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三歷史二輪復習專題十二全球經濟聯系的建立與工業革命體系構建線索梳理線索一新航路開辟與全球聯系的建立伴隨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15—16世紀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世界各地人口的遷移和物種的大交流,促進了商品的全球流動與交換,改變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環境狀態,拉開了歐洲殖民擴張的序幕,使各個大洲之間的相對孤立狀態被打破,世界開始連接成一個整體。線索二工業革命和工廠制度18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歐美等地相繼發生兩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促進了生產力提高(由手工生產到機器大生產)和生產方式變化(由手工工場到現代工廠到壟斷組織),使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從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面貌,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線索三世界市場的形成與商業貿易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向全球擴張,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逐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隨著世界市場的擴展,商業經營方式和國際貿易格局也發生了相應變化。線索一新航路開辟與全球聯系的建立世界一體化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以西歐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社會轉型(1)歐洲出現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2)新航路開辟引發了歐洲的海外殖民擴張,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三角貿易盛行;亞洲的古老帝國也受到沖擊物種交換(1)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的家畜家禽、農作物、水果引入美洲(2)美洲的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也流向世界各地疾病的傳播(1)表現:歐洲人將天花、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2)影響: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會解體;是歐洲人能夠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商品的世界性流動(1)在大西洋貿易中,形成了三角貿易(2)葡萄牙形成以中國澳門為主要中轉站的印度洋海上貿易網絡;在太平洋貿易中,西班牙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3)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人口的遷徙(1)背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歐洲國家在美洲進行瘋狂的殖民擴張和掠奪(2)表現:①在歐洲殖民者的屠殺、奴役下,印第安人數量銳減。②大約從16世紀開始,殖民者從非洲擄掠黑人,販賣到美洲作奴隸,大量非洲黑人進入美洲。③大量歐洲人來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數量大增新航路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概念突破哥倫布大交換新航路開辟以后新舊大陸之間物種、人口、疾病以及思想觀念的突發性交流商業革命&價格革命商業革命:新航路開辟對西歐的影響。表現為貿易范圍擴大,流通商品種類增多,商路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新的商業經營形式出現等。價格革命: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金銀大量涌進歐洲,引起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價格革命促進了封建貴族力量的削弱和新興商業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有利于歐洲的社會轉型。早期殖民擴張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即工業革命以前的歐洲列強在亞、非、拉美的侵略擴張活動。主要方式:野蠻掠奪;屠殺印第安人;黑奴貿易;不平等貿易(東印度公司)。重商主義早期殖民擴張時期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主張政府實行貿易保護,鼓勵出口,限制進口,以積累黃金白銀。eg:17世紀英國頒布《航海條例》;壟斷性貿易公司——東印度公司。資本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前,通過暴力手段使生產資料聚集在少數人手里的過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一方面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產者同生產資料分離,積累資本(英國的圈地運動);另一方面通過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搶劫金銀財物、販賣奴隸等手段來聚斂財富。東印度公司早期殖民擴張時期,葡萄牙、英國、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為對南亞印度以及東南亞諸國經營壟斷貿易、進行殖民地掠奪,設立的代理人機構。這些國家的政府授予其東印度公司廣泛的權力,除了對東方貿易的壟斷權外,還有代表政府訂立條約、組建軍隊、發動戰爭、開辟殖民地及實施對殖民地的統治等多種特殊權力。東印度公司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推動資本主義發展。19世紀中期,英國工業革命完成,自由主義盛行,東印度公司逐漸沒落。
