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龍泉第二中學高考模擬考試文科綜合地理試題_第1頁
四川省成都龍泉第二中學高考模擬考試文科綜合地理試題_第2頁
四川省成都龍泉第二中學高考模擬考試文科綜合地理試題_第3頁
四川省成都龍泉第二中學高考模擬考試文科綜合地理試題_第4頁
四川省成都龍泉第二中學高考模擬考試文科綜合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龍泉第二中學2018屆高考模擬考試試題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140分)1.第I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以后,再涂寫其他答案標號。讀我國某山自然帶示意圖1,完成第1~3題。1.該山最可能是我國A.昆侖山 B.天山 C.祁連山 D.阿爾泰山2.影響該山南坡缺失云杉林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熱量 C.水分 D.土壤3.該山區牧民在高山草甸放牧的主要季節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黑龍江省黑河市是我國現有水稻種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緯度最高限。該地區地廣人稀,每個勞動力平均有近2.67公頃耕地。這里曾是種稻禁區,經過多年的努力,禁區不僅可以種稻,還能夠持續獲得高產、穩產。據此完成4~5題。4.黑河市曾是種稻禁區,其主要的制約條件是A.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低 B.勞動力缺乏C.灌溉水源缺乏 D.熱量不足5.由“種稻禁區”到“能夠持續獲得高產、穩產”,促使其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氣候變暖B.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C.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D.優良水稻品種的引入和培育金沙江位于中國長江的上游,流急坎陡,江勢驚險。讀金沙江下游梯級開發示意圖2,完成6~7題。6.金沙江干流適于水電梯級開發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A.華中、華東地區能源短缺,電力缺口大B.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C.徑流量豐富,且季節變化大D.地質條件穩定,適于建壩7.金沙江梯級開發,對該地區的有利影響是①改善航運②調節氣候③增加生物多樣性④提高水質⑤防洪發電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④⑤全覆膜大小壟溝播種技術,將”覆蓋抑蒸、膜面集雨、壟溝種植”融為一體,促進了農業的穩產和高產。該技術可分為秋覆膜和頂凌覆膜兩種。圖3為全覆膜大小壟溝播種技術示意圖,據此完成8~9題。8.全覆膜大小壟溝播種技術,主要是改造了農作物生長的A.光照條件B.熱量條件C.水份條件D.土壤條件9.頂凌覆膜是于早春土壤表土層解凍15cm,日均氣溫5℃以上時整地起壟覆膜,可有效解決旱作區春旱問題。以下年降雨量地區適合頂凌覆膜的是A.50250mmB.250450mmC.450650mmD.650850mm圖4“氣溫、降水量、蒸發量、植物生長量四要素隨緯度分布變化示意圖”,據圖回答10~11題。10.圖中代號與各要素對應正確的是 A.①—蒸發量B.②—氣溫C.③—降水量 D.④—植物生長量11.影響②曲線在緯度25°附近發生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 A.熱量 B.水分 C.植被 D.土壤第II卷(非選擇題,共160分)注意事項:第Ⅱ卷為非選擇題。第36題~第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43~47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必考題:共135分3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成蘭鐵路起于成都,穿越阿壩州(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等),經過哈達鋪與蘭渝鐵路會合到達蘭州,沿途經過十幾個自然保護區。鐵路建成后,蘭州至成都僅需4小時,將成為繼寶成鐵路、蘭渝鐵路之后又一條連接西南、西北地區的重要大通道。成都至九寨溝僅需1小時,川西北將結束無鐵路的歷史。中藥貝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鱗莖,按其產地分為浙貝、川貝、皖貝等。川貝質地最優,松潘貝母是川貝母的代表。川貝母喜冷涼,具有耐寒、喜濕、怕高溫的特性。下圖示意成蘭鐵路部分路段地形。(1)說明成蘭鐵路沿線設立眾多自然保護區的條件。(8分)(2)從地質地形角度,推測成蘭鐵路橋隧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4分)(3)說明成蘭鐵路建設的意義。(6分)(4)與浙皖相比,說明四川松潘有利于貝母生長的氣候條件。(4分)37.(24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圖所示區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泉、沙山等聞名于世。