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學與中國經濟一向主流經濟學宣戰》讀書筆記
摘要:由于本書的R的在于徹底否定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和對現實問題的研究,在重新建立
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對當前我國經濟問題進行討論,特殊是在主要理論問題和經驗問題上與主
流經濟學的分析展開爭論,我認為作者并沒有達到此日的。作者試圖要“顛覆”西方經濟學
大廈,但書中舉例卻大量使用中國的例子,導致其“顛覆”的力量很差。西方經濟學理論是
為了解決西方國家自己遇到的問題而發展起來的,而這些理論也確確實實在不同的經濟發展
階段解決了一些重大的實際問題,而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與西方經濟截然不同的背景和過程
(甚至是畸形的),導致這些理論有不少部份不能解釋中國的特例,發展經濟學的浮現正是
要研究和解釋這些現象。而作者卻對發展經濟學僅是輕描淡寫了幾句,并沒有賦予足夠的重
視,貌似有嘩眾取寵之嫌。我認為其中有的論點是非常正確且新穎的,而且也確實指出了主
流經濟學的些弊病。本文首先回顧了主流經濟學的發展以及存在的問題,其次綜述了該書
對主流經濟學的批評,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對主流經濟學的看法。
一、主流經濟學的發展以及存在的問題
1、1主流經濟學的發展
西方主流經濟學主要指我國H前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所列的以馬歇爾經濟學體系為主
要內容的微觀經濟學和以凱恩斯理論、新古典綜合理論為主要內容的宏觀經濟學。
西方主流經濟學主要反映的是英美等生產力水平較高、市場機制較完善國家的經濟運行規律,
對市場運行機制和宏觀調控機制進行了精微的探討。盡管其假設條件較多,且不斷遇到實踐
的挑戰(如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和70年代的經濟“滯脹”),但其理論邏輯的完美及
其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曾經起到的指導作用是不容否定的。固然,宏觀經濟學的理
論體系尚不甚完美,還處于不斷變化中。在一定意義上,西方主流經濟學所揭示的經濟運行
框架可作為正在走向市場經濟國家的H標圖景,因為它反映了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
化大生產的運行機理,無非,這里沒有考慮制度和生產關系因素。還有西方主流經濟學所發
展的一整套分析方法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主流經濟學應該說包括古典經濟學的微觀部份和
凱恩斯主義的宏觀部份,其建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薩謬爾森將古典經濟學
形式化為標記。其后主流經濟學的發展中,非常重要的是州里德曼關于實證經濟學方法論
的文章發表,這奠定了芝加哥學派在經濟學研究中的領軍地位。固然,為此作出貢獻的還
包括迪雷克特、阿羅、施蒂格勒、貝克爾、科斯、盧卡斯、莫迪格里尼等人。
主流的"流''是什么意,思,在英文中就是school,也就是一個流派的意思。要在學術史上,
稱得上流派,并不簡單,芝加哥學派在其中也是歷經沉浮,最終奠定其主流地位。這不僅是
因為思想上的睿智,也是因為方法上的便捷。固然把芝加哥學派稱為主流經濟學,并非因
為芝加哥的經濟學者自吹芻擂,他們就能變成主流經濟學家,按照艾智仁的說法,所謂“主
流”是市場挑選出來的。國為芝加哥學派是在和其他學派的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才取得
主流地位的。
芝加哥學派在殺出血路的過程中,留下了一些武器。只要使用精當,那就是主流的。否
則,就不是了。這些武器中又有五種非常有代表性,其一曰“阿羅-德布魯”普通均衡模型,
說的是經濟體制同效率不相關;其二是MM定理(莫迪格里尼?米勒定理),是說金融工具同效
率不相關;其三曰科斯定理,說的是只要交易費用為零,經濟制度與效率不相關;其四曰盧
卡斯貨幣中性理論,從微觀到宏觀,主要就是因為有了貨幣,盧卡斯提供的理論基準是,從
長期看,貨幣政策與經濟績效無關;第五是BS模型(貝克爾-施蒂格勒模型),這一理論揭示
出執法體制(只要有獨立法庭執法并切實可行)同執法效率無關。
1、2主流經濟學存在的問題
對理性的崇拜和迷戀使主流經濟學家們形成為了如此的價值取舍:經濟學的數學形式化
是惟一可取的理論追求。經濟學理性主義不僅具體設定了人和世界的理性本質,而且將理
性數學化、工具化。普通均衡經濟學家最為自豪的是,在阿羅―德布羅體系中,數學論證
的嚴密性似乎已超越物理學,從而使經濟學成為了?門可與物理學媲美德“精密科學”。
但是,盡管普通均衡模型的數學證明精致嚴謹,卻與現實經濟的科學分析并無聯系,它只
是以犧牲經濟內容來顧全數學運用的形式主義的產物。
經濟學的數學形式主義()意味著對經濟模型的形式結構賦予