伊比利亞半島的兩個國家西班牙與葡萄牙在16世紀的歐洲擴張中(即新航路開辟)占有重要地位。但在16世紀后,伊比利亞國家迅速衰落,并在整個近代中始終居于微不足道的地位。思考:如何解釋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西歐國家在16世紀的早期擴張呢?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與條件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與條件葡萄牙親王亨利王子西班牙國王與女王材料一:在伊比利亞半島,歷時8個世紀之久的再征服運動到15世紀逐漸結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統一進程,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具有相當雄厚的物質力量和必要的組織能力。封建國家為擴大貿易,增加財源,進而發動海外掠奪,對開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條件。——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政治原因: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大力支持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地理位置優越,是較早建立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為了獲得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積極支持對外殖民擴張。(1)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對貨幣的需求增加。(根本原因)(3)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傳統商路,引發了商業危機。1、動因(必要性)2、條件(可能性)(1)科技條件:航海和造船技術的進步,指南針的應用,地理知識的豐富。(2)主觀條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航海經驗的積累。(2)社會根源:《馬可波羅游記》刺激了歐洲人對東方黃金、白銀的向往。(4)精神動力:文藝復興推崇的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歐洲人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知識小結根據課本P35-P36的相關內容歸納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相關人物及成就主要航線時間人物(或船隊)國別方向成果支持者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船隊向西西班牙王室到達美洲意大利1492年向東到達印度葡萄牙王室葡萄牙1497~1498年西班牙王室環球航行向西葡萄牙1519~1522年葡萄牙王室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1487年向東二、新航路的開辟區域時間支持國航海家開辟航線、成就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紐芬蘭島16世紀法國卡蒂埃到達拉布拉多半島荷蘭巴倫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詳細的航海記錄和準確的航海圖17世紀初英國人哈德遜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進行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南半球探險1578年英國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一個岬角—合恩島1642-1643年荷蘭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二)其他航路的概況一、人口遷移問題二:閱讀教材指出新航路開辟后人口遷移的方向和特點,并分析其影響。歐洲人來到美洲非洲人被販賣到到美洲①美洲土著減少②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①從舊大陸遷移到新大陸②從較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移民(1)方向:(2)特點:(3)影響:①給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帶來災難;②加速了落后地區的開發,促進資本主義發展;③改變了許多地區的人種和族群結構,促進世界動植物的大交流。壹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由孤立到整體二、物種交換(2)認識新航路開辟人口遷移物種交流積極①提高了糧食產量,刺激了人口的增長;②促進全球動植物的多樣化;有助于文明交流③豐富人類經濟生活,密切了世界經濟的聯系弊端環境破壞疾病傳播——過渡墾荒,造成水土流失原住民的死亡原有社會的解體便利歐洲人的殖民統治壹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由孤立到整體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交流的特點核心整合主導以歐洲為主導,伴隨歐洲的殖民掠奪內容具有豐富性,包括糧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范圍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種陸續傳播到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地時間具有長期性,新航路開辟后開始了物種大交流,時至今日依然在進行結果具有雙重性,不僅改變了人類的食物結構,也給被殖民地帶來了災難三、商品世界性流動問題四:結合地圖,指出新航路開辟后商品貿易的變化▲15世紀末至17世紀上半葉世界形勢與貿易圖▲古代絲綢之路印度洋貿易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新航路開辟后,全球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形成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全球海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世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壹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由孤立到整體壹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由孤立到整體三、商品世界性流動1、印度洋貿易
