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學試題答案1_第1頁
食品毒理學試題答案1_第2頁
食品毒理學試題答案1_第3頁
食品毒理學試題答案1_第4頁
食品毒理學試題答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簡答題

1、毒物是怎樣被排泄出體外的?

答:毒物與其代謝產物從機體排出的主要途徑是經腎臟隨尿排出和經肝、

膽通過腸道隨糞排出。其次,可隨各種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2、影響毒物毒性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氣溫、氣濕和氣壓

(2)、季節和晝夜節律

(3)、生物節律即生物鐘是生命進化過程中長期歷史形成的基本特征,

包括季節和晝夜節律。

(4)、動物籠的形式、每籠裝的動物數、墊籠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

響某些化學物質的毒性。

(5)、毒物的聯合作用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外來化合物對機體的交互

作用。

3、急性毒性的實驗目的是什么?

答:(1)、確定受試物使一種或幾種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水平,即定出50,

以初步估計該化學物對人類毒害的危險性。

(2)、闡明一種化學物的相對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現,找出其

劑量一效應和劑量一反應關系。

(3)、確定機體在環境中接觸的受試物侵入機體的途徑,研究受試物在

機體內的生物轉化過程與動力學變化。

(4)、研究受試物急性中毒的預防和急救治療措施。

4、如何對慢性毒性實驗的結果進行評價?

答:(1)、慢性毒性試驗所得的最大無作用劑量(以體重計)小于或等于人

群的可能攝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較強,應予以放棄。

(2)、在50?100倍之間者,需相關專家共同評議。

(3)、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則可考慮允許使用于食品,并制定衛生標

準。

(4)、慢性閾劑量和最大無作用劑量越小,衛生標準要求越嚴格。

5、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1)致甲狀腺腫物(2)生氟糖昔

(3)蠶豆病毒素和山蹩豆(4)外源凝集素和過敏原

(5)消化酶抑制劑(6)生物堿糖首

(7)血管活性胺(8)天然誘變劑

6、簡述生物轉化的毒理學意義。

答:化學物生物轉化是一個連續的動態變化過程,同時具有兩重性,既具

有減毒滅活作用(2分)又具有增毒和代謝活化作用。一種化學物對機體

損害作用可能是化學物本身,更主要的是其活性中間產物或其代謝產物(1

分),由于代謝轉化連續性、系統性、復雜性,因此評價其毒理作用時必

須了解其代謝過程、代謝產物,才能全面評價化學物的毒作用,否則僅在

某一時點、僅對化學物本身去研究和評價其毒作用,就可能得出錯誤或片

面的結論(1分)

五、綜合題

1、安全性評價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答:(D實驗設計的科學性

化學物質安全性評價將毒理學知識應用于衛生科學,是科學性很強的

工作,也是一項創

造性的勞動,因此不能以模式化對待,必須根據受試化學物的具體情況,

充分利用國內外現

有的相關資料,講求實效地進行科學的實驗設計。

(2)試驗方法的標準化

毒理學試驗方法和操作技術的標準化是實現國際規范和實驗室間數據

比較的基礎。化學

物安全性評價結果是否可靠,取于毒理學實驗的科學性,它決定了對實驗

答:從圖中可以看出,化學物A、B的5。相同,均小于C的5。相同,說

明A、B毒性大于C(1分)。A的斜率要大于3斜率(1分),較小劑量B

化學物即可導致死亡,但達到一定的劑量時,A化學物的劑量的輕微變化,

即可使死亡率迅速上升;而B與C的斜率相同,說明兩種化學物的致死模

式一致,只是劑量有差別。總體說明A>B>C。

四、簡答題

1.什么是細胞內鈣穩態?