最高的優先權而不考慮其實際內容,只關注論證的嚴密性和精確性而布關注其現實相關性,
只追求分析的簡煉性和邏輯的聯貫性而忽視其實際含義,只使用便于數學處理的特殊假定并
考察便于數學處理的論題而無視現實世界的呼吁。自從德布羅在一套公理體系之上建立起
一個精美的經濟理論時,許多的經濟學家就對這些賴以建立經濟理論的公理的經驗有效性提
出了質疑。也就是說,如果初始假設是錯誤的,那末,無論在假設和結果之間使用了多少和
多復雜的數學,結論也不能作為正確的而被接受。對于假設不現實的指責,主流經濟學家往
往借助弗里德曼年提出的一種觀點:“認為假設的真實性和理論本身的價值是不相關
的,他認為一種理論不在于其是真或者是假,而在于其是否能作為預測的工具。”即麻謂的
工具主義方法論為自己辯護。如果經濟現象的數學表述沒有建立在實際假設基礎之上,這
種數學分析本身就不可能作出與經驗相關的預測。因此,大量的數理經濟模型的興趣也極
少放在得出可供經驗檢驗的預測上。
二、本書對主流經濟學的批評
2、1實際GDP是假的
在目前的經濟分析中,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的統計變量成為經驗問題研究的基礎,經濟學家
從理論上歸納和運用這些統計資料,構成對現實經濟問題的解釋和制定政策的依據。主流經
濟學教科書告訴人們,這些統計資料與教科書中生產函數的原理是徹底對應的,統計中的實
物產出一一GDP來自于生產要素的投入和技術進步,國民收入核算統計中的那些變量就是
為了這種生產的技術分析所設計的。雖然它們由名義的貨幣值來表示,但這些名義變量是與
貨幣供應量相對應的,當采用貨幣數量論把名義值的變動剔除而改變為實際變量后,這些統
計變量就與教科書中生產函數的概念徹底一樣了,從而使用教科書中的原理即可以對資源有
效配置進行分析,而達到我們想要得到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依據。
作者認為實際GDP;乍為表示實物的統計變量是主流經濟學創造的一個神話,之所以把
它叫做神話,是因為這種異質實物產品的加總和統計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在實際應用上也
是沒故意義的,或者說,實際GDP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首先教給學
生的就是這里有一個衡量實物產出的指標一一實際GDP,固然,同時還有一個價格指數表
示物價總水平,實際GDP是用名義GDP減去物價指數,作者舉了個例子來充分說明這個實
際GDP作為實物統計的觀念對人們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在GDP的統計時,首先得到的是
名義GDP,但是在所有的國民收入核算的統計表中(如《中國統計年鑒》),居然沒有名義
GDP的增長率這一指標,而是告訴你實際GDP的增長率和物價指數,要想得到名義GDP
增長率指標,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沒有名義GDP增長率這一指標,因為經濟學家認為GDP
就是為了衡量實物產出的,名義GDP的增長率沒實用。
在國民收入核算中,名義GDP是一定時期中(如1年)新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總
和,這一定義中的關鍵是價值,這里的價值概念即是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從而是可以加
總的,但這樣加總的名義已經不表示任何實物,而是一個貨幣交易增加值的概念。如計
算國民收入的一種方法就是增值法,即把各個企業新增加的價值加在一起,由此構成企業的
總收入,這種收入必等于人們的總支出,因為收入和支出是貨幣交易的賣和買,二者必然相
等。這樣,從總支出的角度看,人們花美圓一定有美圓的。由于GDP所統計的是
貨幣交易值,凡不是貨幣交易的產出(包括勞務)將不會被計入GDP。比如,足球明星的
高額報酬被計入了GDP,而農民自己生產和消費的農產品只要不通過市場交易,就不會計
入GDP。
上述對名義的說明似乎是多余的,因為這些定義在教科書中都可以找到,但我們這
里重述這些定義是為了說明與教科書徹底不同的含義,即這些定義可以清晰地表明,根
本就不是實物的統計,而是一個貨幣值。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這個貨幣值是沒故意義的,
從而要用實際和物價水平把這個貨幣值拋棄掉,然后用生產函數去說明實際變量。但正
如前面所表明的,這在邏輯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經濟學所拋棄的貨幣和名義變量則
正是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市場經濟(或者資本主義經濟)甲最本質的東西,即這些名義變量所
表示的正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
因此,對于市場經濟或者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來講,重要的是名義GDP,而不是反映實
