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檢測高一生物(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顯微鏡下觀察動物組織切片,發現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有的是體細胞的一半,有的是體細胞的2倍,該切片取自()A.人的小腸小皮 B.家兔胚胎 C.牛卵巢 D.綿羊肝臟2.下列生物的生殖過程中,進行減數分裂的是()A.變形蟲 B.大腸桿菌 C.玉米 D.衣藻3.人的體細胞有46個染色體,在一般情況下,它的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所含有的DNA分子數依次是()A.92、46、23 B.92、92、23C.46、23、23 D.46、46、464.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下列由紡錘絲牽引染色體分離前的狀態模式圖,正確的是()A. B.C. D.5.下列關于減數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B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C.染色體復制兩次,細胞分裂一次D.染色體復制兩次,細胞分裂兩次6.下列是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幾個步驟,正確的順序是①形成四分體②同源染色體分離③交叉互換④細胞質分離⑤聯會⑥染色體復制⑦染色單體分離⑧著絲點分裂A.②①③④⑤⑧⑥⑦④ B.④⑥③②⑧⑤⑦①④C.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 D.⑥⑤③⑧④⑦②①④7.下列不屬于YyRr產生配子的是()A.YR B.YY C.yR D.yr8.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的原因是()A.豌豆是閉花自花授粉的植物B.豌豆先開花后授粉C.豌豆品種間性狀差異大D.豌豆是自花傳粉的植物9.下列關于孟德爾獲得成功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A.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 B.由多因子到單因子的研究方法C.應用數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和分析 D.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程序10.在F?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的F?中,與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個體占()A.1/4 B.1/16 C.1/9 D.2/311.豌豆子葉的顏色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的形狀圓形(R)對皺形(r)為顯性。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下列雜交組合中,子代只會出現兩種表型的是()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12.下圖是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核DNA分子數的變化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有絲分裂發生在AE段中,減數分裂發生在FL段中B.CD段和GH段染色體數目都相等C.GH段存在染色單體D.最后形成精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都是體細胞的一半13.假定某一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CCDdEeff,成對的基因均分別獨立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此個體能產生配子種類為()A.6種 B.12種 C.16種 D.32種14.下列關于遺傳學基本概念的敘述錯誤的是()A.雜種后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B.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C.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D.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叫做純合子15.按照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雜交組合的后代性狀表現會出現3:1的親本組合的是()A.EeFf×EeFf B.EeFf×eeffC.Eeff×eeFf D.EeFf×EeFF16.下列有關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受精卵DNA—半來自精子,—半來自卵細胞B.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是隨機的C.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D.哺乳動物受精卵形成后即決定了個體的性別17.已知玉米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病(R)對易感病(r)為顯性,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現用兩個純種的玉米品種甲(DDRR)和乙(ddrr)雜交得F1,再用F1與玉米丙雜交(如圖Ⅰ),結果如圖Ⅱ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如果圖Ⅰ中的F1自交,則F2中與親本表型不同的個體占3/8B.丙個體自交,產生的子代中矮稈抗病個體占1/2C.圖Ⅱ中的四種類型中都有純合子和雜合子D.兩對等位基因遺傳時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18.下列有關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F2出現了性狀分離,該實驗結果能否定融合遺傳B.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基因彼此分離,屬于“假說”的內容C.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可以避免人工雜交實驗過程中外來花粉的干擾D.觀察測交后代中高莖與矮莖植株的數量比接近1:1,屬于“演繹推理”的內容19.人對苯硫脲感覺味苦是顯性性狀,對苯硫脲沒有味覺是隱性性狀,叫味盲。有幾對夫婦的子代味盲分別是25%、50%、100%,則雙親的基因型依次是()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⑥BB×BbA.①③④ B.④②⑤ C.⑤④② D.④⑤②20.利用黃球(標有D)和白球(標有d)進行“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每個桶內兩種顏色小球大小、形狀、輕重必須一致B.兩個小桶內同種顏色的小球數目不相等,不影響實驗結果C.每次抓取之后將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目的是下一次抓取每種小球組合的概率相等D.隨機從每個小桶中抓取一個小球組成一組是模擬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21.有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男方的父親是白化病患者(白化病為隱性基因控制),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雙親表現正常。