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講沉淀溶解平衡(練)2024年高考化學_第1頁
第24講沉淀溶解平衡(練)2024年高考化學_第2頁
第24講沉淀溶解平衡(練)2024年高考化學_第3頁
第24講沉淀溶解平衡(練)2024年高考化學_第4頁
第24講沉淀溶解平衡(練)2024年高考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4講沉淀溶解平衡

1.下列對“難溶”的理解正確的是

B.在水中難溶的物質,也難溶于其他溶劑

C.只有難溶的物質才能建立溶解平衡

D.相同條件下,難溶的物質更容易形成飽和溶液

【答案】A

【解析】“難溶”是指物質常溫時在水中溶解的質量小于0.01g,A正確;在水中難溶的物質,不一定難溶于

其他溶劑,B錯誤;易溶、微溶、難溶的物質均能建立溶解平衡,C錯誤:相同條件下,易溶的物質更容易

形成飽和溶液,D錯誤;故選A。

2.在一定溫度下,當Mg(OH”固體在水溶液中達到下列平衡時:Mg(OH)2(s),一>Mg2+(aq)+2OH(aq),要

使Mg(OH)2固體減少而c(Mg2+)不變,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MgSO4固體B.通HC1氣體C.加NaOH固體D.加少量水

【答案】D

【解析】MgSCU易溶于水,力UMgSCU會增力Uc(Mg2+),A錯誤;加HC1會中和OK平衡右移,使c(Mg2+)

增大,B錯誤;加NaOH使c(OH)增大平衡左移,c(Mg2+)減小,C錯誤;加少量水時c(Mg2)減少,平衡

右移重新達到平衡時,c(Mg2+)又與原平衡相同,D正確;故選D。

3.在一定溫度下,氯化銀在水中存在如下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1—332溶液中,攪拌后在相

同的溫度下Ag+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①>@>@>③B.②>①③

C.@>@呦>①D.①>@迎>@

【答案】A

【解析】氯化銀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相同的溫度下,溶液中的氯離子濃度越大,氯化銀的溶解度越

小,銀離子濃度越小,由題意可知,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由大到小順序為③>①>②>①,則溶液中銀離子濃度

由大到小順序為①>②>?>③,故選A。

4.室溫下,用飽和Na2cO3溶液浸泡BaSO4粉末,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產生氣泡,

固體未完全溶解。已知K^BaSOj+xlO-'^(BaCO?)=2.5xl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ty

A.濾渣中加入醋酸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Of+2H=CO2r+H2O

B.飽和Na2cO3溶液中存在:c(Na+)+c(Hj=c(HCQ)+c(OH)+((C(t)

c(SOf)1

C.反應1^$。4+0):01^(303+50;正向進行,需滿足

.KXBaCOj/,、K^BaSOj

D.過濾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CO;-)=;點才)且c(SO;)<;科:前)

【答案】C

【解析】向濾渣中加入過量鹽酸產生氣泡,是BaCCh和鹽酸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

2+

BaCO3=H2O+CO2?+Ba,A錯誤;飽和Na2c(方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為:

c(Na+)+c(H+尸c(HCO;)+c(OH)+2c(CO;),B錯誤;反應BaSO4+CO;=BaCO3+SO;達到平衡時,其平衡常

數°繇=詈器+技要使BaSO4+8”BaCO3+S。:正向進行,則要滿足Qc<K,

c(SO:)1

C正確:過濾后得濾渣和濾液,則過濾前BaSO4+CO;=BaCO3+SO:達到平衡狀態,

cCCO;)t25BaSO4

和BaCCh均達到溶解平衡狀態,即c(CO;尸KsP,:a£[3),尸喀鬻髭,D錯誤;故選C。

c(Ba_)c(Ba~)

5.下列對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達到平衡時,沉淀溶解和離子沉淀停止

B.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質的離子濃度相等

C.加水時,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

D.升高溫度,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

【答案】C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是動態平衡,達到平衡時,沉淀溶解和離子沉淀仍在進行,但速率相等,A項錯誤;

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質的離子濃度不變,但不一定相等,B項錯誤;加水稀釋時: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

方向移動,即促進沉淀溶解,C項正確;多數難溶電解質溶解于水時吸熱的,升高溫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

解的方向移動。但Ca(OH)?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溶解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動,D項錯誤;故選C。