答:細胞內的鈣有結合鈣和離子鈣兩種形式。只有離子鈣才具有生理

活性。離子鈣又分為細胞內2,和細胞外\正常情況下細胞內的鈣濃度

較低(IO'?IO),細胞外濃度較高(IO-],內外濃度相差3?比倍。

在細胞靜息狀態下細胞內游離的」'僅為

10\而細胞外液衣則達當細胞處于興奮狀態,第一信使傳遞信息,

則細胞內游離2+迅速增多可達IO3此后再降低至10%完成信息傳遞循環。

故將2?稱為體內第二信使。2+濃度的這種穩態狀的變化過程稱為細胞鈣穩

態。

2.何謂慢性毒性與慢性毒性研究的目的?

答:慢性毒性是指以低劑量外來化學物長期(生命大部分時間或終身接

觸)給予試驗動物接觸,其對試驗動物產生的慢性毒性效應。

慢性毒性試驗是外來化學物一般毒性評價程序中最后階段的觀察,其

目的是為了評價動物長期接觸某受試物后可能出現的毒性作用,尤其是進

行性或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與致癌作用,以確定外來化學物的毒性下限,

即長期接觸該化學物可以引起機體危害的閾劑量和最大無作用劑量,為最

終評價受試物能否應用于食品提供依據,為進行該化學物的危險評價與制

定人接觸該化學物的安全限量提供毒理學依據,如最高允許濃度和每日允

許攝入量等。

3.簡述影響外來化學物毒作用的因素

答:1)毒物因素,包括化學結構,理化性質,不純物和毒物進入機體

的途徑。

2)環境因素,包括氣象條件,季節或晝夜節律,動物籠養。

3)機體因素,包括物種間遺傳學的差異,個體間遺傳學的差異,

機體其

他因素對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響。

4)化學物的聯合作用,如相加作用,協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4.毒物是如何在體內貯存的?

答:毒物在體內貯存:一方面對急性中毒具有保護作用,可減少在靶

器官中的外源化

學物的量;另一方面貯存庫中的毒物與血漿中游離型毒物間存在平衡,

具有潛在的危

害。

在體內貯存的部位是與其理化性質有關,主要貯存在以下部位

①血漿蛋白質作為貯存庫

②肝和腎作為貯藏庫

③脂肪組織作為貯藏庫

④骨骼組織作為貯臧庫

五.綜合題

簡述毒理學安全性評價程序的主要內容?

答:

(一)第一階段(急性毒性試驗)(1)急性毒性試驗(2)動物皮膚、黏膜試驗

(3)吸入刺激閾濃度試驗。

(二)第二階段(亞急性毒性試驗和致突變試驗)(l)30d亞急性毒性試驗或

20d蓄積試驗(2)致突變試驗。

(三)第三階段(亞慢性毒性試驗和代謝試驗)

(1)亞慢性毒性試驗包括90d亞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畸試驗、繁殖試驗。

(2)代謝試驗(毒物動力學實驗)

(四)第四階段(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癌試驗)

本階段包括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癌試驗,這些試驗所需時間周期長,可

以考慮二者結合進行。

(五)人群接觸資料

人群資料是受試化學物對人體毒作用和致癌危險性最直接、可靠的證據,

在化學安全性評價中具有決定性作用。

四、簡答題

1、毒物是怎樣被排泄出體外的?

答:毒物與其代謝產物從機體排出的主要途徑是經腎臟隨尿排出和經肝、

膽通過腸道隨糞排出。其次,可隨各種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2、生物轉化的I相反應主要包括哪幾個反應?你能寫出相應的反應方程

式嗎?

答:生物轉化的I相反應主要包括氧化、還原和水解反應。

3、影響毒物毒性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氣溫、氣濕和氣壓

2、季節和晝夜節律

3、生物節律即生物鐘是生命進化過程中長期歷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

括季節和晝夜節律。

4、動物籠的形式、每籠裝的動物數、墊籠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響某

些化學物質的毒性。

5、毒物的聯合作用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外來化合物對機體的交互作

用。

4、急性毒性的實驗目的是什么?

