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聲現象章末檢測
一、單選題
1.小明買了一個超聲波洗眼鏡儀,洗眼鏡時超聲波穿過水對眼鏡內外表面、狹縫等部位進行有效清
洗,超聲波洗眼鏡儀發出的超聲波()
A.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傳播速度是3xl()8m/s
C.只能在水中傳播D.不能傳遞能量
2.如圖甲的五弦古琴演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個音調越來越高的聲音,如圖乙。以下說
法正確的是()
A.撥動古琴的弦發出的聲音頻率只與弦的粗細有關
B.古琴發出“角”的聲音頻率高于“宮”的
C.古琴發出“羽”的聲音時,弦的振幅一定比發出“商”的聲音時大
D.古琴發出“徵”的聲音時,發出的聲音響度一定比發出“宮”的聲音時大
3.下面關于控制噪聲措施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中考期間,居民區附近的建筑物夜間停止施工,這是為了防止噪聲產生
B.城市道路旁放置隔音板是為了防止噪聲的產生
C.道路旁植樹可以阻止噪聲傳播
D.工廠用隔音罩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4.噪聲對人有很大的危害,實際生活中人們采用各種方法來減弱噪聲。如:①城市園林綠化有減弱
“噪聲”的作用;②在摩托車發動機上安裝消聲器;③房間窗戶的玻璃采用雙層真空玻璃;④研制
新材料、新技術,使物體發出的噪聲減弱。其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③④
5.為了同學們順利進行中考,考務工作非常細致,用物理知識解釋相關做法,正確的是()
A.用廣播指令,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B.調節廣播音量,是調節音調的高低
C.用廣播指令,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D.禁止喧嘩,是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
6.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性質有關
C.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溫度有關D.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
7.下列情景應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A.小鋼琴的琴聲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
B.通過音調可以辨別出鋼琴和二胡聲
C.笛聲的響度較大是因為管中的空氣柱振動頻率較高
D.音樂廳墻壁上的多孔結構是在聲源處減弱聲音
8.為了使教室內的學生免受環境噪聲的干擾,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A.老師講話聲音大一些
B.在教室周圍種樹
C.每個學生都帶一個防噪聲的耳罩
D.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
9.為了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這個探究
目的是()
把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鬧鐘的鈴聲明顯減小
用力吹一根細管,并將它不斷剪短,聲音變高
?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水面水花四濺
用力敲打鼓面,鼓面上的紙屑會跳起
10.下列關于樂音和噪音的敘述中,錯誤的是0
A.無論樂音和噪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樂器只會發出樂音,不會發出噪聲
C.樂音能使人心情舒暢;噪音卻使人煩燥不安,有礙健康
D.使用隔音材料可以降低噪音的危害
二、填空題
H.如圖所示,使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在豎直方向靜止不動.用小錘敲擊音叉,將正在發聲的音叉
慢慢移近并輕觸乒乓球,觀察所發生的現象,可以說明的問題是聲音是由于物體產生
的.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重復上述操作。觀察到的現象是乒乓球彈開幅度,此時音叉發
出的聲音也變響,以上實驗說明的問題是聲源振動幅度越大越大.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
是,這種思維方法叫做(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或“類
12.如圖,用一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組成“音樂水杯”,向瓶子吹氣就可以演奏出優
美動聽的樂曲,此時發聲體是;水位越高,音調越。用膠錘敲擊瓶子時也能發
出聲音,此時發聲體是,水位越高,音調越。
13.教室內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振動產生的,并通過傳播到學生的耳朵,聲
音的頻率小于20次每秒的聲波稱為,高于20000次每秒的聲波稱為o
14.九月底,嶗山區某學校校運會隆重舉行。比賽時,啦啦隊擊鼓助威,如圖所示。敲擊時,同學
們可以輕松區分兩種鼓的鼓聲,是因為它們發出聲音的不同。敲擊鼓面,落在鼓面上的紙
片隨著跳動,這說明鼓面在;用力擊鼓,紙片跳動幅度變,鼓聲更大。揚聲器
中播報著比賽成績,坐在喇叭邊上的女同學用手捂住耳朵,這是從處減弱過大聲音對聽力
的傷害。
15.某種昆蟲靠翅膀的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0s內振動了30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
是Hz,人類(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
16.如圖是中國古代的計程車“記里鼓車”。當車走一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當車走到十里
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鐲(古代的樂器),人們由鼓和鐲發聲次數確定車行駛的里程,能區分鼓聲
和鐲聲是依據聲音的(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不同。如果敲擊鼓面的力度增
大,則鼓聲的(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增大。
17.據5月29日《揚子晚報》報道,江蘇省擬推出和諧配樂版廣場舞.廣場舞的音樂聲是由音箱
中的紙盆產生,經傳播到人耳.音樂聲過大會形成噪聲,有關人士建議,有
條件的地區,可以關掉音箱,改用藍牙耳麥接受信號.關掉音箱是在處控制噪聲.