6.在FeS懸濁液中,存在平衡FeS(s)=Fe2+(叫)+S2(aq)。欲使FeS固體質量減少,Fe2+濃度不變,可向懸濁

液中加入的試劑是

A.CuSO4溶液B.鹽酸C.蒸儲水D.Na2s

【答案】C

【解析】加入CuSO4溶液與S2反應生成CuS,對于平衡FeS(s)=Fe2+(aq)+S2(aq),生成物濃度減小,平衡正

向移動,FcS固體質量減少,Fe2+濃度增大,A不選;加入鹽酸H*與S?反應生成H2s氣體,導致”濃度減

小,平衡正向移動,FeS固體質量減少,Fe2+濃度增大,B不選;加入蒸儲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FeS固

體質量減少,由于還是飽和溶液,則Fe?+濃度不變,C選;加入Na2s增大S?濃度,生成物濃度增大,平衡

逆何移動,FeS固體質量增加,Fe?+濃度減小,D不選;故選C,

7.t℃時,Ag,CrO,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時,Ag/SrO4的Ksp數量級是109

B.t℃時:Ag2CrO4(s)+2C「(aqjU2AgCl(s)+CrO:(aq)的平衡常數K=2.5xl0'(fC時K即AgCl=2xlO")

C.時,用0.01mol/LAgNQ液滴定20mL0.01mol/LKCl和0.01moLLJKzCrO」的混合液,CrO;先沉淀

D.在飽和Ag^CrO』溶液中加入KWrOq固體可使溶液由Y點到X點

【答案】B

【解析】AgWrO,的沉淀溶解平衡為Ag2CrO4(s)U2Ag'(aq)+CrO:(aq),根據圖象曲線.上的數據結合溶

度積常數概念計算得到Ksp(Ag2CR)=c2(Ag+)-c(CrO『)=(104),04=10q,八項錯誤;在4時,

Ag2CrO4(s)+2CP(aq)W2AgCl(s)+CrO:(aq)的平衡常數

c(CrO;)c(CrO;jc2(Agj((AgCrOj10-'2

心即廠訴i淳西/西=2.5x101B項正確;混合溶液中

(C「)=0.01mo|.L“,c(CrO:)=0.01molL”,向其中滴加O.Olmol.l/AgNOi溶液,開始生成AgCl沉淀時

屋+\K中(AgCl)2X1()TO

所需小戶書廣——molL-,=2xlO-smolL-1,開始生成Ag2a0』沉淀時所需

IO?

c(Ag+)=飛窗學)=?廣=10-5moi?L">2x10,mol.丁,故先析出氯化銀沉淀,C項錯誤;

在Ag^CrOq飽和溶液中加入K£0固體,可使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動,則溶液中c(CrOj)增大,c(Ag1減

小,不可能由Y點到X點,D項錯誤;故選B。

8.某興趣小組進行下列實驗:

①將0.1mol-L1MgCE溶液和0.5mol-L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濁液

②取少量①中濁液,滴加0.1molUFeCb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

⑨將①中濁液過濾,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O.lmolLFcCb溶液,白色沉淀變為紅褐色沉淀

④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飽和NMC1溶液,沉淀溶解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將①中所得濁液過濾,所得濾液中含少量Mg?-

B.①中濁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9H)2(s)=Mg2+(aq)+2OH(aq)

C.實驗②和③均能說明Fe(0H)3比Mg(0H)2難溶

D.NH4CI溶液中的NH;可能是④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答案】C

【分析】將O.lmoLLT的MgCQ溶液和().5mol?L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氫氧化鎂懸濁液和氯化鈉以

及剩余氫氧化鈉的混合物,氫氧化鎂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2OH+Mg”。

【解析】將①中所得沌液氫氧化鎂過濾,氫氧化鎂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2OH-+Mg21所得

濾液中含少量Mg2+,故A正確;①中濁液中存在氫氧化鎂,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2OH-+Mg2+,

故B正確;實驗②中是因為剩余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鐵之間反應生成氫氧化鐵的緣故,不能說明Fe(OH)3比

Mg(OH):難溶,實驗③中氫氧化鎂沉淀轉化為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發生的反應為

3Mg(OH)2(s)+2Fe3+(aq)U2Fe(OH)3(s)+3Mg"(aq),故C錯誤;氫氧化鎂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OH)2=2OH-+Mg2+,加氯化鉞會和氫氧根離子之間反應,所以平?衡正向移動沉淀溶解,故D正確;

故選C。

9.根據下列圖示,相應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表示一定溫度下,CH3COOH稀溶液加水時溶液導電性變化,a點pH值大于b點

