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1.奶奶過生日,小明準備送奶奶一張龍年郵票。圖甲是郵票在小明手里時,奶奶看到的畫

面,圖乙是奶奶接過郵票拿近觀察時的畫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奶奶患有近視眼,應配戴由凸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B.奶奶患有遠視眼,應配戴由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C.奶奶患有遠視眼,應配戴由凸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D.奶奶患有近視眼,應配戴由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2.圖為投影式電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機將畫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

鏡,畫面經(jīng)投影機鏡頭在屏幕上成()

A.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等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

3.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做了如下實驗:

①用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移動光屏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

②保持該透鏡位置不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圖乙所示的位置,移動光屏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圖

中未畫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②中,燭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實驗②中,像到透鏡的距離一定大于20cm

C.若增大蠟燭與透鏡的距離,所成的像會變小

D.若蠟燭與透鏡的距離大于10cm,則在另一側通過透鏡可以觀察到燭焰正立、放大的

虛像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紅外線是紅色的,紫外線是紫色的

B.不可見光是一種假想的光,實際并不存在

C.紫外線可以應用于驗鈔防偽

D.紅外線可以用于醫(yī)院滅菌

5.某同學拿凸透鏡來觀察物理書的頁面如圖所示,若要將透鏡成的像“理”字挪至透鏡中央,

書本的移動方向是()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

6.如圖所示,是一款老年人閱讀用超薄透鏡。根據(jù)圖中信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B.圖中書上的字通過透鏡成的是實像

試卷第2頁,共6頁

C.當透鏡逐漸遠離書本時,像會一直變大

D.書本到透鏡的距離小于透鏡的焦距

7.小華通過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看到了提示牌上“關燈”二字放大的像,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中錯誤的是()

溫智根今

出門請隨¥關燈

輕輕一按節(jié)電,,

A.“關燈”二字放大的像是實像

B.提示牌上“關燈”二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

C.要想看到更大一點的“關燈”字樣,小華應將凸透鏡適當遠離“關燈”二字

D.小華適當移動凸透鏡,也能看到“關燈”二字倒立縮小的實像

8.在“生活中的光學儀器”跨學科實踐活動收集資料中,有張照片展示了文物展中用到的光

學元件,通過元件會看到正立、放大的文物,該光學元件是()

A.凹透鏡B.凸透鏡C.平面鏡D.凸面鏡

9.隨著科技的進步,不管在大街上還是家庭里,很多地方都安裝了監(jiān)控,這對于維護社會

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監(jiān)控的鏡頭用到了下列哪種光學元件()

A.凹透鏡B.平面鏡C.凸透鏡D.凹面鏡

10.如圖所示,凸透鏡豎直放置,凸透鏡焦距為力現(xiàn)有一點光源S在凸透鏡左側以凸透鏡

兩倍焦距處為圓心,在經(jīng)過主光軸的豎直平面內(nèi)做順時針圓周運動,直徑為。,且產(chǎn)

則在下列關于點光源所成的像的運動軌跡的各圖中,正確的是()

A.B.C.D.

二、填空題

11.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一個的鏡頭,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一個,(以上兩空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某同學在用顯微鏡觀察洋蔥的細胞組成時,發(fā)現(xiàn)物體

的像太小,看不清楚,這時他應該使物鏡(選填“靠近”或“遠離”)物體,目鏡物

鏡一些。

12.許多超市為方便顧客結賬,安裝了“刷臉機”。“刷臉機”的攝像頭實際上是一個凸透鏡,

人要站在“刷臉機”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時能成一個倒立、的實像;當人遠離“刷臉機”

時,這個像的大小將O

13.如圖所示,小雨利用一只放大鏡和一個鞋盒自制了一臺簡易手機投影儀。手機打開后置

于鞋盒內(nèi),使手機屏幕正對放大鏡。調(diào)節(jié)手機、放大鏡、墻壁之間的距離。手機屏幕就能清

晰的投影在墻壁上。投影到墻壁上的畫面是手機屏幕放大的(選填“實像”或“虛

像")。小雨發(fā)現(xiàn)墻壁上的畫面較暗,為了使墻壁上的畫面看起來更明亮。可采取的措施

是O

放大鏡

鞋盒

14.如圖甲所示,之間是太陽光經(jīng)三棱鏡色散后在屏上得到的彩色光帶。將電子溫度傳

感器分別放在A、8兩點外側,測得溫度T隨時間f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曲線①對應

光線的特點是,曲線②對應的是線。

15.一個綠色的植物拿到無光的房間中,我們看見植物的葉片是____色的。學習了光學

試卷第4頁,共6頁

知識后,物理興趣小組同學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時,想探究小孔成像,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

部中央打上一個小孔,為了能觀察到清晰的像,圓筒上應使用(選填“透明”、“不透

明”或“半透明”)塑料膜制成光屏,孔對著燭焰,可以看到燭焰通過小亂所成的像,夏天樹

蔭下的圓形光斑形成的原理與之相同,光斑是太陽的(選填“實像”、“影子”或“虛像”);

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望遠鏡直接觀察太陽。

三、實驗題

16.小明同學探究光從空氣射入不同介質(zhì)發(fā)生折射時的一些規(guī)律,他將一束光從空氣射入水

中發(fā)生折射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于下表:

實驗次數(shù)1234567

入射角i0°10°20°30°40°50°60°

水中折射角夕0°7.9°15.4°21.5°26.3°33.5°40.8°

(1)分析第1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結論是

(2)分析第2次至第7次的某次實驗數(shù)據(jù),結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

(3)分析第2次至第7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的變化,結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o

