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練習)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1頁
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練習)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2頁
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練習)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3頁
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練習)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4頁
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練習)解析版-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一物質的化學變化

專題03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

01模擬基礎練

【題型一】質量守恒定律

【題型二】化學方程式

【題型三】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

02重難創新練

03真題實戰練

模擬基礎練?

題型一質量守恒定律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5g鐵粉和5g銅粉混合,總質量為10g,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B.煤燃燒后剩余的煤渣減輕,因此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C.10g水全部蒸發變成10g水蒸氣,因此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高鎰酸鉀分解后固體質量變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詳解】A、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化學變化,5g鐵粉和5g銅粉混合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所以不能說符合質

量守恒定律,故說法錯誤;

B、煤燃燒后產生大量的氣體(二氧化碳、水蒸氣),所以質量損失,在整個燃燒過程中質量是守恒的,故說

法錯誤;

C、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化學變化,水蒸發不是化學反應,所以不能說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說法錯誤;

D、高鋅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為錦酸鉀和二氧化錦,由于氧氣的逸出,導致剩余固體的質量比反應物

的質量小,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說法正確。

故選D。

2?【新考向】某小組同學通過銅與氧氣反應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圖a所示),錐形瓶中固體部分變為黑色,實

驗過程中瓶內物質或元素質量變化與圖b相符的是

圖b

B.氮氣的質量C.氧元素的質量D.固態物質的質量

【答案】A

【分析】根據某小組同學通過銅與氧氣反應按圖a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一段時間后,發現錐形瓶內部

分固體變為黑色,是因為銅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黑色固體氧化銅,圖b的變化是質量逐漸減少,最

終不變,進行分析判斷。

【詳解】A、銅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固體氧化銅,隨著反應的進行,銅粉的質量逐漸減少,最終反應

停止,質量不再發生改變,與圖b相符,故選項正確;

B、銅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固體氧化銅,銅粉與氮氣不反應,氮氣的質量不變,與圖b不相符,故選

項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則實驗過程中瓶內氧元素的質量不變,與圖b不相

符,故選項錯誤;

D、銅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固體氧化銅,實驗過程中瓶內固態物質的質量逐漸增加,與圖b不相符,

故選項錯誤。

故選Ao

3.【新考向】(2024?陜西咸陽?一模)對下列有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天平省略)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A.甲可直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B.乙中氣球膨脹產生浮力會引起誤差

C.丙實驗需測定錐形瓶(含導管)的容積、注射器反應前后的體積

D.若丙中白磷量不足,會使測定結果偏小

【答案】A

【詳解】A、甲中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水,該裝置沒有密閉,生成的二氧化碳會逸

散到空氣中,導致實驗后裝置總質量減小,不能直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A選項錯誤;

B、乙中碳酸鈣與稀鹽酸會反應二氧化碳氣體,導致氣球膨脹,產生的浮力會引起誤差,B選項正確;

C、丙實驗的原理是白磷燃燒消耗氧氣,同時生成固體,導致裝置內氣壓降低,燃燒停止且溫度恢復室溫后,

注射器活塞推進的體積即為裝置內原有氧氣的體積,據此推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需測定錐形瓶(含導管)

的容積、注射器反應前后的體積,C選項正確;

D、若丙中白磷量不足,則燃燒停止后裝置內有氧氣剩余,氣壓下降幅度偏小,則活塞推進的體積偏小,會

使測定結果偏小,D選項正確。

故選:Ao

4.如圖是A、B兩組同學分別設計的質量守恒定律的兩個驗證實驗。請根據圖示進行思考回答(假設A、B

兩組藥品混合前質量均為m前、混合后質量均為m后)。

CuSCh溶液

Na2c。3一

溶液

⑴A組藥品混合前、后質量關系為:m前____m后(填“>”或“=”或

(2)B組藥品混合前、后質量關系為:01前>!!1后,請解釋原因_________o

(3)有同學認為白糖和水混合前后的質量也相等,說明該實驗也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這種說法對嗎?