物產出的“實際GDP”,而且這種“實際GDP”根本就不存在。
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我們前面所列出的國民收入核算的那些統計變量(工資、利息、
利潤、資本、折舊、儲蓄、消費、投資)都被作為實際變量來使用,被聯系到生產函數和人
們消費的時間偏好,可是這些統計變量都只是名義的貨幣值。但主流經濟學有辦法處理,即
參照名義和實際的解決方法,把貨幣工資除以價格水平就成為實際工資,名義利率
除以價格水平就成為實際利率,而廠商在沒有貨幣幻覺的條件卜.只是考慮實際變量,這樣就
可以把這些變量套用在生產函數上了。如前所述,當這些變量根本就不表示實物,那末主流
經濟學的這種濫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把前面的公式(+—+兀)與主流經濟學的公式()進行比較分析。
在主流經濟學的收入支出等式中,(名義)可以取任意值,因為無論實物產出如何變化,
只要價格水平是可變的,將總是可以保證實物儲蓄和投資的相等。?個思想練習就是,在等
式中,假設為,無論儲蓄和消費的比例怎樣劃分,當儲蓄等于投資時,名
義總是不變的(為),儲蓄率(投資率)的變動所引起的實際產出的變動可以被價
格水平的變動所沖銷,從而名義是徹底無用的。而在我們的模型中,儲蓄率(投資率)
的變動將影響企業的成本收益計算、即影響企業的利潤,進而引起宏觀經濟波動。顯然,當
這些國民收入核算的指標并不表示實物時,主流經濟學的宏觀模型將根本不能用于分析宏觀
經濟波動。
由于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的所有量值都是只貨幣值,這就可以徹底拋開實物的生產函
數,來把這些統計數據聯系起來。如前所述,作為決定這些統計數據基礎的是企業的成本收
益計算,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貨幣供應量的決定,而決定貨幣供應量的
是商業銀行。這樣,我們可以從考察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開始,來連
接這些貨幣量值。當加入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體系,?個驚奇的結果就會浮現,即商業銀行
的資產負債表與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是連接在一起的,它們可以組成一個整體的資產負債表體
系,來決定國民收入中的圻有貨幣量值。
上述分析表明,所有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統計變量根本不能劃分出表示實物統計的實際
變量和表示價格水平的名義變量,從而與技術或者生產函數(和消費的時間偏好)徹底無
關,它們只是貨幣量值,這些貨幣量值所表示的只是市場經濟或者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在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所有被主流經濟學表示的實際變量都是假的,惟獨用貨幣表示的名
義變量才是真的。
2、2虛構的總量生產函數
作者否定了卡爾多在1958年所得出的研究結果,卜爾多提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六
個程式化事實,它們是:、產出和勞動生產率以穩定的比率持續增長:、每一個工人的資
本數量持續增長;、利潤率水平從長期看是穩定的但在短期是波動的并與投資的波動相聯
系;
、在長期,資本產出比率是穩定的;、利潤在收入中的比率是穩定的;、勞動生產率的
增長率和總產出的增長率在不同的國家呈現巨大差異(卡爾多,年,第一頁)。在
此后許多經濟學家對統計資料的分析中都證實了卡爾多所歸納的程式化事實,這些統計事實
構成為了經濟增長理論研究的核心內容。作者認為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并非像卡爾多說的
那樣大。例如:美國在世紀年代被公認是技術進步最快的時期,號稱“新經濟”時代,
但其經濟增長率并沒有顯著的提高,而是接近于程式化事實所表明的一百多年來的穩定
的長期增長率。
實際上,我們前面對國民收入核算統計變量的分析都可以用于對這種以生產函數為基礎
的新古典增長理論的批評,比如,統計中的資本并非機器,中工資和利潤的比例并不
能代表勞動和資本的產出彈性,異質的資本品和產出是不能加總的,馬拉多那的進球無法用
生產函數來描述等等。但我們這里要強調指出的是,索洛在上述采用生產函數的測算中犯了
一個極其簡單的錯誤,即,按照國民收入核算的統計原則,花美圓一定會有美圓的,
這一點是經濟系一年級大學生都知道的,從而投資支出是個億,一定有個億,而索
洛卻把投資乘上來說明投資和之間的關系,由此固然會得到的技術進步的余
數。
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E有這樣一個教條,投資和利率是負相關的,其根據是資本的邊際
生產力遞減,用資本的邊際效率遞減也是如此。
