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環評報告_第1頁
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環評報告_第2頁
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環評報告_第3頁
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環評報告_第4頁
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編號:RXHKY-2016-0620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名稱: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建設單位:寧波市江東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蓋章)編制日期:2016年08月PAGE環評文件確認書建設單位寧波市江東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項目名稱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項目地址中興路至世紀大道投資額12257萬元法人代表聯系電話寧波市環保局江東分局:我單位委托浙江仁欣環科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經核對,同意該環評文件所述內容,并承諾做到如下環保措施:1、施工期廢氣運輸粉性材料要采取包封措施,棄土裝車時應控制車內棄土低于車廂清掃等措施,抑止施工場地、施工道路揚塵的產生。每天灑水4~5次。2、施工期廢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后經江東北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后排放。2)車輛、機械沖洗安排在施工營地定點區域,地面設置硬化防滲地坪并四周設置集水溝和隔油沉淀池,納入臨時土質沉淀干化池中,自然干化后就地填埋。3)設置臨時圍堰攔擋,機械清洗廢水一同處理。3、施工期噪聲本工程施工時各種施工機械噪聲往往具有流動性、暫時性,為了減少噪聲影響,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夜間不施工。4、施工期固體廢棄物1)施工營地設置垃圾收集桶避雨暫存,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及時清運。2)經沉淀池處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不能回用的施工泥漿委托專門機構處理,嚴禁倒入河道。寧波市江東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蓋章)法人代表(簽字)年月日PAGE3目錄TOC\o"1-1"\h\z\u1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12 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 43 環境質量狀況 74 評價適用標準 105 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126 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 147 環境影響分析 158 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 229 結論與建議 24附圖1項目總平面布置圖 27附圖2河道標準斷面圖 28附圖3項目環境保護目標 29附件一項目建議書批復 30表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登記表 36表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措施一覽表 38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建設單位寧波市江東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寧波市江東區彩虹南路15號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315000建設地點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段立項審批部門寧波市江東區發改委批準文件號東發改投[2016]41號建設性質新建行業類別及代碼N7610防洪除澇設施管理占地面積81070m2建筑面積/綠化面積58890m2總投資(萬元)12257其中:環保投資(萬元)50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0.4%評價經費2.6萬元開工日期2016年8月投產日期2017年12月工程內容及規模:1、項目由來后塘河原有老河道在建筑棄土堆積后嚴重淤積,使得周邊地塊的雨水排放成為影響民生的棘手問題;同時在周邊新建地塊開發后,沿河綠化需要與地塊新建綠化相結合、地塊市政雨水管道需接入本河道。因此寧波市江東區住房和建設局擬實施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項目,該項目主要對后塘河(中興路—桑田路)南岸河道藍線和河道南側以及后塘河(桑田路—世紀大道)河道藍線和河道兩側整治范圍內的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景觀綠化工程、駁岸工程、附屬設施工程等;同時,通過本工程的護岸、園林綠化等改善城區市政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本項目于2016年04月26日取得《關于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東發改投[2016]41號,見附件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受該部門委托,我公司擔本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2、工程建設內容與規模本工程實施范圍從中興路至世紀大道,全長約2.2公里。