為什么?o

【答案】(1尸

(2)反應生成的CO2氣體從燒杯中逸出,總質量減少

(3)不對因為兩種物質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A組藥品混合前、后質量關系為::ms=mBo故填:=。

(2)稀鹽酸與碳酸鈉溶液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生成的氣體從燒杯中逸出,總質量減少,所以B組藥

品混合前、后質量關系為:m前>m后。故填:反應生成的CO2氣體從燒杯中逸出,總質量減少。

(3)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而白糖和水混合屬于物理變化,所以該實驗不

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填:不對;因為兩種物質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5.【新形式】(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化學鏈燃燒”是指燃料不直接與空氣接觸,而是以載氧體在兩個

反應器之間的循環來實現燃料較低溫度下燃燒的過程。某“化學鏈燃燒”的過程如下:

載氧體循環傳送器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A.空氣反應器中發生的反應為:2CU,O+O2=4CUO

B.X中氮氣的含量比空氣中高

C.與直接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捕集

D.等質量的甲烷直接燃燒比“化學鏈燃燒”消耗氧氣多

【答案】D

【詳解】A.由圖可知,空氣反應器中氧化亞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

2CU2O+O2=4CUO,故A正確;

B.由圖可知,在空氣反應器中,氧氣被消耗,排出氣體X中氮氣的含量比空氣中高,故B正確;

C.指燃料不直接與空氣接觸,而是以載氧體在兩個反應器之間的循環來實現燃料燃燒,此操作裝置的改變有

利于分離和回收比較純凈的二氧化碳,故C正確;

D.消耗等質量的甲烷,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不會改變,故D錯誤。

故選:D。

6.【新考法】(2024?河北?中考真題)當前,氨氣(NHJ的能源化應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工業上常用氮氣

和氫氣合成氨氣,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反應物和催化劑進行該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

圖所示,圖中有兩處被墨跡遮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質量/g

80

口反應前

勿反應后

氮氣氫氣氨氣催化劑物質

A.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為8g

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6g

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國苞?

D.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的氨氣分子個數比為4:1

【答案】B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反應前催化劑的質量為5g,故反應后催化劑

的質量也為5g,故A錯誤;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氫氣質量為:52g+9g+34g—80g—0g=15g,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

15g-9g=6g,故B正確;

C.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每個氨分子是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的,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

蕊,故C錯誤;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氮氣質量為:80g-52g=28g,生成的氨氣質量為:34g-0g=34g,由化學方

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的氨氣分子個數比為啰:堂=1:2,故D錯誤。

2817

故選:Bo

7.【新考向】在一密閉容器中,有a、b、c、d四種物質,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關系如下圖刻度紙所示(例

如:d的質量為2g)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反應結束后,再次測得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并通過刻度的移

動來表示,且記錄在同一張刻度紙上:刻度線I向右移動9格;刻度線II向左移動8格;刻度線III向左移動8

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0

A.反應結束后c的質量為14g

B.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C.a、b變化的質量比一定為9:17

D.a、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為9:8

【答案】C

【分析】由圖可知,一開始,a=5g-0=5g、b=22g-5g=17g>c=28g-22g=6g>d=30g-28g=2g,反應后,刻度線I

向右移動9格;刻度線II向左移動8格;刻度線III向左移動8格,故a=5g+9g=14g、b=17g-9g-8g=0.

c=6g+8g-8g=6g、d=2g+8g=10g,故反應后,a質量增加,是生成物,b質量減小,是反應物,c質量不變,

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雜質,d質量增加,是生成物;

【詳解】A、由分析可知,反應結束后,c的質量是6g,故A不符合題意;

B、a、d是生成物,b是反應物,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B不符合題意;

C、a、b變化的質量比為:(14g-5g):(17g-0)=9:17,故C符合題意;

D、參加反應的a、d的質量比為:(14g-5g):(10g-2g)=9:8,但是化學計量數之比未知,無法計算相對分

子質量之比,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2024?四川達州?一模)將10g碳酸鈣固體高溫燃燒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冷卻后稱得固體質量為8g,

再向剩余固體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得到固體的質量為

A.11.1gB.15.9gC.33.3gD.44.4g

【答案】A

【詳解】碳酸鈣高溫燃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氧化

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最終得到的固體為氯化鈣,由質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氯化鈣的鈣元素全

