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解釋內力和外力對地表形態變化的影響,并說明人類活動與地表形態的關系.學習目標1.
結合長江流域的實例,了解河流侵蝕地貌、堆積地貌的空間分布差異;2.
結合長江流域的實例,觀察、描述流水侵蝕和堆積地貌的形態特征、形成過程;3.通過案例簡單分析河流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樹立人地協調觀。流水地貌
第二章第二節課時5一、流水作用——流水侵蝕作用作用形式方向對河谷形態的影響溯源侵蝕下蝕側蝕垂直于地面向下的侵蝕向河岸兩側的侵蝕向河流源頭方向的侵蝕加深展寬河流向源頭方向延伸,加長
讀河流的侵蝕作用示意圖,指出河流的侵蝕方式有那些?它們對河流地貌有什么影響?一、影響侵蝕作用強弱的因素(1)河流侵蝕能力的強弱:(2)地表的抗侵蝕能力:流速:1.河流落差(地勢起伏狀況)2.河道寬窄流量:
降水強弱和降水持續時間;表土性質(疏松或堅硬)河床性質(泥質或石質)、植被覆蓋率人類活動(加固堤壩、硬化河道、植樹造林等)河流地貌景觀示意圖①河谷分段(空間尺度)一、河谷形態的演變1.表述不同河段河谷的形態特征及變化情況。(從深度、寬度、彎曲程度的角度進行描述)a河段: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橫剖面呈“V”型。b河段:河道更為彎曲,河谷拓寬,橫剖面呈“U”型c河段:河谷展寬,橫剖面呈寬而淺的槽形河谷的形態特點:一般從深度、寬度、彎曲程度、長度等角度描述。表述詞:深/淺;寬闊/狹窄;彎曲/平直;延長。(形態變化表述要有變化詞)abc河流地貌景觀示意圖abc3.分析不同河段河谷的演變過程。①在河流的上游山區,地勢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以下蝕和溯源侵蝕作用為主,使河谷不斷加深、延長。②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地勢落差減小,流速減慢,下蝕減弱,側蝕加強,使河谷拓寬,河流變得彎曲;沉積作用加強,河谷變淺;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使得河道更為彎曲。答題思路:①按時間/空間變化順序分點陳述。②分析影響因素的變化。③河流對地表形態的作用形式
及強弱變化。④河谷形態特征的變化。一河谷形態的演變在河流發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蝕作用以向下侵蝕和向源頭侵蝕為主,使河谷不斷加深和延長;這時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橫剖面呈“V”形。河谷發育的初期“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減小,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減弱;向河谷兩岸的侵蝕作用加強,河道開始變得彎曲;河流在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使得河道更為彎曲,河谷拓寬。河谷發育的中期經過漫長的過程,河谷展寬,橫剖面呈寬而淺的槽形,河谷發育的后期小結:溝谷成為河谷,在于是否有穩定的水源,即溝谷一旦獲得穩定的水源補給就變成了河谷。②河谷的演變-時間尺度溝谷溝谷流水下蝕溯源侵蝕溝谷加深和延長V字形峽谷下蝕減弱側蝕加強出現河灣側蝕為主槽形河谷初期中期成熟期一、河谷形態的演變河流地貌景觀示意圖2.從河流角度分析河谷形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①整體地勢落差變小,流速變慢;abc②下蝕作用和溯源侵蝕作用逐漸變化為側蝕作用,河道變寬變彎;③河流堆積作用逐漸增強,河道變淺變彎。一
河谷形態的演變例如:瀑布發育過程瀑布又稱跌水。其成因大致有兩種:①流水對河底軟硬的巖石存在差異侵蝕;②河流遇到斷層。瀑布與河流的溯源后退閱讀拓展造成跌水的懸崖在水流的強力沖擊下將不斷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終導致瀑布消失。尼亞加拉大瀑布景觀欣賞