這對夫婦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A.1/2 B.2/3 C.1/4 D.1/622.水稻的非糯性對糯性是顯性性狀,用糯性品種與純合非糯性品種雜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藍色,糯性花粉呈棕紅色。在顯微鏡下統計這兩花粉的數量,藍色與棕紅色的比例為()A.1:1 B.1:2 C.2:1 D.1:323.下圖是豌豆雜交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應在開花后進行B.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應在母本去雄后立即進行C.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時進行D.①的操作后,要對雌蕊套袋,②的操作后不用對雌蕊套袋24.如圖為遺傳圖解過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是()A.“雜種”“純合子”描述的是個體的遺傳因子組成B.“高莖”“矮莖”是株高這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C.①②過程分別發生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D.圖中的“1:1”既可指F1的性狀比,也可指遺傳因子組成比25.水稻的有芒和無芒是一對相對性狀,下列四組雜交實驗中,能判斷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的是()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無芒70③有芒×無芒→有芒④有芒×無芒→有芒101+無芒97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下列圖示過程可能存在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是()A.B.精子卵細胞ABAbaBa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C.D27.下圖是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的細胞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圖中共有2個四分體,8條姐妹染色單體B.A和B是一對聯會的同源染色體,也稱為四分體C.a與b′或者c′與d之間可能發生交叉互換D.一個四分體中含有4條染色體28.某動物種群中,遺傳因子組成為AA、Aa和aa的個體所占比例依次為25%、50%、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遺傳因子組成為AA、Aa、aa的個體的數量比為()A.3:3:1 B.1:2:1C.1:2:0 D.4:4:129.我校高2020級某班一男同學學完“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節后,寫下了下面四句話,請判斷以下說法最合理的是()A.我體內細胞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大小都是相同的B.我體內細胞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爸爸一半來自媽媽C.我體內細胞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由父母共同提供D.我和我同父同母的弟弟體內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一樣的30.番茄的紅果(R)對黃果(r)為顯性,子房多室(M)對子房二室(m)為顯性,現將紅果多室和紅果二室番茄進行雜交,其后代表型及比例如下圖所示,據此分析兩親本的基因型為()A.RrMm、Rrmm B.RrMm、RRmmC.RRMm、Rrmm D.RRMM、RRmm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40分。31.已知豌豆種子子葉的黃色與綠色是由一對遺傳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進行遺傳實驗,具體情況如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用豌豆作遺傳實驗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2)從實驗______可判斷這對相對性狀中______是顯性性狀。(3)實驗二的黃色子葉個體戊中能穩定遺傳的占______。(4)實驗一子代中出現黃色子葉個體與綠色子葉個體的數量比為1∶1,其原因是黃色子葉個體甲產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為______。32.如圖表示某一哺乳動物體內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判斷該哺乳動物的性別是______(選填“雄性”或“雌性”)。(2)圖中發生減數分裂的細胞,按分裂時期排序為______,細胞乙所處的時期______。(3)丙細胞所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和DNA數分別為______和______(4)圖中丙細胞的名稱是______33.擬南芥植株較小、生長周期短、結實多、形態特征分明、易于觀察,是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被科學家譽為“植物中的果蠅”。擬南芥果瓣有紫色和白色兩種表型,已知紫色果瓣形成的生物化學途徑如圖所示。現有兩株純合白色果瓣植株雜交,F1植株全為紫果瓣。將F1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果瓣:白果瓣=9:7。請回答下列問題:(1)控制該植物花色性狀的兩對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2)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3)現讓F2中的紫果瓣植株自交,單株收獲種子并分別種植形成多個株系,有_____________比例的株系中紫果瓣:白果瓣=9:7。(4)若基因A、a和B、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一基因型為AaBb的紫果瓣植株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5)若中間產物為紅色,將一紫果瓣植株與一紅果瓣植株雜交,所得F1中不同果瓣顏色個體數量的相對值如下圖所示。可推出親本紅果瓣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F1紅果瓣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34.番茄中紅果、黃果是一對相對性狀,D控制顯性性狀,d控制隱性性狀。請根據遺傳圖解回答下列問題:(1)紅果、黃果中顯性性狀是______。(2)P中紅果的基因型是______,F1中紅果的基因型是______,F2中紅果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F1黃果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現型是______。(3)P的兩個個體的雜交相當于______。
