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化學核心考點知識全面梳理與典例剖析:工藝流程、綜合實驗、反應原理
目錄/contents
元素及其化合物........................................1
綜合實驗設計、探究和評價............................16
工藝流程分析........................................50
化學反應原理綜合.....................................82
物質結構與性質....................................116
元素及其化合物
考綱解讀
,\、、、、、、、、、、、、、、、、、、、、、、、、、、、、、、、、、、、、、、、、、、、、、、、、、、、、、、、、、、、、、、、、、、、、、、、、、、、
(1)常見金屬元素(如Na、Mg、ALFe、Cu等)
:①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
②了解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
考綱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
要求(2)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0、Si、S、Cl等)
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
②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的影響。
(3)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常以實際情景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載體,融元素化合物、
化學基本理論、化學實驗、化學計算、圖象分析等知識于一體,既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整
專家
合能力,又考查新課標的三種能力,并提高從化學視角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題
解讀
型有選擇題和填空題;以選擇題形式考查Na、Al、Fe、Cu、C、N、O等元素及其化合物
的性質和應用,在H卷中與化學反應原理結合考查綜合推斷,實驗探究和無機化工流程。
.J高考預測
由于高考試題的題量有限,高考中一般很少出現單獨就無機物進行命題,主要考查方式是結
合化學實驗或工藝流程對常見無機物的性質、制備進行考查。重點考查方向:(1)結合實驗考查
無機物之間的反應;(2)以無機工藝流程為載體考查無機物之間的轉化;(3)常見無機物的鑒
別與推斷。重點考查元素:Na、Al、Fe、S、Cl、No預計2020年高考在注重對非金屬元素單質及
其化合物性質及轉化關系考查的同時,將會更加突出對物質組成、性質和反應原理的探究,考查
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并同時強化化學知識與生活、社會實際問題的
聯系,特別要重視以SO2、NCh尾氣的處理與吸收為背景的試題,此類題設問新穎,與生活、社會
實際問題結合緊密,且賦分值較高,應引起重視。
,應試技巧三
1.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兩性)的物質常常是解答框圖推斷題的“題眼”或切入點。
這類物質通常有:①Al、ALO3、A1(OH)3;②弱酸的鏤鹽,如碳酸錢、碳酸氫錢、硫化鐵、亞
硫酸鏤等;③多元弱酸的酸式鹽,如碳酸氫鈉、亞硫酸氫鈉等;④氨基酸的兩性;⑤酯的水解等。
2.受熱分解的物質或反應通常有:
①2KMnO4=9=K2MnO4+MnO2+O2T;②2KCIO3*^=2KC1+3O2T;③難溶性碳酸鹽,如:
CaCO3=^=CaO+CO2f>Cu2(OH)2CO3=^=2CuO+CO2t+H2O;④酸式碳酸鹽,如:
2NaHCO3=^=Na2co3+CO2T+H2O;⑤硝酸或硝酸鹽,如:4HNO3=^=4NO2t+O2T+2H2>
2NaNO3^=2NaNO2+O2T、2Cu(NO3)2^=2CuO+4NO2f+O2T、2AgNO3^=2Ag+2NO2T+O2T;⑥
....,△△△
鏤鹽,如:NH4HCO3=NH3t+CO2t+H2O>(NH4)2CO3=2NH3T+CO2+H2。、NH4Cl=NH3f+HCl
等;⑦難溶性堿,如:2Fe(OH)3=^Fe2O3+3H2。等;⑧2H2O2里蟲=2比0+021。
3.與水反應或溶于水時,既有沉淀又有氣體產生的物質或反應通常有:
①Al2s3+6H2O=2Al(OH)31+3H2ST;②Mg3N2+6H2O=3Mg(OH)21+2NH3f;③
CaC2+2H2O=Ca(0H)21+C2H2T等。
4.與酸反應,生成物中既有沉淀又有氣體產生的反應通常有:
Na2s2O3+H2s。4=Na2sO4+SI+SO2T+H2O、3Na2s+8HNO3=6NaN03+2N0f+3S;+4H20o
5.兩種化合物相互反應生成單質的通常有:
催化劑、一
①SO2+2H2s=3SJ+2H2O;②6NO+4NH3、加熱、5m+6比0或
催化劑、…△…
6NO2+8NH3V",'7N2+12H2O;③2NH3+3CUO=^N2+3CU+3H2O;④H2O2+H2S=S1+2H2O;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0H+02T;⑦
△
2FeCh+H2s=2FeC12+S1+2HCl;⑧CO+H2O一^CCh+Hh等。
6.常見的連續與氧氣反應(A上的物質轉化有:
:((
①Na0>Na20”>Na2O2;②N2或NH302>NO”>NOz;③S或
H2s>S02(">S03;④C6>C0°。>82;⑤伯醇(">醛」>酸等。
7.常見離子或物質的特征反應或特殊性質:
