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盤分類分級技術規范_第1頁
固態盤分類分級技術規范_第2頁
固態盤分類分級技術規范_第3頁
固態盤分類分級技術規范_第4頁
固態盤分類分級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5.160

L62

T/CCIASCXXXX-XXXX

固態盤分類分級技術規范

Theclassifyandgrada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ofsolidstatedrive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發布

T/CCIASCXXXX-XXXX

固態盤分類分級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給出了固態盤在產品分類上的溫度要求和基本要求,以及在產品分級上的功能、性能、

可靠性、安全性和能效等技術要求,以及對產品的信息標注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固態盤的分類分級應用指導及技術檢測,適用于不同類型、容量、接口的固態存

儲產品在不同分類場景中的應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T2423.1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

GB/T2423.2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

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

JESD218A固態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

JESD219A固態盤耐久性工作負載

3術語和定義

3.1固態盤solidstatedrive

以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器或存儲模塊作為主要記錄媒體進行數據讀寫的存儲設備。[來源:GB/T

36355-2018,2.1.1,有修改]

3.2規范specification

規定產品、過程或服務應滿足的技術要求的文件。[來源:GB/T20000.1-2014,5.5]

3.3消費類固態盤consumer-levelsolidstatedrive

面向個人計算機應用,廣泛滿足個人日常生活需要的固態盤。

3.4企業類固態盤enterprise-levelsolidstatedrive

面向企業業務的服務器應用,支持較高性能和較高穩定性的固態盤。如機房服務器內使用的固

態盤。

3.5工業類固態盤industrial-levelsolidstatedrive

面向工業制造和工業作業等高要求的應用,支持復雜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的固態盤。如汽車用

固態盤、航空航天用固態盤等。

3.6標稱容量nominalcapacity

被測固態盤的相關說明上注明的明示容量。

1

T/CCIASCXXXX-XXXX

3.7可用容量usablecapacity

可用容量為設備系統識別容量,即設備可以使用的容量,以十進制方法計量。

3.8固件升級firmwareupgrade

通過固件更新,修復固件中存在的軟件缺陷,優化固態盤的性能,或者增加特定的功能。

3.9固件在線升級firmwareonlineloading

指在不停止對固態盤訪問的前提下(無需重啟系統,無需遷移業務),能夠使指定的固件生效。

在線升級過程中,允許固態盤暫停執行I/O命令。

3.10數據銷毀datadestruction

指固態盤通過執行數據銷毀命令(也稱安全擦除命令),使從固態盤上恢復先前的用戶數據成

為不可能。

3.11穩態steadystate

固態盤的性能變化幅度較小或性能趨于穩定時所對應的狀態。本文件是指在連續25次測試中被

測固態盤性能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超過此25次性能平均值的20%時被測固態盤所處的狀態。

4符號和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FFR:功能故障要求(FunctionalFailureRequirement)

IOPS:每秒讀寫(I/O)操作次數(Input/OutputOperationsperSecond)

MTBF: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eanTimeBetweenFailure)

S.M.A.R.T.:自動檢測分析及報告技術(Self-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

SSD:固態盤(SolidStateDrive)

TBW:可寫入的數據總量(TerabytesWritten)

UBER:不可糾錯誤碼率(UncorrectableBitErrorRate)

5分類分級矩陣

根據對固態盤的工作環境溫度要求和相關重要基本要求,將固態盤分為消費類、企業類、工業

類三個類別,每類根據技術要求的不同,又分別劃分為1級、2級和3級三個級別。分類分級矩陣表如

表5-1所示:

表5-1固態盤分類分級矩陣

類別

消費類(C)企業類(E)工業類(I)

級別

1級C-1E-1I-1

2級C-2E-2I-2

3級C-3E-3I-3

2

T/CCIASCXXXX-XXXX

6技術要求

6.1分類技術要求

固態盤各類別的判定需要產品同時滿足對應類別的所有分類的技術要求。固態盤分類技術要求

如表6-1所示:

