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有機化學題庫下_第1頁
2024年有機化學題庫下_第2頁
2024年有機化學題庫下_第3頁
2024年有機化學題庫下_第4頁
2024年有機化學題庫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單項選擇,每題2分)1.下述化合物與飽和NaHSO3反應速度大小次序為()解答:a>b>c。醛酮與NaHSO3反應為親核加成,醛的反應速度不小于酮,此外,減少了羰基碳的正電性,減慢了親核加成速度。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與2,4-二硝基苯肼反應的化合物是()解答:C。醛,酮與苯肼反應脫去一分子水生成腙.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發生碘仿反應的是()解答:A.甲基醛,甲基酮或含甲基的伯醇,仲醇能發生碘仿反應。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發生銀鏡反應的含羰基化合物是()解答:D。醛有銀鏡反應,酮無銀鏡反應。5.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發生自身羥醛縮合反應的含羰基化合物是()。解答:A。能發生自身羥醛縮合反應的羰基化合物必須有α-H。

6.下列化合物中,哪個可發生Cannizzaro反應()解答:D。只有不含α-H的醛在濃OH-條件下才能發生Cannizzaro反應。7.

下列化合物與HCN反應速率由大到小排序為()解答:A>B>C>D。8.

下列化合物與HCN反應速率由大到小排序為()解答:A>C>D>B。9.

下列化合物與HCN反應速率由大到小排序為()解答:A>C>D>B。10.

下列化合物與HCN反應速率由大到小排序為()解答:A>D>B>C。11.下列化合物可以發生碘仿反應的是()A.乙醛B.丙醛C.3-已酮D.1-苯基乙醇解答:A12.下列化合物不可以發生碘仿反應的是()A.2-戊醇B.苯乙酮C.3-已酮D.3,3-二甲基-2-丁酮解答:C13.下列化合物可以發生碘仿反應的是()A.3-戊醇B.丙醛C.環已酮D.3-苯基-2-丁醇解答:D14.下列化合物中能發生Cannizzaro反應的是()解答:A15.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其中酸性最強的是()A.B.C.解答:D16.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其中酸性最強的是()解答:C。羧酸酸性的大小與和羧基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的電負性大小成正比。不一樣雜化的碳的電負性大小為Csp>Csp2>Csp3。

17.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其中酸性最弱的是()解答:B18.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其中酸性最強的是()解答:D19.指出下列化合物中酯化反應速率最大的是()解答:A(>B>C>D)20.指出下列化合物中酯化反應速率最大的是()解答:A(>B>C>D)有機羧酸與醇的酯化反應的速率受酸和醇的烴基構造的影響,烴基構造越大,酯化反應速率越小。這是由于烴基構造越大,空間位阻越大,親核試劑攻打羧基的碳原子受到的阻礙也越大,因而酯化反應速率也越小。

21.下列化合物發生水解反應的速率最大的是()解答:A(>B>C>D)。羧酸酯分子中烴基構造位阻越大,水解反應速率越小。22.下列化合物發生水解反應的速率最大的是()解答:A(>B>C>D>E)。當酯的羰基碳與吸電子基團相連時,酯的水解速率加緊,若與供電子基團相連,則水解速率減慢。—NO2和—Cl的吸電子作用使水解速率加速,—CH3和—OCH3的供電子作用使水解速率減慢。23.下列化合物進行脫羧反應活性最大的是()。A.丁酸B.β-丁酮酸C.α-丁酮酸D.丁二酸解答:B。A和D不易脫羧,B和C都易脫羧,其中β-丁酮酸最易脫羧。

24.下列化合物沸點最高者為()。 A.乙醇B.乙酸C.乙酸乙酯D.乙酰胺解答:D。碳鏈相稱的化合物沸點次序為:酰胺>羧酸>醇>酯。25.下列酯堿性水解速度最大的是()解答:C26.下列酯堿性水解速度最大的是()解答:D27.下面哪種反應條件能使環戊酮轉化為環已酮()

A.CH2O,HN(CH3)2.HCl

B.①CH3NO2②H2/Ni③HNO2

C.①CH3MgX②CO2③H2O

D.①NaCN②水解

解答:B28.通過Michael加成反應可以合成()化合物。

A.1,5-二羰基化合物

B.1,3-二羰基化合物

C.1,6-二羰基化合物

D.1,4-二羰基化合物解答:A29.比較羧酸HCOOH(I),CH3COOH(II),(CH3)2CHCOOH(III),(CH3)3CCOOH(IV)的酸性大小()A.IV>III>II>I

B.I>II>III>IV

C.II>III>IV>I

D.I>IV>III>II

解答:B30.下列化合物酸性大小的次序為()

①乙醇②乙酸③甲醇④乙炔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解答:C31.堿性大小排列對的的是()(1)吡啶

(2)4-氨基吡啶

(3)4-甲基吡啶

(4)4-氰基吡啶A.(1)>(2)>(3)>(4)

B.(2)>(1)>(3)>(4)C.(2)>(3)>(1)>(4)

D.(2)>(3)>(4)>(1)解答:C32.苯(a)、呋喃(b)、吡咯(c)、噻吩(d)發生親電取代反應的活性次序是()

A.a>b>c>d

B.b>a>c>d

C.d>c>b>a

D.c>b>d>a

解答:D33.喹啉硝化時,硝基進入()

A.2位

B.3位

C.5位和8位

D.4位解答:C34.苯胺,甘油,濃H2SO4,硝基苯共熱生成喹啉的反應叫()