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關于投資理論的另一個教條是,資產價格或者股票價格與利率是負
相關的。
主流經濟學中的一個最大的教條是外生的貨幣供給,即把貨幣供給歸之于中央銀行。這
種外生的貨幣供給是與其貨幣數量論和名義變量與實際變量的區分直接聯系的,同時也是使
主流經濟學實物的生產函數分析能夠成立的基礎。
、西方經濟學一一冒充的市場經濟理論
我對新古典理論的成就是肯定的,這種資源配置和相對價格的研究對于解釋市場經濟
的運行也是重要的或者實月的,但決不是最重要的。新古典經濟學家把這種邏輯證明應用到
了對現實市場的解釋,并誤認為就是對現實的市場經濟運行過程的描述,最典型的例證就
是把它與斯密的“看不見的手”聯系起來,認為對普通均衡的證明就是對斯密“看不見的
手”或者現實市場經濟運行的證明。但這卻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斯密的“看不見的手”或
者現實市場經濟的運行是建立在競爭基礎之上的,而在新古典普通均衡理論中根本就不存
在競爭,或者說不可能存在現實市場經濟中的競爭。
主流經濟學正是在闡述這種沒有總量和貨幣的市場經濟原理,同時象那位教授一樣,用
新古典的理念把實際資料套用到新古典的原理中,這導致了教科書中嚴重的邏輯混亂,雖然
他們對所有的經濟問題都能給出解釋,但卻根本不能進行有效的預測。這里不打算對《微觀
經濟學》和它的應用進行系統的分析,只是舉出幾個可供思量的例子。如本不應該存在的收
入效應、沒有成本收益計算的廠商。
新古典資源配置的相對價格理論是不可能解釋國民收入核算中的總量和總量關系的,這
些以貨幣表示的總量徹底來自于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新古典理論也不能直接使用這些貨幣的
統計資料來說明相對價格和資源配置問題,因為在相對價格中也己經包含了這些總量關系所
決定的供給與需求,現實中的相對價格不僅是由稀缺性決定的,而且取決于有效需求,這種
供求均衡是一種“古典一一馬克思普通均衡”而不是新古典普通均衡。新古典理論的邏輯矛
盾正是產生「理論與現實的不一致,產生于直接使用國艮收入核算的統計分析,產生于對目
前經濟學所研究問題性質的錯誤理解。
2、4真正的市場經濟理論一一斯密、馬克思和凱恩斯
我們是生活在被斯密、馬克思和凱恩斯這三位偉大的思想家改造過的世界中,他們的思
想在今天依然影響著這個世界,雖然斯密、馬克思和凱恩斯的經濟學在主流經濟學中都已經
被徹底拋棄了,但他們的思想依然在統治著經濟政策的制定。雖然他們所闡述的社會哲學截
然不同,但是他們的經濟理論卻是非常相近的,即都是在揭示現實的市場經濟運行,他們所
要表明的并非生產函數的技術關系,而是以社會關系為基礎的價值計量、和體現在貨幣價
值計量中包含的市?場經濟的競爭關系和運行規律。斯密首先闡述了這樣一種市.場經濟或者資
本主義經濟運行的理論,馬克思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凱恩斯則試圖徹底采用貨幣
分析來表明現實中這一體系的運行。正因為如此,才使他們所闡述的社會哲學具有強大的生
命力,他們的經濟理論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理論。
2、5市場經濟
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市場經濟被解釋為一種分散決策條件下利用價格機制進行資源
配置的方式,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其它可說的了,因為按照其邏輯推論這已經表達得非常清晰
了。但這種解釋與現實的差距顯然是不能另人滿意的,經濟學家為了給人們?個滿意的答復,
就把現實中所有的一切都加在了新古典理論的原理中,似乎從供求均衡的價格機制中可以推
論浮現實中的一切。這固然會造成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而徹底不顧及邏輯上的矛盾,乃至根
本不考慮邏輯上的一致性.就看你怎么理解了。這里并不打算對市場經濟的概念和含義進行
詳細的討論,因為這涉及到許多復雜的爭論,重要的是表明現實中的市場經濟與主流經濟學
教科書中表述的是徹底不同的。
目前采用新古典最大化方法的新制度經濟學遇到的一個艱難是,交易費用和信息成本等
非常明確的概念居然在實際中找不到可用于計量的指標,這使新制度經濟學很難理論聯系實
際,因為實際中所有的統計指標都是貨幣的,這種貨幣的統計指標并不直接聯系到技術上的
生產成本、交易費用和信息成本,新制度經濟學家時常說的“帕累托最優”和“帕累托改進”
并不能用貨幣的統計數據說明。林毅夫教授采用新制度經濟學的方法對我國的人民公社進行
了制度分析,這固然是新制度經濟學的一種完美應用,其所以能夠完美應用,正是因為人民
公社是一種新古典理論要寸論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人民公社中惟獨實物生產而沒有
貨幣。但是,當把對人民公社的推論擴展到企業的“誰雇用誰”的問題上時,這種產出最大
化方法就不可能得出明確的結論了。實際上,新制度經濟學的成就只是表現在擴展了瓦爾拉
斯普通均衡分析中信息的處理問題,即在“經濟人”假設下來討論這種信息處理的艱難,新