圖a為“某游客拍攝到的尼亞加拉瀑布景觀圖”,圖b為“該瀑布的成因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根據測量結果,尼亞加拉瀑布每年都會“遷移”1m左右,它的主要遷移方向是()A.左岸 B.右岸C.上游 D.下游2.有利于瀑布發育的地質條件是()①組成河床的巖石上軟下硬②組成河床的巖石上硬下軟③位于斷層構造帶④位于向斜構造帶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CC即時檢測虎跳峽侵蝕地貌——峽谷1.描述此處河谷地貌的形態特征?2.此處景觀一般出現在河流的什么位置?3.分析虎跳峽河谷的成因?(流水侵蝕作用方式)4.這種河谷地貌對人類有什么影響(利+弊)?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橫剖面呈“V”型上游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下蝕作用強烈。利:利于修建水電站,旅游;弊:交通不便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景觀圖。1.下列關于該河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為“U”型谷
B.水流湍急C.為“V”型谷
D.水深壁陡2.形成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溯源侵蝕B.流水側蝕C.流水下切侵蝕D.冰川侵蝕AC課堂訓練1侵蝕地貌——曲流(河曲)凸岸凹岸侵蝕堆積出現淺灘水下堆積體水深坡陡在離心力影響下,表層水流趨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壓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流。A:凹岸侵蝕B:凸岸堆積②①3.A岸、B岸與①、②如何對應?并在圖中畫出橫向環流(閱讀課本41頁的“橫向環流”。4.判斷居民點和港口適合建在A.B哪側?B:凸岸堆積A:凹岸侵蝕凹岸(A)以侵蝕為主,水深且少泥沙堆積,可以筑港、建碼頭。凸岸(B)以堆積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為農業用地和聚落點、淘金地。侵蝕地貌——曲流(河曲)4.根據示意圖,描述牛軛湖的形成過程:凹岸不斷的遭受侵蝕,河曲隨之不斷發展河流裁彎取直,原有的河曲被廢棄舊河道成為牛軛湖侵蝕地貌——牛軛湖課堂訓練1圖為三江平原曲流圖。曲流又稱河曲,指河道彎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見于河流的中下游。(1)簡析三江平原河曲地貌發育的原因。
三江平原地勢低平,河流流速慢;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增加,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隨時間推移,出現河曲。牛軛湖是流經平原地區的河流隨著流水作用愈來愈曲,最后導致自然裁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的湖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導致牛軛湖跟原河道分離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流水侵蝕
B.流水搬運C.流水沉積
D.地殼下陷2.河流自然裁彎取直可以()A.減小河流流速
B.減弱洪水災害C.增加航運距離
D.增強河道淤積課堂訓練1AB侵蝕地貌——曲峽曲流形成(第一階段)地質時期該地區地勢平緩--河流側蝕作用明顯--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河道發生彎曲--形成“曲流”曲峽形成(第二階段)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強--保留和繼承了曲流的形態--逐漸演變為曲峽。曲流如何形成?峽谷如何形成?曲流、曲峽、牛軛湖曲流、曲峽發生區域曲流:一般出現在地形平緩、側蝕作用強的平原區域曲峽:山區形成過程曲峽:平緩側蝕河曲,或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后板塊擠壓地殼抬升,高差增大下蝕作用加強,深切形成“V”形河曲曲流側蝕作用強,下蝕作用弱河水水量大收入水量大支出水量少地形起伏小地表狀況(土質和巖性植被等):凍土平原地形,地形落差小,側蝕作用強,下蝕作用弱蒸發、下滲、徑流、人為調水取水等五種補給方式、人為調水、河網情況課堂訓練1
“曲峽”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峽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發育而成。在太行山區,從南向北分布數條河流。這些河流流經的太行山主脈地區,是“曲峽”分布密集區。圖1示意太行山區典型“曲峽”分布地段,圖2示意太行山某“曲峽”景觀。(1)描述太行山“曲峽”的形成過程。第一階段,古平原面時期,太行山地區地勢平緩,河流側蝕作用明顯,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曲流發育;第二階段,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強,但保留了曲流的形態,逐漸演變成“曲峽”。課堂訓練1