A.Cannizzaro反應

B.Fischer反應

C.Skraup反應

D.Hantzsch合成

解答:C

35.下列哪個化合物存在對映異構體且能拆分得光學純的異構體?()解答:D。A的對映異構體在一般條件下很輕易互相轉化。36.下列化合物哪個有變旋現象?()解答:A37.下列化合物哪個有變旋現象?()解答:D。由于屬半縮醛,可通過開鏈式α–β互變。38.下列化合物中,哪個能還原本尼迪特溶液?()解答:B。39.比較下列化合物的堿性,按堿性由強到弱排序對的的是()解答:A40.比較下列化合物的堿性,按堿性由強到弱排序對的的是()解答:B41.比較下列化合物的堿性,按堿性由強到弱排序對的的是()解答:C42.比較下列化合物的堿性,按堿性由強到弱排序對的的是()A.環已胺>氨>苯胺>吲哚;B.環已胺>氨>吲哚>苯胺C.吲哚>環已胺>氨>苯胺;D.氨>環已胺>吲哚>苯胺解答:A43.比較下列化合物的堿性,按堿性由強到弱排序對的的是()A.吡啶>芐胺>苯胺>α-甲基吡咯;B.芐胺>吡啶>苯胺>α-甲基吡咯C.芐胺>α-甲基吡咯>吡啶>苯胺;D.芐胺>吡啶>α-甲基吡咯>苯胺解答:B44.堿性最弱的化合物是()解答:A45.不具還原性的糖是()A.蔗糖B.果糖C.麥芽糖D.纖維二糖解答:A46.與硝酸反應後不具有旋光性的化合物是()解答:A47.等電點時的蛋白質的電荷狀態為()A.帶正電荷B.帶負電荷C.凈電荷為零D.與非等電點時狀態相似解答:C48.乙酰乙酸乙酯能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存在()A.對映異構B.順反異構C.互變異構D.構象異構解答:C49.堿性最強的物質是()解答:A50.酸性最強的物質是()A.HCOOHB.CH3COOHC.CH3CH2COOHD.HOOCCOOH解答:D51.沸點最高的物質是()A.CH3CONH2B.CH3CH2OHC.CH3COOHD.CH3CH2Cl解答:A52.存在較穩定烯醇式構造的化合物是()解答:B大綱14.214.3難度4辨別度353.和D-葡萄糖生成相似糖脎的是()A.麥芽糖B.D-核糖C.D-果糖D.L-甘露糖解答:C54.下列化合物中在堿性溶液中不會發生消旋化的是()A.(R)-2-甲基丁醛B.(S)-3-甲基-2-庚酮C.(S)-3-甲基環已酮D.(R)-2-苯基-丁醛

解答:C55.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發生碘仿反應的是()A.2-戊酮B.丙醛C.乙醇D.苯乙酮解答:B56.下列化合物中能發生碘仿反應的是()A.3-已酮B.丙醛C.2-戊醇D.環已酮

解答:C57.下列化合物中能和飽和亞硫酸氫鈉水溶液加成的是()A.2-戊酮B.3-已酮C.苯乙酮D.2-戊酸解答:A58.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和飽和亞硫酸氫鈉水溶液加成的是()A.丙醛B.苯甲醛C.苯乙酮D.環已酮

解答:C59.下列羰基化合物按其親核加成的活性由大到小排序的是()A.CH3COCH2CH3,CH3CHO,CF3CHO,CH3COCH=CH2B.CH3CHO,CF3CHO,CH3COCH2CH3,CH3COCH=CH2C.CF3CHO,CH3CHO,CH3COCH=CH2,CH3COCH2CH3D.CF3CHO,CH3COCH=CH2,CH3CHO,CH3COCH2CH3解答:C60.下列羰基化合物按其親核加成的活性由大到小排序的是()A.ClCH2CHO,CH3CH2CHO,PhCHO,PhCOCH3B.ClCH2CHO,PhCHO,CH3CH2CHO,PhCOCH3C.PhCHO,ClCH2CHO,CH3CH2CHO,PhCOCH3D.CH3CH2CHO,PhCHO,ClCH2CHO,PhCOCH3解答:A61.下列化合物按堿性由強到弱排列成序為()解答:C62.下列負離子哪一種親核性最強()解答:B。A、C、D都是由二個活性基團活化的亞甲基形成的負離子,比較穩定。而B負離子只有一種活性基團活化,故B親核性最強。63.下列論述對的的是()A.已酮糖不能還原Tollens試劑;

B.b-D-吡喃葡萄糖的構象比a-D-吡喃葡萄糖的構象穩定;C.

凡含氮物都能溶于稀鹽酸;D.

所有二糖均有苷羥基,有開鏈式構造,均有還原性解答:B

64.下列糖中哪一種不與Fehling試劑反應()A.D-核糖B.D-果糖C.纖維二糖D.蔗糖解答:D。由于只有蔗糖是非還原糖。65.圖中纖維二糖的命名為:A.4-O-?-D-吡喃葡糖苷基-D-吡喃葡糖B.4-O-α-D-吡喃葡糖苷基-D-吡喃葡糖C.4-O-α-L-吡喃葡糖苷基-L-吡喃葡糖D.4-O-?-L-吡喃葡糖苷基-L-吡喃葡糖解答:A66.D-葡萄糖和L-葡萄糖的開鏈式構造互為:A.對映異構體B.官能團異構體C.構象異構體D.差向異構體解答:D

