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習題(含答案)_第1頁
工程測量習題(含答案)_第2頁
工程測量習題(含答案)_第3頁
工程測量習題(含答案)_第4頁
工程測量習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測量習題(含答案)一、單選題(共58題,每題1分,共58分)1.經緯儀對中是使儀器中心與測站點安置在同一鉛垂線上整平是使儀器()。A、圓氣泡居中B、視準軸水平C、豎軸鉛直和水平度盤水平D、橫軸水平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整平是通過調節儀器的腳螺旋使儀器的豎軸鉛直,同時使水平度盤處于水平位置,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選項A圓氣泡居中只是初步整平的一個步驟;選項B視準軸水平與整平的概念不同;選項D橫軸水平是在整平之后進一步調整的內容,不是整平的直接目的。2.用1:1000比例尺測圖、需繪制三幅50cm×50cm標準圖、當改用1:500比例尺測圖時需繪制()。A、3幅圖B、6幅圖C、12幅圖D、24幅圖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首先計算用1:1000比例尺測圖時三幅50cm×50cm標準圖所表示的實地面積。一幅50cm×50cm標準圖在1:1000比例尺下表示的實地邊長為50×1000=50000cm=500m,那么三幅圖表示的實地面積為(500×500)×3=750000平方米。當改用1:500比例尺時,一幅圖表示的實地邊長為50×500=25000cm=250m,此時實地面積為750000平方米時所需繪制的圖幅數為750000÷(250×250)=12幅圖,所以答案選[C]3.某點的經度是通過該點的子午面與起始子午面的夾角、過某點的鉛垂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稱為該點的()。A、經度B、磁方位角C、真方位角D、緯度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緯度是指過某點的鉛垂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而經度是通過該點的子午面與起始子午面的夾角。真方位角是從真子午線起算的方位角,磁方位角是從磁子午線起算的方位角。所以題干描述的是緯度。4.比例尺為1:1000的地形圖、它的比例尺精度為()。A、0.01mB、0.1mC、0.001mD、1m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在比例尺為1:1000的地形圖中,比例尺精度的計算公式為0.1mm×比例尺分母。即0.1mm×1000=100mm=0.1m,所以它的比例尺精度為>0.1m。5.已知XA=300.00m,YA=300.00m、AB的坐標方位角為87°39′24″、AB的邊長為150.12m、則B點坐標為()。A、312.27m,450.10mmB、306.14m,449.99mC、306.15m,599.75mD、312.27m,599.75m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首先根據坐標方位角和邊長計算坐標增量。\(\Deltax=S\times\cos\alpha=150.12\times\cos87°39′24″\approx6.14m\),\(\Deltay=S\times\sin\alpha=150.12\times\sin87°39′24″\approx149.99m\)。然后\(X_B=X_A+\Deltax=300.00+6.14=306.14m\),\(Y_B=Y_A+\Deltay=300.00+149.99=449.99m\),所以B點坐標為(306.14m,449.99m)。6.某交點到路線起點的距離為987.69m。則它的樁號應為()。A、K0+987.69B、0K+987.69C、+987.69D、K987.69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樁號的表示方法一般是K加上從路線起點開始計算的距離數值,該交點到路線起點距離為987.69m,所以樁號應為K0+987.69,選項A符合正確表示形式。7.測量工作的基準線是()。A、法線B、鉛垂線C、大地線D、法截線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測量工作的基準線是鉛垂線。鉛垂線是重力的方向線,在測量中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確定建筑物的垂直方向等方面。法線是垂直于參考橢球面的線;大地線是橢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程曲線;法截線是過橢球面上一點的子午圈平面與卯酉圈平面的交線。所以測量工作的基準線是鉛垂線,答案選B。8.某曲線的設計半徑為100.00m。