“曲峽”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峽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發育而成。在太行山區,從南向北分布數條河流。這些河流流經的太行山主脈地區,是“曲峽”分布密集區。圖1示意太行山區典型“曲峽”分布地段,圖2示意太行山某“曲峽”景觀。(2)說明太行山曲峽給當地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有利影響:“曲峽”景觀獨特,利于發展旅游業;水能資源豐富,利于壩發電。不利影響:'“曲峽”地區山高坡陡,不利于發展耕作業;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河床河漫灘河漫灘階地枯水位洪水位河漫灘: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沒的部分稱為河漫灘;“V”型河谷上游落差大,流速快,對河谷的下蝕和溯源侵蝕作用強烈特點:深、陡、窄二、河流階地在河谷兩側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沒的階梯狀地形,稱為河流階地;河流階地地面平坦,組成物質顆粒較細,土質較為肥沃。思考:1、階地的形成原因?2、一級階地和二級誰先形成?3、形成二級階地時,地殼經歷了幾次抬升?階地是地殼間歇性上升和河水下切侵蝕形成的。
地殼抬升時,河流以下切侵蝕為主;地殼穩定時,河流以側蝕和堆積作用為主。階地的形成原因:多級階地的形成時間順序判斷:位置越高,形成時間越來越早。
二級階地>一級階地河流階地原理知識河床河漫灘河漫灘一級階地枯水位洪水位二級階地有幾級階地,就經歷過幾次地殼抬升期;4.階地面上出現的流水堆積物,反映該階地形成時的沉積環境:階地堆積物顆粒越大,河流流速越大;反之,流速越小。瀾滄江峽谷河流階地階地是聚落選址理想場所的原因1、地勢:河流階地地勢平坦,方便修建活動及交通設施。2、土壤:土層深厚,適合耕作。3、水源:臨近河流,水源豐富,方便取水。4、安全:在洪水期不被淹沒,較安全。河流階地是沿河分布的階梯狀地形(如圖),是常見的河流泥沙堆積地貌之一,部分河流階地是在構造運動和氣候變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質構造作用(局部陸地垂直運動)引起流水作用變化,從而影響階地的發育;氣候變化是氣溫、降水變化,導致河流的沖淤變化,從而影響階地的形成。河流階地又往往是區內人類居所、農田、道路、工礦建設的主要分布場所。
(2)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氣候偏暖濕時,河流階地形成過程中主要表現為下切作用。分析其合理性。氣候偏暖濕時(溫度升高、降水增加),流域中植被恢復較好,對地表土壤侵蝕減弱,河流沉積物搬運量減小;河流徑流量增大,流水侵蝕量大于沉積量,河谷下切侵蝕。課堂訓練1襲奪前襲奪后高位河溯源侵蝕低位河斷頭河改向河襲奪灣襲奪河河流襲奪:指分水嶺一側的低位河奪取了另一側高位河上游段的現象。處于分水嶺兩側的河流,其中侵蝕力強的河流能夠切穿分水嶺,搶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這種河系演變的現象,又稱“河流搶水”。侵蝕地貌——河流襲奪(溯源侵蝕)兩河距離近分水嶺兩側的海拔差異大溯源侵蝕強:一個高水位,一個低水位,其中低位河流溯源侵蝕較強,迫使分水嶺向高位河流的一側移動,并最終襲奪高位河流。巖性差異:巖石質地較疏松、節理發育、抗侵蝕能力弱處溯源侵蝕更強襲奪條件侵蝕地貌——河流襲奪(溯源侵蝕)
水蝕作用會造成一些特殊的地理現象。例如,原來流入另一條河流的支流,在地淤溝以南突然轉向流入惡溝。河流襲奪前河流襲奪后地淤溝旋峰峪惡溝地淤溝旋峰峪惡溝課堂訓練1從水蝕作用角度,解釋圖2-44中的水系演變現象。惡溝源頭較陡,水流速度更快,對河床的侵蝕作用較強,長期的溯源侵蝕使惡溝,切穿了原來的分水嶺,在地淤溝附近奪取了另一條河流的上游河段。課堂訓練1(2)旋峰峪附近的河谷非常寬淺,徑流量很小,卻充填著大量的河流沖積沙礫石及亞砂土。試對這一現象進行合理解釋。旋峰峪附近的河谷上源被惡溝襲奪后,河流徑流量減小,搬運能力減弱,導致大量河流沙礫石及亞沙土沉積下來。河流襲奪后地淤溝旋峰峪惡溝(3)議一議,發生襲奪后,惡溝的徑流量及地貌會發生什么變化?發生襲奪后,惡溝的徑流量加大,侵蝕能力加強,河谷會不斷變寬變深。①(終極)侵蝕基準面:入海的河流,其下蝕深度達到海平面時,由于河床坡度消失,流水運動停止,不再向下侵蝕,因此海平面高度是入海河流下蝕深度的最低基面,在這個面上侵蝕停止或侵蝕與堆積達到平衡。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陸方向引伸的平面,稱為(終極)侵蝕基準面。(但對于不入海,終止于內陸盆地的河流而言,盆地最低部分就是它們的終極侵蝕基準面。)②局部(或暫時)侵蝕基準面:不直接入海的河流,以其所注入的水體表面,如湖泊洼地、主支流匯口處的水面等為其侵蝕基準面,稱為局部(或暫時)侵蝕基準面。侵蝕地貌——侵蝕基準面侵蝕地貌——侵蝕基準面2、侵蝕基準面引起河流沖淤積變化①當侵蝕基準面上升時,或者說海平面上升時,河床與海平面的高差減小,流速減小,導致挾沙能力的降低,河流產生堆積。②當侵蝕基準面下降時,河床與海平面的高差變大,流速加快,侵蝕能力加強,從而導致挾沙能力的增強和河床的侵蝕。3.河流沉積作用的規律:河流流速越大,侵蝕作用越
