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知識模擬試
題及答案(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3道小題,每小題1分,共13分。在每
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
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為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教
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稱為()。
A.終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職業教育D.義務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
術”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紐斯C.赫爾巴特D.贊科夫
3.將課程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這是()。
A.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劃分的
B.從課程的功能角度劃分的
C.從課程的組織核心角度劃分的
D.從課程的任務角度劃分的
4.()是指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針B.教育目的C.教學目標D.培養目標
5.()是教師最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觀察法B.訪談法C.實驗法D.行動研究法
6.()是指視覺系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物體細節的能力。
A.視角B.視敏度C.視野D.明適應
7.考察被試個體差異,用于衡量被試相對水平,用于以選拔為目的的
測驗是()。
A.常模參照測驗B,標準參照測驗C.目標參照測驗D.團體
參照測驗
8.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
A.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B.知識、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9.作為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
格的完善的教育學者是()。
A.杜威B.盧梭C.赫爾巴特D.夸美紐斯
10.在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中,主導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內容
11.馬克思指出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論聯系實際B.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C.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2.某學生在研究事物時,容易受他人態度的影響,這位學生的認知
方式很可能屬于()。
A.場依存型B.場獨立型C.沖動型D.沉思型
13.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從事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稱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歸因感C.自我預期感D.自我效能
感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請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4.教育是對教育專制性、等級化和特權化的否定。
15.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最早始于德國哲學家。
16.對學生是人的屬性的理解包含三個基本的觀點:學生是主體,學
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個體,學生具有獨特的創造價值。
17.感覺對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分和。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行為的和,使之達到自我的目標。
19.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的交叉學科。
20.奧蘇貝爾指出,一切稱之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包括三
方面的內驅力決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學習的最重要和最穩定的動機。
21.課堂氣氛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軟情境,通常是指課堂里某種占優勢
的與的綜合表現。
三、辨析題(本大題共3道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22.動機強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創造力必定高。
24.人類學習和學生學習之間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5.教學
26.學校課程
27.有意注意
28.社會抑制
29.學習策略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道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0.為什么說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
31.促進學生學習遷移的策略有哪些?
32.簡述影響社會知覺的特點。
33.簡述韋納的歸因理論。
34.簡述桑代克的三條主要的學習律。
六、論述題(11分)
35.試述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
七、教育寫作題(16分)
36.先賢蘇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識“,后人對此提出質疑“道
德可教嗎”。請以“道德是否可教”為話題進行寫作。文體不限,詩
歌除外。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LA[解析]終身教育主張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
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終身教育思想成為很多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
終身教育是為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
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B[解析]在《大教學論》中,夸美紐斯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泛智
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工
3.D[解析](1)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為國家課程、
地方課程、學校課程。(2)從課程任務的角度,可分為基礎型課程、
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3)從課程功能的角度,可分為工具性
課程、知識性課程、技能性課程、實踐性課程。(4)從教育階段的
角度,可分為幼兒園課程、小學課程、初中課程、高中課程。(5)
從課程的組織核心角度,可分為學科中心課程、學生中心課程、社會
中心課程等。
4.D[解析]略
5.A[解析]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觀察
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觀察和記
錄,然后對所做記錄進行分析,發現被觀察者心理活動和發展的規律
的方法。
6.B[解析]視敏度在醫學上稱為視力,視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視角的
大小表示。
7.A[解析]被試在常模參照測驗中的成績必須放到所在團體中,以
被試在該團體中的相對位置來評估其能力水平,這一團體即為常模團
體。
8.A[解析]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9.C[解析]赫爾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觀點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和性格的完善。
10.A[解析]教育者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動
的主導因素。
n.D[解析]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
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途徑和方法。
12.A[解析]場依存型者的知覺傾向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從
題干可以看出該同學容易受他人態度的影響,很可能就屬于場依存型。
13.D[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能力能否勝任一項任務
的判斷與評價。
、填空題
14.民主化
15.康德
16.能動的
17.不同刺激同時對比繼時對比
18.監督調節
19.教育學與心理學結合而產生
20.認知內驅力
21.態度情感
三、辨析題
22.[答案要點]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通常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線
性關系,而是成倒“U”型曲線關系。即在中等強度動機的情況下,