①物質的顏色特征,如紅棕色氣體可能是NCh或溟蒸氣,純Bn是深紅色液體,紅褐色粉末
通常是FezCh,亮紅色或紫紅色粉末可能是銅,紅褐色沉淀是Fe(OH)3,黃綠色氣體是Cb,紅色溶
液是Fe(SCN)2+,含Fd+的溶液呈黃色或紅棕色,含Ci?+的溶液通常呈藍色,單質碘和固體高鎰酸
鉀呈紫黑色,單質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或苯溶液呈紫紅色,碘水通常呈黃色或褐色,澳水通常呈紅
色或橙色,MnCU-呈紫色,淺黃色的固體通常是FeS2、S、AgBr、NazCh等,紅色沉淀通常是CsO;
②物質燃燒的火焰的焰色,"、CH4、S在空氣中燃燒的火焰是淺藍色,CO燃燒的火焰是藍色,
H2在CL中燃燒的火焰是蒼白色,S在純氧中燃燒的火焰是明亮的藍紫色;③焰色反應的特征通常
只需了解兩種元素,鈉元素的焰色反應為黃色,鉀元素的焰色反應為紫色或淺紫色(隔藍色鉆玻璃);
④顯色反應通常有:酸堿指示劑遇酸或堿可顯示不同的顏色;F/+遇SCN-或酚分別呈血紅色和紫
色;Br\「遇氧化劑或MnO4遇還原劑會發生顏色變化;<:心、Fe3+的增加或減少也有顏色變化等;
⑤特殊的氣味,如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是H2S,N%、HCkCL、SO2等均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⑥物質的某些特征反應,如Fe2+、Fe3\OH-、S2^T.C「、Ag\StV-等離子的檢驗、鑒定;
碘的升華等;⑦特征反應條件,如閃電、光照、電解、高溫、高壓、催化劑等;⑧特征現象,如
顏色變化、狀態變化和沉淀的產生與消失、氣體的產生與消失等。
23
8.10電子粒子通常有:Ne、N3-、。2-、F、Na\Mg\Al\OFT、NH4\H3O\CH4、
NH3、H2O、HF等;18電子的粒子通常有:Ar、S2-、C「、K\Ca2\H2S、HC1,還有可以是以
下基團兩兩結合而得:一CH3、一NH2、一OH、一F,如CH3OH、H2O2、CH3cH3、F2等。
,真題回顧
1.[2019新課標I]固體界面上強酸的吸附和離解是多相化學在環境、催化、材料科學等領域研究的重要課
題。下圖為少量HC1氣體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A.冰表面第一層中,HC1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層中,H+濃度為5xl(T3moi1-(設冰的密度為o.9g.cm3)
C.冰表面第三層中,冰的氫鍵網絡結構保持不變
D.冰表面各層之間,均存在可逆反應HC1H++cr
3
【答案】D
【解析】由示意圖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層主要為氯化氫的吸附,第二層中氯化氫溶于水中并發生部
分電離,第三層主要是冰,與氯化氫的吸附和溶解無關。
A項、由圖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層主要為氯化氫的吸附,氯化氫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正確:
B項、由題給數據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層中氯離子和水的個數比為10±1,第二層中溶解的氯化氫分
子應少于第一層吸附的氯化氫分子數,與水的質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氫的質量。設水的物
質的量為Imol,則所得溶液質量為18g/molxlmol=18g,則溶液的體積為
18g/molxlmolxl0-3L/ml=20xl0-2L(由第二層氯離子和水個數比可知,溶液中氫離子物質的量等于
0.9g/mL
氯離子物質的量,為lOfnol,則氫離子濃度為=5xlO—3mol/L,故B正確;
2.0x10-L
C項、由圖可知,第三層主要是冰,與氯化氫的吸附和溶解無關,冰的氫鍵網絡結構保持不變,故C
正確;
D項、由圖可知,只有第二層存在氯化氫的電離平衡HC1=^H++C1-,而第一層和第三層均不存在,
故D錯誤。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氯化氫氣體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側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及
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注意能夠明確圖像表達的化學意義,正確計算物質的量濃度為解答關鍵。
2.12019江蘇]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NH4HCO3受熱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鐵銹
C.SCh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紙漿漂白
D.AI2O3具有兩性,可用于電解冶煉鋁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熱易分解和用作化肥無關,可以用作化肥是因為含有氮元素;
B.鐵銹的主要成分為FezCh,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屬氧化物反應,具有對應關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與有色物質化合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不涉及氧化還原,故和二氧
化硫的氧化性無關;
D.電解冶煉鋁,只能說明熔融氧化鋁能導電,是離子晶體,無法說明是否具有兩性,和酸、堿都反應