該地年降水量40~80mm,蒸發量超過3000mm,沙漠中卻有100多個湖泊,其中面積大于1km2的湖泊有5個,冬季不結冰。該地沙山廣布,最高達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山內部較潮濕,沙山頂部附近生長有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該地尋找飲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開掘八口井,每晝夜近1萬立方米的優質礦泉水噴涌而出。(1)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降水少的原因。(4分)(2)有學者認為該地湖泊補給水源主要來自深層斷裂帶的地下水,試推測其依據。(6分)(3)試分析該地高大沙山的形成原因。(8分)(4)你是否贊同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區大量開發地下水,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6分)(二)選考題:共2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2道地理題、3道歷史題中每科任選一題作答。注意所做題目必須與所涂題目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域指定位置答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43.【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10分)近年來,家庭旅游成為一種時尚,帶上父母一起去旅行,是送給父母的一份不一樣的禮物。某家庭去長白山旅游,長白山有北坡、西坡兩條線路,其中北坡開發時間較早,門票125元/人,保險5元/人,景區內車票14元/人,景區內景點門票合計205元/人,可自選,進入景區后乘車直達天池;西坡開發時間較晚,門票125元/人,保險5元/人,景區內車票68元/人,景區內景點不需門票,進入景區乘車后還要爬上1500多級的臺階才能看到天池。下圖為長白山游覽線路圖。請對該家庭選擇的北坡線路進行評價。44.【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10分)青藏高原的牦牛不完全消化的糞便是草原生態的燃料。牦牛糞須降解后才會被植物吸收利用。有學者提出:為保證高寒草地的良性發展,應適度撿拾牛糞,即半撿半留,分析“半撿半留”的環境效益。成都龍泉第二中學2018屆高考模擬考試試題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參考答案1—5BCBDD6—11BBCBDA36.(22分)(1)位于我國西部高原山區,山地相對高度大(2分),氣候垂直性差異顯著,氣候種類復雜多樣,(2分)野生珍稀動、植物種類豐富。(2分)沿線交通閉塞,人口密度小,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破壞程度低。(2分)(2)沿途經過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秦嶺山地、河西走廊地形區,地形起伏大,工程施工量大(2分);地質條件復雜,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險大,建設難度大,施工成本高(2分)。(3)結束了川西無鐵路的歷史,完善西南、西北地區交通運輸網;有利于促進鐵路沿線地區礦產、旅游等資源開發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輻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加強民族團結,促進西南、西北地區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6分)(4)共4分松潘位于高原山區,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4分)37.(1)深居內陸,離海較遠;地形阻擋,水汽難以倒達。(每點2分)

(2)斷裂帶經過該地,地下水在斷層處出露;該地位于西北內陸,湖泊冬季不結冰,說明水溫高(可能來自地下水);該地氣候干燥,蒸發量遠大于降水量,河流欠發育(大氣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少)。(每點2分)

(3)該地位于西北內陸,附近沙源豐富(2分),冬春多大風天氣,攜帶大量沙塵在此處堆積(2分);沙山內部濕度較大,且頂部附近植物較多(2分),形成固定沙丘,隨著沙塵持續堆積,形成高大沙山(2分)。

(4)同意。地下水資源豐富,補給穩定(2分);優質礦泉水,水質好(2分);提供生產、生活用水(緩解水資源短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2分);

不同意。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沙丘內部干燥(植被死亡),沙丘活化,沙塵天氣增多;地下水補給速度慢,無法滿足大量開采需求;湖泊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每點2分,答3點得滿分)43.【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優點:北坡開發時間早,配套基礎設施齊全,接待能力強;旅游線路地域組合狀況好;全程乘車游覽,耗費體力少。(每點2分共6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