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7頁(共27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粵教版八年級期中必刷常考題之青藏地區一.選擇題(共12小題)1.西藏面積廣大,而主要糧食作物青稞多種植于河谷地帶,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帶()A.土壤肥沃,降水豐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D.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2.小磊一家要到青藏高原體驗雪域之旅。據所學知識,旅行途中需攜帶()①氧氣袋②解暑藥③保暖衣物④遮陽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青藏地區農田大多分布在河谷或盆地中,原因是河谷或盆地()A.光熱較充足 B.熱量較充足 C.植被條件好 D.礦產資源豐富4.到青藏地區旅游的游客,最好帶上墨鏡、遮陽帽和防曬霜等物品,甚至有些人還要帶上氧氣袋,主要原因是()A.青藏地區風沙大 B.青藏地區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 C.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日較差大 D.青藏地區氣候炎熱,光照強烈5.根據劃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主導因素,下列地理事物屬于青藏地區的是()A.地形以丘陵、盆地為主 B.氣候干旱,大部分地區被沙漠覆蓋 C.氣候深受夏季風的影響,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D.是長江、黃河等亞洲著名大河的發源地6.如圖為“第一階梯示意圖”,圖中信息顯示該區域的可再生資源比較豐富的是()A.有色金屬 B.地熱能 C.水力 D.鹽礦7.新藏公路的起止點是()A.下關﹣﹣芒康 B.葉城﹣﹣拉薩 C.拉薩﹣﹣西寧 D.拉薩﹣﹣成都8.讀圖,圖中所示地區說法正確的是()A.D河流有發達的綠洲農業 B.C鐵路沿線黃土深厚,許多地方溝壑縱橫 C.該區有石油、太陽能、水能等清潔能源 D.B省內的三江源地區有“中華水塔”美譽9.國慶長假期間西安的小明乘坐通往拉薩的火車游覽了青藏高原壯麗的景色,下面是他回來后向同學們的描述,其中有誤的是()A.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 B.途中經過有“聚寶盆”之稱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C.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D.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10.青藏高原的特點是()A.水土流失嚴重,地表溝壑縱橫 B.地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 C.海拔最高,山勢雄渾、終年積雪 D.開闊坦蕩、地面起伏和緩11.我國藏族同胞穿藏袍,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地區的()的特點。A.氣候寒冷 B.氣候干旱 C.晝夜溫差大 D.日照強烈12.青海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讀圖。下列關于可可西里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是()A.地高天寒,湖泊星羅 B.樹木常綠,山清水秀 C.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D.黃沙漫漫,荒漠廣布二.解答題(共3小題)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下圖為青藏地區示意圖,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圖。【碧波蕩漾青海湖】(1)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由此推測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湖畔綠茵如毯,碧波倒映著藍天白云,由此推測湖水含沙量(選填“大”或“小”)。【高寒河谷特色農業】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產品穩大粒飽,品質優良。(2)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和小麥等;從氣候方面簡析該地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原因。。【綠電出高原】青海省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青電入豫”工程被譽為輸送清潔能源的“高速公路”,但青海省的清潔能源發電量不穩定,存在“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現象,給電力輸送帶來一定隱患。(3)列舉青海省可著重發展的清潔能源類型。(至少兩類)(4)分析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原因。14.暑假期間,中學生小明跟團去拉薩旅游。旅行團先飛抵西寧,再沿青藏鐵路到達拉薩。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小明的日記節選。節選(一):“今天,旅行社告知我準備好防曬霜、氧氣袋、羽絨服、遮陽帽……”節選(二):“……列車飛速前進,望向窗外,遠處是高大連綿的雪山,近處的草原上,牛羊三五成群悠閑地吃著草……”節選(三):“導游告訴我們,正在建設的川藏鐵路是我國第二條進藏鐵路。它東起成都,西達拉薩,全長1600多千米,穿越崇山峻嶺,工程建設難度比青藏鐵路還要大呢,又是我國一個超級工程!”材料二:青藏地區示意圖(圖1)、西藏年降水量及主要城鎮分布示意圖(圖2)。(1)結合青藏地區自然地理特征,說明進藏游客需要攜帶羽絨服、氧氣袋原因。。(2)沿著青藏鐵路,游客可見到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牲畜),在甲處列車穿越了山脈。(3)結合日記節選(三),簡析川藏鐵路比青藏鐵路工程建設難度更大的原因。。根據圖2完成下面小題。(4)據圖描述西藏自治區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5)圖中城鎮主要分布在(選擇填空)。A.寬闊的平原地區B.深切的河谷地帶C.平坦的高原面D.涼爽的高山地區簡要說明城鎮分布在該地區的有利自然條件。。15.讀圖和材料完成問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重要發展理論。我國在生態脆弱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走綠色發展之路。圖1為“我國青藏地區濕地分布圖”,圖2為“我國東北地區濕地分布圖”。