右轉角為42°12′交點(JD)里程樁號為K2+968.43。則直圓(ZY)點的樁號為()。A、K2+929.84B、K2+900.00C、K2+925.50D、K2+930.00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1.首先計算切線長\(T\):-已知曲線半徑\(R=100m\),右轉角\(\alpha=42°12′\),將角度轉化為弧度:\(\alpha=42.2°\times\frac{\pi}{180}\)。-根據切線長公式\(T=R\tan\frac{\alpha}{2}\),可得\(T=100\times\tan\frac{42.2°}{2}\)。-計算\(\tan\frac{42.2°}{2}=\tan21.1°\approx0.389\),則\(T=100\times0.389=38.9m\)。2.然后計算直圓點(ZY)樁號:-交點(JD)里程樁號為\(K2+968.43\)。-直圓點(ZY)樁號\(=JD\)樁號\(-T\),即\(K2+968.43-38.9=K2+929.53\)。-對比各選項,\(K2+929.53>K2+929.84\),所以直圓(ZY)點的樁號滿足\([A]\)選項。9.經緯儀對中誤差屬()。A、粗差B、中誤差C、系統誤差D、偶然誤差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經緯儀對中誤差屬于偶然誤差。偶然誤差是在相同觀測條件下,對某一量進行一系列觀測,誤差出現的大小和符號均不一定,從表面上看沒有任何規律性,但就大量的誤差而言,具有一定的統計規律。經緯儀對中誤差就具有這種特點,符合偶然誤差的定義。10.距離丈量的結果是求得兩點間的()。A、折線距離B、斜線距離C、曲線距離D、水平距離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距離丈量的目的是獲取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因為實際測量中兩點間可能存在高低起伏等情況,通過一定的測量方法得到的是水平距離,而不是斜線距離、折線距離或曲線距離。11.某段距離的平均值為100m、其往返較差為+20mm、則相對誤差為()。A、0.02/100B、0.002C、1/5000D、1/10000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相對誤差是往返較差與平均值之比,往返較差為20mm,換算為0.02m,平均值為100m,則相對誤差為0.02÷100=1/5000。12.確定地面點位置的基本要素是水平角、()和高程。A、水準面B、水平距離C、鉛垂線D、豎直角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水平角和水平距離是確定地面點平面位置的基本要素,高程是確定地面點空間位置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確定地面點位置的基本要素是水平角、水平距離和高程。13.經緯儀整平時、要求水準管氣泡居中誤差一般不大于()。A、1.5格B、1格C、2.5格D、2格正確答案:B14.水平角觀測照準目標時、如果豎盤位于望遠鏡的左邊、稱為()豎盤位于右測稱為()、盤左盤右觀測一次、稱為()。A、盤左、盤右、半個測回B、倒鏡、正鏡、半個測回C、盤右、盤左、一個測回D、正鏡、倒鏡、一個測回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水平角觀測時,豎盤在望遠鏡左邊為盤左,也稱正鏡;豎盤在右邊為盤右,也稱倒鏡。盤左盤右觀測一次稱為一個測回。15.已知AB的坐標為A(100、200)、B(200、100)、則B到A的方位角為()。A、45°B、135°C、225°D、315°正確答案:B16.水準測量中、下列哪種情況使量得的結果產生偶然誤差()。A、水準尺傾斜B、儀器下沉C、讀數D、視準軸與水準軸不平行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偶然誤差是在相同觀測條件下,對某一量進行一系列觀測,誤差出現的符號和大小均不一定,從表面上看沒有任何規律性。讀數時可能會因為各種不可預測的微小因素產生誤差,其大小和方向都不確定,屬于偶然誤差。水準尺傾斜、儀器下沉、視準軸與水準軸不平行都會產生系統誤差,具有一定的規律性。17.地球曲率對高程的影響、描述正確的是()。A、不能忽略B、半徑10km范圍內可以忽略C、可以忽略不計D、100km2范圍內可以忽略正確答案:A18.通常所說的海拔高指的是點的()。A、絕對高程B、相對高程C、高度D、高差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海拔高通常指的是點的絕對高程,它是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相對高程是地面點到假定水準面的鉛垂距離;高差是兩點間高程之差;高度表述不準確且概念寬泛,而絕對高程能準確反映地面點的海拔高度。19.一組封閉的且高程由外向內逐步增加的等高線表示()。