材料:當達·伽馬完成歷史性的航海歸來時,葡萄牙宮廷準備迅速擴大成果。美洲大陸源源而來的海量金銀使葡萄牙有足夠的資金與東方通商。奪取了進出印度洋狹窄海道的控制權,使葡萄牙人控制了跨越半個地球的商船航線。每年,葡萄牙船隊沿西非海岸,繞過好望角駛往東非,然后航抵科欽和錫蘭,通過馬六甲進入東亞貿易,從而打破了阿拉伯商人對印度洋的傳統壟斷。
——根據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整理思考:16世紀葡萄牙人為什么能打破阿拉伯商人對印度洋的傳統壟斷?對世界歷史發展有什么影響?(1)原因:新航路的開辟;王室的支持;對美洲的掠奪,提
供了大量資金;占領沿線的商業據點等。(2)影響:①打破了阿拉伯商人對印度洋的傳統壟斷;②加強了歐亞之間的商貿聯系;③有利于歐洲的殖民擴張。三、商品世界性流動2、大西洋貿易思考:簡述“三角貿易”的航程,并分析“三角貿易”分別對歐洲、非洲、美洲帶來什么影響。(1)對非洲(2)對美洲(3)對歐洲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動力
,造成了非洲發展困難,長期貧窮與落后。對歐洲來說,三角貿易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途徑,為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販賣黑奴給美洲帶來充足的勞動力,加速了美洲開發,改變了美洲的族群結構。壹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由孤立到整體3、太平洋貿易三、商品世界性流動思考:閱讀教材和結合相關材料,描述太平洋貿易中白銀流入中國的途徑,并
解釋對中國的影響。
材料:西班牙武裝商船“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生產的絲綢和瓷器等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航線開通后的20年間,平均每年有150噸白銀運到馬尼拉,這些白銀也大量流入中國。白銀流入使“一條鞭法”很快從福建等地推廣至全國。外國銀元的流入,在中國貨幣文化上引起了一次大革命。國際市場的需求,拉動了國內絲織業等行業的發展。福建潭州的月港,由一個小漁港發展成為新興的沿海商業城市。到嘉靖時,百姓爭相從事工商業。通過大帆船貿易,西班牙傳教士將天主教文化帶到中國,也使西班牙及美洲大陸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移居拉丁美洲的馬尼拉華人把中國的傳統技藝如制造鞍炮、刺繡技術等,傳授給當地人民。大帆船貿易承載了資本、商品、人員、文化的交流,是真正的“海道大通”的實現,是世界全球化的真正起點?!幾皂n琦《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對明王朝的影響》等壹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由孤立到整體3、太平洋貿易三、商品世界性流動(2)對中國的影響
材料:直到18世紀,美洲白銀或者通過歐洲、西亞、印度、東南亞輸入中國,或者用從阿卡普爾科出發的馬尼拉大帆船直接運往中國,丹尼斯·弗林對白銀流向的研究也使得他得出結論:中國至少在世界白銀市場上處于中心地位?!镜隆控暤隆じヌm克《白銀資本》小小的月港成為了當時中國鏈接世界經濟的接口①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②促進中國進行稅制改革(一條鞭法);③中國開始遭到西方殖民侵略,如葡萄牙占領澳門等,成為明清時期海禁和閉關鎖國的主要原因之一。壹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由孤立到整體
15世紀是世界史上遠洋探險取得重大突破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是從歐亞大陸兩端大體同時向海洋大進軍,而且鄭和下西洋還要早于哥倫布“下西洋”。但是大進軍的結局卻大不相同。
《風起東西洋——1500年前后中西方航海對比》問題:1500年前后中西方航海的結局為什么大不相同?【拓展】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辟背景目的性質結果影響相同點封建君主專制的強化,小農經濟發展商品經濟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宣揚國威,加強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的需求開拓市場,殖民擴張,牟取暴利封建性政治行為的貢賜貿易資本主義經濟行為的海外殖民終止遠航,“閉關鎖國”增加了資本原始積累,世界市場雛形出現促進中國與亞非國家友好往來,但貢賜貿易無益于國計民生促進資本主義迅猛發展,世界各地聯系加強,世界市場雛形出現,開始殖民時代(1)都在國力強盛、最高統治者支持下進行;(2)造船技術、航海知識、指南針運用等為遠航提供了條件;(3)都經過太平洋和印度洋;(4)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新航路開辟對中國的影響核心整合經濟美洲高產作物的引進,改變了中國的飲食結構。糧食產量的提高,加速了人口的增長。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對東南沿海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政治西方開始對華進行殖民侵略(葡萄牙竊據中國澳門,荷蘭侵占中國臺灣),成為明清政府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文化西方傳教士東來,在傳教的同時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技術、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開始了早期“西學東漸”1、歷史現象