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甲地的主要自然特征是;甲乙兩地河流的豐水期均出現在季。(2)我國在甲濕地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對該地區實施治理和保護對長江中下游地區帶來的影響有(一條即可)。(3)圖1所示區域新能源潛力巨大,同學們繪制了該區域新能源綜合開發框架圖,請你補充完整。①,②,③,④。(4)甲地的農業以為主,兩地共同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濕地面積銳減,請為乙地的濕地保護提出具體的建議。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粵教版八年級期中必刷常考題之青藏地區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DBBDCBDCCC題號12答案A一.選擇題(共12小題)1.西藏面積廣大,而主要糧食作物青稞多種植于河谷地帶,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帶()A.土壤肥沃,降水豐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D.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考點】青藏河谷農業和高原牧業的特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農業.【答案】C【分析】青藏地區的主體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區地勢高、氣溫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高原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解答】解:青藏地區氣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帶由于海拔較低,氣溫較高,加之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種植業發展,形成河谷農業。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最為典型。青藏地區主要的農作物有喜溫涼的青稞、小麥等。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青藏地區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2.小磊一家要到青藏高原體驗雪域之旅。據所學知識,旅行途中需攜帶()①氧氣袋②解暑藥③保暖衣物④遮陽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D【分析】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溫暖,全年干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冬季比同緯度東部平原低18~20℃,夏季氣溫8~18℃,降水分配不均。【解答】解: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高寒缺氧,太陽輻射強烈,旅行途中需要攜帶氧氣袋、保暖衣物,遮陽帽;青藏高原氣溫低,即使在夏季也不會高于20℃,旅行途中不需要攜帶解暑藥。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理解作答。3.青藏地區農田大多分布在河谷或盆地中,原因是河谷或盆地()A.光熱較充足 B.熱量較充足 C.植被條件好 D.礦產資源豐富【考點】青藏河谷農業和高原牧業的特點.【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B【分析】青藏地區的主體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區地勢高、氣溫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高原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解答】解:青藏地區氣候高寒,只有河谷或盆地地帶由于海拔較低,氣溫較高,加之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種植業發展,形成河谷農業。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青藏高原河谷農業的特點,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青藏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4.到青藏地區旅游的游客,最好帶上墨鏡、遮陽帽和防曬霜等物品,甚至有些人還要帶上氧氣袋,主要原因是()A.青藏地區風沙大 B.青藏地區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 C.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日較差大 D.青藏地區氣候炎熱,光照強烈【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人民生活和地理環境的關系.【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B【分析】青藏高原地勢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晴朗天氣多,太陽輻射強,但是由于大氣稀薄,大氣的保溫作用很弱,氣溫低,形成了特殊的高原氣候。【解答】解:青藏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因此去西藏旅游的游客最好帶上墨鏡、遮陽帽和防曬霜等,甚至有人還要帶上氧氣袋。故選:B。【點評】利用平時所學的知識,合理想象出青藏高原的環境特點。5.根據劃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主導因素,下列地理事物屬于青藏地區的是()A.地形以丘陵、盆地為主 B.氣候干旱,大部分地區被沙漠覆蓋 C.氣候深受夏季風的影響,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D.是長江、黃河等亞洲著名大河的發源地【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及其劃分.【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D【分析】青藏地區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冰雪融水多,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有“中華水塔”之稱。青藏地區氣候高寒,不適宜發展種植業,但是多高寒草場,因此多發展畜牧業;由于青藏地區氣候高寒,青藏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和小麥,主要畜種有牦牛、藏綿羊和藏山羊。