A、山谷B、山脊C、鞍部D、山頭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一組封閉的且高程由外向內逐步增加的等高線表示山頭。山頭是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形,等高線正好符合高程由外向內逐步增加的特征。山谷的等高線是高程由內向外增加;山脊的等高線是高程向兩側降低;鞍部是兩個山頭之間相對較低的部位,等高線呈對稱的馬鞍形。20.已知水準儀的視線高Hi=307.240m欲測設木樁B上的高程H設=306.050m、可算出B點水準尺上應有讀數為()m。A、1.190B、2.190C、1.290D、0.190正確答案:A21.一圓曲線交點處轉角為55°43′24″、圓曲線設計半徑R=500m,則該圓曲線外失距為()m。A、65.56B、56.56C、-65.65D、-56.56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外距計算公式為\(E_0=R(1-\cos\frac{\alpha}{2})\),其中\(\alpha\)為轉角。將\(\alpha=55°43′24″\)換算為弧度,\(55°43′24″=55.7233°\),\(55.7233°\times\frac{\pi}{180}\approx0.9722\)弧度。代入公式可得\(E_0=500\times(1-\cos\frac{0.9722}{2})\approx65.56m\),所以答案選A。22.WGS-84坐標系是()。A、參心坐標系B、平面坐標系C、空間坐標系D、地心坐標系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WGS-84坐標系是一種地心坐標系,它的坐標原點位于地球質心,Z軸指向BIH1984.0定義的協議地球極(CTP)方向,X軸指向BIH1984.0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點,Y軸與Z軸、X軸構成右手坐標系。23.組織測量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是:布局上從整體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級到低級、工作次序上()。A、先規劃后實施B、先細部再展開C、先碎部后控制D、先控制后碎部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組織測量工作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原則。先進行控制測量,建立起整個測區的控制框架,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碎部測量,這樣可以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A選項先規劃后實施不是測量工作遵循的此項原則;B選項先細部再展開不符合測量工作流程;C選項先碎部后控制順序錯誤。24.一般瞄準方法應是()。A、正確對光、粗略瞄準、精確瞄準。B、粗略瞄準、精確瞄準、正確對光。C、粗略瞄準、正確對光、精確瞄準。D、精確瞄準、正確對光、粗略瞄準。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一般瞄準方法首先是進行粗略瞄準,找到大致目標位置;然后進行正確對光,使望遠鏡內成像清晰;最后進行精確瞄準,準確對準目標。所以順序是粗略瞄準、正確對光、精確瞄準,答案選C。25.偏角法是通過弦切角和()確定曲線上各點的實地位置。A、樁號B、弦長C、坐標D、弧長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偏角法是通過弦切角和弦長來確定曲線上各點的實地位置。在偏角法測設曲線時,根據已知的偏角(弦切角)和相應的弦長,就能在實地定出曲線上各點的位置。弧長與偏角法確定點位的直接關聯不大;樁號是根據曲線的起點樁號以及測設的距離等推算出來的,不是直接確定點位的依據;坐標在偏角法中并非直接用于確定曲線上各點實地位置的參數。26.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A、等高距B、等高線平距C、等高線斜距D、高差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等高線平距是指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等高距是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等高線斜距不是地形圖上常用的距離概念;高差是兩點間高程之差。所以答案選B。27.地形等高線經過河流時、應是()。A、近河岸時折向下游B、無規律C、直接橫穿相交D、近河岸時折向上游與河正交正確答案:D28.某曲線的設計半徑為300.00m。右轉角為40°30′則曲線長為()m。