新航路開辟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規模殖民掠奪的道路。為協調兩國爭奪殖民地的矛盾,教皇做出仲裁史稱“教皇子午線”。規定該線東西分別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勢力范圍,“教皇子午線”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17世紀,荷蘭、英法也在亞洲、非洲、北美建立了多個殖民地。2、解釋早期殖民擴張殖民主義時代的到來——以歐洲為中心貳3、認識
材料:16世紀的修道士卡薩斯關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的一段記載: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陸的島嶼上屠殺了無數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災難。他們擄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躪他們。整個島嶼全部被摧毀,一片荒涼?!幾?西)卡薩斯著,孫家堃譯《西印度毀滅述略》(1)對亞非拉——災難與落后1621年,荷蘭殖民者入侵臺灣①中斷了美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
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給當地人
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
量屠殺,他們的文明遭到毀滅性打擊。②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貿易中成為奴隸;③亞洲的古老帝國也受到沖擊。殖民主義時代的到來——以歐洲為中心貳3、認識(1)對歐洲
材料:在17和18世紀,政府和企業主攜手設計新的有利于全球性商業擴張的機構-銀行、信貸公司、合股公司和貨幣制度,引發了后來人們逐漸所說的商業革命……法國殖民貿易在1716年價值2500萬里弗,1789年上升為2.63億里弗。在英國,大致在同一時期,對外貿易價值有1000萬英鎊上升為4000萬英鎊,后一數字是法國的兩倍以上。——【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等著《世界文明史》——商業革命①商品種類和流通量成倍增長;②股份公司與政權交易所紛紛出現;③歐洲的商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④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法、
荷等新的商業強國崛起。殖民主義時代的到來——以歐洲為中心貳地理大發現后,國家將一個地區的貿易特權賦予一家公司,這就需要大型的貿易公司來執行,這樣大型的貿易公司不得不采用股份的方法集資,無論是否商人都可以入股,股份公司應運而生?!叩虏酵醌k《世界經濟史》貿易范圍擴大商業經營方式變化貿易中心轉移商品種類增加商業革命(2025·浙江高考·13)有史著謂,達·伽馬從印度滿載而歸獲得豐厚利潤的消息,像“晴天霹靂”一樣震撼著威尼斯,可怕的預感籠罩石頭城。當時有威尼斯商人在日記中寫道:“收到此消息的時候,整個城市的人……都目瞪口呆,最聰明的人都認為,這是他們聽過的最壞的消息。”史著中“可怕的預感”是指()A.傳統商路將因新航路開辟而中斷B.價格革命會沖擊歐洲的封建制度C.“地圓說”的證實勢必動搖傳統信仰D.歐洲商業格局將要發生重大變化【答案】D點撥:新航路的開辟導致了歐洲商業中心的轉移和商業格局的變化,這對威尼斯等傳統商業城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經典再研(2024·重慶高考·12)1500年前后,英格蘭商業以本地市場為主。17世紀初,英格蘭大多數地區,社會因商業活動空前聯系在一起。這在不斷發展的長途貿易中尤為顯著,農產品和手工業品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遠方。17世紀中葉,很多農村家庭已經與倫敦等大城市聯接在一起,他們或是生產者,或是消費者,或兩者兼備。材料表明近代早期英格蘭()A.消費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B.地方經濟受跨國資本影響C.長途貿易促進了資本的積累D.經濟商業化趨勢不斷加強【答案】D
點撥: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不斷擴大,英格蘭地區間的聯系日益密切,農產品和手工業品成為商品越來越多的流向市場,可見當時經濟商業化趨勢不斷加強。3、認識(1)對歐洲——價格革命
材料: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奪,由于白銀供給數量的增加,西歐貨幣充足,從而使金銀價格下降,貨幣貶值,物價上升,投機活躍。價格革命攪亂了傳統的經濟關系,以來固定地租收入的地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卻大發橫財,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興起,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獎⒂秾χ袊谌胧澜鐜状螜C遇的思考》思考:如何理解“價格革命攪亂了傳統的經濟關系”?“價格革命”導致金銀貶值,使以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物價上升因此商業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殖民主義時代的到來——以歐洲為中心貳金銀大量流入歐洲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收取固定貨幣地租者(地主)財力地位——下降擁有大量商品的商人(新興資產階級)經濟實力——上升封建制度衰落,資本主義發展價格革命16世紀,歐洲的黃金從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多公斤,白銀從700萬千克增加到2140萬千克……大量的黃金、白銀進入歐洲,引起貨幣貶值,物價飛漲。物價上漲使按傳統方式征收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主收入減少了。新興的資產階級靠使用廉價的勞動力和高價出售產品而得到好處?!紫槊瘛妒澜缰泄攀贰?/p>