67.鑒定a-氨基酸常用的試劑是()A.Tollens試劑B.水合茚三酮C.Benedict’s試劑D.溴水解答:B。氨基酸與水合茚三酮共熱時呈藍紫色,用于a-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檢測。68.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解答:C69.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解答:D70.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解答:D71.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解答:D72.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解答:C73.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強的是()解答:A74.與丙醇酯化反應速率最快的是()解答:A75.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最快的是()解答:B76.與乙酸反應最慢的是()解答:D77.與苯甲醇反應最快的是()解答:D78.與乙酸反應最快的是()解答:A79.下列各化合物熔點最高的是()解答:C80.下列各化合物熔點最高的是()解答:C81.下列各化合物熔點最高的是()解答:C82.酸性水解,如按AAc1歷程進行,則()A、手性碳的構型保持B、手性碳的構型翻轉C、得到外消旋的醇D.不確定解答:A83.酸性水解,如按AAl1歷程進行,下列論述不對的的是()A、反應中有酰基正離子生成B、水解速率只與酯的濃度有關C、得到外消旋的醇D.反應中有三級碳正離子形成解答:A84.如用酯與格氏試劑反應制備3-戊醇,你認為應選擇的酯是()A、甲酸乙酯B、乙酸乙酯C、丙酸乙酯D、丁酸乙酯解答:A85.下列化合物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解答:A86.下列羰基化合物的互變平衡體系中,烯醇式含量最大的是()解答:C87.能發生Dickmann酯縮合反應的是()A、已二酸二乙酯B、戊二酸二乙酯C、丁二酸二乙酯D、丙二酸二乙酯解答:A88.下列化合物堿性水解速度最快的是()解答:A89.下列負離子的穩定性最低的是()解答:D90.這個反應屬于()A、Wittig反應B、Claisen縮合C、Michael加成D、Cannizzaro反應解答:C91.下列二元酸中,受熱形成環戊酮的是()A庚二酸B、已二酸C、戊二酸D、丁二酸解答:B大綱12.3難度3辨別度492.下列二元酸中,受熱生成六元環酸酐的是()A、已二酸B、戊二酸C、丁二酸D、丙二酸解答:B93.下列化合物與I2的NaOH溶液反應,能生成二元羧酸鈉鹽的是()解答:C94.在酸性水溶液中水解後,能生成與反應前含相似碳數醛基化合物的是()解答:B95.下列酯的堿性水解速度最快的是()解答:D96.乙酸與(R)-2-辛醇在酸性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產物酯中的手性碳與醇相比,是()A、構型翻轉B、外消旋化C、不能確定D、構型保持解答:D97.下列羧酸中,可用“NaCN與鹵代烴反應,再水解”合成的是()A、2-丁烯酸B、苯甲酸C、3-丁烯酸D、2,2-二甲基戊酸解答:C98.能把CH3CH=CHCH2CO2C2H5還原為CH3CH2CH2CH2CH2OH,應選擇的還原條件是()A、Na,C2H5OHB、LiAlH4C、H2,PtD、NaBH4解答:C化合物與KOH醇溶液反應,釋放出F-的是()解答:B100.下列各化合物堿性由強到弱排序的是()a.R2NHb.RNH2c.RN=CHRd.RC≡NA.abcdB.bacdC.cabdD.abdc解答:A101.下列各化合物堿性由強到弱排序的是()a.C6H5-CH2NH2b.CH3-C6H4-NHCOCH3c.C6H5-NH2d.o-CH3C6H4NH2

A.abcdB.acdbC.dcbaD.adcb.解答:D102.下列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堿性由強到弱排序的是()a.(CH3CH2)2NHb.(CH3CH2)3Nc.NH3d.(CH3)3N+CH2CH3·OH-A.abcdB.dabcC.cbadD.bdac解答:B103.下列鹵代烴中,不能用于制備wittig試劑的是()A.CH3OCH2CH2ClB.(CH3)3CClC.(CH3)2CHClD.CH2=CHCH2Cl解答:B104.下列化合物發生親電取代反應的活性由大到小的次序是()a.吡咯b.呋喃c.吡啶d.噻吩e.苯A.abcdeB.abdecC.cabdeD.eacbd解答:B105.下列各胺中沸點最低的是()A、(CH3)3NB、CH3CH2CH2NH2C、CH3CH2NHCH3D、CH3CH2CH2CH2NH2解答:A106.下列化合物堿性最弱的是()A、四氫吡咯B、吡啶C、吡咯D、苯胺解答:C107.下列化合物在弱酸性條件下,能與C6H5N2+Cl-發生偶聯反應的是()解答:B108.下列化合物在弱堿性條件下,能與C6H5N2+Cl-發生偶聯反應的是()解答:C109.下列化合物,在弱酸性條件下與N,N-二甲苯胺偶聯時,哪個活性最大?()解答:A110.下列化合物與C2H5OH反應時,活性最大的是哪一種?()解答:C111.制取碘苯應選用的方案為()A.C6H6+I2(AlCl3)B、C6H5OH+HIC.C6H5Cl+NaID、C6H5N2+X-+KI解答:D112.下列糖溶于水後有變旋現象的是()A、蔗糖B、麥芽糖C、甲基-α-D-甘露糖苷D、葡萄糖甲苷解答:B113.喹啉和KNH2在二甲苯100℃作用下,生成的產物是()A、8-氨基喹啉B、5-氨基喹啉C、3-氨基喹啉D、2-氨基喹啉解答:D114.戊醛糖〔Ⅰ〕與〔Ⅱ〕的構型分別為(2R,3S,4S)和(2S,3R,4S),問〔Ⅰ〕與〔Ⅱ〕的關系是()A.對映異構B.內消旋體C.非對映體D.差向異構體解答:C115.在PH=8時,甘氨酸(PI=5.9)在水溶液中重要以什么形式存在?()A、H2NCH2COOHB、H3N+CH2COOHC、H3N+CH2COO-D、H2NCH2COO-解答:D11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解答:D117.下列戊醛糖用硝酸氧化,氧化產物是內消旋體的是()解答:A118.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和Tollens試劑發生反應的是()A.果糖B.甲酸C.麥芽糖D.解答:D119.喹啉與濃H2SO4在220℃作用,可生成的產物是()A.喹啉-3-磺酸B.喹啉-5-磺酸C.喹啉-2-磺酸D.喹啉-4-磺酸解答:B119.硝基苯在Zn+NaOH/C2H5OH的條件下還原,還原產物重要是()A、苯胺B、氫化偶氮苯C、氧化偶氮苯D、偶氮苯解答:B120.熱解重要產物是()