表6-1固態盤分類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消費類企業類工業類

工作環境溫度:0℃工作環境溫度:-20℃

溫度要求工作環境溫度:0℃~55℃。

~40℃。~70℃。

1.工作時間:應在55℃下每天開機正常工

作時間不小于24小時;

2.數據保持時效:應在不通電和40℃的情

況下,數據保持時間應不小于3個月;

基本要求不做要求。3.功能故障要求:FFR應≤3%;不做要求。

4.不可糾錯誤碼率:UBER應≤1E-16;

5.掉電數據保護宜滿足GB∕T36355-2018

《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掉電數

據保護”的要求。

6.2分級技術要求

6.2.1消費類固態盤

根據消費類固態盤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能效要求,將消費類固態盤分為C-1、C-2、

C-3三個級別,各級別的判定需要產品同時滿足對應級別的所有技術要求。消費類固態盤的分級技術

要求如表6-2所示。

表6-2消費類固態盤分級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C-1級C-2級C-3級

1.標稱容量×90%≤可用容量1.可用容量應≥標稱容量;

功能要求宜支持S.M.A.R.T.功能。應<標稱容量;2.應支持S.M.A.R.T.功能。

2.應支持S.M.A.R.T.功能。

1.80%≤只讀的實際吞吐量/1.只讀的實際吞吐量/固態

固態盤說明中標稱的只讀的盤說明中標稱的只讀的吞吐

吞吐量應<95%;量應≥95%;

性能要求不做要求。

2.80%≤順序寫的實際吞吐2.順序寫的實際吞吐量/固

量/固態盤說明中標稱的順序態盤說明中標稱的順序寫的

寫的吞吐量應<95%。吞吐量應≥95%。

1.在40℃下每天開機正常工1.在40℃下每天開機正常工

作時間應≥8小時;作時間應≥8小時;

2.在不通電和30℃的情況2.在不通電和30℃的情況

可靠性

不做要求。下,數據保持時間應不小于1下,數據保持時間應不小于1

要求

年;年;

3.FFR應≤3%;3.FFR應≤3%;

4.UBER應≤1E-15。4.UBER應≤1E-15。

安全性不做要求,但需符合國家相不做要求,但需符合國家相1.固件完整性保護:應對固

要求關法律法規要求(如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如有)。態盤的固件進行簽名校驗,

3

T/CCIASCXXXX-XXXX

技術要求C-1級C-2級C-3級

防止固態盤固件被篡改;在

啟動和升級過程中應進行上

述校驗能力的完整性校驗;

2.數據加密:宜支持硬件加

密功能;

3.數據銷毀:宜支持物理塊

擦除;宜支持覆蓋寫;宜數

據銷毀后固態盤仍可在初始

化后重新正常使用。

順序讀能效應>350MB/W或

能效要求不做要求。不做要求。

順序寫能效應>200MB/W。

6.2.2企業類固態盤

根據企業類固態盤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能效要求,將企業類固態盤分為E-1、E-2、

E-3三個級別,各級別的判定需要產品同時滿足對應級別的所有技術要求。企業類固態盤的分級技術

要求如表6-3所示。

表6-3企業類固態盤分級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E-1級E-2級E-3級

1.可用容量應≥標稱容量;1.可用容量應≥標稱容量;1.可用容量應≥標稱容量;

2.應支持S.M.A.R.T.功能;2.應支持S.M.A.R.T.功能;2.應支持S.M.A.R.T.功能;

3.應支持數據一致性保護;3.應支持數據一致性保護;3.應支持數據一致性保護;

功能要求

4.固件在線升級:固件宜支持4.固件在線升級:固件宜支持4.固件在線升級:固件宜支持

在線升級。在線升級,升級過程中的I/O在線升級,升級過程中的I/O

中斷恢復時間≤10秒。中斷恢復時間≤5秒。

穩態條件下,固態盤的IOPS、穩態條件下,固態盤的IOPS、穩態條件下,固態盤的IOPS、

性能要求吞吐量、響應時間應符合固態吞吐量、響應時間應符合固吞吐量、響應時間應符合固

盤標稱值。態盤標稱值。態盤標稱值。

可靠性1.MTBF應≥200萬小時;1.MTBF應≥200萬小時;1.MTBF應≥250萬小時;