促進歐洲社會轉型原因資本主義剛剛在歐洲興起,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比較低,需要積累資本,發展資本主義特點(1)以掠奪財富為主要目的,以海外貿易、海盜式掠奪、欺詐性貿易和販賣黑人奴隸為主要方式,是一種公開的、野蠻的強盜行徑(2)殖民國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歐國家為主,主要侵略非洲、美洲和亞洲國家影響對世界市場殖民擴張和掠奪是殖民國家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展對殖民國家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殖民地殖民擴張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后;殖民擴張客觀上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有利于殖民地的發展進步對國際關系各殖民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爭霸戰爭多角度認識早期殖民擴張核心整合一,對歐洲:1.導致“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貿易中心由原來的地中海地區轉移到大西洋沿岸。2.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歐洲的社會轉型。3.揭開了殖民擴張和掠奪的序幕。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殖民帝國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擴張,亞非拉的財富不斷流入歐洲,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資本。4.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沖擊了教會神學理論。二,對世界:1.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2.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三,對亞非美洲:1.給非洲和美洲帶來巨大的災難,但也在客觀上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工具,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2.大量金銀流入中國,初步刺激了亞洲經濟的發展。(2024.6·浙江高考·20)在馬可·波羅之前,歐洲人只知道絲綢來自神秘東方,并不清楚它原產地的模樣。馬可·波羅通過分享親身經歷,把來源地具象化?!恶R可·波羅游記》成為中世紀歐洲最重要的暢銷書之一。隨后幾個世紀,許多探險家、航海家和商人決定追隨馬可·波羅的腳步,一定要前往馬可·波羅所描述的東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馬可·波羅的書和前往中國的愿望影響的。上述材料旨在說明()A.歐洲人長期對東方尤其是中國興趣濃厚B.馬可·波羅指引西方人前往新大陸C.馬可·波羅激發歐洲人的中國情結D.《馬可·波羅游記》是中世紀歐洲暢銷書【答案】C(考察新航路開辟的背景)經典再研(2022·山東高考·11)圖3為世界物種交流過程中兩種作物的傳播路線示意圖,兩種作物是()圖3A.小麥、玉米B.玉米、水稻C.小麥、甘蔗D.水稻、甘蔗【答案】C(考察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經典再研(2023·廣東高考·13)有學者在評價某歷史事件時說:“無非是其通過探險活動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個單一的航海體系,那就是歐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為基礎將他們的影響力擴展到所有大陸的整個過程?!毕铝羞x項中符合該學者評價角度的是()A.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與擴散B.社會從傳統到現代C.文明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D.世界從分散到整體【答案】D點撥:歐洲人在海外探險的基礎上開辟了新航路,將世界聯系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同時通過殖民擴張建立起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經典再研(2024·全國高考新課標卷·31)16世紀上半葉,航海家在太平洋開發了連接美洲和亞洲的東風帶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從菲律賓群島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紀初,荷蘭人利用西風帶環球航行。16至17世紀的航海活動()A.激發“地圓說”的形成B.表明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C.導致陸路貿易基本停滯D.促進了貴金屬的全球流動【答案】D(考察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公元前1000年左右,亞非等地就已經形成多個獨立的棉花種植和紡織技術中心,并在區域范圍內進行商貿流通,稱“棉花部落”。1497年,達伽馬抵達印度,對這片土地開始了暴力掠奪。后來棉紡織品成為東印度公司重要的貿易貨物。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歐洲強國在美洲侵占大量土地,靠著掠奪的財富,再到印度購買棉紡織品,作為“殖民商品”的棉花開始在歐洲大陸全面蔓延開來?!幾詮埑凇堕L在樹上的羊毛——細數棉花往事》由平等的經貿往來到伴隨著暴力掠奪;范圍擴大,由區域性貿易到全球貿易;從亞非為中心到歐洲地位開始上升。學習任務:依據材料分析新航路開辟前后棉花貿易的不同
工業革命開始于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于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隨后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徐藍《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
