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一)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1.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發現地點:雲南省元謀縣。3.生產生活:會制造工具,懂得用火。(二)北京人
1.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2.距今年代:70—20萬年
3.體質特性:保留了猿的某些特性,手腳分工明確。
4.生產生活:(1)工具:打制石器、木棒。(2)組織;
過著群居生活(3)用火:會使用天然火,會保留火種。(三)山頂洞人1.距今年代:約3萬年2.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3.生產生活:工具: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
磨光和鉆孔技術。用火:會人工取火??坎杉鳙C為生,還會打魚。已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
4.社會關系上: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系構成的氏族。
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1.距今年代:約七仟年2.生活區域:長江流域的浙江河姆渡3.使用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4.生產狀況: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5.生活狀況:(1)住房: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著定居生活。(2)飲水:挖掘水井。(3)畜牧:喂養家畜6.手工制作:會制造陶器,簡樸的玉器和原始樂器。(二)半坡原始居民
1.距今年代:約五六仟年2.生活區域:陜西西安的半坡村,黃河流域。
3.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4.生產狀況: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開墾土地,用石刀收割莊稼。半坡人的重要糧食作物是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5.生活狀況:(1)畜牧:半坡居民喂養豬狗等動物。(2)漁獵:用骨制箭頭、漁叉、漁鉤打獵、打魚。(3)食物:主食有粟,副食有魚、肉、蔬菜等。我國是世界上很早就種植蔬菜的國家。(4)住房:半坡居民過著定居生活,住著半地穴式的房子。
6.手工制作:半坡居民能制造色彩鮮麗的彩陶,已會紡線、織布、制衣。
第3課華夏之祖
(一)炎黃戰蚩尤
1、時間:距今約四五仟年。2、雙方:一方是炎帝和黃帝的聯合部落,另一方是蚩尤部落。3、地點:涿鹿。
4、成果:炎帝、黃帝大敗蚩尤。5、影響: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後來的華夏族。(二)黃帝——人文初祖1、重要奉獻:①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發明舟車。
②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文字,伶倫編出樂譜。
2、深遠影響:①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②黃帝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初祖”。
③海內外華人因此自稱為“炎黃子孫”。
(三)堯舜禹的“禪讓”:黃帝之後,黃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聯盟首領尚有堯、舜、禹。
1、堯舜禹的美德——堯:生活儉樸,克已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過家門而不入。
2、禪讓:堯年老時把首領的位置讓給舜,舜又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措施,歷史上叫做“禪讓制?!?/p>
3、原始社會的終止:原因:社會生產發展。時間標志: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種王朝。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
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起(一)夏朝
1、啟繼禹位:(1)概況:禹死後,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代國王。
(2)影響:①從此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②夏的建立標志著我國初期國家的產生。2、統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商湯滅夏:約公元前16,湯戰勝桀,夏滅亡,商建立。
2、盤庚遷殷:由于水患和政治動亂,商王盤庚遷都到殷,後人又稱商為殷朝。
3、滅亡:公元前1046年,雙方在牧野大戰,商紂自焚而死,商滅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歷史上叫做西周。(三)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2、內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3
、作用:西周通過度封,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種強盛的國家。
4、西周滅亡:西周後期,發生了國人暴亂。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第5課燦爛的青銅文明(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青銅鑄造業(1)出目前原始社會末期。(2)盛行于商朝、西周。(3)著名的青銅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2、陶瓷制造業: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商周時就有燒制原始青瓷的瓷窯。
3、玉器制造業:夏、商、西周時期,玉器制造業也很昌盛。
(二)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1、農業:1)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後裔稱為“五谷”的農作物,商周時已經齊備。2)已懂得選種、施肥和治蟲害。3)西周時已用一定數量的青銅農具進行農業生產。2、畜牧業:今天家畜家禽的重要品種,商朝時都已經有了,還建有牲畜圈欄。3、商業繁華,都成繁華。(三)奴隸的悲慘生活
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
東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東周開始。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一)、春秋爭霸:1.齊桓公稱霸:條件:
①經濟:齊國經濟富庶,是東方大國。
②任用管仲改革,內容: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步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稱霸方式:召集諸侯會盟,成為春秋時期第一種霸主。
2.晉文公爭霸:晉文公改革內容:整頓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晉成為強國。城濮之戰後打敗楚軍後稱霸中原。4.春秋爭霸的影響:春秋爭霸給社會帶來種種劫難;增進各民族間的民族融合;客觀上有助于實現局部統一。(二)、戰國七雄:1.三家分晉:戰國初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2.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并立。位置:東齊,西秦,南楚,北燕。3.著名戰役:魏齊之間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
