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高考二輪復習考點精準突破】新高考語文必背60篇必修下理解性默寫逐篇過關訓練目錄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2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3 《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4 《阿房宮賦》—杜牧5 《六國論》—蘇洵6 《登岳陽樓》—杜甫7 《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8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逐篇過關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先從自己談起,把師生擺在同等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法,又充分表現(xiàn)了他平易近人、謙遜和藹地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公西華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學習,對于宗廟祭祀之事,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動地描繪出了曾皙從容、灑脫的情態(tài),同時又表現(xiàn)了他回答老師問題時的恭敬態(tài)度。4.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一路酣歌的美麗動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2.端章甫愿為小相焉3.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4.為國以禮其言不讓5.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諫太宗十思疏》(1)《諫太宗十思疏》中,從反面設喻,闡述“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觀點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開篇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推理打開話題,然后引出正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巧妙地構成三個排比句,淺顯易懂,不容置疑。(3)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大與小的關系,闡述了失掉人心的危害性。(4)《諫太宗十思疏》中用對比的手法來說明竭誠待人和輕視他人而帶來不同的結(jié)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告誡君王“戒驕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達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詩經(jīng)》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在《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述了相似的觀點。(8)《論語》中“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選才納言觀點與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9)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寫到,引起民怨不在事情的大小,君主應該認識到“_________”;同時用水與船的關系提醒統(tǒng)治者“___________”,應該深切戒慎。(10)《諫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歷代君王能創(chuàng)業(yè)不能守業(yè)的普遍現(xiàn)象。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2)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4)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5)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6)鳴琴垂拱/不言而化(7)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8)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9)可畏惟人/載舟覆舟(10)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答司馬諫議書》(1)《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自言與司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卻常有不同意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強調(diào)自己雖想解釋,但對方終究不會考慮自己建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3)《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反駁對方所謂“侵官”之說時,陳述新法經(jīng)過了朝廷議定,且交付主管部門執(zhí)行這一事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4)《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反駁對方來信“生事”之論時,先指出變法的理論根據(jù)“_________”,然后闡明變法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5)《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回應了司馬光在來信中關于“征利”的指責。(6)在王安石看來,只有拒絕正確的批評,文過飾非才叫拒諫,他在《答司馬諫議書》中指出,“____,____”,根本算不上拒諫。(7)《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舉盤庚遷都之例駁論時,“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論述了從黎民百姓到士大夫都是反對的聲音。(8)《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王安石借盤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準則:三思而后行,確認正確,無怨無悔。(9)《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直指當時北宋政壇士大夫們往往把淡漠國事、附和流俗作為處事良方的不良風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10)《答司馬諫議書》中,從“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也可看出王安石對變法招來的怨誹早有預料。(11)《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開誠布公直接點明二人政見不一及其原因所在。(12)《答司馬諫議書》中,作者以“名實”為論證的立足點,“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強調(diào)了名實關系的重要性,表明自己堅持變法的立場。(13)《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作者從人性的惰怠及士大夫隨波逐流的慣性的角度,分析了反對者“洶洶然”的根源。(14)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認為自己所不能領教的碌碌無為、墨守陳規(guī)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委婉的口吻中蘊含著銳利的鋒芒。(1)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2)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3)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4)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5)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6)辟邪說,難壬人(7)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8)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9)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10)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11)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12)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13)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14)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阿房宮賦(1)杜牧在《阿房宮賦》的結(jié)尾處感嘆道,如果六國愛護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緊接著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兩句,寫阿房宮占地極廣且極為高大,以表現(xiàn)其雄壯之美。