要求2.UBER應≤1E-16。2.1E-16<UBER應≤1E-17。2.UBER應≤1E-18。

1.固件完整性保護:應對固1.固件完整性保護:應對固1.固件完整性保護:應對固

態盤的固件進行簽名校驗,防態盤的固件進行簽名校驗,態盤的固件進行簽名校驗,

止固態盤固件被篡改;在啟動防止固態盤固件被篡改;在防止固態盤固件被篡改;在

和升級過程中應進行上述校啟動和升級過程中應進行上啟動和升級過程中應進行上

驗能力的完整性校驗;述校驗能力的完整性校驗;述校驗能力的完整性校驗;

安全性

2.數據加密:宜支持硬件加2.數據加密:宜支持硬件加2.數據加密:宜支持硬件加

要求

密功能;密功能;密功能,且性能無損失;

3.數據銷毀:宜支持物理塊3.數據銷毀:宜支持物理塊3.數據銷毀:宜支持物理塊

擦除;宜支持覆蓋寫;數據銷擦除;宜支持覆蓋寫;數據擦除;宜支持覆蓋寫;數據

毀后固態盤宜仍可在初始化銷毀后固態盤宜仍可在初始銷毀后固態盤宜仍可在初始

后重新正常使用。化后重新正常使用。化后重新正常使用。

順序讀能效應>350MB/或

能效要求不做要求。不做要求。

順序寫能效應>200MB/W。

6.2.3工業類固態盤

4

T/CCIASCXXXX-XXXX

根據工業類固態盤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能效要求,將工業類固態盤分為I-1、I-2、

I-3三個級別,各級別的判定需要產品同時滿足對應級別的所有技術要求。工業類固態盤的分級技術

要求如表6-4所示。

表6-4工業類固態盤分級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I-1級I-2級I-3級

1.可用容量應≥標稱容1.可用容量應≥標稱容量;1.可用容量應≥標稱容量;

量;2.支持S.M.A.R.T.功能;2.支持S.M.A.R.T.功能;

2.應支持S.M.A.R.T.功能;3.固件在線升級:固件宜支3.固件在線升級:固件宜支

3.固件在線升級:宜支持在持在線升級。持在線升級,升級過程中的

功能要求線升級。I/O中斷恢復時間≤10秒;

4.掉電數據保護宜滿足

GB∕T36355-2018《信息技術

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掉電

數據保護”的要求。

1.只讀的實際吞吐量/固態盤1.只讀的實際吞吐量/固態盤1.只讀的實際吞吐量/固態盤

說明中標稱的只讀吞吐量應說明中標稱的只讀吞吐量應說明中標稱的只讀的吞吐量

≥100%;≥100%;≥100%;

性能要求

2.順序寫的實際吞吐量/固態2.順序寫的實際吞吐量/固態2.順序寫的實際吞吐量/固態

盤說明中標稱的順序寫的吞盤說明中標稱的順序寫的吞盤說明中標稱的順序寫的吞

吐量應≥100%。吐量應≥100%。吐量≥100%。

1.MTBF應≥200萬小時;1.MTBF應≥200萬小時;1.MTBF應≥250萬小時;

可靠性2.UBER應≤1E-16。2.1E-16<UBER應≤1E-17。2.UBER應≤1E-18。

要求3.寬溫要求:應能在-40℃~

80℃工作環境下工作。

1.固件完整性保護:應對固1.固件完整性保護:應對固1.固件完整性保護:應對固

態盤的固件進行簽名校驗,態盤的固件進行簽名校驗,態盤的固件進行簽名校驗,

防止固態盤固件被篡改;在防止固態盤固件被篡改;在防止固態盤固件被篡改;在

啟動和升級過程中應進行上啟動和升級過程中應進行上啟動和升級過程中應進行上

述校驗能力的完整性校驗;述校驗能力的完整性校驗;述校驗能力的完整性校驗;