B.圖乙表示一定溫度下,MCO3(M:Mg2+、Ca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則K"MgCO3)VKMCaCO3)

C.圖內是稀釋相同體積、相同pH的HNO2和CH3coOH稀溶液時,溶液的pH隨加水體積的變化,所含

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x點小于y點

D.圖丁中,曲線B對應溫度下,將0.02molUBa(OH)2溶液與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SCh溶液等體積混合

后,混合溶液的pH=12

【答案】C

【解析】CH3co0H稀溶液加水時,電離程度增大,但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堿性,溶液的導電性減弱,CH3co0H

稀溶液加水稀釋后,氫離子濃度減小,則圖中a、b點對應的pH(a)<pH(b),故A錯誤;縱橫坐標均為負對

數,則縱橫坐標的乘枳越大、K3越小,可知KMMgCO3)>K?(CaCO3),故B錯誤;pH值相同的一元酸,

稀釋相同的倍數,pH變化較大的酸的酸性較強,根據圖知,酸性:HNO?酸性大于CH3coOH,pH相同時,

酸的酸性越強,其溶液濃度越小,根據圖知,pH相同的HNCh和CH3co0H濃度:c(HNO2)<c(CH3COOH),

稀釋相同體積、相同pH的HN0?和CIUC00H稀溶液時,稀釋相同倍數時仍然存在C(HNO2)<C(CH3COOH),

即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x點小于y點,故C正確;曲線B對應的溫度下K“=lO6xio』i()凡該溫度將

O.OZmol-L1的Ba(0H)2溶液與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堿過量,混合溶液中

c(OH尸OSx:2mol/L=0.01mol/L,該溶液中c(H+)=mol/L=101°mol/L,溶液的pH=lgl0'0=10,

故D錯誤;故選C.

10.已知25℃時,AgCl的溶度積Ksp=1.8xlO】Omol2.L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飽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鹽酸,Ksp值變大

B.AgNCh溶液與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尸c(Cl)

C.溫度一定,當溶液中c(Ag)c(Cl)=K,p時,此溶液為AgCl飽和溶液

D.將固體AgCl加入到KI溶液中,固體由白色變為黃色,AgQ完全轉化為Agl,AgCl的溶解度小于Agl

的溶解度

【答案】C

【脩析】向飽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鹽酸,溶解度減小,但K印不變,Ksp只受溫度影響,故A錯誤;兩種

溶液混合,因為各溶液的濃度未知,所以c、(Ag+)不一定等于以C「),故B錯誤;溫度一定,巖溶液中

c(Ag)c(Cl)=K?時,說明此溶液為AgCl飽和溶液,故C.正確;沉淀轉化時是溶解度較小的沉淀轉化為溶解

度更小的沉淀,AgCl的溶解度大于Agl的溶解度,故D錯誤:故選C。

11.下列有關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說法正確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斷進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難溶于水,溶液中沒有Ag+和C1

C.繼續加水,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Q沉淀中加入NaQ固體,AgQ沉淀的溶解度不變

【答案】A

【解析】當AgCl沉淀達到溶解平衡時,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斷進行,但溶解量和形成量在單位時

間內相同,因此從外觀看不再發生變化,因此正、逆反應速率相等,A正確:盡管AgCl難溶于水,但也有

一定的溶解度,溶解的AgCl電離產生Ag+、Cl進入溶液中,因此溶液中含有Ag'和CLB錯誤;向飽和溶

液中繼續加水,會有一部分AgCl沉淀溶解進入溶液至飽和,固外的溶解量增大,但由于溶解度是在一定溫

度下,某物質在100g水中溶解形成飽和溶液時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它只與溫度有關,與溶劑量的多少無關,

與溫度不變,則該物質的溶解度不變,C錯誤;AgCl沉淀溶解平衡為:AgCl(s)^Ag*(aq)+Cli:aq),向其中

加入NaQ固體,溶液中c(Q)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動,導致AgQ沉淀的溶解度減小,D錯誤;故選

Ao

12.已知幾種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KM25C)見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難溶電解質AgClAgBrAglAg/SOsAgiCrCh

Ksp1.8x101。5.4xl()i38.5x10171.4xl051.12xl()2

A.由溶度積常數可判斷在相同條件下一些同類型物質的溶解性大小

B.將濃度均為4x1OWL1的AgNCh溶液和K2CQ4溶液等體積混合,有Ag2CrO4沉淀產生

C.向AgCl的懸濁液中滴加飽和NaBr溶液可以得到黃色AgBr忌濁液

D.向1001m0.11110卜口的22$04溶液中加入11北0』》?)卜1?的人81^0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對于結構相似的物質,溶度積常數越小,則溶解度越小,所以由溶度積常數可判斷在相同條件下