一、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它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特征國內形勢經濟
政治思想文化國際關系上“工業化”的時代:18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1917)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產階級民主代議制在世界范圍內逐步確立,社會主義運動興起,大大推動了民主化進程和資本主義發展完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等社會思潮出現;對“理性王國”和工業革命后的社會的失望和不滿,促進文學藝術發展(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文學、音樂、印象畫派等)。加緊對外侵略擴張,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形成,英國殖民世界霸主地位的確立,形成東方從屬于西方的國際格局。國際法的發展。兩次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生產力,將人類歷史推進到“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二、主干知識?階段特征概念突破圈地運動18世紀英國制呢業發達,對羊毛需求激增,資產階級、新貴族圈占公田,將其變成私田養羊;農民離開土地,成為雇傭勞動力。實質是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代替封建經營方式。圈地運動的推行,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農牧業的迅速發展,并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準備了較為充足的資本、國內市場和自由勞動力。工場工廠工場是手工業者集合在一起手工生產的場所。工廠是工業革命后用機器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場所。二者都屬于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范疇。壟斷組織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隨著技術的復雜、投資的擴大、競爭的激烈,生產的集中,大企業間形成的經濟聯合體,叫做壟斷組織??ㄌ貭?、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壟斷組織的四種主要形式。壟斷組織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生產力的提高。但同時壟斷組織阻礙競爭,導致某些停滯和腐敗;壟斷資產階級利用經濟手段干預國家政治,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對外擴張,瓜分世界,導致戰爭危險。城市化也稱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材料中經常表現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自由主義工業革命后盛行的經濟政策。1776年,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反對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倡導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具體表現:取消東印度公司特權、英國廢除谷物法、取消機器出口禁令、降低關稅等。自由主義政治上往往表現為代議制民主的發展(例如自由主義改革: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選舉權擴大)。政治條件經濟條件圈地運動殖民擴張手工工場技術直接推動力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和需求的增長,手工工場不能滿足需要,需要提高生產力。英國最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政局穩定,政府積極鼓勵經濟發展。促進農業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充足農產品、自由勞動力和國內市場。促進資本原始積累,獲得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和廣闊的海外市場。發展水平較高,工人生產技術日趨成熟。17世紀中葉英國成為歐洲的科學技術中心,生產技術進步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三、工業革命的背景
歐洲資本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前的關鍵歷史過程,主要通過暴力手段實現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并將財富集中于少數人手中。以下是其主要方式及具體表現:?1.
?圈地運動(典型代表:英國)?核心內容?:貴族和資產階級通過暴力手段強占農民份地及公有地,將耕地變為牧場或集中經營的大農場。英國的圈地運動分為兩個階段:15世紀末至17世紀初的初期圈地,以及18世紀至19世紀初的“議會圈地”時期,后者由政府直接支持,導致英格蘭20%的土地被圈占。影響?: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被迫進入城鎮成為雇傭勞動力,為資本主義生產提供了廉價勞動力和國內市場。2.
?殖民掠奪與奴隸貿易?殖民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國家通過武力征服美洲、亞洲和非洲,掠奪金銀、香料等資源。例如,英國曾搶劫西班牙運送黃金的船只。奴隸貿易?:16至19世紀,歐洲殖民者從非洲販賣黑奴至美洲,通過奴隸貿易獲取巨額利潤,這些資金轉化為工業資本。3.
?國家暴力手段與制度剝削?國債與稅收制度?:政府通過發行國債、提高賦稅(如包稅制)集中社會財富,間接為工業投資提供資金。保護關稅制度?:通過關稅壁壘保護本國工業,促進資本積累。4.
