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學案(含答案)_第1頁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學案(含答案)_第2頁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學案(含答案)_第3頁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學案(含答案)_第4頁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考歷史一輪復習學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八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時空坐標】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

侵略鴉《戰爭《南京’條約》第三次鴉片《天津條約》《北京索約?簽訂

爆發簽訂戰爭爆發簽訂火燒圓明園

111____、

Illi1111

18391840184218511856185818601864

反抗

(林則徐)關天成犧牲聯梵飄〉天樂密洛

三建殿爆發:洪秀全,

1

太平天國運動

【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政治西方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會;在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的背景下,農民階級領導了反對外來侵略、

反封建的太平天國運動

經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民族資本主

義產生

思想在內憂外患中,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

【知識清單】

考點1:鴉片戰爭

一、林則徐禁煙

1.原因

(1)國內:鴉片戰爭爆發前,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危機四伏。

(2)國際:西方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并不斷向外進

行殖民主義擴張,掠奪殖民地。

(3)正當的中英貿易中,英國商品受到中國自然經濟的排斥,嚴重滯銷,為改

變這種不利局面,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

2.危害: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嚴重摧殘了鴉片吸食者的體質,

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

3.過程:

(1)開始: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則徐到廣東查禁鴉片。

(2)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主持將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

灘當眾銷毀。

4.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

略的堅強意志。

二、鴉片戰爭

1.原因

(1)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

(2)直接原因:林則徐的禁煙運動。

2.進程:

(1)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封鎖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直

趨天津,威脅清政府。

(2)道光帝將林則徐革職查辦,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與英軍談判。

(3)1841年初,英軍強占香港島。道光帝下詔對英作戰,涌現出廣東水師提督

關天培、江南提督陳化成等英雄。

(4)1842年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屈服。

3.失敗原因:

(1)根本原因: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朽,無力抵抗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2)主觀原因:清朝大多數統治者昏庸愚昧,對內敵視人民,對外妥協投降。

(3)客觀原因:清朝經濟落后,抵擋不住英軍的堅船利炮;英國處于資本主義

上升期,經濟、軍事實力強大。

4.結果:181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以中國的

失敗而告終。

三、《南京條約》的簽訂

1.主要內容

(1)割地:剖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通商口岸: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2.性質: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3.后續簽訂的條約

(1)1843年,中英簽訂《虎門條約》:英國從中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

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2)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

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4.影響: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中

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

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考點2: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國再次發動侵華戰爭

1.根本原因: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

場,擴大侵略權益。

2.侵略者:英法聯軍(主兇);美俄(幫兇)。

3.借口: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

4.經過:

(1)1856年10月,英軍炮襲廣州,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2)1857年,英國和法國聯合出兵,攻陷廣州。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

大潔炮臺,逼近天津。

①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通過這些條約,西

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

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

②隨后,清政府在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被迫承認了鴉

片貿易合法化。

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1860年,英、法兩國借口換約受阻,再次出兵占領天津,攻入北京,大肆搶劫

后火燒圓明園。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承認《天津條約》

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

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1.不平等條約

時間不平等條約名稱割占領土范圍割占領土面積

1858年《璞輝條約》外興安嶺以南、黑龍割占領土60多萬平

江以北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烏蘇里江以東(包括約40萬平方千米

庫頁島)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巴勒喀什池以東、以44萬多平方千米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南

記》

1881年中俄《改訂條約》及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千米

后5個勘界議定書

四、影響: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西

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考點3:太平天國運動

一、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

1.背景

(1)鴉片戰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隨著剝削的加重,統

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2)拜上帝會:洪秀全于1843年創立“拜上帝會”,兩年多時間就發展會眾兩

千多人。其中包括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骨干。

2.過程

(1)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

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洪秀全稱“天王”。

(2)初建政權: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諸王,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

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太平天國初步建立起政權組織。

(3)定都天京:1853月,太平軍攻占南京,將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都城。

(4)北伐和西征:1853年,為了推翻清朝統治和鞏固政權,太平天國開始進行

北伐和西征。經過3年多的征戰,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進入全盛時期。

(5)天京事變:1856年,發生天京事變,太平天國從此由盛轉衰。

(6)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天平天國運動失敗。

3.性質: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4.失敗原因:

(1)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使太平天國無法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

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的腐敗,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

(2)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

5.意義: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它堅持斗爭

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

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

二、重要文獻

1.《天朝田畝制度》

(1)內容:規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2)評價:太平天國想通過這個方案建立理想社會。《天朝田畝制度》雖因帶

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實踐中難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

的強烈愿望,對于發動和鼓舞廣大農民起來參加反封建斗爭起了積極的作用。口

2.《資政新篇》

(1)內容: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主張。

(2)評價: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但未能付諸實

踐。

【重難點易混易錯】

1.鴉片戰爭

(1)“迨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

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材料反映了當時的中國社會鴉片泛

濫成災。

(2)''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這一禁煙決心的是林則徐。“茍

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懷。

(3)1987年,聯合國將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它的確定是為了紀念被

譽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林則徐。

2.第二次鴉片戰爭

(1)“有一天,有兩個強盜闖入圓明園,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

材料中的強盜指的是英國、法國。

⑵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最能說明這

一點的是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洗劫燒毀圓明園。

【典型例題】

1.[2024年湖南中考真題]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

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生產的作用。出現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2.[2024年吉林長春中考真題]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是()

A.大澤鄉起義B.李自成起義C.太平天國起義D.義和團運動

3.[2024年河南中考真題]太平天國嚴禁鴉片貿易,不承認西方列強強加于中國的不平等條

約,多次拒絕外國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國這樣做()

A.維護了國家權益B.創新了斗爭方式C.動搖了清朝統治D.打擊了帝國主義

4.[2024年四川宜賓中考真題]某同學在制作關于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的資料卡片時,列出了

圖中的四位歷史人物。他們共同體現了()

A.近代工業的創辦B.民主政權的建設C.愛國救亡的探索D.新式教育的推廣

5.[2024年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某校學生對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專題做了如下梳理。對該專

題主線概括最為準確的是()

1842年I860年1895年1901年

《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A.中國人民的抗爭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和發展

C.救亡圖存的探索D.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6.[2024年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小華在參觀圓明園遺址時,看到殘垣斷壁,憤怒之情

油然而生。火燒圓明園的是()

A.葡萄牙殖民者B.荷蘭殖民者C.英法聯軍D.八國聯軍

7.[2024年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有學者認為,洪秀全和他的戰友與腐敗的清政權相抗。曾

一度號召起廣大民眾的參與,表現出某種歷史的進步性。這里的“進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國

運動()

A.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B.轉戰大半個中國

C.是規模最宏大的農民戰爭D.堅持斗爭十四年

8.[2024年四川中考真題]如圖為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金田起義浮雕。這是

為了紀念()

A.三元里人民抗英B.義和團運動C.太平天國運動D.黃花崗起義

【模擬訓練】

1.下列圖片所示內容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民族危機的加劇D.中國人民的抗爭

2.”(林則徐的禁煙計劃)以果斷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使得英國人出乎意料,完全沒

有想到林則徐會以果斷的獻身精神來付諸行動”。下列屬于林則徐“付諸行動”的是()

A.組建湘軍抵御外敵入侵B.領導三元里人民抗英

C.收繳鴉片并于虎門銷毀D.參與策劃“亞羅號事件”

3.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A.割占中國領土B.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C.打開中國市場D.挽回鴉片被銷毀的損失

4.以下史實反映了晚清政府外交的歷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②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④①D.②③①④

5.“隨著一聲炮響,一紙條約的簽訂,中國社會的性質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其中“一聲炮響”和“一紙條約”分別指的是()

A.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

B.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北京條約》

C.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

6.《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簽訂后,歐美輪船涌入。無論是速度、載重還是價格,傳統

沙船根本不是西洋貨輪的對手。僅數年,各口通商之處“凡屬生意碼頭,外國已占十分之九”。

這一現象反映了()

A.中國完全陷入世界殖民體系B.自然經濟徹底瓦解

C.外國資本對中國的經濟掠奪D.民族資本主義受到嚴重威脅

7.1861年,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寫到:“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一

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雨果譴責的“兩個強盜”是()

