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寫作 學寫讀后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第三單元寫作 學寫讀后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第三單元寫作 學寫讀后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第三單元寫作 學寫讀后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第三單元寫作 學寫讀后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寫作學寫讀后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學寫讀后感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讀后感,學會從多角度尋找感點。

2.學習寫讀后感的一般方法,運用引議聯結的方式學寫讀后感。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閱讀的時候,總會有些許感悟涌上心頭,或許是一縷情思,或許是一種人生體悟,或許是一種社會思考,或許是一種學習心得。執筆將這些感悟落入文字中,就成了讀后感。如果我們能堅持寫讀后感,既可以加深對原作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寫作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寫好讀后感?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走進今天的寫作指導課:學寫讀后感。

(二)感知特征,明確概念(什么是讀后感?)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魯迅的文章《社戲》,有兩位同學就這篇課文各寫了一則隨感,請同學們閱讀這兩則讀后感,思考什么是讀后感?根據你對讀后感的理解,請你給他們評分,滿分為5分。(學生閱讀兩篇隨感)

A魯迅在外婆家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其中最喜歡的就是看社戲,整個看戲過程是一波三折。剛開始,魯迅借不到船,大家都熱心的四處幫忙打聽,可船都被人家定下了,魯迅的朋友下午看戲回來,都為魯迅嘆息,后來他們借了八公公的船,才去看了戲?;貋頃r,他偷了六一公公和阿發家的羅漢豆,小伙伴們年齡大點的燒火,小的剝豆,那也是魯迅吃過的最好的豆了。雙喜得知魯迅訂不到船而不能去看戲時,想方設法借到了八公公的船,還巧妙的駁回了魯迅媽媽的話,讓魯迅沒有留下任何的遺憾,最后也沒有食言,把大家安然無恙的帶了回來。這真是一次有趣的童年經歷!

B魯迅先生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在十一二歲時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去看社戲的一段經歷。文中的“我"隨著母親歸省,來到了平橋村,那里有香甜的羅漢豆,熱情似火的鄉親們,更有一群如影隨形的小伙伴。那時,看一場社戲并不容易,路途遙遠,屢經波折,而伙伴們縱使去過也愿意再次陪我同去。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擺脫封建束縛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總結:我們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收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后感”。

A停留于內容復述,閱讀感受僅停留于表面,并沒有真正地進入文本。對于原文故事的概述,遠遠多于自己的感悟。

B有分析,但是分析過于套路化,也沒有形成自己真切的感受。

因此,這兩則讀后感都沒有達到5分的標準,并沒有打動讀者的心。

(三)研讀例文,舉一反三(如何寫讀后感?)

那么讀后感應該如何寫呢?如果你現在還找不到方向,摸不清方法,沒有關系,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篇例文,學習如何寫出打動人心的讀后感。

《社戲》讀后感

讀完魯迅先生的《社戲》,心中流動著一股暖流。這篇文章中雖然篇幅不長,但生動的寫出了作者及伙伴看戲的過程。文中人們的質樸及他們的熱情好客令我感動,那一張張純樸的臉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中,許久都揮之不去。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偷豆事件。小伙伴們累了餓了,就偷羅漢豆吃??筛幸馑嫉氖牵l讓大家偷他們家的,因為他們家的大得多,雙喜擔心偷多了阿發家的豆子會引起阿發娘的不滿,于是各人又去偷六一公公家的豆子。六一公公發現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因為聽“我"說豆好吃,竟夸“我”識貨,并且送給“我"母親一些。還對母親極口夸獎“我”,“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引)這是多么美好的人性,多么樸實的感情,多么和諧的人情!通過這篇文章,我感受到村民們對朋友和客人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們不僅熱情好客,還能體恤到他人的感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議)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以自我為中心,讓別人關心自己,而不知道關心他人。自己遇到了高興的事,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樣只能導致大量的真情流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冷淡。就連現在多年的老鄰居,你上樓,他下樓,整日連個招呼都不打,個個形同陌路,遇到事情的時候怎能互相幫忙,這樣下去將是多么可怕呀!這些現象讓人感到這個社會缺乏了一種東西,缺乏了同事鄰居間相互幫助的愛,缺乏了對老弱病殘等人的關愛,缺乏了這樣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愛。(聯)