安全性

2.數據加密:宜支持硬件加2.數據加密:宜支持硬件加2.數據加密:宜支持硬件加

要求

密功能;密功能;密功能;

3.數據銷毀:宜支持物理塊3.數據銷毀:宜支持物理塊3.數據銷毀:宜支持物理塊

擦除;宜支持覆蓋寫;數據擦除;宜支持覆蓋寫;數據擦除;宜支持覆蓋寫;數據

銷毀后固態盤宜仍可在初始銷毀后固態盤宜仍可在初始銷毀后固態盤宜仍可在初始

化后重新正常使用。化后重新正常使用。化后重新正常使用。

順序讀能效應>350MB/W或

能效要求不做要求。不做要求。

順序寫能效應>200MB/W。

7試驗方法

7.1分類技術要求

7.1.1溫度要求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5

T/CCIASCXXXX-XXXX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2)測試系統能正常工作。

測試步驟:

(1)將固態盤格式化并創建文件系統,寫入1GB的隨機數據,并校驗哈希值。

(2)按GB/T2423.1“試驗Ad”、GB/T2423.2“試驗Bd”進行測試。受試樣品須進行初始

檢測,嚴酷程度取規定的工作溫度值,在溫度達到規定值時,接通電源高負載(參考資料性附

錄A)工作,持續時間2小時。

(3)查看固態盤中數據的哈希值,是否與步驟1中的一致。

結果判定:

依據“6.1分類技術要求”中“溫度要求”的技術要求進行判定。

7.1.2基本要求

7.1.2.1工作時間

參考“JESD218A固態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以及“JESD219A固態硬盤(SSD)

的耐用性工作負載”進行工作時間測試,并按“6.1分類技術要求”中“基本要求”的“工作時間”

要求進行判定。

7.1.2.2數據保持時效

參考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數據保持時效性”測試方法進行驗證。

依據“6.1分類技術要求”中“基本要求”的“數據保持時效”要求進行判定。

7.1.2.3功能故障要求

參考JESD218A固態硬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以及JESD219A固態硬盤(SSD)的

耐用性工作負載進行功能故障要求驗證。依據“6.1分類技術要求”中“基本要求”的“功能故障

要求”要求進行判定。

7.1.2.4不可糾錯誤碼率

參考JESD218A固態硬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以及JESD219A固態硬盤(SSD)的

耐用性工作負載進行UBER驗證。依據“6.1分類技術要求”中“基本要求”的“不可糾錯誤碼率”

要求進行判定。

7.1.2.5掉電數據保護

參考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掉電數據保護”測試方法進行驗證。

掉電數據保護負載定義見附錄A。依據“6.1分類技術要求”中“基本要求”的“掉電數據保護”要

求進行判定。

7.2分級技術要求

7.2.1功能要求

7.2.1.1可用容量

參考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可用容量”測試方法進行驗證,記錄

可用容量。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功能要求”的“可用容量”要求進行

判定。

7.2.1.2S.M.A.R.T.功能

6

T/CCIASCXXXX-XXXX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2)被測系統運行正常。

測試步驟:

通過命令或工具查看被測固態盤的S.M.A.R.T.信息,并與產品說明進行核對。

結果判定: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功能要求”的“S.M.A.R.T.功能”要求進行判

定。

7.2.1.3數據一致性保護

參考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數據一致性測試”測試方法進行驗證。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功能要求”的“數據一致性保護”要求進行判定。

7.2.1.4固件在線升級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2)被測系統運行正常。

(3)廠商對應固態盤管理工具已安裝。

(4)固態盤對應固件升級包已準備完畢。

測試步驟:

