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上冊24 《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24 《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24 《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24 《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24 《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

24《司馬光》教學設計

(中年段第一課時)

執教者順德區容桂小學陳玲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

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內容”“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

文,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

詩文的大意二中年段的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比較陌生,

但同時也對文言文充滿好奇,這時教師應該抓住文言文的趣味性,培

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通過古今對照讓學生初感古文之魅力。

【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小學階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廣為流傳的小

故事: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戲。一個小孩爬上甕,失

足跌入水中。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甕。甕破了,水一

下子噴涌出來,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現了司馬光的聰明機智與

沉著冷靜。課文非常簡短,用了很多貼切的動詞,寫出了孩子們盡情

游戲、攀爬的樣子,一個孩子跌入甕中、瞬間被水淹沒的驚險場景,

危急時刻司馬光的冷靜和機智,甕被砸破后水一下子從甕中涌出來的

狀態。本義雖然是義言義,但是很多詞語的意思與現代義基本一致。

比如:“戲”是“游戲”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這些詞語可

以讓學生感受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共通之處,消除他們學習文言文的畏

懼心理。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

3、能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故事。(難點)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了解復姓,導入新課。

1、揭題,學習復姓。

師:剛才的課前互動,同學們復習了一年級學過的《姓氏歌》,

知道了許多復姓。(課件示《姓氏歌》)今天,我們學習的第24課課

文中的主人公的姓也是復姓,他姓“司馬”,名“光”。(課件示課題)

其中“司”是我們本課要學習的生字,請同學們舉起小手,跟著老師

一起書空。“司”是半包圍結構,第一筆橫折鉤,第二筆橫要向外突

出一點點,最后寫口。(板書:24.司馬光)

2、齊讀課題。

師:你知道和司馬光有關的故事嗎?(通過舉手了解多少學生知

道“司馬光砸缸”的這個故事,讓一個孩子講講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新課引入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復

習一年級下冊學過的《姓氏歌》,自然地引出課義的主人公的姓也是

復姓,適當地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齊讀課

題后,讓學生回顧此前知道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引發閱讀期待。)

二、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會停頓。

1、學生初讀課文。

師:古人是怎樣講這個故事的呢,請大家打開課本102頁,自由

讀一讀這篇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貼: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連

貫,爭取做到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遇到難讀的地方停下來,多

讀兩遍。(課件示原文)

請一、兩個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師相應正音與評

價。

2、教師范讀。

師:字音都讀準了,但韻味兒還沒讀出來,要讀出韻味兒首先得學會

停頓,請同學們認真傾聽老師的朗讀,看看你的小耳朵聽出了老師在

哪些地方停頓了呢?把停頓的地方用做上記號。(引導學生在傾

聽中發現停頓)生反饋交流。

師:你是在哪里停頓的?通過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停頓。(課件

示:群兒戲于庭)

師總結:課文除了逗號、句號的地方要停頓,句子的中間也要注意停

頓。(課件示全文停頓)

3、練習停頓。

師:請同學們根據幻燈片中的停頓提示自由地練習,看誰能讀準

停頓。(貼:讀準停頓)

開火車讀、齊讀、配樂朗讀(師打著手勢提示節奏,生慢慢讀出

韻味兒)。

(設計意圖: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在掌握王確的讀音和停頓時;

常常需要一個試誤的過程,通過“試誤讀”和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

能夠正確地讀準字音、讀準停頓。)

三、合作交流,理解字詞。

(一)找人物。

1、師:這個故事題目是《司馬光》,文中哪里有司馬光一一光。(課

件放大文中的“光”)板書:光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注釋)你真會學習,懂得借助注釋理解

課文。(貼:借助注釋)

師:除了司馬光,還有其他人呢,你找得到嗎?請用橫線畫出來

——群兒、一兒、眾、兒。(課件示:字體變色)指名匯報后學生齊

讀。

師:文中三次提到“兒”,這三個“兒”分別指誰?“眾”又是

指誰?(群兒:一群小孩子,一兒:一個小孩子,兒:小孩子,眾:其

他小孩子)板書:眾

師小結:同樣的字在文中也有不同的意思,讀短文還得聯系上下

文,邊讀邊想邊悟。

(二)找動作。

1、師:我們聽過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篇文章里有缸嗎?一一甕

(課件示“甕”圖片,配上注釋:K甕U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請

學生讀注釋。再次提醒學生可以借助注釋理解文意。

師:這里還有一個“之”字,其實指的也是缸。

(課件“甕”、“之”放大處理)

2、師:我還是覺得這篇文章弄錯了,司馬光砸缸,根本沒有砸字,

有嗎?一一擊(課件“擊”變紅色)

師:原來,這篇文章里藏著好多描寫動作的詞呢,請你圈出來!