【解答】解:青藏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青藏高原氣候高寒,大部分地區被雪山連綿;受地形地勢等影響,青藏地區難以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青藏地區是長江、黃河等亞洲著名大河的發源地。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6.如圖為“第一階梯示意圖”,圖中信息顯示該區域的可再生資源比較豐富的是()A.有色金屬 B.地熱能 C.水力 D.鹽礦【考點】青藏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專題】示意圖;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C【分析】青藏地區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潔凈,晴天多,太陽輻射量強,太陽能豐富,青藏地區又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強烈,地熱資源多。【解答】解:該區域是我國青藏地區,該地區海拔高、是多條河流的發源地,河流流經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青藏地區的地熱能,是可再生資源,但圖中沒有顯示,有色金屬和鹽礦是非可再生資源。故選:C。【點評】考查可再生資源的理解,結合圖中信息作答。7.新藏公路的起止點是()A.下關﹣﹣芒康 B.葉城﹣﹣拉薩 C.拉薩﹣﹣西寧 D.拉薩﹣﹣成都【考點】青藏的交通和主要城市;重要的公路干線及高速公路.【答案】B【分析】熟記新藏公路的起止點是解題關鍵;【解答】解:新藏公路,又稱葉拉公路,編號G219,因而也被稱作國道219,始建于1956年3月,北起新疆葉城縣,南至西藏拉孜縣,全長2143公里。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青藏高原的交通狀況,屬于基礎性題目.聯系鐵路一起學習.8.讀圖,圖中所示地區說法正確的是()A.D河流有發達的綠洲農業 B.C鐵路沿線黃土深厚,許多地方溝壑縱橫 C.該區有石油、太陽能、水能等清潔能源 D.B省內的三江源地區有“中華水塔”美譽【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D【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地熱能、誰能、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B省內的三江源地區有“中華水塔”之稱。【解答】解:讀圖可知,D是雅魯藏布江谷地,該地區河谷農業發達;C沿線是青藏地區,黃土深厚,溝壑縱橫形容的是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陽能、可燃冰、天然氣、地熱能等5種能源都是潔凈無污染的能源,但是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燃燒石油會污染環境。B是青海省,該省區的三江源地區有“中華水塔”之稱。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結合選項分析作答即可。9.國慶長假期間西安的小明乘坐通往拉薩的火車游覽了青藏高原壯麗的景色,下面是他回來后向同學們的描述,其中有誤的是()A.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 B.途中經過有“聚寶盆”之稱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C.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D.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C【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層薄,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最高的區域。同時由于海拔高、氣溫低,種植業以河谷農業為主。【解答】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上峰巒綿延,故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小明從西安乘坐通往拉薩的火車,途中經過隴海線、蘭青線、青藏線,其中青藏線穿過有“聚寶盆”之稱的我國海拔最高的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但不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綜上所述,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考查青藏高原的概況,理解作答。10.青藏高原的特點是()A.水土流失嚴重,地表溝壑縱橫 B.地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 C.海拔最高,山勢雄渾、終年積雪 D.開闊坦蕩、地面起伏和緩【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C【分析】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在我國都有分布。我國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解答】解: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山勢雄渾、終年積雪;內蒙古高原遼闊坦蕩,草場廣布;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植被稀少;云貴高原地面崎嶇,石灰巖廣布。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四大高原的概況,牢記四大高原的特點,理解解答即可。11.我國藏族同胞穿藏袍,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地區的()的特點。A.氣候寒冷 B.氣候干旱 C.晝夜溫差大 D.日照強烈【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C【分析】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本區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源在這里.本區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解答】解: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經常有風雨雪晴的變化。