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自助高中語文試題微訓練20(文言文+語用+作文)(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材料一:亡國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則過無道聞,而善無自至矣。無自至則壅。齊攻宋,宋王使人候齊寇之所至。使者還,曰:“齊寇近矣,國人恐矣?!弊笥医灾^宋王曰:“以宋之強,齊兵之弱,惡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詘殺之。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報如前,宋王又怒詘殺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視。使者遇其兄,曰:“國危甚矣,若將安適?”其弟曰:“為王視齊寇。不意其近而國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鄉之先視齊寇者,皆以寇之近也報而死;今也報其情,死,不報其情,又恐死。將若何?”其兄曰:“如報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庇谑菆笥谕踉唬骸笆獠恢R寇之所在,國人甚安?!蓖醮笙?,賜之金。寇至,王自投車上,馳而走。齊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弓也。其嘗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試引之中關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用九石,豈不悲哉!亂國之主,患存乎用三石為九石也。(節選自《呂氏春秋·壅塞》)材料二: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視,以天下之耳聽,以天下之智慮,以天下之力爭。是故號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聞。是故賢者盡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澤兼覆而不偏,群臣勸務而不怠。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故假輿馬者,足不勞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絕江海。夫人主之情,莫不欲總海內之智,盡眾人之力,然而群臣志達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雖在褐夫芻蕘,猶不可棄也;使言之而非也,雖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廟堂之上,未必可用。明主之聽于群臣,其計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責其辯。暗主則不然,疏遠卑賤者,竭力盡忠,不能知也。(節選自《淮南子·主術訓》)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其嘗A所用B不過C三石D以示E左右F左右皆試G引之H中關I而止。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惡,疑問代詞“怎么”,與“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的“惡”用法相同。B.適,到……去,與《諫逐客書》“適觀而已矣”中的“適”詞義不同。C.芻蕘,“芻”指割草,“蕘”指采薪,它們相連,在文中指割草采薪之人。D.責,責備,與現代漢語中“引咎自責”中的“責”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齊軍越來越近,宋人越來越怕,但如實報告情況的人都被宋王殺掉了,最后一個被派去探聽情況的人害怕也被殺掉,就報告說齊軍還很遠,國人并不怕。B.齊宣王喜好射箭,所用的弓根本不超過三石之力,但因為他受騙于左右侍從,又沒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一輩子都認為自己用的弓有九石之力。C.真正的明君,其命令能夠向下貫徹,其恩澤能夠普遍施予,其臣子能夠勤奮工作,而且能如實反映情況,這是因為明君善于用人,不單單憑借個人之智。D.材料二的作者認為,對于人們提出的策略,不必管提出者地位是高是低、身份是貴是賤,只要策略優秀就可以實行,不然,即使卿相提出的策略也不必采用。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不可以直言,則過無道聞,而善無自至矣。(2)暗主則不然,疏遠卑賤者,竭力盡忠,不能知也。5.兩則材料的論點有何相同之處?主要論證方法有何不同?(3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他們立在岸上,他立在船頭。他跟他們對望著,彼此不住地揮手。船開始動了。它慢慢地從岸邊退去。它在轉彎。岸上的人影漸漸地變小,忽然一轉眼就完全不見了。覺慧立在船頭,眼睛里還留著他們的影子,仿佛他們還在向他招手。他覺得眼光有點模糊,便伸手揩了一下眼睛。然而等他取下手來,他們的影子已經找不到了。他們,他的哥哥和他的兩個朋友就這樣不留痕跡地消失了。先前的一切仿佛一場夢。他再也看不見他們。①