A.CH3CH=CH2B.CH2=CH2C.C6H5COCH=CH2D.C6H5COCH2CH2N(CH3)CH2CH3解答:C二、簡答題1.用化學措施鑒別:解答:2.寫出下面反應的機理:解答:3.寫出下面反應的機理:解答:

4.正丁醇、正丁醛、乙醚的相對分子質量相近而沸點相差很大(分別為118℃、76℃、38℃),為何?解答:羰基的偶極吸引力不小于醚,但無氫鍵作用。5.縮醛對堿穩定,而很輕易被稀酸分解,為何?它與一般醚的性質有什么不一樣?解答:稀酸使縮醛的氧原子質子化而被水解;一般醚只有在強的濃酸作用下醚鏈才斷裂。6.在環已酮和苯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少許氨基脲反應,過幾秒鐘後,產物多是環已酮縮氨脲,而過幾小時後產物多是苯甲醛縮氨脲。為何?解答:環已酮親核反應活性比苯甲醛好,而苯甲醛縮氨脲產物穩定(共軛作用)。7.為何醛、酮和氨衍生物反應反應要在微酸性時才有最大的速率?解答:由于H+可使羰基質子化,提高活性;但酸性過強使-NH2變成-N+H3而失去親核性。大綱11.1難度3辨別度48.在酸性條件下不對稱酮的鹵代,重要發生在取代較多的α碳原子上,為何?解答:由于酸催化由烯醇穩定性決定鹵代位置,即向著生成取代較多的方向烯醇化。9.為何在堿液中(R)-3-苯基-2-丁酮能發生消旋化?而(R)-3-苯基丁醛則不能發生類似作用?解答:消旋化重要是由于形成了烯醇式。前者形成烯醇式波及到與手性碳相連的鍵的斷裂,而後者形成烯醇式沒波及到與手性碳相連的鍵的斷裂。10.用簡樸化學措施鑒別解答:用托倫試劑鑒別出C6H5CHO,通過碘仿反應鑒別出C6H5COCH3。11.用簡樸化學措施鑒別解答:用托倫試劑鑒別出C6H5CHO,通過碘仿反應鑒別出C6H5CHOHCH3。12.在堿性溶液中將1molBr2和1mol互相作用,成果得到0.5mol和0.5mol未反應的,試解釋之。解答:在堿性條件下,含α-H的酮形成烯醇鹽,與Br2加成得,中α-H的酸性較原料更強,在相似的堿性條件下更輕易形成烯醇鹽再次鹵代得到;由于Br2和的用量比為1:1,因此和未反應的各占50%。13.有人研究異丙叉丙酮的還原反應,得到一種產物,不懂得它是請設計一種簡樸的鑒別措施。解答:分別用溴水、Na和飽和的亞硫酸氫鈉水溶液與該產物反應,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與Na反應有氣泡產生的是(C);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與飽和的亞硫酸氫鈉水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B)。14.為何羧酸的酸性比醇強,試從各自的構造來分析?解答:,對羥基中的氫來說,既有-I,又有羥基氧與羰基的P-π共軛效應(如圖示),從而增長了吸電作用;而醇僅有-I,因此羧酸酸性比醇強;此外,羧酸電離後的羧酸根,由于P-π共軛效應,負電荷可以分散在兩個氧原子上,且可寫出兩個相似的共振極限式(),而醇的共軛堿的負電荷沒有共軛效應來分散,因此,羧酸根要比烷氧負離子穩定,共軛堿越穩定其共軛酸的酸性越強,即羧酸的酸性比醇強。綜合考慮,羧酸的酸性比醇強許多。

15.鑒別下列化合物:a.甲酸b.草酸c.丙二酸d.丁二酸解答:甲酸是液體,其他為固體

16.用化學措施分離下列化合物:解答:

17.寫出下列反應的機理:解答:18.順丁烯二酸pKa11.83,pKa26.07,而反丁烯二酸pKa13.03,pKa24.44。為何順式pKa11小而pKa2大?