18.昆蟲在飛行時抖動翅膀發出聲音,蒼蠅每10s翅膀振動3520次,蜜蜂每20s翅膀振動3800
次,那么它們翅膀振動頻率最小的是,其值為Hz;(選填“能”
或“不能”)被人耳聽見。
19.蝴蝶煽動翅膀飛行時,人(填“能”或“不能”)聽到它發出的聲音,這種聲波屬于.
20.聲音是由物體產生,聲音的傳播需要,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常溫下空氣
中的傳播速度為m/so
三、實驗探究題
21.
(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
明;乒乓球的作用是;此實驗方法被稱為法;
(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象說
明。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實驗,能看到球被彈起的是實驗;
(3)如圖丙,八個相同的啤酒瓶裝有不同高度的水,若敲擊,水面(選填“高”或
“低”)的音調高。這是由的振動產生的。
22.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
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
(1)在本實驗中適合做聲源的是;
(2)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分別蓋上塞滿不同隔聲材料,其目的是控制隔聲材料的厚度相
同。接著他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在此過程中,他所聽到聲音的(響度/音調)發生
改變;當聽不見聲音時分別測量并記錄此處到鞋盒的;
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
距離較長最長短
(3)分析上表記錄,可知待測材料隔音性能由“差”到“好”的順序為:
A.泡沫塑料、衣服、錫箔紙B.錫箔紙、衣服、泡沫塑料
(4)為了進一步驗證,小紅認為還可以保持相同,分別改變不同隔聲材料
的厚度,直到測試者聽不見聲音為止。然后通過比較材料的厚度來確定材料的隔聲性能。若材料越
厚,則說明其隔聲性能越(好/差)。
四、計算題
23.火車在進入隧道前必須鳴笛,一列火車的運行速度是72km/A,司機在鳴笛后2s后聽到隧道
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求:(〃聲音=34°m/s)
(1)火車的速度為多少米/秒;
(2)從司機鳴笛到聽到回聲火車前行的路程;
(3)火車鳴笛時離隧道的距離。
24.周末,小麗一家開車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圖是小麗爸爸開車到山前的示意圖。在一條筆直的
公路通到山崖下,她爸爸在公路上開車向著山崖的方向勻速行駛,車上速度表顯示此時的車速是
54km/ho當車開到A處時,按響了汽笛,汽車向前行駛6s到B處,小麗聽到了汽笛的回聲(聲
速是340m/s)o
求:
(1)從鳴笛到6s后聽到回聲,車行駛了多少米?
(2)從鳴笛到6s后聽到回聲,聲音傳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3)車鳴笛的位置到高山的距離為多少米?