A、200.00B、300.00C、212.06D、210.00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根據曲線長計算公式\(L=\frac{\piR\alpha}{180}\)(其中\(R\)為半徑,\(\alpha\)為轉角),可得曲線長\(L=\frac{\pi\times300\times40.5}{180}\approx212.06\)m。29.測量工作的原則是“先控制后碎部”這是因為()。A、作業方便B、防止誤差的累積C、操作習慣D、以上都不對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先控制后碎部”原則是為了防止誤差的累積。在測量工作中,先建立控制網,通過精確測定控制網點的位置,為后續碎部測量提供基準。由于控制網具有較高的精度,碎部測量時以控制網點為基礎,這樣可以將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誤差不斷積累導致整個測量成果出現較大偏差,從而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30.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A、有時正交、有時平行。B、沒有關系C、正交D、平行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等高線與山脊線、山谷線正交。山脊線是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的部分的連線,山谷線是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部分的連線,它們與等高線都是相互垂直的關系。31.地形圖的投影和航攝像片的投影、其本質區別是前者投影光線是平行的、而后者投影光線則是()并由一個投影中心發出。A、垂直的B、平行的C、中心的D、相交的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航攝像片的投影光線是從投影中心發出,呈相交狀,與地形圖投影光線平行的情況不同。32.已知AB直線的坐標象限角為SE30°13′、則BA的坐標方位角為()。A、NW30°13′B、329°47′C、SE30°13′D、30°13′。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首先明確坐標象限角與坐標方位角的關系。AB直線的坐標象限角為SE30°13′,其坐標方位角為149°47′。那么BA的坐標方位角與AB的坐標方位角相差180°,即149°47′+180°=329°47′。所以BA的坐標方位角為329°47′,答案選B。33.環線長500KM的水準網中、陽光直射對水準儀觀測造成的誤差影響屬于()A、粗差B、真誤差C、偶然誤差D、系統誤差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陽光直射會使水準儀受熱不均等,導致觀測產生的誤差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屬于系統誤差。偶然誤差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沒有規律性;真誤差是觀測值與真值的差值;粗差是明顯超出規定誤差范圍的錯誤。34.一般規定、如果DJ6型光學經緯儀兩個半測回角值之差不超過()時、取其平均值作為一測回的角值。A、±40″B、40″C、±13″D、13″正確答案:A35.丈量一正方形的1條邊長、其觀測中誤差均為±2.5cm、利用周長計算公式計算周長、則該正方形周長的中誤差為()cm。A、±10.0B、±0.26C、±2.5D、±5.0正確答案:A36.水準測量中、后視點A尺讀數為2.713m、前視點B尺讀數為1.401m、已知A點高程為15.000m、則B點高程為()m。A、13.688B、16.312C、16.401D、17.713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根據水準測量原理,后視點高程加上后視讀數等于前視點高程加上前視讀數。已知A點高程為15.000m,后視讀數為2.713m,前視讀數為1.401m,設B點高程為H,則可列出等式:15.000+2.713=H+1.401,解得H=16.312m,所以B點高程為16.312m,答案選B。37.經緯儀的豎盤按順時針方向注記、當視線水平時、盤左豎盤讀數為90°用該儀器觀測一高處目標、盤左讀數為75°10′24″、則此目標的豎角為()。A、57o10′24″B、-14o49′36″C、14o49′36″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1.首先明確豎角的計算公式:-盤左時,豎角\(\alpha=90^{\circ}-L\)(\(L\)為盤左讀數)。-已知盤左讀數\(L=75^{\circ}10'24''\)。2.然后計算豎角\(\alpha\):-\(\alpha=90^{\circ}-75^{\circ}10'24''\)-\(90^{\circ}=89^{\circ}59'60''\)-則\(\alpha=89^{\circ}59'60''-75^{\circ}10'24''=14^{\circ}49'36''\),因為是觀測高處目標,豎角為正值,所以此目標的豎角為\(14^{\circ}49'36''\),大于\(14^{\circ}49'36''\)。