CaCO3-Ca-CaCl2

部來自于10g碳酸鈣,則理論上可得到固體氯化鈣的質量為x,則有100111

10gX

111x

100-10g

x=ll.lg

故選:Ao

題型二化學方程式

9?【原創題】通過電能驅動的電化學固氮被認為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合成氨技術。氧化鋰電催化氮氣

還原合成氨具備巨大潛力,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一氮原子

。一氧原子

?一氫原子

A.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總數都不變

氧化鎘

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6H2。4NHj+30

通電2

C.反應前后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變化

D.參加反應的和“a”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2,

【答案】B

氧化鎘

【詳解】A、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2+6HQ」4NH3+3O,,反應前后分子的

通電

數目由8變為7,分子數目變少,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不變,故A

錯誤;

氧化鎘

=

B、2N2+6H,04NH3+30,,故B正確;

通電

C、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變化,故c錯誤;

氧化鋁

參加反應的和“a”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D、根據2N2+6HQ4NH3+3O2可知,

通電

2:6=1:3,故D錯誤。

故選B。

10.(2024?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氧化鋁溶于稀硫酸:AI2O3+2H2so4=2A1SO4+2H2。

B.鐵溶于稀鹽酸:2Fe+6HCl=2FeCb+3H2T

C.氫氣還原氧化銅:CUO+H2=CU+H2O

D.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答案】D

【詳解】A、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AI2O3+3H2sO4=A12(SO4)3+3H2。,

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b+H2T,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氫氣與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水,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CU+H2。,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銅沉淀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故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11?【新考向】(2024?江蘇常州?二模)H2s氣體劇毒,可用FeCb、FeCl2>CuCb的混合液處理(如圖)并得到

化工原料S。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如圖轉化中,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的是Fe、S、O

B.過程I的發生的反應為CUC12+H2S=CUS;+2HC1

—'定條件

C.該反應的總方程式2H2S+O2八2SI+2H2。

D.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值一直在減小

【答案】D

【詳解】A、過程I是硫化氫和氯化銅反應生成HC1和CuS,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CUC12=CUS;+2HC1,

反應前后氫元素顯示+1價,硫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銅元素顯+2價,過程無化合價改變;過程n是

硫化銅和FeCb混合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以及硫,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2FeC13=2FeC12+CuCb+S,

反應前銅元素顯+2價,硫元素顯-2價,鐵元素顯+3價,氯元素顯-1價,反應后鐵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

-1價,銅元素顯+2價,硫元元素0價,則鐵元素和硫元素化合價改變;過程皿為FeCb和氧氣和鹽酸反應

生成氯化鐵(FeCb)和水,反應前鐵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氧元素為0價,氫元素顯+1價,反應

后鐵元素顯+3價,氯元素顯-1價,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則鐵元素和氧元素化合價改變,故在如

圖的轉化中,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Fe、S、O,故選項說法正確;

B、過程I是硫化氫和氯化銅反應生成HC1和CuS,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CUC12=CUS;+2HC1,故選項

說法正確;

C、過程中氯化鐵以及氯化銅都是做催化劑的,所以總反應為硫化氫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硫單質和

.一定條件

水,該反應的總方程式:2H2S+O2=^^S;+2H2O,故選項正確;

D、過程I是硫化氫和氯化銅反應生成HC1和CuS,過程n是硫化銅和FeCb混合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

以及硫,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2FeCl3=2FeCl2+CuCl2+S,過程III為FeCb和氧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

鐵(FeCb)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氫硫酸反應,生成氯化氫,酸性越來越強,隨后鹽酸參與反應,酸性

又減弱,所以整個溶液的pH值逐漸變小,后又逐漸變大,故選項錯誤;

故選:D。

題型三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12.赤鐵礦是重要的煉鐵原料,其中FqOj的含量直接影響到煉鐵的效率和成本。興趣小組用一氧化碳還原

10g赤鐵礦樣品,充分反應后得到5.6g鐵單質,計算該赤鐵礦樣品中的質量分數。

【答案】解:設該赤鐵礦樣品中FezCh的質量分數為x

高溫

Fe2O3+3CO^=3CO2+2Fe

160112

10gxx5.6g

160_lOgxx

H2-5.6g

x=80%

答:該赤鐵礦樣品中Fe2C>3的質量分數為80%。

【詳解】過程見答案。

13.(2024?江蘇常州?二模)NaHCCh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加熱后充分分解所得剩余固體為Na2cO3,常用

