黯)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fù)見陛下,不意陛下復(fù)收用之。”句中劃線的“之”詞性、詞義是A、指示代詞、這B、代詞、他C、代詞、我D、代詞、你參考答案:C216.“(符)堅默然良久曰,諸君各言其志。”句中劃線的“其”詞性、詞義是A、代詞、他的B、代詞、我的C、代詞、你的D、代詞、那參考答案:C判斷題1.莊子在哲學(xué)上,繼承發(fā)展了墨子的思想,莊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主張一切都要順從天道、順應(yīng)自然。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2.莊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后世文學(xué)語言有很大影響。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在人稱代詞或名詞后,可以加一個表示多數(shù)的名詞“曹、輩、屬、等”表示多數(shù),不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們”。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4.疑問代詞“惡”可以用作狀語,也可以同助詞“乎”組成介賓詞組做狀語,意為“怎么、哪里”。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5.疑問代詞“惡”可以用作狀語,也可以同介詞“乎”組成介賓詞組做狀語,意為“怎么、哪里”。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衤與衣服有關(guān)。如初、裕、裸、袒。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衤。與祭祀有關(guān)。如:祈禱、神、祠、祖宗、福祿。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8.我黨對孫臏“圍魏救趙”戰(zhàn)術(shù)有廣泛的發(fā)展與運用,如圍點打援戰(zhàn)術(shù)。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9.我黨對孫臏“圍魏救趙”戰(zhàn)術(shù)有廣泛的發(fā)展與運用,如農(nóng)村包圍城市戰(zhàn)術(shù)。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0.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劃線的“其”代指第一人稱“我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1.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劃線的“其”代指第三人稱“他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2.孫臏?zhǔn)菓?zhàn)國時期著名軍事家,齊國人,吳國大將孫武的后代。相傳曾與龐涓同師于高人鬼谷子。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因忌妒孫臏才能,將其騙至魏國,施以臏刑。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3.孫臏?zhǔn)且粋€嫉賢妒能,殘忍狠毒,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人。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4.司馬遷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后世文學(xué)語言有很大影響。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5.書:用表格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6.世家: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可以看做是中國古代的地方史。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7.礻與衣服有關(guān)。如初、裕、裸、袒。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8.礻(示)。與祭祀有關(guān)。如:祈禱、神、祠、祖宗、福祿。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9.史書編寫主要有四種體例:編年體:春秋、左傳國別體:國語、戰(zhàn)國策斷代體:漢書、后漢書紀(jì)傳體:史記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0.史書編寫主要有四種體例:編年體:春秋、左傳國別體:國語、漢書、斷代體:戰(zhàn)國策、后漢書紀(jì)傳體:史記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21.上古沒有第三人稱代詞,到中古唐朝時期才發(fā)展出專門的第三人稱代詞——他。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2.上古沒有第三人稱代詞,到南北朝時期才發(fā)展出專門的第三人稱代詞——他。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23.齊晉鞌之戰(zhàn)的結(jié)局是晉勝,齊敗。此戰(zhàn)大大消耗了交戰(zhàn)雙方的實力。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4.龐涓是一個足智多謀,知己知彼,神機妙算,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的人。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25.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6.列傳:是除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7.屨:名詞,草鞋。履:動詞,穿。漢朝以后作名詞。履質(zhì)料較好,如西裝革履。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28.屨:名詞,草鞋。履:動詞,穿。春秋時期以后作名詞。履質(zhì)料較好,如西裝革履。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29.介詞“于”不可以引進施事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30.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也稱“太史公書”,全書有本紀(jì)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130篇。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1.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2000多年的歷史。《史記》也稱“太史公書”,全書有本紀(jì)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130篇。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32.撠,用戟刺人,是會意兼形聲字。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3.古代車戰(zhàn)主帥居左,中有射手,右有戎右,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34.古代車戰(zhàn)一般戰(zhàn)車御手居左,中有射手,右有戎右,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35.古代車戰(zhàn)一般戰(zhàn)車御手居中,左有射手,右有戎右,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6.表:用表格來記述制度發(fā)展歷史。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37.本紀(jì):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可以看做是中國古代的中央歷史。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8.鞌之戰(zhàn)中齊侯戰(zhàn)敗,與逢丑父易位,命鄭周父御佐車,宛茷為右,得以逃脫。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39.鞌之戰(zhàn)中"傷于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的是郄克。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40.鞌之戰(zhàn)的影響是“晉初置六卿,賞鞍之功,”埋下晉國分裂的禍根。齊頃公“歸而弛苑囿,薄賦斂,振孤問疾,虛積聚以救民,民亦大說。