(1)通過固態盤管理工具查看當前固件版本并記錄。

(2)使用測試工具往被測固態盤中寫入1個文件test.txt并校驗文件哈希值記錄為A。

(3)使用測試工具往被測固態盤中寫入10GB文件。

(4)在寫入過程中通過廠家提供的固件升級包進行不重啟系統的在線升級,在升級過程中記錄

I/O中斷恢復時間,升級成功后記錄固件版本。

(5)升級成功后再次校驗固態盤中的test.txt文件的哈希值記錄為B,查看A與B是否一致。

結果判定: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功能要求”的“固件在線升級”要求進行判

定。

7.2.1.5掉電數據保護

參考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掉電數據保護”測試方法進行驗證。

掉電數據保護負載定義見附錄A。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功能要求”的“掉

電數據保護”要求進行判定。

7.2.2性能要求

參考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數據傳輸率”測試方法對被測固態盤進

行16線程的只讀、順序寫測試,并記錄結果,其中測試塊大小根據產品說明中標稱吞吐量的測試塊

大小確定,如產品說明中無測試塊大小說明的由產品生產廠商提供。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

應固態盤類別求中“性能要求”的指標要求進行判定。

7.2.3可靠性要求

7.2.3.1工作時間

7

T/CCIASCXXXX-XXXX

參考JESD218A固態硬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以及JESD219A固態硬盤(SSD)的

耐用性工作負載進行工作時間驗證。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可靠性要求”

的“工作時間”要求進行判定。

7.2.3.2數據保持時效

參考GB/T36355-2018《信息技術固態盤測試方法》中“數據保存時效性”測試方法進行驗證。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可靠性要求”的“數據保持時效”要求進行判定。

7.2.3.3功能故障要求

參考JESD218A固態硬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以及JESD219A固態硬盤(SSD)的

耐用性工作負載進行FFR驗證。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可靠性要求”的

“FFR”要求進行判定。

7.2.3.4不可糾錯誤碼率

參考JESD218A固態硬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以及JESD219A固態硬盤(SSD)的

耐用性工作負載進行UBER驗證。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可靠性要求”的

“UBER”要求進行判定。

7.2.3.5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

參考JESD218A固態硬盤(SSD)要求和耐久性測試方法以及JESD219A固態硬盤(SSD)的

耐用性工作負載進行固態盤的MTBF驗證。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可靠性

要求”的“MTBF”要求進行判定。

7.2.3.6寬溫要求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2)被測系統運行正常。

測試步驟:

(1)將固態盤格式化并創建文件系統,寫入1GB的隨機數據,并校驗哈希值。

(2)按GB/T2423.1“試驗Ad”、GB/T2423.2“試驗Bd”進行測試。受試樣品須進行初始檢

測,嚴酷程度取規定的工作溫度值,在溫度達到規定值時,接通電源高負載(參考資料性附錄

A)工作,持續時間2小時。

(3)查看固態盤中數據的哈希值,是否與步驟1中的一致。

結果判定: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可靠性要求”的“工作環境溫度”要求進行

判定。

7.2.4安全性要求

7.2.4.1固件完整性保護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2)廠商對應固態盤管理工具已安裝。

測試步驟:

8

T/CCIASCXXXX-XXXX

(1)下載固態盤固件的升級包,嘗試查看文件內容;

(2)選擇正常的固件升級包,執行升級操作,查看升級結果;

(3)隨意對固態盤固件進行修改或對固態盤中的內容進行修改,執行升級操作,查看升級結果;

(4)重新啟動固態盤,查看固態盤是否具備固態盤啟動日志;

(5)查看固態盤啟動日志,確認是否對固態盤啟動過程中的關鍵固件、加載程序進行了基于物

理可信根的完整性校驗。

結果判定: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安全性要求”的“固件完整性保護”要求進

行判定。

7.2.4.2數據加密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2)廠商對應固態盤管理工具已安裝。

測試步驟:

(1)查看固態盤產品說明中是否描述了固態盤具備硬件加密功能;

(2)向固態盤中寫入數據,并校驗數據的哈希值;

(3)使用固態盤管理工具將固態盤進行硬件加密,并重啟固態盤;

(4)不執行解密操作查看是否能讀取數據;

(5)輸入錯誤的密碼,執行解密操作查看是否能讀取數據;