于制作糕點、饅頭的發泡劑。某同學為探究發酵粉樣品中NaHCCh的質量分數,他取樣品20.0g,用下圖實

驗步驟進行探究(假設樣品中除NaHCCh之外的其他成分加熱不發生變化,也不與鹽酸反應,直接進入固體B

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發酵粉樣品加熱一段時間固體A加過量稀鹽酸、固體B

(20.0g)(16.9g)蒸發結晶(14.9g)

A.加熱產生CO?的質量為3.1gB.固體A中含有Na2cO3的質量為7.5g

C.固體B中含有NaCl的質量為5.85gD.發酵粉樣品中NaHCQ的質量分數為84.0%

【答案】D

【詳解】A、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小

2NaHCO=NaCO+HO+COT,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加熱產生和的質量為

32322H2Oco2

20.0g-16.9g=3.1g,故A判斷錯誤;

4

2NaHC0,Na2cO3+H2O+CO2T固體減少量106x

32322——=---------解得

B、設加熱生成碳酸鈉的質量為X,

106184418+44=62623.1g"+'寸

X3.1g

x=5.3g,則固體A中含有Na2cO3的質量為5.3g,故B判斷錯誤;

C、由D分析可知,原發酵粉樣品中的NaHCCh的質量為16.8g,雜質的質量為20.0g-16.8g=3.2g,碳酸氫鈉

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則固體B中氯

化鈉的質量為14.9g-3.2g=11.7g,故C判斷錯誤;

D、分析2NaHCO3=Na2CO3+H2O+CO2T,NaHCO3+HCl=NaCl+H2O+CO2T,

Na2CO3+2HCl=2NaCl+H2O+CO2T,則可得如下關系NaHCO??NaC/?固體減少量,設發酵粉樣品中

NaHCO3-NaCl~固體減少量

NaHCCh的質量為z,8458.584-58.5=25.5,――,z=16,8g,則原發酵粉樣品中的

5.1g

z20.0g-14.9g=5.1g

NaHCCh的質量分數為襄善xl00%=84%,故D判斷正確;

20.0g

故選:D。

14.(2024?甘肅武威?二模)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一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

驗,取13.25g碳酸鈉樣品(雜質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燒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

其中加入稀鹽酸,測得反應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求:

/g

(1)當加入212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質量。

(2)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答案】⑴4.4g

(2)解:設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2HCI=2NaCl+H20+CO2T

10644

x4.4g

106_x

~44~^4g

x=10.6g

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嚕X100%=80%

13.25g

答:碳酸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80%。

【詳解】(1)由圖可知,加入106g稀鹽酸時碳酸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氣體質量為4.4g,則加入

212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質量也為4.4g;

15.(2024?河北石家莊?三模)在牙膏中,常用輕質碳酸鈣粉末等作摩擦劑。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是

CaCO3和SiO2(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化學興趣小組用該牙膏的摩擦劑測定某鹽酸中溶質的質

量分數,通過實驗測得如圖數據:(假設產生氣體全部逸出)

50g稀鹽酸1\60g稀鹽酸||

攪售克泰屋d攪皆充分‘等

反應反應

15g摩剩余混合物剩余混合物

擦劑的質量62.8g的質量120.6g

⑴□生成CO的質量為go

2

(2)求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案】⑴4.4

(2)15g摩擦劑中加入50g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50g+15g-62.8g=2.2g,設50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

x,則有

CaCO3+2HCl=CaCl2+H2O+CO2T

7344

x2.2g

73_x

44-Z2g

%=3.65g

稀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為不xl00%=7.3%。

50g

答:稀鹽酸中溶質質量分數為7.3%。

【詳解】(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15g摩擦劑和110g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生成

二弘化碳的質量為15g+50g+60g-120.6g=4.4go故填4.4;

(2)見答案。

重難創新練

1.某化學課外小組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1)A實驗中,加熱細銅絲團一段時間后移走酒精燈,觀察到銅絲表面變為黑色(CuO),細銅絲團一端會—

