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寧波市北侖區氣象局2013年5月企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1第一頁,共58頁。一、北侖氣候特點二、氣象災害三、雷電的危害和防雷措施四、企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2第二頁,共58頁。一、北侖氣候特點北侖區位于東海之濱,屬于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明顯,氣候溫和濕潤,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但由于所處緯度常受季風交匯影響,天氣多變,有不同程度的旱澇、高溫、低溫、強對流、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同時也是氣候資源豐富的區域。3第三頁,共58頁。春秋短夏冬長4第四頁,共58頁。降水北侖區年平均降水量1329.5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年最多降水量2118.0毫米(2012年),年最小降水量797.3毫米(1979年)。年平均降水日數150天。最多年份171天,最少年份119天。連續降水最長日數19天(1996年4月)。6月至7月為梅雨期,降水量、降水日數分別占全年的23.8%和18.5%。6月份降水量一般為全年最多。8月至9月為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23.9%,但相對變數較大。5第五頁,共58頁。6第六頁,共58頁。氣溫北侖區年平均氣溫16.8度。最冷月為1月,最熱月為7月。歷史極端最高溫度40.5度(2005年7月5日)。極端最低氣溫-6.6度(1977年1月31日)。7第七頁,共58頁。日照年日照時數1825.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1.2%。月日照時數以7月份為最多,日照時數為234.6小時,日照百分率54.7%。2月份最少,日照時數為103.3小時,日照百分率33.2%。年際變化1971年最多(2302.0小時),2012年最少(1557.3小時)。8第八頁,共58頁。9第九頁,共58頁。二、氣象災害全省氣象與其次生災害占自然災害損失的90%以上。每年損失約占全省GDP的1-2%左右。北侖區年平均降水量:1310.2mm極端最高氣溫40.5
℃極大風速40m/s以上雷暴天數多達27-43天10第十頁,共58頁。浙江處在全國災害高風險區域11第十一頁,共58頁。注:北侖區處在全省氣象災害高綜合風險區
氣象災害綜合風險圖12第十二頁,共58頁。受典型季風性氣候的影響,氣象災害呈多樣性,除沙塵暴以外,其余14種氣象災害都有發生臺風暴雨寒潮大風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冰凍大霧霾(灰霾)暴雪北侖氣象災害的氣候背景13第十三頁,共58頁。臺風既是沿海地區的主要災害,又是重要的氣候資源14第十四頁,共58頁。臺風情況影響標準:臺風過程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或者出現風速大于等于17米/秒的大風稱影響臺風。過程雨量大于等于100毫米或者風速大于等于30米/秒的大風稱嚴重影響臺風。影響臺風平均每年2.5個,最多年6個(1989年),最少年1993年基本無臺風影響。其中嚴重影響臺風29個,平均每年0.8個。15第十五頁,共58頁。浙江省臺風災害風險區劃圖16第十六頁,共58頁。暴雨洪澇暴雨是日降水量50~100毫米的強降水現象,超過100毫米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為特大暴雨。暴雨主要發生在6~9月,類型主要有雷陣雨暴雨、梅雨帶暴雨、臺風暴雨等。山地丘陵暴雨發生率較平原偏多約3成,山區匯源作用易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塌方等次生地質災害。發生洪澇災害的直接原因。17第十七頁,共58頁。梅雨影響嚴重區梅雨影響嚴重區梅雨臺雨共同影響嚴重臺風雨影響嚴重區暴雨洪澇是浙江第二大氣象災害18第十八頁,共58頁。高溫干旱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現象,北侖區域年均10.5天,最多34天(出現在2003年)。
≥37℃時稱為酷暑,年平均酷暑日2.2天,最多15天(出現在2003年)。北侖區的高溫集中在梅汛期后的7、8兩月,其中7月最多,8月次之,極易引起中暑。持續高溫最長16天(1988年7月7-22日)。持續酷暑最長6天(1988年7月13-18日、2005年6月30日-7月5日)。19第十九頁,共58頁。20第二十頁,共58頁。高溫干旱發生的頻次也較高干旱災害風險圖21第二十一頁,共58頁。低溫冰凍
北侖≤0℃的低溫冰凍天數年平均為16天,最多的1971年有28天,持續天數最長13天,出現在1971年1月29日-2月10日。≤-3℃的嚴重冰凍日年平均為3.3天,最多的有8天(1977年、1980年),持續天數最長的有5天,出現在1973年12月23日-27日。年平均降雪日數6.0天,最多的1984年有18天,年平均積雪日數1.6天,最多的1977年有13天,積雪深度≥3厘米主要集中在1-2月,最大積雪深度14厘米,出現在1977年1月30日。22第二十二頁,共58頁。23第二十三頁,共58頁。強對流強對流天氣是大氣處于不穩定條件下產生的劇烈天氣,通常包括強雷電、冰雹、雷雨大風、短時暴雨、龍卷等。因其生命史短、局地性強、預報性難、預警時效短,常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危害。而北侖區是強對流天氣頻發區域。雷一般出現在3-9月,主要集中在6-8月,7月份最多。北侖區年均雷暴天數28天,最多44天(1980年)。平均初雷日2月23日,終雷日9月30日。24第二十四頁,共58頁。2012年7月7日午后大矸冰雹