一些物質的溶解性大小,故A正確;等體積的4xl03mo|?U的AgNCb溶液和4xl03mol*L,的KCrCh溶液混

合后,c(AgNO3)=c(K2CrOQ=2xl03mol?U,溶度商Qc=(2xl03)2?2xi()3)=8xi()9>Ksp=l.12x10%所以有

Ag;CrO4沉淀產生,故B正確;由表格中的Ksp可知,L8xlOio>5.4xlOi3,則AgBr的溶度積比AgCl小,

所以向AgCl的懸濁液中滴加NaBr的飽和溶液可以得到黃色AgBr懸濁液,故C正確;由離子濃度可知,

0.1:?().()()1)2=IO?〈心p=1.4x1(A,則沒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錯誤;故選D。

13.一定溫度下,AgC1(s)UAg'(aq)+C「(aq)體系中,c(Ag+)和c(C「)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b、c三點的Ksp相等

B.AgCl的飽和溶液中c(Ag')=c(C「)

C.AgCl在c點的溶解度比b點的大

D.b點的溶液中加入AgNCh固體,c(Ag+)沿曲線向a點方向變化

【答案】C

【解析】一定溫度下,因此a、b、c三點的長卬相等,故A正確;AgCl的飽和溶液中存在

AgCl(s)^Ag+(aq)+Cr(aq),溶液中c(Ag+)=C(C「),故B正確;c點的氯離子濃度比b點氯離子濃度大,

氯化銀溶解平衡逆向移動,因此AgCI在c點的溶解度比b點的小,故C錯誤;b點的溶液中加入AgNCh

固體,4Ag+)濃度增大,則c(Ag+)沿曲線向a點方向變化,故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C。

14.已知ROU是一元弱堿。難溶性鹽RA的飽和溶液中c(A)隨c(OH)而變化,A不發生水解,298K時,c2(A)

與c(OH)有如圖所示線性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RA的溶度積Ksp(RA)=2xl(P。

B.KA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ROH溶液中的溶解度

C.等體積、等濃度的ROH溶液可HA溶液混合時,存在c(H,尸c(ROH)+c(OH)

D.pH=6時,c(A)<2xl05mol*L'

【答案】B

【解析】由題圖可知,c(OH)=0,c2(Aj=20xl0-,,(mol/L)2,此時c(R+)ac(A)則

+2,0

Kflp(RA)=c(R)-c(A-)?c(A')=2x10.A正確:難溶性鹽RA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RAUIT+A:

在ROH溶液中,相當于在水中增加R+的量,RA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動,溶解度減小。所以RA在水中的溶

解度大于在ROH溶液中的溶解度,B錯誤;ROH是一元弱堿,A不發生水解,所以等體積、等濃度的ROH

溶液與HA溶液混合所得溶質RA為強酸弱堿鹽,溶液中存在質子守恒:c(H*)=c(ROH)+c(OH),C正確;pH=6

時,c(OH)=10-8mol/L,此時c2(A)=3xl()T°(nK)l/L)2,c(Aj=10-5mol/L<2xl05mol*L,D正確;

故選Bo

1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傳感器測量一定溫度下物質的電導率,各物質的電導率數據如表:

編號①②③?⑤?⑦

CaCOiCaSO4AgCI

CaCCh(固0.001mol-L'NaCl溶0.001mo卜UAgNCh溶

物質飽和溶飽和溶飽和溶

H2O

體)液液

液液液

電導

07373891989113813

下列分析不不觸的是

A.依據表中數據分析,CaCCh固體中不存在能自由移動的離子

B.對比②和⑦,說明⑦中存在:AgCl=Ag(+Cl

C.對比③和④,可推出該溫度下,^(CaCO3)<^(CaSO4)

D.⑤、⑥等體積混合后過濾,推測濾液的電導率等于13

【答案】D

【解析】碳酸鈣為離子化合物,由離子構成,固體中離子不能自由移動,故A正確;與②對比,⑦中導電

率為13,說明⑦氯化銀飽和溶液中存在:AgCl=Ag++CL故B正確;與③對比,④中導電率為389,說明

溶液中鈣離子濃度高,因此可推出該溫度下,((CaC03)<K印(CaSO)故C正確;⑤、⑥等體積、等濃度

混合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混合后過濾得到硝酸鈉溶液,導電率一定大于13,故D錯誤;故選D。