制度經濟學也徹底可以應用在給定制度條件下的特殊的信息處理問題上,如他們時常所舉的
舊車市場等例子,但如果以產出最大化和信息處理為基礎來討論現實的經濟制度,將使制度
經濟學的研究徹底偏離“制度”的方向,因為作為特定的經濟制度或者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是
獨立于技術關系的。我們前面所討論的斯密、馬克思和凱恩斯的理論難道沒有聯系到經濟制
度嗎?但他們的理論中根本就沒有產出最大化而惟獨價值與貨幣。
對「馬克思建立在剩余價值基礎上的分配理論,在經濟學界存在著很深的誤解,無論是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還是新古典經濟學家在這一問題上都是從實物的角度來看待分配問
題,從而不能理解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的收入分配只是“價值”(剩余價值)而徹底不同
于實物。一個形象的說法是,給定一個蛋糕,資本家多了,工人就少了,但這種蛋糕的解釋
并非馬克思的分配理論,而恰恰是新古典理論的分配理論,即按照各種生產要素在創造蛋
糕時的邊際生產力進行分配。馬克思的分配理論與實物的蛋糕徹底無關,而只是價值形式上
工資與利潤的分配,如果說分配的是蛋糕,那末在資本家不消費的假設下,工人將得到全部
蛋糕。馬克思從價值形態上強調工資與利潤的對立,所要表明的正是資本主義牛.產目的與消
費的對立,由此來揭示資本主義再生產中的矛盾和利潤率下降的經濟危機。這種市場經濟的
分配理論直接聯系到有效需求,當我們表明有效需求原理后就會看到,經濟學家激烈爭論的
這個蛋糕如何分配的問題是個假問題,因為這個蛋糕是假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
這種有效需求問題是宏觀經濟研究的核心問題,對此將在后面詳細討論。這里要表明的問題
是,這種有效需求與收入分配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它構成為了市場經濟貨幣競爭游戲的重
要組成部份。
2、6貨幣經濟的宏觀模型與經濟波動
市場經濟并不能在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自由競爭下達到協調,自年英國發生
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后,規則的周期性經濟波動向來困擾著資本主義經濟,世紀年代的
大蕭條使其接近崩潰的邊緣,自戰后采用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宏觀經濟政策干預經濟之后,這
一狀況并未明顯好轉,整個年代西方國家都在滯漲中掙扎,這導致r凱恩斯主義的破產,
美國在經歷了年代的繁榮之后,從年之后開始了經濟衰退,至今尚未復蘇,日本則
在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從年至今經歷了長達年之久的停滯,自年代拉美新興
的發展中國家開始浮現金融危機,到年嚴重的亞洲金融危機,幾乎所有的新興發展中
國家都經歷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可以說,在主流宏觀經濟學中找不到對此的任何解釋,而且
對于危機的管理徹底束手無策,不僅不能對經濟危機進行預測,如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沒
有一個經濟學家指出這種危(wei)險的存在,而是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贊嘆之極,而3在
經濟衰退后開出的管理藥方使許多國家倍受煎熬,如日本幾乎成為了這些藥方的試驗場,
無怪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經濟學界嚴加指責。我們必須拋棄主流經濟學,重
新建立宏觀經濟學的分析體系。
企業的破產和資本存量價值的下降并不意味著實際生產能力的下降,就象東南亞金融危
機導致的貨幣貶值并不意味著實際生產能力的下降一樣。實際上,經濟周期只是資本主義經
濟的自動調整過程,如果只存在企業的破產,它只是把資本存量價值降下來,同時也是一個
競爭的過程,企業的懂事長也通過企業的破產而更迭,工人的失業也是暫時的,會隨著經濟
的復蘇而重新就業。然而,如果隨著企業的破產而導致了商、業銀行的破產,就會引起嚴重的
信用危機,如年代的大蕭條和東南亞金融危機,信月的癱瘓會對經濟產生嚴重的破壞作
用,甚至需要重建貨幣金融體系。實際上,在上述模型中,企業的破產必然聯系到商業銀行
的破產,這種有效需求不足的經濟危機總是與金融危機相聯系的。
讓我們來考慮上述模型中的均衡調整。比如人們驀地改變了原有的儲蓄在銀行存款和購
買股票比例的劃分,把更多的儲蓄用于銀行存款,由于存款的增加使貨幣供給曲線右移,利
息率下降,由此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和投資的增加,投資的增加使企業的利潤增加,而利
潤的增加又使貨幣需求曲線右移,這又使投資和利潤進一步增加。但當利潤增加時,會使股