可以體現ALCh具有兩性。故選B。
3.[2019江蘇]下列有關化學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4
A.Fe在稀硝酸中發生鈍化B.MnCh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L
C.SO2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NHQ2SO3D.室溫下Na與空氣中02反應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應物,條件不同(如溫度、濃度、過量與少量),反應有可能也不同;
A.鈍化反應應注意必須注明常溫下,濃硝酸與Fe發生鈍化;
B.實驗室制備氯氣的反應中應注意鹽酸的濃度和反應溫度;
C.過量與少量問題應以少量物質為基準書寫產物;
D.鈉的還原性強,其與氧氣反應,溫度不同,產物也不同;
【詳解】A.常溫下,Fe在與濃硝酸發生鈍化反應,故A錯誤;
B.二氧化鎰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取氯氣,故B錯誤;
C.二氧化硫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硫酸鏤,故C正確;
D.常溫下,Na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a?0;加熱條件下,鈉與氧氣反應生成NazOz,故D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應選C。
【點睛】本題考查常見物質的化學反應,相同的反應物,條件不同(如溫度、濃度、過量與少量),
反應有可能也不同,所以在描述化學反應時應注意反應的條件。
4.[2019天津]下列有關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應用不合理的是
A.將廢鐵屑加入FeCU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業廢氣中的C1?
B.鋁中添加適量鋰,制得低密度、高強度的鋁合金,可用于航空工業
C.鹽堿地(含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長,可施加熟石灰進行改良
D.無水Coe、呈藍色,吸水會變為粉紅色,可用于判斷變色硅膠是否吸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A、氯氣能將鐵和亞鐵氧化;
B、根據合金的性質判斷;
C、Na2CO3+Ca(OH)2=CaCO31+2NaOH,產物仍然呈堿性;
D、利用無水氯化鉆和氯化鉆晶體的顏色不同。
【詳解】A、鐵和亞鐵能將氯氣還原為氯離子,從而除去工業廢氣中的氮氣,故A不選;
B、根據鋁合金的性質,鋁合金具有密度低、強度高,故可應用于航空航天等工業,故B不選;
5
C、Na2cO3+Ca(OH)2=CaCO31+2NaOH,產物仍然呈堿性,不能改變土壤的堿性,反而使土壤更板結,
故C選;
D、利用無水氯化鉆和氯化鉆晶體的顏色不同,故可根據顏色判斷硅膠中是否能吸水,故D不選。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應用,易錯點C,除雜不只是將反應物反應掉,還要考慮產
物在應用中是否符合要求,生成的NaOH仍然呈堿性,達不到降低堿度的目的。
5.(2018?江蘇)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NaHCCh受熱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劑
B.SiCh熔點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導纖維
C.AI2O3是兩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溫材料
D.CaO能與水反應,可用作食品干燥劑
【參考答案】C
【試題解析】A項,NaHCCh能與HC1反應,NaHCCh用于制胃酸中和劑;B項,SQ傳導光的能
力非常強,用于制光導纖維;C項,AI2O3的熔點很高,用作耐高溫材料;D項,CaO能與水反應,
用于食品干燥劑。A項,NaHCCh能與HC1反應,NaHCCh用于制胃酸中和劑,NaHCCh用于制胃
酸中和劑與NaHCCh受熱易分解沒有對應關系;B項,SiCh傳導光的能力非常強,用于制光導纖
維,SiCh用于制光導纖維與SiCh熔點高硬度大沒有對應關系;C項,A12O3的熔點很高,用作耐高
溫材料,AI2O3用作耐高溫材料與AI2O3是兩性氧化物沒有對應關系;D項,CaO能與水反應,用
于食品干燥劑,CaO用于食品干燥劑與CaO與水反應有對應關系;答案選D。
6.(2018?新課標I)磷酸亞鐵鋰(LiFePOQ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之一。采用濕法冶金工藝回
收廢舊硫酸亞鐵鋰電池正極片中的金屬,其流程如下:
LNaAlOz濾液一沉淀
正極片演L含Li、P、F,等濾液”選
f亞鐵鋰濾清空吆粵Tfe液碳酸鈉?含Li沉淀
「炭黑等淀渣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合理處理廢舊電池有利于保護環境和資源再利用
B.從“正極片”中可回收的金屬元素有AI、Fe、Li
C.“沉淀”反應的金屬離子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鈉代替碳酸鈉
6
【參考答案】D
【試題解析】正極片堿溶時鋁轉化為偏鋁酸鈉,濾渣中含有磷酸亞鐵鋰,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
過濾后濾渣是炭黑,得到含Li、P、Fe的濾液,加入堿液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濾液中加入碳酸鈉生