厚禮諸侯。竟頃公卒,百姓附,諸侯不犯。”達到國泰民安的程度。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41.鞌之戰(zhàn)的影響是“晉初置六卿,賞鞍之功,”埋下晉國分裂的禍根。齊頃公“歸而弛苑囿,薄賦斂,振孤問疾,虛積聚以救民,民亦大說。厚禮諸侯。竟頃公卒,百姓附,諸侯不犯。”達到國富民強的程度。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42.鞌之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是郄克為報齊頃公母親嘲笑他是個瘸子的仇恨。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43.《史記》被周作人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為司馬遷所編寫,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44.《秋水》的作者是莊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他是東周春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與孟子同時代。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45.《秋水》的作者是莊周,字子休(亦說子沐),魯國蒙人,他是東周戰(zhàn)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與孟子同時代。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46.”竊載與之齊。”之是動詞,到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47.”今我睹子之難窮也,”窮是形容詞,窮困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48.“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或,是“有的人”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49.“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或,是“或者”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50.“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說這話的是鄭丘緩。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51.“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第三個句子是被動句。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52.“子、君、公“是表示尊敬的第二人稱名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53.“子、君、公“是表示尊敬的第二人稱代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54.“之”是助詞,即可代指人,也可稱代事物。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55.“之”“其”作代詞的區(qū)別是,前者常作賓語,譯作“他”,后者常作定語,譯作“他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56.“之、其、彼、夫”是第三人稱代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57.“之、其、彼、夫”不是第三人稱代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58.“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句子的主語是“趙王之子孫侯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59.“趙成侯以為不慈,奪之璽而免之令。”之是代詞,“他的”,作定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60.“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何以,是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劃線的“其”代指第三人稱“它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6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劃線的“其”代指“越國以鄙遠,”這件事,意為“它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3.“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輕銳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輕銳的部隊。倍日并行指兩日的行程并在一起走。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4.“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輕銳是名詞,指輕銳的部隊。倍日并行指兩日的行程并在一起走。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65.“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是連詞,焉是語氣助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66.“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齊兵乃出。”為,是介詞,“為了”。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7.“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齊兵乃出。”為,是動詞,安排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68.“于是乃以田忌為將,”將是名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69.“又奚以自多!”奚以是疑問代詞做介詞賓語前置。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0.“又奚以自多!”奚以是疑問代詞做動詞賓語前置。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71.“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之”用作代詞且表示近指,意為“這”。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2.“異哉,之歌者非常人也”“之”用作代詞且表示近指,意為“這”。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3.“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以是動詞認(rèn)為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4.“野語有之曰,”之是助詞,無意義。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75.“學(xué)惡乎始,惡乎終?”意為,學(xué)問從哪里開始,從哪里結(jié)束?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6.“奚”字是疑問代詞,意為“什么、怎么、為什么”。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7.“吾、我、予、余”是第一人稱名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78.“為之計深遠。”為,是介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79.“為之計深遠。”計,是動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80.“望洋向若而嘆曰:”望洋是望著海洋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8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是“有的人”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8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是“或者”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83.“太后盛氣而揖之。”