實施范圍分為后塘河(中興路—桑田路)南岸和后塘河(桑田路—世紀大道)兩段,河道兩側范圍寬度25m-50m不等,總用地面積5.55公頃。主要建設內容為:1)道路廣場工程:新建自行車道6500m,新建步行道10200m,新建木棧道2915m,新建濱河廣場2400m2,改造現有廣場2460m2;2)橋梁工程:改造橋梁立面740m,新建景觀步行橋200m;3)景觀綠化工程:新建濱河綠地14700m2,改造現有綠地148000m2;4)駁岸工程:改造駁岸4080m,更新河岸護欄4080m,河道清淤16400m2;5)附屬設施工程:綠地及廣場景觀小品、給排水、供電基礎官網工程,新建構筑物及建筑約600m2。工程總平面布置圖見附圖1,河道標準斷面圖見附圖2。3、施工組織1)施工交通本工程位于江東區,西起中興路,東至世紀大道,對外交通較為方便。2)施工場地本工程兩岸的道路綠化帶在河道主體工程建設期間可作為施工生產臨時用地。但因綠化帶離河道開挖面很近,要注意不能集中堆載過高,以防塌滑。3)建材供應工程所需水泥、砂、鋼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可由市場供應。工程場地附近無天然建筑材料料場可供開采,所需天然建筑材料均需要外購。4)水電供應A、供水:施工用水、生產用水可就近河道用水解決。為確保施工人員身體健康,建議施工生活用水從當地自來水管網接進或采用汽車裝運至工區儲水罐解決。B、供電:生活用電由附近電源接入、生產用電由專用低壓輸電線路接入現場,施工單位必須自備發電機備用。5)施工進度根據本工程的施工條件、工程布置及建筑材料供應等條件,本工程施工總工期擬定為非汛期16個月,月有效施工天數為25天。4、項目占地1)永久占地本工程主要是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景觀綠化工程、駁岸工程、附屬設施工程等。工程永久占地主要為河道和河道兩岸管理帶,其中河道管理帶與綠化用地共用,不計入本工程征地范圍,本次工程永久占地為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占地約5.5公頃。2)臨時占地工程臨時占地主要為施工臨時占地。施工占地主要為施工企業、施工道路及施工開挖、堆土、棄渣場等臨時用地,用地范圍均在工程沿線兩岸,約2000m2。因本工程所有用地已經由業主單位統一征得,故本環評不再詳述。3)專項設施遷(改)建工程涉及的電力、道路、電信和給排水管線等專項設施,按原規模、原標準或恢復原功能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5、工程總投資本工程總投資為12257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0萬元,主要為水土保持工程和相關臨時用房的環保設施建設。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源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后塘河流速緩慢,河水雖無明顯異味,但顏色呈黃綠色,并不清澈,水質需要提升改善。河道兩側綠地規劃并未得到落實,且兩邊被其他城市區域侵占,違章建筑較多,部分區域較為破敗,植被稀少,破壞了城市慢行系統和生態網絡的完整性。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1、地理位置本工程西起中興路,東至世紀大道。具體位置見圖2-1。本項目本項目圖2-1本工程位置圖2、氣象水文寧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分明,氣候特征是溫和、濕潤、多雨。4~9月主要受溫暖濕潤的熱帶或赤道海洋氣團控制;11月至翌年3月主要受干冷的副極地或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區內歷年平均降水量1322mm,主要為4~9月的春雨、梅雨和臺風雨。多年平均氣壓1014.1Pa。多年平均霧日30.9天,年最多霧日55天。多年平均濕度79%,多年平均氣溫16.3℃。3、水文設計區沿線水系發達,天然河槽深度一般2m左右(河底標高-0.1m左右),本區地勢低,排泄條件差,河水位受降水和閘門控制影響,雨季水位猛漲,枯季水位下降,平時水面平穩,幾近不流。寧波市臨海,江海相連。境內水系發達,平原河網密布。甬江水系是我省的八大水系之一,由其上游余姚江、奉化江在寧波三江口匯合而成,循東北方向至鎮??诹魅霒|海。甬江水系是我省的八大水系之一,由其上游余姚江、奉化江在寧波三江口匯合而成,循東北方向至鎮??诹魅霒|海。奉化江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流徑寧波市,在市區三江口處與姚江匯合成甬江,甬江在下游26km的鎮海出海。奉化江是甬江的兩大支流之一,源于四明山東麓的秀尖山,其主流為剡江,支流有鄞江、東江和縣江。其干流長96.1km,集水面積1965km2,多年平均徑流量11.96億m3。江寬130-220m,均深5m。奉化江多年平均流量75m3/S,最大洪水量為5000m3/S,一般11、12、1、2月為枯水期,3、4、5月為平水期,6、7、8、9、10為豐水期。奉化江中下游段屬潮汐河流,其多年平均一次漲潮量為789萬m3,落潮量1091m3,徑流量只占落潮量的5-23%,潮量比例較大。根據奉化江澄浪堰水文多年實測資料,平均高潮位1.14m,最高2.86m(黃海高程);平均低潮位-0.43m,最低-1.53m(黃海高程);平均潮差1.57m,最大3.14m。姚江發源于四明山夏家嶺,全長105km,流域面積2940km2(其中向杭州灣排水面積1056km2),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0.96億m3。姚江匯入甬江前建有大閘,以阻咸蓄淡。大閘多年平均開閘時間為700小時,占全年總時間的8%。因此,姚江基本屬封閉或半封閉性河流。寧波市地處我國華北地震帶與東南沿海地震帶之間的過渡帶內,地震活動水平較低,其特點是強度小,頻率低,是相對較穩定地塊。