人,自從來到這個世上以后便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互相依存的。人們組成一個集體,力量就會變得巨大。如果沒有真情,再多的人也無法組成一個集體。讓我們快去找回自己丟失的真情,讓真情充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ńY)

這篇讀后感的第一部分,就是把《社戲》這篇文章的內容有重點地概括下來,“引”即引述/概述材料。引述還分為直接引述和間接引述,直接引述是直接抄寫原文中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間接引述則是對原文加以概括。引用或者概述的內容應該是自己看了有感悟的內容,而并非是面面俱到。所以在“引"、概述原文內容的時候,大段摘抄原文或者大半在概括原文的情況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的讀后感往往有湊字數的嫌疑。

我們在概述原文之后,需要對原文有一個分析,老師用一個字來提煉,那就是“議”?!白h"就是對所讀文章進行評析,抓住原作中自己最有感受的部分,明晰而有條理的寫出自己的觀點。有些同學說,讀后感中的的感想部分很難寫,常常不知道該說什么,或者不知該從何說起。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讀的時候可以從不同角度去進行思考,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社戲》這篇課文,可以觸發感想的點有很多。例如,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里出現的人這個角度進行思考,文章中出現的村民、魯迅的小伙伴,他們有怎樣的特點?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人性之美,除了人美,這篇文章的所描寫的景物又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呢?除此之外,這篇文章還是魯迅先生對自己充滿生活樂趣和人情味的童年的一種美好追憶,這是否引發了你的聯想?而這樣美好的回憶中又夾雜著一些痛苦的記憶,如父親強迫我背《鑒略》,文中父親的教育方式你是否認同?等等……

第三步,就是要根據這個感悟點,進行聯系和拓展。通過《社戲》這篇文章,作者感受到村民們對朋友和客人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們不僅熱情好客,還能體恤到他人的感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美好的人性、和諧的人情這一點,作者聯系到了自己的生活。所以,讀后感的第三個部分,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感悟點聯系實際來寫。“聯”是指由此及彼、由古及今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的類似現象,通過聯想讓自己的感受獲得其他讀者的認同。既可以聯系自己的閱讀積累,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

作者在最后一段對整個文章他想要抒發的感點進行了總結提升?!敖Y”,即讀后感的最后一部分我們可以總結全文,回應我們之前提煉出來的感悟點,對整篇文章進行總結提升。

(四)學以致用,動筆成文(寫一寫讀后感)

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這節課的重點內容。請同學們在腦海里跟老師一起回顧我們寫讀后感的四部曲分別是哪四個字,而我們在這四步中分別要如何做?

引:圍繞感點,引述原文

議:簡析內容,提煉感點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

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

最后,還有幾點寫讀后感的注意事項。

1.忌大段抄錄原文,讀后感寫成了“讀后抄”

2.忌感想脫離原文內容,感想與所讀脫節,無關。

3.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談。

4.感受要力求深入。

你學會了嗎?下面,我們就通過兩個不同難度的小練習來進行鞏固。請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寫讀后感。

任務一:閱讀《登勃朗峰》,寫好“引"和“議”(感點)。(難度☆☆☆)

任務二:閱讀《傅雷家書》寫讀后感,標出引議聯結部分。(難度☆☆☆☆☆)

完成整篇讀后感的寫作后,請同學們參考《讀后感評價層級表》進行自評。

層級層級標準

A級(1)有獨到、深刻的“感點”,角度小,主標題能夠體現中心觀點;全文圍繞“感點”進行論述;(2)符合讀后感的展開模式,能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