答:(D確定受試物使一種或幾種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水平,即定出5。,以

初步估計該化學物對人類毒害的危險性。

(2)闡明一種化學物的相對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現,找出其

劑量一效應和劑量一反應關系。

(3)確定機體在環境中接觸的受試物侵入機體的途徑,研究受試物在機

體內的生物轉化過程與動力學變化。

(4)研究受試物急性中毒的預防和急救治療措施。

5、如何對慢性毒性實驗的結果進行評價?

答:慢性毒性試驗所得的最大無作用劑量(以體重計)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

能攝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較強,應予以放棄;

在50?100倍之間者,需相關專家共同評議;

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則可考慮允許使用于食品,并制定衛生標準。

慢性閾劑量和最大無作用劑量越小,衛生標準要求越嚴格。

6、化學毒物的致突變類型有哪些?

答:⑴基因突變

⑵染色體畸變

⑶染色體數目異常

7、抗生素殘留對人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⑴一般毒性作用

⑵過敏反應和變態反應

⑶細菌耐藥性

⑷菌群失調

⑸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

⑹內分泌與其它影響

8、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⑴致甲狀腺腫物⑵生鼠糖昔

⑶蠶豆病毒素⑷山焦豆中毒

⑸外源凝集素和過敏原⑹消化酶抑制劑

⑺生物堿糖昔⑻血管活性胺

⑼天然誘變劑⑩蘑菇毒素

五、綜合題

1、食品中的多環芳煌的來源與主要毒性作用有哪些?

答:多環芳煌是煤、石油、木材、煙草、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機物不完

全燃燒時產生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是重要的環境和食品污染物。

食品可被空氣污染,也可由直接熱氣干燥或煙熏制造時所玷污。

明火上炙烤使肉受到含的煙塵污染。

其主要毒性作用;

苯并[a]花是一種較強的致癌物,主要上皮組織產生腫瘤,如皮膚癌、

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

還可引起食管癌、上呼吸道癌和白血病,并可通過母體使胎兒致畸。致

癌、致畸

2、蘑菇毒素主要有哪些?對機體造成的損害是如何發生的?

答:主要有毒傘毒素和毒蠅堿

毒傘的主要毒性物質是幾個環狀肽化合物,即毒傘素和a-鵝膏蕈堿。

鵝膏草堿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它專一抑制細胞合成的關鍵酶聚合酶的活

性,終止了核糖體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可導致嚴重的肝損傷。同試a-

鵝膏蕈堿也破壞了腎的卷曲小管,使腎不能有效地濾過血中的有毒物質。

毒蠅堿是可以至導致殘廢的神經毒素,其中最著名的是毒蠅蕈。

除毒蠅蕈外,裸傘屬和光蓋傘屬也可產生嗜神經毒素,產生的嘔吐毒

素和溶血毒素會導致劇烈的嘔吐和溶血。

食用毒蠅蕈的個體的神經病學癥狀是變化的,癥狀通常是在攝入一小

時左右時出現,產生與酒醉相似的癥狀,出現意識模糊、狂言澹語、手舞

足蹈、視物體色澤變異幻覺屢現,并伴有惡心、嘔吐。輕者數小時可恢復,

重者可導致死亡。

五、簡答題

1、食品毒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哪些?

L)研究毒物的來源與性質

(1)外來化學物:(2)生物源性:(3)藥物殘留:(4)內源毒素:(5)

加工與變質產毒:

(6)人為毒素:

2.)研究毒理學機制與開展安全性評價

(1)研究毒物體內代謝過程、毒性作用、毒性機理與毒性特征等。

(2)對新資源食品、新型包裝材料、新型食品添加劑等新產品,進行安

全性毒理學評價。

(3)工業新的污染因素、污染源、污染種類與化學性質與其在食物鋅中

的遷移規律,評價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4)研究藥物殘留毒性、檢測方法,制定殘留限量標準。

(5)研究食品在加工、包裝、儲運過程中各種污染因素。

(6)通過系統毒理學試驗,對受試物做出安全性評價,并結合實際情況

和人群食物結構制定安全限量標準。

2.影響外來化合物在胃腸道進行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1.)毒物:溶解度與分散度;分散度大易于吸收。