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檢測高一生物(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顯微鏡下觀察動物組織切片,發現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有的是體細胞的一半,有的是體細胞的2倍,該切片取自()A.人的小腸小皮 B.家兔胚胎 C.牛卵巢 D.綿羊肝臟【答案】C【解析】【分析】由題意知,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內染色體數一半的細胞為生殖細胞,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內染色體數2倍的細胞為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則該動物組織切片中既有有絲分裂又有減數分裂。【詳解】A、人的小腸表皮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分裂,不能觀察到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有的是體細胞的一半,有的是體細胞的2倍,A錯誤;B、家兔的胚胎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為體細胞的2倍,但不能進行減數分裂,不能觀察到細胞內染色體數為體細胞的一半,B錯誤;C、牛的卵巢既能進行減數分裂,又能進行有絲分裂,能觀察到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有的是體細胞的一半,有的是體細胞的2倍,C正確;D、綿羊的肝臟屬于體細胞,不能進行減數分裂,不能觀察到細胞內染色體數為體細胞的一半,D錯誤;故選C。2.下列生物的生殖過程中,進行減數分裂的是()A.變形蟲 B.大腸桿菌 C.玉米 D.衣藻【答案】C【解析】【分析】減數分裂是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減數分裂范圍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時期是從原始生殖細胞發展到成熟生殖細胞。【詳解】AD、變形蟲、衣藻是單細胞的真核生物,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新個體,AD錯誤;B、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通過無性生殖產生新個體,C錯誤;C、玉米是多細胞的真核生物,通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目減半的配子,兩性配子結合產生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C正確。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能夠進行減數分裂的是真核生物能產生染色體數目減半的配子的生物。3.人體細胞有46個染色體,在一般情況下,它的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所含有的DNA分子數依次是()A.92、46、23 B.92、92、23C.46、23、23 D.46、46、46【答案】A【解析】【分析】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分子數變化規律:
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數目4n4n4n2n2n2n2nn【詳解】初級精母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2個DNA,則46條染色體所含DNA分子數是92個,因此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92個DNA分子;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細胞中的核DNA數目減半,次級精母細胞中所含DNA分子數為46個;次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二次分裂,核DNA數目減半,形成的精子含有23個核DNA分子。故選A。4.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下列由紡錘絲牽引染色體分離前的狀態模式圖,正確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的時期是后期。【詳解】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由紡錘絲牽引染色體分離前,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時姐妹染色單體由同一著絲粒連接,四分體排在細胞中央,部分片段在發生交叉互換,因此D符合題意。故選D。5.下列關于減數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B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C.染色體復制兩次,細胞分裂一次D.染色體復制兩次,細胞分裂兩次【答案】B【解析】【分析】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細胞進行的細胞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因此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通過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這就保證了親子代生物之間染色體數目的穩定。【詳解】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結果導致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原來細胞減少了一半。B正確,ACD錯誤。故選B。6.下列是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幾個步驟,正確的順序是①形成四分體②同源染色體分離③交叉互換④細胞質分離⑤聯會⑥染色體復制⑦染色單體分離⑧著絲點分裂A.②①③④⑤⑧⑥⑦④ B.④⑥③②⑧⑤⑦①④C.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 D.⑥⑤③⑧④⑦②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詳解】⑥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時,染色體進行復制;⑤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時,同源染色體發生兩兩配對即聯會現象;①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時,聯會的兩條同源染色體有四條染色單體,這四條染色單體成為一個四分體;③四分體時期會發生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②減一后期時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④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細胞質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⑧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⑦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染色體;④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細胞質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故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幾個步驟為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故選C。7.下列不屬于YyRr產生的配子的是()A.YR B.YY C.yR D.yr【答案】B【解析】【分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發生自由組合,因此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而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發生自由組合。