他的眼睛所觸到的,只是一片清瑩的水,一些山影和一些樹影。三個舟子在那里一面搖櫓,一面唱山歌。一種新的感情漸漸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樂還是悲傷。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離開家了。他的眼前是連接不斷的綠水。②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會把他載到一個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長。那里有新的運動,有廣大的群眾,有幾個未見面的年輕朋友。這水,這可祝福的水啊,它會把他帶到有著新鮮空氣的城市和充滿熱血的人群中間去。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輕輕地說了一聲“再見”,仍舊回過頭去看永遠向前流去沒有一刻停留的綠水了。6.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構成與表達效果。(3分)7.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請簡要分析畫橫線句中的句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4分)8.文中①②處兩個句子,都有“只是”,說說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4分)①他的眼睛所觸到的,只是一片清瑩的水,一些山影和一些樹影。②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會把他載到一個未知的大城市去。(三)寫作(60分)9.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常用來形容“想好了再干”,這種行事方式被認為更有計劃性。而“邊干邊想”則有實踐的意義,是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大膽行為,往往也能獲得成功。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自助核對1【答案】DFH【解析】“三石"是"不過”的賓語,故在其后斷開;前一個“左右”是“示”的賓語,故在其后斷開;“之”只能做“引”的賓語,不能做“中關”的主語,故在"之"后要斷開。2【答案】D【解析】文中的“責”意為要求,并非責備。3【答案】A【解析】錯在“就報告說齊軍還很遠”。原文說的是“殊不知齊軍之所在”,即不知道齊軍在哪里。4【答案】(1)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諫,過失就無法聽到,賢人就無從到來昏庸的君王卻不是這樣,那些關系疏遠、地位低賤的人,即使是為他用盡氣力、竭盡忠誠,他也不知道?!窘馕觥浚?)[把“直言”所包含的“勸諫”的意思補充出來1分,“過”(過錯,過失)1分,“無道”(沒有途徑,無從)1分,句意1分。注意:如果考生把“善無自至”譯作“善言就無從聽到”,也可以算是正確的譯法。](2)[關鍵詞語“暗”(昏庸,糊涂)、“卑賤”(地位低賤)各1分,補出“不能知”的主語1分,句意1分]5.兩則材料的論點有何相同之處?主要論證方法有何不同?(3分)【答案】①觀點上的相同之處:君主要善于聽別人的意見。②主要論證方法的不同:材料一主要運用舉例論證,材料二主要運用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第一點1分,第二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文本論點與論證方法。觀點可以從材料看出。至于論證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假設論證等。結合文本,可以看出材料是舉事例進行論證,而材料則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比喻?!緟⒖甲g文】材料一:亡國的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諫。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諫,過失就無法聽到,賢人就無從到來。賢人無從到來,君主的思想就會壅塞不通。齊國進攻宋國,宋王派人去偵察齊軍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來說:“齊寇已經臨近了,國人已經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對宋王說:“憑著宋國的強大,齊兵的虛弱,怎么可能這樣?"于是宋王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殺了。接著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報仍與前一個人相同,宋王又大怒,把他屈殺了。這樣的事接連發生了三次,之后又派人去察看。被派的人路上遇見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問:“國家已經十分危險了,你要到哪兒去?"弟弟說:“去替君主察看齊寇。沒想到齊寇已經離得這么近,國人已經這么恐慌?,F在我擔心的是,先前察看齊軍動靜的人,都是因為回報齊軍迫近而死掉了;如今我回報真情是死,不回報真情恐怕也是一死。這該怎么辦呢?"他的哥哥說:“如果回報真情,你將比國破后被殺的人先被殺,比國破后送亡的人先逃亡。”于是被派的人回報宋王說:“根本沒看到齊寇在哪里,國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興,就賞賜這個人錢財。齊軍一到,宋王自己奔到車上,趕著車急急忙忙逃跑。齊宣王愛好射箭,喜歡別人說他能用硬弓。