16.某污水處理廠用“Pb?+沉淀法”處理含輅廢水(主要含C產以及少量Qi"、Fe?-)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金屬離子a?*、Cr"、Fe計沉淀完全時(c=l.()xlO-5mol【T)pH分別為6.7、5.6、2.8。

+

②CjO;+H,0U2CrOj+2Ho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氧化”時生成CrO:的離子方程式為2c產+3也02+2土0=2(>0:+10日

C.加入PbSO,生成PbCrO」說明KKPbSOjAK/PbCR)

D.“沉倍”過程中,增大溶液的pH,沉格率提高

【答案】A

【解析】堿性環境中不能生成H+,A錯誤;“沉降”過程中加入NaOH溶液,調節pH使C/?和F*生成沉

淀,故需要調節溶液的pH〉6.7,B正確;在濾液中加入PbSO,通過沉淀轉化生成PbCrO」說明溶度積

KKPbSOjAK^JPbCrOj,C正確;在沉銘過程中增大溶液的pH,平衡Crq:+%0=2CrO;+2H+正向

移動,CrO:濃度增大,沉鋁率提高,D1E確。故選A。

17.某溫度下,向體積均為20.00mL、濃度均為0.1moHJ的NaCl、NazCrCh溶液中分別滴加0.1mo卜U的

AgNCh溶液,滴定過程中的pX(pX=lgX,X=C1、CrO:)與滴加AgNCh溶液體積關系如圖所示。g3=().47)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lB.曲線I表示NaQ溶液

2b

C.Ksp(Ag2CrO4)=1.0xl0

【答案】C

【解析】縱坐標表示pX=lgX(X=Q,CrO;-),c(Cl)=c(CrO;-)=0.1mol/L,代入得a=l,A正確;等體積、等

濃度的NaQ溶液,NazCrCU溶液與等濃度AgNCh溶液恰好反應時(滴定曲線突躍中點),NaQ溶液反應消

耗AgNCh溶液體積只有NazCrCU溶液消耗AgNCh溶液體積的一半,I表示NaCl溶液,B正確;從圖中可

b+b3b

得Na2CrO4溶液與AgNOs溶液反應終點時c(CrOf)=10mol/L,c(Ag)=2x10mol/L,Ksp(Ag2Ci<)4)=4x10,

C錯誤;NaQ溶液中加入40mL的AgNCh溶液,AgNCh溶液過量,反應后溶液中,

2

由圖可得Ksp(AgCD=ixio。,求出c(Cl)=3xAxl02cm0人,px=M=2cl.47,D正確:故選C。

18.25℃和100C兩種情況下,碳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0C時、d點已經飽和,會有沉淀析出

B.25℃時,CaCCh的K卯=2.8'1。9

C.25℃時加入Na2cCh,可以使溶液由c點變為d點

D.升高溫度可以使溶液由4點變為曲線上的任一點

【答案】B

【解析】100℃時,d點位于100°C曲線下方,處于未飽和狀態,則不會有沉淀析出,故A錯誤:25℃時,b、

c點均可表示CaCOs的K?c點c(Ca2+)=2.0xl0-5mol/L.C(CO;')=1.4x10^mol/L,

Ksp=c(Ca2+)-c(COf)=2.8xlO-9,故B正確;25C時加入Na2c。3,溶液中c(8;)增大、。叱)降低,

則(1點應位于25℃曲線以卜,故C錯誤;升高溫度,CaC(%溶解度增大,其Ksp增大,所以升高溫度可以

使溶液由a點不可能變為曲線上的任一點,故D錯誤;故選B。

19.一定溫度下,AgCl和AgzCQ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

卜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條件下能生成AgKrCh沉淀,也能生成AgCl沉淀

B.b點時,c(Cl)=c(CrOr),^(AgCl)=KvP(Ag2CrO4)

C.Ag2CrO4+2ClU2AgCl+CrO;的平衡常數K=l()

D.向NaQ、NazCQi均為O.lmo卜U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Ch溶液,先產生AgzCrO』沉淀

【答案】C

【分析】根據圖像,由(1.7,5)可得到AgzCrCh的溶度積KUAgCrOi尸炭(Ag)c(CrO:-)=(lxi0S)2xixl0=10,

由(4.8,5)可得到AgCl的溶度積K即(AgCl)=c(Ag+>c(Cl)=lxl05xlxl0=10,據此數據計算各選項結果。

【解析】假設a點坐標為(4,6.5),此時分別計算反應的濃度烯。得,0(AgCl)=lO,aAg2CrO4)=l(F,二者

的濃度燧均小于其對應的溶度積Kw二者不會生成沉淀,A錯誤;K,p為難溶物的溶度積,是一種平衡常數,

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無關,根據分析可知,二者的溶度積不相同,B錯誤;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