解答:順丁烯二酸離解後產生的負離子可與另一羧基中羥基氫形成分子內氫鍵,而反丁烯二酸離解後產生的負離子不會產生上述作用,即順丁烯二酸一級電離後的共軛堿穩定,順式的pKa1不不小于反式的;順式的二級電離由于分子內氫鍵作用的存在而變難,因此順式的pKa2比反式的大。19.用簡樸的化學措施鑒別甲酸、乙酸和乙醛解答:分別加入飽和的碳酸鈉水溶液,分層的是乙醛;剩余兩種加入Tollens試劑,有銀鏡現象的是甲酸,余下的是乙酸。20.4-羥基戊酸用微量硫酸在苯溶液中處剪發生下列反應,寫出它合理的反應機理。解答:21.甲酸乙酯和碳酸二乙酯分別與格氏試劑反應生成幾級醇?寫出碳酸二乙酯與過量格氏試劑反應的過程。解答:甲酸乙酯和碳酸二乙酯分別與格氏試劑反應生成二級醇和三級醇。22.寫出下列負離子的共振構造式,并比較堿性大小解答:23.寫出下列負離子的共振構造式,并比較堿性大小解答:24.怎樣將已醇、已酸和對甲苯酚的混合物分離得到多種純的組分?解答:25.用簡樸化學措施鑒別下列各組化合物解答:26.怎樣解釋芐胺(C6H5CH2NH2)的堿性與烷基胺基本相似,而與芳胺不一樣的事實?解答:由于在芐胺中,N未與苯環直接相連,其孤對電子不能與苯環共軛,因此堿性與烷基胺基本相似。27.怎樣解釋下列事實?解答:28.N-甲基苯胺中混有少許苯胺和N,N-二甲苯胺,怎樣將N-甲基苯胺提純?解答:使用Hinsberg反應.(注意分離提純和鑒別程序的不一樣)29.三個單糖和過量苯肼作用後,得到同樣晶形的脎,其中一種單糖的投影式為,寫出其他兩個異構體的投影式。解答:30.用簡樸化學措施鑒別下列各組化合物:解答:31.用簡樸的化學措施區別甲酸、乙酸、乙二酸解答:先用托倫試劑鑒別出甲酸,再用酸性高錳酸鉀鑒別出乙二酸。32.為何呋喃、噻吩及吡咯比苯輕易進行親電取代?而吡啶卻比苯難發生親電取代?解答:因五元雜環雜原子的孤對電子參與環的共軛(P-π共軛),屬富電芳環,因此比苯易親電取代。而吡啶中的氮原子上的孤對電子沒參與共軛,且電負性N>C,環上電子向N轉移,屬缺電子芳環,因此較苯難親電取代。33.用化學措施分離丁酸和丁酸丁酯解答:34.試用簡樸的化學措施除出苯中混有的少許噻吩;甲苯中具有的少許吡啶。解答:室溫下用95%的硫酸加入其中,能除出苯中混有的少許噻吩;用濃鹽酸除出甲苯中具有的少許吡啶。35.將賴氨酸(pI=9.74)、蘇氨酸(pI=5.60)和丙氨酸(pI=6.00)置于電泳儀中,電泳儀中盛有pH為6.0的緩沖液,通電後,三種氨基酸的移動狀況怎樣?解答:首先要明確各氨基酸在pH=6.0下的重要存在形式,即與否帶電,帶何種電荷,然後才能確定移動狀況。賴氨酸pH<pI,重要以陽離子形式存在,在電場中向陰極移動;蘇氨酸pH>pI,重要以陰離子形式存在,在電場中向陽極移動;丙氨酸pH=pI,重要以兩性離子形式存在,凈電荷為零,在電場中不移動。36.酪蛋白(pI=4.6)的水溶液pH為5.8,試問(1)它在溶液中帶何種電荷?(2)若將溶液的pH調至4.0,它將泳向電場的哪一級?解答:(1)酪蛋白pH>pI,重要以陰離子形式存在,帶“-”電荷。(2)若將溶液的pH調至4.0,這時的酪蛋白重要以陽離子形式存在,帶“+”電荷,它將泳向電場的負級。37.乙酸中也具有乙酰基,但不發生碘仿反應,為何?解答:乙酸在NaOH條件下,形成CH3COO-,氧負離子與羰基共軛,電子離域化的成果,減少了羰基碳的正電性,因此α-氫活潑性減少,不能發生碘仿反應。38.為何醛、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應要在微酸性(pH5~6)條件下才有最大的速率?pH值太大或太小有什么不好?解答:醛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應一般為加成、消去兩步反應。pH太大,消除脫水步較慢,pH太小,親核試劑與H+結合喪失親核性,加成難甚至不進行。39.用簡樸化學措施區別甲酸,乙酸,丙二酸解答: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是甲酸。加熱有氣體放出的是丙二酸。40.用簡樸化學措施區別戊醛,2-戊酮,3-戊酮解答:用費林試劑(CuSO4/NaOH)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的是戊醛。能發生碘仿反應(I2/NaOH)的是2-戊酮。41.分離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的混合物解答:42.分離2-辛醇、2-辛酮、正辛酸的混合物解答:43.為何苯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能與苯環上的π電子雲形成共軛體系,發生電子的離域?而吡啶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卻不能?解答:苯胺分子中氮原子的p軌道與苯環的π軌道形成給電子的p-π共軛軌道從而使苯環上電子雲密度增大,發生電子離域,而吡啶分子中氮原子與五個碳原子各提供一種具有1個成單電子的p軌道,它們互相平行,側面重疊而成閉合共軛體系。44.若在芳基重氮鹽的重氮基的鄰位和對位連有硝基時,對重氮鹽發生偶合反應將有何影響?解答:鄰位和對位連有硝基時,重氮鹽的穩定性增長,親電性增強,有助于偶合反應。45.試解釋N,N-二甲基苯胺能與重氮鹽發生偶合,而N,N-二甲基鄰二甲苯胺卻不能反應?解答:二甲胺基的鄰位為甲基占據,位阻迫使兩個甲基偏離苯環平面,位于平面的上下,氮原子上的孤電子對不能與苯環有效共軛,使電子密度減少,故不能再接受芳基重氮鹽的親電攻打。46.試解釋咪唑的酸性和堿性均比吡咯強?解答:咪唑新增長的一種氮原子上孤電子對,在環平面上,與環內的π電子不共軛,這樣就提供了接受質子的位置,故堿性強。新增長的氮原子為sp2雜化取代一種C原子,吸電子能力增長使負離子愈加穩定,故酸性增強。47.試用簡樸化學措施提純下列各組化合物(1)苯胺中具有少許硝基苯(2)三苯胺中具有少許二苯胺解答:48.試用簡樸化學措施提純下列各組化合物(1)三乙胺中具有少許乙胺(2)乙酰苯胺中具有少許苯胺解答:49.寫出下列反應的機理:解答:反應第一步α-鹵代酯在強堿作用下生成負離子,與醛羰基親核加成,再發生分子內親核取代,形成環氧。三甲胺的分子量雖比二甲胺的大,但其沸點卻比二甲胺的低,闡明原因。解答:由于三甲胺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而二甲胺分子間能形成氫鍵,破壞氫鍵需要能量,因此二甲胺的沸點比三甲胺的高。