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工程場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場地土類型屬軟弱場地土,場地類別為IV類,屬于對抗震不利地段。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1、項目所在地社會經濟概況江東區位于寧波城市東部。建成區面積3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2萬,現有7個街道、74個社區,是寧波市中心城區之一。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0.6億元,增長7.1%。完成財政總收入72.1億元,增長9.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1億元,增長1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8.5億元,增長17.3%。堅持招大引強選優,調整完善招商體制機制,合同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分別達到5.9億美元和4億美元,引進市外內資44.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9億元,增長13.5%。實現進出口總額66.1億美元,增長15.4%,其中出口56.5億美元,增長12.3%。實現工業總產值65.7億元;實現建筑業總產值423.5億元,增長2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7190元。2、江東北區污水處理廠位于江東北路599號,規劃總體規模為日處理污水35萬噸,控制用地30公頃。目前已建成一、二期污水處理工程共計日處理能力10萬噸,并于2002年7月建造了寧波市第一個中水回用系統。其中一期占地2.44公頃,1999年初投入運行,日處理能力3萬噸;設計工藝為傳統活性污泥法。二期占地2.43公頃,日處理能力7萬噸,2003年11月份通過環保驗收,工藝為A—A—O法。處理后尾水排入甬江寧波三江口~外游山段,出水執行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3、項目所在地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2008年4月18日發布的《寧波市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本項目屬于江東區城市生態環境功能小區(I3-10204D02)。生態環境功能區定位為:本小區的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為發展建設寧波政治文化中心、中心商貿商務區、生態旅游和現代服務區和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和宜居生態城區。地表水水質控制目標為Ⅳ類,大氣環境質量控制目標為二級。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1、環境空氣根據寧波市環境保護局《寧波市環境質量報告書(2015年度)》,寧波市區設有8個大氣常規監測點(國控點)對大氣中的SO2、NO2、PM10等指標進行例行監測,2015年度監測結果統計見下表。表3-12015年寧波市大氣環境監測統計結果項目SO2PM2.5NO2PM10日均值范圍(μg/m3)6~573~1926~1189~278年平均值(μg/m3)15454369超標率(%)011.02.54.7由上述監測結果可知,本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質量SO2能滿足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日均值及年均值二級標準,NO2、PM10、PM2.5日均濃度部分超標,年均值均超標。2、地表水1)本項目最終納污水體為甬江。寧波市環境監測中心在張鑒碶、三江口斷面設有監測站位,2015年水質監測結果年均值如下:表3-22015年甬江水質監測結果(單位:mg/L)張鑒碶斷

項目DOCODMnBOD5氨氮總磷石油類最小值2.163.4120.0010.1380.26最大值10.94.612.91.3980.1950.31均值5.624.012.350.4180.170.288類別ⅢⅢⅠⅡⅢⅣ三江口斷面項目DOCODMnBOD5氨氮總磷石油類最小值3.24043.40.0130.140.08最大值7.585.745.71.490.1980.33均值5.164.884.220.7160.170.154類別ⅢⅣⅣⅢⅢⅢ從上表可見,甬江張鑒碶、三江口斷面現狀水質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標準。2)附近內河水質根據《寧波市環境質量報告書(2014年度)》,寧波市區內河水質受到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總體上屬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Ⅳ類標準。圖3-1寧波市內河水質類別分類圖及水質監測點分布圖3、聲環境質量現狀環評期間于項目所在區域進行環境噪聲現狀監測,監測點圖見圖3-1,各點位監測結果詳見表3-3。4#3#2#1#4#3#2#1#圖3-1項目附近噪聲監測站位圖表3-3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評價(單位:dBA)測點監測時間噪聲值標準值是否達標1#晝間53.160達標2#晝間58.560達標3#晝間59.160達標4#晝間55.660達標根據上表可知,1#、2#、3#、4#噪聲均有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根據區域環境功能區劃及建設項目所在地的環境狀況,本項目的主要環境保護目標為:1)水環境主要保護目標:后塘河、甬江。保護級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3838-2002)Ⅳ類區。2)空氣環境主要保護目標:項目所在區域的空氣環境。保護級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類區。