成含鋰的沉淀,據此解答。詳解:A、廢舊電池中含有重金屬,隨意排放容易污染環境,因此合理
處理廢舊電池有利于保護環境和資源再利用,A正確;B、根據流程的轉化可知從正極片中可回收
的金屬元素有Al、Fe、Li,B正確;C、得到含Li、P、Fe的濾液,加入堿液生成氫氧化鐵沉淀,
因此“沉淀”反應的金屬離子是Fe3+,C正確;D、碳酸鋰沉淀,硫酸鋰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
不能用硫酸鈉代替碳酸鈉,D錯誤。答案選D。
7.(2017?海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稀硫酸和銅粉反應可制備硫酸銅
B.碘化鉀與濃硫酸反應可制備碘化氫
C.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可制備氧氣
D.鋁箔在氯氣中燃燒可制備無水三氯化鋁
【參考答案】CD
【試題解析】A、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Cu排在H的右邊,因此金屬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故A錯
誤;B、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把HI氧化,故B錯誤;C、2Na2O2+2CO2=2Na2co3+02,因此
可以制備氧氣,故C正確;D、鋁在氯氣中燃燒生成A1C13,故D正確。
8.(2017?北京)根據S02通入不同溶液中實驗現象,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溶液現象結論
A含HCI、BaCb的FeC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S02有還原性
BH2s溶液產生黃色沉淀S02有氧化性
C酸性KMn0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02有漂白性
DNazSiCh溶液產生膠狀沉淀酸性:H2s03>H2siO3
【參考答案】C
【試題解析】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13氧化生成SO42-,再與BaCL反應產生白色沉淀,體現了
SO2的還原性,A正確;B、SCh與H2s在溶液發生反應SCh+2H2s=3S[+2H20,體現了SO2的氧
化性,B正確;C、SO2使酸性KMnCU溶液褪色,這是SCh在酸性溶液中還原KMnCU生成M/+,
7
體現了S02的還原性,C錯誤;D、S02與Na2SiO3溶液產生膠狀沉淀,根據較強酸制較弱酸,可
得結論酸性:H2sCh>H2SiO3,D正確。答案選C。
0名校預測
1.(江西省2020屆高三第一次大聯考)一定條件下,各微粒有如下變化(示意圖如下),其中?和O代表短
周期前10號不同元素的原子。反應物,。為液體,生成物均為氣體。
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A.反應物存的名稱是乙烯
B.上述反應的氧化產物為8
C.反應前后,一定是共價鍵的斷裂與生成
D.上述反應方程式,物質之間沒有確定的系數比
2.(武漢市部分學校202()屆新高:.起點質量監測)氯化鎂晶體具有如卜.轉化關系:
灼燒廠固體1AgNO3溶液「固體H
MgC12?6H2O--------濃H2s04廠氣體H
」氣體]——匚溶液II
「溶液I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固體I可溶于飽和NH4cl溶液
B.氣體I能使無水CuSO4變藍色
c.溶液I和溶液n常溫下均能與cu反應
D.在固體II的濁液中加入KI溶液可產生黃色沉淀
3.(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福州八中2020屆高三上學期三檢)甲、乙、丙三種不同的物質中均含有同一
種元素,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示(部分反應物及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④1
A.若甲為氣態氫化物,乙為淡黃色固體,則丙具有漂白性
B.若甲為氣體單質,乙為含有極性共價鍵的非極性分子,則反應②為吸熱反應
C.若甲為金屬氧化物,乙的水溶液呈酸性,則丙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
8
D.若甲為金屬單質,反應④為置換反應,則往乙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變為血紅色
4.(福建省仙游第?中學、福州八中2020屆高三上學期三檢)鋁酸鈉(NazMoCU)是一種新型阻燃劑和
水處理劑。從一種含銅的廢棄催化劑(主要成分為Mo。,、AI2O3、FezCh等)中可回收Na2MoO4,其工
藝流程如下:
已知:MOO3IAI2O3與SiO2相似,均能在高溫下與Na2c。3發生類似反應。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焙燒時發生反應之一:AbCh+Na2co3=2NaAlCh+CO2T
B.用硫酸浸取②操作后所得濾渣并加入KSCN,溶液變為血紅色
C.步驟③中可以用C02代替硫酸
D.步驟④中可知Na2MoCU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
5.(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聯盟2020屆高三聯考)脫硫廢水的主要超標項目為懸浮物、重金屬陽離子(Hg2+、
-rCHi-CH-k-
CM+等)、SO42-O某工廠采用如下流程進行脫硫廢水處理。其中助凝劑為聚丙烯酰胺
NH?