【詳解】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等位基因分離,而非等位基因發生自由組合,因此基因型為YyRr的豌豆產生的配子有:YR、yr、Yr、yR四種。而YY是復制后形成的相同基因,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時發生分離,因此不可能出現這種配子,ACD正確,B錯誤。故選B。8.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的原因是()A.豌豆是閉花自花授粉的植物B.豌豆先開花后授粉C.豌豆品種間性狀差異大D.豌豆是自花傳粉的植物【答案】A【解析】【分析】豌豆是遺傳學研究中常用的實驗材料,具有以下特點:①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所以在自然狀態下豌豆一般是純種;②豌豆的花大,易于做雜交;③豌豆有多對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④豌豆的后代數量多,便于做統計學分析;⑤豌豆是一年生植物,生長周期短,易于栽培。【詳解】A、豌豆由于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所以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A正確;B、豌豆是先授粉后開花,B錯誤;C、豌豆品種間性狀差異大,與豌豆是純種無關,C錯誤;D、豌豆由于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所以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D選項不全面,D錯誤。故選A。9.下列關于孟德爾獲得成功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A.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 B.由多因子到單因子的研究方法C.應用數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和分析 D.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程序【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1)選材:豌豆,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狀態下為純種;品系豐富,具多個可區分的性狀,且雜交后代可育,易追蹤后代的分離情況,總結遺傳規律。(2)由單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學思路(即先研究1對相對性狀,再研究多對相對性狀)。(3)利用統計學方法。(4)科學的實驗程序和方法。(5)具有熱愛科學和鍥而不舍的精神。【詳解】A、正確地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是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確;B、先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分析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即由單因子到多因子,B錯誤;C、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是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C正確;D、科學的設計實驗程序,先提出假說解釋現象,再通過演繹推理和測交實驗驗證假說,D正確。故選B。10.在F?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的F?中,與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個體占()A.1/4 B.1/16 C.1/9 D.2/3【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詳解】在F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的F2中,與F1基因型YyRr完全相同的個體占1/2×1/2=1/4,A正確,BCD錯誤。故選A。11.豌豆子葉的顏色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的形狀圓形(R)對皺形(r)為顯性。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下列雜交組合中,子代只會出現兩種表型的是()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答案】A【解析】【分析】1、用分離定律解決自由組合問題:解題思路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基因就可以分解為幾個分離定律問題。如AaBb×Aabb可分解為:Aa×Aa、Bb×bb,然后,按分離定律進行逐一分析。最后,將獲得的結果進行綜合,得到正確答案。2、孟德爾的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詳解】A、YyRR×yyRr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YyRR、yyRR、YyRr、yyRr,子代只有黃色圓粒、綠色圓粒兩種表現型,A正確;B、YyRr×Yyrr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YyRr、yyRr、Yyrr、yyrr,子代有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和綠色皺粒四種表現型,B錯誤;C、Yyrr×YYRR后代基因型為YYRr和YyRr,均為黃色圓粒,C錯誤;D、YyRr×YyRr后代出現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和綠色皺粒四種表現型,且比例為9:3:3:1,D錯誤。故選A。12.下圖是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核DNA分子數的變化圖,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有絲分裂發生在AE段中,減數分裂發生在FL段中B.CD段和GH段染色體數目都相等C.GH段存在染色單體D.最后形成的精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都是體細胞的一半【答案】B【解析】【分析】精原細胞是一種特殊的體細胞,既能進行有絲分裂完成自身的增殖,也能通過減數分裂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即精子。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的核DNA數與親代細胞相同,而減數分裂結束產生的子細胞中核DNA數是親代細胞的一半。【詳解】A、AE段核DNA數不變,表示有絲分裂;FL段核DNA數減半,表示減數分裂,A正確;B、CD段包括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會加倍;GH段染色體數目不變,與體細胞相等,B錯誤;C、GH段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此時著絲粒尚未分裂,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姐妹染色單體,C正確;D、精原細胞完成減數分裂產生的精細胞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均減半,都是體細胞的一半,D正確。故選B。13.