3)聲環境主要保護目標:項目區域聲環境質量。保護級別:《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具體環境保護目標見表3-4和和附圖3。表3-4項目環境保護目標序號敏感目標距本項目最近距離及相對位置主要影響備注1楓丹公寓0m、南側施工機械作業,筑路材料運輸產生的噪聲及揚塵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引鳳花園3楓丹馨園4玫瑰花園5中山華庭6盛世東方7滄海名苑0m、北側8世嘉和苑9第六醫院0m、南側10四明中學11春曉中學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空氣根據環境空氣功能區劃分,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具體見下表:表4-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單位:mg/m3污染物名稱小時平均日平均年平均依據SO20.500.150.06GB3095-2012二級標準NO20.200.080.04PM10/0.150.07PM2.5/0.0750.0352、地表水:執行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水域標準。表4-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mg/L,pH除外)名稱pHBOD5CODcr石油類DO氨氮Ⅳ類標準6~9≤6≤30≤0.5≥3≤1.53、聲環境:執行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聲環境功能區限值(晝間Leq60dB(A),夜間Leq50dB(A))。污染物排放標準1、廢氣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表4-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控制項目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執行標準SO2550mg/m30.4mg/m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NOX240mg/m30.12mg/m3顆粒物120mg/m31.0mg/m32、廢水施工期廢水納管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三級標準,廢水最終由江東北區污水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后排甬江。具體見下表4-4和表4-5。污染物排放標準表4-4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序號污染物納管標準限值備注1pH6~9《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2CODCr(mg/l)5003NH3-N(mg/l)354BOD5(mg/l)3005SS(mg/l)4006LAS(mg/l)207石油類(mg/l)20表4-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名稱PHBOD5(mg/l)CODCr(mg/l)氨氮(mg/l)SS(mg/l)LAS(mg/l)石油類(mg/l)一級A標準限值6~910505100.513、噪聲排放標準施工期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標準(GB12523-2011),見表4-6。表4-6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單位:LAeqdBA晝間(dBA)夜間(dBA)7055總量控制指標本工程為河道整治項目,無總量控制指標。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工藝流程簡述(圖示):本工程施工程序大致如下:首先進行施工準備、然后設置圍堰,然后對河道兩岸的道路、橋梁、景觀綠化、駁岸以及附屬設施進行施工,完成施工后撤除河道兩邊的圍堰,土方回填、植被護坡。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廢氣施工期對環境空氣的影響主要包括施工機械排放廢氣、堆場和車輛行駛揚塵會產生大量揚塵污染。根據對于水利工程各類施工活動的調查,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是本工程施工期最主要的大氣污染源,另外,施工車輛運行過程中將產生NOx、CO廢氣。2)廢水(1)施工期生活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產生量按照本地施工生活污水發生量約100L/人?d計,施工人員集中數量約在100人左右,實際施工日為6×25=150d,則本項目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0m3/d,共產生1500m3的廢水量。生活污水濃度CODCr500mg/L、BOD5200mg/L、氨氮45mg/L、SS220mg/L。(2)施工期施工廢水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和運輸車輛沖洗產生廢水,廢水量約2m3/d,SS濃度一般在2000mg/L,且含少量油類污染物,施工期預計產生300m3。根據河道施工經驗,施工廢水主要產生于混凝土澆筑和料罐沖洗產生的泥漿廢水以及部分混凝土養護用水,按每立方米混凝土施工用水0.1m3計,項目施工用水總量約300m3。項目施工采用先圍堰水泵抽水,然后再用挖掘機挖掘的方式。在水泵抽水前期的懸浮物濃度較低,而后期的懸浮物濃度較高,一般河道工程圍堰排水SS約在400~20000mg/L之間,如直接排入下游河道,會對河道水質產生影響,并易導致河道淤積。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不得隨意排放,施工期建設好臨時廢水處理設施,并利用周邊已有公共生活設施。3)噪聲施工期主要噪聲源為運輸車輛交通噪聲和工程機械噪聲等,常用施工機械噪聲見表5-1。