2013年3月22日凌晨柴橋冰雹25第二十五頁,共58頁。三、雷電的危害1、雷害的歷史資料2、雷電危害形式3、防雷措施4、法律法規26第二十六頁,共58頁。1、雷害的歷史資料1.1雷害的統計資料27第二十七頁,共58頁。28第二十八頁,共58頁。1.2雷害的事例1.2.1高樓(塔)遭雷擊2010年04月13日凌晨2時左右上海浦東陸家嘴的東方明珠塔頂端發射架發生火災29第二十九頁,共58頁。1.2.2曠野遭雷擊30第三十頁,共58頁。1.2.3建筑物或外部設備遭雷擊2011.7.23溫州動車事故40人死亡、
172人受傷,中斷32小時,損失近2億元31第三十一頁,共58頁。1.2.4內部設備遭雷擊32第三十二頁,共58頁。2、雷電危害形式33第三十三頁,共58頁。2.1直擊雷:如果雷云較低,周圍又沒有帶異性電荷,造成與屋面凸出物上感應出異性電荷,造成與地面凸出物之間的放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直擊雷。34第三十四頁,共58頁。(側擊雷):雷擊的一種,建筑防雷有直面雷擊(就是直接打在樓頂的),側雷擊就是從側面打來的,因為一般建筑比較高,頂避雷帶并不能完全保護住樓體,所以側面擊雷就需要加設保護。35第三十五頁,共58頁。2.1.1電效應:a、數十乃至數百萬伏的過電壓可能損壞發電機、電力變壓器、斷路器、絕緣子等電氣設備的絕緣、燒斷電線,造成大規模停電,絕緣損壞可能引起短路;
b、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
c、絕緣損壞,高壓竄入低壓,為設備漏電準備了危險的條件,可能造成嚴重事故。d、巨大的雷電流泄放入地時,會在雷擊點用其連接的金屬部分產生極高的對地電壓,可能直接導致接觸電壓或跨步電壓的觸電事故等。2.1.2熱效應:
表現為巨大的電流通過導體,在極短的時間內轉換出大量的熱能,造成易燃物品或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或爆炸。如果雷擊在易燃物上,更容易引起火災。36第三十六頁,共58頁。2.1.3機械效應表現為被擊物遭到破壞,甚至爆裂成碎片。這是由于巨大的雷電流通過被擊物時,在被擊物縫隙中的氣體劇烈膨脹、縫隙中的水分也急劇蒸發為大量氣體,致使被擊物破壞或爆炸。此外,同性電荷之間的靜電斥力,同方向電流或電流拐彎處的電磁推力也有很強的破壞作用。雷擊時的氣流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37第三十七頁,共58頁。2.2雷擊電磁脈沖閃電直接擊在建筑物防雷裝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應。絕大多數是通過連接導體的干擾,如雷電流或部分雷電流、被雷電擊中的裝置的電位升高以與電磁輻射干擾。38第三十八頁,共58頁。2.2.1雷電感應之一靜電感應靜電感應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頂部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所致。39第三十九頁,共58頁。2.2.2雷電感應之二電磁感應
電磁感應是由于雷擊后,巨大的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迅速變化的強大磁場,這種磁場能在附近的金屬導體上感應出很高的電壓。40第四十頁,共58頁。2.3雷電反擊雷電的反擊現象通常指遭受直擊雷的金屬體(包括接閃器、接地引下線和接地體),在引導強大的雷電流流入大地時,在它的引下線、接地體以與與它們相連接的金屬導體上會產生非常高的電壓,對周圍與它們連接的金屬物體、設備、線路、人體之間產生巨大的電位差,這個電位差會引起閃絡。在接閃瞬間與大地間存在著很高的電壓,這電壓對與大地連接的其他金屬物品發生放電(又叫閃絡)的現象叫反擊。41第四十一頁,共58頁。3、防雷措施
現代防雷保護包括外部防雷保護(建筑物或設施的直擊雷防護)和內部防雷保護(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兩部份。外部防雷系統主要是為了保護建筑物免受直接雷擊引起火災事故與人身安全事故,而內部防雷系統則是防止雷電波侵入、雷擊感應過電壓以與系統操作過電壓侵入設備造成的毀壞,這是外部防雷系統無法保證的。
防雷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不可能依靠一、二種先進的防雷設備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擊過電壓和感應過電壓的影響,必須針對雷害入侵途徑,對各類可能產生雷擊的因素進行排除,采用綜合防御——接閃、均壓、屏蔽、接地、分流(保護),才能將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42第四十二頁,共58頁。3.1接閃接閃裝置就是我們常說的接閃桿(避雷針)、接閃帶(避雷帶)、接閃線(避雷線)或接閃網(避雷網),接閃就是讓在一定程度范圍內出現的閃電放電不能任意地選擇放電通道,而只能按照人們事先設計的防雷系統的規定通道,將雷電能量泄放到大地中去。
43第四十三頁,共58頁。3.2均壓
接閃裝置在接閃雷電時,引下線立即產生高電位,會對防雷系統周圍的尚處于地電位的導體產生旁側閃絡,并使其電位升高,進而對人員和設備構成危害。
為了減少這種閃絡危險,最簡單的辦法是采用均壓環,將處于地電位的導體等電位連接起來,一直到接地裝置。完善的等電位連接還可以防止閃電電流入地造成的地電位升高所產生的反擊。44第四十四頁,共58頁。3.3屏蔽屏蔽就是利用金屬網、箔、殼或管子等導體把需要保護的對象包圍起來,使雷電電磁脈沖波入侵的通道全部截斷。所有的屏蔽套、殼等均需要接地。