?其他地區差異?德國?:在缺乏海外殖民地的背景下,通過內部諸侯國的經濟整合、高稅剝削農民以及普魯士的軍事擴張完成原始積累。意大利?:依賴手工業生產和商業資本積累,如威尼斯和熱那亞的貿易壟斷。?總結?: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本質是暴力剝奪,其形式因國家而異,但均以生產者與生產資料分離為核心,為工業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键c一工業革命四、進程(一)時間: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二)具體過程1、棉紡織業部門的技術革命——開始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引發了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時間發明國別發明人1765珍妮紡紗機英國哈格里夫斯1769水力紡紗機英國阿克萊特1779騾機英國克隆普頓1785水力織布機英國卡特萊特問題探究:為什么技術革新首先出現在棉紡織業中?這一時期的棉紡織機器存在什么局限性?(1)棉紡織業作為一個年輕的工業部門,沒有舊傳統和行會的束縛,容易進行技術革新和開展競爭。(2)棉紡織品的價格比毛紡織品便宜,市場需求量大,為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需要擴大生產規模以增加產量,所以對技術革新的要求比較迫切。(3)屬于輕工業投資少見效快.時間發明動力1765珍妮紡紗機人力1769水力紡紗機水力1779騾機水力1785水力織布機水力棉紡織機器的主要發明思考:同學們根據所學地理經濟學知識,工廠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為動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容易受地理條件的限制,不僅交通不便,而且遠離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限制了工廠的發展。四、進程(二)具體過程2、機器動力的革新——嶄新的發展階段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機“蒸汽時代”突破對人力、畜力和自然地理等條件的限制,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發展階段,人類邁入“蒸汽時代”。影響:2、蒸汽時代的到來某一行業中的發明總是會鼓勵人們進行相應的發明創造,以促進其他行業發展……新的綿紡機和蒸汽機要求增加鐵、鋼和煤的供應量,這一需求通過采礦和冶金術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得到了滿足……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和冶金工業的發展引起對改進過的運輸工具的需求……——【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采礦和冶金火車問世汽船問世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1866年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1870年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內燃機汽車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1877年愛迪生發明電燈1903年萊特兄弟飛機試飛成功1869年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快速瀏覽下列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果,對其成果進行列表分類電力內燃機化工舊產業電力技術的廣泛開發和應用:電力成為補充、取代蒸汽的新動力,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創制和應用:帶來更便捷的動力汽車、飛機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應運而生,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最具深遠影響的成就用化學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業獲得發展煉鋼、紡織、采煤、機器制造和鐵路運輸等舊產業部門通過新技術煥發出新活力3、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果內容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間18C60S19C中后期到20C初發生范圍
發明者
發明基礎主要部門
重要標志
能源與動力交通工具生產組織世界市場英國首發,后波及歐美他國
多國同時發生,范圍廣、規模大、進展更迅速,美、德突出技術熟練的工匠基于勞動實踐對工具的改良科學家、工程師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以近代科學理論為指導以輕工業為主,工業開始成為社會主要經濟基礎以重工業為主,新的生產部分廣泛出現改良蒸汽機-蒸汽時代電力廣泛應用-電氣時代工廠(組織規模小)壟斷組織(生產與資本高度集中)煤炭;蒸汽機電力與石油
;電力與內燃機輪船與火車飛機與汽車基本形成(商品輸出)最終形成(資本輸出、帝國主義、瓜分世界)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1)生產力:生產力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工業化國家出現空前經濟繁榮。(2)生產組織:建立了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出現了壟斷組織。(3)階級結構:工業資產階級崛起,推動議會改革和政治民主化進程的發展;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逐漸成為社會的兩大對立階級,階級矛盾尖銳。(4)促進社會思想的轉變,從重商主義到自由主義,以及空想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5)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緊密,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最終形成,世界市場最終形成。(6)生活方式:①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②交通運輸業的進步,便利了人們的出行;③城鄉差距逐漸縮小,農業機械化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農場;④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增強;⑤初等教育不斷推廣,人們的文化素質逐漸提升(7)社會問題: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8)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向世界擴張,給被殖民地區國家和人民帶來苦痛與災難含義:原因: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根本原因);②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③企業競爭求生存的需要。方式:表現:目的:實質:
壟斷組織兼并或相互聯合??刂颇骋环N或幾種產品的產量、價格和市場。資本家追求更多的利潤。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概念解析】