表5-1常用施工機械噪聲值單位:dAB機械類型測點與機械距離最大聲級機械類型測點與機械距離最大聲級推土機5m86混凝土拌和機5m74裝載機5m90挖掘機5m84平地機5m90項目施工階段作業噪聲應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規范要求。據計算,切割機晝間達標最大距離需70.6m;其次為電鋸,需44.7m,其它施工機械一般小于35m距離。4)固廢(1)生活垃圾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按0.5kg/人?日計,施工人員集中數量約在100人左右,則產生量為7.5t。2)施工棄土工程施工固廢主要為棄土棄渣和回填以及鉆孔泥漿等。施工泥漿需委托專門機構處理,嚴禁倒入河道,增加河道淤積,影響泄洪能力。根據設計單位建議,施工時間應定在非汛期時間,因汛期造成的水土流失或者建筑材料污染本環評不再考慮。5)生態環境本工程用地區域代表性陸地環境為平地,由于清除現場,土石方開挖、填筑、機械碾壓等施工活動,破壞施工區域原有地貌和植被,導致地表裸露;擾表土結構造成土壤抗蝕能力下降,在地表徑流的作用下加大水土流失量,嚴重時會侵入河道,對河道排澇帶來不利影響。2、營運期主要污染工序本工程的實施,強化了周邊市政配套,解決了周邊學校、民宅、商業區的排水問題。項目實施后,通過河道兩岸排水規劃,控制河道污染源的排放,將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道的水生生態環境和水質。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內容類型生態影響主要表現在工程建設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其影響主要有二方面:一是施工期復耕工作完成以前的臨時占地,由于地表原有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水土流失會有所加??;二是工程棄土堆放區的處置不當,使可沖刷地表面增加,水土流失也可能加劇。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主要區域圍堰、抽排水、土石方開挖、打樁、拋石、回填、植被護坡等。1、空氣環境影響分析施工階段,對空氣的污染主要來自施工車輛行駛揚塵、施工工地、堆場揚塵和攪拌揚塵。1)施工機械廢氣施工機械驅動動力—柴油機排放廢氣,具有排放量小、間歇性、短期性和流動性的特點,對當地環境影響較小。2)車輛行駛揚塵根據有關文獻資料介紹,施工過程中,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占總揚塵的60%以上。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在完全干燥的情況下,可按以下經驗公式計算:式中:Q——汽車行駛的揚塵,kg/km?輛;V——汽車行駛速度,km/h;W——汽車載重量,t;P——道路表面粉塵量,kg/m2。表7-1為一輛10t自卸車通過一段長度為1km的路面時,不同路面清潔程度、不同行駛速度條件下,產生的揚塵量。由此可見,在同樣路面清潔程度條件下,車速越快,揚塵量越大;在同樣車速條件下,路面塵土量越大,揚塵越大。因此,限制施工車輛速度和保持路面清潔是減小揚塵的有效手段。表7-1不同車速和地面清潔程度時的汽車揚塵(單位:kg/輛?km)粉塵量車速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0kg/m25km/h0.05110.08590.11640.14440.17070.287110km/h0.10210.17170.23280.28880.34140.574215km/h0.15320.25760.34910.43320.51210.861325km/h0.25530.42930.58190.7220.85361.4355由表可見,在同樣路面清潔程度條件下,車速越快,揚塵量越大;在同樣車速條件下,路面塵土量越大,揚塵越大。同時,根據運輸道路灑水試驗資料見表7-2,當灑水頻率為4次/天時,揚塵造成的TSP污染距離可縮小到20~50m范圍內。表7-2施工階段采用灑水車降塵試驗結果距路邊距離(m)52050100TSP濃度不灑水10.142.811.150.86(mg/m3)灑水2.011.40.680.6要求項目方加強管理,杜絕運輸車輛超載,并采取遮蓋措施減少沿途拋灑,車輛出施工區前應清理輪胎和車身泥土;在河道施工過程中,應對運輸車輛限重、限速,并安排專人對運輸道路進行清掃,在干燥大風季節施工時,應視需要對敏感路段增加清掃次數或灑水(4~5次/天),可使揚塵產生量減少70%左右,收到很好的降塵效果。3)堆場揚塵河道施工階段揚塵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露天堆場和裸露場地的風力揚塵。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和開挖的土石方需臨時堆放,在氣候干燥及有風的情況下,會產生揚塵,其揚塵量可按堆場起塵的經驗公式計算:式中:Q—起塵量,kg/t?a;V50—距地面50m風速,m/s;V0—起塵風速,m/s;W—塵粒的含水率,%。起塵風速與粒徑和含水率有關,因此減小露天堆場和保證一定的含水率及減少裸露地面是減少風力起塵的有效手段。粉塵在空氣中的擴散稀散和沉降速度也與風速等氣象條件有關,不同粒徑的沉降速度見表7-3。以沙塵土為例,當粒徑為250微米時,沉降速度為1.005m/s,隨粒徑增大其沉降速度迅速增大,當塵粒大于250微米時,主要影響范圍在揚塵點下風向近距離范圍內,真正對外環境產生影響的是一些微小塵粒。因此,施工現場應實行嚴格管理,各類物料分類統一專地堆放,散裝水泥設置密閉水泥罐儲存;在干燥或大風天氣,安排專人對砂土臨時堆場灑水降塵,保持堆料適當濕度;大風天氣應停止施工作業,并對堆存的散料建材堆場采取遮蓋措施,緩解堆場揚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表7-3不同粒徑塵粒的沉降速度粉塵粒徑(μ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粉塵粒徑(μ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1820.2390.8041.0051.8294)攪拌揚塵根據施工灰土攪拌現場的揚塵監測資料作類比分析,拌和機下風向5m處TSP小時濃度為8.10mg/m3;相距100m處TSP小時濃度為1.65mg/m3;相距150m已基本無影響。