藏區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氣候變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袍袖寬敞,在氣溫升高時,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調節氣溫,同時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當衣穿,保溫防寒,晚上當鋪蓋,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勞動生產。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氣多變,需要調溫時,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間,彎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習慣,即在氣溫正常時,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于其他民族最顯著的特征。故選:C。【點評】考查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要理解解答12.青海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讀圖。下列關于可可西里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是()A.地高天寒,湖泊星羅 B.樹木常綠,山清水秀 C.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D.黃沙漫漫,荒漠廣布【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A【分析】青藏地區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25%,人口僅占全國總數的1%左右。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解答】解: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屬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其自然環境最顯著的特點是“地高天寒,湖泊星羅”;“樹木常綠,山清水秀”是南方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是東北三省;“黃沙漫漫,荒漠廣布”說的是西北地區。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要理解記憶。二.解答題(共3小題)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下圖為青藏地區示意圖,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圖。【碧波蕩漾青海湖】(1)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由此推測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夏季;湖畔綠茵如毯,碧波倒映著藍天白云,由此推測湖水含沙量小(選填“大”或“小”)。【高寒河谷特色農業】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產品穩大粒飽,品質優良。(2)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青稞和小麥等;從氣候方面簡析該地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原因。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利于養分積累。【綠電出高原】青海省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青電入豫”工程被譽為輸送清潔能源的“高速公路”,但青海省的清潔能源發電量不穩定,存在“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現象,給電力輸送帶來一定隱患。(3)列舉青海省可著重發展的清潔能源類型。(至少兩類)(4)分析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原因。【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河谷農業和高原牧業的特點.【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1)夏季;小;(2)青稞;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利于養分積累;(3)太陽能、風能和水能等;(4)夏季光照時間長,太陽能發電量大;夏季河流水量大,水能發電量大;白天的太陽能發電量高于夜晚。【分析】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溫暖,全年干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冬季比同緯度東部平原低18~20℃,夏季氣溫8~18℃,降水分配不均。青藏高原氣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帶由于地勢較低,氣溫較高,無霜期長,降水條件較好,土壤比較肥沃,又有河水作為灌溉水源,因而適宜耕作,成為農業發達地帶,被稱為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解答】解:(1)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青海湖補給水源主要來自冰雪融水,夏季氣候高,冰雪大量融化,由此推測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夏季;湖畔綠茵如毯,碧波倒映著藍天白云,說明湖水非常清澈,由此推測湖水含沙量小。(2)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喜溫涼的青稞和小麥等;雅魯藏布江谷地位于青藏地區,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利于養分的積累。因此,這里的農產品品質優良。(3)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晴天多、降水少,太陽輻射削弱少,達到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太陽能豐富;地勢高,風能資源豐富;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4)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原因有:夏季光照時間長,太陽能發電量大;夏季河流水量大,水能發電量大;白天的太陽能發電量高于夜晚。故答案為:(1)夏季;小;(2)青稞;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利于養分積累;(3)太陽能、風能和水能等;(4)夏季光照時間長,太陽能發電量大;夏季河流水量大,水能發電量大;白天的太陽能發電量高于夜晚。