屏蔽是防止雷電電磁脈沖輻射對電子設備影響的最有效方法。45第四十五頁,共58頁。3.4接地
防雷接地分為兩個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擊而造成損害;二是靜電接地,防止靜電產生危害。接地就是讓已經內入防雷系統的閃電電流順利地流入大地,而不能讓雷電能量集中在防雷系統的某處對被保護物體產生破壞作用,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泄放雷電能量,降低引下線上的電壓,避免發生反擊。
防雷接地是防雷系統中最基礎的環節,也是防雷安裝驗收規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都不能發揮出來。46第四十六頁,共58頁。3.5分流這是現代防雷技術迅猛發展的重點,是保護各種電子設備或電氣系統的關鍵措施。
所謂分流就是在一切從室外來的導體(包括電力電源線、數據線、電話線或天饋線等信號線)與防雷接地裝置或接地線之間并聯一種適當的SPD,當直擊雷或雷擊效應在線路上產生的過電壓波沿這些導線進入室內或設備時,SPD的電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狀態,雷電電流就由此處分流入地了。雷電流在分流之后,仍會有少部份沿導線進入設備,這對于一些不耐高壓的微電子設備來說是很危險的,所以對于這類設備在導線進入機殼前,應進行多級分流(即不少于三級防雷保護)。
47第四十七頁,共58頁。4、法律法規《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48第四十八頁,共58頁。四、企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1、氣象災害防御標準單位(企業)建設條件2、具體要求和做法49第四十九頁,共58頁。1、氣象災害防御標準單位(企業)建設條件:a、有氣象災害防御責任人和聯系人。b、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并開展應急演練。c、有氣象災害預警接收與傳播設施并建立氣象信息接收傳播機制,保證至少有一種手段能夠與時接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并在本單位內快速、廣泛傳播。d、有安全避災場所(或知曉安全避災場所),受氣象災害影響時,可保障人員與財產安全。e、有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計劃,并開展了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或培訓活動。f、有重大氣象災情通報和聯系制度,與時將氣象災情反饋給當地氣象主管機構。50第五十頁,共58頁。2、具體要求和做法:2.1組織建設(發文)a、有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領導,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納入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內容。
b、成立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小組。2.2制度建設(文件、會議紀要)a、制定氣象災害防御管理制度。b、氣象災害防御管理制度內容齊全,包括培訓制度、自檢巡查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定期報檢制度、事故報告制度。c、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有布置,并有會議紀要。51第五十一頁,共58頁。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護士職業指導與規劃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動態管理試題及答案
- 執業藥師考試終極復習試題及答案
- 行政服務創新的實際案例與分析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價值觀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知識檢查試題與答案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全景
- 藥物使用中的風險管理相關考點試題及答案
- 影響力較大的主管護師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藥師的考試結構分析試題及答案
- ICD-10第4章: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
- 第三章 第一節 世界的海陸分布說課稿-2024-2025學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
- 病退委托書范本
- 如何預防夏季胃腸道疾病
- 公益性崗位申請書四篇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Unit6知識點梳理及語法講義(學生版)
- 《保利公司簡介》課件
- 風電建設安全課件
- 電網項目技術報告范文
- 跟著音樂游中國(廣州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 2022氫能產業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