2.)胃腸蠕動情況;

3.)胃腸道酸堿度;

4.)胃腸道內容物的狀況。

3、影響毒物毒性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氣溫、氣濕和氣壓

(2)、季節和晝夜節律

(3)、生物節律即生物鐘是生命進化過程中長期歷史形成的基本特征,

包括季節和晝夜節律。

(4)、動物籠的形式、每籠裝的動物數、墊籠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

響某些化學物質的毒性。

(5)、毒物的聯合作用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外來化合物對機體的交互

作用。

4、蓄積性毒性試驗的目的是什么?

蓄積性毒性是產生慢性毒性作用的基礎,是食品中外來化合物安全性評

價的重要依據之一。(1分)

1.)了解受試驗是否具有蓄積作用與蓄積性大小。

2.)根據受試物有無蓄積作用,評定該化合物是否可能引、起潛在的慢性

毒性危害。

3.)為制定有毒物質在食品中的衛生限量標準時,為安全系數的選擇提供

參考。

4.)確定該受試物可否用于食品提供人類長期食用。

六、綜合題

安全性評價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答:(1)實驗設計的科學性

化學物質安全性評價將毒理學知識應用于衛生科學,是科學性很強的

工作,也是一項創

造性的勞動,因此不能以模式化對待,必須根據受試化學物的具體情況,

充分利用國內外現

有的相關資料,講求實效地進行科學的實驗設計。

(2)試驗方法的標準化

毒理學試驗方法和操作技術的標準化是實現國際規范和實驗室間數據

比較的基礎。化學

物安全性評價結果是否可靠,取于毒理學實驗的科學性,它決定了對實驗

數據的科學分析

和判斷。如何進行毒理學科學的測試與研究,要求有嚴格規范的規定與評

價標準。這些規范

與基準必須既符合毒理科學的原理,又是良好的毒理與衛生科學研究實踐

的總結。因此毒理

學評價中各項試驗方法力求標準化、規范化,并應有質量控制。現行有代

表性的實驗設計與

操作規程是良好實驗室規范()和標準操作程序。

(3)熟悉毒理學試驗方法的特點

對毒理學實驗不僅要了解每項試驗所能說明的問題,還應該了解試驗

的局限性或難以說

明的問題,以便為安全性評價作出一個比較恰當的結論。

(4)評價結論的高度綜合性

在考慮安全性評價結論時,對受試化學物的取舍或是否同意使用,不

僅要根據毒理學試

驗的數據和結果,還應同時進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分析,并考慮其對

環境質量和自然資

源的影響,充分權衡利弊,作出合理的評價,提出禁用、限用或安全接觸

和使用的條件以與

預防對策的建議,為政府管理部門的最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五、簡答題

1、試述食品被污染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1.)工業“三廢”的污染:2.)農藥的污染:3.)霉菌的污染;4.)獸藥殘

留污染:

5.)運輸污染;6.)加工污染;7.)事故性污染

2、外來化合物對機體產生的損害作用具有哪些特點?

1.)機體的正常形態、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嚴重影響,壽命縮短;

2.)機體的功能容量或對額外應激狀態的代償能力I;

3.)機體內穩態的功能I;

4.)機體對其他某種環境因素不利影響的易感性to

3、化學物質的一般毒性作用機制有哪些?

1.)細胞膜損傷與鈣穩態失調

2.)自由基與氧化損傷

3.)損傷與基因突變

4.)致癌的分子機制

4、急性毒性試驗觀察的內容有哪些?

L)中毒出現的時間和癥狀:

染毒后4h最密切注意觀察,記錄動物的異常表現和出現時間,對癥狀

進行描述,總結毒性特征。

2.)死亡時間與死亡數:記錄各組死亡時間和死亡數。

3.)剖檢、生化與病理學檢查:初步確定靶器官。

4.)毒代動力學分析

5、亞慢性毒性試驗劑量設計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