【點評】本大題青藏高原區域圖和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圖為材料,涉及青藏地區的水系、資源開發、青藏鐵路、農業、生態保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14.暑假期間,中學生小明跟團去拉薩旅游。旅行團先飛抵西寧,再沿青藏鐵路到達拉薩。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小明的日記節選。節選(一):“今天,旅行社告知我準備好防曬霜、氧氣袋、羽絨服、遮陽帽……”節選(二):“……列車飛速前進,望向窗外,遠處是高大連綿的雪山,近處的草原上,牛羊三五成群悠閑地吃著草……”節選(三):“導游告訴我們,正在建設的川藏鐵路是我國第二條進藏鐵路。它東起成都,西達拉薩,全長1600多千米,穿越崇山峻嶺,工程建設難度比青藏鐵路還要大呢,又是我國一個超級工程!”材料二:青藏地區示意圖(圖1)、西藏年降水量及主要城鎮分布示意圖(圖2)。(1)結合青藏地區自然地理特征,說明進藏游客需要攜帶羽絨服、氧氣袋原因。青藏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2)沿著青藏鐵路,游客可見到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牦牛(牲畜),在甲處列車穿越了唐古拉山脈。(3)結合日記節選(三),簡析川藏鐵路比青藏鐵路工程建設難度更大的原因。川藏鐵路沿線地勢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質條件更復雜,自然災害更頻繁。根據圖2完成下面小題。(4)據圖描述西藏自治區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自東南向西北遞減。(5)圖中城鎮主要分布在B(選擇填空)。A.寬闊的平原地區B.深切的河谷地帶C.平坦的高原面D.涼爽的高山地區簡要說明城鎮分布在該地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河谷地帶海拔低,氣候較溫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示意圖;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1)青藏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2)牦牛;唐古拉;(3)川藏鐵路沿線地勢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質條件更復雜,自然災害更頻繁;(4)自東南向西北遞減;(5)B;河谷地帶海拔低,氣候較溫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分析】(1)青藏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2)“高原之舟”是牦牛,在甲處列車穿越了唐古拉山脈。(3)川藏鐵路沿線地勢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質條件更復雜,自然災害更頻繁。(4)西藏自治區年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5)青藏地區河谷地帶海拔低,氣候較溫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解答】解:(1)青藏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第一階梯,該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進藏游客需要攜帶羽絨服、氧氣袋等。(2)沿著青藏鐵路,游客可見到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牦牛,在甲處列車穿越了唐古拉山脈。(3)川藏鐵路比青藏鐵路工程建設難度更大的原因是:川藏鐵路沿線地勢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質條件更復雜,自然災害更頻繁。(4)讀圖可得,西藏自治區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自東南向西北遞減。(5)圖中城鎮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帶,其原因是:河谷地帶海拔低,氣候較溫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故答案為:(1)青藏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空氣稀薄;(2)牦牛;唐古拉;(3)川藏鐵路沿線地勢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質條件更復雜,自然災害更頻繁;(4)自東南向西北遞減;(5)B;河谷地帶海拔低,氣候較溫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點評】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青藏地區的城鎮分布特點及降水量分布特點等,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5.讀圖和材料完成問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重要發展理論。我國在生態脆弱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走綠色發展之路。圖1為“我國青藏地區濕地分布圖”,圖2為“我國東北地區濕地分布圖”。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甲地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甲乙兩地河流的豐水期均出現在夏季。(2)我國在甲濕地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對該地區實施治理和保護對長江中下游地區帶來的影響有當降水和冰雪融水多時,濕地可以儲蓄水源,削減長江中下游的洪峰(一條即可)。(3)圖1所示區域新能源潛力巨大,同學們繪制了該區域新能源綜合開發框架圖,請你補充完整。①稀薄,②水能,③印度洋,④地熱。(4)甲地的農業以畜牧業為主,兩地共同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濕地面積銳減,請為乙地的濕地保護提出具體的建議退田還濕,停止開荒等。【考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1)高寒;夏;(2)三江源;當降水和冰雪融水多時,濕地可以儲蓄水源,削減長江中下游的洪峰;(3)稀薄;水能;印度洋;地熱;(4)畜牧業;退田還濕,停止開荒等。