丁胺的分子量與丁醇相近,但丁胺的沸點(77.8℃)比丁醇的沸點(117℃)低得多,但丁胺的堿性卻比丁醇強許多,闡明原因。解答:這是由于N的電負性不如O強,因此胺的氫鍵不如醇的氫鍵強,因此胺的沸點比同分子量的醇低。同樣原因,N對未共用電子對的束縛能力比O小,因此胺的堿性比醇強。

52.苯胺N,N-二甲基化後,其堿性增至3倍,而2,4,6-三硝基苯胺N,N-二甲基化後,其堿性增至40000倍,闡明原因。解答:這是由于在苯胺和N,N-二甲苯胺中,氮上的孤對電子都跟苯環發生共軛,氮上甲基的供電子誘導效應增長了氮上的電子雲密度,因此,N,N-二甲苯胺的堿性比苯胺有一定程度的增長;而在N,N-二甲基-2,4,6-三硝基苯胺中,兩個鄰位硝基使-NMe2基不能和芳香環共平面,制止了氮上孤對電子與芳環的共軛,使硝基不能通過共軛效應吸引氮上的電子,跟2,4,6-三硝基苯胺相比,N,N-二甲基-2,4,6-三硝基苯胺的堿性大大增長。53.用簡樸的化學措施鑒別:a.b.c.解答:用NaNO2/HCl分別反應,a.在低溫時反應可見有氮氣放出;b.生成黃色對亞硝基N,N-二甲基苯胺鹽酸鹽,中和後成為綠色固體;c.生成黃色油狀物。

54.怎樣用化學措施分離環已基甲酸、三丁胺和辛烷的混合物,并將每一組分以相稱的純度回收?解答:用NaOH水溶液萃取、分液,水相用鹽酸中和,析出沉淀,抽濾得環已基甲酸;油相再用鹽酸萃取,分出油相——辛烷,水相用NaOH中和,有油狀物析出,分液,油相為三丁胺。

55.請解釋為何和與苯酚發生偶合反應時,前者的反應活性不不小于後者。解答:在偶合反應中,重氮鹽正離子是作為親電試劑使用,因此在中,由于-NO2吸電子的誘導效應和吸電子的共軛效應,使得其親電能力大大提高,故其反應活性不小于。

56.一般芳香重氮鹽與酚的偶聯是在弱堿性介質中進行,與芳胺偶聯是在弱酸性或中性介質中進行。這是為何?解答:由于芳香重氮鹽與酚的偶聯反應為芳環上的親電取代反應。在弱堿性介質中:,平衡偏向右邊,在-O-上的電子與苯環共軛,使苯環電子雲密度增大,它比酚更易發生親電取代反應。但當堿性太強(PH>10)時,重氮鹽會與OH-發生反應,生成重氮酸或重氮酸負離子,使之失去偶合能力。芳香重氮鹽與芳胺偶聯需在弱酸性或中性介質(PH=5~7)中進行,而不適宜在強酸性溶液(PH<5)中進行,由于假如在強酸性溶液中進行,胺轉變為銨鹽的傾向性加大,-NH3+使苯環電子雲密度減少,偶合反應的速度就很慢了。57.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偶極距方向,并闡明理由。解答:吡咯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對電子已參與形成環上閉合共軛體系,且氮的給電子共軛效應遠不小于吸電子誘導效應,因此吡咯的偶極距方向為。而吡啶氮原子上的孤對電子未參與環上閉合大π鍵,加上氮原子為電負性原子,因此吡啶的偶極矩方向為。58.比較吡啶和吡咯產生芳香性的原因。解答:吡啶和吡咯分子中的氮原子都是SP2雜化,構成環的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彼此以σ鍵相連。在吡啶分子中,環上由4n+2(n=1)個p電子構成芳香π體系,氮原子上尚有一對未共用電子處在未參與共軛的SP2雜化軌道上,并不與π體系發生作用;而在吡咯分子中,雜原子的未共用電子對在p軌道上,六個π電子(碳原子四個,氮原子兩個)構成了4n+2(n=1)個π電子的離域體系而具有芳香性。59.比較的芳香性大小。

解答:芳香性大小為由于五元雜環分子中,五個原子共用六個π電子,而苯則是六個碳原子共用六個π電子,因此五元雜環化合物的π電子分布不均勻,它們的芳香性比苯的差,不過它們的親電取代反應活性比苯的強。由于電負性O>N>S,提供電子對構成芳香性的芳環的能力與此電負性的關系相反,因此,芳香性為:呋喃<吡咯<噻吩。60.吡啶()的堿性比哌啶()的小,比苯胺的大,這是為何?解答:由于吡啶中的氮為sp2雜化,哌啶中的氮為sp3雜化,堿性次序為sp3>sp2,與烷烴中的碳類似。苯胺中的氮靠近于sp2雜化,由于氮原子上未共用電子對可與苯環共軛,電子分散在苯環上,故堿性減弱。

61.吲哚()中具有氮,但它不顯堿性,這是為何?解答:這是由于吲哚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與環共軛,形成一種10電子的芳香體系,故無堿性。

62.推測吲哚()進行親電取代,反應重要發生在哪個位置?為何?解答:親電取代重要發生在吡咯環上,由于吡咯環上5個原子共用6個電子,電子雲密度比苯環大,故吡咯環比苯環輕易發生親電取代反應,且在β位,這樣負電荷可分散到N上。