大企業間為控制生產與市場以獲取更大利潤而結成的經濟聯合體。評價(1)積極:適應了大工業生產的需要,有利于生產力的提高,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有利于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和發展;(2)消極:壟斷資產階級控制市場,阻礙競爭,導致某些停滯和腐??;利用經濟手段干預國家政治;瘋狂對外擴張,加劇了國際競爭,導致戰爭危險。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以歐美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美國、德國崛起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亞非拉國家或地區在被卷入世界市場的同時,逐漸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資本主義殖民體系最終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全球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英國成為世界工廠英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西班牙、葡萄牙崛起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市場逐步擴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開始交融殖民掠奪武力侵略商品輸出瓜分世界資本輸出工業革命中蘊含的唯物主義理論知識拓展1.工業革命前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這是工業革命的前提,這種情況反映出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2.工業革命調整了生產關系,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這反映了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3.工業革命也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反映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4.工業革命后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他們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進一步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這反映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2024·湖南高考·14)1830年,一位法國人發明的縫紉機獲得專利,盡管這種縫紉機是用木頭制作的,運轉緩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應用于軍用制服生產。這表明當時()A.制服生產實現了科學化管理B.機器發明推動了標準化生產C.機器生產全面取代了手工勞動D.科學理論與技術創新緊密結合【答案】B經典再研(2023·遼寧高考·13)表11840年法國最高納稅人職業表(納稅貨幣單位:法郎)據表1可知,當時法國A.社會階層固化B.工業化程度有限C.貧富差距擴大D.稅收負擔較沉重【答案】B點撥:法國在19世紀中期最高納稅人仍以土地所有者為主,工業家人數較少,表明當時法國工業化程度有限。(2024·全國高考甲卷·33)有學者評論,當一個手織女工從織機旁站起來休息時,沒有其他人等著接她的活去完成下一個工序,但是“在棉紡廠中,所有的機器都是開動著的,時刻都需要有人照看”“是機器迫使工人接受工廠紀律的”。這可以表明工業革命期間()A.生產組織方式發生深刻變革B.機器大生產推動人身解放C.工廠紀律保障工人勞動權益D.工人勞動自主性極大提高【答案】A(考察工業革命對生產方式的影響)(2023·重慶高考·13)1868~1886年間,英國政府內閣新人中只有9名是土地貴族,另有15名商人和專業人員。后者所代表的階層包括銀行家、商人、實業家和投資人,他們有的有爵位,有的沒有。他們喜歡莎士比亞,談論亞當·斯密,在實際權勢方面與土地貴族不相上下。由此可知,當時的英國()A.君主立憲制受到了新的社會階層沖擊B.土地貴族轉化為工業和商業資產階級C.資產階級撼動了傳統貴族的政治優勢D.啟蒙思想家在國家事務中的地位提升【答案】C(考察工業革命對社會結構的影響)經典再研(2022·廣東高考·13)18世紀后期英國機器費用昂貴,工廠主想方設法讓工人盡可能多干活。原來在工作中習以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戲等行為一概被禁止。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機器出現使工業結構發生根本變革B.生產方式的轉變推動了社會分化C.蒸汽時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惡化D.物價上漲制約了工業革命的發展【答案】B
點撥:工廠主便方設法讓工人盡可能多干活,導致了材料中工作方式的變化,由此推知,生產方式的轉變最終將會推動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對立的出現(2023·海南高考·12)17世紀,歐洲貴族男性穿著華美、妝容精致,且以戴假發和編發辮為時尚。從19世紀中葉開始,工業資產階級引領服裝潮流,男裝簡潔而實用。這一變化主要體現了()A.科技進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動政治變革C.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D.社會變遷影響流行風尚【答案】D點撥:工業革命后,工業資產階級實力大增逐漸取代了傳統貴族勢力,使得便于工作的勞動審美成為時尚潮流,這說明不同時期社會變遷會影響流行風尚經典再研材料二從其原料生產來看,種植棉花在拉美地區、埃及、英屬印度以及后來的美國南部,而在棉花的采摘上,雇傭的是廉價的、甚至是無償的非洲黑人奴隸,它們為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作合同技術顧問聘請協議書
- 冷鏈物流溫控技術在冷鏈配送中的應用與質量保障研究報告
- 面向2025年的城市公共自行車智能租賃政策影響分析報告
- CCS項目在能源領域的經濟性分析報告:2025年行業挑戰
- 聚焦2025:房地產金融創新產品與多元化融資渠道拓展研究報告
- 教育決策與大數據:2025年教育信息化發展與應用報告
- 內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近視防控工作總結
- 基于2025年視角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
- 教師個人總結模版
- 零售店員工管理
- 《通信概論》課件 任務1 4G網絡建設
- 業財融合視角下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升級
- 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委托書
- 2024-2025學年杭州市余杭區七年級上英語期中試題(含答案和音頻)
- 揚塵治理培訓課件
- 5《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說課稿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2024年新疆區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數字營銷》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考研政治復習要點解析
- 人美版八年級美術下冊《1. 繪畫的多元化》說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