(填“上升”或“下降

(2)B實驗中,觀察到小氣球先變鼓再變癟,其中“變鼓”的原因是。該實驗過程中,錐形瓶中物質的總

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正確的是(填字母)。

0時間0時I、旬0時尚0時間

abcd

(3)B、C、D三組實驗充分反應并冷卻至室溫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填字母)。

(4)實驗拓展:冬天常會看到機動車排氣管后冒出團團“白氣”(實際上是水的小霧滴),通過這一現象我們可

以得出柴油或汽油中一定含有元素。

【答案】(1)下降

(2)紅磷燃燒放出熱量,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b

(3)D

(4)氫/H

【詳解】(1)A實驗中,加熱細銅絲團一段時間后,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根據質量

守恒定律,生成氧化銅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銅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之和,故觀察到銅絲表面

變為黑色(CuO),細銅絲團一端會下降;

(2)B實驗中,觀察到小氣球先變鼓再變癟,其中“變鼓”的原因:紅磷燃燒放出熱量,裝置內氣體受熱膨

脹,壓強增大;

B實驗中,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實驗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

的總質量不變。

故選b;

(3)B實驗中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實驗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待完全反應,冷卻至室溫后,天平平衡;

C實驗中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該實驗無氣體參與或生成,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

變,天平平衡;

D實驗中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氣體,會散逸到空氣中,導致質量減小,天平不平衡。

故天平不能平衡的是D;

(4)冬天常會看到機動車排氣管后冒出團團“白氣”(實際上是水的小霧滴),通過這一現象說明汽油或柴油

燃燒生成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生成物中含H、O,反應物氧氣由氧元

素組成,故可得出柴油或汽油中一定含氫元素。

2.(2024?安徽宣城?一模)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利用Cu+做催化劑將氮原子和碳原子

象“紐扣”一樣鏈接在一起,稱為“鏈接化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zideAlkyne

<-N=N=N=—?

1G°lecuQ噩

AzideAlkyne

O?-N=N=N—>

J?

Triazole

N=N

3(Molecule^(

MoleculeI

Click

A.反應中原子沒有發生變化B.Cu+在反應中質量和性質都不變

C.反應中元素種類發生變化D.該反應沒有新物質生成

【答案】A

【詳解】A、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說法正確,說法正確;

B、催化劑在反應中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說法錯誤;

C、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說法錯誤;

D、化學反應一定有新物質生成,說法錯誤;

故選:Ao

3.(2024?福建三明?二模)用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其反應的微觀模型如圖①,含氮生成物產

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②所示。關于該轉化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OH

NNH,

O二.NO

HN

圖①圖②

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B.400。(3時,生成的產物只有N2和NO

C.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適宜的溫度為800OC

D.化學反應前后Pt-Rh合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未改變

【答案】B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正確;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保持不變,因此400(時,用Pt-Rh合金催化下,

氧化NH3生成的產物不僅有N2和NO,還有水生成,錯誤;

C、根據圖示信息可知,Pt-Rh合金催化氧化NH3制NO,適宜的溫度為800。。此時一氧化氮的產率較高,

正確;

D、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保持不變,因此化學反應前后Pt-Rh合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未改變,

正確;

故選:B?

4.二氧化銃因應用廣泛而備受關注。某研究小組采用下圖裝置通過焙燒MnCC>3制取Mn02,發生反應的化

(1)實驗過程中,石英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和成分隨溫度的變化如上圖所示,則焙燒MnCCh制取Mn02應該

控制反應的溫度不高于℃o

(2)若加熱到300?90(TC時,鎰的氧化物會分解產生一種常見氣體,該氣體為(填化學式)。

(3)若把反應溫度控制在900℃,充分反應后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為go

(4)試根據化學方程式求46.0gMnCO3通過熔燒最多制得的MnO,的質量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⑴300

⑵。2

(3)28.4

(4)解:設最多制得的MnO2的質量是X。

A

2MnCO3+O2=2CO2+2MnO2

230174

46.0gx

23046.0g

174-x

x=34.8g

答:最多制得的MnC)2的質量是34.8g。

【詳解】(1)由圖像可知,300P后二氧化錦開始分解,所以焙燒溫度應控制在300(以下。

(2)若加熱到300?90(FC時,缽的氧化物會分解產生一種常見氣體,由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

種類不變可知,該氣體為氧氣,其化學式為

(3)由圖像可知,當溫度控制在900。。充分反應后管內剩余固體為MnO,46.0gMnCC)3中錦元素的質量

為46.0gx—,xl00%=22g,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可知,生成的MnO的質量為22g-

55+12+16x3

55

.xlOO%)=28.4go

55+166

(4)見答案。

5.生產乙醇(C2H6。)的兩個反應如下:

_一定條件催化劑.