票的收益率提高,股票收益率的提高會使人們把更多的儲蓄用于購買股票,由此引起商業銀
行可貸基金的減少,這就會使商業銀行提高利率,利率的提高將使上述過程向相反的方向變
動,即利率的提高使貨幣哄給和投資減少,收入和利潤下降,由此使經濟恢復到均衡或者環
繞著均衡點波動。
在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口進中浮現了與列昂剔夫悖論相反的悖論,即由經驗所表明的,發
展中國家根本不管新古典的技術選擇原理,總是在引進那些資本密集型的技術,難道它們就
不懂得資源配置原理或者不怕造成技術性失業嗎?固然不是,因為為了競爭只能引進新技術,
而這種新技術固然不是由貨幣數據表示的資本密集型技術,由有效需求決定的資產值和工資
比例的變動會調節這種新技術的成本和需求,從而根本不會造成失業和資源配制失效,而新
技術的使用只會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主流經濟學的這種研究許多都犯有上述分析中的錯誤,因為他們要研究現實中由統計數
據表本的問題,實際上,這種錯誤并不在十他們錯誤地使用了統計數據,血在十錯誤地把這
些問題誤認為是技術關系上的問題,可以說,就主流經濟學所研究的技術問題來講,目前并
不存在這種技術上?的統計數據,而目前國民收入核算的統計數據所表示的問題卻是新占典理
論無能為力的。
2、7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
按照主流經濟學教科司所制定的宏觀經濟政策在實際中根本就不存在成功的經驗,而只
要失敗的教訓,因為這種理論錯了,所有建立在這種理論基礎上的政策恰恰是“逆經濟周期”
而行的,即徹底是與經濟周期的調整相背的。作為凱恩斯主義政策成功經驗的案例惟獨美國
年代的“新政”和年代美國和西方國家高增長的經驗,但是,美國年代的“新政”
卻是導致了美國經濟的長期蕭條,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才得以走出低谷,而年
代“冷戰”時期財政擴張帶來的增長率提高,正是導致年代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這種
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和政策是需要認真討論的。
在戰后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化經驗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拉美模式,這一模式在很大程
度上依賴「國外資本的流入促進本國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這個模式中的貨幣金融體系表現
出極大的不穩定。另一種是以口本、韓國為代表的東亞模式,許多經濟學家使用“政府主導
型經濟”來表明東亞國家的特征,這里的“政府主導”主要表現在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上,
如戰后日本政府支持大財團形成金融寡頭,并形成銀行與企業融合的“主銀行制”,商業銀
行直接向企業投資和控股,這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Y/T 0460.11-2024海岸帶生態系統現狀調查與評估技術導則第11部分:泥質海岸
- 購物分成協議書模板
- 起草一份合同協議書模板
- 購買油罐車合同協議
- 解除四方協議書范本
- 超市土地租憑合同協議
- 2025年金融學理論與實踐能力評估試題及答案
- 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試題
- 員工住宿安全協議書合同
- 正規石材購銷合同協議
- 2025專利代理師筆試題庫完美版帶答案分析
- 2025-2030中國開關插座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嘉興市九年級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新疆有限公司昌吉州分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二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官方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20《井岡翠竹》(+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
- 2025年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 MOOC 創業基礎-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TRIZ試題庫詳細版
- Q∕GDW 12129-2021 電網大氣腐蝕等級分布圖繪制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