個體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強度的增強而提高,隨著任務
難度的增加,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于任務的完成。
23.[答案要點]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智力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認
知方面的穩定心理特點的綜合;創造力是應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
并能產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關系十分復雜。
智力高的人雖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創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創
造力的充分必要條件。創造力還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堅持性、自
信心、意志力、責任感、興趣等的影響。創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的結晶。
24.[答案要點]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人類學習和學生學習之間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既與人類的學習有共同之處,但又有其特點:首先,以間
接經驗的掌握為主線;其次,具有較強的計劃性、目的性和組織性;
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四、名詞解釋
25.教學是在教育目的規范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
活動,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根本目的;
(2)教學由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組成;
(3)教學具有多種形態,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26.學校課程即各級各類學校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而規定的學習科目
及其進程的總和。包括以下具體含義:
(1)是某級某類學校所要進行的全部教育內容的總和;
(2)不僅包括各門學科的課內教學,還包括課外活動、家庭作業和
社會實踐等活動;
(3)不僅規定各門學科的目的、內容及要求,而且規定了各門學科
的安排順序、課程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的安排。
27.有意注意:有預定的目的,在必要時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
,3O
28.社會抑制:即個體在從事某一活動時,他人在場干擾活動的完成,
抑制活動效率的現象,又稱為社會干擾。
29.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有目的、有
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它包括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
有效學習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可以是內隱的規則
系統,也可以是外顯的操作程序和步驟。
五、簡答題
30.[答案要點]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這一時期,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發育和定
型的關鍵時期,是一個人從不成熟到基本成熟、從不定型到基本定型
的成長發育時期,也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特別旺盛的時期。對于學生來
說,他們身心各個方面都潛藏著極大的發展可能性,在他們身心發展
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各種特征都還處在變化之中,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31.[答案要點]
(1)把各個獨立的教學內容整合起來;
(2)強調簡單的知識技能與復雜的知識技能、新舊知識技能之間的
聯系;
(3)注重學習原理、規則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
(4)對學生應用其他學科知識解決問題予以鼓勵。
32.[答案要點]
(1)認知者本身的特點。主要包括認知者的經驗、認知者的性格和
認知者的需要。
(2)認知對象本身的特點。認知對象本身的特點是指該對象對于認
知者所具有的價值及其社會意義的大小。
(3)知覺的情境方面。在社會知覺中,除去知覺的主體、客體之外,
知覺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邏輯推理的定勢作用。定勢在對人的知覺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對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時,這種作用特別明顯。
33.[答案要點]
韋納等人認為,對于構成人的行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內
在的個人因素和外在的環境因素,還可以按照另一維度即穩定性劃分。
在內部因素里可以分為穩定的(如能力)和易變的因素(如努力程度)。
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為工作難度,這是穩定的;機會和運氣,這是不
穩定的。
34.[答案要點]
(1)準備律。在進入某種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與相應
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學習者就能
比較自如地掌握學習的內容。
(2)練習律。對于學習者已形成的某種聯結,在實踐中正確地重復
這種反應會有效地增強這種聯結。因而對教師而言,重視練習中必要
的重復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視練習中的反饋,他認
為簡單機械的重復不會造成學習的進步,告訴學習者練習正確或錯誤
的信息有利于學習者在學習中不斷糾正自己的學習內容。
(3)效果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正或負的反饋意見
會加強或減弱學習者在頭腦中已經形成的某種聯結。效果律是最重要
的學習定律。桑代克認為學習者學習某種知識以后,即在一定的結果
和反應之間建立了聯結,如果學習者遇到一種使他心情愉悅的刺激或
事件,那么這種聯結會增強,反之會減弱。他指出,教師盡量使學生
獲得感到滿意的學習結果顯得尤為重要。
六、論述題
35.[答案要點]
(1)德育方面:使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
、愛社會主義和愛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關心他人、關心
集體、誠實、勤儉、不怕困難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
,
養成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
(2)智育方面:使學生具有閱讀、書寫、表達、計算的基礎知識和
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會和生活常識,培養觀察、思維、動手
操作和自學能力,以及有廣泛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體育方面:培養學生鍛煉身體和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
體魄。
(4)美育方面: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審美能力。
(5)勞動技術教育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會使用幾種簡
單的勞動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根據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目的、任務和學齡初
期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提出來的。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因此,
在這個階段為學生今后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打下了“初步”基礎,是
小學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特征。
七、教育寫作題
36.[參考例文]
道德養成途徑之我見
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將美德與知識等同,由知識的可教而得到美德
可教。但是美德又不僅僅是知識,美德可以是“知識”以外的東西,
是一種人們踐行道德的“見識”。這樣,美德就不可能僅僅通過德育
的說教與學習就可以獲得。在《普羅塔哥拉斯》中蘇格拉底也曾提出
過“美德不可教”的命題,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嗎?我認為,道
德不是單純由“教”得來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環境中養成的。
我認為道德養成途徑有三條:基本知識的傳授;專門的道德知識的教
授;榜樣的樹立與環境的習染。
這三條途徑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樣的樹立與環境
的習染。由于人的社會屬性,無時無刻不處于社會化進程和受到社會
各個方面(如家長、教師、同伴、媒體等)的影響,社會氛圍無疑在
個體道德認識和情感體驗及價值判斷中占重要地位。關懷理論注重人
的情感的關注與培養,通過關懷與理解營造一個充滿溫情和人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