假定某一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CCDdEeff,成對的基因均分別獨立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此個體能產生配子種類為()A.6種 B.12種 C.16種 D.32種【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詳解】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CCDdEeff,每對基因均分別獨立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則根據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此個體能產生配子種類數為2×2×1×2×2×1=16種,C符合題意。故選C。14.下列關于遺傳學基本概念的敘述錯誤的是()A.雜種后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B.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C.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D.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叫做純合子【答案】B【解析】【分析】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后代中,同時顯現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詳解】A、雜種后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如高莖豌豆自交后代出現了高莖和矮莖個體,A正確;B、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子一代表現出來的親本性狀為顯性性狀,不表現的性狀為隱性性狀,B錯誤;C、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C正確;D、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叫做純合子,如DD,D正確。故選B。15.按照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雜交組合的后代性狀表現會出現3:1的親本組合的是()A.EeFf×EeFf B.EeFf×eeffC.Eeff×eeFf D.EeFf×EeFF【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逐對分析法: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其次根據基因的分離定律計算出每一對相對性狀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詳解】A、EeFf×EeFf的后代會出現(3:1)×(3:1)=9:3:3:1,A錯誤;B、EeFf×eeff的后代會出現(1:1)×(1:1)=1:1:1:1,B錯誤;C、Eeff×eeFf的后代會出現(1:1)×(1:1)=1:1:1:1,C錯誤;D、EeFf×EeFF的后代會出現(3:1)×1=3:1,D正確。故選D。16.下列有關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受精卵DNA—半來自精子,—半來自卵細胞B.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是隨機的C.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D.哺乳動物受精卵形成后即決定了個體的性別【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受精作用。2、過程: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緊接著,在卵細胞細胞膜的外面出現一層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進入。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后不久,里面的細胞核就與卵細胞的細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3、結果:(1)受精卵的染色體數目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親),一半的染色體來自卵細胞(母親)。(2)細胞質主要來自卵細胞。4、意義: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詳解】A、受精卵的細胞核DNA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而細胞質DNA幾乎都來自卵細胞,A錯誤;B、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是隨機的,這是子代多樣性的原因之一,B正確;C、精子和卵細胞的識別和結合依賴于細胞膜上的受體,其結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C正確;D、哺乳動物別由父親的精子決定,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內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時就已確定,D正確。故選A。17.已知玉米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病(R)對易感病(r)為顯性,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現用兩個純種的玉米品種甲(DDRR)和乙(ddrr)雜交得F1,再用F1與玉米丙雜交(如圖Ⅰ),結果如圖Ⅱ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如果圖Ⅰ中的F1自交,則F2中與親本表型不同的個體占3/8B.丙個體自交,產生的子代中矮稈抗病個體占1/2C.圖Ⅱ中的四種類型中都有純合子和雜合子D.兩對等位基因遺傳時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圖Ⅰ,兩個純合的玉米品種甲(DDRR)和乙(ddrr)雜交得F1(DdRr),再讓F1與玉米丙雜交得到后代比例如圖2。根據圖Ⅱ,子代表現高稈:矮稈=1:1,抗病:易感病=3:1,可以判斷親本丙為ddRr。【詳解】A、若圖Ⅰ中的F1(DdRr)自交,則F2中與親本表型不同的個體(D_rr和ddR_)占3/16+3/16=3/8,A正確;BD、據圖Ⅰ可知,兩個純合的玉米品種甲(DDRR)和乙(ddrr)雜交得F1(DdRr),再讓F1與玉米丙雜交得到后代比例如圖2。根據圖Ⅱ,子代表現高稈:矮稈=1:1,抗病:易感病=3:1,F2中高稈抗病:高稈易感病:矮稈抗病:矮稈易感病=3:1:3:1=(3:1)(1:1),說明這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可以判斷親本丙為ddRr,丙個體(ddRr)自交,產生的子代中矮稈抗病(ddR_)個體占3/4,BD錯誤;C、圖Ⅱ中矮稈易感病個體(ddrr)都是純合子沒有雜合子,C錯誤。故選A。18.下列有關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F2出現了性狀分離,該實驗結果能否定融合遺傳B.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基因彼此分離,屬于“假說”的內容C.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可以避免人工雜交實驗過程中外來花粉干擾D.