因此,為減小工程施工期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采取以下減緩影響的措施:(1)工程施工中物料應盡量采用商購拌和料,現場設置的儲料場、拌和機應設于空曠的地方,遠離集中居住區等環境敏感目標50~100m以外(工程區附近為安置房建筑區);儲料場、施工材料臨時便道應采取定時灑水降塵措施。(2)運輸粉性材料(如水泥、石灰、粉煤灰等)要采取包封措施,物料運輸嚴禁超載,散裝物料應低于車廂擋板,并覆蓋篷布,防止沿途漏撒現象,對于村域道路范圍內灑落的物料應由施工單位安排專人采用灑水和清掃等措施,抑止施工場地、施工道路揚塵的產生。(3)臨時性堆場應及時在其表層覆蓋熟土或遮蓋物,防止水土流失和減少粉塵污染擴散。(4)控制施工運輸車輛車速和避免超載,減小道路二次揚塵。(5)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統一堆放水泥和沙石料,其中散裝水泥應設置蓋棚。沙石篩料及水泥拆包應在避風處進行。揚塵較重的場所,應經常噴水抑塵或在四周設擋風設施。(6)為防止污染的事故發生,應切實做好防治措施,強調文明施工,加強環保管理要求,制訂工作責任制,并服從環保部門的監督管理。5)臭氣另外,在河道修整和運輸時,修整淤泥有臭味氣體散發于大氣中,運輸經沿線居民可能會聞到臭味。但由于施工期臭氣量不大,易于被大氣擴散稀釋,且施工時間不長,因此臭氣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是不大的。2、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對地表水的影響主要是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施工場地的雨污水、施工泥漿水以及施工機械清洗對水環境的影響。1)生活污水項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約1500m3,日均10m3/d,生活污水濃度CODCr500mg/L、BOD5200mg/L、氨氮45mg/L、SS220mg/L,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后經江東北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后排放,對項目周圍水環境影響較小。2)施工場地雨污水施工期間,工程所在位置區域雨水沖刷地面造成的初期雨污水如無法收集而直接排入本工程施工的河道內,該股廢水主要污染物為SS,濃度可達20000mg/L,且打樁施工時擾動水體底泥,會造成周圍局部水體懸浮物和渾濁度增加。該部分污水應與機械清洗廢水一同處理,土質沉淀干化池規模和位置依據匯水面積大小和施工點地貌地形而定,必要時干化池出水一側應有土工布圍欄。3)施工污水混凝土拌和機沖洗廢水應就近收集后回用于拌和生產用水,不得直接排放。工程施工采用先圍堰水泵抽水,然后再用挖掘機挖掘的方式,在水泵抽水前期的懸浮物濃度較低,而后期的懸浮物濃度較高,一般河道工程圍堰排水懸浮物濃度約在400~20000mg/L之間,可將前期抽取的河水直接排至堰下河道,后期圍堰排水因懸浮物濃度較高,應經沉淀池沉淀后匯同機械清洗廢水一起處理。4)機械清洗污水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和運輸車輛沖洗產生廢水量約2m3/d,SS濃度一般在2000mg/L,且含少量油類污染物。直接排放將造成河道混濁且形成水面油膜。要求將上述車輛、機械沖洗安排在施工營地定點區域,地面設置硬化防滲地坪并四周設置集水溝和隔油沉淀池,將沖洗廢水經隔油沉淀后排入臨時土質沉淀干化池,自然干化后就地填埋。3、聲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機械中除各種運輸車輛外,一般可視作固定聲源。表7-4給出了各種施工機械噪聲的實測值。表7-4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的噪聲聲級機械類型測點與機械距離最大聲級機械類型測點與機械距離最大聲級推土機5m86混凝土拌和機5m74裝載機5m90挖掘機5m84平地機5m90將施工機械噪聲作點聲源處理,在不考慮其它因素情況下,施工機械噪聲預測模式如下:施工期預測模式采用無指向性點聲源幾何發散噪聲傳播模式:式中:LA—距離聲源R米遠處預測點的傳播聲壓級,dBA;LW—聲源聲功率級,dBA;K—幾何發散系數,當傳播空間為半自由場取8,全自由場時取11;AC—噪聲傳播途中各種遮擋作用造成的聲級衰減量,dBA;R——預測點距聲源的直線距離,m。根據GB12523-90的規定,經計算,各種施工機械達到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所需的衰減距離分別列于表7-5。表7-5各種施工機械的施工場界噪聲達標的衰減距離序號機械類型達標所需衰減距離(m)晝間夜間1推土機17.71772裝載機282813平地機282814挖掘機14.11405拌和機7.944.6晝間各種施工機械噪聲達標距離在8~28m之間,夜間禁止施工。工程施工噪聲影響是暫時的,施工結束后,影響就會消失。4、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項目施工期固廢主要包括施工棄土和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本工程施工作業涉及臨時道路修筑、材料運輸、綠化等工程,在此期間將有一定數量的廢棄建筑材料如砂石、混凝土、土石方等。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如石塊、水泥、鋼筋等可回收部分應盡量回收利用。施工人員生活垃圾量約7.5t,可在施工營地設置垃圾收集桶避雨暫存,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及時清運,對環境影響較小。經沉淀池處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施工泥漿需委托專門機構處理,嚴禁倒入河道,增加河道淤積,影響泄洪。