63.用化學措施分離化合物。解答:64.氨基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堿性,但等電點都不等于7,雖然含-氨基-羧基的氨基酸其等電點也不等于7,這是為何?解答:由于在水(pH=7)中氨基酸中的羧基電離程度不小于氨基,因此必須加入一定量的酸克制羧基的電離,才能使兩者的電離程度相等。因此氨基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堿性,但等電點都不等于7,雖然含-氨基-羧基的氨基酸其等電點也不等于7。65.用簡樸的化學措施鑒別解答:含羧基的能溶于NaOH溶液中,α-氨基酸與水合茚三酮發生顯色反應。66.在用RO18H和羧酸進行催化酯化時,O18所有在酯中,而用CH2=CHCH2O18H進行酯化時,發既有H2O18生成?解答:而67.試對下列反應提出也許的反應機理解答:68.為下列反應提出一種合理的反應歷程解答:69.對下列反應寫出也許的反應機理解答:70.分離苯甲酸和苯甲酸乙酯解答:71.找出下列反應中的錯誤,并改正,不變化題意。

解答:三、完畢反應式,寫出重要產物(每空1分)解答:解答:解答:HO(CH2)4CHO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HOOCCH2CH2CH2COOH解答:CH3CH=CHCOOH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C6H5CHOHCOC6H5解答:解答:解答:CH3CH=CHCOH(CH3)2解答:解答:解答:解答:CH3CHO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H5C2O2C)2CHCH(CO2C2H5)2解答:CH3COCH2CH2COOH解答:CH3CH2CH2CH(CN)2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