觀察測交后代中高莖與矮莖植株的數量比接近1:1,屬于“演繹推理”的內容【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爾采用假說—演繹法得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詳解】A、因為F1只有一種表型,F2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控制不同表型的遺傳因子是可以相互分離的,因此該實驗結果能否定融合遺傳,A正確;B、F1產生配子時,孟德爾認為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是成對的基因分離,屬于“假說”的內容,B錯誤;C、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在雜交過程需要進行人工授粉及套袋處理,才能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C錯誤;D、測交后代中高莖與矮莖植株的數量比接近1:1,屬于“實驗驗證”的內容,D錯誤。故選A。19.人對苯硫脲感覺味苦是顯性性狀,對苯硫脲沒有味覺是隱性性狀,叫味盲。有幾對夫婦的子代味盲分別是25%、50%、100%,則雙親的基因型依次是()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⑥BB×BbA.①③④ B.④②⑤ C.⑤④② D.④⑤②【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詳解】①BB×BB→BB,子女均表現為味苦;②bb×bb→bb,子女均表現為味盲,即味盲占100%;③BB×bb→Bb,子女均表現為味苦;④Bb×Bb→BB(味苦):Bb(味苦):bb(味盲)=1:2:1,其中味盲占25%;⑤Bb×bb→Bb(味苦):bb(味盲)=1:1,其中味盲占50%;⑥BB×Bb→BB(味苦):Bb(味苦)=1:1,子女均表現為味苦。故選D20.利用黃球(標有D)和白球(標有d)進行“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每個桶內兩種顏色小球大小、形狀、輕重必須一致B.兩個小桶內同種顏色的小球數目不相等,不影響實驗結果C.每次抓取之后將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目的是下一次抓取每種小球組合的概率相等D.隨機從每個小桶中抓取一個小球組成一組是模擬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基因)決定的,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為顯性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如:D),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對存在,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為純合子,不同的為雜合子。動物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基因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當雜合子自交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代出現性狀分離,性狀分離比為顯性:隱性=3:1。用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兩小桶內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結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詳解】A、甲、乙兩個小桶內兩種顏色的小球大小、形狀、質量必須一致,這樣才能保證隨機抓取,A正確;B、兩個小桶內的小球模擬的是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數量不相等,故兩個小桶內同種顏色的小球數目不相等,不影響實驗結果,B正確;C、每次抓取之后將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目的是保證每次抓取D和d的小球幾率相等,C錯誤;D、隨機從每個小桶中抓取一個小球模擬遺傳因子的分離,而組成一組是模擬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D正確。故選C。21.有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男方的父親是白化病患者(白化病為隱性基因控制),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雙親表現正常。這對夫婦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A.1/2 B.2/3 C.1/4 D.1/6【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男方的父親是白化病患者,且白化病為隱性基因控制,假設用A、a這對基因控制該性狀,則所以男方的基因型為Aa;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雙親表現正常,所以女方的基因型為AA或Aa,為Aa的概率是2/3。【詳解】由題意可知,白化病為隱性基因控制,假設用A、a這對基因控制該性狀。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男方的父親是白化病患者,所以男方的基因型為Aa;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雙親表現正常,所以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2/3Aa。因此,這對正常夫婦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2/3×1/4=1/6,綜上所述,ABC錯誤,D正確。故選D。22.水稻的非糯性對糯性是顯性性狀,用糯性品種與純合非糯性品種雜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藍色,糯性花粉呈棕紅色。在顯微鏡下統計這兩花粉的數量,藍色與棕紅色的比例為()A.1:1 B.1:2 C.2:1 D.1:3【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詳解】根據題意可知,水稻的非糯性對糯性是顯性(相應的基因用A、a表示),糯性品種aa與純合非糯性品種AA雜交后代Fl都是Aa,能產生兩種比例相等的花粉,即A∶a=1∶1,所以用碘液染色后,藍色∶棕紅色=1∶1。因此在顯微鏡下統計這兩種花粉的數量,非糯性與糯性的比例為1∶1。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23.下圖是豌豆雜交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應在開花后進行B.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應在母本去雄后立即進行C.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時進行D.①的操作后,要對雌蕊套袋,②的操作后不用對雌蕊套袋【答案】C【解析】【分析】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條件下只能進行自交,要進行雜交實驗,需要進行人工異花授粉,其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雌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詳解】A、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植物,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須在開花前進行,A錯誤;B、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對母本去雄后,需待花粉成熟時再進行人工授粉并套袋,B錯誤;C、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須在開花前進行,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需待花粉成熟時再進行,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時進行,C正確;D、①②的操作后,都要對雌蕊套袋,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D錯誤。