石灰乳Na,SFeClSO”助凝劑鹽酸
J,J(I
脫硫廢水匚)|中和箱|u>|沉降箱|u>|絮凝箱|匚>|澄清器|匚>|出水箱|匚>排放
!
污泥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方案用石灰乳僅用來調節pH使大部分重金屬陽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沉淀
B.加入Na2s可以將進入沉降箱的Hg2+,CF+轉化為硫化物沉淀
C.加入FeCISCU是利用Fe3+易水解的性質,形成膠體吸附懸浮物
D.助凝劑聚丙烯酰胺是加成聚合反應的產物
6.(惠州市2020屆高三二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iCh為非金屬的酸性氧化物,其不能與任何酸發生化學反應
B.SO2能使品紅溶液、溟水褪色,分別說明S02具有強氧化性、還原性
C.將A1C13溶液和AL(SO4)3溶液分別蒸干和灼燒,最終所得產物的成分均為A12O3
D.反應物和生成物各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9
7.(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屆高三第二次聯考)高純碳酸鎰在電子工業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濕法浸出軟錦
礦(主要成分為MnCh,含有少量Fe、Al、Mg等雜質元素)制備高純碳酸鎬的流程如下:其中除雜過程包
括: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試劑X,調節浸出液的pH為3.5?5.5;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軟銹礦和雙氧
34
水,過濾;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室溫下:Kap[Mg(OH)2]=1.8x10",KaP[Al(OH)3]=3.0xl0,
Kap[Fe(OH)3]=4.0xl0-38。)
]植物粉[NHHCO,..
軟隹礦粉-----浸出-------過渡-------除雜-------沉淀—,-------"高純MnCO,
A.浸出時加入植物粉的作用是作為還原劑
B.除雜過程中調節浸出液的pH為3.5?5.5可完全除去Fe、Al、Mg等雜質
C.試劑X可以是MnO、MnCh、MnCCh等物質
D.為提高沉淀MnCO3步驟的速率可以持續升高溫度
8.(安徽省江淮I?校2020屆高三第二次聯考)山與堿金屬等單質在較高溫度下可以化合形成離子型金屬
氫化物,如NaH、LiH等,它們具有極強的還原性,也是良好的野外生氫劑(NaH+H2O=NaOH+H2f),
下列說法不氐硬的是
A.金屬氫化物具有強還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氫元素為一1價
B.NaH的電子式可表示為Na+[:H「
C.NaAlE與水反應:NaAlH4+H2O=NaOH+A1(OH)3+H2?
D.工業上用有效氫含量衡量含氫還原劑的供氫能力,有效氫指單位質量(克)的含氫還原劑的還原能力相
當于多少克氫氣的還原能力。則LiAlH4的有效氫含量約為0.21
9.(江西省頂級名校2()20屆高三第四次聯考)氯化亞銅(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酸性條件下不穩定,
易生成金屬Cu和Cu2+,廣泛應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業。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熱分解CUC12?2H2O制備
CuCl,并進行相關探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3()C
CuCl2-2H2。'氣流》CuCl2°?CuCl+Cl2途徑1
140r
加熱900tr
--------—?CU2(OH)2C12------?CuO途徑2
A.途徑1中產生的Cb可以回收循環利用
B.途徑2中200℃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12A2CuO+2HClt
C.X氣體是HCL目的是抑制CuCb?2H2O加熱過程可能的水解
10
D.CuCl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uCl+4H++SO42-=2Cu2++2CL+SO2f+2H2。
10.(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2020屆高三第二次月考)甲、乙、丙、丁分別是Ab(SO4)3、FeSCU、NaOH、
BaCb四種物質中的一種,若將乙溶液滴入丁溶液,沒有現象,繼續滴加一段時間后,出現白色沉淀,再
滴加,沉淀不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時,無明顯現象發生,據此可推斷丙物質是
A.Ah(SO4)3B.FeSO4C.BaChD.NaOH
1.下列有關氯元素單質及化合物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液氯是純凈物,而氯水是電解質,漂白粉是混合物
B.氯氣可用作消毒劑和漂白劑,是因為氯分子具有強氧化性
C.隨著化合價的升高,氯的含氧酸酸性和氧化性均逐漸增強
D.氯化鋁受熱易升華,加壓下加熱得到熔融氯化鋁不導電,故氯化鋁是共價化合物
2.已知A、B、C、E的焰色反應均為黃色,其中B常作食品的膨化劑,A與C按任意比例混合,
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質也只含有一種,并有無色、無味的氣體D放出。X為一種黑色固
體單質,X也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其氧化物之一參與大氣循環,為溫室氣體,G為冶煉鐵的原
料,G溶于鹽酸中得到兩種鹽。A?H之間有如下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未寫出):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A;F?