揖,通胥,等待之意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84.“他、它”是旁指指示代詞,意為“別的”。不是第三人稱代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85.“蘇武牧羊北海邊”北海是指渤海邊。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8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是動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87.“射其右,斃于車中。”斃,是死亡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88.“射其右,斃于車中。”斃,是倒下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89.“人卒九州,”“卒”通“萃”是人薈集在九州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90.“人以自是,反以相誹。”“是”是形容詞作謂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91.“然”是個遠指指示代詞,常作謂語,可稱作謂詞性指示代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92.“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縱于楚。”“之”用作代詞且表示近指,意為“這”。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93.“妾、臣、仆”是表示謙稱的第一人稱名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94.“妾、臣、仆”是表示謙稱的第一人稱代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95.“郄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難,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認(rèn)為……是困難的。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免除。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96.“郄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難,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認(rèn)為……是困難的。免,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免除。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97.“且懼奔辟而忝兩君。”忝,tiǎn,從心、天聲,辱也。意動用法,使……受辱。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98.“且懼奔辟而忝兩君。”忝,tiǎn,從心、天聲,辱也。使動用法,使……受辱。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99.“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少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00.“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句中“所”字結(jié)構(gòu)作主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01.“其”“之”作代詞的區(qū)別是,前者常作賓語,譯作“他”,后者常作定語,譯作“他的”。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02.“齊王使使者問韓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韓威后即《觸龍說趙太后》中的趙太后。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03.“齊使田忌將而往”將是名詞活用作動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04.“齊軍既已過而西矣。”西是名詞活用作動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05.“龐涓既事魏”是被動句,無形式標(biāo)志。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06.“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燭,是名詞活用作動詞,用火燭照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07.“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鉆火燭之。”燭,是動詞,用火燭照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08.“泮”“畔”是造字素材不同的異體字。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09.“女、汝、爾、若、而、乃”的第二人稱代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10.“諾,恣君之所使之。”前一個“之”是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第二個“之”是代詞,代指他。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11.“諾,恣君之所使之。”的意思是,好,任憑您所使用他的方法。“君之所使之。”作賓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12.“暖”“煖”是造字素材不同的異體字。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13.“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白,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露出白色的意思。書,是書寫的意思,是名詞活用作動詞。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14.“乃知爾丑:”丑和醜是繁簡字的關(guān)系。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15.“沒死以聞。”是被動句,是冒著死罪被您聽到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16.“馬有上、中、下輩,”輩是等級的意思。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17.“馬有上、中、下輩,”輩表示名詞的復(fù)數(shù)。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118.“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之,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119.“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之,是代詞,用在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品銷售員銷售崗位培訓(xùn)試題(附答案)
- 2025年四川雅安經(jīng)開區(qū)招聘區(qū)屬國有企業(yè)管理人員考試筆試試題1(含答案)
- 老狐貍消防課件
- 肝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法課件
- 老年護理教學(xué)課件
- 老年便秘的護理課件
- 老師面部肌肉管理課件
- 2025年安全生產(chǎn)自查報告模版(三)
- 插班生安全教育與事故處理協(xié)議
- 钚鉑化物合同
- PE管道安裝單元工程質(zhì)量評定表 2
- 臨近建構(gòu)筑物的低凈空硬法咬合樁施工工法
- 老年人消防安全知識普及
- 國開《工程經(jīng)濟與管理》形考任務(wù)1-12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玩教具明細(xì)表
- 旅游接待業(yè) 習(xí)題及答案匯總 重大 第1-10章 題庫
-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
- 2022年江蘇省公安廳招聘警務(wù)輔助人員和雇員筆試試題及答案
- 畢業(yè)50周年同學(xué)聚會邀請函匯編4篇
- 寧夏西吉縣公開招考10名城市社區(qū)工作者高頻考點題庫模擬預(yù)測試卷(共1000練習(xí)題含答案解析)
- 亞科科技(安慶)有限公司高端生物緩沖劑及配套項目(一期)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