;河流流速越小,沉積作用越
。河流流速越大,攜帶泥沙顆粒粒徑越
;河流流速越小,攜帶泥沙顆粒粒徑越
。①顆粒大、比重大的
(先/后)沉積;②顆粒小、比重小的
(先/后)沉積。強強大小先后二、流水作用——流水沉積作用流水堆積地貌——沖積扇1.分析沖積扇形成過程。2.說明沖積扇堆積物質特點及分布規律。3.對農業種植和城鎮分布有何影響。扇頂扇中扇緣當河流從山谷中侵蝕泥沙流到出山口時,坡度急劇變緩,流速減慢河流搬運物質的能力減弱物質堆積,形成,沖(洪)積扇在出山口處,由于地勢突然趨于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流速減慢,從扇頂至扇緣,顆粒物質由大到小,由粗變細,分選性變好。流水堆積地貌——沖積扇
洪積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區暫時性河流流出山口堆積形成的扇形地貌。
沖積扇是山地常年性河流形成流出山口堆積形成的扇形地貌。洪積扇:(暫時性洪水)沖積扇:流水堆積地貌——沖積扇&思考圖示區域沖積扇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帶或位于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哪些因素影響沖積扇的大小?與沉積物供給量(或泥沙含量)、氣候因素(或洪水大小)、物質來源區、堆積區的地形條件等因素有關。2.歸納不同河流堆積地貌的形成共同條件。河流地貌的形成過程河流堆積地貌物質條件(沙源)動力條件(流速降低)沉積條件風化物、水積物、海(湖)積物、冰磧物等1.受背向水頂托2.受其他物體阻擋(壩、巨石、冰凌、滑坡物等)3.其他:河道變寬、河床地勢變緩、水量減少等沉積區地形狀況可供沉積的空間等流水堆積地貌——河漫灘河漫灘: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沒的部分。河漫灘平原的形成:①河流泥沙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③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洪水季節,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接受堆積;③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連接形成河漫灘平原。1.描述長江入海口河谷的形態特征,并分析成因?2.描述長江河口三角洲的形態特征,并分析成因。3.三角洲對于農業種植和城市分布有何影響?崇明島河谷展寬,橫剖面呈寬而淺的槽形,側蝕為主槽形谷多呈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呈放射狀。流水堆積地貌——三角洲問題探究五:第一站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虎跳峽雅礱江出山口荊江入海口2.分析長江入海口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3.三角洲對于農業種植、城市分布及河口港口有何影響?崇明島入海處水下坡度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攜帶的泥沙堆積形成三角洲海水的頂托作用適合建設城鎮開發農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泥沙淤積航道,港口水域條件較差,需要疏浚。關于地球自轉對長江入海口與崇明島的影響,正確的是(
)結合地轉偏向力A.崇明島南側泥沙沉積速度快于北側B.崇明島北側江水侵蝕比南側嚴重C.崇明島未來將與北岸相連D.崇明島未來將與南岸相連課堂訓練1崇明島是我國的第三大島,位于長江入海口。讀“崇明島地圖”,回答問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水流向右偏(南側)崇明島北側水道水流變小變緩泥沙淤積崇明島未來會與北側陸地連接C課堂訓練1剛果河河口未形成三角洲原因分析五、江心洲江心洲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挾帶的泥沙沉積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對緩慢的寬谷段。