(2)物質C的電子式為。
(3)寫出G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已知D-G轉化過程中,轉移4moi電子時釋放出?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5)科學家用物質X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為電極,在酸性介質中用N2、H?為原料,采用電解原
理制得NH3,寫出電解池陰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11
參考答案
名校預測
1.【答案】A
【解析】反應物牝為液體,生成物與等均為氣體,則牝表示N2H4,多表示NH3,則8為
氮氣,,為H2,據此分析解答。
A.根據上述分析,反應物存表示N2H4,名稱是胡,故A錯誤;
B.上述反應的方程式可以為2N2H4=2NH3+N2+H2,反應中N元素由-2價升高到0價,被氧化,氧化
產物為8(N2),故B正確;
C.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存在的都是共價鍵,反應前后,一定是共價鍵的斷裂與生成,故c正確;
D.上述反應方程式可以為2N2H4=2NH3+N2+H2或4N2H4=2NH3+3N2+5H2或6N2H4=2NH3+5N2+9H2等,
物質之間沒有確定的系數比,故D正確:故選A。
2.【答案】C
【解析】由于鎂離子會水解,故在沒有保護氣的環境下灼燒氯化鎂晶體,會得到氧化鎂固體和氯化氫
與水的混合氣體,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溶液I為稍稀的硫酸,氣體II為干燥的氯化氫氣體,將氯
化氫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可得到氯化銀沉淀和硝酸溶液。
A.NH4cl溶液由于鐵根離子的水解顯酸性,故固體IMgO會溶于飽和NH4cl溶液,A正確;
B.氣體I為氯化氫與水的混合氣體,故能使無水CuSO4變藍色,B正確;
C.硫酸在常溫下與Cu不會發生反應,故C錯誤;
D.由于K?(Ag/)Kq,(AgCl),故AgCl固體會向Agl進行轉化,D正確;故答案選C。
3.【答案】C
【解析】A.若甲為氣態氫化物(H2S),乙為淡黃色固體(S),則丙具有漂白性(SO》,各物質都能依箭頭
所指方向發生轉化,A正確;
B.若甲為氣體單質(02),乙為含有極性共價鍵的非極性分子(CCh),則反應②(C+CCh)為吸熱反應,各
物質都能依箭頭所指方向發生轉化,B正確;
C.若甲為金屬氧化物(AI2O3),乙的水溶液呈酸性(A1C13),則丙[A1(OH)3]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
這些物質都能轉化,但甲不能轉化為丙,所以c錯誤;
D.若甲為金屬單質(Fe),反應④(Fe+CuCL)為置換反應,則往乙(FeC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變為
12
血紅色,箭頭所指的各物質間都能發生轉化,D正確。故選C。
4.【答案】C
【解析】A.既然AI2O3與SiCh的性質類似,那么焙燒時就能發生如下反應:
ALCh+Na2co3=2NaAlCh+CO2T,A正確;
B.用硫酸浸取②操作后所得濾渣(含有Fe2O3),生成硫酸鐵,加入KSCN,溶液變為血紅色,B正確;
C.從去除NaAlCh考慮,可以用C02代替H2SO4,但從分離碳酸鈉與NazMoOq考慮,二者難以分離,
所以步驟③中不能用CCh代替硫酸,C錯誤;
D.步驟④中,降低溫度Na2Mo04沒有結晶析出,說明NazMoCU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D正確。故
選C。
5.【答案】A
【解析】A.用石灰乳可調節pH使大部分重金屬陽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沉淀,同時使溶液中的SCU2-轉
化為CaSCU沉淀而除去,故A錯誤;
B.HgS和CuS的溶解平衡常數極小,加入Na2s可使沉降箱的Hg2+,CiP+轉化為硫化物沉淀而除去,
故B正確;
C.加入FeClS04可促進Fe3+水解形成Fe(0H)3膠體,再利用所得膠體吸附懸浮物,故C正確;
-FCHI-CH-h-
D.C=O是CH2=CHCONH2通過加成聚合反應得到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A。
NH2
6.【答案】D
【解析】A、SiCh為非金屬的酸性氧化物,但可與HF發生化學反應,故A錯誤;
B、SCh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漂白性,使濱水褪色表現還原性,故B錯誤;
C、因硫酸為難揮發性酸,將Ab(SO4)3溶液蒸干灼燒,仍為A12(SO4)3,故C錯誤;
D、一個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主要取決于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和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相
對大小,與反應途徑無關,故D正確;答案為D。
7.【答案】A
【解析】A、結合流程分析,需將四價鐳還原為二價,因植物粉為有機物,具有還原性,選項A正確;