故選C。24.如圖為遺傳圖解過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雜種”“純合子”描述的是個體的遺傳因子組成B.“高莖”“矮莖”是株高這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C.①②過程分別發生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D.圖中的“1:1”既可指F1的性狀比,也可指遺傳因子組成比【答案】C【解析】【分析】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叫雜種(雜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叫純合子。P:Dd×dd,F1中遺傳因子組成Dd:dd=1:1,高莖:矮莖=1:1。【詳解】A、“雜種”“純合子”描述的是個體的遺傳因子組成,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叫雜種(雜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叫純合子,A正確;B、“高莖”“矮莖”是豌豆株高這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是一對相對性狀,B正確;C、①過程發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體現了分離定律的實質,②過程是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C錯誤;D、P:Dd×dd,F1中遺傳因子組成Dd:dd=1:1,高莖:矮莖=1:1,D正確。故選C。25.水稻的有芒和無芒是一對相對性狀,下列四組雜交實驗中,能判斷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的是()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無芒70③有芒×無芒→有芒④有芒×無芒→有芒101+無芒97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關系,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雜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若子代只表現一種性狀,則子代表現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自交法就是讓具有相同性狀的個體雜交,若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則親本的性狀為顯性性狀。【詳解】①有芒×有芒→有芒,無法判斷顯隱性,①錯誤;②有芒×有芒→有芒215+無芒70,后代發生性狀分離,說明有芒對于無芒為顯性性狀,②正確;③有芒×無芒→有芒,子一代顯現出來的性狀為顯性性狀,說明有芒對于無芒為顯性性狀,③正確;④有芒×無芒→有芒101+無芒97,這屬于測交實驗,不能判斷有芒和無芒之間的顯性和隱性關系,④錯誤。綜上所述,②③正確,即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6.下列圖示過程可能存在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是()A.B.精子卵細胞ABAbaBa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C.D.【答案】A【解析】【分析】當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子一代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其實質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干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詳解】A、圖中所示的AaBb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會發生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A正確;B、基因重組是在減數分裂形成精子或卵細胞時,初級精(卵)母細胞中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的過程;圖中的過程是雌雄配子結合的過程,雌雄配子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不是基因重組,該過程不形成配子,只有遺傳物質的加倍,并沒有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組合,B錯誤;C、圖中顯示為不均等分裂,可知該過程為初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此過程不存在基因重組,C錯誤;D、Aa基因型個體只有一對染色體,不存在基因重組,D錯誤;故選A。27.下圖是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的細胞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圖中共有2個四分體,8條姐妹染色單體B.A和B是一對聯會的同源染色體,也稱為四分體C.a與b′或者c′與d之間可能發生交叉互換D.一個四分體中含有4條染色體【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體時期,該細胞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A和B、C和D)。【詳解】A、據圖分析可知,該圖中共有2個四分體,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A正確;B、A、B是一對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含有4條染色單體,也稱之為四分體,B正確;C、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a、b′或者c′、d之間可能發生交叉互換,C正確;D、一個四分體中含有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D錯誤。故選D。28.某動物種群中,遺傳因子組成為AA、Aa和aa的個體所占比例依次為25%、50%、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遺傳因子組成為AA、Aa、aa的個體的數量比為()A.3:3:1 B.1:2:1C.1:2:0 D.4:4:1【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詳解】遺傳因子組成為AA、Aa和aa的個體所占比例依次為25%、50%、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則具有繁殖能力的個體中,AA占1/3,Aa占2/3,因此A配子的比例為1/3+2/3×1/2=2/3,a配子的比例為1/3,由于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后代中AA的比例為2/3×2/3=4/9,Aa的比例為2×1/3×2/3=4/9,aa的比例為1/3×1/3=1/9,因此AA∶Aa∶aa=4∶4∶1。故選D。29.我校高2020級某班一男同學學完“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節后,寫下了下面四句話,請判斷以下說法最合理的是()A.我體內細胞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大小都是相同的B.