經上述措施綜合處理后,項目施工期固廢對環境的影響較小。水土流失及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水土流失對土壤肥力及林草生長影響分析施工階段土石方開挖過程中盡量將表層土壤收集堆層,以作以后本地塊內綠化用土,同時建議采用喬、灌、草立體綠化方案增加項目周邊植被覆蓋,控制地表徑流,緩解水土流失的影響。(2)水土流失對生態及景觀影響分析施工階段宜實行封閉作業,設置封閉圍墻以防止施工階段沙石土方外泄、揚塵漫天、道路泥濘等不良的生態景觀影響。(3)水土流失對水域水質及河道行洪影響分析避免雨水沖刷后土石淤塞河道,污染水體,施工場地內應設臨時排水溝,主要沿泵站單側或兩側布設,同時連接基坑四周截水溝,出口處接沉沙池。(4)水土流失對邊坡及水平挖面影響分析①對防洪堤、開挖面等邊坡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擋墻、噴漿錨固、漿砌石護坡等工程防護或草皮、混凝土格柵植草、種植攀援植物或噴灑草籽等對邊坡進行植物護坡,并結合城鎮綠化美化,減輕邊坡風化、沖刷。②水平開挖面及時采取鋪磚石、混凝土、草皮、花臺等措施予以覆蓋。綜上所述,施工期的環境影響屬于暫時性影響,只要施工單位能夠落實上述環保措施,其對環境的影響可以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3)環境衛生的管理,增強個人衛生及防病治病的意識;堅持滅鼠、滅蚊工作,并加強人群流動及流動人員的檢測。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本工程對營運期主要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等,其防治措施為:本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水土流失主要來源于回填土的臨時堆置和工程棄土、拆除廢方等。在工程施工結束后的運行初期,也將有一定的水土流失發生。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包括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項目建設區包括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直接影響區為寶慶寺安置區。水土流失防治區共分三個區:Ⅰ區河道兩側綠化帶防治區、;Ⅱ區、堆土場防治區;Ⅲ區、其它防治區。1、Ⅰ區——河道兩側綠化帶防治區加強行洪帶一側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減少水土流失。加強坡面上的綠化工程的施工后期的養護。2、Ⅱ區——堆土場防治區1)淤泥防護措施在臨時占地設置排泥場,排泥場四周筑土方圍堰,圍堰頂部和外側邊坡撒播草籽,約半年后,對排泥場進行整地。2)廢棄干土方的防護措施廢棄干土方堆放位置外側修筑干砌石擋墻。頂部進行平整、復墾。堆體斜坡上撒播草籽和種植灌木3、Ⅲ區——其它防治區、1)施工臨時占地在建筑過程中應不損壞周圍的植被、綠化等,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工程結束后交還當地使用。2)回填土方臨時堆場就近集中設置在河道兩側臨時占地范圍內,地勢較低則采用填土草包作臨時圍護,草包外側開挖簡易排水溝。環境效益分析本工程具有防洪排澇、生態、環境、景觀等多項功能,建成后有較顯著的環境、社會、經濟效益。本工程的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既有顯著有利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本工程的實施提高了防洪能力,提高了河道的水環境質量,改善了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時也有利于江東區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其負面影響主要存在于項目施工期間,生態環境可能較差,但項目建成后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傊?,本工程的建設,有利影響占主導,不利影響為次要的、局部的、暫時的,且不利影響可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減免或改善。本工程為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景觀綠化工程、駁岸工程、附屬設施工程等,項目的實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河網水環境的容量,改善了河網的水質和生態環境,從而產生很大的環境效益,而且這種效益難以用金錢準確估量。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內容類型內容類型1、工程的生態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施工期臨時占地和永久占地,由于地表原有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水土流失將會加?。蝗绻こ虠壨炼逊艆^的處置不當,使可沖刷地表面增加,水土流失也可能加劇。2)施工期間因抽水、開挖、樁基、回填等工序造成水生生物的擾動,破壞施工河段的水生植物群落,影響植食性水生動物的覓食。3)施工期由于人員集中,生活環境差,流動性大,可能造成此類疾病的傳播。應加強飲用水源和環境衛生的管理,增強個人衛生及防病治病的意識;堅持滅鼠、滅蚊工作,并加強人群流動及流動人員的檢測。2、工程的生態正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工程的實施提高了防洪能力,提高了河道的水環境質量,改善了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時也有利于江東區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河網水環境的容量,改善了河網的水質和生態環境,從而產生很大的環境效益。結論與建議結論:1、項目概況經寧波市江東區發展和改革局同意寧波市江東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后塘河(中興路-世紀大道)整治工程。