他平時所使用的弓力量不過三石,拿給左右侍從看,侍從們試著拉這張弓,都只拉到一半就停了下來,說:“這張弓的弓力不低于九石,除了您,誰還能用這樣的弓!"宣王的實際情況是所用的弓不超過三石,但一輩子都自認為用的弓是九石,這豈不可悲嗎?給國家造成禍亂的君主,他們的弊病就在于用的弓實有三石而自以為用九石啊!材料二:做君主的,借助天下人的眼睛觀察事物,借助天下人的耳力聆聽聲音,憑借天下人的智慧考慮問題,依仗天下人的力量爭取勝利。因此,君主發布的號今能夠向下貫徹,群臣的情況能夠上達。因此,賢能的人能充分地發揮他們的智慧,能力差的也竭盡全力;君主的思德施予普遍而不偏私,群臣勤奮工作而不懈怠。能夠有這樣的結果其原因何在?在于君主掌握了正確的用人方法,而不??烤饕粋€人的才能。所以惜助于車馬的人,腳腿不辛苦而能到達千里之外;乘坐舟船的人,不會游泳而能橫渡江河大海。君主在主觀思想上,沒有一個不想集天下人智慧、用眾人力量去處事辦事的,然而那些對渠雅韻效忠之心的人,卻很少有不使自身遭困的。(因此對于君主來說》假使那些言論是正確的,即使是役民樵夫,也不能棄之不用;假使那些言論是錯誤的,即使是卿相在朝延上拿出的策略,也不一定非用不可。英明的君主聽取群臣的意見,那策略如果可以使用,就不以拿出策略的人地位低微為羞恥;如果他的意見可行,就不要求他的言辭漂亮?;栌沟木鯀s不是這樣,那些關系疏遠、地位低賤的人,即使是為他用盡氣力、竭盡忠誠,他也不知道。6【答案】①三個句子構成排比,描述了在大城市里將擁有新的一切,②表達了他對大城市的期待和向往;③句式整齊,語氣強烈,富有節奏。(1點1分,共3分)【解析】從上下文語境可以看出,三個排比句,主要描繪的是城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向往。7【答案】①句號表示較長的停頓;②突出表現了船“動、退去、轉彎”的三個漸進過程;③寫出了他對于自己緩緩離開的真切感受:④表達了對岸上送行人的不舍。(每點1分,共4分。)【解析】句號停頓與文句中的動作有關,突出強調動作的過程,表達了作者的心理感受。8【答案】①第①處中的“只是”意為“僅僅是”“不過是”“只有”。②第②處中的“只是”意為“一直”“只管”。(每點2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在語境、語法中解讀詞匯、理解語義的能力。前一處“只是”在整個句子中作為謂語用,意為只有或僅僅是;后一處作限制語用,是對“向前流去”的限制成分,意為“一直”。9【參考立意】①既要有計劃意識又要有變通意識。②以萬全之計劃,應不測之變化。③全盤規劃掌大局,隨機應變找機遇。想與做在我們做事時常有兩種方式:一為“想好了再干”,二為“邊干邊想”。兩種方式各有其優劣,而我言,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前瞻計劃定方向,做中思考符實際。
“想好了再干”意為在做事前提前進行規劃,以制定出每一步的方法與走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誠然能使我們目標明確,但實際往往是變化的,一味遵循,會陷入刻板模式,偏離實際。“邊干邊想”意味在做事時根據情況進行下一步。摸石頭過河,固然能應時而變,但在做事開始時沒有明確方向,從而會不自信,走許多彎路。由此看來,兩者均優劣明顯,何不如將兩者結合取長補短?如此,前瞻計劃定方向,做中思考符實際,收獲意想不到的成功。
前瞻計劃定方向,做中思考輔實際,推動我們成長成才,收獲人生的花團錦簇。在成長學習的道路中,找到自己人生大目標很重要,在前行中具體分析道路方法亦很重要。楊振寧作為我國物理學界著名學者,其人生并是兩者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出版合同翻譯協議范本
- 2025國際服務貿易合同主體的范圍
- 辦公電腦軟硬件維護服務合同
- 生物技術農業應用合作合同書
- 紡織設計師考試內容綱要試題及答案
- 浙江國企招聘2025溫州泰順縣國有企業社會招聘2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河南鄭州空中絲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社會招聘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二局招聘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安徽省科創投資有限公司社會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效備考2024年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無煙原煤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GB/T 32960.3-2025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第3部分:通信協議及數據格式
- 2024年江蘇省勞動關系研究院招聘考試真題
- 2024年四川省公安廳招聘警務輔助人員真題
- 突發性聾診療指南(2025版)
- 2025年電子信息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
- 創新教學策略在高中物理課堂的應用
- 甘肅武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高頻題庫帶答案2025年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機械制造及非標零部件加工項目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