通過遙感影像圖探究曲流變化規律活動曲流發育的河段河道變化較為頻繁。由此,人們常感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然而,曲流河道的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讀圖完成思考題。1.對比1990年與2016年的影像圖,描述圖示河道形狀發生的變化。2.分析該段河道自1990年到2016年的變化過程。3.推測此段河道未來可能的變化。【材料】【思考題】&活動通過遙感影像圖探究曲流變化規律1.對比1990年與2016年的影像圖,描述圖示河道形狀發生的變化。圖示河道由彎曲變得較平直。2.分析該河道自1990年到2016年的變化過程。1990年到2016年,該河段由于凹岸沖涮,河岸坍塌后退,凸岸泥沙淤積,形成較寬平的邊灘,因而形成較彎曲的河道。隨著河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在洪水條件下發生“截彎取直”,形成較直的新河段。3.推測此河段河道未來可能的變化。未來可能又會慢慢發展新的彎曲,隨后彎曲又被截彎取直......基礎知識梳理夯基三、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1、河流的沖積平原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農副產品。交通運輸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對外聯系和運輸。河流可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基礎知識梳理夯基三、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2、河流地貌對聚落規模的影響VS華北平原河網密度小,耕地連片,聚落規模較大。江南水鄉河網密布,耕地破碎,鄉村的規模相對較小。耕地破碎地區:鄉村的規模相對較小耕地連片地區:鄉村規模大基礎知識梳理夯基三、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3、河流對聚落分布的影響聚落選址原則:聚落選擇地點,不僅要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還要避免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在河流沖積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慮洪水的威脅;因此,聚落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聚落位置: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成線狀分布山區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沖積平原向山坡過渡的地帶三、河流沖淤平衡1.沖淤原理沖淤平衡:是指在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江寧建筑勞務合同》
- 2025自然人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家庭電路改造合同協議書
- 2025年建筑用木料及加工木材組件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物業管理簡易勞動合同說明及范本
- 2025廣告策劃委托合同樣本格式
- 2025附條件購買合同范本
- 2025年鉻系鐵合金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防洪設施管理服務項目建議書
- 2025辦公家具買賣合同范本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一平臺在線形考(形成任務1)試題及答案
- 對我國地方檔案立法原則的探討
- 新209道100以內四個數字的加減法混合題目
- 山東省煙臺市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 非油氣探礦權轉讓申請書
- 企業員工心理健康培訓主題:構建和諧職場促進員工福祉
- 第七章第四節創新實驗葡萄糖銀鏡反應實驗的改進設計課件高一下學期化學人教版
- 2023年法律職業資格《客觀題卷一》真題及答案
- 民宿合同轉讓協議書
- 航天科工網上測評題庫
- 【新課標】Unit 3 My weekend plan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5個課時 表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