B、根據KSP可知,pH為3.5-5.5不能完全除去鎂離子,選項B錯誤;C、二氧化鐳不能與酸反應,無
法調節pH,選項C錯誤;D、碳酸氫錢不穩定,受熱易分解,故不能溫度太高,選項D錯誤。答案
選Ao
8.【答案】C
13
【解析】A、金屬氨化物具有強還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氫元素為一1價,化合價為最低價,容易被氧化,
選項A正確;
B、氫化鈉為離子化合物,NaH的電子式可表示為Na+[:H],選項B正確;
C、NaOH和A1(OH)3會繼續反應生成NaAlCh,選項C不正確;
Q
D、每38gLiA1H4失去8moi電子,與8g氫氣相當,故有效氫為二,約為0.21,選項D正確。答案
38
選C。
9.【答案】D
【解析】A.途徑1中產生的Cb可與氫氣反應生成HC1,循環利用,與題意不符,A錯誤;
B.途徑2中,根據原子守恒200℃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12八2CuO+2HC13與題意
不符,B錯誤;
C.CUC82H2O水解生成氫氧化銅和H。,加熱時促進水解,X氣體是HC1,目的是抑制CuCL^dO
加熱過程可能的水解,與題意不符,C錯誤;
D.稀硫酸無強氧化性,CuCl在稀硫酸存在的條件下,不穩定易生成金屬Cu和C/+,符合題意,D
正確;答案為D。
10.【答案】B
【解析】若將乙溶液滴入丁溶液中,沒有現象,繼續滴加一段時間后,出現白色沉淀,再滴加,沉淀
不消失,應為NaOH溶液中滴加Ab(SO4)3溶液,則乙為AL(SO4)3,丁為NaOH;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時,
無明顯現象發生,只有BaCL與NaOH不反應,則甲為BaCL,丙為FeSCU,故答案為B。
專家押題
1.【答案】D
【解析】A.氯水是氯氣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A錯誤;
B.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1O,具有強氧化性、漂白性,而不是因為氯分子具有強氧化性,
故B錯誤;
C.隨著化合價的升高,非羥基氧原子個數增多,則氯的含氧酸酸性增強,而氧化性逐漸減弱,
故c錯誤:
D.加壓下加熱得到熔融氯化鋁不導電,說明氯化鋁在熔融狀態下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即
氯化鋁為共價化合物,故D正確;故答案為D。
2.【答案】(1)NaOHFe
14
(2)Na[:O:O:]Na*
+3+
(3)3Fe3O4+28H+NO,^=9Fe+NOf+14H2O
,、點燃
(4)3Fe(s)+2O2(g)Fe?04(s)\H--2akJ/mol
+
(5)N2+6H+6e-^=2NH3
【解析】(1)A、B、C、E中均有鈉元素,根據B的用途可猜想出B為NaHCCh,X為C(碳),
能與CO2反應生成NaHCCh的物質可能是Na2co3或NaOH,但A、B之間能按物質的量之
比為1:1反應,則A是NaOH,E為Na2co3,能與NaHCCh反應放出無色無味的氣體,且
這種物質中含有鈉元素,則C只能為Na2O2,D為。2,結合題設條件可知F為Fe,G為Fe304o
(2)Na2O2中Na+與°;一以離子鍵結合,°;中0原子與0原子以共價鍵結合,其電子式為
Na*hO:0:「Na+
l????Jo
(3)Fe3O4中含有Fe2+和Fe3+,Fe?+被稀HNO3氧化為Fe",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Fe3O4+28
3+
H++NO,----9Fe+NOf+14H2Oo
點燃
(4)D-G反應為3Fe+2O2=%Fe3O4,轉移4mol電子時釋放出akJ熱量,則轉移8mol
點燃
電子放出2。kJ熱量,則其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3Fe(s)+2O2(g)三三Fe3O4(s)NH=-2a
kJ/molo
(5)N2在陰極上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NH3:N2+6H++6e一:^=2NH3。
15
綜合實驗設計、探究和評價
夕考綱解讀
(1)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標志。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
處理方法。
(4)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反應原理、儀器和收集方法)。
(5)掌握常見物質檢驗、分離和提純
考綱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要求(6)根據化學實驗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①設計實驗方案;
②正確選用實驗裝置;
③掌握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
④預測或描述實驗現象、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理結論;
⑤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
(7)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