(6)輸入正確的密碼,執行解密操作查看是否能讀取數據,并校驗哈希值;

(7)將固態盤插入其他沒有安裝固態盤管理工具的陪測設備中,查看是否能讀寫數據。

結果判定: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安全性要求”的“數據加密”要求進行判定。

7.2.4.3數據銷毀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2)廠商對應固態盤管理工具已安裝。

測試步驟:

(1)將固態盤格式化并創建文件系統,寫入1GB的隨機數據,并校驗哈希值。

(2)使用固態盤管理工具對固態盤進行物理塊擦除,查看固態盤是否支持物理塊擦除,擦除后

使用數據恢復工具嘗試是否能進行數據恢復。

(3)先執行步驟1,對固態盤進行3次全部容量的寫入操作,覆蓋寫后使用數據恢復工具嘗試

是否能進行數據恢復。

(4)重新格式化固態盤,并創建文件系統,查看是否能正常使用。

結果判定: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安全性要求”的“數據銷毀”要求進行判定。

7.2.5能效要求

本測試項目按以下預置條件和測試步驟執行

預置條件:

(1)被測固態盤與測試系統連接,作為數據盤(非系統盤)。

9

T/CCIASCXXXX-XXXX

(2)被測系統運行正常。

測試步驟:

(1)將被測樣品通過功耗測試套件連接到安裝了性能測試工具的測試系統中。

(2)使用性能測試工具對被測固態盤進行高負載(參考資料性附錄A)24小時測試,記錄被

測固態盤的吞吐量以及功耗。

結果判定:

依據“6.2分級技術要求”對應固態盤類別求中“能效要求”的技術要求進行判定。

8標注要求

在產品或包裝上注明以下信息,格式參考規范性附錄B執行:

(1)應注明產品名稱、產品型號、可用容量、接口類型、生產日期、質保期限、產品編號;

(2)應注明制造標準、分類分級標準;

(3)應注明根據此文件判定的類別和等級;

(4)宜標注產品的工作環境溫度、貯存環境溫度、存儲芯片類型;

(5)宜注明產品的穩態只讀性能和穩態只寫性能;

(6)宜注明依據本標準獲得的相關認證標志和相關真偽查詢二維碼。

9分類分級判定

產品經過測試和評定后,按以下要求對產品的分類分級結果進行判定。

表9-1固態盤分類分級判定

產品級別分類技術要求分級技術要求標注要求判定說明

●溫度要求○功能要求○標注要求同時滿足C-1對應的分

×基本要求○性能要求類技術要求、分級技術

C-1×可靠性要求要求和標注要求中標記

×安全性要求為●和○的相關要求。

×能效要求

●溫度要求●功能要求○標注要求同時滿足C-2對應的分

×基本要求●性能要求類技術要求、分級技術

C-2●可靠性要求要求和標注要求中標記

×安全性要求為●和○的相關要求。

×能效要求

●溫度要求●功能要求○標注要求同時滿足C-3對應的分

×基本要求●性能要求類技術要求、分級技術

C-3●可靠性要求要求和標注要求中標記

○安全性要求為●和○的相關要求。

●能效要求

●溫度要求○功能要求○標注要求同時滿足E-1對應的分類

○基本要求●性能要求技術要求、分級技術要

E-1●可靠性要求求和標注要求中標記為

○安全性要求●和○的相關要求。

×能效要求

●溫度要求○功能要求○標注要求同時滿足E-2對應的分類

E-2

○基本要求●性能要求技術要求、分級技術要

10

T/CCIASCXXXX-XXXX

產品級別分類技術要求分級技術要求標注要求判定說明

●可靠性要求求和標注要求中標記為

○安全性要求●和○的相關要求。

×能效要求

●溫度要求○功能要求○標注要求同時滿足E-3對應的分類

○基本要求●性能要求技術要求、分級技術要

E-3●可靠性要求求和標注要求中標記為

○安全性要求●和○的相關要求。

●能效要求

●溫度要求○功能要求○標注要求同時滿足I-1對應的分類

×基本要求●性能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