本工程總投資12257萬元,實施范圍從中興路至世紀大道,全長約2.2公里。2、區域環境質量現狀1)項目所處地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監測表明該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均符合二級標準。2)本項目周圍河流為后塘河,屬余甬江水系,為Ⅳ類水環境功能區。監測結果表明,本項目附近地表水三江口斷面水質現狀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要求。3)環評期間于項目所在區域進行環境噪聲現狀監測。監測結果表明1#、2#、3#、4#噪聲均有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5-2012)2類標準。3、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階段,對空氣的污染主要來自施工車輛行駛揚塵、施工工地、堆場揚塵和攪拌揚塵。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減小污染,具體的措施主要有:①儲料場、灰土拌合站應設于空曠的地方。②運輸粉性材料要采取包封措施,棄土裝車時應控制車內棄土低于車廂清掃等措施,抑止施工場地、施工道路揚塵的產生。建議每天灑水4~5次。2)廢水施工期項目對地表水的影響主要是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施工場地的雨污水、施工泥漿水以及施工機械漏油對水環境的影響。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減小污染,具體的措施主要有:①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后經寧波北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后排放。②車輛、機械沖洗安排在施工營地定點區域,地面設置硬化防滲地坪并四周設置集水溝和隔油沉淀池,將沖洗廢水經隔油池后納入土質沉淀干化池,自然干化后就地填埋。③設置臨時圍堰攔擋,將鉆孔泥漿水收集后,同其他施工污水一同處理。3)噪聲本工程施工時各種施工機械噪聲往往具有流動性、暫時性,一般晝間達標距離在8~28m以內,夜間禁止施工。工程施工噪聲影響是暫時的,施工結束后影響即可消失,對環境影響可控制在允許的限度內。4)固體廢棄物項目施工期固廢主要包括施工棄土和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減小污染,具體的措施主要有:①施工營地設置垃圾收集桶避雨暫存,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及時清運。②施工棄土和施工方協商后另行處理。③施工泥漿需委托專門機構處理,嚴禁倒入河道。4、營運期本工程實施后,提高了江東地區內河網的排澇和調蓄能力,汛期可調節河道徑流量的大小,削減汛期徑流峰值,改善徑流的時空分布,減輕河網周圍的防汛和防洪壓力,保證周圍用地安全。通過河道兩岸排水規劃,控制河道污染源的排放,將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道的水生生態環境和水質,提升河道景觀。5、審批原則符合性分析1)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區劃根據《寧波市生態功能區規劃》,本工程位于“江東區城市生態環境功能小區(I3-10204D02),屬于優化準入區。該區域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為發展建設寧波政治文化中心、中心商貿商務區、生態旅游和現代服務區和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和宜居生態城區。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審批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本)中規定的限制類和《浙江省工業污染項目(產品、工藝)禁止和發展目錄(第一批)》中規定的禁止類和限制類建設項目。本工程未列入產業政策的禁止類和限制類,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區劃。2)排放污染物應當符合國家、省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本工程營運過程無污染物產生,故無需進行區域替代削減。3)造成的環境影響應當符合建設項目所在地環境功能區劃確定的環境質量要求。本工程營運期不產生污染物,不會改變項目所在地區環境質量要求;僅有施工期少量廢氣和噪聲,且項目周邊已完成征地,對周邊環境敏感目標影響甚微。4)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國家和省產業政策等的要求本工程所在地區屬于環境空氣質量二類功能區,納污水域屬于Ⅳ類水域,符合相關的主體功能區劃。本工程未列入產業政策中的限制類和淘汰類,符合相關政策。總結論:本項目如能切實落實本環評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并嚴格執行“三同時”,加強環境管理工作,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做到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而言本項目是可行的。本項目位置本項目位置附圖1項目總平面布置圖附圖2河道現狀典型斷面(部分)中山華庭盛世東方春曉中學世嘉和苑滄海名苑玫瑰花園第六醫院楓丹馨園引鳳花園楓丹公寓本項目四明中學中山華庭盛世東方春曉中學世嘉和苑滄海名苑玫瑰花園第六醫院楓丹馨園引鳳花園楓丹公寓本項目四明中學附圖3項目環境保護目標PAGE38附件一項目建議書批復

鎮(街道)環保意見:(公章)經辦人(簽字):年月日鎮(街道)城建規劃部門意見:(公章)經辦人(簽字):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