①C2H4+H2OC2H6。②C6Hl2()6===2C2H6O+2CO2T

(1)若用反應①制取23g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C2H4)的質量是多少?

目標產物中所有原子的總質量

(2)原子經濟性---------------------------------------X100%,它是綠色化學的重要指標。上述兩個反應中,原子經濟性

反應物中所有原子的總質量

更好的是反應________(填“①”或“②,)

【答案】(1)解:設制取23g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質量為X。

一定條件

C2H4+H2OC2H6。

2846

x23g

28_x

46-23j

x=14g

答:制取23g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質量為14g。

⑵①

【詳解】(1)見答案。

(2)根據原子經濟性公式,①中反應物完全轉化為生成物,原子經濟性百分之百,②中反應物未完全轉化

為生成物,原子經濟性小于百分之百,故原子經濟性更好的是反應①。

真題實戰練

1.(2024?山西?中考真題)在一次實驗課上,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了對密閉容器中少量小蘇打與少量

白醋反應的質量測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反應后小蘇打的質量增加B.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都不變

C.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D.反應前稱量的是小蘇打和白醋的總質量

【答案】C

【詳解】A、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醋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醋酸鈉、二氧

化碳和水,所以反應后小蘇打的質量減少,故A分析錯誤;

B、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醋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醋酸鈉、二氧化碳和水,

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改變,故B分析錯誤;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該裝置密閉,

則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故C分析正確;

D、根據圖示,反應前稱量的是小蘇打和白醋以及裝置的總質量,故D分析錯誤;

故選:Co

2.(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現將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40gA完全反應

后生成32gC和22gD,則參加反應的B與生成的D的質量比是

A.20:7B.7:11C.5:4D.16:11

【答案】B

【詳解】40gA完全反應后生成32gC和22g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32g+22g-40g

=14g,故參加反應的B和D的質量比是14g:22g=7:11。

故選:Bo

3.(2024?四川德陽?中考真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Q,甲烷參與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O子

O子

A.微粒“R”的化學式為CO2

B.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數目均保持不變

C.參加反應的£§與"的質量之比為1:2

D.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答案】C

【詳解】A、根據圖示可知,該反應反應物為甲烷和氧氣,生成物之一為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

前后原子個數不變、種類不變,則微粒R的化學式為CO?,故A正確;

占燃

B、根據圖示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020(302+2凡0,則反應前分子數為3,反應后分子

數也為3,則該反應反應前后原子、分子數目均不變,故B正確;

點燃

C、根據圖示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二<3。2+2凡0,則參加反應的甲烷和水的分子數目

之比為1:2,則其質量之比為(Ixl6):(2x32)=l:4,故C錯誤;

D、天然氣為遠古生物遺蛻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反應生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正確;

故選C:

4.(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為了實現碳的資源化利用,我國科學家用納米保粒子作催化劑將二氧化碳合

催化劑

成甲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Z+4H2^=CH4+2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化學式為H2O2B.甲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1

C.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不變D.參加反應的CO2和H2的質量比為22:1

【答案】B

【詳解】A、反應前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1、8、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1、

4、0,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

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H2O,,故A錯誤;

B、甲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4=3:1,故B正確;

C、微觀上,該反應是1個二氧化碳分子和4個氫分子反應生成1個甲烷分子和2個水分子,反應前后分子

的數目減少,故C錯誤;

D、參加反應的CO2和H2的質量比為:44:(4x2)=11:2,故D錯誤。

故選B。

5.(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表所示。下列

說法中錯誤的是

物質甲乙丙丁

反應前的質量/g40352

反應后的質量/g4X534

A.x=7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D.反應中甲和丁的質量比是9:8

【答案】C

【詳解】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g=(40g+3g+2g+5g-(4g+5g+34g)=7g,故說法正確;