17.小明同學對如圖甲所示的插圖提出質(zhì)疑,認為物體浸入水中的部分應該在水面處“錯位”,

且水中部分比空氣中部分看起來要粗一些。為此,小明準備了玻璃杯、鉛筆、水等物品,對

“豎直插入水中的鉛筆發(fā)生偏折情況”進行探究。

甲乙丙丁

(1)當豎直插入水中的鉛筆在玻璃杯左端時,水下部分向左發(fā)生顯著偏折,如圖乙所示。

移至玻璃杯右端時,水下部分向右發(fā)生顯著偏折,如圖丁所示。當鉛筆在中間位置時,如圖

丙所示,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由此判斷中間位置是發(fā)生偏折的分界點;

(2)小明注意到鉛筆在三處位置共同的成像特點是,由此判斷盛水的玻璃杯類似

于;

(3)小明根據(jù)實驗繪制鉛筆在左端時的光路圖,并進行分析,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試卷第6頁,共6頁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練習2024-2025學年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DCDCADABCB

1.D

【詳解】圖甲是郵票在小明手里時,奶奶看到的畫面,畫面不清晰,說明奶奶看不清遠處的

物體,奶奶把郵票拿近后就可以看清楚了,則奶奶患近視眼,應配戴由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進

行矯正,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C

【詳解】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

題意。

故選C。

3.D

【詳解】AB.由①可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

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

/=60.0cm-50.0cm=10.0cm

實驗②中,此時物距

w=50cm-35cm=15cm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據(jù)

2f

v>2f

即像距大于20cm,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若增大蠟燭與透鏡的距離,此時物距增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

所成的像會變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若蠟燭與透鏡的距離大于10cm,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據(jù)

2f>u>于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蠟燭與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才能在另一側通過透鏡可以觀察到

燭焰正立、放大的虛像。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4.C

答案第1頁,共5頁

【詳解】A.紅外線和紫外線都是不可見光,故A錯誤;

B.不可見光也是真實存在的,故B錯誤;

CD.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應用于驗鈔防偽;也可以殺菌,可以用于醫(yī)院滅菌,故

C正確,故D錯誤。

故選C。

5.A

【詳解】由圖可知,此時像在凸透鏡的右下方,若要將透鏡成的像“理”字挪至透鏡中央,像

應向左上方移動,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凸透鏡成縮小像時,像與物是倒立的,因此書

本應向右下方移動,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D

【詳解】ABD.由圖可知,該透鏡所成的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因此該透鏡為凸透鏡,對

光具有會聚作用。當物體位于一倍焦距以內(nèi)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因此書本到字的

距離小于透鏡的焦距。故AB錯誤,D正確;

C.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透鏡逐漸遠離書本時,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變

大;當物體移到一倍焦距之外時,物距增大,像距縮小,像變小,故C錯誤。

故選D。

7.A

【詳解】A.由圖示知,通過凸透鏡看到“關燈”二字是放大、正立的像,放大的是虛像,故

A錯誤,符合題意;

B.成正立虛像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關燈”二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0cm,故B

正確,不符合題意;

C.凸透鏡成虛像時,像距增大,物距也增大,像變大,所以想看到更大的“關燈”二字,應

將凸透鏡在焦距之內(nèi)適當遠離二字,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適當移動凸透鏡,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可以看到二字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

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8.B

【詳解】根據(jù)圖示以及題意可知,該光學儀器成正立、放大的像,且成的像和物體在鏡的異

側,因此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得,只有凸透鏡才能成正立、放大的像,而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

答案第2頁,共5頁

散作用,它不能形成實像,也不能形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平面鏡也只能成等大、正立的虛

像,凸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比物體小,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9.C

【詳解】監(jiān)控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物體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

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成像情況與照相機相似,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B

【詳解】將點光源S運動的軌跡看成■個物體,在物體上的各個位置找一些點,利用凸透鏡

成像的規(guī)律作出像點,連接各像點即可得到一個不規(guī)則的圓,且轉動方向為逆時針,所以像

點運動圖象是選項B的形狀,大致如圖所示:

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1.照相機放大鏡靠近遠離

【詳解】口]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一個照相機的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⑵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3]根據(jù)凸透鏡成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規(guī)律,某同學在用顯微鏡觀察洋蔥的細胞組成時,

發(fā)現(xiàn)物體的像太小,看不清楚,這時他應該使物鏡靠近物體,目鏡遠離物鏡一些。

12.縮小變小

【詳解】口]刷臉機的攝像頭實際上是一個凸透鏡,人要站在“刷臉機”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時

能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⑵凸透鏡成實像時,遵循物遠像近像變小的規(guī)律,故當人遠離“刷臉機”時,這個像的大小將

變小。

13.實像增大手機屏幕的亮度

【詳解】[1]投影儀是根據(jù)凸透鏡成放大、倒立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投影到墻壁上的畫

面是手機屏幕放大的實像。

答案第3頁,共5頁

⑵小雨發(fā)現(xiàn)墻壁上的畫面較暗,這說明手機屏幕較暗,為了使墻壁上的畫面看起來更明亮,

可以增大手機屏幕的亮度。

14.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消毒殺菌紅外

【詳解】口]⑵白光散開后,紫光因為折光能力最強,在單色光的最下面,故①是紫色光,

它能使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還能消毒殺菌;紅外線的折光能力最弱,故它在單色光的最上面,

所以②是紅外線。

15.黑半透明實像不可以

【詳解】口]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反射的光決定的,將一個綠色的植物拿到無光的房

間中,由于綠色植物不能反射任何光,所以我們看見植物的葉片是黑色的。

⑵由于小孔成像成的是實像,所以能用光屏承接,為了便于觀察光屏上的像,應用半透明

的塑料薄膜。

[3]由于小孔成像成的是實像,夏天樹蔭下的圓形光斑是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