【分析】青藏地區的主體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區地勢高、氣溫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高原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東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東北平原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東北三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解答】解:(1)讀圖分析,甲地處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特征是高寒;乙地由于緯度高,蒸發量小,形成了濕潤區,甲乙兩地河流的豐水期均出現在夏季,甲地是因為夏季溫度高,高山冰雪融化補給的多,乙地是因為降水多。(2)我國在甲濕地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當降水和冰雪融水多時,濕地可以儲蓄水源,削減長江中下游的洪峰;到冬春季節,河流水量較少時,濕地可補給河水,長江的水量相對穩定。(3)圖1主要是我國青藏地區,海拔高,空氣①稀薄,太陽輻射強,故太陽能豐富;由于在階梯交界處,地勢起伏大,落差大,②水能豐富;處于亞歐板塊與③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④地熱能。(4)甲地海拔高,自然環境相對惡劣,多草地,以畜牧業為主;乙地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以種植業為主。兩地共同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濕地面積銳減,乙地的濕地保護具體的建議有:退田還濕,可以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達到保護濕地的目的。故答案為:(1)高寒;夏;(2)三江源;當降水和冰雪融水多時,濕地可以儲蓄水源,削減長江中下游的洪峰;(3)稀薄;水能;印度洋;地熱;(4)畜牧業;退田還濕,停止開荒等。【點評】本題以我國青藏地區和我國東北地區濕地分布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青藏地區與東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生態環境問題及保護、農業生產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靈活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的地理核心素養。
考點卡片1.重要的公路干線及高速公路【知識點的認識】一般把國道和省道稱為干線,主要公路干線:G101線國道、G102線國道、G103線國道、G104線國道、G105線國道、G106線國道、G107線國道、G108線國道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屬于高等級公路.指“能適應年平均晝夜小客車交通量為25000輛以上、專供汽車分道高速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來講高速公路應符合下列4個條件:(1)只供汽車高速行駛;(2)設有多車道、中央分隔帶,將往返交通完全隔開;(3)設有立體交叉口;(4)全線封閉,出入口控制,只準汽車在規定的一些立體交叉口進出公路.主要高速公路:G1,京哈高速、G2,京滬高速、G4,京港澳高速、G15,沈海高速等等.【命題的方向】例:我國東部地區高速公路較密集的最重要原因是()A.這里地形崎嶇,河流縱橫分布B.這里人口多,經濟發達,資金雄厚C.這里地形平坦,沒有高山大川阻隔D.這里地處沿海,便于發展對外貿易分析:高速公路,部分地區稱為快速公路,屬于高等級公路.一般是指雙向2條車道以上、雙向分隔行駛、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兩旁封閉和立體交叉橋梁與匝道,時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較高的行駛道路.解答:我國東部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較平坦,人口多,工農業發達,資金雄厚,高速公路密集.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高速公路的分布.【解題思路點拔】記憶我國重要的公路干線及高速公路概況即可.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及其劃分【知識點的認識】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三大部分.面積約占全國的1/4,人口約占全國的55%.本區西部分布有30多個少數民族,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勢:本地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農作物:水稻、生豬、柑桔、茶葉、桑蠶、甘蔗、水產和熱帶作物.礦產:銅礦、鎢礦、汞礦、錫礦、銻礦、鉛鋅礦.北方地區:北方地區指我國東北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面積約占全國的20%,人口約占全國的40%.區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汾渭平原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文化:北方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旅游資源極為豐富.農作物: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等.溫帶水果: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礦產:煤、鐵、油等.西北地區:位于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一線以北,面積約占全國的30%,人口約占全國總數的4%.少數民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牧區作物:肉、奶、皮、毛等;礦產資源:稀土礦、鎳礦、煤、石油、褐煤.青藏地區:青藏地區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25%,人口僅占全國總數的1%左右.青藏地區的主體是由“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宗教:藏傳佛教.地勢:山岳縱橫,冰川廣布,交通十分困難.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我四大地理區域及其劃分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圖1示意“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2為景觀圖,讀圖回答問題.(1)判斷圖2中的四幅景觀圖,分別屬于圖1四大區域中的那個區域:(填字母)①屬于A區域;②屬于C區域;③屬于D區域;④屬于B區域.