38.AB直線的象限角為北偏西45o、則BA直線的方位角為()。A、15oB、115oC、215oD、135o正確答案:D39.全站儀數據傳輸的通訊參數不包括()A、網速B、波特率C、奇偶性檢驗D、數據位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全站儀數據傳輸的通訊參數通常包括波特率、奇偶性檢驗、數據位等,而網速并不是全站儀數據傳輸的通訊參數。40.在地形圖上確定水庫的匯水面積、就是在地形圖上勾繪()。A、計曲線B、山谷線C、分水線D、等高線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確定水庫匯水面積需要勾繪出分水嶺,分水嶺是相鄰流域的分界線,它分隔了不同的集水區,只有勾繪出分水線,才能準確確定屬于該水庫的匯水范圍。計曲線是為了方便讀取高程而加粗的等高線;山谷線是集水的區域,與確定匯水面積無關;單純的等高線不能直接明確匯水面積范圍。41.采用極坐標法應具備()測設元素。A、水平角和距離B、各點坐標C、兩個已知水平角D、建筑物寬度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極坐標法是根據水平角和距離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所以采用極坐標法應具備水平角和距離測設元素。42.坐標方格網每格大小為()。A、0.5m×0.5mB、0.2m×0.2mC、0.1m×0.1mD、0.15m×0.15m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坐標方格網是地形圖測繪和工程測量中用于確定點位和繪制圖形的基礎控制網格。其每格大小通常規定為大于0.1m×0.1m,這樣的尺寸精度能夠滿足一般地形測量、工程放樣等工作的需要,太小則繪制和使用不便,太大則精度不夠。43.用經緯儀進行視距測量、已知K=100、視距間隔為0.25、豎直角為+2°45′、則水平距離的值為()。A、24.77mB、24.94mC、25.06mD、25.00m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1.視距測量水平距離計算公式為:\(D=K\timesl\times\cos^{2}\alpha\),其中\(K=100\),\(l\)為視距間隔,\(\alpha\)為豎直角。2.已知\(K=100\),\(l=0.25\),\(\alpha=+2°45′\),先將角度化為弧度:\(2°45′=2+\frac{45}{60}=2.75°\),\(2.75°\times\frac{\pi}{180}\)(弧度/度)\(\approx0.048\)弧度。3.則\(\cos\alpha=\cos(0.048)\approx0.999\),\(\cos^{2}\alpha\approx0.998\)。4.所以水平距離\(D=100×0.25×0.998=24.95m\),大于\(24.94m\)。44.對于WGS-84坐標系、說法錯誤的是:()。A、是全球定位系統(GPS)采用的坐標系B、屬地心坐標系C、坐標系原點位于地球質心D、X,Y,Z軸構成左手直角坐標系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WGS-84坐標系是全球定位系統(GPS)采用的坐標系,屬地心坐標系,坐標系原點位于地球質心,其X、Y、Z軸構成右手直角坐標系,而不是左手直角坐標系。45.為了保證GPS網具有一定的幾何強度、GPS規范規定了各級GPS多邊形網有附合導線網的邊數、對于D級網、其邊數限制為()。A、小于等于4邊B、等于4邊C、小于等于8邊D、等于8邊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D級GPS網邊數限制為小于等于8邊,目的是保證GPS網具有一定幾何強度,所以選[C]。46.直線與()所夾的()、稱為象限角。(1)縱坐標線(2)真子午線(3)銳角(4)鈍角。A、第一個空:(1)第二個空:(3)B、第一個空:(2)第二個空:(4)C、第一個空:(2)第二個空:(3)D、第一個空:(1)第二個空:(4)正確答案:A47.當路線平面方向轉折時,常用()進行連接。A、直線B、圓曲線C、緩和曲線正確答案:B48.地形圖上加粗的等高線是()。A、首曲線B、間曲線C、計曲線D、助曲線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計曲線是為了方便計算高程而加粗的等高線。助曲線是比間曲線更細的補充等高線;間曲線是按1/2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首曲線是基本等高線,按等高距描繪。49.DJ2經緯儀的半測回歸零差限差為()秒。A、8B、10C、13D、24正確答案:A50.GPS測量中獨立環所含基線數不得超過()條。A、6B、8C、7D、5正確答案:A51.導線的邊長應大致相等。除特殊情況外、長短邊之比不應超過()。