該類題目涉及的知識面廣,單個知識點的難度并不大,但由于多個知識點在一起,
客觀上增加了解題的難度。高考對非選擇實驗題的考查,主要包括設計與評價實驗方
專家
案,探究物質的性質,實驗條件的控制和實驗綠色化要求等,近幾年化學實驗綜合題
解讀
常將定性試驗與定量實驗相結合,將實驗基礎與實驗操作相結合,立足于對考生綜合
實驗能力的考查。
,高考預測
在高考中,化學實驗在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中均會考查,所占分值較高,主要考查化學實驗基
礎知識、基本操作、實驗數據分析和處理、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等。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命題
趨勢來看,題目的難度先增加,又有所下降,預計2020年總體難度會保持穩定。主要考查角度:
(1)常見儀器的識別;(2)儀器的連接順序;(3)實驗試劑的選擇或用途描述;(4)物質的
除雜與分離;(5)實驗現象的判斷;(6)實驗方案的設計;(7)實驗結論的評價與計算。
16
,應試技巧
1.解答綜合性實驗設計與評價題的基本流程:
原理一反應物質—儀器裝置T現象一結論T作用意義T聯想。具體分析為:
(1)實驗是根據什么性質和原理設計的?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2)所用各物質名稱、狀態、代替物(根據實驗目的和相關的化學反應原理,進行全面的分析
比較和推理,并合理選擇)。
(3)有關裝置:性能、使用方法、適用范圍、注意問題、是否有替代裝置可用、儀器規格等。
(4)有關操作:技能、操作順序、注意事項或操作錯誤的后果。
(5)實驗現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觀察。
(6)實驗結論:直接結論或導出結論。
2.實驗方案的設計要點及評價角度:
(1)敢寸攀點。實驗方案的設計要明確以下要點:①題目有無特殊要求;②題給的藥品、裝
置的數量;③注意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性操作;④會畫簡單的實驗裝置圖;⑤注意儀器的規格;⑥
要防倒吸、防爆炸、防燃燒、防暴沸、防氧化、防吸水、冷凝、冷卻、水浴加熱時采取相應措施;
⑦同一儀器在不同位置的相應作用等;⑧要嚴格按照“操作(實驗步驟)+現象+結論”的格式敘述。
(2)評價角度。①操作可行性評價:實驗原理是否科學、合理,操作是否簡單、可行,基本
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是否正確。②經濟效益評價:原料是否廉價、轉化率是否高,產物產率是
否高。③環保評價:原料是否對環境有污染,產物是否對環境有污染,污染物是否進行無毒、無
污染處理。
3.綜合實驗設計題的解題思路:
(1)巧審題,明確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實驗原理是解答實驗題的核心,是實驗設計的依據和
起點。實驗原理可從題給的化學情景(或題首所給實驗目的)并結合元素化合物等有關知識獲取。在
此基礎上,遵循可靠性、簡捷性、安全性的原則,確定符合實驗目的、要求的方案。
(2)想過程,理清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根據實驗原理所確定的實驗方案中的實驗過程,確
定實驗操作的方法步驟,把握各步實驗操作的要點,理清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
(3)看準圖,分析各項實驗裝置的作用。有許多綜合實驗題圖文結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
解答過程中,要認真細致地分析圖中所示的各項裝置,并結合實驗目的和原理,確定它們在該實
驗中的作用。
(4)細分析,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實驗現象(或數據)是化學原理的外在表現。在分析實驗
17
現象(或數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豆角肥料購買合同協議
- 購買設備材料合同協議
- 購買場地蓋房合同協議
- 購房合同附加協議范本
- 2025年大學化學自我提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考核試卷及答案
- 員工入股公司合同協議
- 商業倉儲服務合同協議
- 員工合法合同協議
- 呼叫系統安裝合同協議
- 裝修店面施工方案
- 技術學校直飲水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山東省病理質控
- 招投標基礎知識教育課件
- 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特點、變化與差異研究
- GB/T 16474-1996變形鋁及鋁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 二年級語文上冊《風娃娃》說課PPT課件
- 拌合站基礎承載力計算
- 湘潭市歷年中考數學試卷,2014-2021年湘潭市中考數學近八年真題匯總(含答案解析)
- (本科)旅游管理學2版全套教學課件完整版PPT
- 抖音認證公函(企業認證申請公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