(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①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②戰國時期牛耕技術深入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史上的一次革命。(二)、都江堰的修筑:戰國時各國都注意興修水利。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聞名世界的防洪澆灌工程——都江堰。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澆灌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仟數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三)、商鞅變法:①目的:新興地主為了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②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③內容: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容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田宅;建立縣制。
④作用影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停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第8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一)(一)文字的演變1、甲骨文:①含義:商朝人把文字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被稱為甲骨文。②特點:具有了中文構造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③意義: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甲骨文開始。2、金文:①含義:商周時期,人們把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叫做金文,也稱銘文。②特點:比甲骨文更規范。3、大篆:西周晚期,文字被統一整頓一種樣式,即大篆。
4、竹帛書:戰國時期,人們用毛筆蘸墨,在絲帛或竹簡上書寫。(二)、天文:1)夏朝:古書記載,夏朝某一天發生了曰食。2)商朝:甲骨文裏有諸多曰食、月食的記載,經現代科學家驗證都很可靠。2、歷法1)夏朝:夏朝就有了歷法,今天的農歷,又叫夏歷。2)商朝:歷法逐漸完備,一年分為12個月。3)戰國:一年分24個節氣,以便安排農業生產。3、醫學: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是扁鵲。總結望、聞、問、切四診法,被中醫沿用。(三)1、文學: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作品《離騷》,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定為世界文化名人。2、音樂:春秋戰國盛行鐘鼓之樂,湖北隨州出土了大量的鐘鼓樂器,其中以整套編鐘最為寶貴。第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地位: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2、政治主張: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
3、教育思想:1)孔子開辦私學,廣收門徒,打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2)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思索問題。3)教育學生要有老誠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規定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4
、學術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整頓的《論語》,記載了孔子的言論。(二)思想家老子1、地位:生活在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2、重要著作:《道德經》,認為一切事物均有對立面。老子善于從正反兩面思索問題。(三)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處理,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刊登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2、重要派別主張:①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但愿人們互相友愛。反對不義戰爭,支持正義戰爭。②儒家孟子: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規定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還主張持續合理運用自然資源。③道家莊子:主張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④法家韓非子:主張改革,倡導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⑤兵家孫武:著有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軍事格言“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就出于此書。第10課“秦王掃六合”(一)秦統一六國1、決定性戰役:長平之戰。2、時間:前2,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種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二)秦始皇加強封建統治鞏固統一的措施:1、政治上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一切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上推行郡縣制。2、經濟上:統一貨幣為圓形方孔錢、統一度量衡。3、文化上:統一文字為小篆,後推行隸書。4、思想上:為加強思想控制“焚書坑儒”。5、北擊匈奴,修筑萬裏長城,南方統一東南嶺南,興修靈渠,發展經濟。(三)秦朝的疆域:東至東海,西至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是我國歷史上第一種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一)、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賦稅:農民要將收獲物的三分之二上繳國家。3、殘酷的刑法。4、秦二世愈加殘暴。(二)、秦末農民戰爭:公元前2,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2、公元前2,巨鹿之戰,項羽滅秦主力。劉邦攻占咸陽,秦朝滅亡。(3)西漢建立:公元前2年,建立者劉邦,即漢高祖。定都長安。史稱“西漢”。第12課大一統的漢朝(一)、文景之治1、背景:西漢初年經濟蕭條。漢高祖和他的後繼者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訓。2、措施:①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財稅承擔,重視發展農業生產。②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懷農桑。③倡導節儉以身作則。④重視以德化民。3、體現:①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②國家富裕,糧倉豐滿,積累下大量銅錢。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二)、漢武帝的大一統1、目的:加強中央集權。