B、丙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不參加反應,故說法正確;

C、由表中信息可知,甲物質質量在減少為反應物,乙和丁質量增加為生成物,反應符合一變多,屬于分解

反應,故說法錯誤;

D、由表可以得出,反應中甲和丁的質量比為(40g-4g):(34g-2g)=9:8,故說法正確。

故選C。

6.(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

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基本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B.該化學反應中乙、丙質量比為3:17

C.物質丙可能為單質

D.物質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答案】C

【分析】由圖可知,甲反應前質量分數為70%,反應后質量分數為42%,減小了28%,即甲為反應物;乙

反應前質量分數為14%,反應后質量分數為8%,減小了6%,即乙為反應物;分析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分

數可知,丁反應后的質量分數為1-40%-42%-8%=10%,即丁反應前后質量分數保持不變,則丁可能是

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丙反應前質量分數為6%,反應后質量分數為40%,增長了34%,即丙為生

成物,該反應為:甲+乙一丙。

【詳解】A、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

B、該化學反應中乙、丙質量比為(14%-8%):(40%-6%)=3:17,故B不符合題意;

C、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甲+乙-丙,屬于化合反應,則丙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單質,故C符合題

思;

D、由分析可知,丁反應前后質量分數保持不變,則丁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D不符合

題意。

故選C。

7.(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乙醇(C2H5OH)是常用的燃料。現有4.6g乙醇與一定量氧氣混合于密閉容器

內,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物全部轉化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恢復到室溫,測得所得氣體中氧元素質量

分數為70%,則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

A.6.4gB.8.0gC.8.8gD.9.6g

【答案】C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分析。

【詳解】現有4.6g乙醇與一定量氧氣混合于密閉容器內,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物全部轉化為一氧化碳、二氧

12x2

化碳和水,4.6g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6gx—.,,xioo%=2.4g,氫元素的質量為4.6gx

12x2+1x6+16

——xl00%=0.6g,恢復到室溫所得氣體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質量分數

12x2+1x6+16

為70%,則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70%=30%,所以混合氣體的質量為2.4g+30%=8g,乙醇燃燒生成水的質

1x2

量為0.6g/,/”xl00%=5.4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8g+5.4g)-4.6g=8.8g。

1x2+16

故選C。

【點睛】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

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8.(2023?吉林?中考真題)化學興趣小組用氣密性良好的不同裝置進行下列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玻璃管

紅磷稀鹽酸

_____細沙碳酸鈉

O\

實驗一

(1)實驗一: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為如保持裝置密閉。使紅磷燃燒,待裝置冷卻后。再次稱量裝置和藥

品的總質量為%2,加/與加2的大小關系是:mi也;

(2)實驗二:將氣球中的碳酸鈉粉末倒入稀鹽酸后,觀察到的現象是,白色固體消失,氣球變鼓,受

浮力影響電子天平示數減小;

(3)為克服實驗二中氣球受浮力的影響。在實驗三中利用硬塑料紙改進實驗裝置,用電子天平稱量裝置和藥

品的總質量,接下來的實驗操作為,待反應結束后,再次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電子天平示數

不變;

(4)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其微觀原因是。

【答案】(1)=/等于

(2)產生氣泡,氣球膨脹,電子天平示數減小

(3)傾斜瓶子,使稀鹽酸和碳酸鈉混合

(4)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和質量都不變

【詳解】(1)實驗一: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為n保持裝置密閉。使紅磷燃燒,待裝置冷卻后。再次稱

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為m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mi與m2的大小關系是:mi=m2;

(2)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實驗二:將氣球中的碳酸鈉粉末倒入錐形瓶中,觀察

到的現象是產生氣泡,氣球膨脹,電子天平示數減小(氣球膨脹產生向上的浮力);

(3)為克服實驗二中氣球受浮力的影響。在實驗三中利用硬塑料紙改進實驗裝置,用電子天平稱量裝置和

藥品的總質量,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傾斜瓶子,使稀鹽酸和碳酸鈉混合,待反應結束后,由于二氧化碳沒

有逸出,再次稱量裝置和藥品的總質量,電子天平示數不變;

(4)化學反應遵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