達式為),將表達式轉化為與兩種難溶物的溶度積有關的式子得

C(5)

c(CrO;)c(CrO:)c“Ag,)=/(AgzCrOj=lxIQ-117

=1x10,C正確;向NaCkNaCrO均為0.1mol-L1

"c2(Cr)-c2(Cr)c2(Ag+)^(AgCl)"(IxlO-98)224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Ch,開始沉淀時所需要的c(Ag-)分別為10和10,說明此時沉淀CI需要的銀離子濃

度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先沉淀的是AgCl,D錯誤;故選C。

20.卜?圖為Fe(OHb、Al(OH)a和Cu(OH)2在水中達沉淀溶解平衡時的pM-pH關系圖

(pM=-lg[c(Myfmol.L-')]:c(M)<10"mol.LT可認為M離子沉淀完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由a點可求得K、p(Fe(OH)3)=l(T&s

B.pH=4時Al(OH)3的溶解度為為_mol?L7

C.濃度均為O.OlmoLL的A「,和Fe3+可通過分步沉淀進行分離

D.AltC/混合溶液中c(Cu")=0.2mo|.LT時二者不會同時沉淀

【答案】C

【解析】由點a(2,2.5)可知,此時pH=2,pOH=12,則K印(Fc(OHb)-c(Fe3+)d(OH-)=10*乂.的二]。.。,

故A錯誤;由點(5,6)可知,此時pH=5,pOH=9,則Ksp(Al(OH)3)=c?(A產).c3(OH)=10^xlO^^lO-3\pH=4

1033

時A1(OH)3的溶解度為湍嚀■=103moi.L」,故B錯促;由圖可知,當鐵離子完全沉淀時,鋁離子尚未開始

沉淀,可通過調節溶液pH的方法分步沉淀A產和Fe",故C正確;由圖可知,A/+沉淀完全時,

3+51

c(Al)^10-molL-,PM>5,此時pH約為4.7,在此pH下C/+剛開始沉淀的濃度為O.lmoL廣,而題中

c(Cu2+)=0.2mol?LT>0.imol.LT.則A產、C『會同時沉淀,故D錯誤;故選C。

21.難溶電解質沉淀溶解平衡的影響因素

已知沉淀溶解平衡:Mg(OH)20=Mg2+(aq)+2OH(aq)

條件改變移動方向c(Mg2t)c(OH)

加少量水—

升溫

加MgCh(s)

加鹽酸—

力口NaOH(s)

Q:離子積對于AmBn(s)=mAn(aq[+nBm(aq)任意時刻Q=cm(A")cn(Bm)。

(l)Q>Ksp,溶液過飽和,有析出,直至溶液,達到新的平衡。

(2)Q=Kp,溶液飽和,沉淀與溶解處于1

(3)Q<Kp,溶液未飽和,無析出,若加入過量難溶電解質,難溶電解質直至溶液

【答案】正向移動不變不變正向移動增大增大逆向移動增大

減小正向移動增大減小逆向移動減小增大

(1)沉淀飽和(2)平衡狀態(3)沉淀溶解飽和

【解析】加水使得氫氧根離子鎂離子濃度減小,促使平衡正向移動,由于Ksp=c(Mg2+)c2(0H)不變,故

達到新平衡時氫氧根離子、鎂離子濃度與原來相回,故填:正向移動、不變、不變;

升高溫度促進溶解的進行,故促使平衡正向移動,達到新平衡時氫氧根離子、鎂離子濃度變大,故填:正

向移動、增大、增大;

加氯化鎂,使得溶液中鎂離子濃度增大,促使平衡逆向移動,由于K¥=c(Mg")c2(OH-)不變,故達到新

平衡時氫氧根離子減小、鎂離子濃度增大,故填:逆向移動、增大、減小;

2+2

加鹽酸,鹽酸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促使平衡逆向移動,使得鎂禽子濃度增大,Kxp=c(Mg)c(0H)

不變,故達到新平衡時氫氧根離子減小,故填:正向移動、增大、減小;

加氫氧化鈉,使得溶液中氫氧離子濃度增大,促使平衡逆向移動,由于K卬氣(Mg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