我體內細胞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爸爸一半來自媽媽C.我體內細胞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由父母共同提供D.我和我同父同母的弟弟體內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一樣的【答案】C【解析】【分析】減數分裂使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因此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遺傳和變異都很重要。【詳解】A、細胞內的同源染色體一般形態和大小是相同的,但男性體內的性染色體大小不同,A錯誤;B、子代體內細胞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而細胞質遺傳物質幾乎都來自母方,B錯誤;C、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故子代體內細胞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由父母共同提供,C正確;D、由于基因重組,同一父母的子代之間遺傳物質不一定相同,D錯誤。故選C。30.番茄的紅果(R)對黃果(r)為顯性,子房多室(M)對子房二室(m)為顯性,現將紅果多室和紅果二室番茄進行雜交,其后代表型及比例如下圖所示,據此分析兩親本的基因型為()A.RrMm、Rrmm B.RrMm、RRmmC.RRMm、Rrmm D.RRMM、RRmm【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詳解】分析題意,番茄的紅果(R)對黃果(r)為顯性,子房多室(M)對子房二室(m)為顯性,將紅果多室番茄(R_M_)和紅果二室番茄(R_mm)進行雜交,后代中出現紅果:黃果=3:1,說明親代都是Rr;子代中多室:二室=1:1,說明親代是Mm和mm,因此,兩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是RrMm和Rrmm。故選A。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40分。31.已知豌豆種子子葉的黃色與綠色是由一對遺傳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進行遺傳實驗,具體情況如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用豌豆作遺傳實驗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2)從實驗______可判斷這對相對性狀中______是顯性性狀。(3)實驗二的黃色子葉個體戊中能穩定遺傳的占______。(4)實驗一子代中出現黃色子葉個體與綠色子葉個體的數量比為1∶1,其原因是黃色子葉個體甲產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為______。【答案】(1)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自然狀態下一般都是純合子;有多對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2)①.二②.黃色子葉(3)1/3(4)Y:y=1:1【解析】【分析】分析題意:實驗二黃色子葉自交,F1黃色:綠色=3:1,說明黃色對綠色為顯性,則親本丁的基因型為Yy。實驗一中甲和乙雜交,F1黃色:綠色=1:1,則可知甲基因型是Yy,乙基因型是yy。【小問1詳解】豌豆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狀態下一般為純種;豌豆具有多對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易于觀察;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豌豆生長期短,易于栽培等。【小問2詳解】實驗二黃色子葉自交,后代發生了性狀分離,可判斷這對相對性狀中黃色子葉是顯性性狀。【小問3詳解】實驗二中,親本基因型為Yy,子代黃色子葉的基因型為YY和Yy,比例為1:2,所以黃色子葉戊中能穩定遺傳的占1/3。【小問4詳解】實驗一子代中出現黃色子葉個體與綠色子葉個體的數量比為1:1,甲基因型是Yy,產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為Y:y=1:1。32.如圖表示某一哺乳動物體內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判斷該哺乳動物的性別是______(選填“雄性”或“雌性”)。(2)圖中發生減數分裂的細胞,按分裂時期排序為______,細胞乙所處的時期______。(3)丙細胞所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和DNA數分別為______和______(4)圖中丙細胞的名稱是______【答案】(1)雌性(2)①.甲、丙、丁
②.有絲分裂后期(3)①.2②.4(4)初級卵母細胞【解析】【分析】分析題圖:甲細胞中有四分體,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乙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呈現的特點是:著絲粒分裂后形成的兩條子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據此可判斷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丙細胞呈現的特點是: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細胞膜從偏向細胞一極的部位向內凹陷,所以丙細胞的名稱是初級卵母細胞,該生物個體的性別為雌性。丁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小問1詳解】由丙細胞呈現的“進行不均等分裂”的特點可推知:該哺乳動物的性別是雌性。【小問2詳解】依據各細胞呈現的染色體的行為特點可推知:甲、乙、丙、丁細胞依次處于減數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部門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綜合卷
- 25年公司安全管理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綜合卷
- 2025新版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7A
- 2025民間借款抵押合同書范本
- 2025光纖采購合同范本3
- 2025YY簡易建筑工程勞務承包合同
- 2025標準設備采購合同模板
- 2025家居、電器商品購銷合同
- 2025技術研發合作合同
- 2025年油氣儲層保護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華為】通信行業:華為下一代鐵路移動通信系統白皮書2023
- Python 程序設計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師范大學
- 03D201-4 10kV及以下變壓器室布置及變配電所常用設備構件安裝
- 城鄉環衛保潔投標方案(技術標)
- 充值合同范本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聯考聯合體2024年4月春季高一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期中)聯考數學試卷
- MSDS中文版(鋰電池電解液)
- 《職業病防治法》知識考試題庫160題(含答案)
- 全國初中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教學設計
- 2023-2024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復習卷
- 環境監測儀器安裝施工方案(更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