2、措施:(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提議,容許諸王將自已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3)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長安舉行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重要教材。(4)經濟(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軍事上:采用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3、作用: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七年級歷史上冊14——17課知識要點第14課匈奴的興起——冒頓統一蒙古草原1、匈奴的生活:生活在蒙古草原,過著游牧生活。2、統一:秦漢之際,冒頓單于,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強大的國家。3、經濟發展:①畜牧業:興旺發達。②鐵器廣泛運用于生產、生活和軍事。③從漢族那裏學會農耕。匈奴勢力不停壯大,進入鼎盛時期。二、漢與匈奴的關系1、戰——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①條件:漢武帝時,國力強盛,組織強大的騎兵部隊。②概況:時間公元前1,將領衛青、霍去病,重要戰役漠北戰役。③成果:奪取了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地區,匈奴無力再與西漢對抗,部分匈奴人開始西遷。2、和——昭君出塞①背景:公元前一世紀中期,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領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與漢簽訂和好盟約。②時間:漢元帝時,宮女王昭君出塞,嫁給了呼韓邪單于。③意義:邊境安定了較長的一段時間,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奉獻。第15課一、張騫通西域1、西域的范圍:指今天的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即今天的新疆和更遠的地方。2、目的:聯絡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3、過程:第一次:時間公元前138年,西行途中被扣留。第二次:時間公元前1,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4、成果: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職責:總管西域事務。設置的意義: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從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影響:溝通了西域和內地的交通,增進了西域和漢朝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二、絲綢之路1、陸上絲綢之路:①開通: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互相往來。②路線: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2、漢武帝後來,西漢商人還開辟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3、絲綢之路的影響:增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三、漢朝的疆域與秦朝相比有何變化?闡明原因。這一變化有何意義?1、西域已經歸西漢管轄。2、原因: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與西域往來曰趨頻繁,西域各國紛紛依附漢朝,在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3、意義: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從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四、秦漢時期是怎樣鞏固對邊疆地區的統治的?1、秦朝:派蒙恬北擊匈奴,遷內地居民墾田戍邊,修筑長城;統一東南、嶺南地區,興修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為中原嶺南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2、漢朝: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使西北邊郡得到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後設西域都護,今新疆地區正式從屬中央政府管轄、第16課一、紙的發明和蔡倫改善造紙術1、書寫材料的變化:商朝(龜甲、獸骨)、商周時期(青銅器)、戰國(竹木簡、帛)、西漢(紙)、東漢(普遍使用紙)。2.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紙出土于甘肅天水的一座漢墓,發明時間:西漢初期。3.發明過程:①西漢初期:原料麻。②蔡倫改善造紙術:原料:樹皮、麻頭、舊魚網,特點:原料輕易找到,又很廉價,質量也提高。4.意義:造紙術由我國傳遍世界,有助于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奉獻。二、《九章算術》和地動儀
1.《九章算術》①成書時間:東漢。②內容: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波及到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和幾何的大部分內容。③意義:是一部數學名著,其中的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2.地動儀:①發明者:東漢的張衡。②作用意義:能測定地震方向,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三、華佗和張仲景1.華佗:朝代東漢,擅長外科手術。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編制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2.張仲景:朝代東漢,寫成《傷寒雜病論》。書中全面論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被後世尊稱為“醫圣”。四、我國秦漢時期文化昌盛的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汛用車協議書范本
- 雇傭員工協議書范本
- 門市轉讓定金合同協議
- 雇傭臨聘人員合同協議
- 食品餡料購銷合同協議
- 2025【專賣店合作意向書】合同意向書
- 韓國單位合作協議書模板
- 項目平行分包協議書范本
- 青島摩托買賣協議合同
- 食品安全承諾合同協議
- 2025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題庫基礎護理學專項:新生兒護理操作要點試題
- 2025屆高三語文4月名校聯考作文匯編(審題+立意+范文)
- GB/T 5453-2025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
- IIT臨床研究培訓
- 污水處理廠設備運行的管理及維護措施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分享課件
- MOOC 太極拳初級-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小學生作文方格紙A4紙直接打印版
- Unit 3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說課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寄冰》-完整版課件
- 新外研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 5課文翻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