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語文閱讀理解歷年真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語文閱讀理解歷年真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語文閱讀理解歷年真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語文閱讀理解歷年真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語文閱讀理解歷年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語文閱讀理解歷年真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現代文閱讀(共30分,每小題5分,共6小題)要求: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下面各題。【甲】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然而,這些信息中,有多少是有價值的,有多少是無用的,又有多少是虛假的?這就需要我們具備篩選信息的能力。1.下列關于“信息爆炸”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信息爆炸是指信息數量急劇增加,導致信息過載的現象。B.信息爆炸是指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使人們無法及時接收和處理信息。C.信息爆炸是指信息質量低下,導致人們無法判斷信息的真偽。D.信息爆炸是指信息傳播范圍擴大,使人們無法集中精力處理信息。2.下列關于“篩選信息”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來源,選擇權威、可靠的來源。B.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時效性,選擇最新、最及時的信息。C.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相關性,選擇與自身需求相關的信息。D.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真實性,選擇真實、可靠的信息。3.下列關于信息篩選的方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利用關鍵詞搜索,快速定位所需信息。B.分析信息結構,篩選關鍵信息。C.比較不同信息,選擇最優信息。D.隨意瀏覽,無目的地獲取信息。4.下列關于信息篩選的目的,不正確的一項是()A.提高信息利用率,避免信息過載。B.增強信息辨別能力,提高信息質量。C.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提高綜合素質。D.滿足個人興趣愛好,豐富業余生活。5.下列關于信息篩選的意義,不正確的一項是()A.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B.增強信息辨別能力,提高判斷力。C.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提高綜合素質。D.拓展知識面,豐富知識儲備。6.下列關于信息篩選的建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會利用搜索引擎,提高搜索效率。B.關注信息來源,選擇權威、可靠的來源。C.注重信息時效性,選擇最新、最及時的信息。D.隨意瀏覽,無目的地獲取信息。二、古詩文閱讀(共30分,每小題5分,共6小題)要求: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各題。【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下列關于《登鸛雀樓》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高遠望的壯闊景象。B.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C.這首詩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D.這首詩展現了作者豪放不羈的個性。2.下列關于《登鸛雀樓》的意象,不正確的一項是()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象。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向往。C.鸛雀樓,展現了古代建筑的雄偉壯觀。D.這首詩中的意象單一,缺乏變化。3.下列關于《登鸛雀樓》的意境,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象,展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B.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遠方未知世界的渴望。C.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感慨。D.這首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4.下列關于《登鸛雀樓》的韻律,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節奏明快。B.這首詩的韻腳押韻,朗朗上口。C.這首詩的平仄對仗工整,富有音樂美。D.這首詩的韻律平淡無奇,缺乏變化。5.下列關于《登鸛雀樓》的作者,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之渙。B.王之渙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代表作有《登鸛雀樓》等。C.王之渙的詩歌風格豪放,善于描繪壯闊的自然景象。D.王之渙的詩歌題材廣泛,既有邊塞詩,也有山水田園詩。6.下列關于《登鸛雀樓》的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唐代邊塞詩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B.這首詩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C.這首詩展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以及對遠方未知世界的渴望。D.這首詩的韻律平淡無奇,缺乏音樂美。四、文學常識(共20分,每小題5分,共4小題)要求: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1.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分別是《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2.《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3.唐代詩人杜甫被譽為“詩圣”,其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4.《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被譽為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五、文言文閱讀(共30分,每小題5分,共6小題)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桃花源記》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漁人甚怪之。問津者眾,村中聞有此人,皆云:“莫邪村是也。”漁人既出,處處志之。及郡下,為太守所禮,留宴數日。臨別,贈以金帛,甚厚。自此后,遂不復出焉。1.下列關于《桃花源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小說講述了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故事。B.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的一個理想化的世外桃源。C.桃花源中的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與外界隔絕。D.《桃花源記》是我國古代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2.下列關于《桃花源記》中的人物形象,不正確的一項是()A.武陵漁人是一個具有冒險精神的人物。B.桃花源中的人們是一個善良、淳樸的群體。C.太守是一個有識之士,善于發現人才。D.《桃花源記》中的人物形象單一,缺乏深度。3.下列關于《桃花源記》的主題,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小說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B.這篇小說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批判。C.這篇小說展現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理想化追求。D.這篇小說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4.下列關于《桃花源記》的寫作手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小說采用了寓言的手法,寓意深刻。B.這篇小說以漁人發現桃花源為線索,展開情節。C.這篇小說通過對桃花源的描繪,反映了作者的理想追求。D.這篇小說的結尾突兀,給人以想象空間。5.下列關于《桃花源記》的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小說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B.這篇小說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C.這篇小說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D.這篇小說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被廣大讀者所喜愛。6.下列關于《桃花源記》的現實意義,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小說啟示我們要珍惜現實生活,努力追求美好。B.這篇小說反映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C.這篇小說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對當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D.這篇小說與現代社會無關,其現實意義不大。六、作文(共40分)要求:根據下面材料,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公平,努力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如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改革考試制度等,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仍有一些地區和學校存在著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象。請你以“教育公平”為主題,結合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閱讀1.A解析思路:根據第一段“信息爆炸是指信息數量急劇增加,導致信息過載的現象。”可知,A項正確。2.D解析思路:根據第二段“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來源,選擇權威、可靠的來源。”可知,D項描述錯誤。3.D解析思路:根據第三段“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來源,選擇權威、可靠的來源。”可知,D項描述錯誤。4.D解析思路:根據第四段“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真實性,選擇真實、可靠的信息。”可知,D項描述錯誤。5.D解析思路:根據第五段“篩選信息的意義在于提高信息利用率,避免信息過載。”可知,D項描述錯誤。6.D解析思路:根據第六段“篩選信息要關注信息的來源,選擇權威、可靠的來源。”可知,D項描述錯誤。二、古詩文閱讀1.A解析思路:根據詩歌內容,描繪了作者登高遠望的壯闊景象,A項正確。2.D解析思路:根據詩歌內容,意象豐富,D項描述錯誤。3.C解析思路:根據詩歌內容,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C項描述錯誤。4.D解析思路:根據詩歌韻律,平仄對仗工整,富有音樂美,D項描述錯誤。5.D解析思路:根據詩歌作者,王之渙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D項描述錯誤。6.D解析思路:根據詩歌評價,D項描述錯誤。三、文學常識1.A解析思路:根據文學常識,四大名著分別是《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A項正確。2.B解析思路:根據文學常識,《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B項正確。3.A解析思路:根據文學常識,杜甫被譽為“詩圣”,其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A項正確。4.D解析思路:根據文學常識,《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被譽為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D項正確。四、文言文閱讀1.B解析思路:根據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