25.由科學技術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以“科技引領創新轉化開放合作”為主題的第十一屆科
博會于11月22-26日在四川綿陽舉行。本次科博會上,展示了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模
型,讓參展觀眾近距離觀察到我國科技創新的成果。“奮斗者”號某次作業過程中,下潛的速度為
lm/s,入水下潛60s后,向海底發射一束超聲波,再經過4s后才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若超
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忽略潛水器自身的尺寸,求:
(1)接收到反射回的超聲波,“奮斗者”距離水面的深度;
(2)發出超聲波時,“奮斗者”距海底高度;
(3)“奮斗者”從入水到下潛到海底消耗時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超聲波是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由物體振動
產生的,故A正確
B.光的傳播速度是3義1。8加”,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速度是1450m/s,故B錯
誤
C.聲音可以在固液氣介質中傳播,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故C錯誤
D.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體內的結石、潔牙,是超聲波能夠傳遞能量,利用能量做功,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1、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
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和信息,
3、聲音可以在固液氣介質中傳播,聲音在空氣速度是340m/s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中考期間,居民區附近的建筑物夜間停止施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
正確.
B、城市道路旁的隔聲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不是在噪聲產生處減弱噪聲.故B錯誤.
C、道路旁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可以阻止噪聲傳播,故C正確.
D、工廠用的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可以防止噪聲進入人耳.故D正確.
故選B.
【分析】減弱噪聲的方法有三種:①在聲源處減弱噪聲;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③在人耳處減
弱噪聲.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用廣播指令,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故A錯誤;
B、調節廣播音量,是調節聲音的大小,即響度,故B錯誤;
C、用廣播指令傳達一些信息,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C正確;
D、禁止喧嘩,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2)響度指的是聲音的大小;(3)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4)有效防治噪聲的途徑有三條:①在聲源處;②在傳播過程中;③在人耳
處.
6.【答案】D
【解析】【解答】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正確,A不符合題意;
BC.聲音傳播的速度與介質、溫度有關,正確,BC不符合題意;
D.聲速和溫度有關,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錯誤,D符合題意。
故選D。
【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速和介質種類、溫度有關。
7.【答案】A
【解析】【解答】A、小鋼琴振動產生的琴聲,琴聲是由琴弦的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通過音色可以辨別出鋼琴和二胡聲,故B錯誤.
C、笛聲的響度較大是因為管中的空氣柱振幅較大,故C錯誤.
D、音樂廳墻壁上的多孔結構是在傳播途徑中隔離和吸收噪聲,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區別聲音就是靠音色.辨別熟人的聲音、辨別樂器的聲音靠的都是音色.
(3)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4)減弱噪聲有三種途徑: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而題目要求
的是在聲源處減弱,聲源就是振動發聲的物體.
8.【答案】B
【解析】【解答】A.講話聲音放大并不能降低噪聲的干擾,故A不符合題意
B.在教室周圍植樹屬于設置屏障,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符合題意;
C.帶耳罩屬于在接收處控制噪聲,但不合理,故C不符合題意;
D.噪聲監測器可以測出噪聲等級,但不能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分析】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分析
各個選項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減弱噪聲。
9.【答案】B
10.【答案】B
【解析】【解答】A、樂音和噪音都屬于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樂器發出的聲音,若影響了人們的工作、休息,就是噪聲,故B錯;
C、樂音是悅耳動聽的,使人有美的享受;噪音是雜亂的聲音,使人心煩意亂,故C正確;
D、使用隔音材料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降低噪音的危害,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B.
/分防7優美的樂音令人心情舒暢,而雜亂的聲音--噪音則令人心煩意亂.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發聲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樂音,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是噪音;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到
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音.
樂音和噪音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樂音也會變為噪音.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噪音和樂
音的理解.噪音已經是嚴重影響我們生活的污染之一,它和光污染是我們現在考試的一個熱點.
11.【答案】振動;越大;響度;放大振動;轉換法
【解析】【解答】用小錘敲擊音叉,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輕觸乒乓球,乒乓球會被彈開,可
以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觀察到的現象是乒乓球彈開幅度越大,
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時,音叉振動的幅度越.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
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
的方法叫做轉換法.
故答案為:振動;越大;響度;放大振動;轉換法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為了更明顯得看到正在發聲的音叉在振動,我們可以看到音叉
接觸乒乓球后,乒乓球被彈起,這是運用了轉換法.