解答:CH3CH2CH=CH2解答:解答:PhCH=CH2解答:解答:季胺堿熱消除是反式共平面消除。解答:解答:解答:解答:解答:HOCH2CH2CH2COCH2COC6H5解答:解答:CH3)2CHNHCH2CH2OH四、推斷構造1.某化合物A(C5H10O)與Br2-CCl4、Na、苯肼都不發生反應。A不溶于水,但在酸或堿催化下可以水解得到B(C5H12O2)。B與等摩爾的高碘酸作用可得甲醛和C(C4H8O)。C有碘仿反應。試寫出A的也許構造。解答:2.化合物A(C10H12O,偶極矩不為零)與Br2-NaOH作用并酸化得B(C9H10O2)。A經克萊門森還原得到C(C10H14,偶極矩為零)。試寫出A、B、C也許的構造式。解答:3.有兩個二元酸A和B,分子式都是C5H6O4。A是不飽和酸,很輕易脫羧,脫羧而生成C,C的分子式為C4H6O2。A和C都沒有順反異構體和旋光異構體。B是飽和酸,不易脫羧,有順反異構體和旋光異構體。寫出A,B,C的所有構造式。解答:A:C:B:計算A和B的不飽和度為3,二元酸具有2個不飽和度,尚有一種不飽和度也許是雙鍵或環。由于A易脫羧,闡明A具有丙二酸的構造,C為不飽和一元酸且無順反異構和旋光異構,故C為3-丁烯酸。由C推得A是乙烯基丙二酸。B為環丙烷二甲酸。4.化合物A(C4H8O3)具有光學活性,A的水溶液呈酸性。A強烈加熱得到B(C4H6O2),B無旋光活性,它的水溶液也呈酸性,B比A更輕易被氧化。當A與重鉻酸鹽在酸存在下加熱,可得到一種易揮發的化合物C(C3H6O),C不輕易與KMnO4反應,但可給出碘仿試驗正性成果。試寫出A、B、C也許的構造式。解答:5.可卡因(Cocaine)是一種生物堿,經如下處理得到托品酮(tropinone)。根據上述反應寫出可卡因和芽子堿的構造。解答:6.化合物甲、乙、丙分子式均為C3H6O2,甲與NaHCO3作用放出CO2,乙和丙用NaHCO3處理無CO2放出,但在NaOH水溶液中加熱可發生水解反應。從乙的水解產物中蒸出一種液體,該液體化合物可發生碘仿反應;丙的堿性水解產物蒸出的液體無碘仿反應。寫出甲、乙、丙的構造式。解答:甲為CH3CH2COOH;乙為HCOOCH2CH3;丙為CH3COOCH3。7.草酸二乙酯與乙酸乙酯在NaOC2H5存在下反應生成A(C8H12O5),A用Zn和α-溴代乙酸乙酯處理後酸化得到B(C12H20O7),B經堿性水解而後酸化加熱得到C(C6H6O6)。寫出A、B、C的構造式。解答:A.H5C2OCOCOCH2CO2C2H5;B.H5C2OCOCOCH2CO2C2H58.化合物A,分子式為C4H6O4,加熱後得到分子式為C4H4O3的B,將A與過量甲醇及少許硫酸一起加熱得分子式為C6H10O4的C。B與過量甲醇作用也得到C。A與LiAlH4作用後得分子式為C4H10O2的D。寫出A,B,C,D的構造式以及它們互相轉化的反應式。解答:9.分子式為C6H15N的A,能溶于稀鹽酸。A與亞硝酸在室溫下作用放出氮氣,并得到幾種有機物,其中一種B能進行碘仿反應。B和濃硫酸共熱得到C(C6H12),C能使高錳酸鉀退色,且反應後的產物是乙酸和2-甲基丙酸。推測A的構造式,并寫出推斷過程。解答:10.化合物A(C7H14O)在K2Cr2O7-H2SO4溶液作用下得到B,B與CH3MgI作用後再經水解得D(C8H16O),D在濃硫酸作用下生成E(C8H14),E與冷的高錳酸鉀堿性溶液作用得F(C8H16O2),F在硫酸作用下可生成兩種酮G和H,其中G的構造為2,2-二甲基環已酮;又E與濃的高錳酸鉀酸性溶液作用得2,7-辛二酮。試寫出A,F,H也許的構造式。解答:11.某化合物分子式為C5H12O(A),氧化後得C5H10O(B),B能和苯肼反應,也能發生碘仿反應,A和濃硫酸共熱得C5H10(C),C經氧化後得丙酮和乙酸,推測A,B,C的構造。解答:大綱11.111.212.4難度3辨別度412.某化合物分子式為C10H14O2(A),它不與吐侖試劑、菲林試劑、熱的NaOH及金屬起作用,但稀HCl能將其轉變成具有分子式為C8H8O(B)的產物。B能與吐侖試劑作用。強烈氧化時能將A和B轉變為鄰苯二甲酸。試寫出A和B的構造。解答:13.化合物分子式為C8H15N(A),能溶于稀鹽酸,與過量CH3I反應後再和濕的AgO一起加熱,得到的產物再與過量CH3I反應後再和濕的AgO一起加熱得3-乙烯基環已烯。試確定A的構造式。解答:14.非旋光性化合物分子式為C7H15N(A),與2molCH3I作用形成季銨鹽,後用AgOH處理得季銨堿,加熱得到分子式為C9H19N的化合物B,B與1molCH3I作用後與AgOH反應,最終加熱得到分子式為C7H12(C)和三甲胺,C用KMnO4氧化可得化合物(CH3)2C(COOH)2。推測A、B、C的構造。解答:15.化合物A,分子式為C9H17N,A與1mol碘甲烷反應消除後,再與碘甲烷反應,再消除得B和C兩種化合物,分子式均為C8H12,B和C分別臭氧化,B生成等物質量的丙二醛和戊二醛,C只生成丁二醛,B和C催化加氫得到相似化合物D,分子式為C8H16。試推測A、B、C的構造式。解答:16.某化合物A(C10H15N),能溶于稀鹽酸,與亞硝酸作用放出N2得B,B能進行碘仿反應,并與濃硫酸共熱得C,C進行臭氧化得乙醛和一殘留物D,D發生碘仿反應,得苯甲酸。寫出A、B、C的構造式。解答:17.化合物A和B,分子式均為C7H7NO2,B的熔點高于A,與氯在鐵粉存在下反應,A、B均有兩種一氯代產物,A與高錳酸鉀共熱後的產物再與鐵粉和酸反應可得B。寫出A、B的構造式。解答:18.硝基氯苯A(C6H4ClNO2)被還原得到的氯代苯胺在0℃時在稀硫酸中用NaNO2水溶液處理,接著與CuBr作用生成B(C6H4BrCl)。B硝化只能生成兩種一硝基化合物C和D,分子式都為C6H3BrClNO2。C和稀的NaOH水溶液一起煮沸得到E(C6H4BrNO3),D和稀的NaOH水溶液一起煮沸得到F(C6H4ClNO2),E和F都與Na2CO3水溶液作用放出CO2,均有分子內氫鍵存在,寫出A---F的構造式。解答:19.某化合物分子式為C6H12O,不能起銀鏡反應,但能與羥胺作用生成肟,在鉑催化下加氫可生成一種醇,該醇經去水、臭氧化分解後,得到兩種液體,其中之一能起碘仿反應但不能與菲林試劑反應,另一種則能起銀鏡反應,但不能起碘仿反應。試寫出該化合物的構造式,并寫出對應地化學方程式。解答:(CH3)2CHCOCH2CH320.化合物A(C5H12O)有旋光性,它在堿性高錳酸鉀溶液作用下生成B(C5H10O),無旋光性。化合物B與正丙基溴化鎂反應,水解後得到C,C為互為鏡象關系的兩個異構體。試推測化合物A,B,C的構造。解答:21.有一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8H14O,A可使溴水迅速褪色,也可以與苯肼反應。A氧化生成一分子丙酮及另一化合物B。B具有酸性,與次氯酸鈉反應生成一分子氯仿和一分子丁二酸。試寫出A,B也許的構造式。解答:22.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4H6O2。它不溶于NaOH溶液,與碳酸鈉無作用,可使溴水褪色。它有類似乙酸乙酯的香味。A與NaOH水溶液共熱後生成乙酸鈉和乙醛。另一種化合物B的分子式與A相似。B不溶于NaOH溶液,與碳酸鈉無作用,可使溴水褪色,且有類似乙酸乙酯的香味。但B與NaOH水溶液共熱後生成甲醇和一種羧酸鈉鹽。此鈉鹽用硫酸中和後蒸餾出的有機物可使溴水褪色。試寫出化合物A,B的構造。解答:A.CH3COOCH=CH2B.CH3OCOCH=CH223.化合物A的分子式為C5H6O3。它能與乙醇反應得到兩個互為異構體的化合物B和C。B和C分別與亞硫酰氯作用後,再加入乙醇,則均生成同一化合物D。試推測化合物A,B,C的構造。解答:24.某酮酸A經NaBH4還原後,依次用HBr,Na2CO3和KCN處理後生成腈B。B水解得到α-甲基戊二酸。試推測化合物A,B的構造,并寫出各步反應式。解答:25.某酯A(C5H10O2),用乙醇鈉的乙醇溶液處理,得到另一種酯B(C8H14O3)。B能使溴水褪色。將B用乙醇鈉的乙醇溶液處理後,再與碘乙烷反應,又生成另一種酯C(C10H18O3)。C和溴水在室溫下不發生反應。把C用稀堿水解後再酸化,加熱得到一種酮D(C7H14O)。D不發生碘仿反應,用鋅汞齊還原則生成3-甲基已烷。試推測化合物A,B,C的構造。解答:26.化合物A(C7H8ClNO2)溶于水,而不溶于苯和乙醚等有機溶劑,加熱失去一分子水後得到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的化合物B。B經Br2和NaOH溶液作用後得到化合物C(C6H6CIN)。化合物C與NaNO2-HCl于低溫反應後,再用CuCl處理,得到偶極矩為零的化合物D,試推出A、B、C的構造。解答:27.某化合物分子式為C3H7O2N,有旋光性,能分別與NaOH或HCl成鹽,并能與醇成酯,與HN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