A、1:2B、1:3C、1:5D、1:4正確答案:B52.一對普通水準尺的紅面尺常數為()。A、4687mm和4687mmB、0mm和0mmC、4687mm和4787mmD、4787mm和4787mm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一對普通水準尺的紅面尺常數分別為4687mm和4787mm。53.關于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產生的高程誤差、描述正確的是()A、與距離的平方成正比B、與距離成正比C、與距離成反比D、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產生的高程誤差,與距離的平方成正比。設距離為D,地球半徑為R,以水平面代替水準面時高程誤差為Δh,經推導可得\(\Deltah=\frac{D^{2}}{2R}\),所以高程誤差與距離的平方成正比。54.關于測繪作業證的說法錯誤的是()。A、測繪人員從事測繪活動應當持有測繪作業證B、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發放C、由國家測繪局統一規定樣式D、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使用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測繪作業證是全國通用的,不是僅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使用。測繪作業證是由國家測繪局統一規定樣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發放,測繪人員從事測繪活動應當持有測繪作業證。55.在支水準路線測量中、往測高差為-20.864m、返測高差為+20.876m、則往返測高差中數為()。A、–0.012mB、+0.012mC、+20.870mD、–20.870m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往返測高差中數\(=(往測高差+返測高差)\div2=(-20.864+20.876)\div2=0.006m\),而\(-20.870m<0.006m\),所以選[D]56.單一水準路線的三種形式中、檢核條件少、精度最差的一種是()。A、閉合水準路線B、附合水準路線C、支水準路線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支水準路線沒有檢核條件,僅靠往測和返測取平均值來檢核測量誤差,所以精度最差。閉合水準路線有高差閉合差檢核,附合水準路線有兩個已知點進行檢核,相比之下支水準路線精度最差。57.已知地面上AB兩點坐標分別為(200.12,213.25),(212.56,100.33),則直線AB的方位角為()。A、276°17′12″B、263°42′48″C、96°17′12″D、83°42′48″正確答案:A58.從高程基準面起算、每隔四條基本等高線加粗的一條等高線稱為()。A、首曲線B、計曲線C、助曲線D、間曲線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計曲線是從高程基準面起算、每隔四條基本等高線加粗的一條等高線。首曲線是按基本等高距測繪的等高線;助曲線是用以顯示首曲線不能顯示的局部地貌,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間曲線是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二、多選題(共12題,每題1分,共12分)1.縱斷面圖的內容有()。A、標明豎曲線的位置和元素等B、平面線型C、地面高程D、路線里程正確答案:ABCD2.在A,B兩點之間進行水準測量、得到滿足精度要求的往測高差為+0.005m和返測高差為-0.009m。已知A點高程HA=417.462m、則()。A、B的高程為417.460mB、B點的高程為417.469mC、往、返測高差平均值為+0.007mD、B點的高程為417.467mE、往、返測高差之差為-0.004m正確答案:BCE3.可用于測設已知坡度線的儀器有()。A、激光垂準儀B、水準儀C、小平板儀D、全站儀E、經緯儀正確答案:BDE答案解析:1.經緯儀:可通過測設水平角和豎直角來測設已知坡度線,利用經緯儀的角度測量功能,結合高差和距離關系確定坡度線,A選項正確。2.水準儀:能夠測量兩點間的高差,通過調整儀器使視線水平,根據已知的高差和距離來測設坡度線,B選項正確。3.全站儀:集測角、測距和測高差功能于一體,可以精確測量角度、距離和高差,從而方便地測設已知坡度線,C選項正確。4.小平板儀:主要用于地形測量中的碎部測量等,不能直接用于測設已知坡度線,D選項錯誤。5.激光垂準儀:主要用于鉛垂線的測設,確定垂直方向,不能用于測設已知坡度線,E選項錯誤。4.GNSS網布測前應進行技術設計、以得到最優的布測方案。技術設計準備包括()。A、收集測區范圍既有的國家三角點、導線點、天文重力水準點等資料。B、搜集測區范圍內有關的地形圖、交通圖及測區總體建設規劃和近期發展方面的資料。