12.【答案】空氣柱;高;瓶子和水;低
【解析】【解答】(1)向瓶子吹氣就可以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樂曲,此時發聲體是空氣柱;水位越高,
空氣柱的長度越小,則頻率越大,而音調越高;
(2)用膠錘敲擊瓶子時也能發出聲音,此時發聲體是瓶子和水,水位越高,則瓶子質量越大,而頻
率越小,因此音調越低。
【分析】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音調高低與發聲體的頻率大小有關,據此分析解答。
13.【答案】空氣;次聲波;超聲波
【解析】【解答】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
振動產生的,通過空氣傳到學生耳中;次聲波:小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超聲波:大于20000Hz
的聲音叫超聲波。【分析】⑴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⑵次聲波:小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超聲波大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
14.【答案】音色;振動;大;人耳
15.【答案】300;能
【解析】【解答】振動的頻率為「=3000次=300Hz
710s
故為300Hz。人類能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300Hz在聽覺范圍內,故可以聽到這種聲音。
【分析】根據振動的次數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頻率;人的聽聲范圍是20Hz~20000Hz。
16.【答案】音色;響度
17.【答案】振動;空氣;聲源
【解析】【解答]解:(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我們聽到的音樂是由音箱中的紙盆振動產
生的.
(2)音樂聲是通過介質,即空氣傳到人耳.
(3)關掉音箱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防止影響人們正常生活.
故答案為:振動;空氣;聲源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
(3)防治噪聲的途徑,從三方面考慮:①在聲源處減弱噪聲;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③在人耳
處減弱噪聲.
18.【答案】蜜蜂;190;能
【解析】【解答】頻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聲音的頻率就是物體1s振動的次
數,蒼蠅翅膀振動的頻率是352Hz,蜜蜂翅膀振動的頻率是190Hz,正常人耳朵聽到聲音的頻率范
圍是20赫茲到2000。赫茲,所以翅膀振動頻率最小的是蜜蜂,190H在,能被人耳聽見
【分析】利用頻率的定義分析判斷,知道正常人耳朵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赫茲到20000赫茲
19.【答案】不能;次聲波
【解析】【解答】解:蝴蝶飛行時,煽動翅膀的頻率在5次/秒左右,低于20Hz,屬于次聲波,所
以人聽不到蝴蝶飛行的聲音.故答案為:不能;次聲波.
【分析】根據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20Hz?20000Hz,低于20Hz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是
超聲波,次聲波和超聲波人耳都聽不到.
20.【答案】振動;介質;340
【解析】【解答】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物體振動時才
能發出聲音,所有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發出的。聲音需要沿氣體、液體、固體傳播,即它的傳播
需要介質。聲速大小與溫度有關,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固體傳聲最快,液體次之,氣
體最慢。常溫下測得聲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o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
傳播速度不同,固體傳聲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
21.【答案】(1)發聲體在振動;把音叉的振動放大;轉換
(2)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甲
(3)低;水和瓶子
【解析】【解答】口)如圖甲,用豎直的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乒乓球會被彈起,這個現象
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音叉的振動不容易直接觀察,通過乒乓球的跳動把音叉的振動放大,說明
音叉的振動,采用的物理方法是轉換法。
⑵如圖乙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新入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綜合卷】
- 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企業聘用離職人員合同范本
- 2025機密資料保密合同協議書
- 2025年網絡設備租賃合同
- 2025養殖合同書(家畜) 承包合同
- 2025兼職工作合同范本
- 2025分銷授權合同范本
- 2025年風電電纜項目建議書
- 2025技術服務合同書模板
- 傳統園林技藝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直播中的禮儀與形象塑造
- 2024年八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檢測卷【含答案】
- 老年人中醫健康知識講座總結
- 海南聲茂羊和禽類半自動屠宰場項目環評報告
- 跳繩市場調研報告
- 《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及司法解釋培訓課件
- 《大學生的情緒》課件
- 交通事故法律處理與索賠案例分析與實踐指導
- 2023年河北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
- 大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大賽題庫第三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