A.英國和美國B.日本和俄國C.英國和法國D.八國聯軍

8.鴉片戰爭結束后,英文期刊《中國叢報》刊載文章介紹中國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識;《天津

條約》簽訂后,西方傳教士不斷深入中國內陸地區。這些活動()

A.有利于西方技術的傳播B.為進一步侵略中國服務

C.使中國主動與世界接軌D.有利于內陸經濟的繁榮

9.馬克思說:俄國在戰爭中,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在中國

獲得的好處都要多。十九世紀中期,俄國在中國獲得的主要“好處”是()

A.取得協定關稅特權B.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C.獲取了中國大量賠款D.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

10.1853年,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規定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

《資政新篇》卻主張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這一變化()

A.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B.挽救了太平天國危機

C.適應了農民階級需要D.體現了時代發展潮流

答案以及解析

【典型例題】

1.答案:A

2.答案:C

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853年,占領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起與清朝

對峙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進行北伐和西征。1851——1864年,太平天國堅持斗爭14年,

轉戰大半個中國,全盛時擁有中國半壁江山,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

民革命運動,C項正確;大澤鄉起義是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次全國性的農民戰爭,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李自成起義主要在于中原地區、陜西、北方

地區、北京等,范圍不及太平天國,排除B項;義和團運動興起于山東地區,發展到京津地

區,規模并不宏大,排除D項。故選C項。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

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推動下,光緒帝表示“不甘作

亡國之君”,決心變法,企圖救亡圖存等;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

政府,建立共和國,企圖實現救亡圖存;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企圖用馬克思主義來拯救

中國,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以上人物共同體現了對愛國救亡的探索,C項正確;近

代工業的創辦主要涉及洋務運動等,排除A項;民主政權的建設主要涉及梁啟超和孫中山,

分別建立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等,概括不全,排除B項;清政府還通令興辦學堂,頒布

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選C項。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如圖為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金田起義浮雕”,結合所學知

識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發動了金田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C項正確;三

元里人民抗英發生在鴉片戰爭中,同材料“金田起義”不符,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是在

19世紀末從山東興起,同材料“金田起義”不符,排除B項;黃花崗起義是革命黨人1911

年4月在廣州舉行的起義,同材料“金田起義”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模擬訓練】

L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解讀圖片可知,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軍大破洋槍隊等都是中國人民面對外國侵略進行的不屈抗爭,由此可

知,這些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中國人民面對外來侵略的抗爭,D項正確;鴉片戰爭使中國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主要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中華民族危機的加劇,主要是因為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外國的侵略,均與圖片內容不符,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2.答案:C

解析:面對鴉片流毒,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要求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到

廣州查禁鴉片。18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堅強意志,故C

符合題意。

3.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辟國

外市場、傾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C項正確;割占領

土是戰爭結果的一部分,而不是發動戰爭的根本動機,排除A項;扭轉對華貿易逆差是鴉片

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項;林則徐虎門銷煙事件是鴉片戰爭的導火

索,但英國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為了挽回鴉片被銷毀的損失,而是通過戰爭打開中國

市場,以滿足其工業革命后對市場的需求,排除D項。故選C項。

4.答案:B

解析:①1858年的《天津條約》規定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②1895年的《馬關條約》中

規定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③1842年的《南京條約》中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

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1901年的《辛丑條約》中規定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所以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為③①②④,即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

5.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8月,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國

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使中國社

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

史的開端。故“一聲炮響”和“一紙條約”指的是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A項正確;第

二次鴉片戰爭和《北京條約》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

爭和《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

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A項。

6.答案:C

解析:AB.題干中的“完全”和“徹底”說法錯誤,排除選項AB。C.材料中“傳統沙船根本

不是西洋貨輪的對手”說明,外國資本沉重打擊我國傳統的航運業,體現了對我國經濟的掠

奪,選項C符合題意。D.材料中沒有涉及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排除選頂D。故選:C。

7.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

在放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夏宮指的是圓明園,第二次鴉片戰爭中,I860年英法聯

軍攻入北京,闖入圓明園。這里富麗堂皇的建筑和琳瑯滿目的珍寶讓侵略者驚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