C、若任務需要、還應搜集有關的地震、地質資料等。D、技術設計前、只需對上述資料分析研究、然后進行圖上設計、這樣免去實地勘察。正確答案:ABC答案解析:選項A,收集測區范圍既有的國家三角點、導線點、天文重力水準點等資料,有助于了解測區基礎地理信息,為GNSS網布測提供參考,是技術設計準備工作之一;選項B,搜集測區范圍內有關的地形圖、交通圖及測區總體建設規劃和近期發展方面的資料,能讓布測方案更符合實際需求,也是技術設計準備的重要內容;選項C,若任務需要,搜集有關的地震、地質資料等,可避免在特殊地質區域出現問題,同樣是技術設計準備的一部分;選項D錯誤,技術設計前不僅要對上述資料分析研究進行圖上設計,還必須進行實地勘察,以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準確性。5.轉點放樣的幾種情況有()。A、在導線邊上內插轉點B、用導線測量法設置轉點C、在導線邊的延長線上外插轉點正確答案:ABC答案解析:轉點放樣有多種情況,在導線邊上內插轉點是常見的一種情況;在導線邊的延長線上外插轉點也是可行的方法;用導線測量法設置轉點同樣屬于轉點放樣的情況。6.橋梁墩臺定位方法有()。A、直接丈量法B、測角前方交會法C、射線法正確答案:AB答案解析:直接丈量法適用于在橋址地形平坦、直線距離較短的情況下,直接測量墩臺的位置;測角前方交會法是通過在兩個或多個已知點上觀測角度,交會出墩臺的位置,適用于通視條件較好的情況。而射線法一般不用于橋梁墩臺定位。所以橋梁墩臺定位方法有直接丈量法和測角前方交會法,答案選AB。7.工程中、點的平面位置的測設方法有()。A、GISB、直角坐標法C、極坐標法D、角度交會法E、距離交會法正確答案:BCDE答案解析:1.直角坐標法:是根據直角坐標原理,利用縱橫坐標之差,測設點的平面位置。適用于施工控制網為建筑方格網或建筑基線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場地。2.極坐標法:適用于測設點靠近控制點,便于量距的地方。是在控制點上測設一個角度和一段距離來確定點的平面位置。3.角度交會法:適用于待定點離控制點較遠或量距較困難的場合。是在兩個或多個控制點上通過測設兩個或多個角度來交會出待定點的位置。4.距離交會法:適用于場地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點離測設點不超過一尺段長度的建筑施工場地。是通過測設兩段已知距離來交會出點的平面位置。而GIS是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地理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等,并非工程中點的平面位置測設方法。8.精密水準測量外業觀測的主要誤差來源包括()。A、儀器本身誤差B、外界環境影響C、觀測者的觀測水平D、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ABC答案解析:儀器本身誤差如水準管軸與視準軸不平行等會影響測量精度;外界環境影響如溫度變化、儀器下沉、尺墊下沉等會使測量結果產生偏差;觀測者的觀測水平包括讀數誤差、照準誤差等也會對測量精度造成影響,所以精密水準測量外業觀測的主要誤差來源包括儀器本身誤差、外界環境影響、觀測者的觀測水平。9.工程建設一般分為()。A、施工B、規劃設計C、前期準備D、運營管理正確答案:ABD10.計算方格網的平均水準讀數的方法有()。A、算數平均法B、加權平均法C、AB答案正確正確答案:ABC11.測量工作中常用的標準方向為()。A、真子午線方向B、磁子午線方向C、中央子午線方向D、縱坐標線方向正確答案:ABD答案解析:1.真子午線方向:真子午線方向是通過地球表面某點的真子午線的切線方向,是測量工作中的重要標準方向之一,常用于高精度的測量和地理定位等。2.磁子午線方向:磁子午線方向是磁針在地球磁場作用下所指示的方向,雖然其精度不如真子午線方向,但在一些普通測量中也經常使用,例如羅盤測量等。3.縱坐標線方向:縱坐標線方向通常指的是坐標縱軸方向,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是確定方向的重要依據,在工程測量等領域廣泛應用。4.中央子午線方向是高斯投影中投影帶的中央經線方向,主要用于高斯投影相關的計算和測量,不是測量工作中普遍常用的標準方向。所以測量工作中常用的標準方向為真子午線方向、磁子午線方向、縱坐標線方向,答案選ABD。12.微傾式水準儀的基本結構由()組成A、基座B、望遠鏡C、照準部D、水準器E、三腳架正確答案:ABD答案解析:微傾式水準儀的基本結構主要由望遠鏡、水準器和基座組成。望遠鏡用于瞄準目標并讀取水準尺讀數;水準器包括管水準器和圓水準器,用于整平儀器;基座則支撐儀器的上部部件并與三腳架連接。照準部是經緯儀的主要部件之一,水準儀沒有照準部;三腳架是用于支撐水準儀的輔助工具,不屬于水準儀的基本結構組成部分。三、判斷題(共28題,每題1分,共28分)1.在地形圖上區分山頭或洼地的方法是:凡是內圈等高線的高程注記大于外圈者為洼地,小于外圈者為山頭。該表述()A、正確B、錯誤正確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