(2)我們若想看龍舟賽,應該到南方區域;若想騎馬在草原上馳騁,最好到西北區域;若想觀賞美麗的冰燈展,最好到北方區域.分析: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按照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把中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答:從圖2景觀圖看出,①是江南水鄉景觀,應屬于我國的A南方地區,因該區域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是水鄉澤國,可以到該區域看賽龍舟;②是沙漠駱駝,應屬于C西北地區景觀,因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有草原、荒漠景觀,到這來可以騎馬在草原上馳騁;③是牦牛,應屬于D青藏地區,因該區域地高天寒,畜牧業發達,其優良畜種是牦牛;④是一望無垠的麥田,應屬于B北方地區,因該區域主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降水較少,熱量不足,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冬季可以觀賞美麗的冰燈展覽.故答案為:(1)A;C;D;B;(2)南方;西北;北方.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地區的景觀及分布,讀圖解答即可.【解題思路點拔】熟記掌握我四大地理區域及其劃分依據,可結合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來理解記憶.3.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識點的認識】北方地區:平原較多,有廣闊的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氣候類型主要為溫帶大陸或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人們常用“白山黑水”來形容東北地區.“白山”是指長白山,“黑水”是指黑龍江.分析:東北地區位于中國東北部,地處東北亞的核心位置,東、北兩面與朝鮮及俄羅斯為鄰;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河北省,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白山黑水”﹣﹣﹣長白山位于東北地區東南部,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等河流的發源地;黑龍江流經黑龍江省北側,是中國與俄羅斯之間重要的界河,流域內森林茂盛,徑流豐富.解答:人們常用“白山黑水”來形容東北地區.“白山”是指長白山,“黑水”是指黑龍江.故答案為:長白山;黑龍江.點評:考查東北地區的概況,要理解記憶.【解題思路點拔】考查東北的地形特點,要理解記憶.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其地表結構呈山環水繞、沃野千里.4.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識點的認識】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溫暖,全年干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冬季比同緯度東部平原低18~20℃,夏季氣溫8~18℃,降水分配不均.【命題的方向】例:下列地理現象中,與青藏地區“高”“寒”特征無關的是()A.地熱資源豐富B.太陽能資源豐富C.雪山連綿,冰川縱橫D.城鎮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分析: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熱能在內部,而海拔的高低只對山地的表面溫度產生影響.地熱能主要是因為其內部地質構造而產生的,青藏高原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活動活躍.解答: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層薄,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最高的區域.同時由于海拔高、氣溫低,種植業以河谷農業為主.故選:A.點評:考查青藏地區高寒的環境特點對河流、太陽輻射和農業的影響,注意認真分析,綜合性強.【解題思路點拔】熟記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因為該地區平均海拔高達四千米,顯著的特征為“高”“寒”.5.青藏河谷農業和高原牧業的特點【知識點的認識】青藏高原氣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帶由于地勢較低,氣溫較高,無霜期長,降水條件較好,土壤比較肥沃,又有河水作為灌溉水源,因而適宜耕作,成為農業發達地帶,被稱為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主要農作物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麥、豌豆等.本區的牧業也為高寒牧業,主要牲畜為耐寒的牦牛、藏綿羊等.【命題的方向】例:青藏高原上重要的農業區是()A.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B.河套平原、寧夏平原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D.柴達木盆地分析:依據青藏地區的農業特點來解答此題.解答:青藏高原氣候高寒,只有河谷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商業隔斷裝修合同
- 2025酒店管理合同酒店管理協議書
- 2025年皮革化學品:浸水助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PP-R再生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解熱鎮痛類藥物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工業噪聲控制設備項目建議書
- 陡坡維修施工方案
- 降水位施工方案
- 執業藥師2024年筆試考試題庫有答案分析
- 高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筆試2024年考試題庫有答案分析
- 校園安全漏電
- 智能高速鐵路概論 課件 第六章 高速鐵路智能運營V2
- 產后運動康復 天津
- 與醫保有關的信息系統相關材料-模板
- 腫瘤放療與免疫治療聯合模式探索
- 熱分析技術應用
- 《勞動用工常見風險》課件
- 肩頸腰腿治療保健知識講座
- 綠色工廠培訓課件
-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23年版)
- 《婚姻繼承法第四章》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