——戲、登、跌、沒、棄、去、持、擊、迸、活

指名讀出動詞(課件隨機變紅色)

師:古人這么喜歡用動作啊,這么短的文章,那么多動作。不過,

古代的用法和現在的不太一樣哦,我說現在的動作,你來說古代的動

作。(課件只剩下動詞)(戲:玩,登:站在,跌:跌落,沒:淹沒,

棄:扔下,去:離開,持:拿,擊:砸,迸:涌出,活:存活)

師:這一連串的動作連成了整個故事,多么有趣啊!現在,我們

一起合作讀讀這個故事,好嗎?(課件示全文)

1、重讀:把動作的詞語變成紅色,重讀。

2、拍掌讀:讀到動詞的地方拍掌一次。

3、自由發揮讀:引導學生除了拍掌讀,還可以怎么讀?放手讓學生

自己去發明讀法,并在小組內展示。

4、記憶比拼度:去掉動作,學生補充讀。(課件示去掉動作的課文)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雖然簡短,但是文中人物豐富,有大量描

寫動作的詞語,如果逐句、逐字講解,學生難免覺得枯燥無味。因此,

在突破本課教學重點一一背誦課義內容這一環節的處理上,教師抓住

動詞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讀法,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層層遞進,讓學生自主合作突破重點。)

四、學會展開聯想講故事。

1、師:這么多的動作真有意思,把這些動作放到短文中再聽老師讀

一讀,慢慢的,看看你的腦海里仿佛浮現出了哪些畫面?

“群兒嬉戲圖”

“失足落水圖”

“司馬光擊甕圖”

“小兒得救圖”

(課件逐圖逐句出示)

師:這四幅圖就構成了整篇短文了,你對那幅圖最感興趣?我就

可以把它講出來。(課件隨機點小圖的文字變大圖,再點大圖回連環

畫)

2、師:你發現老師講的故事和短文寫的有什么不一樣?哪些地方你

覺得講得好?(生交流)

生:老師講得更加的生動、會進行聯想,有想象力......

生:我覺得老師聯想到了當時孩子的表情,非常好……

3、師:請你們也來試一試,每個小組選擇一幅圖,邊看圖邊展開聯

想,組員之間相互交流,看誰說得更加精彩。(課件示要求)生匯報

交流。(課件隨機點小圖的文字變大圖,再點大圖回連環畫)

(設計意圖:用自己的話講故事是本課教學的難點,不僅要對故

事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還要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這一環

節的講故事,與初讀環節講述此前知道的司馬光的故事有所不同,對

語言表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這一環節教師設計了四幅連環畫,

引起學生的興趣,先由教師講述學生感興趣的圖畫,再讓學生發現老

師為什么講得好,引導學生關注圖中人物的表情,試著揣摩人物內心,

想象人物說的話,并把這些內容添加到故事的講述中。)

五、對比發現古今不同,初感古文之魅力。

1、師:大家講得真好!通過適當的聯想,你看講著講著就成了現代

版的《司馬光砸缸》(課件示現代文),現在的人就是這么通過聯想翻

譯過來的,大家對比朗讀下,看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自由交流

生1:我比較喜歡現代的,因為非常的具體......

生2:我比較喜歡古文的,因為非常的簡練,讓人有產生聯想……

2、師:是啊,你們講得都有道理,有些書上還記載著古人最初的故

事是用毛筆寫在竹簡、木簡上,寫長了,一個小故事就可能耍一輛馬

車運了,那會要了老命了。(課件示竹簡、木簡、馬車圖片)古人這

樣寫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貼:文言文),也可以叫做小古文。古文

的魅力遠遠不止這些,只有先把它熟讀成誦,才會慢慢地領會到其中

的魅力呢?大家會背了嗎?請大家看著圖畫背誦課文。(課件示圖畫)

3、師指板書:背著背著,文中的人物就鮮活起來了,當一個小孩失

足跌入甕中(板書:沒),其它的孩子都嚇跑了(板書:棄),他們跑

哪去了?(板書:?)(藏起來,找大人……)這個孩子跌入甕中瞬

間就被水淹沒了,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拿石頭砸甕(板所擊),

小孩兒得救了,文中哪個字告訴我們?(板書:活)此時此刻你想對

司馬光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古今對比,學生初感古文之魅力。說話訓練的

設計,教師避免了單純人文性的教育,在語用的訓練中人文自然受到

感染和熏陶。)

六、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回去把《司馬光》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要講得生動有趣。

2、課后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一讀。

(設計意圖:通過講一講的方式,進一步鞏固課文內容的學習和

理解,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拓展閱讀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司馬光,感

受司馬光溫良謙恭、即正不阿,做事用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