(3)杜牧《阿房宮賦》描寫渭水、樊川水流平緩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4)《阿房宮賦》中以一連串的排比夸張表現(xiàn)阿房宮的奢華,如寫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嘈雜的音聲“_________”。(5)杜牧《阿房宮賦》中以“_______,_______”描寫阿房宮宮人的美麗,她們佇立遠眺,盼望皇帝臨幸。(6)《阿房宮賦》中“_______”和“_______”兩個問句,運用比喻手法,分別描寫阿房宮中宏偉壯觀的“橋”和“復道”。(7)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遠觀阿房宮盤結(jié)交錯的建筑群,它們猶如密集的蜂房和旋轉(zhuǎn)的水紋,接著作者感嘆“_______”,建筑之多,讓人不能分辨東西方向,是因為這些建筑“_______”。(8)不吸取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讓人痛惜,正如《阿房宮賦》里所說:________,________。(9)杜牧《阿房宮賦》中描寫秦人對掠自六國的珍寶絲毫不知珍惜、生活極度奢侈浪費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10)連廊回旋、飛檐高翹是中式建筑的常見形式,顯示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獨特的審美特征,對此,杜牧在《阿房宮賦》里有生動的描繪:“________,_______。”(11)《阿房宮賦》中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無盡剝削和掠奪之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12)杜牧在《阿房宮贖》中用“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秦王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交代了興建阿房宮的背景。(1)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2)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3)二川溶溶/流入宮墻(4)多于機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語(5)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6)未云何龍/不霽何虹(7)矗不知幾千萬落/高低冥迷(8)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9)鼎鐺玉石/金塊珠礫(10)廊腰縵回/檐牙高啄(11)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12)六王畢/四海一《六國論》1.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蘇洵《六國論》:“悲夫!有如此之勢,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趨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國破滅的教訓諷刺北宋賂遼。2.《六國論》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六國論》中借古諷今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人寫文章愛引用前人話語作為論據(jù),如蘇洵《六國論》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關于荊軻刺秦王,歷來頗多贊語,古人也有對此非議的,如宋朝的蘇洵在《六國論》中就這樣評論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2.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3.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4.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5.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登岳陽樓(1)《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闊大,景色宏偉奇麗。(2)《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年老多病,遠離親友,以舟為家,流落在外,表現(xiàn)了詩人的凄涼之境、哀痛之心、怨憤之情。(3)《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站在岳陽樓上,遙望關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馬亂、戰(zhàn)火紛飛;憑倚窗軒,胸懷家國,不禁涕淚交流。(1)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2)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3)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桂枝香·金陵懷古》1.《桂枝香·金陵懷古》詞中,詩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句,來借古諷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桂枝香·金陵懷古》中,表現(xiàn)詞人登高望遠,所看到的深秋時節(jié)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自然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桂枝香·金陵懷古》中,詞人感嘆六朝的歷史像流水一樣流逝掉,未曾給當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訓和反思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桂枝香·金陵懷古》中,詞人把目光投射到江天一色的遠景,描寫景物動靜結(jié)合,凸顯“畫圖難足”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桂枝香·金陵懷古》中,詞人關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邊的酒家等人文景觀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2.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3.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4.彩舟云淡星河鷺起5.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念奴嬌·過洞庭(1)《念奴嬌·過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月色清冷,衣物單薄、人情冷暖,盡管如此,詩人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泛舟在無邊的洞庭湖。(2)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寫心物融合的美妙體驗,而且難以訴諸言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3)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下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想象奇特,情境闊大,盡顯詩人豪邁之風。(4)《念奴嬌·過洞庭》一詞中,詞人敲擊船邊,仰天長嘯,抒發(fā)自己的滿腔豪情,似乎忘卻了時間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5)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描寫詞人“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6)《念奴嬌·過洞庭》中,詞人寫招待賓客時,自己舀盡西江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產(chǎn)20萬噸本色漿替代廢紙漿項目建議書(參考)
- 納米銀導電膜建設項目建議書(范文模板)
- 2022年保護地球倡議書15篇
- 加強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務的綜合支持
- 貨運站場轉(zhuǎn)型升級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公交專用道優(yōu)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制藥設備及工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資源設備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主題班會
- 醫(yī)院標識工作總結(jié)
- T梁臺座計算書
- ERP系統(tǒng)標準流程圖
- 01-《數(shù)值分析》實驗指導書
- 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問卷表(ODI)(可編輯修改word版)
- 第四章 潛孔鉆機
- 佳能700D單反相機拍攝技巧[技巧]
- 農(nóng)產(chǎn)品批發(fā)市場管理技術規(guī)范編制說明
- 重慶市婚姻介紹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模板
- 律師事務所調(diào)查取證專用介紹信
- 學生數(shù)學學習評價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